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绳瘦肚子:神谕---《Z理论》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8:22:08
     灵感就像是神谕,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总是不期而至。
     晚上翻看大内的《Z理论》,老弄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知道是翻译的过于晦涩还是自己的理解能力太差,一时之间把看过的部分又多次快速的翻阅,最后只好放弃,索性把书扔一边倒头便睡。天还没亮,我还在朦胧当中,灵感如神谕般,驾着一道“白光”降临了!!“神谕”说:     一,Z理论和日本式管理非常相似,长期雇用制使得雇员由关注个人绩效转变为关注企业全局的利益,从而使得企业的哲学观与企业的现实利益紧密结合,比如说客户对这件产品不满意,站在个人角度我当然不希望他退货,因为我自己的业绩受到损失,不过企业的哲学观告诉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敷衍客户可能造成更多的客户不满意,从而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在这里哲学观关乎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什么我会放弃自我的利益而关注企业全局利益呢?因为长期雇佣的评价标准不是以一次两次的绩效作为考核。刚开始这种考核机制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益,但发展到一定的临界点,它的上升曲线就会由缓变的陡峭,群体之间的合力显现效益,产生1+1>2效果。     二,美国式管理导致了个人的专业化,甚至企业的专业化,结果是很多人经常换企业但终生不换职业。我们非常清楚这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标志,因为专业化意味着低成本、高质量,不过,那是上世纪的思维,是典型的产品导向下的思维,关注的是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成本更低,Z理论关注的是客户,好像这也是老生长谈,那就以举例来说明吧:一大早我要出门上班,在楼下的小吃店吃了一碗混沌,这家店在这个片区是最好的小吃店,干净、卫生、服务周到、价格合理,不过我并不因吃了一碗非常可口的混沌而感觉幸福的;刚到办公室,移动公司的客服打来了电话,很温馨的提醒我,现在又有优惠活动了,这个服务我感觉很满意,但是,我同样不会感觉幸福。可见,我们对幸福的感觉是整体的,而不是一件事情。到现在你就明白了,为什么IBM会把PC业务卖给联想,因为它关注客户,因为它要给客户“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台电脑。如果说以前国内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差距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差距,那么以后将是整体解决与个别服务的差距。从2000年以后,可以看到微软、英特尔、IBM、惠普都涉足了其他领域,你以为他们在做多元化吗?不,不,他们是在做整体解决方案。西方哲学的逻辑思维在工业社会把专业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它的缺陷也在于此,专业化的弊病是“管道”思维,纵向联想很明显,典型的理念是“只有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横向联系很微弱,而东方哲学关注整体、强调普遍联系,激烈争吵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西方与东方的结合正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社区:你不需要懂得任何技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构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打包购买。     这是一种真正的“贯通”方式,包括时下倡导的“通识”教育也是基于这种思想,而在管理咨询领域,长久以来的专业化导致无法畅快的“贯通”,谈管理总是屏蔽技术的,谈技术也是规避管理的,效果可想而知,唏嘘之余不得不叹服大内在几十年前惊人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