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靶机环境:死无全尸--有感李鸿章的悲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46:07
死无全尸--有感李鸿章的悲剧也许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的第57年,也就是1958年,他的后辈们会这样对待他:当时的人民公社实行挖地取宝兴建工厂,把他的遗骸从地底下刨出,用绳子拴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陪同他一起被刨出尸骨游街的,是他的夫人。后人之所以这样对待他们尸体,原因非常简单,他是个大汉奸,大坏蛋,民族公敌!人民群众怎么对大汉奸都是对的,可是我想,鞭尸的做法已属野蛮(如伍子胥),何况拖尸?当时的狂热,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民众起哄。   如果我们把李鸿章放在整个时局里看,我想,人们对他的感觉就会变得复杂,这位悲剧角色的老人,让人联想到中国清末的各种屈辱,不得不掩卷长叹。   其实,把功与过都归于一人,是不公平的,我想,这应是一个常识问题。可惜的是,中国民众区分忠奸是情感用事的,往往认为主和派就是坏的,是卖国的;主战派就是好的,是爱国的,我认为这样区分,实为大谬!这种错误全赖中国历史教育,历史教材编写往往是为现实服务的,这种编写往往是曲笔,加上中国民众历来只喜欢歌颂救星,政府也人为地大树榜样,我觉得,其实毫无这个必要,这样一来,越是随着人的长大,随着见识越来越广,就越有一种受骗上当感,还不如还历史真面目,谁是榜样自然就显露出来,谁拿谁作榜样完全自由,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李鸿章的历史定位问题上,如果给一个“大汉奸”的帽子一扣就算完事,这实属误导,历史学家杨国强在这个问题上他这样说:   “炮口勒逼之下的委曲求和既是难事,又是污名。但面对‘日人方图远略,举倾国之师,逼我和款,所索即奢,且不愿遽和’的局面,却没有一个人愿为天下作计,分担难事和污名。‘诸人相对默默’正写出了当初一腔义愤与如今一腔和心的对比。若以这些人作为反衬的景观,李鸿章白发远行的零丁身形确乎显出了挺拔和刚毅。”   在当时那个时局,连慈禧这个实权大握的决策者在很多重要关头上都含糊其辞,推来推去,李鸿章纵有天大本事也无力回天,实属无奈。他是郁闷的,让后人感到悲凉,他这样说自己: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他认为自己只是个裱糊匠,大厦将倾,一个裱糊匠又能怎样?这是自嘲,这是一种让人流泪的黑色幽默。   我们再看看谭嗣同,这位在我们心中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呀,不怕死,爱国,浩浩荡荡。他临死前的那句诗,在高中历史课本里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大家都认为一个人是英雄,他就是英雄了,仔细一看,咦,除了这首诗,他还写过以下的文章,读后顿觉不可思议:   “今夫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反岁费数百万金戍守之。地接英俄(按,指西藏与英国殖民地印度接壤),久为二国垂涎。一旦来争,度我之力终不能守,不如及今分卖于二国,犹可结其欢心,坐获厚利。……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不下二千万方里,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已不下十万万。除偿赔款外,所余尚多,可供变法之用矣。”   这是什么?是卖国的出售价格呀!谭嗣同认为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这些地方没什么利用价值,倒不如卖掉,换钱,除了应付赔款,还可以支持他的变法。如果我们早一点读到这篇文字的话,我想我们对谭嗣同的感觉也是复杂的,最起码我们会想:他是不是见到维新困难,就要说服国家出售国土的所得银两来支持了?是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这样说的?是不是含有一定的私欲呢?真是如《菜根谭》里说的那样,看人只看后半截,是英雄还是狗熊,就看这个人怎么个死法了。谭嗣同的死法让我们尊敬无比,他的死让历史定位在了杰出的维新人物。一说到改革一说到维新,大家的精神就跟随着他,精神不跟随他的人,就是遗老遗少,就是唯心史观反动派。所以,我们至今为止还一直跟随着那劣质的、三流学者编写的历史课本去了,从来没有怀疑过课本的真实性,至少在考试之前没有怀疑过。 图片附件: 李中堂.jpg (2006-10-14 19:26, 10.76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