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大腿粗小腿细: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打破小农经济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07:37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打破小农经济格局文/ 薛少仙小农经济, 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 它的特点, 一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二是分散、规模小; 三是自给自足。以浙江台州为例, 该市现有人口570 万人, 耕地220 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四分, 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 生产水平不高, 无法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必须尽快打破小农经济格局, 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1.在观念上, 破除“ 小农” 意识。“ 小农意识” 有其积极的一面, 如勤劳勇敢、简朴节俭、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等, 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有明显的缺陷, 比如缺乏约束、协作、交换、创新, 不利于统一生产管理、提高产品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开拓产品市场、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市场经济拒绝“ 小农意识” 。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破除“ 小农意识” , 树立起市场意识、信息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等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思想观念,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方式运作,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经营水平。2.在制度上, 推进土地流转。土地只有流转起来, 才能打破单门独户分散经营的局面, 实现规模化经营。落实这一要求, 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给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促使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和农业大户手上。浙江台州这几年效益农业发展得比较好, 其中规模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 台州220 万亩耕地, 已有30%实现了土地流转, 实现了规模经营。农地成规模,容易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生产, 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同时, 由于原本分散经营的农地实现了统一管理, 国家出台的扶持、贴息政策避免了撒“ 胡椒面” 效应, 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比如在粮食种植方面,现在平均每亩扶持约50元,该市的种粮大户梁国平, 一年就种植了1500 亩早稻, 光补贴就有7 万—8 万元, 全年总收入超60 万元。农业有效益, 可以调动农民和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但是只有土地成规模, 才值得投资。所以,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对摒弃传统自然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当然, 在土地流转的实践中, 要遵循自愿的原则,不能强制。个别地方土地宁愿抛荒也不愿流转, 对此要采取措施: 对抛荒的土地要收抛荒费, 对长期承包而不经营的土地要予以收回, 以防止土地流转全面推开后个别农民做出不顾大局的举动。同时, 土地规模经营后, 涉及规模作业的农业经营用地政策要适当放开, 对农民自己的用地, 比如对设施农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农机大户停放机具、晒场等用地, 应视作农业用地做出统一的政策规定, 以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3.在组织上,建立适应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组织体系。农业问题, 难就难在农产品难卖, 一是卖不出去, 二是卖不出好价格。解决这一问题有三条比较可行的途径:一是靠提高农产品质量, 吸引消费; 二是靠市场营销,打开销路; 三是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解决低档农产品的出路。而要做到这三点, 最好的方式是把农民组织起来, 通过合作的方式, 形成“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组织体系, 进行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营销。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在生产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 统一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品质和效益。比如台州临海涌泉的橘农们, 通过加入“ 忘不了柑橘合作社” 等组织, 一起进行技术培训, 实行标准化生产, 推广应用大枝修剪、高接换种等一系列柑橘栽培新技术, 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柑橘品质不高的问题, 精品果比例平均达到40%以上。2008 年全国柑橘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打破小农经济格局文/ 薛少仙City and County Leader's Tribune 市县领导论坛45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 年第7 期大丰收, 市场竞争激烈, 但是该合作社的精品蜜橘收购价仍达每公斤8 元, 而市场上同一品种的普通果不到2元。如果以亩产量1500 公斤计算, 则每亩柑橘纯收入约提高了3600 元左右, 充分显示出了合作的活力。二是在销售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 统一进行市场营销, 开拓农产品市场, 打开销路。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面前, 分散的农户很可能在行情好的时候一哄而上, 行情不好的时候互相压价, 导致谷贱伤农。要减少这种市场风险, 唯有联合起来。台州温岭以前西瓜烂在地里没人摘, 后来瓜农组织了西瓜合作社, 统一进行营销, 专门成立了一支以40 多位社员为骨干的营销队伍, 走南闯北, 开拓市场, 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为瓜农进入市场、占领市场铺平了道路。他们的西瓜市场销售价格要高出其他西瓜2 元左右。三是在加工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 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农产品季节性强, 特别是有些农产品保鲜期短, 很容易变质。而且产品质量不一, 中低档农产品难卖问题更加突出。去年台州的橘子平均卖到0.2 元一斤, 差一点的橘子卖几分钱也没人要。后来经过政府多次协调, 出台了专门政策, 引导加工厂加大收购力度, 才缓解了矛盾。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出面收购农民的农产品, 才能够稳定市场价格, 并切实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利润低, 政府在税收上要予以优惠。四是在服务上,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单个农民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有一个现实途径, 就是广泛地借助于社会服务。比如粮食生产, 在传统作业手段下, 粮食生产效益很低, 而且很辛苦, 许多农民不愿种粮, 于是出现了大面积土地抛荒的现象。现在已经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农民可以委托专门的服务社帮助种粮。单个农民通过把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或单个环节委托给服务社经营, 实现了规模作业, 比较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成本, 而且极大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有效地制止了季节性抛荒,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与社会化的现代服务业相结合,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而且深受农民欢迎。政府要进一步出台政策, 鼓励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外, 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必须加强气象、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 农产品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 金融信贷服务, 农业政策保险服务等。五是在主体上, 大力培养职业农民。现在的农民阶层已经高度分化了, 有的农民进城, “ 市民” 化了; 有的从事二、三产业, “ 非农” 化了; 还有一部分留在农村, 应该让他们“ 农民化” , 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但是总体来看, 目前留在农村经营农业的人员素质偏低, 与真正的职业农民相去甚远。特别是种田的人员, “ 一高一低” 现象非常突出, 即“ 年纪偏高、文化偏低” 。为此, 要抓紧培养职业农民。培养新时期的职业农民, 标准就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可以通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 加强适用技术培训, 从现有的农民中培养; 也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农村; 还可以鼓励工商业投资农业, 鼓励兴办家庭农场。同时, 要注意宣传引导,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引导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农民创业。另一方面, 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 要坚持“ 非禁即入” 理念,鼓励农民创业就业, 转向二、三产业, 实现致富目标。六是在保障上, 抓紧建立社会安全网。过去土地就是农民的保障, 土地流转以后, 农民就会有后顾之忧。破除小农格局, 就要解除这种后顾之忧, 建立起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营建起一张社会安全网。第一, 要抓紧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可转移的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第二, 要抓紧建立农业政策保险制度。效益农业发展起来之后, 没有农业政策保险分散经营风险, 不利于农业长远发展。特别是在浙江这样自然灾害多发的地方, 农业进行规模经营, 一旦发生灾害,对农民造成的影响更大, 所以把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建立起来很有必要。第三, 要抓紧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农业是靠天吃饭的, 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防灾能力, 大力改善土壤肥力, 提高土地自然产出率。要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特别要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和投入,以促农民稳定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