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骑士团艾克索youxi:网易电子杂志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3:21:00




〓书评
「网易电子杂志」〓〓
〓〓
〓〓
〓〓
〓〓
2001-02-20 星期二 总第 38 期
编辑信箱邮件订退问题解答
""""""""""""""""""""""""""""""""""""""""""""""""""""""""""""""""""""""
本期索引
〖喧哗与骚动〗
.......永远的威廉·福克纳
〖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漂泊的苦魂
〖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
.......赵凝:我要告别酷评
〖人权论集〗
......胡适:自由战士启蒙思想家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的下放生活
【喧哗与骚动】
1......永远的威廉·福克纳
东方网 顾艳
这些天我整理书橱看到两本《喧哗与骚动》,一本是一九八四年出版,
定价一元伍角伍分,印数八万七千五百册;另一本是一九九五年出版的,
定价拾捌元肆角,印数一万册。这两个译本都是同一位出色的学者和翻译
家李文俊先生的译文。前一本被我翻得滚瓜烂熟,里面还划了许多红杠杠
。想起当年读它时,我非常感谢李文俊先生为我们翻译了这本书,这是一
部翻译得非常好的书。
由于李文俊先生的翻译我走近了福克纳,并且被他影响着我的理解力
和判断力。他是一个奇妙丰富的作家,一个叼着烟斗的美国南方老头儿,
但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东西,除了生命疼痛和意义之外,还有隐藏不露的
技巧。那技巧被一代一代的作家借鉴和模仿着,然而没有人能真正拿走他
的技巧。他的技巧是随他感觉而来的准确性和力量,而不是那些突然而来
的漂亮句式和华丽词语。所以别看他叼着烟斗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他骨
子里可是一个严谨的人。
这个写过十八部长篇小说和一堆中短篇小说的美国南方老头儿曾说:
“……需要精心地写,得反复修改才能写好。”然而我们读他的作品,却
看不出有什么修改的痕迹,他炉火纯青的描述技巧,已出神入化为血管里
自然流淌的东西,那东西来源于智慧和警觉。
福克纳是完善的,他的完善在于他表达了生活的质朴和本真。无论美
好和丑陋他都娓娓道来,精彩的篇章举不胜举。这就是我喜欢的福克纳,
他的精彩篇章来源于生活却并不高于生活。
⊿返回将网易杂志推荐给您的朋友
【布莱希特】
1......布莱希特:漂泊的苦魂
网易社区 wolx
有些外国作家,跟我们中国人有着割舍不断的精神丝缕,例如小说家
杜拉斯,她至死不渝爱着华北情人李云泰;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翻译过
很多唐诗;而戏剧革新运动的领袖布莱希特的两部经典之作《四川好人》
和《高加索灰阑记》,一部以我国南方作为故事背景,一部取材于元杂剧。
贝·布莱希特出生于1898年。20岁时,布莱希特辍学,到战地传染病
医院当救护员,写下了《死兵的传说》等诗歌,并开始写剧本。1922年,
《夜半鼓声》获得了克莱斯特奖金,次年,布莱希特被聘任为慕尼黑小剧
院的导演,后来又移居柏林,成为德国话剧院的艺术顾问。真正使布莱希
特走向辉煌的戏剧是《三分钱歌剧》,它是作家“叙事体戏剧”理论的生
动表现,打破了传统的“三一律”形式,依靠中心人物和分散的场景取得
了一种“间离效果”,即不再让观众陷入恐惧与怜悯,以便于更好地认清
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从1933年起,在长达15载的流亡生涯里,布莱希特的足迹踏遍了欧美
每一个角落。后来在丹麦的小岛上,他一住就是6年。悠悠光阴,漫漫行程,
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亚明;在莫斯
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
林成了好友。整个40年代,他创作了《伽利略传》等三部经典戏剧,被视
为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1948年,布莱希特完成了美学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成为阐述“叙
事体戏剧”的重要文本。直到今天,人们还将它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相提并论。
譬喻剧《四川好人》发表于1940年,布莱希特虚构了3个神仙下凡寻找
“好人”,结果找到一个贫苦的底层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
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
具,化装成“表哥”隋大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最后真相
大白,作恶多端的隋大和“表妹”沈黛原本是同一个人。布莱希特以此写
出了两重的人性,在他的笔下,从来就没有完人。例如科学家伽利略既追
求真理,又为了活命而向宗教法庭悔过。
《高加索灰阑记》套用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模式,
灰阑判案法是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反方向拉拽孩
子,这有点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结果,女仆格鲁雪由于不忍
心过于用力而使孩子受到伤害,两次都输给了孩子的生母、那个狠心的总
督夫人。出人意料的是,法官最终却将孩子判给了善良的格鲁雪,只因她
有着真正的慈母心。布莱希特改变了元杂剧中将孩子判给生母的故事情节,
使得作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提升。
晚年,布莱希特获得过斯大林和平奖,1956年病逝之前,布莱希特留
下遗嘱,不让别人瞻仰遗容,也不必念悼词,就把他埋葬在黑格尔墓的斜
对面。仿佛只有这样,他那颗饱经忧患的孤魂才能够得到稍许安息。
⊿返回将网易杂志推荐给您的朋友
【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
1......赵凝:我要告别酷评
网易社区 赵凝
李师江说读我的小说《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像在跟老婆做爱,因为
太熟悉了,就没有了那份新鲜感。我怎么不知道我跟他那么熟?弄得跟精
神上的情人似的。要写酷评,就千万别一口一个“朋友”地叫着,这样很
不好,笔战就是笔战,别弄得那么暧昧。
我在网上看到我的许多酷评文章,“漏斗”一词至今依然流传甚广,
依然是痛骂“美女”最犀利、最到位的一个词语。我希望读到别人写的有
力度的文章,但遗憾的是力量型的作家至今仍不多见,到处都是像李师江
这样软绵绵文艺青年类型的文章。他的文章《赵凝用的是别人的语言》让
我好失望,一篇粘粘的酸文章,还愣敢冒充“酷评”。
首先,《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和你的下半身有什么关系?它是写一
个计算机系的女大学生成长经历的书,又不是你们男人一见就眼绿的伟哥。
第二,跟老婆做爱、跟情人做爱、跟小姐做爱似乎都与赵凝和她的
“两瓣女孩”没啥关系,我怎么想都觉得这个比喻太拙劣。
第三,李师江根本没有好好读书,整整25万字的一部小说,我敢说他
只说看了一个开头,另外抄了一段性描写,就匆忙上阵写文章了。赵凝写
酷评文章必是先完整地读过小说才开骂的,绝对不会像李师江这样匆忙慌
张,想当然地以为《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是“一个女孩的性爱史”,
“她和几个男人的故事”,要这样概括的话,恐怕世界上所有的小说、电
影、戏剧都可以浓缩成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那艺术还有什么搞头嘛。
第四,别老跟我谈什么诗不诗的,什么“她的快感多是来源于诗意的
语言带来的激情”。我没那么酸!我的激情从哪儿来我赵凝不比你李师江
明白?你要敢我说的激情不是来自于生命本身、不是来自于我切肤之痛的
肉体,那么说明你没有读懂,根本不配谈论赵凝小说。
第五,“这种经验来自于文化,而非来自于自己的身体”。这是夸我
读书多、有文化是吧?要说文学类的书,李师江才是读得太多、不知自己
该怎么说话了。他的文字里哪有自己的语言?什么诗意啦,朦胧诗啦,
“沉浸”啦,用这些词来骂赵凝,不是用装鸡的塑料袋来装一头牛,太不
恰当了吗?
第六,“已经把我的朋友赵凝骂到这个份上了,顺便骂骂几个评论家
。比如说陈晓明,比如说李敬泽,乃至北京的整个评论圈,我看他们的文
章,老是对小说家进行抚摸。”既然是在酷评,请李师江自己发明词语,
千万别用赵凝发明的《文坛流行互相抚摸》一文中的“抚摸”一词。
第七,如果李师江写的这类软文字也叫酷评,那么赵凝从此告别酷评
文字,赵凝2001年在《北京纪事》新开的专栏“铿锵玫瑰”(与好友徐坤
轮流主持)叫“文化时评”而非“酷评”。
⊿返回将网易杂志推荐给您的朋友
【人权论集】
1......胡适:自由战士启蒙思想家
网易社区 佚名
当命运使年仅二十六七的胡适与年长他十二岁的陈独秀共执新文化运
动之牛耳,成为名震一时的思想领袖之一时,也就注定了要使他成为生前
死后、褒贬歧分、“永无宁日”的人物了。时光悠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以来,胡适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犹如老树发新枝,重新成为文化热点,却
也招致了某些人“无缘无故的恨”。譬如批评家王彬彬就说:“有着‘自
由主义大师’称号的胡适,从一个主张西方民主的自由主义者,最终走向
了蒋介石的独裁政权。”(《天涯》1997年第2期)对胡适大加挞伐。譬如
学者王富仁认为:“胡适作为一个学院派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一遇到
别人的强力就会塌陷,他没有鲁迅的文化力量,没有胡风的文化力量。”
(《读书》1998年第9期)民间学者林贤治则认为:“对中国现代史上的自
由主义知识分子(比如胡适)的评价不宜太高。”(《读书》1998年第9期)
也许胡适早已习惯了这种“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悲剧性命运了。
胡适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在勤奋的一生中,
扮演了无数的角色: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者、
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与高深研究的倡导者、二三十年代因发表《人权论集》
而遭受国民党政府通缉的自由斗士、史学家、考证学者、外交家、文化明
星等等。但从大的方面归纳来看,胡适一生的事业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
是开创了现代新文化运动它是中国人文传统的更新与变革,胡适称之为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他早期围绕这一运动,在诸多文化领域里留下的
著述,都是前无古人的;另一个方面是传播中国自由主义的真谛,它是近
世西方文明的吸取和引进,胡适认定为“世界文化的趋势”和“中国应采
取的方向。”胡适的一生,特别是在晚期,为实现这而已目标不遗余力地
奔走呼号,成为中国自由民主运动的精神脊梁。
一般的人对胡适先生的早期文学活动知之甚详,后来因种种历史原因,
胡适形象已被遮掩,他对自由主义的不倦追求日益模糊。现在谈论胡适,
其价值在于他的思想与精神方面,而非文艺与学术方面。虽然作为一个历
史人物,胡适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已无须置辩。但若以今天的眼光
立论,作为叱咤文坛风云的胡适又毕竟已成为历史。他的诗歌,名噪一时
的《尝试集》几无审美价值可言;他的学术著作,异军突起的《中国哲学
史大纲》(上卷)、《红楼梦考证》和《白话文学史》诸著,作为学术思
想史上的一种“范式”亦已过时;他曾大力宣扬过的实用主义哲学也退出
了历史舞台。因此,我们今天来考察胡适,应该谈的不仅仅是确认胡适的
文化学术地位,而应当理解、阐述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再论胡适作为一
个启蒙思想家的历史价值。
近年来,思想界大谈自由主义。但都是对西方的理论资源的阐述与发
挥,却遗忘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者胡适。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于留美
时期,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掀起了自由主义的狂飙,影响巨大,流风所及,
汇成自由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真正发挥与系
统表述是在四十年代中期以后,他晚期思想不仅未改初衷,而且变得浑厚、
深沉、圆熟。这期间胡适思想进展表现在:他着力于自由主义基本内涵和
行为规范的思辩,不再使自由主义沦为一种宣传性的口号,奠定了其学理
的基础和理论的构架。胡适注意到“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
自由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走上建设民主政治的路子。”(《自由
主义》)故胡适特别嘱意建立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他明确提出自由主义
的意义在于争取思想自由;建立捍卫人民基本自由的民主政治;容忍反对
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推动和平渐进的改革、实行立法的方法。他反对
那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偏执态度,特别提出“容忍是一
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与自由》),把容忍纳
入自由主义的行为规范。其所思所想,既有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精髓,又
有胡适本人的思想结晶。读之让人感慨不已。
唐德刚先生称胡适是“照远不照近的一代文宗”。的的确确,胡适的
精神不是以几十年来衡量的,胡适的思想价值也不是由片断的历史所决定
的。不管胡适是他自己信仰的祭品,还是时代的牺牲品,他所奋力开拓的
新文化运动和自由民主运动,实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份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论贬者还是赞者,也都不得不承认这一历史事实。
胡适已去,留下他的文章、他的思想让后来人仔仔细细地打量。但我
们能否从他的宝贵财富中得到营养呢?思之有些彷徨。但愿前行者的足迹
不会很快就消失,殷勤祝:后来者。
⊿返回将网易杂志推荐给您的朋友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沈从文的下放生活
光明网 吴志菲 余玮
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
成就比他高呢?”在咸宁双溪这块红胶泥土,有幸留下了沈老深深的生活
履印和思想痕迹……
鄂南咸宁的“边城”双溪,应属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是当年屈原因痛
诉时事而被楚怀王放逐,披发挂剑、含愤行吟的地方。中国,好像从来没
有一处乡村,会像这片遥远的沼泽地,聚集过如此众多的名人——史学家
唐兰在这里的河埠头守砖,文学家钱钟书荣任仓库保管,廖沫沙成了牛背
上的老牧童……1969年冬,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随文化部干校下放到了咸
宁双溪这片多雨多雾、遍地红土胶泥的大泽之上。
当时,文化部“五七”干校的大本营在咸宁向阳湖,双溪大屋周住有
一个连队,那里原有个煤窑,干校的同志一面搞“斗、批、改”,一面挖
煤,以供向阳湖干校使用。1969年9月,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随人民文学杂
志社的同行下放到了向阳湖。没多久,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被
“连哄带骗”,虽年已67岁也被动员下放来了。离开繁华的京城前,他将
平时的积攒一分为四,分给二儿一女及表侄,作好了“扎根山区”的准备
。先是与夫人一道安排在向阳湖干校,在“四五二高地”某指挥部临时安
置了两个多月。因年老多病,特别是心脏病,加上高血压,不能随队进行
高强度的劳动,后来校部便把他转到离向阳湖五十里开外的双溪连队。连
队驻地大屋周,离双溪镇还有三四里之遥。从此,妻儿天各一方。
离奇的年代,编演一个个离奇的故事。沈从文“移居”双溪后,不足
一年的时间里,他的住处被调换过六七次之多。对这位过惯了深居简出的
书斋生活的老人来说,一切都乱了套,一切都难以适应了。
开始,临时住在双溪区革委会旁的一栋阴暗潮湿的老民房里。这是一
栋三进的旧民居,坐西朝东,与南方所有的旧民居一样,窗子小,光照自
然较差,窗外是一方天井,对面的厢房被房东用作牛栏——难怪沈老曾戏
称自己真的住进了“牛棚”。不过吃不用自己操心,一日三餐在区政府食
堂买,生活倒也方便,房东待他也很好;闲时看看书或到双溪河边漫步,
拾些卵石或碎瓷片,无人相扰,生活还算宁静。不多久,又搬进了杨堡小
学纸糊墙的泥巴教室,那里光照、通风与卫生条件比原住民居都强,房子
也宽敞些。沈老的心情自然也好了许多,他在房里支起了一个可拆卸的书
架,上面放了一些书籍及各种古瓷碗碎片,上面写满蝇头小字,注明年代
与出处等。再后来,被打发到四居无人的偏僻乡村医务所……正如他当时
所写:“远辞京国,移居咸宁,索居寂处,亦复自娱。一年数迁,迄无定
处……又闻不久即将转移,心脏已不甚得力,亲故远离,相见无由……一
时间仍不免稍有飘零感。”这样,过去喜欢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成
了名副其实的乡下人。
在双溪,沈从文被派看守果园。说起果园,其实更像是菜园。收水果
的时候少,而种蔬菜的日子多。一领蓑衣,一顶斗笠,再加上一盏只有在
这当地才能见到的旧风灯。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日日夜夜忠于职守地蹒跚
在泥泞菜地的老农民,竟是一位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驰骋文坛,仅仅凭
着自己从湘西乡村带出来的一支笔,18岁起便征服了大儒云集、冠盖若云
的京都,并且产量惊人——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他写下的小说叠起来足
有两个等身齐的大文学家。当然,也没有谁还能知道,这位老人又由一代
名作家转而成为了誉满中外的卓越文物考古专家。在双溪,沈从文成了一
个没有工作便感到无聊的人,看菜园、当猪倌之余,没有任何资料,而仅
凭记忆所及,写就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洋洋60余万字的拓荒与“封
顶”之作。那是1964年,周恩来总理有感于中华泱泱大国竟没一本反映悠
悠文化的历史服饰的书籍,指示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把这个任务交
给了沈从文。可惜,随着文革的来临,这本草拟的文稿被划为“大毒草”
而打入“冷宫”。难能可贵的是,流放咸宁的沈从文没有忘记周总理的嘱
托,在困境中以湘西人的坚韧与执着,终于再次脱稿。
咸宁双溪的红土胶泥,下雨时是一团糕,天睛时是一把刀。尤其是雨
后下地,脚上粘着厚厚的泥巴,使人走一步滑半步。何况是一位六七十岁、
体弱多病的老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环境的适应自不必说,只是和那些熟
识或不熟识的文化人一起,强装欢颜,而非常愁闷地生存着。在当年他给
老朋友萧乾的信函中,我们对他在咸宁的生活略知一二。“有一份报可看,
有个小收音机可听听重要新闻。住处在一个月内曾三次灾难性袭击,处境
一生所未遇……”对老友人是如此无可奈何的具告实情,对亲人与晚辈他
更多的是美化与粉饰生活,在给黄永玉的信中讲:“这儿荷花真好,你若
来……”云云,描述得如诗如画,亲切生动,似乎不是下放,而是在度假、
幽居。
好在大师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能够随遇而安。不信请看
《太阳下的风景》中这段文字:“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
之极,外象极笨,走得飞快。貌似走了,却冷不防又从身后包抄转来。……”
字行里,洋溢着隐逸与欢乐的田园情趣,令人忌妒。在这种离奇而狼狈的
日子里,他居然还破天荒做起诗来,并试图在“七言说唱文”和《三字经》
之间用五言旧体表现新认识,长诗《双溪大雪》至今在鄂南脍炙人口。
因为血压很高,沈从文常到双溪卫生院量血压,开水合氯醛镇静剂。
主持医生张学琦担心他久服镇静剂成瘾,量大使血压骤降而出意外,便每
次给开一点药,让他隔三差五往医院跑。一次,原国家电影局局长李椽来
医院看望沈老时,张医生讲——沈老先生最近写了首长诗《思入蜀》,思
念远在四川的儿子,希望能获准批他到四川去与儿子团聚。李椽为难的笑
了笑,无法满足愿望,只是嘱咐多关心沈老。
夫人每月由向阳湖来一次,为一向不会料理生活的沈从文浆洗,顺便
也带些吃的来。他们很珍惜每月一次的相聚,每次来沈老都要陪夫人逛双
溪街集市、商店,在田间小道、双溪河边散步。1971年夏,大儿子龙朱带
着儿媳来到咸宁探亲,给两地分居的父母带来了些许宽慰。
1971年8月,沈从文夫妇又奉命一道“乔迁”,转到向阳湖干校丹江口
分校劳动生活。临行,将他从北京带来的唯一一件家具——旅行书架送给
了在杨堡卫生所的邻居张小阶医生。
果园已经荒芜,昨天也已经老去。如今,桂乡人徜徉昔日沈老的菜地
上,寻觅这块土块诞生过的诗,寻觅诞生过一代知识分子的最顽强的毅力
与精神,寻觅那最沉重的经验与思想。边城的故事,不时叮咚在咸宁人的
心泉。
(作者注:写作本文时,选用了徐鲁、李城外等先生的文字资料。
特致谢。)
⊿返回将网易杂志推荐给您的朋友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 199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