cinema 4d r18 完整版:节事旅游:澳大利亚的经验与我国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6:29:08

节事旅游:澳大利亚的经验与我国实践
马聪玲


    虽然节事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业界对于什么是节事活动尚未有一个统一、清晰的界定。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对节事旅游的研究就开始了,其中,Meyer就对旅游节事进行了分类,对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旅游节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1984年,Ritchie就提出了对节事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目前在国际旅游理论界,Getz (1991)的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以及Hall (1992) “Hallmark Tourist event: Impact,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都是节事研究的典范之作。节事旅游研究也拥有了自己的定期刊物《节日管理和事件旅游》。在国际实践中,成立节事管理公司争取节事的主办权、进行节事管理、利用节事活动推介城市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以澳大利亚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当多的体育和文化事件都是由当地热心的志愿者组织和管理的。但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例如:1982年布里斯班承办的英联邦运动会、阿德莱德于1985年承办的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以及帕斯于1986年到1987年承办的美洲杯对抗赛),政府逐渐意识到了事件的巨大的商业价值甚至是政治价值,才逐渐介入节事活动的申请和举办。各州政府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事件公司或者委员会竞标并协办活动。在1986年到1996年这段时期,澳大利亚各州之间为了争夺特殊事件的举办权进行了激烈的竞争。虽然对澳大利亚事件活动研究表明,很多的事件活动因为缺乏国际影响力,从而引发的旅游收入只是国内消费的转移而已,但是州政府依然乐此不疲,原因在于他们更看重事件对当地的综合影响,例如布恩斯、哈奇和穆勒斯(Burns,Hatch and Mulers,1986)就把1985年在阿德莱德首次举办的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看作南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在1986年早期谋求竞选连任的因素之一 。

    虽然举办事件活动在短期来看往往是入不敷出的,这也是私有经营者不愿意介入这类事件的重要原因,但是政府为了溢出效应和外部效应却对这类事件的举办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这一点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但同时节事活动的发展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密切相关。我国节事活动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一大批运作相对成功的地方性节庆活动仍然保留至今,例如潍坊风筝会、大连服装节等等。目前,地方性节事活动在我国方兴未艾、逐渐升温。我国各个地方争先恐后举办节庆、事件、会展活动,有的地方几乎“月月有节”。各个地方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美食节等名目繁多的节庆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些节事活动大多具有华丽宏大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经常会邀请各级领导和国内各个大企业家出席并讲话、大腕明星现场助阵,领导精英济济一堂。如此一来花费自然不菲,直接的收益却不见得显著,有些还面临着来自老百姓的舆论压力。既然如此,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地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节事活动作为推介城市的手段?是什么原因促使节事活动层出不穷?

    原因一:物质文化丰富之后的精神宣泄口。

    我国地方性节事活动最早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例如潍坊风筝会、大连国际服装节等。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各种节事活动兴起的集中时期。而进入21世纪以后,节庆、会展的结合,使得节事活动朝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节事活动也不断推陈出新、名目繁多。

    8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丰富。从老百姓来看,需要找到一个文化形式来表达经历了长久贫穷和忍耐之后终于富裕的喜悦心情,节庆活动就成为活跃和丰富一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对一个城市来说,从时间上需要找到城市文化内涵的具象体现,从空间上需要彰显横向比较之后的城市个性。因此,节庆活动就成为体现城市历史、彰显城市个性、提供娱乐舞台的一个欢乐的“宣泄口”。因此,诞生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一大批节庆必然和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紧密相关,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彰显和具象化密切有关,与传承城市文明密切相关,与城市的突出的特色形象密切相关。这也就注定了节庆活动必然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和特色文化现象。

    原因二:“开放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宣传城市的过程中,城市中大型节事活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开放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先说“走出去”,随着地方城市的领导、企业家考察交流、招商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在这种“社交活动”中,确立一个地方或城市的“形象和性格”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了。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成为一个城市的具体表征,例如想起西安就想起兵马俑、想起桂林就想起桂林山水、丽江就成为云南的代表,而有些资源垄断性不够的地区就通过创建主题活动和主题公园建立了自身特色,前者例如服装节之于大连,后者如锦绣中华之于深圳,都成为地区文化的一个具象代表。再说“请进来”,开放经济意味着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多向的自由流动,如何把众多的媒体记者、各级领导人、歌星大腕等请到本地来,如何聚拢人气,宣传城市,吸引投资,节事活动就很好地充当了这个平台。目前从几个举办时间较长、运作形式相对成熟的节庆活动来看,节庆活动不仅已经成为当地市民的一个节日,也成为城市居民邀请外地亲戚朋友、联络感情的一个良好时机,更为当地大型企业聚集人气、广结善缘、答谢各地客户的公关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原因三:凸显“地方性”的有效手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地方性节事活动是凸现“地方性”的有效手段。为什么要凸显“地方性”,这是与我国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的。为什么选择节事活动、特别是旅游节事活动凸显“地方性”?这与旅游产业的性质有关。

    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放权让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利益不断得到承认和重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资源的配置都是在中央集中的统一管理和统筹之下,地方只要完成任务指标就可以了,不存在凸显“地方性”的内在动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赋予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地位,同时随着财政体制改革,承认了不同地区间的地方利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确定其实也就是确立了中国非平衡改革战略,也就从政策上确立了地区间在经济、政治资源享有上的不平衡。凸显“地方性”来争取有限的国内外经济、政治资源就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必需。此外,以当地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干部的考核指标,更加剧了地区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为凸显“地方性”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但为了凸显“地方性”,各地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游节庆。一方面,由于地方自然和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旅游资源和活动自然而然就成为地方性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地方旅游产业不断兴起以及对地方经济的广泛关联带动作用,使得地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游节事活动作为凸显当地“地方性”的重要途径。这一外衣包裹的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例如曾经风靡全国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说法,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对旅游业的不重视,而是在改革开放的特定阶段,把旅游活动作为凸显地方性进而争夺经济和政治资源的一个共同选择,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的形象、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对外交流、城市的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成为旅游者、投资者、政府官员等是否莅临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节庆烘托地方特性,通过地方特性争夺资源,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许多地方性节庆活动产生的内在经济动因。

    笔者认为,正是以上的三个原因综合得催生了我国的地方性节庆活动。通过以上这些原因的分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节庆看似入不敷出、但依然如火如荼;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地方的节庆活动并不具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操作时也并不十分注重社区的切实参与,而是一个盛大的开幕式加上一个冗长的领导致辞再加上一些企业博览活动。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目前的很多地方性节庆活动并不是当地人的“自娱自乐”的节日,而逐渐演变成为邀请亲友、联络客户、联手媒体、宣传城市的良好借口。

 


发布日期: [2005-1-9 16: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