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歌贝瓦儿歌:媒体札记:PM2.5的味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2:12:25
作者:徐达内
来源:FT中文网
来源日期:2011-12-12
《京华时报》12月6日的封面安排是需要些勇气的:用最大篇幅放上一幅图片展现“雾霾下的东三环”,画面中的高楼大厦仅近处几幢能够看清;四字大标题为“中度污染”,配发的文字简述中,编辑引用市环保局微博口径时专门加上了引号--“轻度污染”。
必须加引号。这个时候,在新闻留言和微博论坛上,对官方口径的满腹狐疑和满腔怨气已经再次汇聚一场高潮,甚至,因为现在有了近在眼前的连绵大雾,对中国环保部门拒绝立刻公布PM2.5数据的指责分贝俨然超过了一个月前--那一次,更多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得以知道,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表明中国首都的空气时常达到“有毒害”的程度,而以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为代表的官员则认为使馆数据不足以凭,中国公布PM2.5数据条件尚不成熟。
的确“不成熟”。11月14日,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账号曾发布本地“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数值,并获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账号转发。不过,数小时之时,正当那些曾经竭力为数据公开鼓与呼的人们表达欣慰之时,这些开中国内地之先河的数据被删除,“越俎代庖”的南京气象局解释称此前那是“误发”。
环保官员们有自己的一盘棋。12月16日,新华社发稿,称因为“数据发布不能离群众感受太远”,环保部已决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拟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将收紧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但是,“由于在全国统一开展PM2.5监测涉及仪器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工作,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监测工作还有一定难度,需要逐步推开。”
面对官方承诺,通过舆论平台展现出的失望之情恐怕要大于满意,民间意见领袖们批评2016年的时限设定毫无必要,华声在线就此发表李晓亮的讥讽:“民众早已过河,决策者就别假装摸石头了。洁净空气,时不我待。何况,决策部门不也和民众处于同一天空下,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吗?哪怕为了自己健康,是否也能考虑早点荡清环境政策上的尘霾,让全民早日自由呼吸到健康清新的空气?”
是祸躲不过。正当有关PM2.5的抱怨似乎就要从媒体上消沉下去时,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指数为522,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也因“超出该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国环保局网站上无法转换为空气质量指数。为了证明此言不虚,《南方日报》特地把那个手机软件截图放上了版面。
对那些可以实时收取空气数据、发布微博寻求响应的智能手机用户来说,现在是个分享时事笑话的好机会。“我为祖国测空气”以及“喝西北风也可能中毒”是城市居民们互相调侃的段子;如果说那组宣称连续两周关注朝阳区CBD核心区到中国传媒大学一带的空气质量对比影像还算“有图有真相”的话,那么另一幅灰蒙蒙无法看到任何事物的图片被加注说明称系“今天拍到的故宫”后,更像是个用来表达讽刺的行为艺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7号发布图片,称那台使用了十天的空气净化器清洗时发现“水黑如墨”,所以“住在北京,真在拚命啊!”
群情汹汹间,北京确实已有大批民众更加恐慌了,他们12月4日从淘宝网上就买走了2万多只口罩。12月6日那份《京华时报》不仅发布了首都机场里的航班滞留信息、市卫生局的“雾天健康叮咛”,更引用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称,“周一上班后,很多上班族便开始网购口罩。因此,淘宝商城口罩销售热度更甚。”《华商报》为这一盛景拟定标题:“北京的冬天满是PM2.5的味道”。
对如今的《京华时报》和《新京报》来说,能够在新闻版上起个《首都客串雾都,空气中度污染》的标题恐怕已是极限,毕竟在更高政治级别的《北京晚报》上,大标题仍坚守着“轻度污染”的定义。此时,坐镇北京的团中央机关报能够帮不满者表达更多,12月6日、7日,《中国青年报》连刊两论:先是《PM2.5监测不能再“雾”里看花》,称冬天起大雾的一个罪魁祸首就是“PM2.5严重超标”,“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相关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需要五六年时间?太‘慢’了”;次日,则调侃一番《是不是该“抗雾救灾”了》,在例举了“大雾锁城,机场旅客滞留,高速公路封闭数十次,公交紧急备战,采血量陷入谷底,儿科门诊提升……”等民众不便后,将矛头指向官方迟迟不肯公布的PM2.5信息,感慨“一场大雾后,满地‘口罩哥’。结构调整期的社会,空气质量一片形势大好,似乎反倒不可思议——公众并不是见不得污染,而是见不得对污染文过饰非的行径,以及不思改进的潦草态度”。
新华社亦在12月7号发表评论,发问“‘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之后呢”,据其评论作者所言,“公众并不奢望一旦这个标准纳入,灰霾天就能迅速减少,空气污染治理就能一步到位,这是不可能的;公众的普遍赞成,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然而就目下而言,首先要维护的其实更多是知情权。无论我们是否将该标准纳入,我们吸进肺里的空气,并不会在本质上发生任何改变。”
当本期《南都周刊》都已将2011年度健康报告的主题定在“当空气也要特供”上时,作为“汉奸报纸”中的旗舰,《南方都市报》当然更有责任为此发表社论。根据这篇《扫除政策灰霾,提升空气质量》的说法,如今北京方面遇到的是三次危机,比如1998年第一次危机时全年只有100天空气质量达标以及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夕的各种应急措施,“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民众对政府环保部门给出的相关监测数据的怀疑。也就是说,民众并不仅仅是简单抱怨空气糟糕,而是将矛盾指向了具体的环境政策。”在以“极端不满”和“惨不忍睹”形容当下舆情后,这份广东报纸向中国环保部门明示,“呼声高涨不仅仅是因为空气质量本身的糟糕状况,还因为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公开程度不够,民众与政府在对空气质量的理解上产生了隔绝。而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信息的迅速捕获,老式的官僚作风和陈旧环境政策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
既生瑜,何生亮;有南都,就有环球。同是这个星期三,这份《人民日报》子报也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说理立场:“中国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再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是否已经‘失控’的争论席卷舆论。官方坚称没那么严重,但互联网上一直更相信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数据。争议看似发生在对污染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解读上,实际这还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老问题。”这回,胡锡进总编没有公开沿用《北京晚报》评论员苏文洋一个月前对美国驻华使馆公布数据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健康补贴”的分析,而是感慨“围绕雾霾的众生相”,说明“由于政府公信力不足,官方的很多东西如果拿到舆论中去争辩,很容易不堪一击。”
这篇《只有全民战争才能击败空气污染》秉承了《环球时报》近年以来反复强调的中国观,即“今天的中国社会应当面对现实……中国根本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的可比性,这样的对比只能帮我们立志,并自我鞭策,但绝不能成为我们这一两代人对生活的当下要求”。这次,在讽刺自由派知识分子把环保问题说成是因为“民主缺失”、呼吁政府承担责任后,文章向读者提出劝告:“作为公民,我们有发牢骚的本能,但我们都得为打赢这场战争具体做些什么。因为所有开车的都是PM2.5污染物的排放者,大气污染的源头恰恰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很多在互联网上骂空气污染的人,自己就开着大排量汽车,住着高排放的大房子,并有着各种浪费的习惯,这些都与拥有蓝天背道而驰。”
在中国,或许也只有胡总编的团队敢于这样终日杀入口水战,公开“与民意作对”、“逆潮流而动”。事实上,经过这十余年来的舆论互动,对中国一切公权力的绝对不信任已经成为部分草根民众与财智精英的共同本能,这个死结甚至在互联网上导致了非常明显的牵连效应:当有人公开支持公权力(哪怕是某个具体言行)时,很容易被批作“五毛”,从而陷入百口莫辩的道德劣势。
科学松鼠会,一个通常被认为来自民间自发的科普组织,这回就“躺着也中枪”了。由于在下属果壳网首页头条推荐来自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的《关于PM2.5的10个问答》,这家网站很快听到了人们的投诉。曾经供职于多家媒体的安替更是定义这篇“质疑美国大使馆PM2.5数字不正常”的文章是“伪科普”,嘲笑“果壳网申请加入北京环保局网络文宣组吧。科普搞成政府软文,操心什么呢?”
12月7日的《京华时报》终得将“PM2.5”放在头版头条:“截至昨天零时,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工作正式结束。据介绍,自11月16日以来,环保部共收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国标。”针对“实施时间过于迟缓”的质疑声,根据《华夏时报》的引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和乌鲁木齐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不过,当《21世纪经济报道》那篇《上海PM2.5十年监测路》还有温热之际,竞争对手《中国经营报》已经公布了新的困境:“其实环保部3年前就开始推动PM2.5的测量,学界更早,但是地方阻力很大,因为这和地方政绩考核是挂钩的。这几年,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使得国家环保部始终没有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监测。”

0票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