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哪些拓展基地:谈谈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05:18

谈谈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

说起我们的老祖先,一个词,了不起!他们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

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在这里,我不是谈其相反性,而是说说如何把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两者结合起来。

查了一下成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的。

好高骛远,释义:好:喜欢;高:向上,高处,顶级;骛:追求。远:远处,也有顶级的意思.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不虚浮。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那么在现实生活里究竟如何区分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这个度应该怎样把握呢?中国的语言太丰富了,所谓人嘴两张皮,正反全是理,有这么几句话是讽刺那些好高骛远的人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一个人如果有了雄心壮志,有了抱负,但是他目前的处境却是寒窘,再加上没有什么社会背景,他如果说出来什么豪言壮语来了,一定会吓人一跳,让人笑掉大牙的,顿时给人一种感觉,嘿!瞧瞧这家伙,真是个好高骛远的货色。

举两个例子吧,一个古代的,一个是近代的。

古代的例子是秦末陈胜吴广抗秦起义。话说当初陈胜还是个雇农时,有一天和同伴在一起修地球,闲下来的时候,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冒了一句:苟富贵,无相忘。大伙都笑了:若为庸耕,何富贵也?于是陈涉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最终在大泽乡喊出了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打响了反抗暴秦的第一枪!

近代的例子很多,比如说,开国领袖毛泽东率领红军上井岗山打游击,当时随着国民党的数次围剿以及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很多人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以林彪为代表),针对这一革命悲观主义情绪,毛主席及时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了广大革命干部群众,坚定了信心。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毛是痴人说梦,好高骛远,特别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然而革命的形势正如毛所预料的那样,只要保留了革命的火种,燎原之势一旦形成,那将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这一点就是伟人与凡人看待问题的本质所在,伟人看问题往往能够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入木三分,而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是因为其鼠目寸光。

南宋伟大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有这样的表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能够说李清照好高骛远吗?我想好像不能吧,这是目标,是一种精神,精神不死,人就会有活下去,做点事情的动力。比如说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能说我们是好高骛远吗?承认目前我们仍然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是脚踏实地。正是因为有共产主义这一好高骛远目标的存在,才要求我们不得不脚踏实地的前进,若想一口吃个胖子,消化不了,那是会闹肚子的。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先具备了好高骛远的胆气,才能静下心来去拟定各阶段的目标,尽可能地去把每一阶段的目标完成,就好象国家的五年计划,三步走战略一样。才能最终完成别人看起来或是当初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能达到的目标。(有点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味道在其中了。)

我个人认为做人须具备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志当存高远,行宜重足下。特别是年轻人要多一点好高骛远,少一点脚踏实地。没有好高骛远,哪里来的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心胸才会开阔,心中才装得下天下的人。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任重道远,才会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才会奋发图强。雄心壮志,朝气蓬勃,才有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志存高远,才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败,才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才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志存高远,才能不断地前进,持续地迈向成功。

古往今来,许多的英雄、伟人莫不是先立大志。古时,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我河山!”;近代,毛泽东离家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相反,没有志向,就容易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只看到个人的得失而置国家、民族、他人的利益于不顾。

志存高远,如果没有行动,也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月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了行动,一切就只是空谈。志向就好像是我们设计好的雄伟宫殿的图纸,而行动就是要一砖一瓦把它地建造起来。长辈们总是批评我们好高骛远,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空有梦想,而没有实现梦想的行动。

没有雄心壮志,怎么点燃熊熊的烈火?没有雄心壮志,哪来气吞万里如虎?没有雄心壮志,哪里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没有雄心壮志,哪里会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没有雄心壮志,哪来堂堂的万夫雄?

而没有脚踏实地,天堑又怎可变通途?没有脚踏实地,万丈高楼又怎可拔地而起?没有脚踏实地,沧海又怎可变桑田?没有脚踏实地,国家又怎可繁荣富强?

志存高远,让我们拥有辉煌的梦想,激发排山倒海的行动力;脚踏实地,把我们的梦想与现实架上桥梁,一步一步筑起我们心目中雄伟的殿堂

浙商的崛起是个奇迹,也是必然的。他们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仅27岁但已拥有数千万身家的软件企业浙江老总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5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老爸让我继承家里的年销售额数百万元的小企业,被我一口回绝,我说你的企业一年赚不到50万元,我看不起。你给我30万元启动资金,我要去开软件公司,到我30岁那年,我还你1000万元!老爸当时快被我气疯了,他说什么软件企业,那是美国人搞的玩意儿,你一个专科生有这能耐么。但骂归骂,30万元他还是给我了。没想到,不到三年我就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当我领着老爸到银行去看账户余额后,他呆住了,整整一天不说话。第二天晚上他叫了他的那帮老兄弟,一边喝酒一边激动地哭。”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杨宏建认为,强烈的“野心”是浙商成功的前提:“野心是成功的出发点,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缺乏野心。” 在他们的眼里,整个大地都是交易所;在这块土地上,他们除了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以外,没有别的使命;生意控制了他们的全部思想,一种生意换成另一种生意,是他们唯一的休息;即使他们偶而没有考虑自己的生意,那也是想探听一下别人的生意做得怎样?”卡尔·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犹太人的。如果我们把描述的主角换成中国的浙商,同样会有神似的效果。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浙商也许是中国最热衷于交易的一群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热情得以在一代代浙商中薪火相传,从未间断。当我们对晋商和徽商的追寻只能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时,浙商却仍在接连不断地上演活着的传奇。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第二代浙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一条就是激情,有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人们在总结浙商的成功经验时,总会提到“四千”精神(即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和“两板” 作风(即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可以说是浙商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这个。

 由此可见,好高骛远决定了脚踏实地,反过来,脚踏实地又反作用于好高骛远,两者之间并不矛盾,那么,如何协调好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那就看我们个人的造化和悟性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