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险公司会倒闭吗: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修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9:14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修雨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5次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区别之一: 
   
  陈式太极拳内动功法理论借鉴了人身经络学说原理,在经络的基础上提出缠丝动学说。经络是以头身为总纲,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周身的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顺着运载着人体的血气,它从内到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季氏》,后来《灵枢;经脉》均有论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便有了中经维络一语,到了五代时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就有了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脉也记述,在《黄帝内经》卫生等五十二又有其气内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之说。因而说人体经脉是起沟通表里和渗透气血,统率联络,调节盛衰的作用,它的循行逆顺布流于肢体,并有一定的方向。陈式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畅通气血,内气潜转。这一点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叙述最详细。如:《十二经奇经图歌》,《卫气论》,《脏腑配地支图歌》等,明确讲出内气运行与缠丝劲的重要关系依据,陈鑫先生云:缠丝精之大圈小圈约有六层,与人身之皮肤、肌肉、筋腱、网膜、骨节、脑髓六层适相符合,凡血气之流通,精神之凝聚,皆可于上下升降、表里出入时,验其圈之大小,而能得其环中者,当自知之。因而说陈式太极拳的周身缠绕运动,是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的内在运动,它沟通表里,渗灌激活机体每个细胞,这是陈拳支柱缠丝劲理论之一。 
   
  区别之二: 
   
  陈式太极拳的始创者以《易经》学说贯穿拳理,创造出一种别于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的缠丝劲路,这在一些陈拳史料里均有较大篇幅论述。《易经》乃儒家之经典,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流传,其理深奥,影响广泛。陈拳受其影响,吸取《易经》循环奥妙之理,创出圆化发方的独特理论。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叙述傲河图与缠丝圆劲关系曰:河图实为缠丝劲之祖,单开如一字,两头合注周圈,撑开为太极圆图,错之则为缠丝图,叙述傲洛书与外形方图解日:洛书实为方形之祖,犹是智欲圆,而行欲方之意,且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方者其形圆者神也,耍拳者不可不知。又曰:洛书四十五数,一三七九奇数居四正,天地水火也。二四六八偶数居四偶,雷风山泽也。五居中为皇极即太极也。纵横斜正之数皆得十五以符八节,内含勾三股四弦五者,八隐喻矩方合成河图规圆,凡太极拳之周旋曲折皆依为法而莫能外。从上述可明晰看出陈拳是以《易经》学说原理,创出太极化劲圆与发劲方紧密相连的缠丝劲。缠丝劲是陈拳与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区别之二,也是本质的区别。 
   
  区别之三: 
   
  从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在战略战术的论述中,抽出重点然后把两者合璧对照后,可看出陈拳与《孙子兵法》的关系极为密切,细细揣摩研究,便能清晰的看出陈拳吸取了兵法的理论精华,两者实为异曲同工之道。孙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他在创立军事学说中,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而陈拳创拳较晚,自然会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因而陈拳所阐述的攻击和防御理论里,著有大量的兵法思想。如1、《陈氏太极拳汇宗;用武要言》曰:拳术如战术,击其不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孙子兵法》曰:攻其不备,袭其不意。2、《陈氏太极拳汇宗-用武要言》曰:捶自心发,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外观诸人,内观诸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陈拳采用了知己知彼有把握的发放战术。3、《陈氏太极拳汇宗;拳经总论》曰:足随手运,圆转如神凡手足一动一静皆要其转圈。《陈氏太极拳图说》曰:圆转自如,浑浩流行,绝不滞机等等。《孙子兵法》曰:混混沌沌,形圆而不败也。方则止,圆则行,故善与人之势,如转圆而于千仞之出者,势也等等。陈拳在《易经》学说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兵法形圆的战略思想,这是显而易见的。4、《陈氏太极拳汇宗》曰: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脉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孙子兵法》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rsquo;,率然rsquo;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等等。陈拳借鉴了兵法常山之蛇自卫反击,相互策应,周身一体之攻击防卫理论,《孙子兵法》总计十三篇战略理论,陈拳便采用了《计篇》《战篇》《谋篇》《势篇》《虚实篇》《军事篇》《地篇》等七个章节。 
   
  区别之四: 
   
  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两者的身法要求和势名区别较大。 
   
  1、身法区别 
  张三丰太极拳身法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 
  陈式太极拳身法要求:顶精领住,松肩沉肘,胸含要虚等。 
  张拳要求头顶劲,陈拳要求头领劲。张拳要求肩沉,陈拳要求肩松。张拳要求肘坠,而陈拳要求肘沉。两者对照可看出不仅字面上有区别,其内涵也有区别,有着很深的含义。 
   
  2、拳架势名区别 
  张三丰太极拳原为八路太极拳,共计108势,而陈拳原五趟拳术另有108长拳及一套金刚十八手,随着时代变迁,陈拳也相继有些变化,后演变为一路太极拳和三路炮捶。现把两式拳势相似和不同名称列出如下: 
  张三丰太极拳名称:①揽雀尾;②如封似闭;③倒撵猴;④狮子右蹬脚;⑤狮子左蹬脚;⑥上步搬拦捶;⑦跨虎式;⑧抱虎归山;⑨左右搂膝拗步;⑩云手;⑾双摆莲;⑿单鞭左右下式。 
  陈式太极拳名称:①揽扎衣;②六封四闭;③倒卷肱;④右擦脚;⑤左擦脚;⑥进步演手捶;⑦下步跨虎;⑧抱头推山;⑨搂膝拗步;⑩左右云手;⑩摆脚;⑩跌岔。 
  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势名不同处:①独立锁喉捶;②倒搓肘;③迎面捶;④左切掌;⑤提手上式;⑥转身临其境;⑦双风贯耳。 
  陈式太极拳与张三丰太极势名不同处: 
  ①前招;②后招;③铺地锦;④当头炮;⑤金刚捣捶;⑥初收;⑦再收;⑧背折靠;⑨披身捶;⑩青龙出水;⑾玉女穿梭。 
  两式拳势名称对照看出势名相同少,不同处较多。 
   
  区别之五: 
   
  陈拳势名多处出现佛教文辞,而张拳未曾发现。如果说陈式太极拳的传承关系是由王宗岳学于道家后传于蒋发,蒋发再传于陈家沟陈王廷,后相传至今,那么陈家现所练的太极拳便是道家拳术,因而在陈拳中理应该有道家文辞的痕迹。笔者查阅陈拳一些资料,发现拳势有多处佛家命名的势名,如:金刚捣碓、观音献掌、童子拜佛、胡僧托钵、佛顶珠、罗汉降龙、天王降妖等等。但在所有的拳谱中确未发现道家文辞的蛛丝马迹。 
   
  区别之六: 
   
  陈拳与戚继光《纪效新书》有着渊源关系,张拳不然,因而说探溯陈式太极拳的起源,不能不提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陈拳有二十二势与其相同。《拳经》三十二势以懒扎衣为起势,现把两者原型详细对照可看出基本一致,势名如下: 
  戚继光拳经势名:①懒扎衣;②金鸡独立;③探马;④拗单鞭;⑤七星拳;⑥雀地龙;⑦跨虎势;⑧当头炮;⑨顺曲鸾肘;⑩拗鸾肘。 
  陈拳采纳势名:①懒扎衣;②金鸡独立;③高探马;④单鞭;⑤上步七星;⑥雀地龙;⑦退步跨虎;③当头炮;⑨顺鸾肘;⑩拗鸾肘。 
  陈氏长拳与戚拳经对照 
  1、戚拳经: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 
  陈长拳:懒扎衣立势高强,丢下脚云步单鞭。 
  2、拳经:金鸡独立颠起,装腿横拳相兼。 
  长拳:金鸡独立,朝阳起鼓。 
  3、拳经: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 
  长拳:探马拳太祖留传。 
  4、拳经:一条鞭横直劈砍,两进腿当面伤人。 
  长拳: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彼轻进。 
  5、拳经:高四平身法活变,左右短出入如飞。 
  长拳:高四平乃封脚套子。 
   
  综上所述,可看出陈拳与张拳理论有很大区别,在这些区别里均是实质的不同,因而足可认定张三丰太极拳绝非陈家拳,两者应该没有传承关系。当然,武当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虽无传承关系,但二者的理论、拳法、技击、均有一套系统科学方法,博大精深。张陈两式拳术同时泽润着当今太极拳的发展,各家均应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