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本营放狠话口号:浅谈基层干部应对上访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3:45:48
浅谈基层干部应对上访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更新时间:2011-05-07 15:56
  摘 要:作为基层干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跟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也是广大老百姓心目中的“政府”,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上访事件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本文就基层干部应对群众上访事件的能力和素质提出几点看法。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上访事件的增多,而且上访事件越来越群体性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参与人数和事件规模呈上升、扩大趋势;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和领域,参与的主体涉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包括工人、农民、城镇居民、个体经营者、干部、退休职工、退伍军人等;一些群体上访事件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多是有领导、有组织的,其聚散进退均受骨干分子的影响和操纵;对抗性不断加剧,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甚至是打砸抢事件时有发生。
  这里的个人上访或者群体上访事件主要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的有一定组织和目的的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和聚众静坐、请愿闹事等行为。群体性事件如果采取的行为过火,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如: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其威信,伤害了干群之间、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感情;严重的将导致社会动荡,破坏社会稳定,给那些对改革开放不怀好意者以口舌,使他们借机制造事端,破坏改革开放大局;堵塞交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混乱,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对于参与者来说,浪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对于政府来说,群体性事件分散了干部的大量精力,使其不能集中精力抓发展,更严重的是,大量群体性事件恶化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致使投资、贸易、就业等大受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健康发展。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这就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对行政人员的执政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基层干部,他们直接和广大群众打交道,在应对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中处在第一线,他们执政素质将直接决定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怎样对待群众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基层干部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但以下三个方面是必不可少和亟待提高的。
  
  一、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是基层干部应具备的首要素质。特别是针对各种各样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基层干部必须以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对来访群众和群体性事件有清醒地认识,把握其发展动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从而适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应对群体性事件。
  (一)以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当前,我国的个人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引起,但基层干部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国内发生的一些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是由国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邪教头目等在幕后煽动和操纵的,“东突”民族分裂分子在新疆地区制造的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就是典型表现。当然,许多群体性事件在初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由于敌对分子、敌对势力的插手利用,往往使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使事件由民间纠纷变成民族宗教冲突,由经济矛盾变成政治斗争,由人民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因此,对于一般的群众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基层干部都必须高度重视,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予以严格对待。
  (二)以较强的洞察力把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在初期一般都是个人上访,具有人员少、规模小、影响力小、危害小的特点,解决的成本和难度也较小。因此,基层干部要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及时掌握各种动态,在矛盾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提早介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把损失降到最低。否则,就难以解决,加大损失。
  (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应对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基层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危害,本着对国家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应对群体性事件。有些基层干部对待群体性事件往往有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躲,无论民众怎么呼吁,就是避而不见;二是拖,对事件不采取实质性措施,任凭事态发展,期望一拖了之;三是压,不问青红皂白,把群体性事件一律看成是“刁民闹事”,对其采取强硬态度,动辄动用警力。这些躲、拖、压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事态恶化,带来更大危害。
  
  二、掌握较高的政策法规水平,了解当地的基本风俗人情
  
  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工作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基层干部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是关键,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灵活机动地解决相关问题。
  (一)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基层干部要有效地解决群体性事件,就必须摒弃一些会导致违规违法的观念,比如人治观念、权大于法观念、情大于法观念等,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回应群众的诉求,做到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
  (二)加大执行力度。执行力指的是个人或组织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实践能力。就目前来看,基层干部的执行意识不足、执行力比较弱,尚存在行政不执行、行政虚执行、行政乱执行、行政慢执行、行政机械执行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许多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产生及处置不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应对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中,基层干部必须提高其执行力。一方面,基层干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但是执行政策的前提是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因此,基层干部要具有吃透“上情”的政策水平,尤其是吃透和群体性事件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相关政策,以保证具体执行政策时不变形、不走样。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要结合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执行政策并非跟在上级政府后面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一步,任何政策都需要完美的富有创造性的执行去完成。在社会转型期,群众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日益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需要基层干部真正吃透上级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的意图,因事制宜,把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决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三)了解基本的风俗人情常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是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在不同的居住地区,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果有涉及风俗人情的群体上访事件,基层干部就不能盲目地给予评判和论定,必须对事件的起始做个全面了解,深入了解当地民众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并在处理事件时予以充分尊重。否则,盲目的处理就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和愤慨,激化矛盾,产生连锁反应,把问题复杂化,把小事闹成大事。尤其是有些群体性事件本身就是由于风俗人情的差异而引起的,例如,2006年6月,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法帕镇的两个寨子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械斗,除老人小孩外,数百人参与械斗,结果3人死亡,27人受伤,而这一事件的直接诱因是下寨的村民认为上寨的坟地影响了下寨的“风水”。基层干部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就更应该考虑到当地民众的心理感受,在尊重他们风俗人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件产生的根源,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三、深入调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基层干部在应对群众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矛盾和具体问题,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具备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尤其是许多群体性事件,产生原因复杂、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多种矛盾交织,基层公务员如果没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就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也就很难应对。
  (二)沟通协调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要和群众、社会、媒体、上级等进行信息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首先要注意和上级的沟通。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基层干部要及时准确地把相关信息传递给上级政府,这样就可以及时得到上级政府的相关指导;其次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群体性事件多属于利益关系、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最根本的目的是化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事件发生后,基层干部应该与群众进行平等对话,一方面要让群众说话,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消除对立情绪,赢得群众信任;另一方面,要在群众中开展正面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法律和政策,深入细致地疏通民众的思想,使矛盾和问题得以缓解、分流、分散。尤其是要做好与核心人物、重点人群的沟通与协调,晓之以利弊,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自动放弃事件的组织和参与。最后要善于与媒体进行沟通协调。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群体性事件传播迅速。对于一些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和媒体保持沟通,及时客观公正地公布事实真相,使群众迅速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防止谣言和不实信息对人们的误导,因为谣言止于公开透明。实践证明,许多群体性事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决,就是因为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缺乏与媒体合作的意识,不及时公开信息,结果被极少数人利用,谣言惑众,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三)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就是在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由于大部分的群众上访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属于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局面失控,使事件扩大、升级、蔓延,因此,应对群体性事件,基层干部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速战速决。只有如此,才能掌握处置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而要做到快速反应,需要基层干部必须具备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有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有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总之,要快字当头,在最短时间内,对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控制住局势。这是基层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素质,因为这种素质往往决定着群体性事件给社会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
  总之,作为基层干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跟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也是广大老百姓心目中的“政府”,每一个基层干部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国家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群众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南华县委党校
  作者简介:杜江华,女,纳西族;学历:本科;职称:讲师,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