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山外山: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35:33
道家养生# ●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浅谈血气盛衰 

梁全龙

(仅供参考)

      所谓“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其二是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

     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这一点,不仅对整个人体如此,对每一个脏腑也是如此。气和血可以在人体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保持健康。

    1.望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而“人老珠黄”一般是形容中年人。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脾虚;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2.望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从耳朵上表现出来,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肾。人常说“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较大,柔软,肉多骨少,耳垂饱满,表明这个人先天的营养状况很好;耳朵偏小,僵硬,肉少骨多,耳垂薄,代表这人的体质属于先天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3.望手

     首先,手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气血充足则手总是温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都是气血不足。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简要内容: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一般为气血充沛,体质强壮;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

    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一般为气血充沛,体质强壮;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人的手指甲上都有个半月形的“小月亮”,正常情况下,除了小指应都有半月形。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气血不足。

    4.望皮肤

    主要看光泽、弹性和皱纹。皮肤与肺的关系密切,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肺的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此外,面色也是气血的“晴雨表”。面色苍白代表肾气不足,面色萎黄是肝气不足。

    5.望牙齿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成人牙齿稀疏、牙齿松动、齿根外露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扬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当你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越来越容易塞牙,就要留意身体的状况。

    6.听声音

    人的声音也是气血的代表。气血充足的人声音洪亮有力,这也是肺气充足的重要表现。气血不正常,人的声音也会表现出来。如肝气过盛或肝阳上亢的人常大呼小叫;肝气郁滞的人,会长吁短叹。

    7.望睡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说明气血足;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有气血亏虚的表现。此外,爱睡觉也是气血虚的表现。

     气血不足应该及时调理。如果没有典型病理症状,可以首先选择喝鸡汤补气;或者用党参或黄芪15克,煎水补气。当归则有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血虚的人群。除饮食外,还要减缓生活压力。当出现以上典型症状时,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一、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

    《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到气血。《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石氏认为: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脉),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到。《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说明了气血的重要性。气属阳而血属阴,故气血是阴阳的物质基础,气血不和,即是阴阳不平而有偏胜;所以因损伤而致的疾病,亦关乎气血阴阳之变。

    对于因损伤而成的疾病,其辩证论治原则,虽然说内伤应注意经络(脉),外伤当着重筋骨,但总不离乎气血,故伤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立在“气血并重”之上,不能专主血或专主气而有所偏。巢氏《诸病源侯论》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可知损伤而成之瘀血,是由于血行失度、不能随气而行之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指出:“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清胡廷光在《伤科汇纂》中更明白指出:“若专从血论,乃一遍之说也。”

    石氏理伤的基础原则,亦是气血兼顾而不偏废的。然而形体之抗拒外力,百节的能以屈伸活动,气之充也;血的化液濡筋,成髓养骨,也是依靠气的作用;所以气血兼顾而宜“以气为主”。不过积瘀阻道,妨碍气行,又当祛瘀,则应“以血为先”。今以新伤来说,一般的内伤,有时发作较缓,受伤后,当时或不觉得什么,过后乃发作,对此类病情,治法多“以气为主”而予以通气、利气。倘为严重一些的外伤,如骨折、伤筋、脱臼等,其病态立现,其治就需“以血为先”而予以祛瘀、化瘀。临床所见,症情变化多端,必须随机应变。总之,“以气为主”是常法,“以血为先”是变法。这是石氏理伤对内治所掌握的原则。

    明刘宗厚说:损伤是“外受有形之物所伤,乃血肉筋骨受病”,“所以,损伤一证,专从血论”(《玉机微义·卷四十三·损伤门》)。其实,这一观点并非刘氏首创。早在《内经》中就已指出:不可为期而致的“有所坠堕,恶血留内”等外伤,治从血论,通利泻瘀。《千金方》所辑的治疗伤损诸方也就是刘氏所提到的“须分其有瘀血停积,而(注:当为或)亡血过多之证”这两种类型都是从血而论的诊治方。刘氏则是把这一规律作出归纳,提出了纲领,遂对后世留下很深的影响。由此而始,其后伤科著作言及内治几乎都说“损伤一证,专从血论”,有时会使人误以为此为治伤的唯一法则。检阅刘氏原文,尚有以下言论:“宜先逐瘀血,通经络,和血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补益胃气,无不效也”,强调逐瘀后还要调养气血,并着重在补益胃气,这就不是“专从血论”了。他又说逐瘀的“大黄之药惟与有瘀血者相宜,其与亡血过多,元气胃气虚弱之人,不可服也”,这也不是“专从血论”。他甚至提出忠告:“有服下药过后,其脉愈见坚大,医者不察,又以为瘀血未尽而后下之,因而夭折人命,可不慎欤!”所以,对刘氏所说的“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应予以全面理解。明薛己作《正体类要》,在“正体主治大法”中,他提出“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的同时,更强调要调益气血,如“青肿不消,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胸胁作痛,饮食少思,肝脾气伤也,用四君、芎、归、柴、栀、丹皮、”等,多处指出伤重更须“预为调补脾气”,“预补脾胃”。薛氏的依据是诊治百余例伤损患者,气血不虚者唯一人耳。薛氏《正体类要》序中明确提出“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的观点。石氏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体会到薛氏之说诚为治伤之准绳。肢体者,即皮、肉、筋、骨所组成。每遇外伤,则皮肉筋骨首当其冲,肉眼易见,切(摸)之能辨。

    气血者,滋沛乎脏腑、器官、组织,如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失常即可出现“气虚”、“气滞”和“血虚”、“血瘀”及“血热”的病理现象。这些病理现象在损伤性疾病中都能出现,尤其“气滞”和“血瘀”更与伤科疾患直接有关。

    “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含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如果受到外伤,筋骨皮肉固然首当其冲,但气血亦同时受到损害。任何外伤,除皮、肉、筋、骨有损外,必然会形成“血瘀”肿胀,从而阻滞筋脉引起疼痛。“通则不通,不通则通”其意是也。特别是脊柱受伤形成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其出现的症状更能说明此句话的含意。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肢体受到外伤所出现的症状;疼痛剧烈,转侧起坐艰难,胸闷腹胀,便秘纳呆,则是“气血伤于内”的症象。“气滞”和“血瘀”二者俱见。

    气运行于全身,应该疏通流畅,如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或受到外伤,都可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疼痛、胸闷腹胀、便秘纳呆均是气滞的表现,尤其遇到内伤,如胸胁迸挫伤,腹部迸挫伤,更为多见“气滞”症状。“血瘀”是指全身血流不畅因血溢脉外局部有“离经”之血停滞,因而局部会出现肿胀、青紫、疼痛。从伤科门诊中遇见的脊椎压缩性骨折病人来看,都有疼痛,转侧起坐艰难,胸闷,腹胀,便秘,纳呆的症状。

    在伤科疾病患者中气滞、血瘀每多同时并见,不但内伤如此,即使外伤之体,亦每伤及气血。一般说来,单纯气伤则仅是气滞疼痛,而血伤则成瘀。肿胀疼痛并见。《内经》曰“气伤痛,形伤肿”成形伤肿即指瘀血造成肿胀而言,这是因为伤者多少兼有血瘀,而血伤瘀凝,必致阻碍气机流通。“伤科临床中,每多气血两伤,肿痛并见,但有偏重伤气或伤血,以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况。二是说明在损伤的治疗中强调气血的辩证和治疗。气与血往往是不可分开的。正如清朝《沈氏尊生》所述的“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唉。”有些外伤仅局限于小部分肢体,造成血瘀青紫肿痛,似乎与气无关,这对于气血运动正常的健康患者来说,每能迅速恢复;而对体质素弱,特别是气虚患者,虽则轻微外伤,但肿痛等症状都迟迟不易消失,治疗中每需加入理气之药方能奏效。在伤科临床上单纯用活血化瘀药或者单纯用理气药的情况是少见的。有时虽有侧重,但两者均不可废偏。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看,血和气沿经脉一起流行,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因此治疗伤科疾患,不论内伤、外伤、内治、外治,都必须注意流通气血。因为“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营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这句话指出了虽然肢体损伤,但治疗不外乎气血两方面。以骨折为例,清朝陈士铎《辨证录》接骨门说:骨折的内治之法,必须活血去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接。说明治疗骨折应强调活血化瘀。而活血化瘀又离不开气的运行推动,特别到后期的用药,益气养血以收全功,更能说明问题。因此,筱山先生说:理伤宜气血兼顾,气血的关系则是以血为先,以气为主。首次提出了“以气为主”的观点。幼山先生从临床实际情况加以发挥,说:“气血兼顾,以血为先是临床常用的治标之法,以气为主的气血兼顾为刻刻留意的图本之计。这是石氏理伤掌握的原则”。气血理论是与损伤有关的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石氏正是在这一点上,继承前贤经验,在新的高度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观点,发展了伤科理论。

二、筋骨并重,内合肝肾

    伤科的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伤筋动骨。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筋,束骨而利机关,主全身之运动。”“机关”可以理解为关节。也就是说与关节活动有关的就是筋,包括现在讲的关节囊、韧带、肌腱等等。古代有十二经筋的名称,配合十二经脉,多起于四肢、爪甲之间,终于头面,内行胸腹空廊,但不入于脏腑。《内经》里说:“诸筋者皆属于节。”所以筋的主要功能是连属关节。人体的俯、仰、屈、伸等一切动作需筋来支持运动。骨是立身之主干。《内经》里说:“骨为干”,又说:“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唉。”所以骨的主要功用是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免受外力损伤。筋束骨、骨张筋,筋与骨的关系殊为密切。因而在治疗上就要筋骨并重。特别是骨折、脱位的治疗,要很好地复位,这是大家都重视的,而治骨的同时要治筋,就容易忽略。伤科传统在骨折复位同时是要理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手法中也有一条是推拿按摩,顺骨捋筋。早期的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也是治骨同时治筋。这对疾病的痊愈、功能的恢复是很有关系的。

    祖国医学又认为筋骨与肝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肝主筋,《内经》讲:“肝者……其充在筋”,“肝主身之筋膜”,这就说明了肝与筋的关系。又提到“肝藏血”,肝血充盈就能“淫气于筋”,使筋有充分的濡养,筋强才能“束骨而利关节”。肾主骨,“肾者……其充在骨”,“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又认为“肾藏精”,所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也就是讲骨的生长、发育乃至损伤以后的修复,要依靠肾脏精气的滋养。从筋骨损伤的治疗来讲,也要注意肝肾两脏的情况。祖国医学亦认为,凡外伤疾病,从现象上看来是受外来暴力所造成,而实际上,不健康的身体虽受轻微之外力,亦能引起伤筋伤骨,年老体弱者,肝肾精血较衰,稍受外伤,即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较差,这就是肝肾不足的关系。青年人肝血肾精旺盛,也就不容易外伤筋骨,即使伤了也容易恢复,临床上有些病例不能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肝血肾精盛,筋骨亦劲强有力,肝血肾精衰退时,骨也随之衰退。因此,青年人筋骨受伤,易于恢复和再生,年老人就差了。

三、调治兼邪,独重痰湿

    石氏对“伤科的'兼邪’施治,尤多心得。”什么是“兼邪”?筱山先生说:“凡非本病,其发生不论前后,而有一个时期与本病同时存在的,都叫兼邪。”例如:“有因劳力辛苦而着寒,文献上称为'劳力伤寒’,劳力辛苦内伤气血是本病,着寒则又外感寒邪是兼邪。又如腰痛这一病证,役用伤肾,风寒湿外侵,强力举重的闪腰等都可引起,其中强力举重的闪腰是本病,倘与本病在某一时期同时存在,则役用伤肾、风寒湿外侵都是兼邪。”这类病例,“似伤非伤,似损非损,病者,果疑于似伤而来,医者,岂能混以为伤而治。”总之,“须审证辩因”,然后,施治才能有效。损伤的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具体的人,外受风寒暑湿,内有七情六欲,而且体质有虚赢壮实之异。一旦受伤,“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除了损伤局部见有肿胀瘀斑畸形等诸症侯外,尚有身热、口渴、纳呆、便秘等症(筱山先生把这些凡因损伤而出现的一切症状都见症)。此外,或损伤时有恼怒惊恐,或受损伤后兼受风寒,则又有一番有关症侯,更多见的是由于损伤后气血失和,易致风寒湿邪外袭,或因气血不和,内生痰湿留络。这些情况,必须辩析而施治疗,否则,独以损伤为治,难得功效。《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内治杂证法”中也专论“挟表”,辩形气虚实而分立主方。

    石氏提出兼邪就更着重在从病人的全身情况入手辩症求因而治。幼山先生对兼邪的概念又稍有扩充,把“损伤变证”也包括在内。损伤变证是酸损伤起因,变生他证。而且这一“证”不只是个别的症状,而是一个病症。如伤后结毒就不只是郁瘀化热,结毒成了由损伤引起,却与损伤并存的病症。

    石氏认为,损伤气血自属气脉闭寒,脘窍凝滞之类,易于痰聚为患。《本草纲目》云:“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头项胸背腰痛,手足牵引隐痛。即为其症。”清何梦瑶《医碥》中认为痰“积久聚多,随脾胃之气以汔,则流溢于胃肠之外、躯壳之中,经络为之壅塞,皮肉为之麻木,甚至结成窠囊,牢不可破,其患固不一矣。”

    在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痰与风、寒、湿、瘀诸邪相合为患。痰湿入络,其症或损伤而致,而更多是积劳或过劳所致。因反复损伤,致气血呆滞,痰湿因之留恋,痰瘀交凝,筋损失用,而成缠绵难以之痛疾。损伤日久,如患处残留疼痛、肿胀、关节拘挛与屈伸不利,或皮肤不仁、肌肉萎弱、筋结成块等症,石氏认为此皆气虚而为邪所凑也。或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故不可凡伤者均论之为血瘀,须知日久必有兼邪。严用和《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陈伤或劳损之类,多有阳气虚衰不足、卫阳不固,故腠理空疏,易遭致风寒湿三气杂至流走经络、凝滞血脉,遂成痹症,病情也往往较为复杂。由于人体之经络发源于脏腑,气血之运行亦有赖于脏腑,若痹症迁延不愈,波及脏腑,亦将导致络道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加重病情,调治亦较困难。故曰:及时温补脾肾,调和气血,是为“上工治未病也”。

    关于风寒湿三者,石氏则尤重湿邪,认为伤损之后气血不和,痰湿每能凝滞经络。正如《仁斋直指》指出:“血气和平,关络条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窍凝滞,则痰聚而有。”在痰湿的论治中,石氏结合损伤的特点,特别强调与脾肾的关系。张介宾曾指出:“夫痰即水也,基本在肾,其标在脾。”故主张其治宜温补肾阳,“补火生土”以化散痰结。宗前贤之说,石氏治理痰湿亦每将化散之法与温补脾肾之阳相结合。以自拟化散痰湿之方“牛蒡子汤”为主合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等相参运用,而使痰湿阻滞渐消,气血失和日调。牛蒡子汤为牛蒡、僵蚕、白蒺藜、独活、秦艽、白芷、半夏、桑枝等组成。牛蒡子豁痰消肿,通十二经络。《本草备要》曰:“散结除风……利腰膝凝滞之气。”白僵蚕化痰散结《本草思辨录》曰:“治湿胜之风痰。”石氏伤科历来重视痰湿的化散,牛蒡、僵蚕等即为石氏家传方中医治痰湿之常用要药,若痰湿甚者,尚可加入制南星。大凡损伤病程较长者,临诊每见痹痛缠绵、关节僵凝,天气阴寒则更加剧,并可移行到损伤肢体以外的部位。对此气血不足,脉络久瘀,而风寒之邪留缠不已之证,治非辛温不能活血通经除痹,因而十分推崇《伤科补要》的“麻桂温经汤”,该方用麻黄、桂枝、红花、白芷、细辛、桃仁、赤芍、甘草等,临床应用时,如加入益气之参芪及温经止痛之川草乌等疗效更著。

    如头部内伤,瘀阻于上,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神明被扰,瘀阻不散,使津液周流障碍,聚而成痰,痰瘀交凝,致使症情重笃难已。其治惟以祛瘀生新,升清降浊合豁痰开窍为法。常用菖蒲、南星、远志、竹沥、龙骨(其性又善利痰,受敛中仍有开通之力,张锡纯语)。其昏愦期,瘀热夹痰者,拟逐瘀醒脑,清热豁痰,取至宝丹清热开窍。清醒期,拟活血化瘀,升清降浊,取柴胡细辛汤,或用葶苈大枣汤加味。恢复期,痰浊阻滞者,治以化痰健运为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化裁,礞石滚痰丸可参用。

    胸胁内伤,除了常用理气活血、化痰止咳之品外,往往用白芥子去除由气血凝聚而聚积于皮里膜外的无形之痰。

    新伤骨折伤筋,常用用南星、万灵丹祛痰湿,以达消结散肿之效。痰瘀流注经隧所致者(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配桂枝、南星、泽漆之类以温经化痰。痰湿入络者,宜祛风豁痰通络。石氏投牛蒡子汤方治此证,方中牛蒡子能豁痰消肿,通十二经络,《本草备要》言其“散结除风,利腰膝凝滞之气”;白僵蚕,化痰散结,《本草思辨录》谓“治湿胜之风痰”。两味合用,专治湿痰流注经络。兼风寒者,则配祛风散寒之属;气血阻遏则佐通经活血之品。

    腰腿痛(腰突症),取牛蒡子、白芥子、泽漆、以化痰利水消肿,缓解神经根水肿。此由控涎丹的甘逐、大戟、白芥子化裁而来,用以减轻其毒性。石氏认为,虫类药,如蜈蚣,全蝎等都有化痰散结的功效。骨折后期患肢肿胀不消,石氏常取补阳还五汤加苍术、茯苓、泽泻、桂枝等以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或酌加草乌、南星、泽漆以温化痰瘀,其效甚捷。正如朱丹溪所言:“治痰祛,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对于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骺炎、退行性膝关节炎等,除治以祛风活血、益气温阳之法外,常用健脾化痰之品治疗,如牛蒡子、炙僵蚕、地龙、南星、威灵仙、半夏、陈皮等。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则常取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石氏除在内治法中取法化痰浊外,在外治中也常用化瘀之法。如常用消散膏、黑虎丹,就是以化痰消散软坚之品治疗头皮血肿,瘀结成块,以及劳损疼痛,多有较满意的效果。痰之为患,变化多端,还须辩证施治。

    痰本为人体津液,由于气血滞凝而致津液输布受碍,聚而成痰;或郁瘀化热则灼津成痰。与内科疾病中脾虚生湿酿痰有所不同,骨伤科多见于损伤气血不和,内生痰湿留络。总之,新伤多为痰瘀互结,劳损杂病多为痰湿入络。

四、勘审虚实,施以补泻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损伤之病,亦不例外。一般说来,损伤之初,何论内伤外伤,多数属气滞血瘀的实证。损伤而致气血不足者,惟在新伤出血之血虚,甚至气随血脱之侯。这在开放性外伤及脏器损伤中每可见到,在目前伤科临床中并非多见。

    秉赋素弱而损伤者,属邪实正虚,虚中挟实之证。治疗当先调补虚怯之体,然后祛瘀,或攻补兼施,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审定患者是否耐攻。盖损伤之病,虽非外邪所害,七情所伤,然气血离经,瘀滞既成,则气血本源亦必因损而弱,甚至亦有重伤久不愈而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虚弱。故理伤之际,既当攻其瘀滞,又应顾其不足。一般而言,往往祛瘀在先,尔后调补肝肾以壮筋骨,扶助脾胃以资化源而养气血。石氏言及薛己《正体类要》通篇所强调的唯在调补脾胃与肝肾命门,说明损伤后由气滞血瘀的实证,是逐渐转化为虚实挟杂之证,甚至因气散血失而虚脱,并提示了理伤时应顾护正气。

    临床常见的“劳伤”,石氏认为亦属损伤虚证范畴,乃过度劳力,积渐所伤,而使体质虚弱,以致经脉之气不及贯串,气血养筋生髓之功失其常度,故见腰酸背痛、纳呆、头晕,甚至关节变形等证,因此也习称“脱力劳伤”。在治疗上,注意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益关系,筱山前辈曾拟调中保元汤即是此意,石氏临证常以此方变化而治劳伤筋骨、损及元气一类病症。石氏善从脏腑关系出发,运用“脾主四肢”、“禀气于脾”、“肺主一身之气”等理论,治疗伤病有虚的疾患。

    石氏临诊精于辨证,勘审虚实。常曰:凡初损之后,日渐由实转虚,或虚中夹实,此时纵有实侯可言,亦多为宿瘀也;而气多呈虚象,即使损伤之初,气滞之时,亦已有耗气之趋向。故又认为此后之“以气为主”必着眼于一个“虚”字,前贤薛己便是主张理伤以气为主、病责于虚损的代表。其在《正体类要》中指出:“若肿不消,青不退,气血虚也。”“青肿不消,用补中益气汤。”石氏宗前贤之说而赋予新意,指出损伤之后,实证阶段较短,虚证阶段则为时甚长。故理伤取攻逐之法是其变,用补益之法方为本。至于补法的应用则是多样的。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中寓补,或攻前预补。临诊虽可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以温补脾肾为主。《灵枢·决气》篇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说明脾胃功能正常,可以使皮肉筋骨脑髓均能得到温养灌注。又肾主骨,为先天之本,因此,取益脾健运以促资化、滋补肾元以壮骨生髓的治则,可使耗损之气复原。所以,在伤损后期或慢性损伤时,石氏多用自拟验方“调中保元汤”,方中取党参、黄芪、冬术、熟地、山药、鹿角胶、川断、枸杞子、龟板、山萸肉、陈皮、茯苓、补骨脂、甘草等,是一张综合补中益气,六味八味、左归右归等诸方参合化裁而成的方剂,充分体现了温补脾肾的学术思想。


气血不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气血不和 百病乃生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不离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气血与健康长寿
  中医重视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气停滞不行则气滞,津液停滞不行则痰湿,血停滞不行则成血瘀。《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诸血者皆属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七窍之灵,四肢之用,以及发得血而能生等,说明血运正常对于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是很重要的。
  如今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心、脑、肾、血管病,常常和高凝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症有很大关系。现代生物流变学告诉我们,人体血液的流动,血管和心脏的弹性,都与血液的流变性密切相关。高血脂症病人的血液可以状如乳脂,血流缓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肺气肿、肺心病等,其血黏稠度都比较高,循环阻力大,血流速度缓慢,导致微循环流量下降,所以这些病临床上多表现有淤血证候。
  气血与脏腑关系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一阴一阳,互相依存,互相滋生。李中梓说:“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尚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血淤气亦滞”。强调了气血生理上互相依赖的关系。唐容川在论述气血互相依附关系时说:“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既是血。”
  气血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1)“心主血脉”。血液能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周身,须依赖心气的推动。(2)“肝藏血”。人活动时血运于经脉以营养滋润周身,人静时则血归与肝脏储藏待用。(3)“脾生血”。脾胃摄取水谷之精微为血的源泉,又统摄血液运行脉中防止妄行。(4)“肺布血”。一是肺主气,助心行血,为血行之动力。二是肺朝百脉,施气布津于脉。三是吐故纳新,保持血液清新,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气通于肺”。(5)“肾藏精,精化血”。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 、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肾是形成血液的重要脏器之一,故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之说。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故常精血并提。由此可见,气血之病可及五脏,五脏又可及其气血。
  气血不和的征象
  血气不和的征象有三:
  1、瘀斑:正常人气血旺盛而调达,血液畅流脉中营养周身,脏腑功能协调,皮肤光泽红润。若气血失调,血液淤阻不畅,可见舌质暗紫或瘀斑,甚至唇甲皮肤也出现青紫或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2、 疼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各种疼痛均与气血淤滞不通有关。由于内外各种因素引起气血失调,血脉流通不畅,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平滑肌痉挛,凡是血液循环障碍之处,就会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如心绞痛、内脏绞痛等。
  3、肿块:由于外界因素或由内因而发生气血积聚,形成肿物,或因气血失调引起脏腑肿大、增生等,按之有形,中医所谓症瘕积聚之类,也属于血瘀的体征。
 
 气血与起居保健
  养生保健贵在气血和畅:
  1、遇事不怒:中医学明确指出:“怒伤肝”,“多怒则百脉不定”。“气逆不顺,足以伤身”。《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其意是说,大怒可造成脑卒中而死亡。现代医学认为,愤怒时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使血压升高,血糖分解加速,肾上腺素反射性地加速分泌,引起心动过速、气促和焦虑不安。易怒可致高血压、溃疡病、风疹、心悸、失眠、脑血管意外、心源性猝死和各种精神病。凡是易怒者,要注意思想修养,不让愤怒折磨自己,要善于自我控制,使愤怒情绪得以缓解。我国有关专家调查了近百位长寿老人,发现其中80%以上的老人性格开朗,乐观,心情舒畅,遇事冷静,不发怒,豁达心宽,乐于助人,热爱生活。而9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一个愁容满面或爱发脾气的。《灵枢·本神》告诫人们:“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因此,若欲养生延年,切忌戒怒。
  2、节饮食:《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历代医家均认为饮食宜少不宜多,食少则脾胃易化,中气转运,气血周流;食过多则脾胃损伤,气血阻滞,对人体有害无益。所以“节食”对于保护肠胃很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还告诉我们:“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思是说,五脏阴精产生自饮食五味,但藏精的五脏却又可因饮食五味的太过而受损害。比如,酸味入肝,过食酸味的东西,则肝气过盛,造成肝气实。咸味入肾,肾主骨,咸能软坚,又能胜血,所以过食咸味东西,则全身骨气就要受损,肾火胜则凌心火,因而心气抑郁不畅。甘味入脾,甘性滞腻,过食甘味,则脾气有余,心气不畅,喘促而满闷。苦味入心,过食苦味,苦能化燥,致脾土不濡润,不能为胃转输津液,则胃之燥气变盛,因而消化不良,胃部壅滞。辛味入肺,过食辛味肺气盛,肺金胜则克肝木,辛主发散,过食则精神耗伤。
  3、谨防堕坠损伤:《灵枢·贼风》说:“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血气凝结……”,《灵枢·邪气脏腑病》说:“有所堕坠,恶血流内”。老人腿脚不够灵活,稍有不慎,容易发生闪挫扑跌,再加上骨质松脆,堕坠撞伤后易致脉络破损,出血致淤,故老年人活动时更应小心谨慎,防止堕落撞伤。
  4、莫大量饮酒:《本草纲目》谓:“少量饮酒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现代医学研究,经常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脂肪增多,尤其对心脏不利。
  5、避寒暑:《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寒邪内犯,损伤阳气,血失气温,凝而留止,经络不通,血流无路,横溢脉外而出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积块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王氏认为结块亦可因热而成,盖前人在用药时也注意有寒热之异,遂将证因区分寒热。上了年纪的人,代谢低,循环差,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应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服,以利气血正常流通。
重视运动锻炼
  汉代名医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身体常欲小劳,则百达气畅,气血长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现代医学研究,经常运动和劳动者长寿者亦多。“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爱运动,爱劳动的人运动形体,流畅气血,还能使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增强,并能阻抑体内的胆固醇的合成,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当前,国家体育总局普及的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都是很好的健身法。这些锻炼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物质代谢,降低血脂和补气化瘀良好作用。老年人多有气虚,气虚可致血瘀,血瘀使脏腑功能减退,导致疾病发生。专家说:“血瘀是百病之始”。坚持经常性锻炼,能改变身体血瘀情况,增强健康体质。

氣血在生理上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病理上,氣血失常能導致疾病的發生。氣血失常是概括氣和血的不足及各自的代謝或運動和生理功能的異常﹐以及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的病理變化。

﹙一﹚氣的失常包括﹕
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氣虛。
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或運動失常--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氣機失調﹚。

1 氣虛﹕
1﹚概念﹕這是氣不足﹐導致臟腑組織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常影響血和津液。
2﹚形成﹕a.來源不足﹐如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調﹙肺、脾、腎的功能失調而致氣的生成不足﹚。 b.消耗過度﹐如衰老體弱﹑勞倦內傷﹑外感、久病等。
3﹚臨床表現﹕衛外不固則汗出易感冒﹔肌肉失養則疲乏無力﹔清陽不升則精神萎靡﹐頭昏耳鳴﹔不率血則脈細、心悸﹔不化水則痰飲﹑水腫﹔各臟腑功能減退等。

2 氣機失調﹕
概念﹕氣的升降出入運行失常而引起的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病理變化。生命活動﹐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來維持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相對平衡﹐如肺的呼吸和宣發肅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最重要、常見);心腎的陰陽相交﹑水火既濟;(心火下降﹑腎水上升﹚肝氣主升﹑肺氣主降;肺主呼吸,腎主納氣––氣的升降出入(皮膚排汗,膀胱排尿)。
分類﹕
1﹚氣滯﹕
概念﹕氣機鬱滯不暢﹐影響氣的運行,形成全身或局部功能障礙﹙氣的流動障礙﹚。或稱“鬱”。氣滯是氣運行不暢而停滯,氣鬱為氣鬱結而不發散,統稱氣機鬱滯。
產生原因﹕情志抑郁﹐或痰﹑濕﹑食積﹑瘀血、外邪等阻滯﹐影響氣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氣機不暢或阻滯﹐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臟腑功能障礙或氣虛也可引起。
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有重要作用﹐故氣滯常見於肺氣壅滯, 肝郁氣滯﹑脾胃氣滯﹐而且上述臟腑功能障礙也能形成氣滯。
臨床表現﹕氣滯於某局部﹐出現脹滿﹑疼痛﹐甚至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等病理產物。引起血行障礙,則腫脹疼痛﹐脈遲澀。引起津液代謝障礙,則痰飲、水腫。引起臟腑功能障礙,則肺氣壅滯﹑肝氣鬱滯﹑脾胃氣滯等。
共同臨床特點:悶、脹、痛

(2﹚氣逆﹕
概念﹕氣機升降失常﹑臟腑之氣上逆的病理狀態。主要是肺﹑胃﹑肝。
產生原因﹕多因情志所傷﹔飲食寒溫不適﹔痰濁壅阻;因氣虛;外邪
臨床表現﹕
肺氣上逆﹕咳逆、氣喘﹔
胃氣上逆﹕噁心﹑嘔吐﹑噯氣﹑呃逆﹔
肝氣上逆﹕頭脹痛﹑面紅目赤﹑易怒。甚至血隨氣逆﹐出現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竅而昏厥。

肝腎之氣或水寒之氣上逆則奔豚(自覺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氣逆於上﹐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致氣逆﹐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不納氣––肺氣上逆﹔胃虛失於和降––胃氣上逆。

(3)氣陷﹕
概念﹕以氣的無力升舉﹙升清功能不足﹚為主要特徵的病理狀態。主要是脾氣。
形成﹕多由氣虛發展而來。素體虛弱或病久耗傷﹐可致脾氣虛而不升。機體內臟位置的相對恆定和頭目清竅的榮養,有賴於氣的升舉。由於氣生化於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又主升﹐故脾胃氣虛﹐更易導致氣陷﹐故氣陷常稱中氣下陷,也包括上氣不足。
臨床表現﹕氣虛症狀如短氣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面色不華等;若上氣不足﹐無力使清陽之氣上輸頭目﹐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疲倦等;若中氣下陷﹐無力維系內臟,則內臟下垂(胃、腎、子宮、直腸)﹐腰腹﹑少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

(4) 氣閉﹕
概念﹕氣的出入障礙。氣郁太過﹐上壅心胸,閉塞清竅﹐以致氣的出入受阻﹐出現突然閉厥﹙昏厥﹚的病理狀態﹔或濁邪阻塞氣道﹐使肺氣鬱閉﹐呼吸困難。
形成﹕外感穢濁之氣的熱盛閉厥(閉厥)﹔情志抑鬱﹐突然精神創傷(氣厥)﹔ 痰濁阻滯(痰厥);疼痛(痛厥)。
臨床表現﹕閉塞心竅則突然昏厥﹔陽氣內鬱則兼四肢欠溫或拘攣﹔外感而致肺氣鬱閉或痰濁內阻,則呼吸困難﹐鼻煽﹑面青脣紫。
(5)氣脫﹕
概念﹕氣不內守﹐大量向外脫逸,以致全身嚴重氣虛﹐功能突然衰竭。這是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它是各種虛脫病變的主要病機。
形成﹕多由正不敵邪﹐正氣驟傷;或疾病長期消耗﹐正氣持續衰弱––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大出血﹑大汗、頻繁吐下––氣隨血脫﹑氣隨津泄。
臨床表現﹕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手撒肢厥﹐全身軟癱,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

氣閉是氣的外出受阻﹐氣脫是氣不內守而外脫。它們都以氣的出入異常為主的病理狀態﹐屬厥﹑脫等重證。

﹙二﹚血的失常
概念:
血少: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
血的循環運行失常,如血行遲緩、血行加速、血行逆亂、血液妄行。

1.血虛﹕
概念﹕血液不足﹐而致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形體失養的病理狀態。
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虛表現主要與心﹑肝有關。
產生原因﹕失血過多﹐新血不能及時生成補充;脾胃虛弱化生不足﹑飲食營養不足﹐其他臟腑功能減退和氣虛,使血的生成減少,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營血暗耗。
臨床表現﹕出現局部或全身營養不足﹑功能減退等虛弱表現。如肌膚失養則面色不華,萎黃或色白﹑皮膚乾燥、毛髮枯槁、脣舌爪甲色淡﹑爪甲脆薄易裂;形體瘦怯;頭目失養則眩暈﹑兩目乾澀﹑視物昏花等。血不養心則心悸怔忡﹑神疲﹑失眠﹑健忘、多夢、精神不集中、甚則精神恍惚、驚悸不安、癡呆、脈數而無力;血不養筋則肢麻﹐關節曲伸不利,運動無力。氣虛(血虛則氣虛):氣短乏力,易汗出,動則心悸氣短。

2.血瘀﹕
概念﹕血行遲緩或流行不暢﹐甚則停滯成積的病理狀態。
產生原因﹕氣滯而致血行受阻;氣虛而血行遲緩;痰濁阻於脈絡;寒邪入血﹐血寒而凝;邪熱入血﹐煎熬血液;外傷﹑產後等;甚則血液瘀結也成瘀血。瘀血是血瘀的病理產物﹐又是引起血瘀的原因。
臨床表現﹕瘀於局部:氣滯 疼痛 腫塊(癥積)﹐瘀於脈內:面目黧黑﹐紫斑﹑血縷﹑眼瞼﹑脣舌紫暗。肌膚失養則肌膚甲錯。阻滯氣機則肢麻﹑腫脹。

3.血熱﹕
概念﹕血分有熱﹐使血行加快或妄行的病理狀態。
產生原因﹕外感溫邪或寒邪﹐邪熱入血所致﹐也可由情志鬱結﹐五志化火引起。
臨床表現﹕既有熱象﹐又有耗血﹑動血和傷陰的症狀。熱盛則身熱﹐夜間尤甚;熱甚傷陰則口乾﹐脈細數;熱擾心神則心煩﹑躁狂、譫語、昏迷;血行加速則面紅目赤﹐舌絳;血熱妄行則出血(動血),如月經提前過多等。

﹙三﹚氣血關係失調
氣對於血:推動﹑溫煦﹑化生﹑統攝作用。
血對於氣:濡養﹑運載作用

1.氣滯血瘀﹕
肝主疏泄而藏血﹐在調暢氣機中屬於關鍵。
心主血、行血﹐功能失調時先血瘀後氣滯。
1﹚概念﹕氣的運行鬱滯不暢﹐引起血運障礙﹐導致血瘀。
2﹚形成﹕多因情志內傷﹐外傷也可引起。
3﹚臨床表現﹕氣滯––胸脅脹滿。
血瘀––疼痛﹑瘀斑﹑積聚。

2.氣虛血瘀
1)概念:氣虛行血無力而致血瘀。
2)臨床表現:心氣虛則全身青紫;高年人氣暴虛則肢體失養,半身癱瘓。

3.氣不攝血﹕
1﹚概念﹕氣虛不能固攝血液﹐血液逸出脈外﹐出現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2﹚形成﹕多由久病傷脾﹐脾氣虛損﹐中氣不足。也可因肝氣虛,不能藏血所致。如因中氣不足﹐則血多從下逸﹐出現尿血﹑便血等。
3﹚臨床表現﹕
出血或皮下出血;
面色不華、疲乏、脈無力、舌淡胖等氣虛表現。

4.氣隨血脫﹕
1﹚概念﹕在大量出血同時﹐氣隨血的流失而散脫﹐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或氣血並脫的病理狀態
2﹚產生原因﹕常由外傷失血﹑內出血、崩漏﹑產後大出血等引起。
3﹚臨床表現﹕冷汗﹑肢冷﹑昏厥﹑脈芤或沉細微。

5.氣血兩虛﹕
1﹚概念﹕氣虛與血虛並存,組織器官失養,生理機能衰退的病理狀態。
2﹚產生原因﹕多由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有氣虛﹐使血生化無源而日漸減少。
3﹚臨床表現﹕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瘦、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