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增高鞋品牌排行: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几点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03:12

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几点认识

我国是实行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向城市,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至少越有9400万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约占我国就业人口的13%左右。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这三个行业里。作为农民工输出大省,我们有义务认真研究农民工生存现状,他们的就业渠道,收入,工作环境,角色转换,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等。我们这里讨论下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一、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在进城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技术能力较差,总体而言,没有一个很好的知识架构。他们虽然有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劲头,但大多数人从事的还是城市中技术含量低、简单操作的体力活。特别是我国建筑业有近4000万从业人员,农民工占了80.58%,有的施工现场甚至九成都是农民工。除了繁重的劳作外,精神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着更多的缺失和挑战。

农民工最大的精神排解最多不过十几个人围着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前看电视或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摸牌,打麻将,侃大山。与城市人几位丰富的泡吧,上网,游弋,K歌等丰富的娱乐生活相比,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简直是单调乏味,枯燥。由于与家人,亲戚,朋友缺乏面对面的亲情互动,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他们在情感方面失去了宣泄的机会,从而在社会流动与漂泊中产生种种心理不适。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生活普遍窘迫,那么他们在精神上更为贫困,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光顾城里的书店,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工作之余的休闲生活很多也是满足生活和人的最基本需要。由于远离妻子和丈夫,农民工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没有性生活,使得农民工不同程度上陷入心里压抑和浮躁,郁闷和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之中。长期和过度的精神压抑,不仅会在身体上精神类功能性疾病,有时甚至使得一些农民工会形成某种直接导致过激的性需求心理。据统计,21%的农民工曾选择找小姐。近年来,一些城市发生的恶性案件,许多也与农民工有关。

在农民工几位荒芜的精神生存土地上,外界所给予的滋养都能刺激他们,满足他们。大街上商家促销,街头演出或者大众健身,甚至是婚礼歌手的演唱都可以吸引大批的农民工人群,他们的饥渴有意无意地追随着城市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城市中有组织地开展纳凉晚会,社区晚会,广场汇演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但这些都是针对城市居民的,很少有以农民工为对象的活动。因此一些饱含色情,暴力的录像,草台演出班子,地下赌场等无遮无拦的,毫无顾忌的引诱着农民工,从而成为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二、关注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社会问题,成为有利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基础问题。农民工文化的充分发展既是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全社会关注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措施。

准确把握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在服务农民工中不仅能获得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掌握了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不论是何种所有制,团体或者个体都会得到农民工的鼓励和支持,这将拓展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渠道,有利于服务农民工良性机制的形成。对于企业来说,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五福是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者回报社会,反哺人民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扩大企业和经营者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增添新的光彩和新的价值含量。

服务农民工,繁荣和活跃农民工文化工作,就是通过引导宣传,扩大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民工中的影响,让他们树立劳动者的自信,提供他们融入城市结果的氛围,完善对他们服务的平台,并唤醒他们蛰伏已久的文化热情,在更广阔的天空里构建农民工知识的加油站和精神港湾。

三、建立农民工精神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首先,农民工毕竟不同于农民,页不同于城市居民,只要城乡差距存在,这种特殊的文化差距就会存在。基层文化组织应正确认识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自觉的落实四个纳入的要求。

其次,要重新定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二是教育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培育市民和农民工的现代市民意识。

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城市的工艺文化设施时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必然通道。因此,公益文化设施的大门要充分向农民工开放。基层文化单位不只是降低门槛,允许农民工进入文化设施,更是要通过宣传和改善服务吸引农民工进入文化设施,根据农民工的各方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创新,从而为贴近农民工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对农民工的政策也要注重政策执行环境的改善,保证并放大政策的执行效果。要善于借鉴社区文化建设和三下乡的经验。在开展文化扶贫,用文化送温暖方面,改变以往送文化的做法,用播种文化的方式培养农民工文艺骨干,扶持农民工用工单位自办唯一表演团队,鼓励农民工自发组织打工者艺术团,秧歌队等,将文化的阳光撒播到每一个工棚,博惠到每一位农民工当中,真正让农民工与市民最终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实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