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钢琴简谱双手: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9:37

第36章 黄峨


第36章 黄峨

你的伟大,怎样捍卫都不过分

个人简历

姓名:黄峨

朝代:明朝

籍贯:遂宁

职业:家庭妇女

主要作品:《寄外》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寄外》节选

1559年,明代文学家杨慎含恨死于云南戍所。噩耗传来,妻子黄峨悲痛欲绝,只身赶往云南奔丧。尸骨运抵杨慎老家,亲友决定厚葬这位家族里的名人。黄峨坚决反对,理由是太铺张了,人活着的时候都没好好享受,死后弄得再风光又有什么用。于是连杨慎的衣服都没换,就裹个草席“原封不动”地掩埋了。亲友闻之皆惊。下葬没几天,嘉靖皇帝担心杨慎假死,派人赶到墓地看看这个执迷不悟的罪犯有没有“忏悔”的意思。打开棺椁,见杨慎还穿戴着改造服躺在里边面目狰狞,事实证明,杨慎的葬礼完全是按照“罪犯”的规格来办理的,来人见没发现什么“违规操作”,扫兴而归。嘉靖皇帝闻听“逆臣”杨慎死时还穿着改造服,龙颜大悦,觉得其认罪态度良好,心中怒气才算平息,就没再追究。按照当时的局势,杨慎虽然死了,嘉靖皇帝势必还要跟他“斤斤计较”,为什么呢?因为杨慎得罪了嘉靖。在嘉靖和杨慎之间发生的这个事件中,诗人黄峨作为亲历者始终在场,她深知丈夫死后必遭残害,就做出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面对皇帝的淫威,身无权势的家庭妇女黄峨又能如何?眼见丈夫郁闷致死,作为深深爱着他的妻子,黄峨又该如何?

杨慎到底哪里得罪嘉靖皇帝了?嘉靖皇帝为什么在杨慎死后还对其施与“暴政”呢?这还得从嘉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说起。朱厚照酷爱娱乐,开了一家叫“豹房”的大型夜总会,整日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不理朝政。作为下属的杨慎很看不惯,多次上谏,要求皇帝注意点影响。朱厚照能听他的吗?不能。杨慎再次上谏,朱厚照干脆躲着不见。生性耿直的杨慎实在无法忍受这个昏庸腐朽的皇帝,就在家抱病假以示抗议。后来朱厚照玩垮了身体,落了个娱乐致死的结果。朱厚照死后,皇位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朱厚熜就是嘉靖。见无能皇帝朱厚照光荣“下岗”,杨慎看到了希望,重新回到单位上班。情绪高涨的杨慎非常期待看到,这位嘉靖皇帝能大刀阔斧地干一番事业,但很快就让他失望至极。这位嘉靖比他堂兄强点但能力有限,心灰意冷的杨慎再度萌生辞职的念头。后来在“议大礼”的政治斗争中,杨慎当着嘉靖的面诋毁“先帝”朱厚照,被一顿暴揍,发配到云南反省。所以,嘉靖和杨慎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谁也不服谁。但嘉靖毕竟是皇帝,想办杨慎还是轻而易举的。

虽然杨慎官场失意,情场却很得意。去云南之前,杨慎回了老家一趟。恰逢原配夫人病故,杨慎的精神遭受双重打击。但男人就是一种薄情的雄性动物,丧偶之后的杨慎象征性地难过了一个月后,就萌生再找一个的念头。当他得知父亲故交黄伯父膝下有一才女,年方二八尚未嫁人,就派人前去提亲。虽说杨慎是个二婚,且属于“停薪留职”,但其毕竟是文学名流,又是明代状元。再加上杨、黄两家又是世交,知根知底,这个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少女时代的黄峨对杨慎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听要跟偶像哥哥结婚,心情澎湃了好几天,不敢相信那是真的。这对老夫少妻的结合引起强烈反响,黄峨也被誉为“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据说杨慎一生娶了四个老婆,大老婆王氏,病死,无子女。二老婆黄峨,无子女。三老婆周氏,是杨慎在云南“改造”时所娶,生有一子。小老婆曹氏,也是杨慎在云南“改造”时所娶,生有一子。杨、黄二人婚后感情很好,经常写诗调剂生活。他们居住的地方是个美丽的小岛,四面环水,野鸟纷飞,荷花逐水而立,常有渔人泛舟水上。院子里种满蔬菜和各类果树,最多的是石榴树。一日夫妻二人院中散步,黄峨见石榴花开红艳似火,杨慎手拿折扇风度翩翩站于石榴树下,不由爱从心头起,诗从口边生,就写了首名为《庭榴》的诗:“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番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杨慎大呼妙哉,真是一首绝妙的情诗,为夫笑纳了。杨慎来了兴致,即兴和了一首《桂林一枝》:“银汉无声下玉霜,素娥青女斗新妆。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这两口子小日子过得很舒服,整日以诗佐酒消遣时光,倒也逍遥自在。不久,杨慎官复原职重返京城,黄峨作为干部家属进京。没多久,杨慎就因看不惯嘉靖的做法而参与“议大礼”被贬。这就和前文说到的,杨慎得罪嘉靖皇帝被发配到云南吻合上了。丈夫独自在云南“改造”,黄峨只好返回新都老家,开始了漫长的“守寡”岁月。两地分居的日子实在难熬,思夫心切的黄峨,隔一段时间就给丈夫写一首情诗寄去。她既是表达相思之苦,也是鼓励丈夫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刑满释放,重新做人。

黄峨在一首《罗江怨》这样写道:“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另外一首《黄莺儿》写道:“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江湾几流,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还有一首《寄外》写得更为出色:“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三首诗如杜鹃啼血,催人泪下、断人愁肠。三首诗一经问世,就在民间迅速流传,成为夫妻情诗的经典范本。杨慎在困境之中读到妻子的情诗老泪纵横,想到自己落得这步田地,完全是“咎由自取”。唯有黄峨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是幸?是命?杨慎后来给黄峨回了两首诗。一首为《恩遣戍滇纪行》:“江陵初解帆,全惶理征衫。家人从此别,客泪不须缄。腾装首滇路,问愁程楚岩。”另外一首为《临江仙·江陵别内》:“楚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杨慎在云南“改造”了三十年,直到古稀之年才算看到希望。按照明朝法律,服刑者年满七十岁就可以免除“改造”。如释重负的杨慎解下枷锁,千里迢迢赶回新都和黄峨团聚。但造物弄人,古稀之年的杨慎遭了三十年的罪,好不容易熬出来想安度晚年,但却再遭现实重创。嘉靖得知杨慎“畏罪潜逃”,就说:“我大明朝的法律是针对良民的,对他这样的忤逆之徒无效。”嘉靖下旨将杨慎抓获,继续在云南“改造”。老年杨慎这个恨啊,悔啊,怨啊,最终忧郁地死在云南。1559年,云南的天空下起小雨,新都的天空却是晴空万里。女诗人黄峨站在开满石榴花的院子里,突然感觉内心一阵抽搐,她抬头仰望天空,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她似乎预感到丈夫要出事,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大声嚎哭。杨慎死讯传来,早有心理准备的黄峨赶往云南收尸。看着被岁月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杨慎直挺挺地躺在那里,黄峨无言,含泪写下一首《寄外》:“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黄峨搂着丈夫的尸体,自言自语道:“我歪歪斜斜哭醒在冷雨夜,泪水掉落杯里,那杯酒很苦。此时你目光如昔。你已把灵魂托付于我,安置于桃花盛开处。血一瓣,泪一瓣,皆因你的血而重生。你上路了,如一只大雁终生独翔。路的那头是光辉岁月,那些安息在昨夜的苍凉,是你眉宇间闪过的一道霹雳。可有让死去之人活转的灵犀?有时命运是致命的毒素,太阳正被黑暗撕扯成碎片,一切寂静得可怕。为什么,当被恶毒的眼神注视着时,你沒有闪躲,迟迟不肯后退寸步。为什么当危险将至,你不放弃闪躲?为什么?现在,我终于听不到你的心跳了,但我能看到你的脸,生发出凄迷的霞光。”这是黄峨为丈夫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夫妻二人的尘缘也随着阵阵青烟做了了断。

历史上说,黄峨其人很怪,说她在创作上极为苛刻。她对所写诗文少有满意的,于是就边写边毁,导致流传后世作品不多。她的主要作品有《杨状元妻诗集》一卷、《杨夫人乐府词》五卷、《杨夫人词曲》五卷、《杨夫人曲》三卷、《杨升庵夫人散曲》、《升庵夫妇乐曲》、《杨夫人乐曲》等。后来的两位文坛大腕曾经非常看好黄峨。一位是明代文学家徐渭,称黄峨的诗“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另一位是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他在《历朝诗集小传》中说黄峨“闺门肃穆,用修亦敬惮”。1566年,嘉靖皇帝死,穆宗即位。穆宗上台时才六岁,还是个刚断奶的小孩。明朝重臣张居正见给故人杨慎平反的机会到了,就联合了几个大臣集体出面,上奏这位六岁的皇帝。杨慎得以平反,终于摘掉了逆臣的帽子,还被追赠光禄寺少卿,黄峨也由安人晋封为宜人。1569年,黄峨去世,死后同杨慎合葬,这真正应验了那句老话:生同心死同穴。黄峨的一生献给了一个叫杨慎的男人,她爱得凄苦,但结局圆满。在这一点上,黄峨比同为诗人的那几位乡人爱得更有含金量:她比卓文君爱得理智,比薛涛爱得矜持,比黄崇嘏爱得常态,比花蕊夫人爱得庄严。虽然她不及几位女诗人有名,但那又怎样?作为诗人,有力的文本和伟大的人格,远远要比虚无缥缈的名利让人更加铭记。

 

 

第37章 马湘兰


第37章 马湘兰

情人见面,分外脸红

个人简历

姓名:马湘兰

朝代:明朝

籍贯:金陵

职业:娱乐城老板

主要作品:《仲春道中送别》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CS有差迟。

《仲春道中送别》

王穉登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位名叫马湘兰的风尘女子会亲自赶来苏州为他祝贺七十大寿。马湘兰这次不仅带来了贵重的礼物,还花重金请来两个戏班通宵达旦地唱堂会。演出现场,马湘兰亲自登台朗诵祝寿诗:“举觞庆寿忆当年,无限深思岂待言。石上三生如有信,相期比翼共南天。”在充满怀旧意味的诗韵中,老年王稚登不禁一声叹息,大呼:“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马湘兰黯然:“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回到南京后,马湘兰得了重病,不久端坐而逝。这一幕发生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男主人公是明朝著名学者,女主人公则是“秦淮八艳”之一。据《秦淮广记》载,马湘兰名守真,字月娇,小字玄儿,号湘兰,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说其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之称。马湘兰虽然相貌“姿首如常人”,但却“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也就是说,马湘兰属于那种有着极高修养和独特气质的女人,遗憾的是长相一般。

那么,马湘兰的独特气质究竟有哪些呢?有两方面是无法回避的,一是马湘兰性格中的“出位”,二是马湘兰和王穉登近半个世纪的凄婉爱情。先说第一个“出位”,马湘兰相貌平平,却对男人充满吸引力。常人眼里,既然名列“秦淮八艳”,定是色艺双绝,至少也是长得很漂亮。但马湘兰相貌一般。史书上说其纤眉细目、瘦弱如柳、皮肤白腻、娉娉婷婷。既没“沉鱼落雁”,也没“闭月羞花”,这样的条件在极其注重脸蛋的娱乐圈确实不太好混。但马湘兰谈吐不凡、神态娇媚、善解人意、博古通今,这在秦淮河畔众佳丽中属于出类拔萃的综合型人才。再有就是,马湘兰的客户大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人雅士,少有鄙俗之辈,故其内秀容易被人重视。马湘兰不简单,硬是以其毫无争议的才华弥补了容貌上的缺陷,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这一点,还真值得后世“丑女”同行好好学习。

马湘兰第二个“出位”是有双美丽的大脚。在缠足为美的年代,小脚就是性感的标志,也是男人衡量女人漂亮不漂亮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像马湘兰的这双大脚,那就意味着丑,意味着“先天残疾”。马湘兰的客户曾写诗这样挖苦她:“杏花屋角响春鸠,沈水香残懒下楼。剪得石榴新样子,不教人见玉双钩。”这诗写得损,想必这位客户曾有幸一睹“马氏大脚”的风采,不然不会写得如此传神。在此不妨大胆猜测,马湘兰生于明朝,又姓马,又是大脚,会不会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婆马秀英(绰号马大脚)有什么关系?这个请史学家们务必研究一下,也许马大脚跟马湘兰还真是一家子呢。有了这双美丽的大脚,马湘兰就不走寻常路了,迸发出“一香已足压千红”的风韵。这双鲜明的大脚使马湘兰鹤立鸡群。很多客人慕名而来,有的还提前预订“大脚”。

马湘兰的第三个“出位”是远离政治,不给自己找麻烦。纵观史上文艺女青年,大多以结交官场之人为荣。像柳如是于钱谦益、陈圆圆于吴三桂,以及“秦淮八艳”剩下的那“五绝”,最终大都落得失意收场。在这方面,马湘兰比较明智,从不跟风。她结交的最大的“官”就是王穉登,王穉登的身份是学者和画家,做过最大的“官”是编辑助理。纵使王穉登很爱马湘兰,也无法像其他官员那样用权势和地位“罩”着心上人。再说马湘兰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贵妇气派,完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根本就不用王穉登付出什么。经济独立的马湘兰比其他一心攀附权贵的同行要有气节,自给自足的感觉倒也挺美。

马湘兰的第四个“出位”是,自视阳春白雪,不理下里巴人。马湘兰虽在青楼,却一直坚守“不接粗客”的原则。没有学识的客人不接,不刷牙有口臭的客人不接,自以为是的客人不接,不爱洗脚的客人不接,当众挖鼻孔的客人不接,说脏话的客人不接,说话喷唾沫的客人不接,男不男女不女的客人不接,不懂文学艺术的客人不接……总之,只要是她瞧不上眼的一律挡在门外,就是不接。尽管这样,马湘兰的客户资源不但没有减少,还在稳步上升。马湘兰对客人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势必会得罪一些客人。一次,一位客人怒气冲冲跑到当地“消协”投诉马湘兰拒客。有关部门负责人前来调查,就说:“江湖上传说,马湘兰做生意很有原则,果然名不虚传。你不如改名叫马原则吧?”马湘兰听出对方挖苦自己,就答:“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只要不触犯王法,我愿意如何就如何。我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关部门负责人一看难不倒马湘兰,就说:“你是卖方,人家是买方,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你凭什么把客人赶出来?你还想不想在这混了?”马湘兰答:“我早就不想做了,您随便吧。”后来有关负责人果然进行报复,好在王穉登积极“运作”,此事才算了结。马湘兰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马原则这个名字挺适合她。

马湘兰和王穉登的爱情,是困其一生的爱情,也是不伦不类的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湘兰这辈子毁在了王穉登的手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凭着马湘兰的财力和色艺,完全可以找一个靠得住的男人过好后半生。但她太挑剔了,挑来挑去,最终看上了大自己近二十岁的王穉登。但人家王穉登还嫌弃她的职业不好,找了好多理由拒绝。马湘兰这回动了真格的,九头牛也拉不回。他们的相识充满了戏剧色彩。马湘兰在业内口碑不错,赚了不少钱。她花巨资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独栋别墅,取名“幽兰馆”。“幽兰馆”装修豪华,地处黄金地段,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没多久就一跃成为金陵地区日日爆满的五星级宾馆。马湘兰也告别了逢场作戏的娱乐生涯,成为领军餐饮业的CEO。马湘兰发达之后,没忘记扶植艺术。她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马湘兰艺术基金”,专门资助那些落魄诗人、流浪歌手、失意画家,此举得到文艺界同仁的交口称赞。作为艺术家的王穉登,被马湘兰这种致富不忘扶植艺术的事迹深深感动,就登门拜访。马湘兰一看王穉登很有才,这男人长得也挺带劲儿,为人也挺讲究,就萌生好感,吸纳王穉登为“马湘兰艺术基金会”会员。马湘兰纵横娱乐圈数十年,什么男人没见过,她为何如此看好王穉登?这是有原因的。凭着女人的直觉,马湘兰也许觉得王穉登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另外,马湘兰也许看出,凭着王穉登的才学,将来定能干一番大事,跟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人在一起也有个盼头。还有就是马湘兰是真爱才,为了让王穉登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她主动付出不求回报。无论是哪一种猜测,对于王稚登来说都不吃亏,就看他意会到什么程度了。后来二人交往频繁,这朋友就算处上了。

一天马湘兰心血来潮,给王穉登画了两幅画。其一是《叶兰图》,画上附有一首七言绝句:“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其二是《断崖倒垂兰图》,画上也附有一首诗:“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纵观以上两首诗发现,这是马湘兰写给王穉登的“求爱诗”。诗中说得明白:“王穉登,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你觉得我这个人咋样?”王穉登多聪明啊,一看这爱情的枪要走火,就连忙说:“你真的挺好的。你看,时间也不早了,我还有点别的事,先行告辞,改日再叙,拜拜。”其实不怪王穉登世故,在那个年代,跟娱乐圈的人谈朋友毕竟不是主流。王穉登即使真的能冲破封建牢笼娶了马湘兰,那也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思想转变过程的。马湘兰抛出这个“砖”,暂时还引不出王穉登这块“玉”。本次求爱宣告失败。

求爱未遂,马湘兰有些失落,但很快就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倒是王穉登这个大男人有些过意不去,他几次找到马湘兰说:“我们谈谈好吗?”马湘兰说:“好啊,你想谈什么?”王穉登解释说:“我好歹也是一个七尺男儿,四十不惑还一事无成,自己都养活不了,何谈养活家小。”王穉登又说:“你人长得好,心地善良,又有钱,这么好的条件,将来一定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至于我们,做知己挺好,你难道不觉得吗?”听“老谋深算”的王穉登这么一说,马湘兰心如死灰,知道定是自己娱乐圈的经历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也就没说什么,只怨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马湘兰好就好在心胸豁达,通情达理,她能体谅王穉登的难处。既然不能嫁娶,就做个朋友,这样也好。但是爱,从今往后只能在心口难开了。至此,这二人真的就开始了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了。

王稚登自此认识马湘兰以后,事业开始转运,他受聘到京都大学参加编修国史。马湘兰预感到这位知己要飞黄腾达了,替王穉登高兴,就写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饯行:“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CS有差迟。”马湘兰在诗中再次表露出对王穉登的“特殊情感”,马湘兰说:“穉登,无论你爱不爱我,我都会忠诚地为你守节,无论你爱不爱我,我都会在内心深处将你当做丈夫。虽然我们没有夫妻之实,但却有夫妻之爱。这份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穉登?”这次王穉登没再掩饰,当场许下誓言:“妹子你如果还爱我的话,就等着哥哥取得功名。到时候哥哥一定娶你。”马湘兰为避免再次尴尬,就打岔道:“天气凉了注意保暖,别让妹妹担心。”满心欢喜的王穉登以为到了京城就能一展宏图,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主编国史的负责人见了王穉登后,觉得此人是个一肚子猪大肠的“水货”。但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辞退,只好让他干些校对改错之类的小营生。王穉登也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就主动辞职回到江南。王穉登觉得实在没脸见人,就搬家到姑苏过着独居生活。马湘兰知道后,怕这位“哥哥”想不开,几次到姑苏寻找,终于得见。在他们以“兄妹相称”的三十年里,一直保持书信来往,从未间断。虽然王穉登从未公开承认过跟马湘兰的关系,但在内心之中已然将马湘兰当做自己的妻子了。后来马湘兰将“幽兰馆”交给助理打理,搬到姑苏和王穉登住在一起,直到去世。历史上记载,晚年马湘兰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她的是落寞和凄怆。一首《鹊桥仙》可以看出其当时状态:“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目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诗中说马湘兰华颜日衰可以确信,但说她落寞和凄怆却不见得。从物质上讲,马湘兰是个富婆,靠着吃老本安度晚年不成问题。从爱情上讲,马湘兰和王穉登虽未正式登记结婚,但也是常厮混一处。即使王穉登不接受她做老婆,但至少兄妹关系还是能保持。当时社会安定,马湘兰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说她落寞和凄怆,或许是出自对其诗的误读。但诗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产物,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真的能全部真实反映作者创作状态和生存状态吗?不尽然。

马湘兰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一说她是湘南一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流落到金陵入了风月场。一说她是姑苏人士,因家境贫寒被卖到妓院。至于哪种更为可信,不得而知。马湘兰有诗集一部,名为《湘兰集》。剧本一部,名为《三生传》。画作若干,其中《兰竹石图》卷、《兰花图》卷、《兰竹水仙图》轴、《兰竹湖石扇》、《墨兰图》、《兰竹石图轴》最为著名。《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才华横溢的马湘兰为什么喜欢王穉登?她到底看上王穉登什么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王穉登的简历:王穉登,明代文学家,字伯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生,祖籍江阴。拜名重当时的吴郡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为师,入“吴门派”。“公安派”首领之一的袁道宏认为他的诗文“上比摩诘(王维),下亦不失储(光羲)、刘(长卿)”。当吴中文坛领袖文征明逝世后,王穉登因诗文而声名煊赫主掌吴门文坛三十余年。他一生撰著的诗文有21种,共45卷。作品被收录进《明史·艺文志》,《弈史》被《四库存目》收录。王穉登还是万历年间著名剧作家,著有传奇《彩袍记》、《全德记》,在金陵剧坛颇有影响。

 

 

第38章 张红桥


第38章 张红桥

天天见面,绝不要柴米油盐

个人简历

姓名:张红桥

本名:张秀芬

朝代:明朝

籍贯:福州

职业:“三陪女郎”

主要作品:《七绝》

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丛。梦吉梦凶都不定,朝朝望断北来鸿。

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轻罗泪湿鸳鸯冷,闲听长宵嘹唳鸿。

寂寂香闺枕簟空,满阶秋雨落梧桐。内家不遣同陵去,音信何缘寄塞鸿。

玉箸双垂满颊红,关山何处寄书筒。绿窗寂寞无人到,海阔天空怨落鸿。

衾寒悲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

半帘明月影瞳瞳,照见鸳鸯锦帐中。梦里玉人方下马,恨他天外一声鸿。

一南一北似飘篷,妄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七绝》

张红桥原名张秀芬,这个名字既俗气又普通,不容易被人记住。后来张秀芬流落福州城外十几公里的闽侯县境内,寄居在其姨母家。她的姨母是个艺术老师,在她的悉心调教下,张秀芬成为文艺界著名的“三陪女郎”。由于姨母创办的“叙情馆”坐落于红桥旁边,再加上张秀芬艳名远扬,往来的客户们叫习惯了,就称张秀芬为张红桥。红桥是她的艺名。

据说张红桥知书达理、容颜秀丽、才华超绝,在当地文艺界算是一线青年女诗人。历史证明,女人只要具备以上三样,就具备了“招蜂引蝶”的资本。历史再次证明,像张红桥这样的女人,其道路注定是曲折的,前途注定是黑暗的,命运注定是悲戚而传奇的。创办“叙情馆”以来,作为经纪人的姨母四处奔忙,积极为张红桥联系“业务”。张红桥正式踏入娱乐圈,开始了倚门卖笑的娱乐生涯。毕竟是读过书的知识女性,张红桥对一般的文盲客人根本不答理,她喜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事业有成的客人。由于出场费太高,光顾的客人寥寥无几。

生意不好做,姨母就换了种经营策略,让张红桥傍大款。但这个提议却遭到张红桥的反对。她对经纪人说:“凭我的才貌,什么有钱人没见过,我要想傍早傍了。我现在明确告诉你,我就想搞个诗人当老公,谁写得好我就嫁给谁。”姨母没办法,叹了口气道:“你们这些诗人啊,都是神经病,你爱咋咋地吧。”后来张红桥举办了一个大型征集诗词活动,只要是男性诗人都可以投稿,最终优胜者将获得跟张红桥结婚的机会。自古江南才子多如牛毛,这一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当地诗人们的创作欲望。众诗人纷纷投诗词往张红桥处,希望以诗词为媒,获得佳人垂青。海选阶段,张红桥认真品评各位选手的诗作,居然没发现一首满意的,就有些心灰意冷:想我一朵鲜花,为何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花瓶呢?我的诗人哥哥你到底在哪里?

尽管张红桥海选没看到一首好诗,但也并非一无所获,还是发现一些亮点。比如,这个征诗活动就吸引了当时最著名的“闽中十才子”的密切关注。其中之一的王恭就怀着必胜的信心给张红桥投了一首诗作:“重帘穴见日昏黄,络纬啼来也断肠;几度寄书君不答,雁飞应不到衡阳。”此诗完全是在玩意象,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红桥读之觉得浅薄,毙掉。张红桥还收到了另外一位闽中才子王偁的诗作:“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SX。”据说这首诗还有个创作背景。说这个永泰才子王偁游学归来,途经闽县稍作停留,就住在王恭他们家。王恭就跟王偁说:“哥们,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王偁忙问:“什么秘密?”王恭就把张红桥以诗招亲的事情告诉了王偁,王偁一听就来了精神,就说:“这事我在行啊,哥们你就瞧好吧。”王恭心想,我这么牛X都不行,你也比我强不到哪去。但这哥们心机深,没有当面打击王偁,而是顺着他说:“我觉得你肯定行,去吧,搞定张红桥我请你喝大酒。”王偁也不是一般人,潇洒英俊,才思敏捷,是个四处留情的流浪诗人,对付女人很有办法。他见张红桥并不动心,就采取了“阵地战”,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他先是在张家隔壁租了房子住下,每日从楼上偷窥楼下张红桥的闺房,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偁的艳福来了。一日午后,王偁看到张红桥半L坐在窗前沉思,不时用手巾擦拭香汗,姿态极具诱惑力。王偁被眼前这一幕“春意盎然”的景象彻底震撼,灵感突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他诗兴大发,飞快写了一首“偷窥诗”(就是前文提到的那首)。写完之后,王偁非常满意,他对自己说:“王偁啊王偁,佩服佩服,你真是太有才了。”张红桥看到这首“大作”,嘴角一撇,虽说诗中“烟笼芍药”、“水浸芙蓉”、“神游蓬岛”写得很有意境,但“梦绕巫山”、“汗湿SX”等语却显得格调不高。这种“太监诗”(上边好,下边残缺)她见多了,毙掉!自以为是的王偁最终没有讨得张红桥的芳心,失意而归。但事情还没完,张红桥死后,这个王偁还曾为其鸣不平呢。

就在王偁苦苦期盼张红桥的答复的时候,他的“诗哥”林鸿到王偁租住的房子造访。作为“闽中十才子”中的首席诗人,林鸿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当的官也是最大的。据说曾被朱元璋非常看好,曾经亲自主持殿试。林鸿出口成诗,老朱很满意,就封了个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后由于林鸿经常跟领导耍大牌而被报复,导致下岗。失业之后的林鸿心里难受,老婆朱氏又因病而逝,双重痛苦导致他厌倦都市生活,回到故乡闽侯县。一下子无事可做还有些不适应,于是林鸿就四处看望旧朋故友。

这一日林鸿去看望王偁,二人秉烛夜谈。王偁对林鸿说:“哥们,我告诉你个秘密。”林鸿问:“什么秘密?”王偁一指楼下说:“哥哥请往下看,是否看见一个美女伫立窗前?”林鸿伸脖子往下看,果然见一美人正在月下焚香,恰似一尊玉琢的菩萨散发出母性的光辉。林鸿是个著名诗人,一见此景,随口吟道:“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花如水点银屏。含QY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之后林鸿就问王偁:“这个姑娘何许人也?”王偁也没隐瞒,将自己掌握的张红桥的所有情报都告诉了林鸿。并且告诉林鸿:“张红桥是个性格美女,我征服不了她,接下来就看哥们你的了,祝你成功。”听完汇报之后,林鸿对张红桥很感兴趣,就决定参与这次竞争。他将诗非常工整地写好,然后装入一个锦囊中,委托房东老妇转交给张红桥。很快老妇兴冲冲地回来向林鸿报告:“恭喜你林公子,自从征诗活动开始,我还从未见过张小姐回复过谁。没想到她看到你的诗之后,当场就回了诗。你真牛。”

林鸿一看有戏,立刻又写下一首诗委托房东老妇传送。这次张红桥回复得比较大胆:“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态度很明确:“林鸿你好,我很看好你,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林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该是出手的时候了,就表明了立场:“云娥酷似董娇娆,每到春来恨未消。谁知蓬山天样远,画栏咫尺是红桥。”意思是说,咱们这么楼上楼下住着多麻烦,既然我们互相看好,那就同居吧。”林鸿这话说得有点过,如果张红桥告他耍流氓的话,他还真没辙。但此时的张红桥被爱冲昏了头脑,哪里还顾得上那些个事情,她最后写道:“芙蓉作帐锦重重,比翼和鸣玉漏中。共道瑶池春似海,月明飞下一双鸿!”意思再明白不过:“我同意跟你同居,你赶紧找房子吧,越快越好。”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算定了百分之九十了。

王偁一看张红桥跟林鸿动真格的了,心中怅然,就找了个借口回老家永泰舔伤口去了。王偁走后,林鸿租下了他的房子。后林鸿借口房子住得不舒服,就搬到张红桥家居住。这下两人终于明目张胆地同居。张红桥的姨母(也就是她的经纪人)年老体弱,又怕得罪外甥女没人养活,就只好难得糊涂了。这段恋情对于张红桥来说,算是甜蜜的初恋,她爱得死去活来无法自拔,整日对着镜子偷笑。而对于林鸿来说,这算是枯木逢春重燃爱火,什么都不想了,先快活了再说。林鸿倒想得开,他深知自己无法娶张红桥当老婆,因为张红桥毕竟是个三陪,说出去不好听。所以就干脆来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张红桥问林鸿什么时候结婚?林鸿每次都说:“再等等,不急。”

人生就是这样,你讨厌的人,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这句话用在张红桥身上正合适。这个让她很讨厌的人,就是曾经海选被淘汰的王偁。王偁怎么又回来了呢?原来这个王偁以为自己忘记了张红桥,但到老家之后发现不对,自己脑子里飘的都是张红桥的影子。难道我还爱着她?王偁随便找了个借口,重新搬回以前租住的房子。此时王偁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偷窥狂躁症。他整天趴在窗口睁大双眼,密切注视着张红桥跟林鸿的一举一动。他还买通张家的丫鬟,让其时常撩开张红桥闺房中的窗纱,便于自己捕捉春光。果然,王偁看到了很多少儿不宜的场面,他就将这些“细节”写进了诗里:“一双明月贴胸前,紫晶葡萄碧玉圆。夫婿调酥绮窗下,金茎几声露珠悬。”诗中的“明月”、“紫晶葡萄”暗指女人的双乳。如此流氓的诗,传到了张红桥的手里。张红桥读罢脸色大变,厉声怒喝:“呸!此人真乃百年不遇世间少有的大变态臭流氓也。”王偁得知自己的流氓行为曝光,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再次回到老家永泰,等待机会复出。

张红桥与林鸿的同居生活过了一年就宣告结束。林鸿突然收到老丈人的书信,让他别在乡下待着了,回北京重新找份活。虽说老婆死了,但老丈人的话还是不敢不听。林鸿就对张红桥说:“桥,我去去就回,等我混好了就接你到京城享福。”张虹桥也看出来,自己留不住林鸿,就顺水推舟地说:“我等你,你可一定要回来啊。”林鸿走后,张红桥深居简出,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思念这位情郎。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来了林鸿的七封情书,其一:“女螺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归梦不觉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其二:“骊歌声断玉人遥,孤馆寒灯伴寂寥。我有相思千点泪,夜深和雨滴红桥。”其三:“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其四:“春衫初试淡红绡,宝凤搔头玉步摇。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其五:“一襟拥恨怨魂消,闲却鸣鸾白玉萧。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其六:“伤春雨泪湿鲛绡,别燕离鸿去影遥。流水落花多少恨,日斜无语立红桥。”其七:“绮窗别后玉人遥,浓睡才醒酒未消。日午卷帘风力软,落花飞絮满红桥。”林鸿不愧情场老手,这几首诗写得很绝。每首末两个字都是“红桥”,用别、想、思、盼、忆、梦、醒等词记下了对红桥的相思之苦,这几首诗像一汪清泉般滋润了张红桥那干旱的心田。漂亮话谁都会说,尤其是对女人,林鸿深谙此道。张红桥隐约从林鸿的情书中觉出了疑窦,林鸿虽然口口声声说我爱你,但却对二人婚嫁之事只字不提。对此张红桥只能自怨自艾,因为毕竟是自愿的,人家也没强迫自己。于是她就整天忐忑不安,担心林鸿甩了自己。长此以往,终于患上了忧郁症,数月之后郁郁而终。

林鸿到了北京后,很快就找到了朝廷的好工作。老丈人见他仍是光棍儿,就劝其再找一个。林鸿就把自己跟张红桥的恋情向老丈人汇报,老爷子听完觉得此事不靠谱,一个妓女再从良也还是妓女啊。就劝说林鸿跟张红桥断绝来往,否则后果自负。林鸿怕跟老丈人翻脸,就假装答应。也许真的有冥冥之中的姻缘,林鸿有段时间总做噩梦,梦见张红桥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天上飘。于是他决定回去看望张红桥。到家之后,才知张红桥因为思念自己已离开人世。林鸿悲伤不已。检点张红桥遗物时,林鸿发现床头放着一封信件,打开一看,顿时泪流满面。是张红桥写给自己的七首诗,其一:“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丛。梦吉梦凶都不定,朝朝望断北来鸿。”其二:“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轻罗泪湿鸳鸯冷,闲听长宵嘹唳鸿。”其三:“寂寂香闺枕簟空,满阶秋雨落梧桐。内家不遣同陵去,音信何缘寄塞鸿。”其四:“玉箸双垂满颊红,关山何处寄书筒。绿窗寂寞无人到,海阔天空怨落鸿。”其五:“衾寒悲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其六:“半帘明月影瞳瞳,照见鸳鸯锦帐中。梦里玉人方下马,恨他天外一声鸿。”其七:“一南一北似飘篷,妄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张红桥才高啊,情书写得让人拍案叫绝,翻译出来大概是这样子:“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看不出什么结局。自始至终全是你,让我投入太彻底,故事如果注定悲剧,何苦给我美丽,演出相聚和别离?没有星星的夜里,我用泪光吸引你,既然爱你不能言语,只能微笑哭泣,让我从此忘了你。没有星星的夜里,我把往事留给你,如果一切只是演戏,要你好好看戏,心碎只是我自己。”仔细阅读这组诗,会发现每首诗都是精心设计的,每首诗的末尾都有一个“鸿”字。可谓独具匠心构思奇巧,可谓想亲亲想得奴家胳膊腕腕酸……

林鸿读罢后悔不已,觉得对不住张红桥,但为时已晚。他只好在诗里发泄悲愤:“柔肠百结泪悬河,瘗玉埋香可奈何!明月也知留佩玦,晚来长想画青蛾。仙魂己遂梨云梦,人世空传薤露歌。自是忘情惟上智,此生长抱怨情多。”但这些对一个死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张红桥的死讯传开,故人王偁再次现身。他将情敌林鸿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指责他不懂得怜香惜玉,真是白害了一个大美女了。后来王偁留下一首诗就走了:“湿云如醉护轻尘,黄蝶东风满四邻。新绿只疑销晓黛,落红犹记掩歌唇。舞楼春去空残月,月榭香飘不见人。欲觅梨云仙梦远,坐临芳诏独伤神。”这个王偁,虽说有点变态,但还是有情有义。不知道张红桥嫁给他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这样的假设显得很苍白,因为爱情没有假设。

 

 

第39章 柳如是


第39章 柳如是

我的身体就像你的基金

个人简历

姓名:柳如是

朝代:明朝

籍贯:嘉兴

职业:交际花

主要作品:《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节选

后蜀皇帝孟昶投降亡国,他老婆花蕊夫人愤怒之下写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了那些没有血性没有气节的男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德行。到了明朝,一位名震秦淮两岸的女诗人也遇到和花蕊夫人一样问题,她老公钱谦益不但投降了清朝,还写了一篇《降清文》替自己遮羞:“谁非忠臣,谁非孝子,识天命之有归,知大事之已去,投诚归命,保全亿万生灵,此仁人志士之所为,为大丈夫可以自决矣。”钱谦益是文坛大腕,知道怎么才能把一件龌龊的事情包装得高尚纯洁,并且理直气壮。那么,面对老公如此厚颜无耻的行为,诗人柳如是如何表示的呢?请看大屏幕

柳如是,明末清初诗人。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花柳的柳),名隐。因是辛弃疾的粉丝,就从其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找出“如是”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柳如是被卖入娱乐圈的演艺培训班,进修琴棋书画、德智体美等才艺。四年“本科”毕业后,她很快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给明朝退休老臣周道登当小妾。当时周道登已经六十多岁,白天让柳如是坐到自己大腿上,教以文墨。晚上让柳如是睡在自己旁边,教以房事。柳如是毕竟是“名牌艺术学堂”“本科”毕业,再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文笔出色,很快就把周老头哄得滴溜溜乱转。这就引起周道登其他妻室的严重抗议,一帮失宠的老少娘儿们还成立了失恋阵地联盟,一哄而上围攻未成年少女柳如是。柳如是也不含糊,就跟众妾展开对骂,最终舌战群妾而大捷。周道登毕竟曾经拿过明朝的俸禄,这事要传到皇帝那儿还不得晚节不保?怕把事情闹大,周道登就把柳如是重新卖回妓院,这也算是鱼归水,兽归山了。柳如是听说这个消息后,心想:与其让你甩了我,倒不如我先甩了你,我不但甩了你,还让你戴顶绿帽子。很短的时间内,柳如是就跟一个男家丁发生了关系。周老知道此事后鼻子都气歪了,正好借题发挥,以该人才不符合贤妻标准,将柳如是打发回演艺培训班。柳如是待业。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柳如是的性格:睚眦必报,哪个男人对她不好,她就给他戴顶绿帽子。

二十三岁时,风华正茂的柳如是再次傍上了另外一位明朝红人钱谦益。就是前文中写《降清文》的那位。钱谦益是名噪一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收藏家。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当时钱谦益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心情比较郁闷。经常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光顾各大娱乐场所,寻求刺激消愁解闷。结识柳如是之后,老年钱谦益焕发了青春,二人厮混一处,日夕晤对、谈诗论文、打趣调笑。狂喜之下,老钱诗兴大发做诗咏叹:“老大聊为秉烛游,青春浑似在红楼。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年百岁忧。”并且跟柳如是开了个情色小玩笑,说:“我年纪大不中用了,只能爱你乌黑的长发,雪白的肌肤了。”柳如是回复道:“我不在乎年龄差距,我爱你雪白的头发,乌黑的肌肤。”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少儿不宜,但却是“话色理不色”。为什么呢?先分析一下柳如是为什么会看上钱谦益。被周道登卖回妓院之后,柳如是又跟张缚、张西铭和陈子龙有过一段恋情,但都是不了了之。一来柳如是觉得以上三人没什么前途,不能给自己一个奢侈舒适的生活。二来是三人都太年轻,还达不到让柳如是顶礼膜拜的地步。所以就一个一个地被柳如是“pass”掉了。经过综合考量,钱谦益除了年纪大点,其他硬指标都非常好。柳如是心想,找这样一个人做靠山,值了。从一个娱乐圈小明星的角度讲,找一个既有社会地位又能保护自己的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现实意义,那些地痞流氓再也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历史上说,柳如很爱钱谦益,钱谦益死后还亲自为其主持葬礼,可见二人感情非比寻常。关于这一点,容笔者慢慢说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钱谦益是真爱柳如是,他能为柳如是豁出去。一次,钱谦益带着柳如是来到即将竣工的“我闻室”(为了博得美人欢心,钱谦益遣人在红豆山庄为柳如是造了座小楼。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钱谦益诗兴大发,当即创作了一首诗歌:“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钱谦益在诗中向柳如是表态:虽然你从事过“特殊职业”,虽然人生如戏,一场大梦,但我不在乎,我只在乎你爱不爱我,我只在乎我爱你爱得够不够深切。这话由一个花甲老人的嘴里说出,自比年轻的毛头小伙子更具有煽动性和亲和力。但也略微透露出些许滑稽之感来。一番苦心,纵横风月场的柳如是当然知晓,她热血沸腾,当即回赠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柳如是直截了当地说:“爱情是什么?只不过是一刹那的荷尔蒙分泌过度而已。婚姻是什么?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没有婚姻,爱情死无葬身之地。婚姻和爱情不一样,意味着两个人在有生之年是彼此相依为命的伴侣,是彼此分享精彩生命的好朋友。是比血还热还浓的责任。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就要将生命中的贫困、厄运、不幸担负起来。彼此扶持,携手走过风雨人生。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你就必须懂得,爱是一生的责任。你的情义我收到,希望这不是你酒后胡言。既然你说你爱我,那就减去一切繁文缛节尽快娶我。只有付出实际行动,才是对承诺的最好交代。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别急着答复我。”看到柳如是的回复,钱谦益失眠了。

不久,钱谦益下定决心要娶柳如是。他放风说:“我钱谦益要结婚了,是我的朋友,就来为我道喜。”钱谦益并没有透露新娘的姓名,怕朋友们知道自己娶了个风月女子不来赏光。为此,钱谦益还花重金找来婚庆公司策划了一个浪漫的场景。娶亲当日,各路朋友如期而至,场面十分盛大。这时,湖面上驶来一艘船。船身装点各种花草彩带,船上端坐一支小乐队演奏喜庆浪漫的舞曲,伴娘伴郎分左右两边站立。钱谦益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吩咐司仪婚礼开始。司仪宣布:“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今天是公元×年×月×日××分。据观天象的权威人士说,此时此刻是成婚的吉时,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我们的钱谦益先生和柳如是小姐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请问钱先生,您愿意娶您身边这位柳小姐为您的妻子吗?钱答:“我愿意。”那么,请问柳小姐,您愿意嫁给在您身边这位钱先生为您的丈夫吗?柳答:“我愿意。”直到此时,朋友们才知道钱谦益娶的是娱乐圈的当红明星柳如是小姐,现场顿时一阵骚乱。众人一致谴责,说钱谦益迎娶柳如是“亵朝廷之名器,伤士大夫之传统”,而且他还蓄意设局,将众多士绅官吏骗来贺婚,等于是强行让大家承认这桩婚姻的合法性。众人群情激奋,手里有什么扔什么,统统扔向彩船,以示抗议。船中的钱谦益眼见此景,非但不慌不忙,还现场创作了数首《催妆诗》。柳如是更是对岸上叫骂不屑一顾,安坐妆台精心描饰。洞房花烛夜,钱谦益问柳如是:“娘子,我今天表现如何?”柳如是答:“我看行。”

后清兵入关,大明亡。清军击败李自成,攻占北京,旋即率师南征。明朝亡国遗臣南渡长江,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元弘光,史称南明。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大量招募明朝官员为其效力。柳如是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对钱谦益说:“我们的国家完蛋了,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我们自杀,以身殉国。另一条路是,为南明效力,反清复明。至于投靠清廷,你想都甭想。”钱谦益左右为难,就说:“你让我好好想想,要不我们一条一条地试一下,看哪条路最适合?”柳如是看出老公有投降的意思,就说:“那我们跳河自尽吧,你先跳。”钱谦益试了一下水说:“不行,水凉,此路不通。”之后他又说:“如果投靠南明,他们肯定抵抗不了多久就会被消灭,到时候我们还是死路一条。”最后钱谦益一咬牙一跺脚,说:“大丈夫生而为人,顶天立地,为谁效力不都是一样,我看还是投靠清廷比较靠谱。”

后钱谦益就投靠到阉党马士英、阮大铖一伙,与抗清名将史可法等人作对。柳如是百般劝说,岂知此时的钱谦益心意已决毫不反省。对经历过官场大风大浪的钱谦益来说,故国亡,山河破,已无可挂念。既然活着,就要往前看,钱谦益的“前方”是光明大道,清政府给的待遇不错,去吧,不去白不去。无奈之下,柳如是只好夫唱妇随,毕竟是夫妻,为此伤了感情有些得不偿失。钱谦益到清政府走马上任当日,柳如是给丈夫送行,船行至西湖上,二人矗立船头,柳如是倍感神伤,就做诗一首。她还想做最后一次努力,规劝钱谦益回头是岸。诗是这样的:“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楼云雾似妆楼;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意思是说:“老公,夫妻一场,我必须再次劝你,身为堂堂七尺男儿需有铮铮铁骨。如果你为国效忠,也许还有美好的生活等着我们去享受;如果你执迷不悟投靠清廷,那么结局也许无法收场。”柳如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挽留丈夫的心,未果。清军大兵压进南京城,钱谦益率领一班臣僚在南京城门外跪降,并献上贡礼。老公如此卑躬屈膝奴性十足,让柳如是心如死灰,就动了离婚的念头。转年秋天,清政府在北京召开“明朝俘虏表彰大会”,邀请各路俘虏届时光临听候封赏。众俘虏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率全家老小一路狂奔,赶赴京城。只有柳如是坚决不跟随钱谦益上路。送行之时,柳如是身穿大红衫,手举一面反清复明的红色大旗招摇过市,以求激怒清军,慷慨就义。但清军初入中原,不懂得红色就代表朱家王朝,还以为碰到一位神经病,就放了她一马。

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左侍郎,柳如是与其分居,暂不来往。此时的柳如是对老公异常失望,常常后悔嫁给这个没骨气的男人。思来想去心理极度不平衡,就重操旧业干起了“批发绿帽”的生意。分居的那段日子里,柳如是常与前来拜访的青年知识分子声色犬马、骄奢淫逸,整日通宵达旦翻云覆雨。作为风月场上的红人,柳如是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发泄对老公的不满,唯有“肉中作乐”才可以达到报复对方的目的。所以说,男人戴不戴绿帽,自己说了不算,完全取决于女人,这一点亘古不变。钱谦益在北京供职仅两个月便告病还乡。柳如是闻讯赶来,她大概也是玩腻了,想重新过安稳日子。二人回到钱谦益的老家常熟,准备合著一部明史,总结明亡教训,警示后人。没想到钱谦益的私人图书馆“绛云楼”失火,万卷书册尽成灰烬,烧掉了柳、钱二人的修史之梦。据民间小道消息称,这个事情是钱谦益的大老婆干的。她见老公被柳如是这个小狐狸精迷惑得神魂颠倒,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就想用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爱情。这个事情做得狠,果然没多久,钱谦益抑郁而死。老公一死,柳如是的悲剧随之降临。

柳如是嫁入钱家二十多年间,一直掌握钱家的财政大权,可谓是呼风唤雨辉煌一时。钱谦益一死,趋之若鹜的妻妾们群起而攻之,纷纷表示出要分财产的决心。这个场景多像她十四岁时在周道登家的那一幕啊。但这次她没有“舌战群妾”,而是选择了更为决绝的方式。她将所有财产分给了众人,见其仍不死心,赖着不走。就说还有一份非常贵重的财产,让众人改天过来分之,众人喜,离去。之后柳如是派人去县里告状,说自己即将被人逼死,请求法律支援。转天一大早,众人悉数到场。柳如是谎称上楼取“贵重财产”,进屋之后悬梁自尽。官府赶来,给这帮人定了个家主新丧、逼死主母的罪,统统打入大牢。柳如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了人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钱谦益和柳如是分葬于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庄,两墓相距约二十米。钱谦益的墓碑上写“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的墓前石碑上书“河东君之墓”。钱、柳二墓自康熙三年(1664年)归葬,至今已三百四十多年。柳如是传世之作主要有《戊寅草》,收诗105首,词30首,赋3篇。《柳如是尺牍》一卷,收书札31帧。另有《湖上笔》以及所辑的《古今名媛诗词选》。一个“臭名昭著”的风月诗人,浑身污点,一生遭到世人不齿。但却是个具有民族气节的真女子,柳如是能为自己的国家豁出去,却不能为老公豁出去。这就是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古今能跟柳如是相提并论的女诗人,还真不多见。

 

 

第40章 倪瑞璇


第40章 倪瑞璇

疯狂的石头会唱歌

个人简历

姓名:倪瑞璇

朝代:清朝

籍贯:宿迁

职业:批评家

主要作品:《过兴龙寺有感》、《闻蛙》

大厦欲将倾,数传得错嗣,

奸相忘封疆,权贵与罗织,

安然一金汤,遂被诸公弃。

《过兴龙寺有感》节选

草绿池清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闻蛙》

要问史上哪位女诗人最愤怒,那就要首推倪瑞璇了。倪瑞璇字玉英,宿迁地区著名女诗人。倪瑞璇虽为女儿身,却雄性荷尔蒙分泌旺盛,具有男性特征中的粗犷和豪爽。有句话说得好,知识越多,越具有批判精神。倪瑞璇的父亲早亡,五岁时随母亲寄居舅父樊正锡家。樊正锡是当地文学名流,是个爱才之人。他见倪瑞璇很有文学天赋,就将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个外甥女。倪瑞璇果然没辜负舅父的谆谆教导。七岁开始学古文,八岁做诗《九河考》、《河源志》、《云龙山赋》、《仙掌小铭》,九岁读五子书,十二岁时就精通经史子集百家诸书了。倪瑞璇求知若渴,就像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酷爱批判的倪瑞璇喜欢上了哲学,通过对大量哲学著作的研读,让她明白那些圣贤之所以受万人敬仰,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从孔孟那里,倪瑞璇明白了做人要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什么是人文主义精神呢?孔子和孟子两位老师告诉她,做人要先学习,要懂得思考,这一生才有希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受教育怎么办?只要执著不懈地努力,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力量促使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社会才能发展,民族才能进步。孟子老师告诉她,人生下来就是好人。荀子老师告诉她,人生下来就是大坏蛋。老子和庄子两位告诉她,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无为的境界,但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这一点,倪瑞璇比那些把无为当做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听从命运摆布的肤浅之人理解得更为深刻。倪瑞璇读书越来越多了,眼界越来越宽了,也越来越愤怒了。

十七岁时,倪瑞璇激情上演了她的第一次“炮轰处子秀”。她写了一首《过兴龙寺有感》炮轰朱元璋领导的大明王朝政权。倪瑞璇在诗中愤怒指出:“自从秦与汉,几经王与帝,功业杂霸多,岂果关仁义?”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大都是地痞流氓,如刘邦、朱元璋等,都是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盲,夺取江山也是靠耍小聪明和拉帮结伙。打江山的时候他们爱民如子,当了皇帝就忘恩负义、胡作非为。这些自命不凡的九五之尊们一个个说的比唱的好听,满嘴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没有一个是真正靠仁义来统治天下的。骂人可以上瘾,倪瑞璇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她再次愤怒指出:“大厦欲将倾,数传得错嗣,奸相忘封疆,权贵与罗织,安然一金汤,遂被诸公弃。”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无道的昏君们听好了,别光顾着花天酒地痴迷女色而不理朝政,国家都快让你们搞黄了。你们这些逢迎拍马的奸臣也听好了,如果国家黄了,你们都是千古罪人,个个都不会有好下场。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能有如此胆识,着实让人肃然起敬。虽然倪瑞璇的这种“反动言论”被演绎成各种版本在民间迅速流传,但并没有传到“上面”的耳朵里,否则她早就被兴师问罪了。当时的清政府比较圆滑,他们认为,本朝诗人诋毁前朝(明朝甚至更往前)的皇帝,这不正是用前朝皇帝之无能反衬清朝皇帝之英明神武吗?这样的批判家非但无罪,还值得表彰。倪瑞璇则认为,我骂前朝昏君其实就是骂你们,天下乌鸦一般黑,能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我不指名道姓地骂,我要不揭面具来骂。所谓含沙射影,所谓指桑骂槐,不骂白不骂。若清政府一旦追究起来,也没有真凭实据,能奈我何哉?这倒好,骂人的和被骂的双方想到一块去了,真是配合默契。有一点感到奇怪,就算倪瑞璇是个充满道德良知的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极为不满,她也不该以公然指责朝廷的方式发泄愤怒,这样丧失理智的方式似乎有些愚蠢。分析起来无非两点:一是倪瑞璇满怀抱负却无法施展,愤怒之下引发心理疾病,开始对社会不满,属于个人情绪化表现。二是倪瑞璇充满忧患意识,对朝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出口骂之,以泄私愤。

这次成功炮轰,增强了倪瑞璇骂人的信心,她还要开骂。倪瑞璇的第二次炮轰事件,相对第一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来得猛烈而直接。倪瑞璇看到,每当一个地方官员离职之前都会习惯性大捞一笔。他的继任者一上任就满腹怨气,开始横征暴敛,疯狂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为了应付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不得不变卖家产,变卖老婆孩子。而那些贪官却是骄奢淫逸,歌舞升平,应验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里的惨剧。倪瑞璇为此写了一首名为《闻蛙》的诗:“草绿池清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在这首诗中,倪瑞璇跟贪官们开了个玩笑:“看看这个貌似太平的世界吧,社稷貌似固若金汤,官员貌似两袖清风,百姓貌似安居乐业。繁重的苛捐杂税貌似很合理,贪官们绞尽脑汁、巧立名目搜刮百姓的钱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苛捐杂税,真是无处可躲无处可藏。现在只有野地水池里的青蛙不是官府收取捐税的对象。说实在的,你们这帮贪官真是太缺德了。”宋朝大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闻蛙》:“科斗忽安在,蛙声豪有余。虽成两部乐,恨失一编书。忿怒缘何事?号呼可奈渠。厨人不遐弃,犹得伴溪鱼。”陆游此诗也很愤怒,他借被厨子残害的青蛙发出呼叫,来为当时的南宋的抗战派鸣不平。但陆游的愤怒是隐忍的,含蓄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对青蛙情有独钟,他在小学的时候写过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树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在诗中通过对青蛙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伟大抱负。他这样说道:“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春天来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看看,这就是一个少年的豪言壮语:你们别看我只是一只小小的“青蛙”,我有翻江倒海的本事,我有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倪瑞璇的第三次炮轰事件同样具有杀伤力。这一次倪瑞璇对清政府官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无耻行为深感愤怒。她在一首《德政碑》中“大放厥词”:“如何官去今朝始,明日逢人皆切齿?有碑不若无碑好,一日碑存一日笑。”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树碑自吹的官儿好无聊,没有政德,还非要装出一副丰功伟绩的样子,真是恬不知耻。如果你们真有政德,老百姓心中自然会有一个公平的评价,与其花钱掩耳盗铃,倒不如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这样自吹自擂的做法居然互相效仿,成一时之风尚,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倪瑞璇又怒了,她这次歇斯底里不留余地地痛骂了清政府腐朽的地方官员。她会遭到打击报复吗?奇了,这一次倪瑞璇又是有惊无险。地方官员们得知被倪瑞璇“恶搞”,极为恼火,打算结成联盟给这个猛女一点颜色看看。后来一个官员说:“各位还别整她了,这是个骂人不要命的人物,哪天她脑子发热再告到朝廷,我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另一位官员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随便找个借口就把她办了,还死无对证。”众官员经过激烈争论,意见不统一,后投票决定。大多数人同意先放倪瑞璇一马,但如果她再生事端就真的不客气了。就这样,倪瑞璇又幸运地躲过一劫。清代诗坛大腕沈德潜通过这个事情,对倪瑞璇非常看好,称赞道:“独能发潜阐幽,诛奸斥佞,巾帼中易有其人耶!每一披读,肃然起敬。”

二十五岁时,愤怒诗人倪瑞璇嫁给一个叫徐起泰的人。徐起泰是二婚,有一子。倪瑞璇当了后妈。作为语文老师,徐起泰能诗善文颇有才学。但是命不好,考了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于是精神上受了点刺激。二人婚后感情还算和谐,经常谈文论诗,在充满墨香的书斋中缠绵悱恻。三十岁的时候,倪瑞璇得了绝症,临终前将一生所写作品一把火烧了,在烟雾缭绕中闭上愤怒的双眼。不知道这位“愤怒天使”到了天庭之后,还会不会写诗骂天上那些昏君贪官呢?倪瑞璇为什么在临终时焚稿呢?民间有两个版本给出答案:一说倪瑞璇虽然嫁给徐起泰,貌似夫妻恩爱,但她内心深处一直对丈夫不满。她觉得丈夫一辈子碌碌无为、懦弱窝囊,让自己和孩子跟着吃苦受累。俗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遇人不淑,到头来清贫一世,真是人间悲剧。所以她在临终时万念俱灰,将作品付之一炬。倪瑞璇可能是这样想的,好诗遇知音好比宝剑赠英雄,丈夫不解风情,留下毫无价值,还不如带走到另一个世界把玩。另外一说是,清朝流行文字狱,很多文人为此罹难牢狱。倪瑞璇写的多为“犯上”之诗,她担心死后这些“定时炸弹”给家人带来灾难。说了句“妾一生谨慎,计犯天地忌者此耳,曷用留之,以重余罪”。此说法来自民间,多有夸大失实之嫌,不足为信。

倪瑞璇死后,徐起泰整理其遗物,发现箱内尚存诗稿200余首,有的已被虫蛀过半,就整理装订成册,分上、中、下三卷,题名《箧存诗集》出版。这部诗集后来丢失,目前流传的为手抄版。倪瑞璇完成了她作为诗人的使命:针砭时弊、追问人性、人文关怀。她生命中潜在的悲悯情怀、抗辩精神,让她的诗歌充满现实主义批判性。品读这样一位女诗人的诗,无需怀着多么复杂的心情,有一颗爱诗的心就够了。

 

 

第41章 贺双卿


第41章 贺双卿

向沸腾的生活致敬

个人简历

姓名:贺双卿

朝代:清朝

籍贯:江苏金坛

职业:长工

主要作品:《浣溪沙》、《望江南》、《惜黄花慢(孤雁)》、《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

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

《浣溪沙》

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望江南》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惊,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阑,倦飞误宿平田。

《惜黄花慢孤雁》

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星星。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相看久(人),朦胧成睡,睡去还(空)惊。”

《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

女人,你的名字叫悲剧。也可以把这句话换作:女诗人,你的名字叫悲剧。比如李清照,经历乱世晚年凄苦;比如朱淑真,嫁错郎君郁郁终生;比如班婕妤,隐居长信宫虚度残生。作为女诗人,贺双卿的命运比起这些前辈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其短暂的二十年生命历程中,历尽坎坷,几乎没有享受过片刻美好生活。说贺双卿比其他女诗人命苦,是有根据的。第一,贺双卿出身贫寒。她既不像李清照那样出身大官家庭,也不像萧观音那样出身皇室。贺双卿出身农民之家,一副柴火妞打扮,没钱上学,就在附近学堂旁听。后来贺双卿就凭借这点学历,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诗人,可谓是自学成才的经典案例。第二,贺双卿遭受家庭暴力。嫁给农民周大旺之后,贺双卿等于掉进了渣滓洞。周大旺没什么文化,除了下地种田就是上炕睡觉,和读过几年书的贺双卿基本没有共同语言。贺双卿的婆婆性情乖戾,认为贺双卿整天抱本书没什么用,纯属装相,就对这个媳妇充满鄙视。所以,贺双卿经常遭到蠢夫恶母毒打,无语泪凝噎。第三,贺双卿当牛作马。嫁入周家之后,贺双卿就负担起所有家务劳动。什么洗衣做饭、喂鸡喂鸭、刷盘子倒炉灰等一系列家务活,在贺双卿勤劳的双手之下变得井井有条。长期高强度的劳动,让一个如花的姑娘过早地走向衰老。第四,贺双卿诗写得苦。别人写诗用来陶冶情操,贺双卿写诗是为了泄愤。由于经常遭受家庭暴力,贺双卿心中充满焦虑,不得不找个方式发泄。于是就在芦叶、竹叶、桂叶和破布残片上写诗,越写越悲愤,越悲愤越写,如此反复。由此可以看出,贺双卿对眼前的生活彻底绝望,她看到的不再是美好亮丽的色彩,而是不断聚集靠拢的黑雾,弥漫在她即将二十岁的天空。贺双卿的心破碎了,靠一首一首的诗来粘补,伤口补小了,痛楚却越来越大。第五,贺双卿死得凄惨。贺双卿嫁入周家两年,就被折磨致死,年仅二十岁。据说贺双卿患的是痢疾,面黄肌瘦、憔悴不堪。周大旺见她病病歪歪,干活的效率一度降低,相当不满。就继续家庭暴力,直至贺双卿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讲,贺双卿属于非正常死亡,属于被蓄意谋杀。

贺双卿活着的时候,曾有幸结识史震林等一批艺术家。史震林当时很惊讶,如此穷乡僻壤,居然还有此优秀的诗人,实属难得。贺双卿自小无人疼爱,嫁入周家又是屡遭毒害,心理上遭受严重摧残。她说她感到万分沮丧,甚至怀疑人生。这时青年才俊史震林出现了,对她又是如此体贴入微,融化了她那颗冰冻的心。他们“相爱”了是单恋,史震林不知道。于是在某个深夜,贺双卿给这位“准情郎”写了一首诗《赠史震林》:“终日思君泪空流,长安日远,一夜梦魂几度游。堪笑辛苦词客,也学村男村女,晨昏焚香三叩首。求上苍保佑,天边人功名就,早谐鸾俦。应忘却天涯憔悴,他生未卜,此生已休!”按说贺双卿是有夫之妇,不该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其夫是睡觉打呼噜放屁的粗鄙之人,又经常殴打老婆。婆婆又是野蛮刻薄的市井妇女,恨不能置贺双卿于死地而后快。贺双卿失望透顶,她的要求不高,只求有人对自己好一点。虽然她对史震林一见倾心,但拘于封建礼教,最终还是劳燕分飞。数年之后,史震林中进士,回来找贺双卿,发现人已逝,顿足捶胸。

贺双卿死后,史震林搜集整理其所有诗词成书。后又将贺双卿的故事写进《西青散记》中,从此,这位苦命诗人才得以被世人所熟知。贺双卿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诗人,被称为“清代李清照”。其诗哀婉凄恻、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意义。清代诗人黄燮清评价她:“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清代丁绍仪在《听秋馆词话》评价她:“双卿生有夙慧,嫁给金坛周姓樵子,家无纸笔,所为诗词悉芦叶写之。”清代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评曰:“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彩。”如此多的赞誉,不足以说明贺双卿的诗写得好,下面请看作品。第一首《浣溪沙》:“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可怜的贺双卿在诗中说道:“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初夏,田野里散发着阵阵青草香,远处的牧童头戴花环悠闲地坐在牛背上哼唱歌谣。不远处是一片长势喜人的麦田,在阳光照耀下,它们似乎已经透出微微的金黄。可是,眼前这一幕安静优美的景色不属于我,不属于我这样一个卑微的劳作者。我回到家还要干活做饭,还要忍受婆家人的苛刻挑剔和责骂,要是不用回去该多好!我真想就在这幅美好的画卷里生活,再也不用忍受非人的折磨。”贺双卿的苦闷、忧愤、伤痛无处表达,只能将这些委屈放在诗中言说了。

第二首《望江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这是一首典型的具有宋词婉约风范的作品,说的是女诗人伤春怀旧的事儿。古人历来就有伤春悲秋的嗜好,史上此类作品不胜枚举、多如牛毛。在贺双卿这首作品中,春天成了伤感的对象,她幽怨地说:“春光易逝,转瞬即夏,花苞凋零,嫩芽成老叶。阳光不再温和,变得毒热。空气不再清凉,变得沉闷。这就像我们的青春,依然悲伤如故。这就像我们的花样年华,经不起太长的等待。我走进了春天,然而心里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遗憾。我的春天,终究不再是年少轻狂时的春天了,终究不再是天真烂漫的春天了。那时明媚而带着轻愁的春天,早已不知去向无法追寻了。”第三首《湿罗衣》:“世间难吐只幽情,泪珠咽尽还生。手捻残花,无言倚屏。镜里相看自惊,瘦亭亭。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怜)双卿!”贺双卿在诗中变得更为抑郁了,她这样说道:“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有苦说不出。我的委屈,我的苦衷,该向何人诉说?最后只能含恨咽到肚子里。我欲哭无泪,欲悲无声,无所期盼,只能顾影自怜,独自憔悴。看看镜子中的那个人,还是我吗?我怎么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一次贺双卿隐忍了许多年的悲伤似乎爆发了,她要表达,她要发泄。

哀怨的情绪几乎洋溢在贺双卿的每首作品当中,像这首《惜黄花慢(孤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惊,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阑,倦飞误宿平田。”贺双卿哀怨地讲述了这首诗的幕后故事:“这一日黄昏,我从地里干完农活回家,突闻天际大雁鸣叫,就放下手中的农具仰望天空。只见一只孤雁迷失了方向,不住地哀鸣,让人闻之揪心。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无助的我由孤雁联想到自己,不禁泪流满面。但想到自己本是一舞文弄墨的弱女子,体力上打不过丈夫,口才上说不过婆婆,只好继续隐忍了,继续忍吧,何时是个头啊?在某个深夜,我在烛光之下含泪写诗,我仿佛化为一只孤雁,飞翔在雪白的纸张之上。我流泪哀鸣,害怕听到芦苇的深处再起杀禽声。那些鸣叫声虽然远去,但还时刻萦绕在耳畔。为什么秋风一起,我振翅远飞离开苦境探索前程?为什么苦寒无边纵然不定河边满地都是伏兵?这一场梦幻人生,这一次艰苦的旅行,我不敢奢望前路安宁,我恳求西风借我超能量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多少人曾经轻轻掠过我的眼帘,多少人曾经闯入我的内心世界,多少人曾经用思念将我撕裂,多少智慧才能忍下我的离别泪,多少人默默洒下他们的汗水热血,多少人只是贩卖台面上的谎言,多少人随时准备远走高飞,多少智慧才能破解这虚伪的一切。”后来评论家陈廷焯这样评价这首《孤雁》:“此词悲怨而忠厚,读竟令人泣数行下。”

史上以《孤雁》为题的诗作不少,像杜甫的这一首《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虽说老杜是男人,感情应当是大大咧咧,但并非如此。此诗写于杜甫晚年,当时这位诗歌大腕已是疾病缠身、处境艰难,于是在贫困交加之下写出此诗。这个写作背景和贺双卿有相似之处。同样是唐朝诗人的崔涂也写过一首《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崔涂这首《孤雁》的意境和以上两首差不多,走的也是睹物思人、咏物抒怀的路子。诗人当时在社会上流浪,厌倦了漂泊的生活,他将自己比喻成一只掉队的孤雁,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静看人间是与非。崔涂也许真的认真观察过孤雁,否则不会将“孤雁的心”揣测得如此准确。这恐怕就是诗人的独特魅力,MG而纤细入微。

最后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星星。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相看久(人),朦胧成睡,睡去还(空)惊。”这首诗的背景很有意思。说贺双卿的老公周大旺有虐待倾向,经常毫无来由地折磨妻子。比如饭菜做得不可口了,这位大爷就掀桌子。洗脚水太热了,这位大爷就摔盆子。输钱了回家打老婆,受气了就揍狗。有一天这位大爷喝多了,就躺在地上不起来。贺双卿过去劝说,周大旺顺势给了妻子一个扫堂腿,贺双卿顿时仰面栽倒。这时周大旺来了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将贺双卿关进了小黑屋。被囚禁的贺双卿欲哭无泪,凄凉地坐在床上哀怨啊哀怨。她凝视着一盏忽明忽暗的残灯做思考状,想起自己的命运,想起这些年所遭受的欺凌,悲伤渗透了骨髓。贺双卿的口才不好,不善于表达,只好提笔写诗。她自言自语道:“寒夜里那盏凄冷的灯光啊,就像我的命运,被困在黑暗一隅,如同我的心一样,被黑暗吞噬着的灵魂。我像这残灯一样,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这残灯像我一样,衰残凄冷,备受煎熬。”

贺双卿命苦,中国古代女诗人的命都苦。细数中国古代女诗人,哪个不是命途多舛?哪个不是历尽磨难?无数诗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真正露出真容的只是少数。这些少而精的女诗人,她们的作品数量无论多寡,都算得上历久弥新的佳作。在封建礼教横行的时代,女性能够读书上学是多么奢侈的事情,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出版并且流传后世,又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贺双卿是幸运的,无论她的经历何等凄楚,她的文学创作经历何等艰难。她毕竟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诗作,虽然每首诗的背后都蕴藏着血泪,但那是生活对她的锤炼。对于艺术创作,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何等重要。

 

 

第42章 吴藻


第42章 吴藻

女诗人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

个人简历

姓名:吴藻

朝代:清朝

籍贯:浙江仁和

职业:行为艺术家

主要作品:《洞仙歌》、《金缕曲》

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

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想见个依幽绪。

兰针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

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

《洞仙歌》

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

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他旗亭画壁,双鬟低拜。

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天之真道理,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

《金缕曲》节选

吴藻,字苹香,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先世徽籍,父业商,嫁同邑黄姓商人,终生抑郁无欢。三十九岁移居嘉兴南涛,筑“香南雪北庐”,与古城野水为伴,皈依禅宗以终。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庐集》两种。南湖之居昔为万鄂、吴锡麒卜宅处,魏谦升《序》谓:吴锡麒亡后,“或虑坛坫无人,词学中绝,不谓继起者乃在闺阁之间”。所论洵非虚誉,唯吴藻词绝非“浙派”所能限,其词豪宕悲慨,几欲与须眉争雄。

吴藻算是史上最好玩的女诗人啦,她的行为举止和其他女诗人格格不入。当然,这些违背常理的行为都是发生在她结婚以后,暂且不表。先说说吴藻婚前的那些事儿。吴藻家世代经商,出的都是精明能干的企业家,从未出过文学家。到了吴藻这一代,终于出了吴藻这么个诗人,吴老爷子相当高兴。就加大投资力度,遍请文学界知名教授莅临府上亲自给吴藻授课,试图将其打造成划时代的文学新人。功夫没有白费,几年之后,吴藻果然练就一身“绝艺”。很快在诗坛坐上“少壮派”头把交椅,成为众多青年才俊竞相追逐的偶像。所谓高处不胜寒,成名之后的吴藻虽然才华横溢,却有着“独孤求败”的苦闷心情。放眼文坛,少有与其交流诗歌创作和感受的同道,吴藻只能一个人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后来吴藻听说,前朝写诗的前辈们没有一个是憋在家里搞创作,他们自由得很,要么经常参加创作座谈会,要么就畅游山水之间寻找灵感,有的还加入诗社,甚至还有人整日混迹于青楼获取创作动力。总之吴藻认为,写诗就要多接触社会,多多交流,目前她的这种生活方式非常不利于创作。如果长此以往,肯定写不出经典作品,吴藻为此忧心忡忡。

吴藻写诗不是玩票,而是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来做,所以她着急啊,彷徨啊,心急如焚啊,心乱如麻啊。一直到她二十二岁的时候,情况才有了转机。一天,父母非常正式地跟吴藻谈了一次话:“闺女你都二十二岁了,赶紧结婚吧。创作归创作,结婚归结婚,二者并不矛盾。”当时,吴藻正处于创作枯竭时期,整日苦闷彷徨,找不到方向。她巴不得生活能有些变化,哪怕是惊涛骇浪都可以。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吴藻对父亲提了一个条件,对方必须是文学圈子以外的人。父母问其原因,吴藻答:“搞文学的人多数神经兮兮的,我想找个正常人结婚。”事实证明,吴藻的选择是对的,那能不能就此说吴藻也是个正常人呢?这还要看吴藻所做之事是否违背常理,这也许是评判的最基本标准。

吴老爷子一听闺女要求不高,不就找个正常人吗,不难。很快,吴老爷子就从自己的圈子里物色了一位姓黄的青年商人。这位黄老板早就对吴藻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听说自己有成为诗人老公的可能,心中一阵狂喜。黄老板虽说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但对舞文弄墨并不抵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所以在跟吴藻接触的过程中,黄老板一再表示自己“酷爱”文学,还表示自己会竭尽所能为文学提供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吴藻一看,黄老板非但没有“奸商”的习气,还对文学如此鼎力支持,在那个商人重利的年代是多么难得。热血沸腾之下,吴藻毅然嫁给黄老板。这下可美坏了黄老板,娶到当地首屈一指的女诗人吴藻,也算是人生一大美事。新婚之夜,黄老板对吴藻说:“媳妇儿,娶到你我很荣幸。结婚之后,我出去赚钱,你在家好好搞你的文学事业,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就言语一声。”吴藻说:“感谢上苍赐予我一个好老公,这是我之幸,这是文学之幸。”黄老板连声说“哪里哪里”。有了黄老板的鼎力支持,吴藻的文学活动开始变得活跃而频繁。一次吴藻领来一帮写诗的朋友,在家里举行诗歌朗诵会。众诗人轮番上台摇头晃脑地朗诵自己的作品,有的诗人边朗诵边微笑,有的诗人边朗诵边流泪。这忘情投入的一幕把黄老板给看傻了。活动结束后,黄老板问吴藻:“媳妇儿,我有个问题冒昧地问一下,你可不许骂我。”吴藻说你问吧。黄老板说:“难道诗人都像刚才台上的那几位那么神经兮兮的吗?”吴藻答:“那不是神经,那是诗人对艺术的痴狂和执著,你知道吗,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像他们一样执著的人。就跟你们生意场一样,不执著岂能赚到钱?”黄老板见媳妇说得头头是道,就没再追问,心里还略微生出了愧意。也许是跟诗人频繁接触的原因,吴藻也渐渐变得狂热而执著起来。一次,吴藻心血来潮女扮男装,跟着老师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与会者都是文学泰斗、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会议结束后,一干人等去饭馆撮了一顿。席间吴藻开怀畅饮,还和几个男诗人现场比诗,不亦乐乎。饭局结束后,多数人回宾馆休息,剩下几个诗人想去夜总会卡拉OK。吴藻好奇,就跟着同去。

到了夜总会,吴藻主动点了一个姑娘陪唱,几曲唱罢,那姑娘居然看上了吴藻,找吴藻要名片。吴藻当然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就说,要名片多俗啊,我给送你一首诗怎么样?姑娘大喜。吴藻写了一首《洞仙歌》赠予姑娘:“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想见个依幽绪。兰针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吴藻这样戏耍姑娘道:“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离去。你如此美丽,而且你可爱至极,哎呀,灰姑娘,我的灰姑娘。你是我心中那个月亮,是我心中那个太阳,是我心中的一片红花绿草。你是姗姗而来的仙女,你笑颜如花脉脉温情,是我浮生梦里未来得及实现的诺言。我的灰姑娘,你站在桥头,站在街边,站在竹林,红袖生香,美得不像话,美得让我不敢唤醒。你像空谷绝响,像蝴蝶飞过沧海,像飞鸟飞过忘川,像海市蜃楼在天边隐现,像日月星辰每一天变幻,像风亲吻大地,像光拨开云层,你像我忠实的影子,带着无法剪断的愁绪。来,我们喝一杯相逢酒,对几阕诗赋,唱江南断肠句,唱塞北别离调。姑娘,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起私奔,带着你嘹亮的歌声。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笑我轻狂不羁。姑娘,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起私奔,带着你轻曼的舞步。每一座山川,每一座湖泊,看我云淡风轻。姑娘,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起私奔,带着你丰厚的财产。每一个胭脂店,每一个绸缎庄,怪我不解风情。和我一起私奔吧,我的船已备好,就停在岸边。你好好考虑一下,别急着答应我,OK?”姑娘揣着诗卷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以为遇到知音,开始动心了。吴藻突然感到自责,心想自己不该乔装改扮欺骗姑娘的感情,这么做太缺德了。姑娘本无辜,难道生来就该被男人戏耍而不被尊重?难道生来就该做男人的附庸?自责之下,吴藻又创作了一首名为《金缕曲》的诗,诗中暗自透露出她想做男人的强烈愿望:“生在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他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天之真道理,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诗中的吴藻有些歇斯底里,她太想做男人了,她在诗中大声疾呼:“生为女人,我感到痛苦万分,谁能帮我变性呢?如果我在银河里洗澡,不知道会不会变成男人呢?哎,真是苦恼,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个男人。假如有下辈子的话,假如我是男人,决不会沉湎于卿卿我我的温柔乡,我要仗剑走天涯,世界任我逍遥游。假如我是男人,我就像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旗亭比拼江湖地位,那是何等豪气万丈?假如我是男人,我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用我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世人的敬仰爱戴。假如我是男人,我爱的女人不漂亮但要有性格。假如我是男人,我不见得高大威猛,但我有无穷的胆量,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假如我是男人,我不狠毒,不孤傲不骄狂,不猥琐不啰嗦,不浅薄,不卑鄙。我活得光明磊落,像男人般去战斗。”没料姑娘读完此诗,更加坚定了以身相许的决心。有好事者说吴藻之所以有如此举动,是因为她是同性恋。其实未必。一是吴藻已有正常婚姻,没表现出特殊的性取向。二是吴藻天XA玩,特殊情况下遭遇一段特殊“恋情”,产生继续玩下去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三是吴藻也许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但毕竟是有家的人,越轨不可取,找点无伤大雅的游戏玩玩也是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吴藻的这些段子很快就传到黄老板耳朵里。黄老板没生气,还倍感自豪。诗人嘛,就应该放荡不羁,否则就不能算诗人。黄老板真不错,要是换成别的男人,早就对吴藻这种“行为艺术”拳打脚踢了。即使不修理她,也会提出一次黄牌警告。很多人在黄老板面前告吴藻的黑状,黄老板就是不为所动,最多也就说句“我回头好好说说她”来敷衍。

吴藻和黄老板结婚后,一直是女方搞艺术,男方做生意。作为妻子,吴藻一直未给黄家添一男半女,对此黄老板也没有公开表示过不满。也许黄老板曾经提出过要孩子的事,也许被吴藻以“工作太忙”为理由驳回。几年后,黄老板得病去世,吴藻守寡。这对于吴藻也许是好事,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搞诗歌了。于是她在南湖边上买了一处宅子,继续呼朋唤友探讨艺术。她的余生就是在此起彼伏的诗歌朗诵声中度过的。晚年的吴藻出版了两部诗集,其一是《花帘词》,收集的是三十岁以前的词作。其二是《香南雪北庐集》,收集的她三十岁以后的作品。后来吴藻写过一部名为《乔影》的喜剧,其中有这么几句颇能概括她的一生:“我待趁烟波泛画桡,我待御天风游蓬岛,我待拨铜琵向江上歌,我待看青萍在灯前啸。呀,我待拂长虹入海钓金鳌,我待吸长鲸买酒解金貂,我待理朱弦作幽兰操,我待著宫袍把水月捞,我待吹箫、比子晋更年少,我待题糕、笑刘郎空自豪,笑刘郎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