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inyeshunda.com:台湾唱片八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21:46:18

台湾唱片八十年   

2011-12-13 07:46:1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台湾流行音乐,始自1930年代,迄今大约八十年历史。

其间,音乐载体不断发生演变。

先是LP,华人收藏者称之“黑胶”。

1980年代演变为卡式录音带,俗称“磁带”。经历黑胶/磁带的交混时期后,由于便携式录音机的流行,磁带终于一统江山,占据统治地位,将黑胶逼至收藏品的地位。这个转换肇始于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后期全面完成。

1990年代,音乐载体又演变为CD,港台称之“镭射唱片”,大陆称之“激光唱片”。也是全球浪潮来势汹汹,这两个中文词汇都没有立住,后各地华人均称之“CD”,与全球人类的叫法没有两样。黑胶/磁带的交混时期,在小众层面上也是LP/CD的交混时期。CD的大转换肇始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后期全面完成。大约自1999年,我家里的磁带再少播放,这些当初千辛万苦、百方搜求方才获得的宝贝,渐渐蒙上了灰尘,被束之高阁或埋入箱底。

就在音响发烧友们对LP还是CD,究竟哪种材质录音效果更优,各执一辞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时,CD的时代也过去了。这是2000年代后期发生的事。现在,我们正处于CD时代终结的尾声。

将CD送入收藏架的是电脑及其网络。互联网在华人世界的全面普及,肇始于2000年。逐渐地,它带来了一股免费的潮流,报纸、书籍、音乐、图像甚至电影,都被电子化到网络上去。CD,或者说全球音乐产业的大厦,风华百年,终于在这股潮流中倾斜、溃败、倒塌。

二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巨变的故事。要说清楚这故事发生的每一个情节突转,这情节突转的每一个准确节点,这每一个节点发生的每一个准确时间,只看台湾是不够的,须去全中国、全人类的历史上去查考。比如,关于上面这个故事,它的年谱或是这样的一个大事记:

1902年,人类第一张唱片,由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演唱,在英国留声机公司录制发行。

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Pathe)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业诞生。东方百代在中国录音,在法国制成唱片后在中国销售。

1920年,自动点唱机在美国问世。

1925年,第一台电唱机诞生。(之前为机械录音,机械唱机。)

1927年,CBS成立。爱迪生推出能录制40分钟时长的音乐唱片。

1931年,英国留声机公司与英国哥伦比亚公司合并成立EMI,上海的“东方百代”与“中国唱片公司”成为EMI的成员

1948年,CBS推出33转黑胶唱片。

1963年,飞利浦研制出卡式录音带。

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推出大陆第一个卡式录音带品牌——云雀牌。

1983年,日本索尼和荷兰飞利浦共同推出CD。

1985年,台湾史上、也是中国史上第一张CD在台湾滚石唱片公司诞生,曲目为潘越云、齐豫合唱的三毛作品集《回声》。

据国际唱片业联合会1996年统计,1995年全球唱片销售量为38亿张(盒),销售金额400亿美元。

……

今天,所谓唱片,即包括这一百多年各种不同的载体;收藏和推介的目录,尤指将各个时期、不同载体的曲目CD化后的目录。站在2011年,有形化的声音载体实已进入末代,检点史上出品,鉴定永恒珍藏,正是时候。

 

台湾流行音乐,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时期——

1930至1940年代,闽南语小调时期。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前后长达50年之久。日本人不仅在行政上控制了台湾,更在文化上进行日益深入的日本化进程,甚至日语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语言。此时,台湾音乐的主体,是一种以日本演歌为基调,混合闽南语民歌和爵士蓝调,以闽南语为演唱语言的小调歌曲。这些歌曲情绪苦闷,歌调悲苦;有一种民间卖唱者的苦腔,又有底层浪子的流氓腔;惯唱海上漂浮,江湖浪荡,风雨飘摇,风尘沦落;歌曲所描绘的景象,多是苦命的女人,痛悔的男人,各种失恋、思乡、苦命挣扎、悲情辗转的社会底层画面。

1950至1970年代,国语小调时期。1945年台湾主权回归中国,1949年蒋政权退守台岛,实行高压政治统治,推行“民族精神教育”。闽南语歌谣边缘化,接续旧上海流行风的国语小调兴起。风花雪月,离情别绪,情歌为主,正统国语文化坐大。一方面,这是唐宋以来中国文脉的延续;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传统歌风——汉族小调、戏曲、国乐——在工业时代的延展。

1980年代之交,校园民歌时期。准确地说,它始自1975,终至1981。这是一次学生运动,是对前一阶段国语小调的反动。从音乐上看,国语小调此时变得日益僵化,陈陈相因;从内容上看,国语小调有一种与生活的隔离,变得日益抽象,无关真实。校园民歌的形式主体是英美民谣,以朴素、清新、明朗、健康的木吉他弹唱,扫荡开了旧时代的靡曼空气。

1980至1990年代,都市流行时期。在血统上,都市流行也可以说是后校园民歌时期——校园民歌的主将们长大、成熟后,成为新型流行音乐工业的支柱。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尽管人物众多、面目多样、源流纷杂,但总体上有一种都市流行的风貌。音乐上,它面迎自60年代以来西方流行音乐的各种风吹,内容上则反映都市生活的、多样化的、纷繁复杂的各色情感体验及社会现象,同时做到了以我为主,西学为用,形成了台湾音乐特有的融合折衷的流行气派。

2000年代,节奏蓝调时期。东欧剧变,共产主义阵营瓦解,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进入市场化改革,令早已开始的人类全球化进程加速。西化和崇洋,使一股源自美国流行风格的R&B(节奏蓝调)风潮自世纪末成型,至2000年代主导台湾及至整个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嘻哈说唱、美国黑人唱腔、美国黑人的节奏旋律风靡一时。风潮的背面,挖掘乡土根源音乐的原住民民歌和崇尚独立文艺个性的小清新音乐,与这股时尚大潮暗暗相对。

 

郑魁训先生,湖南长沙人,在淘宝网开有一家网店,专营台湾原版唱片。我与他并不相识,听闻他要出《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的书,欣然作序。

《图鉴》是一本目录。目录,以史学相比附,可谓之年表。作为以年代为序的、条目式的、准确的、言简意明的索引,史学研究始于年表,亦将终于年表——年表既是时间刻度,又是发生在时间刻度上的、最值得书写的事件。这是出版唱片目录的意义。只有入境极深的收藏者和研究者才会明白,编纂一本准确而全面的唱片出版目录,其难度很大,重要性不小。

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还不是一本全面的目录,而是重要目录选,但它已足够浩繁,书的附录部分,又将台湾流行音乐的诸多重要史料一并收入。一句话,这是乐迷和研究者的福音。

 

2011年10月16日星期天于武昌东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