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最好的专业:仲富兰民俗博客(223)图文(24)文化广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6:45:26

民俗博客(223)图文(24)文化广场

      从跑狗场到文化广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旧上海的法商赛跑会,亦即逸园跑狗场,场内能容纳二万余人


我上中学的时候,同班许多同学都住在陕南村和复兴路一带,因为距离文化广场很近,课余时间就到文化广场去玩。不久,文革爆发,那里经常举办万人批斗会,就不常去了。改革开放之后,可能在进入新世纪后,再去文化广场,那里变成了卖花广场,什么官办公司精文花市,除了去看陶瓷展销,就不大去了。

不去归不去,还是牵记着,后来听说要拆除重新建造了,前几天在新闻里听说,新的文化广场造好了,就要对外演出了,不过票价价格不菲,电视里排队买票的几个打扮入时女子都连声说“不贵”、“不贵”,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翘边码子”,文化广场原来是老百姓的广场,卖上百元乃至几百元的票价,一般劳动者一个月的薪水能拿多少钱,要算它与劳动者工资的比例的。

为什么我说文化广场应该是劳动人民的广场,因为这是历史决定的。上海文化广场曾经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见证之一。因为它的前身是跑狗场,具体的名称叫“逸园跑狗场。”




1949年推翻三座大山,洋人及那些“高等华人”被赶走或打倒,才改名为上海文化广场。这难道不是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一个例证吗?!

我就简要地介绍一下文化广场的前世今身。

1928年冬天法国人邵禄在当时的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一带开设了逸园跑狗场。今天我们从当年法国人所拍的纪录电影镜头中可以看到,当发令员手中旗帜用力朝下一挥,起跑箱的门立即向上弹开。六条赛狗就像箭一样冲出来向前狂奔,拼命追逐正沿着轨道飞驰的电动兔子。赌客们早已买好了跑狗票,每个人都选好了自认为跑得最快的那条狗,焦急地等待着它跑第一,好给自己赚大钱。从大型看台与跑道四周已经挤满赌客的场景看,跑狗场的生意还真不错。逸园跑狗场的英文名称是Cunidone,它的中文谐音是“看你穷”。的确,当时因跑狗赌博而输得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而对跑狗场老板而言则是看他富了,仅在1938年,逸园跑狗场的账面利润就达到360万银元之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旧上海的法商赛跑会,亦即逸园跑狗场,场内能容纳二万余人,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并配有为赌客服务的旅馆、舞厅和露天电影院等。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因租界已被收回而取缔了赌狗业。尽管人们都将逸园称为跑狗场,但跑狗被禁后,逸园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各种活动还是搞得风生水起,因为逸园早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除了跑狗外,更有舞厅、餐饮、旅馆、会场、露天电影院与标准化的足球场等各种设施,特别是它有一个可容纳上万人的带有顶篷的大型看台。再加上它靠近繁华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可谓地点适中交通方便,在市中心范围内,除了跑马厅,实在找不出第二家。所以在沪的中外人士,都愿意在此举办大型集会与活动,其中最轰动胜利之后上海滩的莫过于人力车皇后比赛了。人力车,又叫黄包车,那完全是靠人的体力来拉着走的,举行“人力车皇后”比赛,实际上对于黄包车夫是一个很残酷的比赛。结果一名叫琼尼茄的加拿大籍小姐,成为万众瞩目的人力车皇后。而这个“皇后”桂冠下,是人力车工人的斑斑血泪。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逸园的历史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新生的人民政府在此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此召开大型政治集会,在此上演精彩的文艺节目。为了将冬不避寒风夏不遮烈日的露天的逸园改造成既能遮风挡雨又能夜以继日的室内会场,1952年4月,经市人民政府决定,陈毅市长批准,将逸园改建、扩建、新建为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当年11月经市府批准改称“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至1954年底前完成,成为当时上海人民盼望已久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备的群众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场所。于是文化广场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而逸园的名字则被历史所渐渐地淡忘。



 

1952年4月,经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逸园改建、扩建、新建为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52年到1966年(即文革前)的14年中,在文化广场举行的重要政治集会、报告会共计626场,参加的干部群众为201万人次。文化广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进行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人们在这里接受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革”动乱,给广场带来了一场浩劫。“四人帮”利用这块场地,策划阴谋,残酷批斗市委领导、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自立为王的造反派在这里打派仗,搞打砸。1976年,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还举行过大唱“文化大革命好”的歌咏大会,如此等等,在广场的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页……




  1969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火灾,烧毁了文化广场的情景


1969年12月,广场在大修时因工程队违反操作规程,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烧毁了整个大会场、舞台和原展览馆馆一部分。数千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奋不顾身,在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其中14位市民壮烈牺牲(均追认为烈士),350人负轻重伤,损失达500万元以上。

当年9月,经过了83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以最快的速度、全优的工程质量,完成了一座5700平方米,三向管式网架结构,整个封闭式的观众厅无一落地立柱;舞台高度升至19米,还扩大了观众休息厅和各项服务设施,建成了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文化广场。



 

1970年春,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重建文化广场




1973年5月,朝鲜平壤歌剧院第一次把原汁原味的大型歌剧《卖花姑娘》带到上海观众面前,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时代烙印。




1977年7月上海乐团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

1997年以后,文化广场主要建筑被改建为精文花市,其占地15000平方米,营业店铺近300个,年销售鲜切花约35亿枝,占全市花卉年消费量的70%至80%,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上海人消费的鲜花有7成是通过精文花市批发的。




  2009年12月28日工程尚未完全竣工,新的文化广场初展英姿


今天,崭新的上海文化广场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露出了它的新姿,在文化广场的原址上又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地下音乐剧场。它将成为新世纪新上海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这是上海人民感到骄傲的。

  

仲富兰

      2011年8月24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