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粽子的包法视频:父母应先种好心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7:51:21

父母应先种好心田

韵如 《 博览群书 》( 2011年06月07日)

    因为孩子的原因,我家一面墙的书架里,教育类的书籍已满满地占据了显要位置。初时阅此类书,只为了解孩子,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所以惟方法至上。读得多了,才发现,方法万千之众,且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然各据其理,也曾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再读下去,如拨云散雾,也渐渐寻出些感觉,得窥教育的真美所在。于是,尽弃各类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的教育方法,专研读教育大家探讨教育规律的书籍。边读边悟边实践,愈见“大道至简”的精髓。于做人、于教育,原来万法相通也。所以,当《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一书读毕时,我那颗慕道求真之心又再次得到了大大的满足。翻览着两位当代教育家的智慧,听他们细诉着在教育上行走的热爱,感受着教育之“道”以不变应万变的纯粹,这何尝不是一次幸福的阅读之旅啊!而身为母亲,因了这个角色,可以有机会在教育上更深入地学习,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体悟生命的美好,这真的是一件万分幸运的事啊!

    教育的“道”其实是普适的,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论是对于专业教师,还是对于一个普通的母亲。而《种好心田》一书,就是把这种“道”通过两位教育家的感悟和实践加以阐释。而反映在家庭教育中,究竟其核心之妙,应是作父母的,要种好心田,修身懿德;对待孩子,要放手信任,自负其责。

    现在,在普遍的中小学生父母群中,弥漫着一种显见的焦虑心态。物质的极大丰富并没有带来精神和心灵的深度平和,反而使人们落入物质的满足与不满足的怪圈中走不出来,从而造成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身为父母的,价值观被社会的混乱价值观影响,似乎只有追求物质的更大化、权力的更大化、拥有更多才能使自己有安全的保证,方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有了大公寓,又想要大别墅;当了主管,又想当经理;有了一千万,又想要一个亿……就像人老珠黄,却非要厚脂浓粉来装饰,却是“涂”得越多,越见内在的苍白。恰如老子所云:“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离开自己的心灵越远,对自己的认识就会越少。在物质大潮中沉浮的人们,终会发现,当他似乎拥有更多的时候,反而是他感觉内在更为恐慌不安的时候。因为,从开始时,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那么越努力地行走,就只能错得更加离谱。

    而身为父母的不安全感不仅在于自身,也在时时以场效应的方式影响着孩子们。现在家长们都说如今的孩子太浮躁,太物质,太骄纵,却不知其实是自己的身先示范,使孩子得以模仿;是自己的外强中干,从而导致孩子如无根却疯长的野草。同时孩子也成了父母寻求自身安全感的一个工具,成了粉饰自己身份的一道重要手笔。于是,学习好,当干部,上名校,出国留学,高收入,稳定工作,几乎成了父母对孩子惟一的期盼和定位,特别是社会阶段的精英化需求,成了父母为孩子塑造的生命蓝图。却从未想过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创造的,却最终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父母们在自我物化的路上越陷越深,如一头永远在寻食却无法感觉到饱的困兽,被不断的“饥饿”驱使而不得安宁。却希望孩子同样走自己追求物质的路,而获得不一样的满足结果。如此悖论,却被多少父母视之为真理啊。

    基于这荒谬的出发点,孩子的成长教育被父母以简单的技能化、知识化所代替,孩子也只能向着工具化、机器化的方向成长。只有极少数,被内在的自我召唤,意图活出自己,却终究成为父母眼中的“孺子不可教也”。在这场改造与被改造的“战争”中,教育对家长和孩子,都成了一场不堪其负的苦役,教育的幸福感尽失,教育的灵魂无处安身,教育的生命荡然无存。就像禅宗六祖慧能所言:“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人的心在动。”父母的心已经乱了,把人的价值都赋予在外在的物上了,完全不能安住于当下,又如何能以恬淡之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更不可能以好奇之心欣赏孩子的变化了,便也完全泯灭了孩子生命的创造力和成长的潜力,更无法体味生命的神奇发展。老师不可能把自己不会的东西教给学生,人也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作为父母,更不可能把自己未曾体验的生命的美与孩子分享。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的美,在于一个老师面对若干孩子的多样化,因为不同,所以精彩;而家庭教育的美,在于一对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敬畏之心”,这个从我们而出的小小的人儿,眉眼间有父母的影子,他的某一个动作,某一个眼神,都会让我们想起自己曾经的时光故事。仿佛在看着另一个自己,因为有对生命的敬畏,所以不会意图做上帝去改变他,更愿以大地般厚德载物的情怀去滋养他、欣赏他。然而,有些父母会误会了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所有物或替代品,从而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自己没有完成却渴望完成的事,要由孩子来完成;自己做得好的事,孩子也一定要做得好;孩子如果不能如己所愿,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而这种视角使父母所看到的都是孩子的“做不到”、“还没做到”,而全然屏蔽了孩子的“已经做到”和“努力去做”。从而面对孩子是永远的咆哮和指责,在不断地打击着孩子的自信,斫伤着孩子的自尊,污辱着孩子的自爱,使孩子不但丧失了学的动力,甚至丧失了活的尊严。“爱”成了父母手中的一把利刃,用来对孩子“削足适履”。然而,我更愿时刻铭记纪伯伦的诗般哲言:“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因为它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成人。而爱的功课,其实是做父母的必修课,学会不带占有的爱,学会爱孩子现在如是的样子,学会让自己的心中充满爱,满到已不得不溢出,从而流经自己的孩子,从而滋养到孩子的整个世界。所以,真正的家庭教育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是父母自己的学习,自我的教育,自我的发现,自我的修炼。

    正如信念有好坏,知识有优劣,书也有良莠。所以,身为父母,最怕的是像获取自己的物质化外壳一样去学习家教观点。想的都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越管事越好,就会失去分辨力,反而更易陷入泥藻。正如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的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所言:“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而第二类家长的不懂教育,其实是没有了悟教育的真谛,把教育简单地归类为知识、技能等;另外其有的责任心,其实更多的是把孩子的成才理解为使之成为高度工具化的人。如此,必然越努力越不得其门而入。所以,父母的学习,应“取乎其上”,去更多地看教育经典,去更多地“接近”教育大家,去参透至简核心的教育规律,去找到自己爱的源泉。

    无数教育大师们已为我们倾囊相授教育的“根”,其实诸家之道“一以贯之”,万法同宗。就手边的《种好心田》一书中,魏书生先生说,请“种好心田”,陶继新先生说,请“向内求”。魏书生先生用他的“松、静、匀、乐”为自己种好心田,并以其幽默恢谐的言语传达着他的活在当下的生命状态;陶继新先生以其亲近大师、道法自然为自己种好心田,并以其沁人心脾的亲切温暖着每一个靠近者,并鼓励着大家去“止于至善”。在这本书里我感受不到说教,却使我满心地想去活出他们的境界。影响力,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之所在吧。

    教育的使命是促人觉醒。家庭教育似乎是指家庭中对于孩子的教育,然而,没有父母的觉醒,又如何谈得对孩子的教育。一个蒙昧的人又如何影响一个清醒的生命。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首要的是父母的自我觉醒,而对于孩子,不过是影响的过程。一对觉醒的、清明自在的、懂得享受生命的盛美的父母,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不言之教”。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目不识丁的农村父母却可以“不教而教”出优秀的子女。这就是活出自我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所以,适时地静下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回归到自己的内在,体会自我的丰足,不需外求的饱满。去体会自己内在一直都在的爱,把这份爱活出来。身为父母,其实需要的不过就是这种状态和智慧吧。

    一个心中充满爱的父母,是不去对孩子要求什么,只是把自己的生命精彩活出来;不去试图改造孩子,只是去让他做他有能力做的事,让他活出他的价值来。正如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在《做你自己》一书中所说:自己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真正财富是一个理念——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能做自己。对于孩子来说,不论他未来可以成为世界首富或业界翘楚,还是可以成为一名普通售货员或者清洁工,只要他安享于他的工作和生活,快乐于他的状态和价值,作为父母的,夫复何求?其实大自然和这个世界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甚至家庭教育的智慧,大树享受着他的枝繁叶茂,小草享受着他的柔软纤弱;太阳享受着他的光芒万丈,月亮享受着他的清幽沉静;大海享受着他的辽阔深远,小溪享受着他的清透雀跃……有哪种自然之物意图成为别的么?没有啊,所以才成就了这世界的精彩和美好!父母和孩子,都彼此不意图成为谁,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此,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去忙着“反思”过去,而是真诚地“正思”当下,创造未来。大家都管好自己的事,种好自己的田,人人各自精彩着,教育之效果就在不为而为中达成了。

    作者单位:《创新教育》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