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来的手机游戏:【唐】欧阳询《梦奠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3:42:40
概述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平生搜尽历代名帖,又将当今书坛巨擘拢为左右。他曾立嘱将兰亭真迹随葬,也曾经为一位书坛泰斗的辞世而嚎啕。这位被李世民奉为师长和书坛第一的,便是唐初大书家欧阳询。  欧阳询官历隋唐,世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为“欧体”。《梦奠帖》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梦奠帖》共七十八字, 无款印。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 ,横33.6cm,今于辽宁省博物馆藏。
简介  《仲尼梦奠帖》行书,九行,行九字,共七十八字。有元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后又有赵孟頫、杨士奇、高士奇、王鸿绪诸人跋。  关于真伪问题,明代中后期有人提出疑问。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认为它是“响拓之极精者”,都穆《寓意编》认为是临本,而陈继儒在《妮古录》中则认为是宋人书。杨仁恺断为真迹,并把年代限定在贞观初(627—641),为欧阳询晚年成熟之作。  这是欧阳询传世墨迹中最为可信、也最为精彩的一种,其中显示出充满自信的意趣。美妙的情调与意趣,渗透了对新笔法与新形式的自负与自由。
作者介绍  欧阳询(557-641)是初唐的大书法家之一。字信本,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幼时聪慧过人,博通经史,工于书法。由篆隶书得笔,晋帖得韵,隋碑得神;形成笔力遒劲,结构险峻的“圆畅方挺”的新体。“把两晋和南北朝以来,兴起、演变的楷、行、草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名声远播国外,并且为历代书苑所推崇。他传世的碑刻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墨迹有《张翰帖》、《卜商帖》(唐廓填本)、《千字文帖》及《仲尼梦奠帖》等。
历史评价  一、历代评论家对它的赞许,可以说美不胜收。如“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如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书法钩元》),以及所谓“劲崄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戟”等语,对它的特点作了形象的描述。  二、欧阳询书迹中,多数为碑拓,墨迹绝少,而且《仲尼梦奠帖》在欧氏仅存的四件墨迹作品中,又最为典型。碑拓经过两次再创造(墨迹上碑镌刻及再从碑上拓下来),其原貌势必要有所变动,甚至风韵锐减。所以,人们学习书法,多以墨迹作为临摹本,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样,对于研习欧阳询书法的人,也都想亲眼看看他的真迹,只有《仲尼梦奠帖》才能从心理上满足这些人的要求。  三、《仲尼梦奠帖》与《张翰帖》、《卜商帖》其内容皆涉史事,统称为“史事帖”。就书法格局而言,《仲尼梦奠帖》和《卜商帖》基本相似,均为晚年之作,学者一致认为《仲尼梦奠帖》是真迹无疑,而《卜商帖》是否为真迹,意见尚存分歧。如果用“圆畅方挺”四个字来概括欧氏书法的风格的话,那么,《仲尼梦奠帖》正是这一风格的具体表现。此帖虽经历千余年,但风韵宛在。可见秃笔急书,方中藏圆,力透纸背,转折自如、不见凝滞。在章法上,字里行间呼应贯气。特别是在线条组合上,欧字的偏正对比更富有特色。一般而论,书法和线条组合宜平正,如果超出了常见的平正标准,就认为是偏。但是有意识地将某些线条置正,某些线条置偏,使之对比成趣,则可以从整体上获得险中求稳的艺术效果。欧书之美,其原因就在于此。  四、《仲尼梦奠帖》的笔路极近王羲之的《兰亭叙》,说明欧书确实是继承王羲之而又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