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还不占时间的手游: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01:03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四     40年代的艾青,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融汇并获得了独立的创造品格,把历史使命感和艺术创新精神、诗歌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独特的包容特征,这种包容体现了4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所能达致的丰富性。艾青正是以这样大气的品格,成为众多青年诗人学习的榜样,鼓励、启发、引导他们朝着诗歌的历史深度和诗歌的美学深度持续掘进,从而在事实上开创了一个“艾青的时代”。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以下答案内容太多,请自己删选以免雷同)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地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目睹了祖国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他“置身在探求出路的人群当中,共呼吸、共悲欢、共思考、共生死”,深深感受到:“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从而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北方》《向太阳》《我爱这土地》《吹号者》《火把》《黎明的通知》等一系列深刻感人的不朽诗篇,树起了他自己的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座现实主义高峰。五十年代上半期,他还写了《礁石》《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等诗歌精品。蒙冤22年复出之后,他又在古稀之年,奇迹般地焕发青春,写出了《鱼化石》《虎斑贝》《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光的赞歌》等一大批充满青春活力,令人心灵震撼、独放异彩,光芒四射的杰出诗篇,登上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他的一生经历了监狱、战争和22年右派在北大荒、戈壁滩狂风暴雪酷热奇寒中的严峻考验,对土地、人民、祖国、时代和宇宙人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深刻体验、独到感悟和独特思考,才通过自己出众的艺术才华和卓越的诗歌创作,如此充分强烈、如此深沉有力、如此富于个性而又精彩绝妙地表达出时代的感情和人民的心声。

  艾青吮吸农民保姆“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小感受到“农民的忧郁”。他的艺术生命深深植根于祖国的大地。他对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和时代的悲剧感受、理解和揭示得很深。他“流着温热的眼泪,哭泣我们的世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但他坚信自己的祖国、自己深爱着的人民,这“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将“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他总是在压迫下歌颂反抗,在苦难中歌颂斗争,在黑暗里歌颂光明。在抗日战争前夜的“密云期”,他“在过深的怨愤里”渴望民族精神的奋起,发出了“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的热烈呼唤;当抗战爆发,他就“拂去往日的忧郁”,激情地歌唱“复活的土地”;他高举“火把”,奔向“太阳”,发出“黎明的通知”,在一片欢呼声中,“伸张着两臂”,迎来了人民的胜利。蒙冤归来以后,他在痛斥“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的十年浩劫的同时,仍动情地歌唱重新到来的《迷人的春天》和《光的赞歌》。我们从他的全部作品中听到了历史的回声,人民的呼唤,看到了时代的惊涛骇浪,苦乐悲欢,感到了人类永不停息的对光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获得一种深切的激励鼓舞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诗人向我们展示的是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他自己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积极昂奋、丰富美好的心灵世界,他在一系列优秀诗章中抒发的是那种融合了历史、现实、未来、融合了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因而既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又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伟大时代的诗情。他的诗,是“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他一生向往光明,追求光明、讴歌光明,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对象征着科学和真理,象征着智慧和理想,象征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象征着时代发展趋势和历史前进方向的光明的歌颂。

  艾青在坚持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俱进的同时,始终重视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始终认为,诗人必须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他曾说:“我所爱的诗,是最具有个性的诗,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构思方式所写的诗”。他强调,诗人在写作时,一定要经常想到:“我有着我自己的东西了吗?我有我的颜色与线条以及构图吗”——一定要有“我自己”,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与风格特色,而不能“只是写着、写着,却什么也没有。”这一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首先表现为他的崇高人格、广阔胸襟、高尚情操和他对祖国人民、对人类世界深厚热烈的爱。他始终强调“诗人必须说真话”,必须“交付出最真挚的爱”,必须永远保持“感情的真挚”,强调“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与完整。”他真挚浑厚、博大仁爱、坚强执著、刚毅崇高的人格特征,贯穿、浸透和体现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在精神气质上,艾青的“我自己”,他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奔放而凝重、活泼而机智、幽默而庄严的特点。在诗歌风格上,艾青的“我自己”,他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为明朗而含蓄、单纯而丰富、自然质朴而厚重深沉。艾青最讨厌矫揉造作的“热情”,故弄玄虚的“深奥”和空洞无物、堆砌辞藻的“华丽”。他认为:“高尚的意志和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而长久地令人感动。”他主张“尽可能地做到深入浅出”、“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理想的诗”。

  艾青的“伟大而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是通过“他自己”,按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以自己独有的艺术创造来反映时代、歌唱人民的。

  作为“大堰河”的儿子,艾青最初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对我国源远流长、丰富精美的古典诗词是很喜爱的。但留学法国“物质上贫困,精神上自由”的三年间,他却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西方另一种新奇灿烂、五光十色的艺术海洋里。然而作为中国诗人,他又自觉地认识到:“中国诗人写的诗,要有民族气派、民族风格。这种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主要也还是由内容决定的;这种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可以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在创作中,艾青既坚持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广泛吸收外国各种艺术流派的手法技巧,既非常强调诗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强调诗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蕴,又十分重视诗的艺术美和形式美,重视诗的语言的纯粹和精美。

  艾青不但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在诗歌理论和诗美学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建树。他七十多年前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的《诗论》和《诗人论》以及后来一系列评诗论诗的文章,充满真知灼见,至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美学理论建设方面出类拔萃的巨大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的几代诗人,在中国诗坛上有口皆碑,而且在国际诗歌界也具有广泛影响。早在1954年,艾青才44岁的时候,智利伟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觉鲁达就把他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美国文学评论家罗伯特?C?费兰德,把艾青、希克梅特、觉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日本学者稻田考在认真研究了艾青的诗和诗论之后说:“艾青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1985年3月12日,法国总统授予艾青“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授奖辞称:“在法国的朋友中间,我们为有一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而感到自豪。”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二

    茅盾的“《蚀》三部曲”,描写一批时代新女性在大革命中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也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虹》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三人行》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一种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如果说《蚀》、《虹》和《三人行》等都具有初期左翼创作浪漫谛克的某些特点,那么,1933年前夕完成的《林家铺子》、《春蚕》和《子夜》等却表现出鲜明而冷峻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林家铺子》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题材作品的代表,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而《子夜》的成功,不但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而且更显示了左翼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上的实绩。瞿秋白为此欢呼:“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你怎样评价茅盾创作的变化以及他在左翼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1927年8月,从牯岭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外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通过这个基调的创作,茅盾不但完成了他从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到作家的身分转移,而且,他用"矛盾"作为自身形象的和处女作的主题的定位,以此折射被抛入历史文化过渡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和复杂心理,既是极富内省精神的自况,也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精确观察所得出的结论。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

蚀》三部曲虽然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 (《从牯岭到东京》,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这又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

《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的创作生涯中具过渡的性质。

《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

路》和《三人行》写于茅盾回国之后,是他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其中,《三人行》最为典型。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在50年代的《小城春秋》等作品中仍有表现。

就在茅盾尚未完全结束《三人行》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和随后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收集到的素材。

在30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远,这就是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其特点也可以归纳为,一,具有鲜明的理性特色;二,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三,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有关。这种又被称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小说模式,主要是由茅盾在"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派"小说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从原来的以张扬个性为主改变为以全景式地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这也正是"社会分析派"区别于其他文学流派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范式,从而决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独有的地位。茅盾在这一流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以《子夜》以及《林家铺子》等具有社会剖析小说特点的作品,正代表着这一派小说的最高成就。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他在开始小说创作前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政治活动,特别是他丰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修养,对于他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与深度、艺术结构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文学语言的华美与丰富、劲健与爽利而言,都与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茅盾所具有的经营较大规模作品的才情、功力和耐性,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人比肩的。《子夜》在茅盾的文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林家铺子》和《春蚕》也都是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

《林家铺子》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店主林老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小商人,既老实厚道又精明能干,他重信誉,懂经营,但面临破产时却不惜牺牲小债主们的利益,体现出商人的本性。林家铺子的破产过程是作品的主要情节,而推动这一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官吏欺压以及同行倾轧等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从故事发展中可以看出,林老板资金周转不灵是因为战乱,林家铺子大伤元气是因为官吏借"抵制日货"之名来进行敲诈,生意萧条是因为小店的主要对象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等等,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这是茅盾的得意之作,他说:"《林家铺子》是我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春蚕?跋》,同时也是自己"短短的五年的文学生涯的`里程碑`"

《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作品中最早也最卓越的代表,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一发表就引起读者强烈的注意和广泛的兴趣。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茅盾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时代"主流思潮"的影响,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早期是从泰纳的文艺社会学出发,而后期则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家,任何时候也没敢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

2010年11月07日

教育教学 2010-11-07 13:11:15 阅读53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三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在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老(二儿子)傩送的短暂接触中,任由自己萌生出爱意,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得知团总想要与有碾房作陪嫁的人家打亲家之后,也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在作者眼中,翠翠对爱情的要求越是大胆,就越纯真而美丽。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可以说,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翠翠的认识和评价。       翠翠这一动人的形象是沈从文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女神,是作家精心塑造的。她聪明、美丽、乖巧、淳朴、勤劳、善良、淡泊。
       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健美壮实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眼珠,碧溪的竹篁、白塔给了她一颗不染一尘的赤心,溪水、小船载满了少女的悠悠岁月。作者说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眼珠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留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看(原创)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进(原创)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可以说这是个优美、健康、自然的淳朴形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取材于泸溪绒线展(原创)的女孩、青岛崂山的乡村女子和“身边的新妇”沈夫人,凝聚了他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了他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翠翠是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她身上,有对祖父的深沉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有外表的温婉忸怩和内心的炽热多情,所有这些都异乎平常地融合在于一体。
       作者称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和爷爷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不贪财,不羡贵,不嫌贫,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
       后来,翠翠路遇了在划船比赛中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酡颜,可内心深处却又在盼看(原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看(原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不由自主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
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回(原创)来过碧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忽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往(原创)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回(原创)来。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之间,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布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在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的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的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式的传统的美德。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天真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
       作者正是通过抒写这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反映了这片土地的人性之美的,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往(原创)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往(原创)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纯人性的生活方式。在翠翠的成长过程中,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点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对爱情的希冀是此刻占据她心灵的一件事,和祖父的亲情,对爱情的期盼、猜测相互交织,从中折射出人性的美,一种自然的人类本性。这种美,如同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以其独到的思想熟悉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一  

《雷雨》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永久生命力的形象。其关键就在于作者不是平面、概念地塑造形象,而是强调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周朴园的形象,正是通过他对蘩漪、侍萍、大海、周萍的态度的不同侧面得以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以下答案内容太多,请自己删选以免雷同)

在《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艺术形象。高尔基说:“人是各种各样的,这个喜欢饶舌,那个人沉默寡言,这个人执拗而自负,那个人羞怯而缺乏自信。文学家仿佛生活在吝啬鬼、卑鄙的人、狂热者、野心家,幻想家、愉快的人和阴郁的人、勤勉的人和懒汉、善人和恶人、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人等等的轮环舞的中央。”《雷雨》共写了八个人物,而八个人物周朴园是中心。我们的剧作家曹禺就被以周朴园为中心的八个形形色色的人所包围。周朴园作为一个重要人物是难于分析的。剧作家曹禺在同王朝闻的一次谈话中说:“周朴园这个人物,是难于分析的。”②的确,人是各色各样的,周朴园着个处在多种矛盾的中心,性格复杂的人更是难于分析。在剧中不仅突出了他的“残酷专横、自私和倔强”,而且,我们还从剧中直接感受到他对自己的体面,尊严和声望的自我欣赏.然而,他还有给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就是至始至终贯彻他的虚伪性格.他既有着一般人的情感,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他有憎也有爱,有悲也有喜,同时,也有着他自己的道德观念.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朴园是一个有魄力,有手腕,非常残忍,狡猾和虚伪的大企业主.他有着雄厚的资本和巨大的企业,有着经营现代化企业的经验和残酷压榨工人的手段,他跟所有的企业主一样,是靠血腥剥削起家,“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他残忍,暴戾,不择手段地压榨工人.从前在包修江桥的时候,他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多个小工,从每个小工的抚恤费里扣下三百块钱,发了一笔:“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他阴险,狡猾,血腥地镇压矿山工人的罢工,先是勾结官警开枪打死了三十多个工人,后来又用金钱收买,分化工人代表,开除了“闹事”的工人.他极端虚伪,这表现在:他在儿子面前躬得守训,对待前妻侍萍,没有见到时,他怀念、想念她,而见到后却对她发怒,暴露出他的虚伪本性。不仅如此,对妻子蘩漪,他骗取她的爱情,霸占她二十多年的青春,却还要把自己装成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周朴园是一个阴险毒辣的,“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剥削阶级人物。同时,周朴园以继承书香门第的传统,留学德国研究过社会经济、社会思想,为自己构筑了“模范市民”,“模范家庭”的体面形象,他通过在省府会议的固定席位,交往权贵和兴办慈善事业,使自己成为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但这些却不能掩盖他虚伪、残酷专横、自私的本质特征。

    一 、至高无上、尊严威仪的家长性格

    周朴园以一个拥有绝对尊严和无上权威的封建家长的身份,和使用自欺欺人的手段打扮成“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在家人面前,并且陶醉于自己建立的一“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在儿子们面前,长保持着一定的冷淡和距离,以显出一种淡泊于家庭感情献身社会的事业家风度。他严厉训斥去舞场,赌场鬼混的长子周萍不懂得自爱。周朴园为了长久的保持他认为“圆满”的社会“秩序”,他需要有真正的继承人,按封建长幼有序的原则,他自然把希望寄托在长子周萍身上,但是,没有精神支柱和生活目的没有父亲的疼爱,即便有那么一点点的爱,也被周朴园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给淹没了。因此,他一切的憧憬都被破灭了。至于侍萍带的周萍,当然很让周朴园失望,正因为他看出周萍既不能创业也不能守成,所以他一再教训周萍要“自爱”要把“荒唐”的行为“完全”改过来。但他却全然忘记自己三十年前所作的那些荒唐缺德事。不仅如此,他那时始乱终弃的下人女儿侍萍,也早已被他改扮成故世的名媒正取的妻子来纪念了,并还经常借这位周萍的生母的名义来教训周萍,的确,周萍和周朴园相比较而言,周萍没有其父的精明强悍,没有其父的雄心壮志,因而,他就显得懦弱,他使别人把他当作一个靠着丰富家底在外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能理解他的这些行为,周萍是一个从小失去母爱而又不在父亲身边长大的人,对于父母的爱他没有体会过,长大后对父亲作为继承人接到家中,家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在这样的家里他感到空虚,无事可做,所以,他每天就只能在外吃喝玩乐来度日。在这样的日子中,他和与他度着同样日子的继母产生了共鸣,因而导致了一段畸形恋情的产生。但在被他的父亲洞察和被他的父亲间接说出他与他的继母不正当的关系后,他害怕其父的威严以及自身也认为这是不符合伦理 道德后,他极力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因此,他选择了美丽、单纯的四凤,可四凤的地位底下,又不符合当时的门当户对的习俗,所以,他左右为难,想离家出走来摆脱。他越想摆脱可最终却越陷越深,但最令他震惊的是他排除万难选择的四凤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这样的结果让他是如此的受不了,以至于最后开枪自杀。他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我认为是其父至高无上的家长制导致的,但也不能排除他自身因素。如果,周朴园给予他更多的父爱,而不是老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家长风范,周萍与其继母,与其妹乱伦的关系会产生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周朴园即便是对他心爱的幼子周冲,对周冲助人上学,代人说情他也漠然无动于衷,并终于以他的专横、冷酷和伪善,使这位无邪少年对生活的幻想,对情爱的追求,对母亲的憧憬,对父亲的崇拜全都破灭。周冲作为周朴园的幼子,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是最幸福,因为他有父母的伴随,但他却不是那么的幸福,虽有母亲的宠爱,却走的儿子鲁大海,当他和他的母亲连同被抛弃的那一天起,就不属于周朴园那个阶级的人了,即使他是周朴园的骨肉,当周朴园发现他正是同自己作对的罢工工人代表时,周朴园没有因亲子的血缘关系而放弃开除他的打算,而是“大义灭亲”,置阶级利益于骨肉关系上,最终把他开除了。周朴园很明白阶级关系和骨肉关系谁重谁轻。如果他那个阶级灭亡了,也就没有周朴园的“天堂”了。他又怎能把这个异己的亲儿子原谅过去呢?因此,他立即抛弃了他与鲁大海之间那近乎没有的那点父子之情。

    二、残酷专横的性格

    亚里士多德在谈论悲剧人物时说道:“被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忿怒和忧郁”。③蘩漪这个人物炙烈激荡的情感所支配。他多处于焦灼,郁愤的氛围中,很少宁静平和。呈出变形,超常的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才更加充分的暴露出周朴园的复杂性格。

    蘩漪出身在一个封建家庭,从小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又爱好诗文,他美丽文静,聪明而热情冲动,甚至带着一点野性。但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他却身不由己,过早地被迫嫁给了比他大二十岁的周朴园。在这个冷酷虚伪,专制的封建家庭里,他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没有爱情、没有希望的,死一般的生活。他的身份是周朴园的阔太太、又是他的金丝鸟,但,他是一个很不驯服的金丝鸟,这对于周朴园来说是极不希望的。因此,蘩漪,对于周朴园,他与其说是妻子,倒不如说是一件衣服装扮体面人物及其体面家庭不可缺少的摆设罢了。他出生名门,受过一点新的教育,正有充当这样一位大董事长的太太的资格。但周朴园是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位太太的呢?周朴园在社会上想为自己博得一个伉俪情笃、家庭美满的名声,因此他竭力做出关心病妻。而这样做的同时,他也并没有忘记维护他的家教尊严。于是他就当着蘩漪的面,询问蘩漪的生子周冲:“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④如果说他这种建立上等人家庭风范的手段多少还有一些神圣的色彩,那随之而来的运动,则已将他剥落殆尽。在强迫蘩漪时,他是这样告诫他的:“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证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⑤由此看来,周朴园真正关心的不是蘩漪身体上的病,而是关心蘩漪的心病。因为,蘩漪洞悉他家过去的底,并且又不是如他要求的那样百依百顺的人。周朴园对蘩漪的压迫,控制,常常以“关心”“爱护”的名义出现。他逼蘩漪吃药,让他服从自己的意志,作出“服从的榜样”。然而,蘩漪却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在第二幕那场看病和拒绝看病的冲突中,蘩漪是如此的让他下不了台:“你!你忘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⑥这个敢于冒犯他“模范家长”尊严的蘩漪,偏偏又是装扮他这个头面人物及其体面家庭不可缺少的人!他害怕蘩漪会将他这“最圆满的”家庭中的这条罅隙进一步扩大,以至不可收拾。为此他刻意制造蘩漪病情严重的假象:不经医生诊治,成年累月地用老药方让蘩漪喝那治“肝郁”的苦药,找德国的克大夫为她治“脑科病”,当蘩漪不承认强加给他的“神经失常”时,便以此作为讳病忌医的症状,做出他疯了的结论。

    蘩漪真的疯了吗?当然没有,说他疯了,那只是周朴园在无法驾驭她,但又要给自己挽回面子的托辞而已。他为了维护“模范家长”、“模范市民”的名誉,而不顾一切的去迫害他人,即便是他的妻子蘩漪,他也毫不留情,他要求她的是“绝对服从”,封建主义的“三从四德”一切都听从他的,他的话“就是法律”。他就是中心,一切人都得围绕他转,不得有半点反抗。可在那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蘩漪感到压抑,愤恨。因此,她要反抗,反抗周朴园的思想统治和精神奴役,她要彻底揭露周朴园过去和现在的种种罪行,她要破坏周朴园所奉为圣经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她要搅乱周朴园自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把一个虚伪,冷酷专横的周朴园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自私、虚伪的性格

    周朴园有着民族资本家的基本特征。如在家庭中的独断专横,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然而,在对待对他抛弃的侍萍的态度上,他的性格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矛盾性及复杂性。他的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侍萍的感情上。那么对待侍萍,周朴园有真感情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周朴园三十年如一怀念侍萍。在赶走侍萍的三十年中,周朴园虽然结过两次婚,但始终怀念侍萍,并一切都把她当作正式嫁到周朴园家来看待。每年的四月十八日都为她做生日。三十年来,周朴园从南到北都带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并且一律按照侍萍过去喜欢的样式摆设。因为生周萍着了凉,侍萍爱关窗户,于是三十年来,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周朴园也不许开窗户。他穿衣服,从雨衣到衬衣都穿旧的而不穿新的。周朴园还常向周萍谈他的生母,并给周萍起了纪念侍萍的名字,听到陌生的“鲁妈”的无锡口音便打听“梅小姐”的下落,夜深了,他还一个人凝视着侍萍的照片。如果周朴园不爱侍萍,为什么三十年如一日地怀念着她,而且还要在他现在的妻子蘩漪的面前流露呢?客厅里摆着侍萍的大照片,口中时时不离“前妻”。难道他不怕蘩漪嫉恨吗?如果说这里是假道德,那么试想一下,那样的社会里,凭着周家的地位、钱财,抛弃一个没有履行结婚手续的佣人的女儿,能引起多少舆论的压力呢?又有多少人会去指责周朴园而去同情侍萍呢?当时的道德标准对妇女极不公平,处在周朴园那样地位的人,娶几房姨太太,三妻四妾历来被认为是合理的。周朴园为什么苦苦怀念“亡妻”呢?怀念一个人是痛苦的,更何况三十年如一日的怀念一个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他为什么要用这种苦苦的怀念来折磨自己呢?这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同时,一个人的初恋是最美好的,最难以令人忘记的。

    其次,周朴园对蘩漪的态度表明他对侍萍有真实感情,三十年前周家赶走刚生下了孩子三天的待萍是为了娶一位阔小姐,而蘩漪来到周家有十八年。很明显,蘩漪是周朴园“正娶”的第二个妻子了。那位“阔小姐”到周家后死于忧郁,而蘩漪和周朴园又有激烈的矛盾。虽说这种矛盾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与蘩漪反专制,要求个性解放的矛盾,但还包含着另一方面的原因:蘩漪没有得到丈夫的爱情。那位阔小姐为什么忧郁死去?虽未点明,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周朴园对蘩漪的态度窥见她的死因。因此,我认为:三十年来周朴园念念不忘侍萍,对后来的两个妻子根本没有感情。正因为对后者没感情,所以他更怀念侍萍。如果,周朴园能给他的妻子??“阔小姐”以至后来的蘩漪一点点温情的话,还会有忧郁而死的事发生吗?

    再次,周朴园不是那种一贯玩弄女性的浪荡公子。作品没有描写周朴园生活放荡,却把他和他的儿子周萍作了一个比较。两父子既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周萍身上表现出来的封建性比他的父亲少得多,尽管他也处处表现出对父亲的惧怕,在父亲的面前唯唯诺诺,周朴周作企业家他有精明强干的一面,同时,他还有一套经或的方式方法。这表现了资产阶级创业时期的进取精神,而到了第二代周萍身上,性格就变得更软弱,表现出一种空虚颓废的精神状态。他向四凤表示爱,同时又勾引后母,还在外面鬼混,完全成了“一个感情和矛盾的奴隶”。周朴园呢,他却三十年如一日怀念侍萍,可以说在对待感情上两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以上三点,说明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实感情的,不但有,而且十分强烈,因为他三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侍萍。那么,既然周朴园对侍萍有真感情,为什么又要抛弃她呢?我们承认人的感情带有阶级性,但不能把它庸俗化,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追求着自己的感情生活,尽管所追求的因人而异有差别,但有追求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周朴园对感情生活的追求没有超出他那个阶级的范畴,那就是他不能反抗他的封建家庭,争取真正的个性解放,所以他和侍萍的感情只能成为一场悲剧。正式的和一个佣人的女儿结婚,周朴园没有这个勇气,即使他自己有这个愿望和勇气,但家庭和社会也是不允许的,在那个年代,在周朴园那样的封建大家庭里,青年的一代是无所谓自己可言的。尤其在婚姻上更要绝对服从家长的意志。所以,他无法冲破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我们从周朴园对妻子儿子的志横态度便可以看出他的前辈是怎样地进行封建的家长制统治了。受过欧化教育的周朴园尚且如此,何况他的封建家长呢?所以,周朴园向这个可怕的势力屈服了,向家长妥协了。他们赶走了侍萍,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阔小姐。但在周朴园的一生中,他认为和侍萍的那段爱情生活是最圆满的。特别是在缔结了不满意的婚姻后,他就更加怀念与侍萍的那段爱情生活、更加怀念侍萍了。可当他怀念了三十年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是怎样的呢?此时,保存在记忆中的年轻貌美的侍萍形象毁坏了??侍萍已是一个老妈子,变得连三十年都怀念她的周朴园都不认识了。并且,他用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继承人长子周萍的私生子身份暴露了,作为“模范市民”、“模范家长”的丑恶老底揭开了,通过内省和忏悔所获得的内心平衡破坏了,因不堪动乱情势烦扰而觅致的心理慰藉化为乌有,尤其是,这个像从地下冒出来的侍萍,还是以一个惯于敲诈,勒索的下人鲁贵的妻子的身份出现的,这就无比严重地威胁到了周朴园赖以生存下去的一切??他的体面、尊严、声望和地位,以及他建立的“最圆满的家庭”等等。因此,这怎能叫他不“忽然”在极端震惊,恐惧和愤怒下“严厉地”发出那一声“你来干什么”的喝问呢?

    当然,周朴园这一声短暂的喝问是在他没有有经过冷静思考作出的决定。翻脸这一反应纯出自他所属阶级的自卫本能。但是,周朴园毕竟是饱经世故的老手,当他从一瞬间的剧烈内心动荡中镇定过来的时候,发现地方是在自己的客厅里,在场的只有他们俩人,他马人就知道如此何来对付这个也重面子的衰老而脆弱的女人。因此,接着这一声喝问之后所作的表白,无论是“留着你养老”的金钱收买,还是“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的虔诚忏悔,也无论是“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的冷静告诫,还是“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的故作深情,都不过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堵住对方的口,了却自己的债,逃出眼前的困境,保持住既得的一切。鲁迅说过:“钱这个字眼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人尚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边怕总还有些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⑥吃穿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这是人人承认的最简单的道理,在周公馆里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处在当时情况下的周朴园,他还能怎样对侍萍呢,钱对于我们每个人本说都需要的,侍萍的生活需要钱,而周朴园又是一个看重金钱资本家,再说,他和侍萍的事已成为过去,人是不能恢复过去的生活的。

    当然,性格狷傲的侍萍当然不会服周朴园的钱,但周朴园在当时却只能做这种选择,应该说这是从侍萍的生活考虑的。可当侍萍叙述三十年来所受的苦时,周朴园冷汗涔涔,喘息沉思,表现了他感情上的痛苦与悔恨。特别是当侍萍又一次来到周家,一切都暴露了以后,周朴园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从周朴园逼周萍认母那一段可看出他态度的改变。所以,一旦事情暴露周朴园还是收留侍萍的。如果他只是把和侍萍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而无真实感情的话,那么,按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说,周朴园是不可能认侍萍的。但是,周林园拿出了他的勇气来认侍萍了。

    周朴园性格的内涵,即在他性格的矛盾统一体中,伪善已成为本质和核心,而这一本质和核心又影响到他其他的特征??冷酷专横、自私。这不仅表现在他与周萍、周冲、鲁大海、蘩漪的言行中,还特别表现在对待侍萍的态度上,但“人是复杂的,难写的,描写对象,服务对象,两上复杂地加在一起,使文艺变得更微妙了。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往往真实又常常和文艺的社会效果发生了冲突。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⑦《雷雨》赋予了周朴园这样一个复杂性格。他在同不同人物的不同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同性格,共同构成了周朴园的总体性格,使他获得了一个真实人的生命。

 

 

 

一讲到周朴园,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他那阴险善变的脸,冷峭而又沉鸷的眼,专横而又自以为是的口气。他几乎是“伪善、无情、冷酷、残暴”的化身。但在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时代的演进,我们是否也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呢?我以为是的。

  以往对周朴园形象分析的普遍看法是: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这只是从社会学角度、以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周朴园,触及的只是周朴园的表象,并且是把周朴园框定在人民的对立面这一特定的格局中来考察,并未顾及作为“人”的周朴园的全部。

  作家创作作品时的思想情绪,往往会渗透到作品、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那么,作为曹禺笔下的一个人物,周朴园身上渗透了曹禺的多少思想情绪?曹禺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否有着自己的明确定位?

  曹禺,出生于没落的旧军官家庭,那里终日弥散着烧鸦片的烟雾,永远是下午的昏暗郁闷,专制的父亲、废人一样的哥哥……这样的生活场景,在日后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曹禺心中,注定激起强烈的厌弃与诅咒,也确立了曹禺剧作总主题的基本格调。1934年,作者说:“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因限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在《〈雷雨〉序》中,作者说有的人追问此剧是否是“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 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了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感情的汹涌的流来打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家庭和社会……一种复杂的原始的情绪!”从作者创作的本意来看,他要发泄的是愤懑,而塑造的是人物形象,也并非要树起一个批判对象。

  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性格中的几个方面,有时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中。表面看来,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封建暴君,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他专横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强迫蘩漪喝药的场面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他的语气开始低而缓,接着高声,最后到严厉,并冷峻地说:“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他自认为“我的教育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是健全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他内心要维护的是整个家庭,要使这个家庭有秩序。而蘩漪的不驯服不服从,他是不能忍受的。但据此就下结论,说他是专制暴君,则不全面了。他冷酷外表掩饰下的内心也仍有慈善的一面。当蘩漪跑到四凤家在外面淋得一身湿时,周朴园叫她上楼,蘩漪一动不动,面对蘩漪的倔强与反抗,周朴园只有无奈而无威严,“君临一切”更荡然无存了。此外,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也都有为父者的慈爱融合其中。

  在《雷雨》中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复杂性的应该是与鲁侍萍冲突。以往论述认为,此冲突把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的性格全部暴露出来了:他深深怀念已死的侍萍,打听他的坟墓,说侍萍是“贤惠、规矩”的小姐;可一旦认出侍萍后,立刻翻脸不认人,恐吓、哄骗,最后企图用金钱收买……这是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是周朴园内心世界最充分的展示。但可惜的是,这是只看到他性格变化的结果,而没有深入分析变化的原因。

  结合他和侍萍之间的恩怨,我们更应该从周朴园性格的发展中来剖析这个人物。

  《雷雨》表现的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其间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方面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极为不满,希望引进外国科技以改变中国落后现状;另一方面,顽固封建势力又疯狂压制资本主义发展,抵制新思想,其间充满血与火的较量。周朴园就生活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他曾经像许多知识分子一样,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个人理想。他到德国留学时,较早接触到资本主义的文明,这从他嘲笑周冲的话中可以看出:“你(周冲)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潮要彻底的多。”可见,周朴园曾经也有过对先进思想的执著的追求,我们似乎也可以从周冲的天真、纯朴中看到周朴园当年的踪影,父子之间在这一点上似乎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周冲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春梦”,  “他爱的只是爱,一个抽象的观念。’’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对周冲来说,一个美丽的梦境破灭了,一个青春的时代死亡了。而三十年前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未始不似周冲对四凤的爱,但他那时毕竟是个“少不更事”的少爷,社会与家庭都不能使其爱的梦境有实现的可能。所以,当他遗弃了侍萍,也就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在同侍萍相认前后,如果细细剖析周朴园的情态变化,仍可以看出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本能冲动、认知过程与良知三大部分组成的,本能冲动也叫下意识或潜意识,认知过程指人按现实原则满足本能要求的活动,良知主要体现于社会伦理道德活动,是对本能冲动的压抑。”(《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在周朴园的内心中,本能与良知在发生剧烈的冲撞。从他保留侍萍的相片、保留三十多年前陈旧的家具以及穿旧雨衣和熟记侍萍的生日、夏季关窗等习惯中可以看出,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侍萍曾令他青春焕发,让他体味到了被一个女人真爱的全部温柔。在侍萍撕掉支票后,有这样一个细节:   

  周朴园:刚才我叫账房汇一笔钱到济南去,他们弄清楚了没有?   

  仆人:您说寄给济南一个,一个姓鲁的,是么?

  如果从虚伪的角度和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来解释周朴园这一举动,恐怕不能成立:一切都已结束了,何必多此一举呢?第二幕中周朴园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这是从潜意识中发出来的,并无半点虚假的成分。

  当然,曹禺后来解释道: “因为两次婚姻的不如意,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怀念变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曹禺谈《雷雨》)可在《(雷雨)序》中却说是“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同一作者,相隔几十年的两段“独自”何以反差如此巨大?那大概是艺术以外的原因了。    

  周朴园最终迫使周萍认母时说: “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我在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这是他心底发出的忏悔,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决非虚伪。可他为

  什么在侍萍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前后,却又如此表现呢: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一一

  周朴园:徐徐立起一~哦,你,你,你是一一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  (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

  周朴园:你一一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一一你来干什么? 

  在这里,周朴园的内心在剧烈地震动,本能和良知在互相交织着。本能要求他认侍萍,但良知又否定了这一决定。因为他一旦认了侍萍,他个人的地位、名誉、家长制的权威就要失去。在他看来,过去失去的太多,心灵的创伤太大,他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已有的一切。这是他专制的封建意识在头脑中作怪,以“虚伪’’冠之是不确切的。如果他真是薄情寡义,那么,反复看侍萍的照片、寄钱给一位姓鲁的、叫周萍认母,岂非多余?

  一般认为《雷雨》中写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是从私生活的角度揭露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则是从社会角度揭露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这仍然是从政治批判的角度剖析周朴园。人的意识是一个绵延不断流动的整体,是一条无底的、无岸的河流。如果不从流动着的整体看人物性格,而选择某一点,则无法窥其全貌。在前面已经讲过,周朴园在年轻时对西方民主、自由有过大胆执著的追求,他能冲破家庭阻力和侍萍同居,无疑是向封建大家庭宣战,但“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雷雨)序》)他自认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可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他动摇了,失败了。赶走侍萍,难道没有一点伤痛、没有一丝彷徨吗?周朴园的可悲之处是他不敢向压抑、摧残他的社会挑战,而是妥协退让,与他们同流合污。鲁迅说过:“中国文明不过是大小的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鲁迅《灯下漫笔》)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在扼杀新生力量的同时,又在不断物色新的奴才,一代一代承续下去。周朴园就是这黑暗制度下炮制出来的产物,他把他个人的不满、所受的压抑,三十年后又倾泄到无辜者身上。面对矿上的罢工工人,他勾结军警开枪镇压;在家庭中,他专横跋扈,对侍萍恐吓哄骗,对鲁大海冷嘲热讽……他性格已经扭曲变异了。当然,曹禺并没有将周朴园的性格推向某个极端,而是将他归于伪善,且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幻出的一点真诚颜色一一这也是这个人物形象丰满的原因罢。

  在《雷雨》中,我们不要忘掉夏天这一特定的场景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夏天,色彩斑斓,富于梦幻与奇想;夏天又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酷热逼走人的理智,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一切都要如电般燃烧,如雷般轰响,中间没有一条折衷的路。剧中的人物,内心始终如夏雨前的天空,郁闷、烦躁。周朴园的性格更如夏雨般变幻莫测、反复无常。年轻时的追求与向往,年老时的孤苦与寂寞,对他来说,如烟如梦。如果说周朴园内心深处渗透着一种隐忍以行的人生哲学,一切变幻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那么,蘩漪则是外向型的暴露。蘩漪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的白热、短促,追求、向往,情感、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这火花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

  从周朴园的悲剧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可怕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在怎样地压抑着正常的人性发展。《雷雨》中所有人物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则称它为‘命运’,近代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

  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雷雨)序》)当我们在指责周朴园的家长专制时,那么周朴园的理想的破灭又是谁造成的呢?一切的焦点是统治中国人的封建意识,应该向它开火,直到焚烧干净,因为它已渗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之中了。周朴园的悲剧人生让我们明白了反封建任务之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