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自星星的你mv的歌: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16:02

第1章 许穆夫人


第1章 许穆夫人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老公

个人简历

姓名:许穆夫人

朝代:春秋

籍贯:卫国

职业:家庭妇女

主要作品:《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竹竿》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载驰》

许穆夫人不姓许,姓姬,名不详。其母宣姜既然是齐国著名的大美人,那么许穆夫人自然也不会太丑。姬姑娘之所以称为许穆夫人,是因为其下嫁于许国穆公,故称许穆夫人。按照现在的说法,许穆夫人是个美女诗人,深受同时代男性诗人和评论家的青睐,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大明星,但她比现在的大明星更有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姬姑娘出身高贵,是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女儿,卫惠公、黔牟君的侄女,卫懿公、卫戴公、卫文公的妹妹。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诗词歌赋这些皇家附庸风雅的玩意儿自然学了不少。但和很多皇家贵族有所区别的是,姬姑娘的好学都是自发的,而不是来自父母“填鸭式”的魔鬼训练。她不仅舞文弄墨,还学习骑马射箭,常常一个人骑马到郊外打猎,对着茫茫远山诗兴大发。她在抒情的时候会吟诵怎样的诗句?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主义,还是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后来姬姑娘在一首名为《竹竿》的诗中以男性化的语调回忆了少女时代的美好生活:“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中的姬姑娘摇身变成一个热爱钓鱼的“男人”,她以无比伤感的语气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远望青山如黛,水田菜畦错落有致,淇水河如玉带般缓缓流淌。路边桑树林立,树叶在风中婆娑,不时有小鸟飞过,到处一片生机盎然。我一个人在河边钓鱼,看那鱼来鱼往嬉戏追逐,我的饥饿与期望揉成一根长长的渔竿,我耐心等待着上钩的晚餐。这时,鲜美的鱼饵在水底发挥了效用,一条两斤左右的鲤鱼浮出水面,多么鲜活的生命啊,多么美丽的精灵啊。它告别了水,即将成为我的晚饭。鱼儿呀,我用修长的手指抚摸着你光滑的鱼鳞,惊慌的你怎知我心里也流淌着悲凉?水面在晚风里涌起的不是波纹,那是我心底深处颤抖出的层层伤感。鱼儿呀,你可知道,清澈的河底比喧嚣而骚动的世界来得安全,你本可以悠闲地在水草上面午睡,而我却将你打扰。鱼儿呀,我怎能吃你?你是我的爱人,你远嫁他乡,你的笑容还甜美如昔吗?你的走姿还婀娜多姿吗?你的配饰还叮当作响吗?很多时候我钓不到鱼,只钓到半江冰雪满城风絮,只钓到两鬓霜花一蓑烟雨。我是在钓鱼吗?我是在钓我自己。你是鱼,鱼就是我的诱饵,鱼钓我。我紧攥渔竿,一如鱼咬紧诱饵,我跟鱼拔河,我跟你纠缠。直到我的渔竿折断,直到你沉入水底,一去无音信。

文人钓鱼,自古有之。虽然他们钓鱼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基本前提,钓鱼不是为了吃喝,而是作为一门高雅艺术来享受。周穆王姬满就是钓鱼高手。他常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木。身为诸侯之王,姬满为何放着山珍海味不吃,而去钓鱼?为什么呢?他在河边静坐,运筹帷幄,是为了谋划国家大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在渭水钓鱼,实际上是在等待周文王的高薪聘用,是为了事业的欲擒故纵。屈原在被放逐江南之时,也曾垂钓于资水,后来受了刺激,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当地人投下粽子喂鱼,防止其遗体被鱼所食,是为端午节由来。范蠡更好玩,不单钓鱼,还养鱼。他曾向齐威王慷慨提出“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的口号,还写了本《养鱼经》。再往后说更有意思。唐朝两位诗歌大腕李白和杜甫也都酷爱钓鱼。有诗歌为证。李大腕在《行路难》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杜大腕在《江村》中也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另一位唐朝文坛大腕柳宗元更是发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呐喊。到了宋朝,钓鱼成为风靡一时的娱乐项目。王安石曾说:“珠蕊受风天下暧,锦鳞吹浪日边明。”可见当时钓鱼活动的盛行。苏东坡也爱钓鱼,他赋诗说:“自从识钓饵,欲见更无因。”陆游晚年回绍兴养老,整日以钓鱼为乐,他想当一名职业渔夫,欣然写下:“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以上诸位“渔夫”的钓鱼生涯,透出高雅的情趣和悠然自得的心境,不像姬姑娘,钓鱼还钓出了哀伤,她是在钓鱼吗?她钓的是鱼吗?

姬姑娘深受卫国文化的熏陶,不仅文采飞扬,还能歌善舞,再加上从小喝甘甜的泉水,使她皮肤白皙,面若桃花。要知道,谁要是能娶到姬姑娘,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向她求婚的人自然是多得踏破门槛,当时各国的小伙子们都在暗暗地彼此较劲。这场男人间的终极PK到底谁会获得最终的胜利,那还真不好说。当时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对手是齐国男人和许国男人,究竟选择哪个作为一生的归宿,姬姑娘还真犯难了。这种关键时刻,她并没有涌动出诗人的感性,而是权衡再三,把自己的婚姻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决定嫁到离卫国较近又比较强大的齐国。这个决定可谓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但她用心良苦的主张却没有被伯父卫惠公采纳,这个糊涂的老头按原先的约定,将她嫁给了许国的穆公。要说这个卫惠公还真讲义气,也许他是收了人家的彩礼,要不就是根本不疼爱这个侄女。一意孤行的结果是,导致了姬姑娘婚姻的不幸和卫国整个国家的灾难。

别别扭扭嫁到许国的姬姑娘,整日心情郁闷,除了强颜欢笑应对丈夫之外,更多的时间是跑到野外散心,躺在麦子地里看天空中自由变幻的云彩,在绯红的晚霞映照下看着暮色中萤火虫漫天飞舞,一切事物都被孤独包围,眼前的世界成为一间潮湿的囚室。姬姑娘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祖国,她常常把殷切的思念写成诗歌。当她从姬姑娘成长为许穆夫人的时候,思念祖国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许穆夫人到肥泉边画了一个“圈”。她看到五彩斑斓的鱼儿在追逐嬉戏,茂密的水草在岸边如手臂般林立,远处的野花遍地香气袭人,长嘴鸟在悠闲地觅食。美好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多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不来几句真是浪费了胸中才华。诗人都这样,心情好了喜欢做诗,心情坏了更喜欢做诗。于是许穆夫人就写了首《泉水》的诗排遣忧伤:“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牵,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中的许穆夫人如一只啼血杜鹃,整日悲鸣,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但事与愿违,她看不到希望,她开始绝望了。而这一切又有谁知?

许穆夫人的哥哥卫懿公是卫国的君主,这位爷是宠物高手,除了玩赏花鸟鱼虫之外,还酷爱仙鹤。他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醉,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让仙鹤乘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的豪华的马车。为了养鹤,他每年专门拨款修缮鹤舍,购买鹤粮,还要花重金给鹤举办生日庆典。为此导致国库空虚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一次,北狄部落入侵卫国,卫懿公命令军队前去抵抗。没想到的是,众将士们居然放了懿公的仙鹤,他们气愤地说:“你不是拿仙鹤当宝贝吗?仙鹤多好啊,那就让它们帮你去打仗吧!”卫懿公见激起了“军愤”就没敢再说什么,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卫懿公这纯属是赶鸭子上架,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如果他跟士兵们承认错误,并且当着大家的面遣散仙鹤,想必大家还是愿意为其卖命的。后由于军心不齐,两军对垒没几个回合,卫懿公就被狄人弄死。“玩物丧志”这一成语,说的就是这位卫懿公。后来一个很有才的老百姓为此赋诗一首奚落这个纨绔皇帝:“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这下卫懿公更有名了,他为鹤丧国的故事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

许穆夫人得知国破君亡的消息又恨又痛,她毅然决定回去救国。按说老婆娘家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丈夫的许穆公理应挺身而出。但这位爷是个窝囊废外加小心眼,非但没有拔刀相助,还百般阻挠老婆回国解难。他怕什么?还不是怕招惹麻烦。老公如此无用,许穆夫人只好自己回去解决问题。许穆夫人驾车急匆匆地往娘家赶,这个许穆公就制造种种困难,一会儿说马上就要下雨了明天再回去吧,一会儿又说马车坏了等修好再走也不迟。见阻挠无望,他就派人围追堵截,就是不让许穆夫人回去。见老公如此卑鄙,隐忍许久的许穆夫人终于愤怒了,她对那些围追堵截的大夫们破口大骂,还指着许穆公的鼻子骂他这是落井下石。后来许穆公被骂得羞愧难当,实在狡辩不下去了,只好放他们通行。遇到这样一个没有血性的男人,许穆夫人也很后悔,这日子是没法过了,离婚是早晚的事儿。许穆夫人离开许国之后,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到各个国家访问请求援助,经过一番“声泪俱下”之后,各国元首终于答应会在关键时刻拉卫国一把。但答应归答应,各国并没有马上派军队支援,而是在一边看热闹。元首们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不意思意思怎么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那个自己曾经一心想嫁去的国家齐国雪中送炭了。这个事实也证明,许穆夫人当初在择偶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她果然没有看错齐国,悔就悔在当初没有据理力争。此时的齐桓公一看,曾经的“女友”落难,这个忙得帮,就亲率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士兵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挺进漕邑帮助卫国稳定局势。有了齐国做靠山,局势很快扭转,卫国终于生存下来。公元前659年,为了感谢齐国的援助,更为了表达自己挽救祖国命运的决心,许穆夫人用一首诗全方位记录了这次事件。她在名篇《载驰》中写道:“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许穆夫人悲愤地说道:“马车啊你快些跑吧,带我去看望我那倒霉哥哥卫懿公。路漫漫其修远,这一日终于来到漕邑。那帮当官的真是酒囊饭袋一肚子坏水,不但不配合我还极力阻挠,真的让人恼火。我就要走,我就不回去,看他们能把我如何?主意已定,我继续赶路,来到高岗。我站在高岗上向远处望,看到的是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巍巍耸起像屏障,青青的山岭穿云霄,白云片片天苍苍。悲从心头起,我采集贝母解愁肠。你们这帮居心叵测的士大夫实在可恶,为什么阻拦我?为什么追赶我?你们能在国家生死攸关的时刻负责吗?纵使你们摆下刀山火海的阵势,为了国家,我依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此诗在当时广为传诵,后被收入《诗经》中。许穆夫人也被诗歌评论家称为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同时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政治眼光的女诗人。

 

 

第2章 庄姜


第2章 庄姜

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

个人简历

姓名:庄姜

朝代:春秋

籍贯:齐国

职业:家庭妇女

主要作品:《燕燕》、《终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燕燕》节选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终风》节选

庄姜姓姜,贵为齐国公主。据说是姜子牙后人,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被人称为庄姜。此女命途多舛,一生阅尽人间悲凉。红颜薄命说谁呢?说的就是庄姜啊。作为集美貌、美德、才气于一身的标准美女,庄姜自是难逃一个“背”(背,指运气不好)字。自从庄姜嫁给卫庄公之后,就因为不能生育而经常遭受家庭暴力。卫庄公是个暴戾的神经病,不懂得心疼老婆。老婆不能生就去抱养一个嘛,或者让其他小妾生一个也行。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经常对老婆冷嘲热讽。说到头,这二人感情基础不牢固,这就是草率结婚的恶果。后来卫庄公就彻底不理庄姜了,他娶了陈国的戴妫。戴妫替卫庄公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桓公。善良的庄姜对这个孩子并没有怨恨,反而视若己出,十分疼爱。但桓公后来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州吁所杀,州吁后来又被卫国人所杀。在这一系列的宫廷谋杀中,庄姜多遭变故,心灰意冷,容颜憔悴,彻底看破红尘。于是在诗歌里寄托哀思,写出了《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五首佳作。

在《燕燕》中庄姜讲了一个国君送别妹妹远嫁他国的故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这首诗中,庄姜以燕子比喻自己,表达了亲人之间“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离别之苦:“燕子啊燕子,在空中飞翔,我看到你黑色羽毛参差不齐。我和我的小情人儿啊,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嫁给了别人那天,我送她到千里之外,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我送她越走越远,远得看不见,天在山之外,泪伤离别,从脸上滑落。燕子啊燕子,在空中飞翔,我看到她旧时模样黑白分明。仿佛就在昨天,她已长大即将出嫁。我送她踏上旅途,泪水打湿了眼看不见路,谁看到我在哭泣。燕子啊燕子,你快如闪电,上下翻飞,鸣叫逶迤。我那可爱的小情人儿,马上就要出嫁,我只能送到边境线上,前面就是他国,我心里伤悲柔肠寸断。情人啊情人,我俩情比金坚,郎情妾意。她心地善良,她性情温和,她处事低调,她是我最信赖的人。”

在《终风》中,她表达了对粗俗男人不尊重妇女的批判:“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从此诗中可以看出些许喜剧效果。对于男人的家庭暴力,女人不但没有反抗,还来了个逆来顺受:“秋风秋雨起风暴,见我戏弄又嘲笑,戏谑调笑太放荡,此人让我最烦恼。秋风卷云天气朗,他可顺心来我房,可是他却不来往,悠悠相思令我想。秋风不动天色阴,没有太阳幕沉沉,夜半独语难入睡,但愿他能知我心。秋色暗淡雨纷扬,隆隆雷声天边响,夜半独语难入梦,但愿他来进梦乡。”好一个才华横溢的庄姜,居然在诗中玩了一把黑色幽默。她用人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向人们来阐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普遍“真理”那就是忍辱负重。喜,惠然肯来(真诚相爱)。怒,谑浪笑敖(不把爱当回事)。哀,愿言则嚏(想您而不知)。乐,愿言则怀(满足需要)。也就是说,男人花心是正常的,男人的薄情是可以谅解的。当男人提出分手的时候,女人不要打闹,不要难过,而是要忍着熬着。实在熬不住了,也不要去追求真爱,而是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重新打动男人,期待男人的二次“收留”。庄姜这套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或许具有样本作用。但放在今天,显然具有讽刺意味,那不是等于公开给男人一个合理的搞婚外恋的理由吗?肯定行不通。解读《诗经》里的作品,尤其是像《终风》这类作品,一定要以当下的现代人的眼光去品味,那样或许能得到更为新奇的发现。

《柏舟》中,庄姜提出了“自由恋爱”的口号:“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庄姜借此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立场,顺便阐述了“一夫一妻”制度的合理性。《绿衣》中她又重申丈夫应该对妻子要从一而终的决心:“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日月》中她又用男人的花心来反衬出女人的多情:“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综观庄姜的作品,大多是表现男女感情的诗篇,诗中透露出的对命运的呐喊和对爱情的执著溢于言表,沉重而充满哲理。

如果先秦时代有选美的话,庄姜能以绝对优势摘得桂冠。庄姜可是个大美女,当时的男人找老婆都以她为参照。她的着装、发型甚至说话的语气动作,都会让她的粉丝们疯狂模仿。她也由此确立了我泱泱大中华三千年来的审美标准,真是美丽无极限。说到美女的标准,还真是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但肯定有个大致标准,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起码的标准”。几千年之后的欧洲,就有研究者对公认的大美女们进行了测定,最后取得美人坯子的具体参数。一是眼的宽度为脸宽的3/10;二是下颌长度为脸长的1/5;三是眼中心到眉毛的距离是脸长的1/10;四是正面可见眼球纵长是脸长的1/10;五是鼻子的面积应占脸部面积的5%以下;六是嘴的宽度应为嘴部面宽的1/2。如果用这套数据来衡量美女,那么庄姜就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美女了。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预测,因为庄姜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测定更是无从谈起。庄姜比起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在名气上逊色不少,但若是从美貌和才学综合考量的话,庄姜则占了上风。其美貌有诗为证:“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首赞美诗乃是汉语中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来自卫国民众对庄姜的赞美。清人姚际恒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方玉润也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其后描述美女的作品,几乎都逃不出此诗定下的几个标准,千古美人也都逃不脱庄姜的影子,无论是《洛神赋》中的甄妃,还是《长恨歌》中的杨玉环。所以说,庄姜是千古标准美女,那绝对是响当当明晃晃哇呀呀的。

庄姜是个美女,而且并不是虚有其表的花瓶,根据朱熹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乃是出自庄姜之手。单单是女诗人的头衔在当时就已不多见,更何况还是位美女,那更属于凤毛麟角了。这位庄姜跟前面的许穆夫人有点矛盾,这个矛盾与她们没有关系,都是后来那些无聊的评论家在自作多情。这两位都是才貌出众的女诗人,又都出身高贵,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但在“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这个荣誉面前,则有着不同的待遇。许穆夫人的第一称号来源于她回去救卫国的坚强意志,有着强大的政治背景,同时占有爱国主义的先天优势。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称为第一则当之无愧。而庄姜被称为第一,则是来自一位著名男性学者的力挺,这个人就是思想家朱熹。朱教授之所以看好庄姜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入考证的。他评论说这个庄姜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为什么呢?他并没有多说,只是给出一个例证,他认为收在《邶风》中开篇五首诗均为庄姜所做。这个学说被当时的学术界认为是绝对权威的,既然权威的朱教授都这么认为,那就是真的了,其他人也没表示异议。但任何权威都将有被挑战的一天,朱教授当然也不例外。后代的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朱教授的观点只是主观猜测,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而后来许多女性文化史论的作者也都认同这个说法。朱教授这回算是栽了。

说到这里,许穆夫人和庄姜究竟哪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女诗人呢?还是让诗来说话吧。先说许穆夫人。在《诗经》中,有一首题名《载驰》的诗,该诗的序称《载驰》为许穆夫人所作。“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小之,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这一段记载明确点出了作者就是许穆夫人。在我国第一部叙事翔实的编年体史《左传》中,也有一段记载可与之印证。“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漕,归,馈,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这一段记载也点明了《载驰》的作者是许穆夫人,并记述了齐桓公曾派兵援助卫国,同时向许穆夫人馈赠了贵重礼品。那么是否就说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就是许穆夫人呢?还是让诗来说话。

话说庄姜,除朱熹教授力挺庄姜之外,与之呼应的学说还真不多见。倒是在《列女传之母仪传》中有卫姑定姜做诗的记载。“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恩爱哀思,悲心感恸,立而望之,挥泣垂涕。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送去归泣而望之。又作诗曰:“先君之思,以畜寡人。”而《诗经·邶风》中开篇第三首诗正是《燕燕》,君子谓定姜达于世情。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此之谓也颂曰:“卫姑定姜,送妇作诗,恩爱慈惠,泣而望之。数谏献公,得其罪尤。聪明远识,丽于文辞。”如果按照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的那样,《诗经》中《邶风》前五首为庄姜所做。许穆夫人做的是《载驰》,从许穆夫人和庄姜生活的年代来看,《载驰》是比庄姜的作品晚面世的,那么中国第一位女诗人理所当然是庄姜了。

但奇怪的是,后世许多学者都不大情愿承认庄姜的魁首身份。理由是庄姜出身贵族,又是诸侯夫人,怎么会写“民歌”呢?在此有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书写者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出身高贵的漂亮女诗人做出不客观的评判?这种现象跟现代诗坛的气候恰恰相反,真是值得玩味。作为最漂亮的女诗人的庄姜,不单单写出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艳句,同时她还在诗中写了深宫女子的苦痛,也勾画了“狂荡暴疾”的卫国诸侯的真实面目。这也许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评论家们所顾忌的,不给她公正的评价,也在情理之中。

 

 

第3章 百里奚妻


第3章 百里奚妻

死鬼,我只等你十年

个人简历

姓名:百里奚妻

朝代:春秋

籍贯:齐国

职业:洗衣女工

主要作品:《字说》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齑,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梁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浣衣。嗟乎!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

《字说》

说到这个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必须先介绍一下她的老公,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百里奚。这个百里奚可不是一般人,绝对是个纯爷们。此人三十立志,七十成名,可谓是中国古代老年得志的最佳楷模。俗话说,妻以夫贵。按说有个有名气的丈夫,杜氏也该跟着沾光。但不巧的是,等她真正熬到该享福的那一天,却已人老珠黄,成了明日黄花。但好在功成名就的丈夫没有嫌弃她,跟她共享荣华富贵,着实让人佩服。要不怎么还说百里奚是纯爷们,自有他纯的道理。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公元前600多年前的某一天。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好,在南阳城西的一处寒舍,一位年轻的女子杜氏一大早就起来,忙着为远行的丈夫做饭。丈夫出门,总得吃点好的吧。杜氏拿眼扫了一下一贫如洗的屋子,摇了摇头,实在没有可变卖的东西。就到院子里溜达,突然看到家里还有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顿时来了精神。心想,老母鸡啊老母鸡,你在我家白吃白住时间也不短了,养鸡千日,用鸡一时,你今天就奉献一次吧。杜氏为了讨好老公,就来了招“劈门闩炖雌鸡”,还煮了一锅小米饭,来为丈夫饯行。杜氏也是没办法,丈夫变得神神道道,性情古怪,长此以往弄不好要神经了。与其让丈夫在家整天愁眉苦脸,还不如让其出去闯荡闯荡,如果混出点名堂岂不更好?孤注一掷也好,死马当活马医也罢,总得试一试。这个即将远行的人就是百里奚。

当时百里奚啃着鸡大腿,就着小米饭,流着伤心泪,对杜氏说了很多“假如我将来混好了,一定接你去享福”的片汤话,杜氏也是听听罢了,她只希望丈夫出去闯荡后能振作一些。也许她是这么说的:“你这死鬼,我只等你十年,十年之后你还未归,我就改嫁。”此时的杜氏真是百感交集啊,虽然丈夫无能,但毕竟对自己很好。自己本意不想让丈夫出去,没钱就没钱呗,日子过得倒也舒心。但丈夫非要出人头地,玩命冲着荣华富贵一路狂奔,不支持就等于是伤害他。但支持了,她却心里没底。因为丈夫毕竟年纪一大把了,没什么社会竞争力,如果遭受冷遇势必精神上受挫甚至想不开而自杀。这些因素都是有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杜氏怕百里奚飞黄腾达之后抛弃自己,那就惨了。说到史上的负心老公,可谓多如牛毛。司马相如有钱了,就想甩了卓文君。足智多谋的卓文君一看不妙,写了一首悲痛欲绝的《白头吟》,才算及时遏止了司马相如出轨的苗头。汉成帝搞到赵飞燕,就冷落了班婕妤。李隆基遭遇杨玉环,就厌倦江采苹。陈世美当官了,就想杀掉前妻秦香莲。诸如此类,男人升官发财就容易变心,古代现代都一样。要是哪个老公“不幸”从一而终,女人就犹如中彩票啦。当然,看问题得辩证地看。老公为什么变心?是因为女人没有吸引力啊。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吸引力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水性杨花型。男人喜欢奔放的女人,女人过分奔放就显得浪了,老公就没安全感了。二、撒泼打滚型。动不动就泼妇骂街,动不动就玩菜刀的女人太可怕,老公忍无可忍,抛弃就快了。三、好吃懒做型。打扮自己勤快,家里异常脏乱,这样的女人不可娶。四、狂妄自恋型。总以为自己长得美,总以为自己最贤惠。其实长相很普通,脾气也不好。这种活在臆想世界里的女人,迟早被抛弃。五、没有主见型。就连买一包胭脂都要请示老公的女人,谁敢要?万一家里着火,她是不是要先向老公请示之后才去救火?杜氏不属于以上任何类型,但她就能幸免被抛弃的命运吗?

离开家之后,百里奚变成了“背包客”,拿着简历四处找工作。他先后游历了宋、齐等国,期待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明君。但人家一看他没有工作经历,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随便找个借口打发他走。后来百里奚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先找了个不太景气的小企业混碗饭吃。这个小企业就是虞国。没想到的是,这个虞国的老板虞公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他为了贪图蝇头小利而亡国,倒是给后世创造了一个唇亡齿寒的成语。这个虞公丧国后,百里奚再次失业,又逃亡至楚当了牛童(养牛的人)。没想到歪打正着,他居然把牛养得那么肥硕健壮,楚王被惊动,就让他养马,再后来惊动了秦穆公。穆公一看,这是个人才啊,就以很便宜的价格(五张黑公羊皮)换回了他,让他养国家。百里奚果然不负众望,把一个被动挨打的秦国养成了状如虎豹的大国,从此声名远扬,成为各国竞相挖掘的“超级饲养员”。

百里奚做官后,锦衣玉食、使奴唤婢、春风得意。一天,府中有个洗衣女工主动请求为百里奚演奏一曲。百里奚纳闷,定睛一看,此女很“眼熟”,就问:“你不是洗衣工吗,怎么还会演奏?”洗衣女工答:“回大人,民女自幼熟通音律,后被丈夫抛弃,无法生存,才流落到府上当了洗衣工。见大人也是懂音律之人,就写了首原创歌曲请您指点。”百里奚一听很高兴,拍手说道:“你说的没错,我于音乐确实是行家。那你开始演奏吧。”洗衣女工自弹自唱了一首歌,百里奚越听越觉得悲伤,越听越觉得凄惨,居然放声大哭。他使劲揉了揉双眼,近身端详眼前这洗衣女工,不禁大呼,这不是他离别三十年的结发之妻杜氏吗?百里奚没有老眼昏花,此人正是杜氏。至于这夫妻二人,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场景相聚,史书上也没有详细记载。也许只有杜氏本人知道内幕,也许她乔装改扮一路“监视”百里奚,也不是没有可能。再有一点值得注意。杜氏在百里奚府中待的时间不短,既然是合法夫妻,理应理直气壮上前相认,为什么她没有相认?为什么她还要做这么一场秀呢?想来原因只有一个,杜氏见百里奚升官发财之后,并无“假如我将来混好了,一定接你去享福”之意。自己故意在百里奚面前走过,也未引起注意,几次考验不成,只好采取这“攻心”之法了。要说杜氏也够有创造力的,这一番声泪俱下的演唱,不费吹灰之力就击垮了丈夫的心理防线。更重要的是,丈夫当着府中那么多人的面,为了怕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也得咬牙相认。遇到杜氏这样的老婆,百里奚那真是“再狡猾的狐狸,也干不过好猎手”。夫妻俩抱头痛哭之后,杜氏笑问百里奚:“你忘性很大啊,怎么连我都认不出来了?”百里奚羞愧难当,只能用“我老眼昏花,不识得娘子真面目”来搪塞了。杜氏又再问:“你还记得我宰杀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给你吃吗?”百里奚答:“当然记得啦,那鸡炖得味道不错,小米饭也不错,只是缺了点酒。”

说到这里,杜氏到底给百里奚唱了什么歌,让其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呢?请看文本。她当时唱的还真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字说》:“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齑,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梁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浣衣。嗟乎!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

杜氏的这次弹唱有些指桑骂槐的意味,她是想用激将之法来试探老公那颗心是否“变质”:“百里奚啊百里奚啊,五张羊皮换回来的相国。想当年,你出去找工作那天,我把门闩当柴火烧了给你炖鸡吃。你儿子见你吃肉,馋得直哭,让我打发到邻居家写作业。如今你升官发财了,就忘了你的结发之妻吗?如今你身披锦绣,锦衣玉食,你的老婆却靠洗衣物来维持生活。难道你眼睛被驴踢了,装作看不见吗?你怕是让富贵冲昏了头脑?想当年,我哭着送你离去,如今你高高地坐着,我却在这里为你弹唱。呜呼!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三十年前的那个早晨,你都忘了吗?你都忘了吗?你都忘了吗?你都忘了吗……”

仔细阅读这首作品,会发现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没有那些冠冕堂皇甚至形而上的词语,而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再现。这些再现不是被直接嫁接到诗里,而是经过杜氏的思虑,有了更为真实的呈现。这首诗歌之所以经典,在于作者心中有情,文字背后有故事。这样的诗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口语诗,但又比口语诗高级甚至高贵。它规避了口语诗里的脏、乱、差,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其实这个杜氏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人,一是没有大量优秀的作品,二是她多年忙于生计,并没有进行专业持久的创作。但她却是个“一首诗”主义者,这个不得不服,有的诗人写了一辈子都不见得能有一首传世的代表作,而这位杜氏却凭借着一首“歌词”就被载入文学史,这样的运气谁能遇到?

 

 

第4章 虞姬


第4章 虞姬

他是假霸王,我是真虞姬

个人简历

姓名:虞姬

朝代:秦末

籍贯:江苏

职业:舞蹈演员

主要作品:《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和项王歌》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项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他对虞姬眼含柔情地说:“项羽作为西楚霸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现在是个诗人,你也是。挽歌还未响起之时,我们好好做一回诗人。”虞姬说道:“这才是原来的你,领兵打仗有什么好的,还是当个诗人来得逍遥自在。”项羽当场给虞姬献诗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挽歌,也是项羽写得最好的一首诗。这首诗还可以这样解读:“啊,我是个勇敢的大力士,但我遇到瓶颈了,我的马为什么不向前跑?我的女人,我遇到了危险,我很烦恼。”虞姬听罢来了兴致,就和诗一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之后她为项羽跳了一段优美的舞蹈,就拔剑自刎。两位诗人就这样用最浪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了幕。这就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还原当初那个感人的场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肯定是巧合):

霸王:“虞姬,我们被困住了,走不动了。”(这时四面响起了楚地的歌声。)

虞姬:“我们已经到了江东?”

霸王:“我送你走。汉军已包围了我们,趁他们还没扑上来之前,你穿着楚人的衣服,从西边悄悄出去,我派人保护你,你一个女子,他们不会注意的。”

画外音(虞姬):“我听见远处隐约的刀剑声。那些护送我的人已经为我开了一条血路。我看着霸王,笑容在晨风中飘荡。”

霸王:“虞姬,听话,你一定要活着出去。”

画外音(虞姬):“我轻轻地吻着霸王,我生命中的男子。看见他对我温柔地笑着。白白的牙齿,好看的眉毛,迷人的络腮胡子,我听见他给我的诺言。”

霸王:“等我,我一定回来。”

画外音(虞姬):“霸王绝望地吻着我的唇,我尝到了眼泪咸咸的味道。”

霸王:“等我回来,等我回来。”

画外音(虞姬):“我仰脸对他笑,他说过他喜欢看我笑。轻轻的,柔柔的。像鸢尾花在风中悄悄绽放,温情而又感伤。”

画外音(虞姬):“我轻轻地笑着,拔出他的剑。眼前一片红雾飞过。我看见霸王伤心的眼神,我感觉不到疼。我的霸王就在身边,我躺在他宽广的怀里。我感觉到他冰冷的唇。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太累了,终于可以睡觉了。”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虞姬这首《和项王歌》为后人伪作。理由是《史记》中只有项羽悲歌,假若有“美人和之”的事件,《史记》为什么没有记载虞姬的歌。虞姬的歌最早见于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文中说引自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于是疑点出现了,连那么有名的《史记》都不录此诗,虞姬的歌肯定是伪的。也许《楚汉春秋》也是伪的。因此推理《和项王歌》是伪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我国秦汉不可能出现如此成熟的五言诗。这一点倒是有两点证据反驳。第一点,据《汉书·外戚传》载,戚夫人的《舂歌》就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第二点,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样一来就推翻了伪作之说,还了《和项王歌》“清白之身”。《和项王歌》的真伪说疑问解决,但具体到诗歌文本,又产生了疑问。有人从这首诗中看出了疑点。前面两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属于客观现象描述,没什么问题。但后面两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就有点不对劲了。这两句翻译过来是:“大王的斗志已经没了,看来我虞姬也活不成了。”如前文描述,虞姬和项羽爱得那么深切,在项羽生死时刻虞姬理应挺身而出鼓励他“别灰心,你能行”。那样的话,霸王级的项羽说不定就能杀出重围绝处逢生。要知道项羽也曾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但我们的虞姬没有那样做。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居然说了句“大王意气尽”来扰乱项羽的心志,难道虞姬是刘邦派来的间谍吗?不排除这个可能。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西楚霸王不是浪得虚名。他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呢?项羽果然杀出重围,逃到乌江边上。后来虞姬自杀,到了安全地带的项羽流下几滴虚伪的英雄泪。项羽真的那么爱虞姬吗?不然。虞姬一个舞女而已,大英雄生死时刻岂能儿女情长?等将来东山再起,找什么样的美女还不是随心所欲?分析到这里,得出一个结论,虞姬的这首《和项王歌》并非史上传言的“经典爱情五言诗”,而是一首充满可疑的“伪情诗”。

虞姬写完她生平第一首诗之后毅然自杀,而她的死也充满了可疑。最大的疑点是,虞姬的死是为了拒绝刘邦的羞辱,还是因为看出了项羽的软弱?当项羽被四面楚歌唱的心烦意乱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顶不住了。如果自己死了,心爱的大美人就会落到刘邦这个泼皮手里。猥琐男人刘邦又有挖别人墙脚的嗜好,还未当上皇帝,就先后搞了曹、吕、戚、白、赵等八个老婆。项羽是个铁血硬汉,他不想让虞姬遭罪,就用诗来暗示:“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说:“虞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办?是我来解决你,还是你自己解决?你看着办吧。”虞姬一听,明白项羽的意思,答道:“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以此表示自己“从一而终”的决心:“你都完蛋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咱们不是说好同生死吗?我去也。”虞姬可能也意识到,即使自己不自杀,项羽也不会让自己苟活。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了断,还落个千古贞女的美名。这回答了第一个疑问。虞姬之所以选择项羽,是看重他是条拿得起放得下的血性汉子。直到两人对诗时,她才发现这个男人的真面目。这个天天满口我爱你的男人居然在关键时刻,让自己先死。真是瞎了眼了。虞姬早听说刘邦是色鬼,自己长得如此标致,到时候再被娶入后宫生一大堆孩子,一辈子就算有交代了。当项羽用诗试探她是想活着被刘邦蹂躏,还是死了落个清白时,虞姬就知道自己是非死不可了。在心里将负心男人项羽和猥琐男人刘邦认真做了一番比较之后,虞姬决定为项羽去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这算回答了第二个疑问。后世对虞姬有两个美誉,说她是千古第一贞节烈女诗人,她的死是保护尊严的最后努力。还说她是为爱殉情,没有一人像她那样为爱坚守。但是,凡事就怕较真,一较真问题就出来了。凡事也怕对比,所谓比较级产生最高级嘛。

单说这虞姬的殉情问题。千百年来比虞姬死得酷的大有人在。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殉情。憨厚闷骚的梁山伯得知心爱的英台妹妹被无赖马文才“撬”了去后,气得当场口吐鲜血,气绝身亡。男人死了,即将到手的爱情泡汤了,祝英台便起了殉情之心。这时臭无赖马文才骑着高头大马,带领一队人马迎娶祝英台。花轿至马乡村,突起旋风挡路,祝英台下轿哭祭梁山伯,墓忽然裂开,祝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这时从墓中飞出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祝英台的死如秋叶之静美,充满了古典浪漫主义气息,比虞姬的死更让人为之叹息。若从殉情者知名度和动机来看,这两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虞姬为项羽死,貌似出于对“大英雄”的敬仰,实则是被迫无奈,往广义上扯,那就是“为国捐躯”。虞姬的殉情具有欺骗性。祝英台为梁山伯死,是为了捍卫爱情。往广义上扯,就是捍卫人类最美好最高级的情感。祝英台的死具有励志意义。而且小祝和小梁二位新人爱得真是地动山摇,感人肺腑,说死咱就死,风风火火闯黄泉的决心让人动容。从这个角度看,虞姬的“殉情”比祝英台的殉情低级,在感人指数上也逊色不少。

史上还有一位为男人殉情的烈女,叫绿珠。绿珠被石崇包养,整日陪同这位骄奢淫逸的爷享乐。当时石崇是贾谧的马仔,处处有贾谧罩着,成为横行一方的土霸王。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受了牵连。石崇家底厚,虽说被免了乌纱帽,经济财产并未受到损失,所以这哥们照旧歌舞升平。这一日,赵王伦的马仔孙秀看上了绿珠,就派人到石府捎话。来人说:“我们家大爷孙秀看上了绿珠,特差小人火速将绿珠送到孙大爷寝室。”石崇刚要发火,突然想到自己已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只好服了软。立刻命令其麾下数名美姬排成一字长蛇阵,让来人精心挑选。来人说:“痛快,石大人果然够意思。不知哪个是绿珠?”这次石崇憋不住了,怒了,大声咆哮道:“要想夺绿珠,先从我尸体上踩过去。”孙秀没得到绿珠,心有不甘,就求助大哥赵王伦,想办了石崇霸占绿珠。赵王伦果然给面子,随便找个借口就办了石崇。不久孙秀率领大队人马包围石府,石崇对绿珠说:“我如今这下场可都是因为你。”绿珠说:“你也别埋怨了,我为你死你总该满意了吧?”说罢绿珠跳楼自杀。绿珠的殉情倒和虞姬有些相似,都是为了薄情男人而死。但绿珠的死却是不值得的。虞姬和绿珠差不多,都属于傍大款的女子。从她们所傍的大款来看,差距顿现:绿珠傍的石崇乃一酒色之徒,跟武霸王项羽无法相比,石崇又是官场之人,跟军事家项羽无法相比。这样一对比,虞姬无疑是占优势的,这下虞姬终于找到“垫背”的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说虞姬的自杀就比绿珠的自杀更高级?答案是不确定的。

虞姬是诗人,有人说是牵强。说其除了有一首五言诗外,并无其他作品。其实不然。虞姬还有两首四言诗。一是《采芝操》:“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另一首是《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清代诗人袁枚非常欣赏虞姬,曾作诗曰:“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表达了对这位女诗人的敬意。后世有评论家说,虞姬的五言古风是由民歌转向文人五言诗的发轫之作,由此也落实了她的诗人身份。至于虞姬这个人,有学者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一号人物。但无论怎么样,虞姬还是名垂青史了,一个女诗人,能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诗人班昭和史学家班昭相比,前者的身份更具有亲和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品读班昭的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历史的“老学究”,并非传说中那般刻板木讷、了无生趣。我们看到的是她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也会涉及柴米油盐,也会为子女的教育大伤脑筋。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诗人该有的生活。俗话说,诗歌丰富生活嘛。

 

 

第5章 戚夫人


第5章 戚夫人

跳舞的孔雀,好色的英雄

个人简历

姓名:戚懿

朝代:西汉

籍贯:定陶

职业:舞蹈演员

主要作品:《舂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舂歌》

《睢宁县志》记载,楚汉相争之时,刘邦经常被项羽追得抱头鼠窜。一次,刘邦被追得走投无路,慌乱之中钻进一口枯井,才算是躲过一场劫难。其实也不怨刘邦,主要是项羽太能打了,如果让这二位单打独斗,十个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但刘邦心眼多,能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就助长了项羽的威风,也惯出了他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毛病。直到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得神经兮兮,在乌江自杀。但在项羽的鼎盛时期,刘邦完全属于被动挨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逃亡生活。

刘邦在枯井里待了一天一夜,出来的时候饿得头昏眼花,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地,被正要出门的戚氏父女救起。喝了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些酒肉,刘邦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休养了几日,身体已经康复,但老刘还是赖着不走。什么原因呢?原来刘邦看上了戚老汉的闺女戚懿。要说刘邦是真够色的,在逃难的情况下还色心不改,真是让人佩服。刘邦对戚老汉说:“老人家你好,我叫刘邦,我是很有实力的。我看上你闺女了,希望你能同意。”刘邦这么直接的表白把老头吓了一跳。戚老汉上下打量刘邦,见其相貌一般,衣衫褴褛,但眉宇之间隐藏着凛然之气,想必是真有抱负的有志青年。但初次相识,并不了解,于是就推诿道:“我答应你没用,我闺女同意才行。”刘邦哈哈大笑,说:“要是令爱同意,那我们就今日完婚,你看如何?”戚老汉说没问题。不一会儿戚懿派丫鬟捎来话,同意。戚老汉一愣。这时刘邦说道:“我们早就一见钟情了,只有你还蒙在鼓里。赶紧准备洞房吧。”就这样,刘邦轻而易举地就将山东第一美人戚懿拿下。

新婚之夜,刘邦对戚懿许下誓言:“我的大美人,谢谢你慧眼识英雄,我一定不会辜负你这番真情。你耐心等待,我把项羽这厮摆平,做了皇帝之后就封你为贵妃。”戚懿答道:“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预感你有帝王之相,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能到来。”没多久,刘邦就在定陶登基,并且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戚懿被封为贵妃。结婚之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当时的戚懿除了第一身份是皇帝的老婆,还有一个身份是舞蹈表演艺术家。艺术造诣炉火纯青,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刘邦号称酷爱艺术,还常常身体力行参与其中。一次刘邦喝了点酒,对戚懿说:“朕今天很high,咱们跳一支舞吧。”戚懿就和这位喝多了的皇帝陛下在金銮殿上翩翩起舞,他们的身体贴在一起,他们的心在一起,他们的灵魂在一起……后来刘邦一遇到烦心事,就对戚懿说:“朕今日心情很不爽,你舞一曲何如?就来上次那个‘翘袖折腰’。”据说戚懿的艺术之魂是“翘袖折腰”。从技术上讲,就是弯腰劈叉之类的“硬功”。戚懿身为舞蹈艺术家,“硬功”自然高超。其实刘邦喜欢的“硬功”只是舞蹈入门的基本功,舞蹈真正的神韵还是在神情动作上。怪只怪刘邦这个鄙俗的武夫,错拿舞蹈当武术欣赏了。

戚懿嫁给刘邦后,本以为从此夫荣妻贵了,没想到打错了如意算盘。刘邦身为九五至尊,却非常惧内。大老婆吕后是个撒泼打滚、心机颇深的女人,软的硬的都不吃。再加上吕后社会关系很广,路子野,刘邦很被动,能不惹她尽量不惹她,能躲着她就尽量躲着她。刘邦一懦弱,戚懿肯定要倒霉。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皇后妃子形如水火,势不两立。吕后听说刘邦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就想,那又怎样,连刘邦都怕我,何况是个刚进门的妃子?为什么吕后敢如此专横?刘邦又为什么如此怕她?简单说来,吕后有恩于刘邦。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第二点,刘邦在当沛县泗水亭长的时候,因玩忽职守放跑了犯人,逃至深山之中。吕后每天长途跋涉为其送饭。第三点,楚汉战争时,吕后为保刘邦,沦为项羽俘虏,受尽欺凌。有了这三点做保障,再加上刘邦的不断妥协,吕后自然是气焰嚣张。戚懿遇到吕后算是倒霉,没什么道理可讲。

没多久,戚懿为刘邦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名叫如意。吕后此前也为刘邦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名叫刘盈。二子之中,刘邦更喜欢如意。一次刘邦喝多了说道:“刘盈为人仁弱,不像我,只有如意像我。我早晚要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这话很快传到吕后那里,吕后有些惊慌,火速请教名士张良,问到底该怎么办。张良说,你们家的事情我不便插手,你去找商山四皓吧,只要那四位出马,刘盈太子之位可保。很快四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莅临刘邦处,开导刘邦说:“按照长幼,刘盈已是太子。而且据我们观察,刘盈天性淳厚,办事能力很强,人缘也不错。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废掉太子之位?希望您再慎重考虑考虑,给他机会。到时候,我们老哥四个定会鼎力加盟,共同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刘邦多聪明,一听就知道是吕后使的坏。四位德高望重的学者隐居山林多年,平时见一面都难,怎么今天一露面就替刘盈说情?肯定就是吕后暗箱操作啊。刘邦很为难,商山四皓德高望重,不便得罪。无奈之下只好做了妥协:“其实刘盈也不错的,既然有你们四位辅佐,那朕就放心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刘盈成功上位,史称惠帝。如意被封为赵王。

得知刘盈没有被废,戚懿非常郁闷,整日哭哭啼啼表示抗议。刘邦安慰:“我之所以妥协,是怕给你带来灾祸。吕后那个娘儿们可不好惹,万一废了太子,她肯定找机会报复,到时候局面不好收场。”戚懿说:“你怎么这么没用,我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看上你这么个窝囊废。”刘邦无语。不久刘邦大病,预感将不久于人世,就找来心腹赵尧商量对策。刘邦说:“我这一走,吕后肯定要对付戚懿和赵王,这可如何是好?”赵尧后来出了个不怎么样的主意,他说:“这好办啊,陛下也找个得力大臣辅佐赵王。我看汾阴侯周昌比较适合,此人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不畏强权,应该可以对付吕后。”刘邦觉得周昌靠谱,就下旨宣周昌秘密入宫。安排完后事,刘邦了无牵挂,驾鹤西去极乐世界去了。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氏尊为皇太后,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垂帘听政。成功上位之后,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折磨戚懿。她一共动用了两项酷刑。第一项为舂米,戚懿头发被剪,手脚戴镣铐,每天推磨舂米。第二项为人彘,戚懿四肢被砍,眼珠被剜,耳朵被药熏聋,喝下哑药,后被扔在厕所。就这样,戚懿被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着。丧心病狂的吕后还觉得不甘心,就对皇帝刘盈说:“儿子陛下,妈给你看样好玩的东西。”刘盈说好啊。当刘盈看到戚懿面目全非的人彘模样,顿时晕过去,醒来后对恶母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之子,终不能复治天下!”受了刺激的刘盈自此神情恍惚,意志消沉,二十二岁就死了。

再说吕后,害死情敌戚懿之后,又把如意定为第二个目标。吕后派人传旨给如意,我非常想念你,你哥哥刘盈(此时刘盈还未死)也非常想你,请你务必来长安一趟。当时如意在外地。如意接旨后问周昌该怎么办,周昌说你装病。吕后见如意没有上当,就再生一计。下旨将周昌调回长安工作。如意没办法,只好跟着回到长安。不久如意就被吕后用毒酒害死。至此汉朝完全掌握在吕后手中,而戚懿和如意这苦命的娘俩,在人间没过上好日子,只好搬到天堂享受美好生活了。

历史上的戚懿被称为戚夫人,说她美若天仙,歌舞俱佳,文采飞扬。作为诗人,戚夫人只有一首作品传世,不得不说是个遗憾。这首《舂歌》是戚夫人服刑之时所作:“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戚夫人含泪说道:“刘邦死了,靠山没了,吕后当权,将我囚于永巷罚以舂作。她本意不在摧残我的身体,而是摧残我的精神。儿子为王,母亲成为阶下囚,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这一切来源于一场宫廷斗争。在吕后的迫害之下,我整日像牲口一样劳动,随时都有死的危险。我死不足惜,我的担忧有谁能知?我的爱子如意啊,我对你充满了担忧,我死之后,你该怎么办?”在诗中,戚夫人无法忍受酷刑,期待儿子如意前来解救自己。但最终母子尽遭吕后毒手。这首即兴创作的诗是戚懿在舂米之时脱口而出的。此诗运用的是口语化的创作方式,看似浅白朴实,实则也暗含深厚的底蕴和哀伤。此诗的可贵之处在于,看似讲述作者本人经历,实则也是讲述后宫之中不被皇帝临幸,一生凄苦悲惨的妃子宫女的故事。戚懿身陷绝境,思念儿子,即使儿子来了又能怎样?不过是吕后掌中一只蝼蚁而已。所以说,戚懿呼喊的不是她儿子,而是正义强悍的能拯救自己的力量。作为弱势女子,她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这首《舂歌》并非一首简单的诗,它是一个女人向另一个女人投去充满复仇意味的“塑料炸弹”的诗。

戚夫人事件中,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刘盈是个好人。他并不像其母吕后那样残暴,如意到长安之后,刘盈怕他遭毒手,就让如意跟自己住在一起。再有,他看到人彘后,能感慨母亲的残忍,算得上是一个正义的善良的皇帝。二、刘邦太懦弱。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婚姻问题上,戚夫人押错宝了。如果刘邦事前把一切问题处理妥当,戚夫人母子也不至于死得那样悲惨。男人的自私软弱,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如果戚夫人及时发现,想好预防的办法,也是可以避免的。难怪明朝诗人朱鹤龄在《戚姬》中讽刺刘邦:“楚舞悲歌泪满巾,娥许而主切酸辛。可怜三尺夷秦项,身后难存一妇人。”意思是说,你刘邦虽然可以灭了项羽,但却在关键时刻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你还算个英雄吗?朱鹤龄毕竟是个诗人,他其实也是在为诗人的命运呐喊。在此,我们还可以换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首诗:“刘邦,你作为一个皇帝,应该充分重视文艺人员。像戚夫人这样杰出的艺术家,你非但没有大力保护,还让其遭受迫害,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别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