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展示有气势的队歌:呂祖全書 1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17:17
2010-01-22 19:58:58|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呂 祖 仙 師 聖 像
世 所 傳 呂 祖 圖 像 不 一 , 演 《 五 品 經 》 時 , 曾 經 自 寫 天 容 道 貌 , 望 之 儼 然 , 非世 間 丹 青 所 能 狀 , 故 照 刊 之 。
呂祖全書
呂 祖 本 傳
前八品仙經
後八品仙經
五 品 仙 經
三 品 仙 經
參 同 經
涵 三 語 錄
修真傳道論
靈寶畢法
敲爻歌沁園春註解吕祖本传  (卷一)
吕祖全书本传小序
吕祖对 正阳帝君「欲度尽众生,方肯上升」,迨上升之后,复行化度世,是以由唐迄今,隐显变化不一,世称 吕仙,其自称曰 回道人,曰 无上宫主,究证位无上圣师,灵迹极多,不能尽载。
本传止据原传叙次,间有增入,并分注处,以备参考。至传闻之异,有谓本唐宗室姓李,或曰名,或曰名琼,以夫妇入山双修,易姓吕;或曰举进士第作令,或曰举进士不第;或曰六十四岁游长安,遇 正阳帝君,或曰六十四岁上朝 元始玉皇;或曰四月十四日生,或曰八月初四日生;其生之年,或曰贞观,或曰天宝,或曰贞元,种种不一。 吕祖尝曰:「呼牛应牛,呼马应马,世人之谬,乃真乃假,吾唐以前,吾亦何有也?」其言达矣!
夫太上降生,指李为氏,雪山初诞,从而出,以及二龙绕室,五星在庭,神灵之征,历历不爽。仙佛圣贤之生,由来异矣。若 吕祖吾又乌能测之哉。
义陵无我子刘体恕汇辑
男刘荫诚清惠、侄刘允诚清虚仝校
沙羡一行子黄诚恕参订

莫大神通 全在忠孝 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
自古至今 因缘非渺 信笔描来 当前写照

一剑横秋 清风两袖 道在函三 丹成转九
苍梧北海 白云帝乡 甘河一滴 源远流长
吕祖本传
(照道书全集、仙佛奇踪、神仙通鉴、全唐诗诸书校订其事迹,互异者分注本文之下,以备参考。)
 
1 一作岩
2 全唐诗一字岩客
3 一作蒲阪;一云向居东平,继迁京川
4 一云有温良恭俭四兄
5 一云贞观丙午年
6 一云后变赤色
7 一云八尺二寸
8 一云白襕衫
9一云娶刘校尉女。武昌黄鹤楼有 吕祖数十代伭孙题扁楼头
10神仙鉴:遇火龙君系正阳传道之后
11神仙鉴以此号为道成朝三清上帝时所赐
12一云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
13上阳子曰六十四卦己尽,乃始于干,此纯阳之应,但祖师自记云五十始得道,则遇正阳尚属四十余,此云六十四岁应有误
14一云父母命赴试,携童寄儿束装至长安
15观此可知吕祖遇正阳时当在壮年
16当时钟祖之名亦未大显
吕祖名岩1,字洞宾2,世为河中府永乐县人3。曾祖延之,仕唐终河东节度使,祖渭终礼部侍郎,父让海州刺史4。贞元十四年5,四月十四日巳时生,母就蓐音肉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一白鹤自天飞下,竟入帐中不见。生而金形木质,鹤顶龟背,虎体龙腮,翠眉凤眼,修颈露颧,额阔身圆,鼻梁耸直,面白黄色,左眉角一黑子,左眼下一黑子,头大6,两足纹隐如龟音均折。少聪敏,日记万言,矢口成文。既长身五尺二寸7,喜顶华阳巾,衣白黄襕衫8,系皂音叨,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9,始在襁褓。
马祖见之,曰:「此儿骨相不凡,自是风尘表物,他时遇庐则居,见 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果如所记
后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天遁剑法。自是混俗货墨于人间10,号纯阳子11。咸通中,举进士第12,时年六十四岁13 。
后游长安酒肆14,见一羽士,青巾白袍,长髯音然秀目,手携紫筇音穷,腰挂大瓢,书三绝句于壁曰:
坐卧常携酒一壶  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  疏散人间一丈夫
得道真僊不易逢  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  别是蓬莱第一峰
莫厌追欢笑语频  寻思离乱可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上声 得到清平有几人
吕祖讶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因揖问姓氏。
曰:「吾覆姓钟离,名权,字云房。」
吕祖再拜延坐。
钟曰:「子可吟一绝,予欲观之。」
吕祖遂呈一绝曰:
生日儒家遇太平  悬缨重滞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  臣事玉皇归上清
钟祖见诗暗喜。因同憩肆中。 钟自起执炊, 吕祖忽困倦,枕案假寐,梦以举子赴京,进士及第,始自州县,而擢郎署,台谏给舍,翰苑秘悲去声阁,及诸清要,无不备历。升而复黜,黜而复升。前后两妻,富贵家女,婚嫁早毕,孙甥振振音真,簪笏满门。几四十年,又独相十年,权势熏炙。忽被重罪,籍没家资,分散妻孥,流于岭表,一身孑然,穷苦憔悴。立马风雪中,方兴浩叹。
恍然梦觉, 钟祖在旁,炊尚未熟,笑曰:
「黄粱犹未熟  一梦到华胥」
吕祖惊曰:「先生知我梦耶?」
钟曰:「子适来之梦,升沉万态,荣悴多端,五十年间,一顷耳!得不足喜,丧何足悲!且有大觉,而后知此人世一大梦也。」
吕祖感悟,知宦途不足恋15。再拜曰:「先生非凡人也16,愿求度世术。」
钟故辞曰:「子骨节未完,志行未定,若欲度世,须更数世可也。」翩然别去。
吕祖怏怏自失,弃官归隐。 钟祖自是十试吕祖:
一.一日自外归,见家人皆病殁,心无悼怛,但厚备棺具,已而没者皆起;
二.偶鬻货于市,议定其值,市者翻然止酬其半,亦无所争,并半值不取,委货而去;
三.元日有丐者,倚门求施,与以钱物。丐者索不已,且加谇詈。再三礼谢,丐者笑而去;
四.牧羊山中,遇一虎追逐群羊,推羊下峻阪,独以身当之,虎随释去;
五.独居山中草舍观书。忽一女年可十七、八,光艳照人,妆饰靓音净丽,自云归宁母家,日暮倦行,借此少憩,既而调戏百端,夜逼同寝,竟不为动;
六.一日郊出。及归,家资为劫盗席卷,殆无以供朝夕。了无愠色,躬耕自给。忽于锄下,见金数十饼,急掩之,一无所取;
七.偶于坊市,货铜器数事归,则皆金也,即访主人还之;
八.有风狂道士,在坊陌市药,曰:「服者立死,再世得道。」旬日不售,因买药归,服之无恙;
九.春潦泛溢,掉一小舟至中流,风涛掀涌,端坐不动,竟亦无虞;
十.一日独坐室中,忽见奇形怪状鬼物无数:有欲击者、有欲杀者,一无所惧。复有夜乂数十,械一囚,血肉淋漓,哭泣号叫曰:「汝宿世杀我,急偿我命!」曰:「杀人偿命,其又奚辞。」遽索刀绳欲自尽,忽闻空中叱声,鬼神皆不复见,一人抚掌而下,即 钟祖也。
 
17 己上十试,余窃疑之,夫神仙试人,必其人之根缘甚浅,尘浊难断,故一试再试,以验其道心何如耳。如 许真君上升以炭化美女试门弟子壶公、以秽物试长房,皆不足异。若 吕祖以天真降凡,根器与庸众悬殊,即火龙、正阳均系奉 上帝命传道度世,岂有不知夙因,而故为此十试乎!况 吕姓累世簪缨, 吕祖于咸通末年举进士第,载在儒书,何得有躬亲鬻货及牧羊山中躬耕自给诸事?孟子曰:「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吾于十试亦云。」
18 别作五百
19亦作五百
20 祖师岂无神通开钥,奚自门隙入
21《神仙鉴》于此,下有 「云房曰:『君真予山中友也。』为改名曰岩,字洞宾」十八字
谓曰:「尘心难灭,仙才难值, 吾之求人,甚于人之求 吾也! 吾十度试子,皆无所动,得道必矣!17但功行未完,授 子黄白秘术,可以济世利物,使三千功满,八百行圆, 吾来度子。」
问曰:「所作庚辛,有变异乎?」
曰:「三千18年后,还本质耳。」
吕祖愀音悄然曰:「误三千19年后人,不愿为也。」
钟笑曰:「子推心如此,三千八百,悉在是矣!」只须此试足矣
因与之叙弃世得道来历,且言: 「受 苦竹真君记曰:『此去游人间,遇人有两口者,即汝弟子。』 吾遍游山海,竟未见人有两口者!今详子姓,实符 苦竹之记矣。予所居终南鹤岭,子能从 予游乎?」
吕因随往。星月交辉,四顾寂寥, 钟执 吕手偕行,纔数步,恍如骑快马;历山川,俄顷至洞南,门下钥矣。 钟以碧击吕带,俱从门隙中入20,豁然开朗。登一高峰,至大洞门东,前有二虎踞守, 钟叱之,虎伏不动,乃引入。金楼玉台,珍禽琪树,光景照耀,气候如春。相与坐盘陀石,饮元和酒三杯21,俄有一青衣,双髻金铃,朱裳翠袖,云履玉佩,异香氤氲,持玺纸金书曰:「群仙已集蓬莱上宫,要音邀先生赴天池会,论《五元真君神游记》事。」
钟祖将去, 吕祖虑其不返,赋诗送曰:
「道德崇高相见难  又闻东去幸仙坛
杖头春色一壶酒  顶上云攒五色冠
饮海龟儿人不识  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  乞与贫儒换骨丹」
钟曰:「 汝但驻此, 吾去不久。」遂望东南乘紫云而去。
吕祖将所附素书,披阅翫诵。
旬日 钟回,曰:「 子在是岑寂,得无忆归否?」
曰:「既办心学道,岂有家山思乎?」
钟曰:「善哉! 汝等不知分合阴阳之妙:守阴则只是魄,存阳则只是魂。若能聚魂合魄,使阴阳相合,魂魄同真,是谓『真人』。」
吕曰:「魂魄冥冥,至理甚深,何以全角?」
曰:「慧发冥冥,泰定神灵。神既混合,岂不契真?
金形玉质,本出精诚。大药既成,身乃飞轻。」
因问「天地」?
曰:「干三索而天交于地,乃生三阳;
坤三索而地交于天,乃生三阴。
阳中藏阴,曰『真阴』。真阴到天,因阳而生;
阴中藏阳,曰『真阳』。真阳到地,因阴而发。
交合得道,自然长久。」
问「日月」?
曰:「月受日魂,以阳变阴,阴极阳纯,月华莹音映净,
修炼到此,积气成神。
问「四时五行」?
曰:「一心自有五行,一日自有四时,大抵阴阳相椎而已。
阳不得阴不成,到底无阴而不死;
阴不得阳不生,到底阴尽而皆阳。」前、后八品经义盖本乎此
又问「水火龙虎」?
曰:「身中有君火、臣火、民火。
真火出于水中,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视之不可见,取之不可得。
真水生于火中,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见之不可留,留之不可住。
肾,水也。水中有气,名曰『真火』。
心,火也。火中生液,名曰『真水』。此即「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义
以水生木,肾气足而肝气生,以绝肾之余阴。
而气过肝时,即为纯阳,藏真一之水,恍惚名真龙;
以火金,心液盛而肺液生,以绝心之余阳。
而液到肺时,即为纯阴,藏真阳之气,杳冥名真虎。
气中取水,水中取气,曰得『黍米』,归于黄庭,
此『大丹』也。」
问「铅汞」?
曰:「铅性沉重而喜坠,此肾水以润下而易满;
汞性轻飞而喜升,此心火以炎上而易散。
以铅制汞,以沉重而镇轻飞,内丹结矣!」
又问「抽添」?
曰:「冬至后,阳升于地,地抽其阴:
『太阴』抽而为『厥阴』,『少阳』添而为『阳明』;
『厥阴』抽而为『少阴』,『阳明』添而为『太阳』;
夏至后,阴降于天,天抽其阳:
『太阳』抽而为『阳明』,『少阴』添而为『厥阴』
『阳明』抽而为『少阳』,『厥阴』添而为『太阴』。
又加日月:
月受日魂,日受月魄。前十五日,月抽其魄,而日添其魂,精华已满,光照下土。不然,无初生而变上弦,上弦而变月望也。
月还阴魄,日收阳精。后十五日,日抽其魂,而月添其魄,光照已谢,阴魄已定。不然,无月望而变下弦,下弦而变晦朔也。
日月往复,而变九六,此抽添之象也。」
又问「河车」?
曰:「人身阳少阴多,无非是水,故有取于河车。
河车起于北方正水中,而非若旁门搬运力也。」
问「内观坐忘之妙」?
曰:「龙虎交媾,阴阳配匹。
九皇真人,引一朱衣童子下降;
九皇真母,引一皂衣女子上升。
相见黄屋之前,有一黄衣老妪于去声接引,如夫妇之合,
尽时欢洽,女复下降,男复上升,如夫妇之离。
既毕,产一物,大如弹丸,色同朱橘,抛入黄屋,
以金器盛留。」
问曰:「如此修行,有魔难否?」
曰:「子知十魔九难乎?
衣食逼迫,一难也;  恩爱牵缠,二难也;
利名萦绊,三难也;  灾患横生,四难也;
盲音萌师约束,五难也; 议论差别,六难也;
志意懈怠,七难也;  岁月蹉跎,八难也;
时世乱离,九难也;
一 六贼魔 二 富贵魔 三 六情魔 四 恩爱魔
五 患难魔 六 神佛为害,是圣贤魔 七 刀兵魔
八 女乐魔 九 女色魔 十 货利魔」
又问「云何证验」?
曰:「始也邪尽绝,外行兼修,采药之际,金精充满,
阴魄销融;
次心经涌溢,口出甘液; 次阴阳击搏,腹鸣如雷;
次魂魄未定,梦寐惊恐; 次或生微疾,不疗自愈;
次丹田夜暖,形容昼清;
次若处暗室,而神光自现;
次若抱婴儿而上金阙;
次雷鸣一声,关节通而惊汗四溢;
次玉液烹炼成凝酥,而雪化散坠;
或化血成乳,而渐畏腥膻;
或尘骨将轻,而渐变金玉;
次行如奔马;      次对景无心;
次吹气疗疾;      次内观明朗;
次双睛如漆;      次绀发再生;
次真气足而常自饱;   次食不多而酒无量;
次神体光泽,精气秀媚; 次口生异味,鼻有异香;
次目视万里;      次瘢痕销灭;
次涕泪涎汗皆绝;    次三尸九虫悉除;
次内志清高,上合太虚,凡情皆歇,心境俱空;
次魂魄不游,梦寐自绝,神采精爽,不分昼夜;
次阳精成体,灵府坚固,寒暑不犯,生死不干,
次嘘呵可干音干外汞; 次神光常生坐卧;
次静中时闻天乐,金石丝竹之清,非世所常闻;
次内观或游华胥,楼台殿阁之丽,非世所常见;
次见凡人腥秽;     次见内神出现;
次见外神来朝,功圆行满膺箓受图,紫霞满目,
金光罩体,
或见火龙飞,或见伭鹤舞,彩云缭绕,瑞气缤纷,
天花乱坠,神女下降,出凡入圣,逍遥自然。
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日也。」
钟离悉以上真伭诀传授, 吕祖一一领悟。俄顷,闻有叩户声,起视,乃清溪郑思远,与太华施胡浮两真人,由东南来,缓步凌虚,体凝金碧,相揖共坐。
曰:「适为尹思逸 ,丹成致贺,遂造仙扉。」
施曰:「此一侍者何人也?
钟曰:「本朝吕海州让之子。少习儒墨,失意上国,邂逅长安酒肆,从 吾奉道,通阴阳制炼形神入妙之微。」
钟因令拜二仙。
郑、施曰:「形清神在,目秀精藏。子欲脱尘网,可示一诗?」乃授以金管霞笺,灵胶犀砚。
即献诗曰:
「万劫千生到此生  此生身始觉非轻
抛家别音撇国云山外 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  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会遇真仙面  紫府仙扉得姓名」
二仙叹其才清句秀,各以所秘相赠而别。
时春禽 嘤, 钟祖于洞口题曰:
「春气塞空花露滴  朝阳拍海岳云归」
复谓吕曰:「 吾朝元有期,十洲羽客至玉京奏此功行,以升仙阶,恐 汝不能久居此洞,后十年洞庭相见。」
取笔于洞中石壁上,草书曰:
「昼日高明,夜月圆清,阴阳魂神 ,混合上升。」
掷笔告曰:「世间游行,当施利济之道!行满功成,复相聚会。」
语毕,又以《灵宝毕法》授之。
谓曰:「始 予于终南石壁之间,曾得灵宝经三部:上部曰『元始金诰』,中曰『元皇玉箓』,下曰『太上真元义』。凡数千卷, 予撮其要为毕法,分十六科,及三乘六义。
盖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天地升降之道,气中生水,水中生气;
心肾交合之机,以八卦运十二时,而其要在艮;
以三田互相反复,而其要在泥丸。
至下手工夫,姑借咽气嗽液为喻。而真气口诀,实在口传心授,不在文字间也。」
又以灵丹数粒,示曰:「此非世间五金八石,乃世间异宝合成,虽有质而无形,如云如火,如光如影,可见而不可执,服之与人魂识合为一体,轻虚微妙,非如有形之丹也。」
复赠诗一章曰:
「知君幸有英灵骨  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  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 遇真诀  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  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 须打彻  进退天机法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  来驾火神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  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  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  双童引入升伭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  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 莫乱说  遇友兮 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  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  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伭妙理  未必君心信也么
仔细分明说与汝  保惜吾言上大罗」
吕祖闻已,尽豁尘浊,复进问「三元、三清、三宝、三境」之说。
钟曰:
「第一混洞太无元,从此化生天宝君。
治玉清境,清微天官,其气始青;
第二赤混太无元,从此化生灵宝君。
治上清境,禹余天宫,其气伭黄;
第三冥寂伭通元,从此化生神宝君。
治太清境,大赤天宫,其气伭白。
故九天生神气。经云;『三号虽殊,本同一也。』
三君各为教主,乃三洞尊师。」
授受将毕,忽有二仙绡衣霞彩,手捧金简宝符云:
「 上帝诏 钟离权为九天金阙选仙使。」
拜命讫,谓吕曰:「吾即升天,汝好住世间,修功立行,他日亦当如我。」
吕再拜曰:「 岩志异于先生,必须度尽众生,方肯上升也。」此是何等大誓愿力,真慈肠也。
时翔鸾彩凤,金幢玉节,仙吹去声嘹喨。 钟祖与捧诏二仙,乘云冉冉而去。
吕祖既得 钟离之道,又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一断音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瞋。尝有诗曰:
「昔年曾遇火龙君  一剑相传伴此身
天地山河从结沫  星辰日月任停轮
须知本性绵多劫  空向人间历万春
昨夜钟离传一语  六天宫殿欲成尘」此诗系后混迹市廛追忆而题
初游江淮,试灵剑,除长蛟之害。至洞庭湖,登岳阳楼独酌。
钟祖忽降曰:「来践前约 。
上帝命汝眷属悉居荆山洞府,子之名字,已注玉清籍中。」
三月十八日,引拜苦竹真君,传日月交并之法。年五十三,归宗庐山。年六十四,上朝
元始玉皇。
自是隐显变化不一。惟其誓愿宏大,是以浮沉浊世,行化度人,虽愚夫愚妇,罔不闻名起敬。
尝曰:「世人竞欲见 吾,而不能行吾言,虽日夕与 吾同处,何益哉!人若能忠于国、孝友于家、信于交友、仁于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以方便济物,以阴骘格天,人爱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与 吾同。虽不见 吾,犹见 也。
盖人之性:
念于善,则属阳明,其性入于轻清,此天堂之路;
念于恶,则属阴浊,入于粗重,此地狱之阶。
天堂地狱,非果有主之者,特由人心自化成耳!」
宋艺祖建隆初, 吕祖自后苑出,对上称朱陵上帝,以火德王天下,留语移时,左右皆不得闻,语秘不传,上解赭袍玉带赐之。俄不见,上命绘像于太清楼,道录陈景元传其像于世。政和中,宫禁有祟,白昼现形,盗金宝妃嫔,独上所居无患,自林灵素王文卿诸侍宸治之,息而复生,上精斋虔祷,奏词凡六。一日昼寝,见东华门外,有一道士,碧莲冠,紫鹤氅,手持水晶如意,前揖上曰:「 臣奉
上帝命,来治此祟。」良久,召一金甲丈夫,捉祟劈而啖之。
上问:「丈夫何人?」
道士曰:「此乃陛下所封 崇真君关羽也。」
上勉劳再四,复问:「张飞何在?」
羽曰:「飞乃臣累劫兄弟,今已为陛下生于相州岳家,他日辅佐中兴,飞将有功焉。」
上问道士姓名。
曰:「臣姓阳,四月十四日生。」
梦觉,名侍宸言之曰:「此吕仙也。」
自是宫禁帖然,遂诏天下有吕仙香火处,皆正「妙通真人」之号。制曰:
「朕嘉与民偕奉大道,凡厥仙隐,具载册书。况默应祷祈,宜示恩宠。 吕真人匿景影同藏文,远迩游方,逮建福庭,适有寓舍,叹兹符契,锡以号名,神明俨然,尚垂昭鉴,可封『妙通真人』。」
塑像于景灵宫,岁时奉祀焉。其神通妙用,载诸传记者,不可殚音丹述:元世祖封号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加封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所著诗词,有浑成集行于世,迨后飞鸾现化,于五陵演有《前、后八品》,鄂渚之栖真演有《五品》,涵三演有《三品》、《参同》诸经,湖南草堂演有《圣德》诸经,其先有《指伭篇》、《忠孝诰》、《修真传道集》、《玉枢经赞》传世。今并汇辑,合为全书。元世祖以下一段原传无,今补入。
无我子敬赞曰:
「道家之有 孚佑帝君,犹释家之有  观音大士也。 世尊无为,而其法兴于  大士; 太上无为,而其法兴于  帝君。虽证位天上,犹出入人间,度人无量。殆与圣人之欲万物各得其所者同,故天下万世,闻者莫不兴起,其愿力至为宏远矣。昔  世尊于楞严会上,选 大士为诸佛中圆通第一。若  吕祖者,其亦圆通第一也哉!」
后 八 品 仙 经  (卷十一)

吕祖孚佑演正警化宣说修仙证真还丹秘妙仙经
太上洞玄华朝元品第一
忘情品 第二
观心品第三
静性品第四
养气品第五
筑铝品第六
入虚品第七
脱胎品第八
刻后八品经原跋
后八品经小序
《前八品经》演自五陵,久刊于世,《后八品》演于临江,因经内有答问生育并外丹之说,特戒切勿妄传非人,以起诬谤。在 吕祖龙沙显迹,无非欲人炼精气神三种药物,以了脱生死,证果金仙,并无一语及外丹房术,如旁门左道之邪说诬民也。然戒不得妄传,则似不宜刊布,既不刊布,又何事乎宣演?故徐太极等刊行流传,盖有见于玉液金液之并用,了性了命之双修,离宫坎府,应好学而深思;顺人逆仙,实得一而毕万。道固有其兼举,术不容于偏废也。
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世之修士,勿徒执泥于语言文字,致生疑而起谤,勉为勤行之上士,毋蹈非笑之下士,方可读斯《后八品经》也。
刻后八品经自序
义陵无我子刘体恕汇辑
男刘荫诚清惠、侄刘允诚清虚仝校
沙羡一行子黄诚恕参订
甚矣!设箕度世,乃接引之指南;说经谭奥,实苦海之法航。况皇极大道,人人共有,求之者得,舍之者失。一片至理伭微,着于醒世灵文,有缘者遵如至宝,根浅者?若故纸,而解悟者,能有几人耶?
今之学伭,峨冠方袍,徒称曰道,自逞其能,诈作高贤,不虚己心,有耻下问,罔求明师指教,直着纸上陈言,倘非慧力,焉可达乎!
是以箕演《八品仙经》,句淡理朴,伭机尽漏,开后学之茅塞,引修真之径路。人能体而行之,久久自获仙灵,可以脱凡笼、入霄汉。惟知口诵,不能行持,何益之有?
《前八品》久刊于世,《后八品》隐于临江,秘而未传。今遇膝下弟子徐太极、吴太隆,共结良缘,捐金刊行,流传宇宙,实未来学者之缘,阐吾法门之大勋也!
嗟乎!今世之人,迷谬者多,醒悟者少,妄认幻景繁华,以为不老之欢,弗识光阴易度,罔测修短,一息不至,莫知所往。灵性投于别壳,化为种种异类,纵有贵居极品,禄享千钟,尽皆尘劳之费,焉能偕行者哉!当劝善士,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身难得,正道难闻,发勇猛心,奋精进力,观此经文,朝夕亲近。吞此灵符,持斯密咒,检点身心,洗涤尘埃,了人道,返本还原。但只是过目念诵,不能究竟性命,有负吾呵笔之辛勤,何有益哉!
时康熙乙卯岁,暮春望五日,题于云集阁。
吕祖孚佑演正警化宣说修仙证真还丹秘妙仙经
太上洞玄华朝元品第一
尔时 太上道君,在大梵天中,七宝九之殿,升坐云龙飞来之扆,琼香缭绕,集会三界真仙,阳谷水府一切圣众,讲说大道。
时有 孚佑真君,同诸妙道真人,端笏上启:「昔者混元开天,生于太空太无,太极太化,杳冥成象。轻清浮湛,号曰『干天』;沉浊在下,『坤地』厚重,而载万物。二气絪缊,人道生焉。人既能生,三才并位,所以化育,皆在于神。神能变化,鼓之雷霆,日月相照,辰宿斗星,山林草木,禽兽飞潜,一切有为皆赖于神。东映生木,西照生金,南行赤禽,北育孕壬,中央戊己,亦运周循。」
道君曰:「善哉!善哉!汝等所告,讲此何因?」
即有 南方丹老,复同 孚佑真君曰:「至道难遇,至言难闻。人生大化,不修五伦,迷浪生死,失其本真,所以败坏,堕落幽冥。」
道君曰:「汝今慈愍,垂示伭旨,讲说道德,了悟前程。但汝所说,即是神章,神能举,妙合阴阳,袪摄中谷,变化相当。中央正位,凝结云霜:
苍龙七宿,升出扶桑,号曰『甲木』;
并合西方,『白虎』定位;
『朱雀』翱翔;
北方『伭武』;
『戊己』相将。
五行混合,一感化,水阴火阳,明堂正德,通贯三方,号曰『药王』。
近因下民,贪爱无度,失其原初。血气敝耗,筋骨枯槁,颜色零凋,盖为失其神也。
凡欲养神,必先养气;若欲养气,必在忘言;若能忘言,不若绝虑;既能绝虑,皆在于心。心者道之用,主宰一身,莫大乎此。炼心之用,视听不知,喜怒不起,忘情绝念,了悟身心,视我无我,听我无我,离诸境界,名入妙门。神有出没,招摄条陈。有此大道,付与德人。
惟尔 孚佑,累积功勋,龙沙现化,普度群生。世有修学诚心之士,命 汝广传,济拔沉沦,务使大道,在在昌明。」
于是真君,敬聆法音,同诸真人,稽首礼谢而退。
忘情品 第二
孚佑真君,承 太上道君法旨,随驾鸾舆,同诸仙众,降神临江水月庵中。告诸大众曰:
「世参伭学,孰能信受?因物萦情,情迷意纵,心不能清,神不能守,流浪生死,漂泊性命,不能反观,荆棘满径。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试观夜梦,如尔日用,一切见闻,作虚幻景,二邪不侵,土结真灵,真灵不溃,意匝如城。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是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繇情败倾。天运不息,安有乎情?繇由通秋而杀,繇春而生。之所感,万化资成。
吾曾垂言,炼神之机。广陵童子,因诚授之,语及八章,阐度世迷,维扬矜薄。人多妄为,灭圣贤教,事奸伪世。启伭敬事,外议为非,徒招讪谤,反惹尘疑。欲言不可,逾及岁余。视尔屡告,性命关基,说此灵文,汝当悟持,傅以心悟,勿以念为。念得慧,着音酌念迷痴,悟之有觉。道不言虚,抱一忘情,内观复履,静返太虚,虚归太极,变化之机。慧觉既得,应物不迷。经曾有言:『道之出口,淡乎无味。枢纽阴阳,返观而已!』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日用之间,所发是机,机不外染,性定情归。
世不信受,故配支离:龙虎金木、水火蛇龟、黄芽白雪、女婴儿,总来二字。颠倒是非,忘无可忘,妙用化之。休教错综,阴阳之机。尚书有云:『天叙有典,格其非心。』心不为非,物自忘情。礼云若思,运机之功。 太乙元君,威摄万灵,将军严令,孰敢不从?守城野战,正奇有伦,火沸海日,运转昆仑,结成宝珠,变化氤氲,水清月现,潮应气生。忘情可采,哲人自通。
太上曰:『道佐人王,不以兵强。』兵者情也,情动物张,夫焉有倚?倚者寓情,情能逐物,情能役神。王侯能守,万物自化,化而欲作,镇无名朴。尔情不生,一阳来复;尔情一留,阳断其续。应物忘情,神自开辟,内运化机,天真自逸。
举世迷盲,口谈啧啧,神散于物,情牵于色,物物突突,万山千谷,迷失正途,寻旁觅曲,本乡愈远,情溺命掷。
内修之道,情不触物,守雌留雄,以黑返白。忘而不忘,不忘是机!所忘是物,机活窍灵。物忘命复,草木逢秋,颜色凋华,诸华尽落,阳方布泽。子月之卦,故应乎复。用物之机,要观其窍,盗彼之气,返吾之妙。若为物用,颠亡之兆!观物之荣,察物之败,返而求之,其道有在。」
真君再告曰:「尔等参求,逆何生丹?顺何生人?汝虽学道,识源之正,不知万派,悉归源本!愿生人伦,为全宗祀。诸祖不言,为返复路。顺既生人,必网物务,物色在目,情繇物住,返复丧神,徒将命故。尔既恳求,生育堪布。尔岂不闻,造端夫妇,孳生之理?守尔元精,忘尔物情,当调彼经,当驭彼荣,正奇有伦,炼气养神,神移气结,上下同心。若非泰定,施令不从,血休失卫,精休失制,我实彼虚,阴阳两继。潮须准信,阳须准复,沸海之火,故能产育。乘其铅华,符其汞质,汞铅相投,二合式。阴能留阳,阳亦恋阴。阴阳之道,金水初匀。奚假之力,奚劳之心,默而式之,巧蕴天成。移父之神,夺母之,神受符,精血自驭。反此炼内,观采精华,归吾元,可谓仙家。神云圣火,火即是药,药苗生时,其如橐钥。尔细参修,金光灼灼,结宝成珠,阴阳不错。今之盲徒,视金为砾,奚堪语之!尔定自觉。」
时有会中,礼拜同求:「蒙 师觉我,万化同流。世传内外,一体兼修。内丹既修,外亦堪周。于中奥妙,望 师普留。」
真君复告曰:「脱胎神化,内丹可修。外丹虽合,非德焉求?广积功行,普济物流。吾道欲损,损极丹修。昔 汉天师,平粜为证;迄  葛仙翁,炼济幽冥,施符舍药,普济世人,持危扶颠,恤困施恩; 许祖旌阳,亦务前功,功满行足,天神护守,丹不魔侵,炼之九九,入口飞升。
古有丹井,丹址可征。尔既有问,吾岂不云!即将此道,续于章中。
外丹之道,虽有作为,实分体用,以用见体,互结天性,炼铅取铅,水中淘金。始为一家,列分二性,披褐怀玉,海底日升。丹之初结,月出乎庚,虽譬于月,乃真铅形。黑魂不亏,白日成金,脱凡为仙,转制有径,循之卦爻,区分漏应,阴返阳复,得分根,阳炼复散,阴炼复凝。一阳生时,勿使散耗,以阴种阳,阳能自肇,是谓『真铅』。
如尔精华,虽为西子,实养东家,识得黄芽,可炼内外。今附各章,参之自解。」
观心品第三
真君曰:「鸿蒙混元,无上至灵。育陶天地,化魄炼魂。心者神舍,契合阴阳,主宰众妙,应化无方。 太上有云:『道以心得,心以道明。』以心观道,以道观心,操心如谷,有应无声,涵合太极,运化五行。孟子有曰:『仁,人心也。』仁者无敌,故能化物。物蒙其化,天下归仁。定心栖神,神所以存。心定神彰,神彰物冥。寂然不动;吾心之体,感而遂通;吾心之用,致知格物;吾心之灵,炼气化神。必先养心,养心寡欲,为道之根。
心澹而虚,自然神应。神应无乡,因物而应,返而归之,以合天性。应无所住,不欲落有,云『无心』者,恐踵于尘。心上无尘,尘自不生。丹从心觅,岂曰无心?若以无心,为道之宗,内可以筑,昧乎顽空。
守道之基,必虚其心!心虚物虚,物虚心灵。持戒定慧,而澄于心;淡食素衣,以绝物阴;名利知止,以复和。情一生物,心为变更,变为妄想,缘物缘尘,暮缠朝搅,万魔来侵!心神颠倒,错乱天真。种种心生,名曰『妄心』。心活神死,因此而云,设云死心,何以运神?形不从化,同木偶人!
心如明珠,圆陀光灼,置之盘中,泼泼无着音酌。静而离欲,而自神生。守神不忘,抱元炼形,形神受炼,灵复太空。炼心曰『阳』,着物曰『阴』,所谓『毫阴不尽,不能为仙!』尔当悟之。
心为化机,譬天斗枢,不染一物,因悟于机。身小心大,与天地齐,扩而充之,可包天地。打破桶箍音孤,便识真虚。如镜照物,物去则静。本体原明,因物迷弄,不能返本。习心之病,『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以微治危,安得不危?
范氏有云:『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为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定,百体从令。引古论今,而合丹经。万水归源,道岂异论!其道则一,其教不同,总归于善。一室千灯,养气炼形,不外乎心!心广体胖音盘,引道之征。心静神全,神凝性见,水静无波,月影不乱;心动如水,溺流故浊,风恬浪平,天性自若。静亦如水,归源故清。潜神侠智,驭气藏灵,虚心养神,固握灵根。舍之则亡,操之则存。
天地之形,阴阳之灵,妙化万物,贵不生情!人能执天,何道不明?只因迷物,而致纷纷。以心炼性,以气保命。化魂曰『性』,化魄曰『命』。情来复性,性来复命,筑铅之机,后章垂论。甘露洒心,虚极便见!静精气神,始得不乱。忘物我人,以防其渐。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体此修之,尔心自灵。天何言哉!
孔圣有曰:『知我春秋,罪我春秋。』得道忘言, 吾何此留?喻阴阳理,体内外丹,借二灵,实魂魄关。彼以情投,须血荣气溢;我以信合,须精固神坚。精若驭气,阳拘一阴而生女此即离卦;气若驭精,阴抱一阳而成男此即坎卦。神气属阳,非精血二阴不能住;精血属阴,非气神二阳不能产。若男女情性不投,而生育者鲜矣!故精繇情生,血繇气荣。精血两凝,结婴儿形,合成造化,体赖阴阳, 结卵,移脱神功。
能固其精,能养其气,能驭其神,何患不生?生生之道,必先静心!驭神不散,交感方灵。循此行之,子可继宗。须惜命宝,而勿轻弄!外丹水铅,中含五彩。金水未分,应吾心静;灵物生时,月现蛾眉,应吾心动。金汞动应为魂,水铅静藏为魄。铅中藏汞,魄隐魂焉;汞出铅中,魂摄魄焉。子盗母气,日渐形充;母传子气,日渐枯倾。转转盗传,阴阳互附。天地相承,夺斯造化,号先天名,非比世间。硫砒磠硼朱砂水银,金石之质,后天之形,安为先天?以阴炼阴,万丹难成!先天能化后天成宝之用,后天不能化先天为丹之功。如先天元无为,能炼后天凡躯作圣;后天凡躯有欲,不能炼先天元成真。故炉中铅汞,即身中铅汞也。吾有神符,炼药传尔,预以朱书,每日虔虔,或寅或卯,煎汤药毕,用符一道,焚入服之,养心驱邪,炼气保虚,神功世殊,久久自验,勿传非人,慎而敬之。」
静性品第四
真君曰:「静性之功,保命之要,转运虚无,颠倒生死。性系乎心,命系乎身。铅龙汞虎,驱降符升。忘情养性,虚心养神。太上有云:『谛观此身,从虚中来。』虚者性也。性乃无极之真,太虚之灵。自一禀形,故谓之『性』,从道受生,故谓之『命』。子思有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故能尽性,与天地参!性命与道,奚为三哉?道为性命,性命为道。采取之机:性在天边,命在海底。天海之象,喻譬而已!曰精曰神,性命之基。故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心虚性明,命固精生。存诚定意,固济此根;涤虑洗心,沐浴此身。养性之方,保命之喻,性返虚寂,心入无为,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化虚。
今世之人,性繇心役,心繇物羁。故照心常静,动应万变。应用则动,本体常静;妄心常动,静起万念;应用虽静,本体常动;照返为道,妄返为物;心天离物,性天离尘。故灭妄心,性天自真;不减照心,性天自清。
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心清虑散,足以知命;虑绝情忘,足以尽性。虚能用物,静能应事。人性本善,言于孟氏。以性摄情,性定情真,照见本来,复命归根。一直了性。自然了命。根浅器薄,先命后性。性为身主,身本为客,客身养此性,让之为主,身心不动,虎伏龙降,以情入性,是谓丹乡。故炼性之喻,如调乎琴弦:紧则断弦,慢则无音。欲琴可操,紧慢得中!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性流,性为昆仑。性之灵觉,森乎万象。欲以全之,睹如不睹,闻而不闻,漠无朕,常静常清。不为时迁,不与物竞,翕聚发散,全循乎定!卷而藏之,神功合虚,欲知其性,先觉其施,应接百端,性焉有滞!定而不迷,云元神者,先天之性;云欲神者,后天之性。先天之性,灵光之根;后天之性,气质之形。质性若无,元性自见。
处中致和,欲不能迁;欲不能迁,则气抱元;元气相随,神清气绵。性本无方,命本无位,静神运筹,二物自会。上德无为,不以察求,阴阳内感,天地同游。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也。』性繇理发,命繇性存。性静情逸,复见天心。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时雨化,万物以兴。尧舜性之,垂衣而治,治之无为,而天下归,万庶奠安,率性而已!
参学之士,能驭性天,归于无为,合于真虚,虚极静笃,神显机微。
道包天地,莫逃乎性!性乎性乎,惟定惟静。无将迎逢,亦无内外,汝当保之,为尔命蒂。干道资始,故能施生;坤道资生,故能以承。虽云精血聚结,实自虚无化灵。女必经调而血荣,男必气固而精凝,非定性者,孰不荡倾?女性多僻,其气和神畅,美快于情;男性多,其气敛神收,固筑其心。虎龙不猖,猿马不奔,恐临颠蹶,要在忘形!
气候有时,区分有节,黄婆引领,自归巢穴。虎呵龙笛,二符同,璇玑运转,立见天工!不可使浮,浮则气溃;不可使沉,沉则气坠。以性循之,阴阳自至。
炼神固精,勿纵以情。寡欲保基,行方有功!不患阳萎,而患情分。分情散神,精随而倾,所以保精,必先养神,神固久久,精亦坚灵。世人不知,用药以助,药不性热,阳何以附?而殊不知,热药入腹,气随热散,精随热飞,此岂正道!丧命之愚,修学之士,切宜戒之。
铅中金,虚无。不知采取之机,则金散而难产!铅包金水,混乱不清。水静金生,铅消汞长。静性者,日炼金存而水竭,不以时察,则水虽竭而金随涣矣。铅中一阳为龙,属坎中真火;汞中一阴为虎,属离中真水。阴迫阳升,如虎降而龙跃出,故月出庚方。龙抱地网,日临午位,虎出天罗。世上迷徒,炼铅为灰,谓之枯铅而使干音干汞,殊不知铅中金气巳散,乃尘嚣耳!又安能制凡水银而为至宝哉!
歌中云:『若要水银死,先须死水银。水银如不死,如何死水银?』何哉!若要水银死,后天凡水银也;先须死水银,先天铅中金。铅为水,故名仙水银也,此仙水银结胎之后,脱尽铅体,九转功成,精华聚凝,不飞不走,如死一般取出炉中,凡水银见之即死,如其仙水银,阴符未退,滓质不清,而有溺沦飞走之患,又安得死后天凡水银哉!世人不知,妄为妄作,以致倾家。焉知外丹,变化妙用者耶!」
养气品第五
真君曰:「太上有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元绎身,繇神而机。神即是火,火即是心。若趋情欲,火逐分,落于客气,质感而朦,转旅多乡,迷失本宗,莫能御之,溺于缘境。学者能反,内观自静,兀兀绵绵,守胎之息。执天之行,能运万物。云养气者,孟子浩然,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塞天地间。夫此气者,岂有偶焉!循路不息,运化自然。故心勿忘,亦勿助长。体此炼之,气得而养。
夫形不自生,生形者气;气不自生,生气者道。易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丹云『三关』,只可知之,安可繇之。今之盲修,闭室炼气,气不从化,毒肿相继。
夫观乎天,天运不息。春生秋敛,感类乎气。不事天行,妄猜人意,打坐敛神,捉精服气,不知坐里,万尘搅累,闭目纵静,放参迷溃,一见物色,习心又至。如此养气,发渐银生,颜渐黄萎。
夫学伭者,必须保身,行走坐?,气常驭神,神出便收,以固元根,归吾心窍,运气驭精。
《胎息经》曰:『胎从伏气中生,气从有胎中结。』气入身来谓之生,神若离形谓之死。神行气行,神住气住,能驭之者,神气自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无所住中,乃见真机!以神驭气,惟静惟虚,譬蚕结茧,气伏于中,久而变化,而为蛾虫。人能藏神,奚不上升!身心着幻,徒付口论。真心不动,真气自固;意不随缘,其神自灵;身不动色,其精自存。精不生色为存,气不散物为固,神不逐缘自灵。气不脱变,故能存形;气若散亡,形即随崩。一块脓血,安能有根?随时臭腐,空落沈沦。故气为形主,从无生有。返本还元,胎息是守,固守虚无,以养神气,返其精华,摄其液英,循气而化,一降一升。天降以阴,地升以阳,以龙制虎,虎受龙降;天心地肾,二气相将,龙火虎金,二物不狂。绵兀温养,无位有方。气和神和,神和气藏,藏而不逞,化为玉浆,转而化气,气达三堂,曰肾曰心,曰百会乡。气降气升,附此为向。不可意求,求则火炀音羊;不可意散,散则水洋。至哉伭机,不以形求!以形求之,非道之繇。
旨乎!旨乎!默而识之,当以道得,勿以心留。关尹子云:『反迹合道。』 孔圣有云:『克己复体。』如此行焉,知气养矣!情来归性为逆,夫唱妇和为顺。笛本无音,因气而作;胎非有质,繇气而结。处兹人道,为结二气,不可离暌,不可着意。丹道人道,反复而已。二气不失,必先调之,气续绵绵,定息为制。必先阴输,而后阳至。今彼欲满,方可施御,伏降身心,勿使浪弃。上识天时,下察地理,欲合天机,先择地利。形体端正,色颜奇丽;性格温和,心境平易。得此筑基,基水堪依。譬之亢阳,田禾稿矣。一朝霖及,未足而止。土润得之,禾滋而起;土燥逢之,禾蒸而萎。朝夕耕耘,土得以培;弃之不理,荒芜无依。世传之方,壬子丸宜,乾坤之机,夫妇之道,人能行之,后裔可绍。但须养气,以还其元。如气不养,精以荡颠。惜神驭气,以养其精。精不外用,固守于中。守中勿失,天命之根。逆则成圣,顺则生人。易云:「君子修之则吉,小人悖之则凶。」体以结气,气以养体。阳非阴不生,阴非阳不化。汞龙属用,易于飞明;铅虎属体,易于藏幽。龙汞逐火而变散,仗虎铅以水而摄之;铅虎藏幽而伏匿,仗汞火化而抽之。所谓『抽铅添汞』,铅岂能抽?炼久自还。因阳复久而阴化为气,铅不待抽,而成嚣尘。所谓『汞能枯铅』,非炼铅枯而死汞耳,是不抽铅,而铅自抽也。添汞者,汞从何添?炼久自返为形,繇阴助久,而阳受为质,汞不待添,而自立基址。所谓『母能养子』,铅枯汞干耳。是不添汞,汞自添也。外丹亦不过二气符结而成矣。」
筑铝品第六
真君曰:「铅为命基,主乎身中。性不纯真,藉此行功。须察气质,采筑根萌。丹生北海,应水雷屯;药种南宫,符山水蒙。二气互感,万化繇成。真人潜渊,得朋乃从。肾气传肝,肝气传心,心气变液,液摄金精,金蟾吐辉,赤蛇盘之,白虎逐物,青龙御之,铅精无位,逐情有隅,神无生灭,因物而隳。心曰栖神,肾曰寓精,黄庭气穴,鼎炉之名,缕络相连,兀兀如存。有形之中,而寻无形,因命见性,实性之因;无形之中,而寻有形,因性见命,故曰虚心。性本天赋,自然而成;命本形灵,筑铅海内。采汞天中,运铅之英;归汞之中,精生于静,而感乎动。心液运火,下交肾宫;肾火静华,一阳上蒸。乘气翕升,循之旋绕,百骸贯通,神得以藏,精得以灵。如天降阴,夏至初生,秋至冬,阴降已极,复阳地中,阳伏垂久,气盈必升,勃然发动,万物随生。
天运于内,妙用森森。气不散外,附地为根。人体天地,敬以直内,可符合也。但要恬淡虚无,存元真气;精神默守,久久自 。神若无为,气自升降。故宜节食,恐伤乎神;故止色欲,恐丧其精。精静神清,气随脉贯,起于北海,摄于南宫,返运黄庭,混合万神。以意而孚,朝于真空,身下二肾,舌下二窍,华池神水,紫府元君。 太上有曰:『华池神水,下灌灵根。』子若修之,命可长存。不可着有,不可循无。保精化气,自结神炉。神火下浊,精华上浮,二气相合,从有修无,如龙养珠,用之谆谆,角听以灵,如鸡孵卵,覆之温温,羽育以成。受胎之初,复命之根。火炼水发,阴降阳升。心火属阳,其液属阴。肾水属阴,其华属阳。若夫坎卦,以阴包阳;若夫离卦,以阳包阴。雷起于水,阴中有阳;水流于山,阳中有阴。水能就地,以心交肾;雷能御天,以肾交心。心肾之机,采取二气。以心肾求,反为物累。神不离气,气不散精,神精气合,可以长生。能筑此铅,形神两全,神飞上界,形住人间;若不能守,气散形捐,一包脓血,空悟修参。
火燥丹伤,水滥无功。阴阳两采,意合情浓。须令他虚,还当我实。虚能应物,实能播生。种实苗发,土虚物荣。经静血虚,三日之中,红飞满地,难见春工!承天布宣,阴乘阳受,男多情移,有如霪雨,妄施不节,生物腐矣!女多性偏,有如旱炎,一遇水苏音苏,生物沛然。以血受精,胎结为骨;以精授血,胎化为肉。肉血本阴,骨精本阳,阴舍阳体,阳裹阴光,男子怀阴,女人抱阳。血化骨存,精岂寻常!人能返运,身不沦亡。
诸仙保精,以致仙乡。纵欲逞炽,魄散魂张,甘为壤鬼,空入迷茫。『无摇尔精,无劳尔形。』 太上之言,孰为听从? 吾今演说,非为谈淫,戏谑烟花, 吾心岂尘!世间草木,尚能继生;人道不承,为丧轻。内修二气,外积阴功,惩忿窒欲,养神蓄精,如此行之,何患不成?阳虚补阳,阴错调经,调补之法,助药为功。
吾采世方,以摄有生,保而慎之,勿示非人。
金本生铅,入水不濡,应屯而起;
土生于金,入火不散,应蒙而施。
北海产铅,南宫生汞,本乎水土,二气妙用。水枯金见,子离母胎,同类相求,应召而来。
狐兔不马,燕雀岂凤,世上愚徒,金石乱弄。
炼金因火,以变气质,文武兼之,而离浊窟。
养金用鼎,以育婴孩,温养兼之,而结圣胎。
金光笼罩,宝月当空,此中景象,筑铅功夫,十月变化,昼夜河车。
此中道理,干汞之基,炼养之法,彭子近之,
上帝廪禄,神仙俸资,非有功行,焉敢为持!不遭天谴,即付雷诛,暗中夺福,百路千岐,只可耳闻,未可力为,功满行足,自遇提携。」
入虚品第七
真君曰:「入虚云者:
虚一切境,境不能搅;虚一切色,而色不迷;
虚一切欲,欲不侵之;虚一切物,物不施为。
虚身虚心,以炼神基;虚精虚气,以还真机。
凡所见闻,悉观以虚。虚中之基,其基甚微。
太上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惟恍惟惚,惚兮恍有象,恍兮惚有物,冥兮中有精。是虚无中,中含妙灵。』颜子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易曰『干元』,释曰『真空』,空中一窍,称为太极。本非可名,实自无生,五行共,七政科同。太上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无声无臭,厥一于中。』心微妙契,心危尘随,危而不危,可以知微。妙微之理,能潜能飞;妙微之音,笛吹无孔,琴无弦支。妙微之体,石人会语,木马风嘶,养其静极,知其妙虚,虚而不虚,妙在窍机。日用可知,耳听惟聪。耳中窍妙,目视惟远;目中窍妙,乃尔之神。非耳目妙,所云妙者,神入其窍,尔之心窍,能收其神,六门不游,七情不生。
炼神归虚,复尔灵根,根非有根,生前物灵,惟虚能化,惟化能神,不神之神,是谓真神。散则成气,合则成真。曾子一贯,颜子屡音虑空平声。释典又云:『无量劫来,生死之本,所云来者,虚中之精,虚精之妙,契合万伦。』经中有云:『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世人丧神,妄欲化物,不识化机,返化为物,故曰『稚子弄影,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为像所侮。』四句出谭子化书不明真虚,何有所补?吾身之中,喜怒之作,哀乐之动,感物之非,为吾之病。以身化虚,身随虚化,何喜何怒?何乐何哀?不能虚者,自障尘埃。气繇声灵,觉繇梦灵,静虚之中,不格骸形。入虚虚极,恍如梦寐,亦无见闻,可谓神归。浑然数日,转发慧机。内外灵彻,改换形躯,躯出五色,是脱阴基,如龙换骨,如蛇退皮。积之久久,不动不摇。觉气上腾,风雨潇潇,舌润甘津,鼻流玉柱,眼发光明,气热丹池,渐渐复升,狂风揭地,蒸泥丸,如昏似醉,腹闻裂帛,耳觉雷轰,上下疼痛,透骨穿筋,千千战豉,万万涛声,周身火发,上下通红,流贯百骸,运达一身,入虚和,载在丹经。得此功验,向后再进,周天火候,繇此入身,混沌觉后,再立乾坤,飞腾有日,不负修功。尔今得此,勿视以轻。
天下无不可父之胎,无不可母之产。草木有生,物各有种,螽斯之应,焉谬语哉!论有之曰:『孤阴不生,寡阳不成。』无阴则阳无所附,附者气也;无阳则阴无所从,从者精也。以虚炼精则精固,以虚炼气则气荣。精虽结肾,以虚应之则生,而无色欲之患;气虽驭体,以虚应之则荣,而无偏枯之倾。气荣于血,神驭于精,守虚以施,乃真静入虚之妙。情虽交而气用外想,体虽合而神休急移。男情既乐,女意且欢,摄其阴水,以壮阳光,候津液流,注鼻息喘,阳操神移,气入阴囊。世有两情同极,二气芬芳,因而双胎,非为异常。
凡夫着昧,不以撙曾上声节,竭精贪欲,颜色衰黄,形枯于外,神倦于内,形神羸音电尪音汪,浊丧之累,抱精养虚,寡欲候期,不但有子,命亦绵基。尔遇世迷,当以为戒,莫将宝珠,而作泥块!同归寿域,岂不为美!贪此亡身,甘为下鬼!铅炼九鼎,鼎鼎有枢;厥中有铅,真伪两岐。三十文爻以驭气,七十武爻以筑基。于中变化,种种生之。若无温养之妙,安合虚窍之微!采者采其真铅,如珠之象,在乎水铅之内。故云肾府,出胎神化,变作黄芽;故曰于归,汞蛇易变,以铅反复制之不飞。铅龟易溺,以汞结驭而不奔驰,但抽添如滴漏之验,返覆若月体盈亏。虽铅真而尚未绝,无火则形体难辉,不能以继于子,安得传于孙兮?此前九鼎脱胎,为真虚之质,鼎鼎繇母气抚存,而方获之。」
脱胎品第八
真君曰:「胎息既定,内光乃神。和气应,虚极成真。恍惚之中,气满成神。阳精显相,顿觉身轻,超宗拔祖,偕得上升,功完行足,天诏降临,跨飞鹤羽,名列蓬瀛。
太上有曰:『夫欲修道,先能舍事,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孟子故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喻尔脱胎,以形合虚,识静笃处,知无为机,镞三关妙,筑太极围。以其所知,易其不知;以其所识,易其不识;以其所听,易其不听;以其所为,易其不为。尔之未生,何有一物?比所受生,受生形役,种种罣碍,爱欲贪瞋。骄华矜泰,习变于心。儒云『己私』,释云『网障』,伭云『受阴』释亦云受阴。顿弃此种,累我相根。原非我有,物转忘情。将此习性,如刀截藕,一分两段,寸丝不萦,刚心烈决。如身未生,心身非有,何所罣萦?猛然觉悟,厌世境界,四大脓血,如污粪中,眼不可视,鼻不可闻,得此顿断,方曰『了心』。了心气累,气累藏神,神伏气结,沛然御灵,劈开混沌,光满太清,覆十方,粉碎虚空,一条拄杖,将天地撑,一袱无极,包乾坤形,载虚载静,无死无生,纵音宗横八表,神住三清,脱胎神化,炼留形,形住于世,神超玉庭。云此至道,助尔通真,他年行满,举拔飞升。」
无物原从有物 有形原附无形 无形生育精灵 父母合成一性
只为时人溺欲 不知收摄之功 妄将性纵爱中倾 志士反观基命
基是父之灵气 命繇母结成胎 胎灵凝聚太虚来 先要炼神绵耐
捉得金精牢固 自然春满庭阶 收春对景谩开怀 火燥神丹难载
十月胎符温养 于中法用屯蒙 胎胎转制本相同 须要绵绵育性
三载圣通默化 恤贫济困修功 应符八卦是原根 法载丹书采用
进火退符之道 何曾离了阴阳 时人妄说后天方 骗害富家着网
好笑愚无智见 图他法术高强 不知他有自称王 肯把江山来让
有母方能有子 他娘怎比亲娘 天分先后事乖张 不比寻常一样
银是后天阴物 汞砂体岂纯阳 纔临炉火便飞扬 个个人迷家丧
无母不成铅气 号为水底之金 将银妄作母之根 尽被丹家诓哄
有母不灵者此 明明附在诸经 闲观金谷细论评 便是外丹究竟
师判巳毕。时有天香馥郁,瑞气浮庵,鹤鸣云表,霞映庭帏,金花宝光敷坐,种种异祥惊应。满村人各稽首,赞叹希有,礼谢而退。
「西江月六首,前二首以明夫妻之道,后四首喻外丹之功,符合前经,共完八品。学者反复详玩,自有得焉。宝而秘之,庶不负 吾阐度之诚也。首品乃经文,七品乃分解首品之义,切勿妄传非人,以起诬谤。戒之戒之!」
天皇密咒
天生云龙,道本上升。张烈正气,丽于太清。辅弼正道,
行于正平。六甲洞元,九天超形。福禄子孙,先行自真;
次及人皇,人敬长生。六丁九,秘密真成。敬之终吉,
昊天贵名。久之道妙,身体常充。
闻此真句,与道合真。急急如 元始天尊律令。
秘诀
符上三圈,名曰「三花聚顶」;符内九圈,名曰『九转还丹』,又曰『九龙捧圣』。真乃丹田气,书此符,须取先天之,布于纸上,候清晨,神清气爽,书之方验。
三花聚顶,天为我盖。
九转还丹,一真人 只念此四句。
服之一纪,身轻飞升。
八仙寿神汤
何首乌 (米泔水浸软,竹刀刮去皮,以黑豆蒸过三炷香,取出晒干) 十?
地骨皮 (酒洗,晒干) 八?   白茯苓 (去粗皮,酒洗,晒干) 八?
人参 (净明者好,以阴干为妙) 四? 生地黄 (酒洗一宿,晒干) 四?
熟地黄 (酒洗净,晒干) 四?  天门冬 (酒浸一二时,去心,晒干) 四?
麦门冬 (酒浸二时,去心,晒干) 四?
 
金兰观注:
右 即上面药方。原文直排,由右至左,与网页排列不同。
右 各剉为碎片,以地骨皮、白茯苓为君;仍以何首乌再加一倍余者为臣、为佐。
此药作丹人间多时矣!至元二年,以授武夷冯伭同刊于人世,但不曾以符合炼耳!此符斩三尸,此药炼五,久服可仙也。忌戒葱蒜萝卜,亦忌诸豆。
壬子丸
厚朴、人参、桂心、没药  (各四?)    乳香 (三?)
吴茱萸、菖蒲、白芨、白蔹、白茯苓  (各一?)
牛夕、细辛  (各五钱)   当归、白附子  (各少许)
右 为末,炼蜜为丸,用壬子日修合如红豆大,每服十丸。男子服补益,孕妇服即双胎。空心好酒下,夫妇俱服之美。
刻后八品经原跋
至道孤行,得人而传。虽然,人不易得也,人获上天栽培之厚,欲闻大道于斯世,固非根器浅薄者之所能几及,而又岂信心不笃,源未真者之可望其涯涘也!
上圣宏慈,实深悲悯,悯人之昧而罔觉,真理未彻,以至宇宙混浊,灵光锢蔽。毋惑乎后起者,演其名未究其实,失
上圣救苦斯世之慈衷,接引后学之本意也!
吕祖师《前八品》妙谛真诠,行世已久,奉持者众。嗣《后八品》隐于临江,藏而未传。我祖阐教度人之深意,不与之俱晦耶。
不才弟子徐太极,至诚皈依,粗晰其义,奉行弗怠。忽一夕梦黄冠博带,有仙子之风焉。醒而有悟,随起合刻《前、后八品仙经》,镌之金石,公之天下,启叩道前。适值同道弟子吴太隆,欣然捐资,欲与极共襄盛事。极曰:「此宣扬正教,醒世诱民也,安敢私而秘之?」敬择乙卯季春月吉日,延同道弟子张太伦,恭就武昌省城内,玉皇阁书写,命匠刊刻,布行于世。讽一言之妙谛,而千古聋瞶,皆振其愚,诵数品之伭奥,而左道旁门,悉归于正。俾微者着,幽者显,人人识指南之有路。庶性命之学,不堕于幻渺之无据矣。愿同志者领取焉。
极等不深知文,但志其合刻之意而跋诸后。
时康熙乙卯岁蒲月既望。
三 品 仙 经 (卷十三、十四、十五)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上卷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六段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中卷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下卷
三品经小序
生平未尝阅二氏书。甲寅始得 吕祖所演《三品经》读之,喟然叹曰:「非是,殆虚过一生!」经凡三卷,尽四字成句,虽长句,分之仍是四字句,如万斛泉源,随地涌出;又如黄河之水,发源天上,千曲百折,一泻而入海,殆非人力所能为也。由其研究天人,贯彻儒释,而三清就人身指出,尤为妙谛。昔宋子序《中庸》有云:「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盖吾于《三品》亦云。
清微三品经序
清微《三品》, 吕祖所演也。江夏诸生顾行恕,与同学宋体诚,并吴一恕、乔以恕、恭恕等友善,相约请乩,敦延 吕祖久矣。以恕善抚琴,一日操弦,曲将终而仙降,叩之则 吕祖也。观其诗意飘然,脱屣尘垢,运笔如飞,试以事验,群相惊服,无何遂有阐演《三品》之谕,即于宋氏楼头开演。一时向道而至者,郡诸生鲁思恕,于慎恕,耶律尽恕,同学杨传恕,汉阳诸生傅敬恕,江邑诸生殷由恕、同恕,与其弟为恕,先后群集,复有鲁循恕、王遵恕、马慕恕、安依诚诸人,左右之。寻因宋楼狭隘,复迁乔宅。然演典重务,云軿尊严,住宅嚣尘,虑有亵越,爰卜坛于城东北隅,得西陵陈太史大章旧宅。陈与殷故姻戚,闻其事,欣然乐施,即以原镪为助,建资而皈依焉。一时会中,若安恒恕、李务恕、宋真恕、王醒恕、钱能恕、陈崇诚等,莫不争先解捐,鸠工庀材,不一载而殿阁次第告成,所谓「涵三宫」是也。
演上卷时,规条未备。至移坛于宫,始制规例:有供职演坛者,有皇坛诵经者,有司疏奏者,有校字义者,有侍香烛给孤贫者,恪遵职事。
自壬午迄甲申,灵文始就。原鑴梵板二副,一送武当山,一贮本宫。壬辰鑴印完备,天工大竣。嗣是仙经弥布,莫不奉为典型。自上元孙公守恕后,改鑴便函者,不一而足。昔 佛语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能此未曾说,以说时未至故。」 孔子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信乎仙佛谈经,圣贤立教,皆不外于时也。
余惧《三品》始事诸善信,历时久远,而其姓字或淹没无传也。故详述之,以冠经首。
沙羡一行子黄诚恕谨序。
吕祖晋秩伭元诰命
万天星主 北极紫微大帝 奉
元始诰命:
眷尔纯阳道士 孚佑真人吕岩,三千苦行,八九伭功。
广推救劫之仁  慈航普度
宏开觉世之化  宝筏频施
宣教东南  道法阐先天之秘
演经翼轸  灵章泄太极之精
兹当典务告成,爰颁申锡宠命:
特晋阶玉清真宰,道极无为,至伭至圣,万持衡;
孚佑现化,三教宗师,伭元广法天尊,圆通文尼真佛。
尔受兹,益励伭功,载锡嘉命:
尔卫道柳棨,佐佑伭功,趋承演务;
晋左辅元化,无上极尊,玉枢右宰,宏教真君。
申宠命:
尔无上护法葛明扬;
晋九天宣化,总司五雷,监正仙籍功过黜陟,统帅江湖行雨龙王,佐化宣道神君,万法伭通天尊。惟兹二臣,共赞元化,于戏, 孚佑真人,功诣无量,化被遐方,益展道德之宗风,尚冀伭元之极品,钦哉!
清微三品经自序
义陵无我子刘体恕汇辑
男刘荫诚清辑、侄刘允诚清虚仝校
沙羡一行子黄诚恕参订
盖闻大道无言,至言无文。
言而文,文也,非天下之至言;
道而言,言也,非天下之至道。
道原无所庸于言,言原无所事于文。文以文其言,言以言其文,道何与乎?言何为乎?文何用乎?顾言无文,不足以行远;道匪言,不能以传世。传道其必有事于言,言传其必有取于文,文不可已,言不可已也。独是言而文,而文靡蔓音万,其为文也,失实道而言,而言虚浮,其为言也无物。以无物之言言道,道反以言而隐;以失实之文文言,言反以文而晦。然则言未尝不用于文,道未尝不可以言,所恶乎言者,畔通叛道之言;所恶乎文者,离经之文。文而离经,至言晦矣;言而畔道,至道隐矣!
今天下大道不明,群言蜂起,依门傍户,盗窃名字者,率皆以诞漫无稽之言,作为艰涩聱音敖牙之文,以文其猥琐鄙陋不可究诘之左道,致圣言莫行,大道阏塞, 予甚悯焉!
夫辟邪说以广圣言,拒诐行以卫正道,必有赖于明道之人。盖其究乎大道之精,通乎至言之妙,乃能以其言正诐言之谬,以其道正左道之非。 予何人斯? 予何人斯?敢肩此任哉!但以流弊既深,江河日下, 予幸窃闻斯道之万一,敢不以微言阐明斯道,而听彼左道狂澜,日浸日盛,俾大道不着耶?虽鄙朴无文,不足以发至道之光,然而敷扬帝泽,消息化机,挽回劫运,其或不无小补。
爰于壬午岁,偶经夏汭,降于涵三坛,乃以 予一家言,会合三教宗旨,阐演斯典,庸示后学。
吾尝窥乎道原,当先天始兆,太极初分,动而为阳,静而为阴。一阴一阳,大道以名;根阴根阳,厥生五行。惟人与物,造化无形。太极之理,二五之精,絪缊融结,万化斯神。儒也此道,道也此道,释也此道,曾何可分?明乎斯旨,二也一也,无等无伦。且夫入世者,为天地赞化,为群品立命,为纲常作主,为造物立心,则出世之人,赖此入世者,以为护持;而出世者,开张元化,主持劫会,救度群迷,黼黻至治,则入世之人,赖有出世者,以为之调燮。未可畸视,未可交讥,未可去取,乌用是分门树帜,同类相戕哉?古圣先贤传有秘典,其道之精湛,言之纯一,文之伭妙, 予皆有所不逮。然祗各道其所道,而未尝统会而言之, 予故集三教之宗旨,而为斯言。道云乎哉!文云乎哉!亦第一家之言云尔。
尔诸多士,有能用心参究,直窥无始之妙道,则由 予言之所及,以求 予言之所未及;由夫能言之道,以悟夫所不能言之道。毋徒以 予言为文,而以文视;亦毋徒以言求道,而窥吾道于语言文字之中。将至伭至妙之道,自此而昌明,而一切诐行淫辞、邪说左道,不待辟之而自息,其廓清宗门之荆榛,扫涤大道之芜秽,厥功讵不懋哉!此 予立言之初心,而亦示教之本旨,诸士其敬承之。
清微三品经赞偈
梓潼帝君赞
道法伭伭妙  清微道德尊  万言妙谛示良因
紫气贯鸿钧  和气氤氲   妙理泄黄庭
高虚清明天主留开经偈
人身有三宝  为神与精气  生天生地人  无极而太极
后天本先天  一元分妙绪  五德配五行  五常权五位
三才合撰者  三教总归一  断障除根贼  情泯昭伭契
天地道法伭  伭伭涵精义  玉清上清境  太清伭关秘
透泄示天人  修行有阶级  至哉妙道言  宇宙潜消沴
化彼诸众生  溥为增利益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上卷
尔时 伭元广法天尊,在玉清圣境,清微宫中,与诸大天尊,无极神王,飞天大圣,同诣 元始座下,推阅劫会,检录伭图。 天尊悯念下方众生,恶孽过多,劫运深重,慨尔太息,爰乃今作遒,行貌出班,俯音俯 音信作礼,上白 元始天尊前曰:
「下方众生,客气用事,分门立户,互为谤讪,交相攻击,以致一切无知凡愚,接踵效尤,罔所忌惮,故诸厄劫,因仍无已。 臣今欲以微言往复开示,俾此三教之人,咸知殊涂同归之义,庶彼众生,无起障碍,稍保真宗。且修道之士,误守陈言,用功舛音喘谬,迷乱灵台,终丧本根。 臣今以己意摭音只拾往训,作为《三品》妙谛,聊当漆室一灯,俾升仙成佛,无难言下了悟。未审此时,可以出示,恩惟 圣慈,明降玉旨。」
元始天尊曰:「善!善!如 尔之言, 女今发此愿力,广为众生说法,是诚无比,最上功德。  我为 女说, 女谛听之。
是诸众生,各执成见,惟反复详明,委曲开导,务使众生各各明了其中因缘。 吾准 女下方,有矢诚竭力,勷协成功之人,度三十类,与证无上妙果,列诸天班,与诸一切金仙,同位大罗;有能出力效用者,咸与各各受福,俾各始无所染,终无所累,相与均如所意。 女宜勉之。」
于是 天尊于甲申岁,开坛结制,与诸弟子,阐演灵章。
天尊曰:「夫人一身,惟精气神,此精气神,是名三宝,至圣无为,皆自此得。此三宝物,虽由后天,然人少知,不可思议。即彼先天,莫或失此,失此三宝,不能无为,则昧先天。所谓先天,不但无为,无所为为,至无无为,无无无为,乃无无无,如是无无,乃为先天。
然此先天,无物不有。有此先天,遂有后天。物物先天,皆一先天,此一先天,为各先天,各分先天,以成后天,既成后天,乃得三宝,此三宝物,为人乃全。念三宝物:
·         其一曰『精』。其所谓精,在天为汉,为日月星斗曜光明,为雨为露,为冰雹音薄霰音线,为雪霜瀣音械。在地为水,为江为河,为海若藏才浪切,为泉为坎,为井为潴音诸,为山泽脉,为石中髓。在人为精,为性命根,为血肉体,为口齿龈音银;
·         其一曰『气』。其所谓气,在天为体,貌象形质,为阴为阳,为日月星斗曜运行,盈虚消长,为五色云,为霞为雾,为氤氲霭,为生物心,为化为育。在地为德,为承受资,为万物干,为山水原,为生为杀,为发为藏,为世运劫,盛衰升降,为萌为甲音夹。在人为气,为肢体运,动作举持,为声为明,为臭为听,为身使令,为死生关;
·         其一曰『神』。其所谓神,在天为枢,为真主宰,为默运行,为日月星斗曜精灵,为风吹万,为雷闪震,为慈为威,为造化功,为生物本。在地为能,为翕为辟,为万类形,为岳为渎,为宁为静,为镇定宗,为安敦仁。在人为神,为眼中光,为心思虑,为智为,为良知能,为丹汞胚,为精气宰,为觉为悟,为躯壳原,为夭寿基。
如是三宝,得之匪易。既匪易得,能弗护惜?所护惜故,功在清静,不摇其精,无使渗漏,安居本舍,真真如如。一昼夜间,周行三百六十一度,还归本舍,如如不动,为丹铅资。
然所谓『精』,皆『气』所摄,气一外驰,精遂泄泄。故固其精,当在守气。气何以守?要必无欲,清虚澹静,毋故作为。所谓『气』者,只在伭关方寸之中,引养引恬,常常自在,其气浑灏,混混沌沌,弥纶罔间,如是如是。然后下与精合不隔,乃复水乳交融为一,大丹药物,渐次完备。止加火候,入鼎奏功。何为「火候」?其神为是。盖所谓精,非气莫摄,而精与气,非神莫运,固精养气,止在存神。存神之功,贵绝思虑,内无所出,外无所入,感兆悉捐,漠漠淡营,岂音恺然融液,阒倾入声 寂无因,如是存存,其神存宫。所谓『神宫』,只在丹府。丹府既固,神斯静专,统运精气,以结大丹:状如婴儿,还如我相,发肤貌体,宛然具足。乃从 门,出游三界,一呼吸间,遍历十方,无所阻滞,优游自得,亦莫思议。
然株守此,不闻大道,不遇真人,则有三灾,来相侵蚀音食。乃或不悟,成功尽废。三灾为何?
·         一曰「罡风」。如是罡风,其利如刃,其锐如锥,透入 门,一时三刻,穿音串诸骨节,直至涌泉,肢体发毛,一时解脱,化为羽丝,飘荡无。乃此罡风,无能侵蚀。
·         则有『毒火』,从下而上,透入顶门,还攻脏腑,旁灼四肢,毛孔发际,一瞬息间,化为灰烬。乃此风火,均无所害,如是功能,亦可云至。
·         第未闻道,则有『五雷』,各率所部,环相攻击。道未闻时,一瞬息间,精神四散,永不凝聚。
故知大道,不可不究,不究大道,难脱三灾!所有三宝,俱为乌有。惟彼达士,知此言故,瓢笠相随,跋涉山川,访求高真,为说大道,永离三灾。
然此大道,亦甚难言,所难言故,直窥无始,无始之始,至无无始,无无无始,乃为先天。先天之道,不可拟议,无可拟议,有何言说?不能言说,而为言说,所与言说,端于何起?盖可说道,只于有为,何名『有为』?以『无』为得,盖此无为,于『有』为始。所谓有为,若何用功?究所用功,当问心君。所谓心君,具大解悟。
观诸阴阳,动静变化:
仰体太阳,法其刚运;
仰体太阴,通其消息。
更极四时,则其循环,默会太极。究其本原,如是博观,一切造化,冥心寂坐,冥气独存,寂坐独存。于是心中,了无一物,向所养成。大丹所结,婴儿我相,与天地通。然必广求,高真指示,不遇真人,指示精微,罔明大道,即有所明,亦在皮肤!其中伭奥,终无所得。未得其奥,安明大道?故知大道,必求真传。盖此真传,各有师承,暗中一拨,豁然了了,既能了了,遂通伭伭,乃通伭伭,则知大道。既名有知,遂为有得,得此至伭,遂可无为。
然虽功至,又宜积行:或三千行、或千五百、或积千行、或五百行,如是圆满,各证正果。
乃积行后,又当立功:或立千功、或八百功、或五百功、或三百功、或百五十、或积百功,如是功行,圆满具足,各证正果。
·         功行大者,证大因果。或为金仙,列诸天班,或在人世,作万法主;或住三洲,享清静福。
·         功行次者,亦住大罗,为无为音味仙,逍遥快乐,或住名山,或游浊界,为道宗公。
·         功行浅者,长住泉石,不生不灭,永脱三灾。
故知闻道,有先后殊,无有难易。但所正果,则视功行。所积功行,各证其果。然欲证果,须闻大道。欲闻大道,须重三宝。无是三宝,莫获长年。有限岁月,功不深至,莫音暮闻大道,大道未闻,所积何为?即其所积,皆非宏功。巨业不立,大行未满,遽思上圣,即得大道,如无所得!
观彼至人,所为入道,汲汲皇皇,如恐弗及,遍访高真,为说伭妙。
投诸险阻,无所畏避;
投诸患难,无所震慑;
投诸水火,无所恐怖;
投诸魔障,无所困惑;
投诸一切,种种磨苦,无所悔憾。
如是虔诚,上感高真,为示其要,乃能彻悟,无所罣误,还归趺坐,默运伭功,仰观俯察,通乎伭伭,犹不自已。
混迹尘世,阛音还阓音溃辐辏,廛井之间,行种种行,立种种功,乃思此等,功行或浅。更发宏誓,行无量行,立无量功,愿尽累劫,一切有知、无知众生,俱闻大道,登诸彼岸。乃此功行,须千百劫,尚不能殚,如是功行,果能具足,乃证无上。至于无为,至无无为,如是无为,与天地俱,不与同尽。盖此天地,俱为有为。有所为为,则必有尽。天有所为,故天亦老;地有所为,故地亦荒。至人无为,既为无为,有何荒老?未有天地,此至人存;既有天地,此至人出。天地荒老,此至人安。微乎!微乎!如是至人, 我亦难名。然究其极,人人如是。何以如是?以先天故。如是先天,人人所有。乃人有此,而多昧昧,此又何故?盖有先天,不无后天。既有后天,乃有六根。既有六根,遂生六识。六根谓何?
 
 
其一目根,乃此目根,观诸色相,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其一耳根,听诸声音,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其一口根,出诸是非,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其一鼻根,闻诸臭味,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其一舌根,餂诸甘苦,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其一身根,历诸境界,生种种心,而昧先天。
故此六根,是名六賊。欲聞大道,先除六根。六根不除,生諸惡識。此六根者,於何得除?昔有達士,知所除道,一切聞見,境界因緣,都無所住:觀不以目,聽不以耳,鍼口吸舌,終日如愚,息氣以踵,置身無用。一切舉動,皆以神運。如是六根,完全具足,若如無有。無有六根,有何惡識?乃無惡識,安生惡趣?以無識趣,故無罣礙,無罣礙故,心君泰寧。如是心君,果無染,乃安爐?,投諸三寶,能結大丹。所結治故,用坎中水,噀音巽巽地風,運離宮火,共撰三寶,此三為一,大丹乃成。既成大丹,龍虎伏降,陰陽定位,然亦拜求高真指授,祕訣精微,以証其果。
维彼下士,罔知其故,妄意造作,搬弄采炼,种种邪术,背道愈甚!如此背误,则有种种魔障相寻,上干天怒,下犯刑宪。若彼隐伦,心泉石,知此种故,炼气宁神,聚此三宝,欲成大丹,然或指示不得真方,终罹音戾三灾。可知大道,亦甚难言,如此等众,尚莫能遁,况彼众生!不明大道,罔惜三宝,六根寖炽,七情孔彰,视此三宝,若非己物。夫人一身,止精气神:
 
 
不爱其精,任意作丧,如彼漏?,注一勺水,无所增益,渐次泄泄,不瞬息间,遂无涓滴;
 
 
不爱其气,任意纵横,如彼瓣香,置诸红炉,听其焚灼,更加炭火,不瞬息间,即为灰烬;
 
 
不爱其神,任意耗斁音妒,如彼孤灯,置诸风前,听其煽摇,无所遮护,不瞬息间,渐为扑音朴灭。
危乎!危乎!失此三宝,则失其生,堕诸恶劫,展转循环,靡所止住。
我辈众生,为说此道,若有善士,依 吾所说,或遁深山,或居尘世,或住道院,或构茆庵,炼此三宝,如此不懈,自有真人,明示其要。第此众生,以六根故,生彼六识,以六识故,生彼七情,岂知七情,迷惑本真,本真既失,七情斯狂,然此七情,每钟于爱,此何以故?盖此爱者,为情之根,无所于爱,乃无所欲,既无所欲,有何所喜,无所可喜,斯无所恶,无喜无恶,有何忿怒?乃无忿怒,恐惧不作,乃无恐怖,哀兆悉捐。故知爱者,种诸情根,不绝其根,而故强制,其所制者,皆为末流。
 
 
如彼洚水,洞洞荡荡,势稽于天,不塞其原,不清其流,任意堤防,终遭垫音店溺;
 
 
如彼炎火,熯熯音罕赫赫,气九霄,不抽其薪,不截其道,任意扑灭,反助炎威,即随所触,旋为慑伏;
 
 
如彼海汛,茫茫苍苍,滉滉汤汤音商,此息彼作,彼敛此猖,有何纪极?感之召之,俱随此心,因缘而长。
惟彼至人,知此种故,立洪誓愿,发勇猛心,仗智慧剑,斩其根苗,剿其丑类,无使七情,依附而生。盖此七情,为一大关,而此爱欲,为关之键,斩键夺关,跳离阈限,撒音萨手坦行,无所阻滞,克明至道,爰跻高真。
我悲众生,为此一爱,生种种魔,起种种障,迷惑颠倒,自离母腹,以迄死亡,鲜所悔悟!即有高人,提耳面命,如鼓聋夫,如烛蒙瞍,终无所觉。叹哉!叹哉!乃复狂诞,妄希闻道,以乞长生,学仙学佛,如彼盲史,履峃音学而 音头,如彼屠儿,淬音翠刀事神,如盗胠音区箧音怯 ,禜音咏禳祈福,匪为弗得,亦有其尤。然则欲闻至道伭妙,非割所爱,以断七情,终属妄想。 我为女说,此种因缘,女宜谛听。
夫此七情,于何能除?其所除道,当思无我。曷名无我?我本非我,我非此我,我有何爱?惟既有我,而执为我,执我为我,无乎非我,无非是我,无我弗爱,国非我有,而爱殉之;家非我有,而爱殉之。凡诸一切,有声有臭,有形有色,种种外物,均非所有,而我殉之,如蝇逐臭,如蚁附膻,如蜂钻窗,见晛音显扑刮,以至贪婪音岚,饕音滔餮音铁 音庆趋,颿音泛如轣辘,嗜如音霎音塔,尔攫我搏,揋音畏如野鹜音木,趋唼菰音姑米,罔所止足。然试思我,未有我时,曾何如是,应为爽然,匪惟此说,隙驹 音勺影,光阴朝露,不瞬息间,我为乌有。我既无我,我爱何为?我自扪心,哑音阨然一笑。以此参究,爱何弗除?既除其爱,无所弗除,欲也恶也,喜也哀也、惧也怒也、私也情也,俱随此爱,一时而尽。第人于爱,如胶如漆,辄难解脱,入溺于爱,如堕广奫音斌,汆吞上声泅音囚求出,茫无涯音夷涘音泗。 我深悯恻,为施宝筏音法,以渡群溺,奈何众生,沉沦已久,无梯我航,难哉众生!
予为女计, 予有一术,其术为何?必先能忍,曷为能忍?当自思维,旋如猛省。 我闻昔人,享极富贵,子女盈室,亲友满座,凡诸玩好,绮音起绣膏梁,罗列四筵,高堂广厦沙上声,画梲雕楹,娱音鱼心悦目,一旦捐灭,其所可爱,心印斯道,于是此时,则有魔障,娇啼宛转,劝阻毁谤,甚至涕泪,相环抱引,不得解脱。而此高人,忍心弗顾,视如堕甑,弃如敝屣,厞音费迹 音森谷,窅音杳窱音了之间,罔所(口尸)音希?音题,于是 音杜齂音懈, 音捧閺音文伭默,莫见莫闻,务使此心,无一情种,扩然 音旷 音朗,犹必混迹,尘世嚣烦,经种种境,观种种象,而亲与物游戏出入,果无染,然后拜求伭关秘诀,修炼三宝。
然所修炼,固必除情,尤须治心。治心之法,要将如何? 我施法乳,女善哺之。何为治心?心兮本清,心兮本静,旷然闲然,皆心之体。 我治此心,须如本体:清如沇音衍水,漻音聊然莫浊;静如谼音洪 音牙,条然莫喧;旷如天地,莫测其至;闲如广漠,莫知其涯。如是此心,了无一物。
 
 
或如死灰,或如止水:死灰可然,止水可鉴;
 
 
或如明镜,物过无形;或如菩提,为道之根。
.明镜常磨,菩提时润;
.明镜胆寒,菩提心印。胆寒则一切物皆遁,心印则一切道皆生。
吾知无知,吾见无见,无耳无目,无意想识,如是无有,至无无有,然后此心,无物可撼,无可撼者,是名「坐忘」。既可与忘,乃可授道,可以通关,调龙驯虎,开基打汞,若物之忘,是能战物,弗能靖物。
欲希闻道中之秘诀,匪为无益,亦且有害,是知闻道,先歼音尖渠音巨魁。何为渠魁?七情是也。尤必扫荡其贼之巢,复见清静虚旷本体,毋使六贼,稍有窥阚音看。此为何说?治心是也。除七情以治此一心,纯一心以养大丹,然或作为不正之术,匪为昧道,亦且眯音米性。盖所谓性,乃天付属,故治心者,为此性故,心之必治,性何可眯。然则养性,功弗可缓,性何以养?盖此性者,原于无始,窃之太极,判乎后天,后天之性,有理有气,理分真妄,妄失本真,气分清浊,浊昏固有,既昏既失,不可名「性」,而曰「后天」。若彼太极,理气浑然,无妄无浊,是为性天,至于无始,不可言性,亦不为命,非性非命,何以谓「性」?原于无始,要知无始,非性非命,是为太虚,一点种子,此点种子,种为极根,于是有命,而复成性。养其性者,养此种子,然此种子,恍恍惚惚,渺渺冥冥,无声无臭,无影无形,于何下手?用功养之,养之之道,先养后天,后天之性,有理有气,清浊真妄,一不可齐,于何能养?养之治之,去妄澄浊,去妄匪易,澄浊维难。 我悲众生,指示此道,先从此始,何从此始,惟清无欲,无欲斯真,惟真无伪,无伪斯清,清则能明,真则能体,于何可以明之体之,清真之至,无弗烛照,烛照之明,何道弗体?然此妄浊,当复何除,阎浮下界,妄浊相浑, 我为指示,必须仚音轩然,高举 音岑赑音贝,无与世缘,眑音又坐睇音梯膝,莫见莫闻,此心清净,无一渣滓,然后可以除妄,而澄其所禀浊,禀浊既澄,此心清净,更无客尘来相染。
然人有心,斯具此性,既具此性,岂能无情。故治心者,必除五觉,以去五障,乃明五性,而通五伭。何为五觉?
 
 
一无因觉。盖人此身,静坐圜内,万籁俱寂,众象未呈,耳无所受,目无所接,湛然默默,混混沌沌,闷闷噩噩,兀兀存存,忽起一念,挻音山扔音仍纵横,如 音廷奋骹音 ,如鹿斯奔,上溢月窟,旁极天根, 音枨之莫得,捄音救之不能,其为害道,不为不甚。故学道者,先除此觉。此觉何由,可以除之,除之之道,去妄存诚;
 
 
一未然觉。境所未历,事所未至,便当放下,庶使此心,漻然而清,渊然而静,清兮静兮,为道之根,何忽无端,先境而生,未事而动,万虑攫搏音博,百念攻扰,及至履境,接事应物,殊为不然,即使所念,与之相合,敝精劳神,耗气殆甚,何如无觉,委诸自然。故学道者,此觉不除,难与闻道,除此觉道,忘境遗事,打迭此心,如太虚然;
 
 
一声色觉。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妍音延媸音嗤美恶,态度万千,自我观之,如梦幻然,无奈不悟,而实之,先意豫逆,周张计划,憧憧扰扰,纷纷纭纭,昍昍音喧本体,翳翳其阴,如忥音戏如愚,罔弗能清,安究大道,宁歼厥身。故学道者,杜聪黜明,使主人翁,常自惺惺,若此觉存,是为烦恼,烦恼颠倒,无有出期,忐音坦忑音忒罔宁,心君出舍,必为除之,朗朗灵灵,无缘无因,外内悉平,以耳为目,以目作耳,纵极声色,不见不闻;
 
 
一过去觉,贞吉悔吝,情随境忘,何得何失,何弱何强,彼昏不知,多事纠缠, 音占懘懘音滞,心莫宁戁音赧,混混懮懮音幼,无事而妄,为之颠狂,以此体道,如汛桮船,航东洋海,无畔无援,缒音坠一音线绠音梗,坠千仞渊,非为弗得,亦贻后患。故学道者,必除此觉,毋为执,无为留滞,浑浑沦沦,无物不化,更无妄觉,以淆真觉;
 
 
一私知觉,自作聪明,罔由正道,岂知私知音智,害道尤甚, 音沉霾音埋反复,汨汨音骨莫伸,非惟害道,实斫性命。故学道者,务除此觉,此觉不除,虽除他觉,究昧正觉。夫此大道,如坦途然,不从正觉,以履坦途,堕入旁门,左道岐径,千条百派,混迹其中,虽有棒喝,鲜能悔悟;虽有指南,无复奉行,四觉俱忘,而存此觉,终丧厥壳,可勿戒乎!
我悲此士,为阐斯言,静然漠然,一循自然,毋故作为,失其本然。何为本然?此心之性,性中之觉,谓之真觉。真觉之觉,是名正觉,正觉之觉,乃为大觉,此大觉者,先觉是也,不倚于数,不倚于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率其本真,任其自然,上通三天,下彻九渊,明乎无始,达乎无终。微乎!微乎!伭而又伭,道曰圣智,儒曰通神,佛曰寂照,皆真觉也,皆正觉也,皆大觉也,皆先觉也,觉非其觉,是谓妄觉,妄觉不除,昧真觉矣。
然除五觉,尤去五障,何为五障:
一曰「魔障」,盖此魔障,或生于心,或于境,或动于物,或属于身:
 
 
生于心者,为人我见,为荣辱见,为得失见,为是非见,为强弱见,为利名见,为好胜见,塺音梅賨音宗灵台,罔能解脱;
 
 
属之身者,疾患相侵,饥寒相侵,得意相侵,苦乐相侵,得适慵惰,反复相侵,囮音讹引纠缚,动相迕触;
 
 
更以履境,有顺有逆,顺则为易,逆则为难,入世斯易,出世其难;
 
 
乃复遇物,美好盈前,娱心快志,意恋斯专。
如是魔障,人皆有之。学道之士,不去此障,死难闻道。然此魔障,一一去之,又有疑障,不可不知。
何为「疑障」?大道易知,大道简能,明师一点,暗室之灯,晃晃朗朗,如琉璃瓶,奈何奈何!疑障种根,一人谈道,众口昍音喧 音陵,?音戢嚣怂,荧惑顿生,背正即邪,以伪乱真,若处乔木,下坠幽。
至哉圣言:「谷神不死,众妙之门」;大哉圣道:「虚无因应,清静恬宁」。何用异说,恣肆纷纭,乃为疑障,自惹邅音旃迍音肫,可怜不悟,终落孽因。
我告修士,必正师承,毋惑邪说,毋走旁门,清虚澹定,养精养神。伭关伭牝,黄婆婴儿,阴阳水火,坎离乾坤,只在方寸。诸名何用,诸色不存,如是简易,有何疑团?不去此障,惑端丛焉。然此障除,又有理障。
此「理障」者,害道愈甚,各执偏障,罔或达观。
儒障在实,道障在虚,释障在空。
 
 
障于实者,执其偏理,履诸幻境,应诸幻事,视诸幻身,皆为实有,役志劳神,敝形耗气,以为此皆理所应为,不知此言皆为障也。若夫人生「仁义慈惠、忠孝节烈」,此皆天地浩然之气,执实而行,未可虚视!然使所见理解未融,独持偏理,反落恶因!煦煦音许之仁,孑孑之义,小忠愚孝,儒门所讥,况学道者?叹哉众生,为障于实,每堕火坑,无有悟者。
我为说法,其静惟之,圣贤心印,默识音志精,会通彻悟,无一间焉;
 
 
障于虚者,偏执其理,一味顽坐,净其尘垢,或且谓「此道在是矣」,罔求秘诀,涵养三宝,虽曰致虚,而实非道!
夫此至道,不在于实,亦不徒虚,虚虚实实,方为伭要;
 
 
障于空者,执其偏理,罔知真性,徒谈空空。空非所空,乃为顽空,究于本来真如自在,懵懵音梦然也。
凡此诸障,未能参同,以致门户参差不一,反唇相讥,视为冰炭,儒议道虚,道议释空,释议儒道,反复讥议,终无已时。不知天地,教虽分三,其实一本,为彼理障,则岐视之。
叹哉!叹哉! 实障则迷,迷则难悟;
虚障则枯,枯则无实;
空障则寂,寂则反灭。
古之圣人,实而能虚,虚而能实,观空不空,空无所空,是为至道,参合而得,惟落理障,无有知之,学道之士,可无戒乎!
理障可除,则有一障,此障之根,起于文字,惟「文字障」,实为心障。五千秘言,皆从伭悟,作文字观,更失其旨。乃或不悟,堕此障中,则有种种邪言曲说,新奇可喜,沁七禁集入心脾,害性戕形。
即古至人,立为真谛,多属寓言,或曰坎离,或曰炉鼎,或曰女,或曰婴儿,或曰龙虎,或曰阴阳,或曰伭牝,或曰 物,皆寓言也。
障于文字,多作搬弄,岂知大道,在精气神!养此三宝,是养种子。此种子者种为极根,如彼诸说,皆此一气,一气之元,即是种子。认得种子,诸说纷纷,皆为糟粕,食其糟粕,抑又何为?则此文字,非道真诠,以身体之,一切可捐。
捐其文字,又慎「师承」。惟此师承,为障之由,尤宜明察。遍访高真,指授伭妙,不得其人,则有终生身心障矣。
盖彼初学,于道梦梦,一误投师,授以外道,纷纷纭纭,罔能彻悟,奉为指南,终生循之,身心牢锢,即有真人,指示正觉,心或诽之,身或背之,一味浮言,以邪售邪,以邪信邪,于是种种障碍生焉。故学道者,慎择高明,去身心障,此障获除,诸障潜。
诸障既消,灵台清净,乃可与明五性之妙。何为五性?
一曰水性,一曰火性,一曰木性,一曰金性,一曰土性。
土性多浊,浊者多厚;
金性多断,断者多果;
木性多慈,慈者多仁;
火性多刚,刚者多躁;
水性多柔,柔者多靡。
靡易悠游,躁易忍刻,仁易和煦,果易强勇,厚易暗塞。
暗塞者愚,强勇者乱,悠游者奸,和煦者陷,刚忍者残。
故五性偏,功贵交济:
柔以克刚,刚以克柔;
仁济以果,果济以仁;
土暗少智,高明克之,高明不克,失用柔矣。
然此五性本于五行。此五行者,人身皆备。
其一为水,肾之德也;
其二为火,心之德也;
其三为木,肝之德也;
其四为金,肺之德也;
其五为土,脾之德也。
命在于脾,气藏于肺,魂含于肝,神居于心,魂附于肾。故修身者,修此五德,自全五性。
然而五方风气不同,禀赋斯异:
.或受水性而生焉者,则偏于柔,柔则多慵;
.受木性者,偏于仁愚,愚则多蔽;
.受火性者,则偏于刚,刚则多戾;
.受金性者,则偏于果,果则多愎音辟;
.受土性者,则偏于暗,暗则不明,不明则离,离则背道。
然此五行,本于阴阳:
. 水性为阴,火性为阳;
.阳为木,少阴为金;
.土备二气,而实阴也。
.然水为阴,而实根阳,故水之性,内明外暗,外柔内刚;
.火性为阳,而实根阴,故火之性,外明内暗,内柔外刚;
.木为阳,而实阴生,为曲为直,曲者阴也,直者阳也;
.金为少阴,而生于阳,为从为革,从者阴也,革者阳也;
.土为冲气,而为正阴。凡此四者,皆附丽之,故其为性,各寄旺焉。
要知五行,精丽于天,质成于地,神附于人。
.水曰智也,龙潜其形;
.火曰礼也,虎踞其央;
.木曰仁也,谓之木母;
.金曰义也,而为金公;
.土曰信也,其名黄婆。
然此五性,不外五行,而此五行,不离阴阳,曰阴曰阳,本乎太极,太极之极,是为无极。
故明五性,可通五伭。何以明之?生生克克:
.水能生木,则木母全;
.木能生火,则虎能神;
.火能生土,则命根固;
.土能生金,则金公从;
.金能生水,则龙身腾。
第不克之,则无所制。
.故水克火,则虎不烈;
.以火克金,则金不流;
.以金克木,则母不衰;
.以木克土,则土不陷;
.以土克水,则龙不飞。
生而复克,克而复生,生生克克,如环无端,然后五行无有偏胜,五行交济,五性斯全。能知此者,实明极理,于此语以「五伭」之妙,自可心得。何谓五伭?或曰「天伭」,或曰「地伭」,或曰「法伭」,或曰「道伭」,总为「伭伭」。然此五伭,不外阴阳,而此阴阳,不离五行,故明五行,则知五性,既知五性,乃通五伭。
.通乎天伭,则知天道,法其自然,乃能无为;
.通乎地伭,则知地理,法其刚柔,乃克交济;
.通乎法伭,则知因应,变化无端,测之无朕;
.通乎道伭,后天先天,有无为者,乃悉其微;
.为通伭伭,上天下地,道法精深,罔弗知之,知而无知,而无不知,无所不知,而实无知,是谓得道。
学道之士,欲通五伭,先明五性,欲明五性,先去五障,而除五觉,绝其七情,驱其六贼,而凈六根,乃能通之。然必拜求高真指示其中伭窍,乃知开基,安炉设鼎,撰结三宝,复我本体。本体既立,涉身三界,施我法乳,普度群迷,三千行满,八百功成,自有霓旌绛音降节相迎,上朝玉阙,证位高真。尔诸学人,黾勉力行。
玉鼎真人赞
大道虚无万象空  先天天在后天中
三才结撰成今古  二气环生辟混蒙
六识净时空六道  三灵现化统三宗
玉液金精凝妙象  丹符朱篆泄伭穹
宝林妙谛开元始  灵宝精微畅道风
一字宣扬皆棒喝  三缄透发悟空同
广导众生成巨典  万劫轮回入卷空
绣岭琼花含妙解  绿林青鸟唱宗工
天心见处茫无垠  地轴回时万法雄
漏泄伭元真理尽  普天法鼓震群聋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中卷
盖闻天地一气絪音因缊音温,化生万物,惟人为灵,得理之全,得气之正,贵擅天爵,富有良能,尊于万物,胎胚群生。失此几希,丧其本真,异于万物,而堕其伦。全之为圣,保之为人,安之则大,化之为神。参诸天地,三才鼎分,故知此身得之甚难,失之甚易,匪惟甚易,一失永失,堕诸轮回,无有转日。 我为道者,示以五伭,其谛听之:
·         天之苍苍,弥纶布濩音护,有形非形,有象非象,是诸形象,本有定色,此其为实。然论形色,恍恍惚惚,实无定象,冲漠无朕,何虚如之。惟虚则灵,惟实能覆,虚虚实实,变化极神。故通天伭,乃知虚实,乃弗滞凝,法其自然,运化从心,周还无息,大丹乃成。
·         地道敦厚, 音旷 音朗无垠音银,上虚下实,万物资生;上实下虚,万物归根。虚虚实实,与天长存,体也艮止,用也流行。山现妙质,水显其神,质以载物,神以钟灵,无神无质,无质无神,神行质受,质以神行,虚实交济,妙合一凝。学道之士,克悟斯旨,刚柔合德,虚实相生。故通天伭,复明此因,乾坤定位,大丹乃成。
·         若夫道伭,匪假言说,将以为实,何实非虚?将以为虚,何虚非实?将欲言其虚虚实实,实于何在?虚于何明?虚中之实,不可名实;实中之虚,不可言虚。实莫为实,虚莫为虚,莫为虚实,而究不无虚虚实实,而究难言虚虚实实。微乎微乎!不可为虚,而实是虚;不可为实,而实本实;不可以言虚虚实实,而实不外虚虚实实。至哉道伭,无所名象,渊渊其渊,难探厥旨,故悟斯伭,丹九转矣。
·         至于法伭,受之师承,原诸天命,流行坤舆,大道既成。法极神妙,变化由心,神通莫测。天地一囊,日月壶中,芥子须弥,大千毫末,挥金八极,尘视六合,乍合乍离,焂无焂有,入幽出显,虚空泯漠,驱神役鬼,雷电交作。谓之为虚,何所不有;谓之为实,何者非无。得心应手,心手相印,心无其心,手何所增,不于手得,随心而运,变幻无端,天地为证。微乎微乎!生生不已,惟通道伭,乃臻斯旨;故通法伭,道斯成矣。
·         其一伭伭,无所言说,并绝思维,微妙恍惚,极于希夷,更千百劫,未有传者。 我今为世,敷扬此旨,尔诸弟子,静谛听之。盖此伭伭,在昔 元始天尊言之,窃闻其说,自天而上,至无量人,中有至人,伭之又伭,天为之宰,地为之摄,人物幽明,咸会诸极,运化古今,而无辙。主持劫会,而无端倪。圣不可圣,神不可神。无无无无,无而亦有;虚虚虚矣,虚而亦实。圣不见增,愚不见损。天位乎中,天亦不知;地承其流,地亦不识。极一切物,皆运不觉。其存非存,其过非过,斯其伭伭,从何拟议,从何想象,若透斯旨,伭而伭矣。
夫此五伭,通之匪易。学道之士,究参厥旨,屏弃一切,潜心讨探,伭解超然,冥悟独契,深晰精微,始觉本真,归求秘钥,丹铅自具,炉火抽添,无烦异授。阴阳定位,龙虎交调,不事搬弄,自然而然。若弗明此,客尘染着,六根主权,七情孔炽,堕落火宅,安究伭微!
我今开说,谁复能悟?则有种种异论纷起,分门别户,名持一端,反唇讥诮。始犹执理,互为攻劝;各存一见,持论立说。要皆为道,左右保护,虽或出言,不无过激,明道之心,总属公诚。其流既远,私弊丛生,彼此相击,各树党援,名为卫道,而实为己!究所从来,皆门外汉。叹哉叹哉!此种之人,在儒为腐,在道为贼,在释为孽,其必梦梦,有何殊乎?岂知三教,本出一原,会通斯旨,并可不立,羲古以前,有何异趣? 宣圣诞生, 太上现化,所参同契。
性道昌明,其一为出,其一为入。入世之教,先敦伦常,君父尊严,臣子忠孝,兄弟孔怀,夫妇造道,生育种类,乾坤万古,诞养群品。天地为补,化机不失,造物是辅。斯教不明,万世聋瞽。物盈土满,洪荒之初,世界混茫,上下失怙,故知此教,为道之倚。然迷其始,讵何拟议。惜哉至教,久乃不然,穷通贵贱,贫富高低,大小强弱,多寡彼此。名利时势,束缚尘缨,流浪生死,颠倒相寻,争夺攘窃,诡诈环生,计巧百出,以术愚人,奸雄间发,浊乱人伦,相结以势,相倾以能,舌锋肆起,是非莫分,往复驳辩,同类相侵,各树赤帜,一理纷纭,一见为此,一见为彼,相同者附,相异者讥,莫分莫辨,得失是非,莫究厥旨,莫晰厥微。岂知斯道,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异同之中,更有同异,是非混淆,得失舛乱,逞其臆说,不顾道理,虽同一教,誓如敌,不攻不击,一息不宁,谁复平心,公论罔爽。
叹叹要言,何人解悟,嗟彼同门,犹如是险,况其它乎?
且又有说,人心之坏,坏于文字。以文字学,则工于外,一切语言,咸崇粉饰,粉饰之辞,专心于外。
.心乎外者,必遗于内;
.心乎悦人,必至忘己;
.心乎传世,忘乎自治;
.心乎蕲胜,忘乎自敛;
.心乎夸博,忘乎反约;
.心乎绮丽,忘乎矢诚。
巧伪日增,本质日。盖文字兴,性命理微,可不戒乎!可不慎乎!
吾尝闻之:天文灿烂,昭于河汉;地文绚熳,草木变幻;人文璀音摧璨,乐和礼辨。皆出自然,无故巧饰。至文不文,文出于实,出于实者,文斯为至。
后世多文,亦如无文。文非无文,为文非文,非文之文,文实非文。更可叹者,习于文字,无乎不闻,闻非所闻,丑记狂博,至尊无文,至亲无文,皆以文行,巧伪生矣!本非忠孝,文为忠孝;本非友恭,文为友恭。放肆闺门,作为绮语。凡诸所为,败闲荡检,以文文之,以致流弊,祸乃椎音垂鲁,皆胥污染。变质而文,即伪去真,反朴而巧,机械辈兴,众生无恒,匪惟不忠、不孝不弟、不慈不正,而且有甚。奸盗诈伪,显为不法,鸷音执狠柔恶,阴肆毒谋,古道不存,今生罔悟,江河下逝,无与挽者。儒教失实,其流所及,愈远愈纷,愈伪愈乱,犹勿自悟,结社要盟,互相标榜,动生毁谤,矫诬
上帝,喝 佛骂祖,欺灭鬼神,讥呵释道。正教正宗,诮为异端;仙经佛典,斥为邪说。谓道谓释,毁弃伦常,岂知若辈,宁惟毁弃,抑且流祸斯世斯民,此何以故?盖此儒流,为民之望,表之不正,影愈邪焉。然此之辈,是为小儒,为腐为妄。
若彼大儒,则必不然,大儒所见,直窥本原,知儒之道,与道与释,同条共贯,无有二者。儒与释教,总原于道,道根于性,性仍于天,天无二理,人无三教,教分于三,从后起见,溯原究委,有一无二。大儒知此,罔所分别,各尽其道:事君以忠,因分自尽;事亲以孝,竭力趋承;兄友弟恭,视处何位;造端夫妇,以正防淫。事神维诚,治人以仁,爱及草木,恩被虫昆,畏天明命,履地惕干,无惭幽独,克承以谦。知道变化,教匪一端,但辨邪正,无妄讥焉,是为圣贤。道极于天,作君作师,经纶参赞,君臣定位,父子分严,友恭道立,兄弟情连,夫妇道正,阴阳无愆。天地以位,万物熙恬,风雨调和,寒暑以时,嘉祥洊音渐至,沴音戾气以除,民物仁寿,仙佛何殊!生为世荣,终归上清,立极天人,与天地存。
释教清微,肇于浩劫。观空以空,虚无寂灭。昔有至人,名曰 然灯,立于中古,转大法轮,教化度脱,无量众生,佛传始盛。次有 佛出,号 释迦文,自种民天,降神赡部,是时周昭甲寅之岁。西印度国,有迦维卫,其国王者,名曰净梵。四月八日,太子斯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夙愿故,舍国修道。雪山六载,精思苦行,鹊巢于顶,藤穿 胫,腊月八日,睹明星出,豁然超悟。具六通识,负龙象力。开来继往,阐教西域,初于鹿苑,继祗陀林,黄金布地,佛教崇兴,四十九年,应化不一。是时比坵,暨比坵尼,并优婆塞,与优婆夷,凡数千人,俱同听法,无不得度。有 舍利弗,智慧第一, 佛尝因之,宣说法要。有大弟子,名 大迦叶,得 佛心印,传 佛正宗, 佛亲授记,是为初祖。又有弟子名 阿难陀,多闻第一,于 佛灭后,传 佛教典,流布人间,今之佛藏,皆所宣传。延及 达摩,以大神通,一夕收摄,三十六处,邪魔外道,设洪誓愿。自西印度,历恒沙河,至南赡部,说法演教,宗门大展,授秘密旨,从超悟得,明心见性。佛法无多,一切扫除,片言只字,参悟本来。凡诸聪明,闻见知识,杜绌不事,浑浑默默,颔音撼领宗旨,悟谛因缘,无无所无,空无所空。内观此心,如虚空际,如千江月,如镜如泡,如花中香,如是空空,以无无空,故无所执。一字之妙,通达无碍,前无无前,后无无后,匪由闻见,伭览超忽,任诸见闻,颓然自丧。以因缘故,得无因缘,禅宗乃炽。又有历代诸大法师,通经律论,取大法藏,阐译文字,搜剔妙蕴,传诸三千大千一切阎浮提界,广为众生,说无量因,解诸烦热,化清凉境,拔诸苦恼,离火宅厄,济诸幽魂,脱地狱趣,化诸六道,获天人乐,利赖无穷,象教以昌。流传既久,厥旨无闻,凡彼缁流,罔得真传,东西剽窃,言语为宗,机锋相对,口舌争雄。所谓「禅」者,阐演秘奥,认本来面,无用浮饰。若究厥弊,贻害后人,迷失真宗,累主人翁,出居故舍,入无何有,渺茫漂泊,堕野狐禅,迷罔狂悖,呵佛骂祖,俨大知识。抑又甚者,谬妄罔悟,以传,以承。我佛 如来,法法何法,为究本根,故空诸法,文字不立,非去文字,恐后学流,求文字中,昧失本来,故去文字。岂知文字,正难尽去,去文字者,曾何沿流,作执文字,作文字观,弗从文字,究 佛秘旨,离失真宗,是文字障,斯害道矣!更可悯者,罔知是经,是 佛心印,传流人间,为彼众生,广为说法,俾有解悟,即彼下等,愚暗不明,资经忏悔,原令此辈,生恭敬心,朝夕讽诵,久或明生,了生死念,力诸善行,脱轮回趣,或悟精微,超诸上乘,非第口诵,无悔悟心,便可宥罪。即假口诵,亦获利益,是彼诵时,生大欢喜,高吟朗,令诸幽明,一切众生,邪魔异类,幽魂余孽,得闻是经,普沾胜利,咸蒙济度。非说是经,但假口诵,无持受心,无恭敬心,无诚信心,无踊跃心,无均利心,无无私心,乃为诵经,乃获功德。自流日下,日下日坏,一切佛典,指为衣食,诵经之家,以虚文求,诵经之人,以虚文应,一切众生,以虚文故,故轻是经,而诸佛法,罔有存者。要知是经,具大解脱,如广陵散,化诸烦燥;如摩尼珠,化诸烦恼;如般若船,度诸溺者;如波罗蜜,生诸津液;如漆室灯,烛诸幽暗。具此种种,无量利益。但作文字,草草看过,便如糟粕,曾何所赖。以故禅宗,如此等故,扫除一切。冥心内观,空内外相,寂坐伭默,领一参头,究极旨趣,有归于空,空无所空,以无空故,乃明斯旨。若住暗室,张一焰炬,无物不见,无不明朗,罔所障碍,无障碍故,心体备具,性天完足,与天地俱,不为物囿,不有于物。斯之为梵,梵音清彻,幽明交济;斯之为禅,禅理渊微。天人悉究,究厥旨者,佛菩提种,如是如是,西来大意,作如是观,佛法尽矣。
若夫道者,开于 元始,示诸秘旨,流衍伭纲,道爰生法。法传 灵宝,显无量应,金科玉律,运御乾坤,统率神人。但彼众生,罔获闻道,道法无传。 太上降生,厥多神异,圣母诞育,从左腋下,脱胎灵舍,于祥李下,须 皤然,指李为氏。八十一年,始离母腹,与 尼山圣,及 雪山佛,共出一时,为三教祖。师表群伦,传法无疆,五千余言,言言妙谛。隐柱史中,开化群伦,罔有契者。紫气东来,青牛西度。有一善世,关门尹喜,夙悟真伭,未获其旨,睹兹灵迹,知有异人。自关而出,爰矢诚悃,膝地俯首,向座乞法,道德秘文,亲相授受,传诸后世,为道宗旨。入世出世,得闻斯言,利赖普被,领其旨要,长生天地,与诸浩劫,脱诸度趣,超证人天,随乾坤位,匪可年计,与天地同,不与天地,同其荒老。迨后阐教,八十六度,度诸真人,超证伭理,道法广布,为诸神仙,被以梯航,能悟之者,静生圜音圆中,清虚寂淡,悟彻本原,一切作为,搬弄偷换,举不屑为,自获真宗,爰正天人,得无量果。迨后道传,清静法门,罔或继者,于是则有修命之说,分合阴阳,交配水火,取坎填离,透辟伭关,开基打汞,安鼎起炉,炼气镕精,鼓舞神元,撰结金丹,涵养孕育,爰受灵胎,以成我相。是以后天,诸种种功,复还先天,本来真体。虽于 太上,《道德》真诠,落归第二,然亦修行,正法眼藏。乃其流远支派愈纷,遂有种种旁门左道,窃其余说,创为邪论,充塞正途。则有采取真阴以滋鼎铅,采取真阳以益鼎汞;则有一种偷阴换阳,吸月呵精,以助之长。于是邪人,妄附遁辞,乃置鼎器,损人利己;更复猖獗,造诸恶孽,巧诱无知,误堕恶术,迷失真宗,丧失性命,永劫轮回,深可哀恻。复有一种,妄意大道,其人亦知,此种恶因,爰事正觉,未获真传,求诸纸上,一切陈言,误认糟粕,以为法乳。遂有静坐,屏气凝神,于子午中,抽添火候。岂知伭关,一点真窍,本位不明,从何能透,乃至升水,水不可升,提挈真阳,出离本舍,无复收摄,较诸枯坐,一无所事,其祸惨烈。岂知大道,止在清静,一有作为,弊丛生矣!
夫此大道,原诸无极,为太极根,生阴生阳,造化群品,养育生灵,功用浩博,本体如如,无形无像,无色无声,无臭味法,以无所无,故无所事,清虚淡定,寂静逍遥,乃于本体,无所障碍,以无障碍,故无损坏,以无损坏,故无所失,以无失故,道体具足,本体圆明,妙用显行,变化莫测,因应无心,通诸幽明,涵诸天地,贯诸古今,昭诸人伦,无终无始,无巨无细,无乎不在,无乎不行,出有入无,为物祖根。故知溯流,不如穷源,得其源者,厥流斯晰,若究其流,虽可得源,然流斯极,功反多绪。以故至人,言清静教,在于玉局,开示真伭,无他作用。独指本源,俾从伭超,扫除一切,大道乃明。明大道者,无所用心,而实此心,以无用故,故无不得,无不有得,乃无不通,以无不通,是为真人,待斯真人,衍斯妙道。
无奈风会,渐漓醇闷,以斯风会,生斯种人,以斯种人,习斯种教,宗儒教者,斥释与道,纵其论辨,止道其,未悉厥原,故所辨驳,自多败缺。夫究极旨,儒者此命,此心此性,道者亦然,释亦同然,其始赋受,无有异者。其中功诣,或有不同。为儒为实,先致其知,致知本虚;乃求诸物,格物为实。物情既晰,本知斯致,知体既彻,洞洞怡然,五官之宰,如如照耀,罔所蔽焉,心君泰宁,天命在我。夫此性命,三教合一,岂惟儒流,克明厥德,为释亦然。但其用功,各有师承。佛教言空,故小声闻,以斯声闻,落第二层,此何以故?盖声闻觉,弄精神通,用聪明得,以斯所为,若或误用,易堕他途,反失本性。即无所误,而寻途辙,终有所系,其于佛法,超然冥契,不存些子,罔所罣碍,究非厥旨,故于文字,一切扫除,独寻真宗,真宗既彻,万化通焉。维彼声闻,即是格致;维彼参悟,即是诚正,诚则必明,又何所事,格致之功,盖知为道,为梦觉关,而诚与正,人鬼攸分,既意已诚,是脱鬼趣,超正人天,格物致知,曾何所用,是释入门,途径较捷,而儒之功,较佛为密,然而成功,则一而已。
若夫吾道,本于无为,而究其要,无所不为。参论伭契,博观广揽,以究本原,本原既得,无所事焉。是其用功,亦参格致,第所格致,与儒微殊,而所参究,与释微同。异者不殊,同者不一,然溯所以,曾何别乎?是故三教,鼎分角立,而不可无,微乎显乎,有一无二,儒以治世,道以济时,释以其教,主持斯世,为度众生,普敦盛会。自开辟来,人皆宗儒,人皆修道,人皆学佛,为圣为贤,孰臻斯诣,为仙为佛,孰造其极。习儒教者,儒冠儒服,俨儒中人,而实非儒,博闻丑记,猎取声名,修己之业,曾无所事,反诸幽独,负惭多矣。心地不明,诚理尽丧,揆之诗书,所践何事,嚣然志气,高谈阔论,动引昔贤,巧为依傍,而实大误,以堕本来。是诸儒者,发清静心,无堕恶因,无人无我,各尽所事,践形复性,克履厥言,于君尽忠,于亲尽孝,友爱恭顺,信实不欺,慈以接众,仁以育物,不骄不吝,虚中善受,不侮鳏寡,不虐无告,不贪不淫,不拂本性。道之真仙,释之古佛,不过如是。如是之人,乃能祀神,神即其人;乃能奉佛,佛即等伦。不假修炼,道体永贞;不假参悟,佛性圆明;不假养气,大丹自成;不假知悟,禅理印真。在天为天,天尊其名;在人为人,人共尊亲,长存三界,俎豆斯馨,万世永赖,三教师承,是大圣贤,为万世尊,出入阴阳,理治乾坤,上覆下载,悠久无伦,佛也仙也,释也道也,无乎不奉,无乎不钦,不生不灭,无等无伦,三教宗师,一归根。尔诸弟子,信受奉行。
玉函妙相真人赞
解彻伭伭妙  三教总归宗  一元开辟泄宗风
道法启鸿蒙  万象咸空   奥典利无穷
清微三品至道极伭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下卷
大道之根,原于无始,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无物不有,无乎不存。或静息机,或动行神。出有入无,为万化根;入幽出显,为造物心。古不为古,匪今斯今。微乎微乎,不可以名,名之为道,亦起于人。
我闻在昔,太极未辟,一浑沦,阴阳交错,混混沌沌,天地倒乱,五行纷更,乾坤失叙,日月无明,人物销铄,世界咸湮,乍无乍有,若浮若沉,惝恍渺忽,汨没纷纭,或上或下,飘荡无凭。是诸上圣,仙佛真人,帝天神宰,祖伭高尊,一切金刚,不坏法身,遇兹劫会,感化邅迍,以兹销铄,渐丧其神,形神互化,罔保元真,一失永失,尽拨本根,万年苦行,累劫良因,以斯厄故,无与为存。
中有至人,名曰 元始,悯兹劫运,大显威神:摄诸帝释、上圣高真,暨诸伭宰,佛菩提根,一切圣神,纳诸黍米,珠中藏之;又复收摄,万祖根,于一指甲,奉与至人,号曰无象。纳诸伭窍,经三万度,历一大会,涵养孕育,哺以伭,运以神精,转以灵胎,煦以元意。由子入丑,大初凝,伭风渐鼓,元宰陶钧,始乃一,上浮氤氲,于是清轻,凝结浑灏音浩,环转周轮,如是轮转,经三万度,无所停息,转转不已,渐次淘匀,而斯一气,累落渣滓,渐结为地,维重为浊,纲维八极,粗者为峙池上声,清者为流,以兹流峙,镕化山河。凡诸一切,五行本质,各以其精,撰形成色,遍布堪舆,互聚元,永固坤贞。维彼昊天,鼓舞盘旋,一气包举,重复凝精。以斯地道,亘古无倾,与天对待,化化生生,上者施与,下者顺成,靡终靡极,或载或成,无疆之化,天地成能。
以斯天地,交感化生,内出盘古,是大至人。悯兹宇宙,混沌不清,气机尚塞,化育难行,为此之故,特显化身。一昼一夜,七十二变,变诸种类,各肖其形。终变妙相,厥体具均,顶天履地,是名为人。得理之正,得气之清,得精之妙,得神之灵,乃为三才角立鼎分,可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各类,无乎不肖,无乎不神,非此至人,奚何有因?是此至人,秉教无象,御居玉清,极之恍惚,无可思议。清微之境,主持一切,天道地道,人道魔道,水泽幽冥,轮回六道,检阅劫数,推运乾坤,主持天人,仙佛真宰,黜陟超证,因缘果报,御摄提格,大荒落界,无思无为,运化无心,以无无心,故无无为,以无无为,故无无形,无声无臭,无等无伦,无无无法,亦无无名,无罣无碍,无无无情,以无思议,至无无神,以无神故,无所不明,无所不属,无所不行,化无不化,育养适均。
是为 元始,居于玉清,端拱伭默,运化古今,清虚寂定,杳亡杳存,无物不体,无息不生,主宰伭要,同归始青。厥生在木,厥成在金,禀象离火、坎水蒙屯,归极戊土,中和为君,出大神咒,燮理六阴,阴静而动,阳极斯伸,一阴一阳,五行聚精,妙合辟塞,虚空涵凝。是诸五方,配诸五行,各有一帝,各居其心,各司厥职,各运乃神,各奉伭令,各奏厥成,是诸帝属,各各有守,以宣元运,以布皇仁。
而此 元始,以无量身,度无量劫,保固元气,任数推迁,无意无必,妙极自然。是此 元始,居玉清中,运无量身,极大神通,分身应化,各以其神,入居人身,各各一顶,各一元始,寓居其中,为一身主,为万气宗。是此人身,各以所得, 元始化身,各显神通,极诸不可思议之时,无所侵害,无所危殆,无生无灭,无动无静,神舍安然,无乎不注,以斯之故,故虽劫运,更代递嬗。而此伭宰,仍无毁坏,各以其所,分化化身,复归玉清,还集元始,得匪所增,仍圆妙相。故知元始,统于一元,一元分化,极于万象,万象森罗,总归一元,一元变化,无所端倪,无所思维。静极而动,动亦如如;动极而静,静亦如如。一动一静,一静一动,任诸动静,或分或合,或复或离,无不各有一元始相。各以其相,各成妙体,各以其相,无假收摄,各复本来,仍归一体,而元始相,尊居玉清。微乎微乎!是此玉清,圣境庄严,在大罗天,极无上上,至无所拟,于无能名,至虚至伭,绝顶之处,非具金刚,纯一妙体,极无所上,功德苦行,为诸天尊,至尊真人,望瞻翘首,渺忽莫凭,终无由至,以无至者,故其伭境,微妙莫测。但以劫运,循环往复,皆所禀受。是故 五老,偕诸真宰,上诣玉清,请授要旨,乃见 元始,坐玉清中,法座庄严,天所希有,是诸法界,无有等者,清虚广漠,寂淡逍遥,众所罕睹。俄见其天,五色并丽,忽有罡风,转如车轮,运行廓外。而此玉清,化诸亿万,莫可度量,此亿万天,各各现化,一元始尊,出众妙音,如一妙音,普为上下,帝释真人,说众妙因,解消厄会,跻斯众生,或脱苦趣,诣伭都境,讲说因缘。盖此因缘,原诸浩劫,为诸天宰。
此种微妙,匪可言传,惟在学人,各以所得,论于元始,剖析精深。至哉斯境,包含周遍,罔有外者,是诸天人。欲观斯胜,惟绝思维,端居静坐,趺坐凝神,空彼众有,如无此身,如无此心, 浩渺,如虚空际,神闲气静,息机于密,则有妙境,从坐而开。是诸玉清,一切胜概,星罗碁同棋布,森然具现。而此元始,应化化身,端拱伭寂,坐法座中,现诸法象,与 吾神接。盖此元始,一理撰结,万气归根,至真无妄,为无妄者,乃见其神。微乎微乎!非虚非实,若有若无,无耳口鼻,无声色味,无意想识,乃契厥微,乃获睹之,自伭教息,无与言者。 我今指示,玉清妙道,学道之士,克体渊源,屏绝思议,默伭静悟,心不着物,以无无意,解秘密因,参同妙契,于子午时,调息气机,万神摄伏,外内太素,摄诸法象,咸归无有,入黍米珠,观诸天地,现一切法,日月星辰,山河岳渎,万品亿类,大千世界,一切形声,色相体质,无不具足。外相清好,观者各以其意得之,出入极外,立乎天根,见诸天地,如一脱粟,是诸色相,各于微尘,剎中现之,无所不有,而实无有,是此伭微,曾何拟议。至哉微乎,谁造其极? 我闻 元始,为阐此妙,极于无为。观空非空,空无所空;视有非有,有则俱有。惟空不空,而实空空;惟有不有,而实有有。有乎空乎,空乎有乎。空中之有,有不为有;有中之空,空不为空。空其所有,有其所空,是为真伭,伭而又伭。寓诸天中,为天地根;寓居人中,为人身祖。修性修命,修道之士,修此祖根,祖根完具,万气俱凝,气归于命,命统乎性,性也气也,命也道也,伭也真也,祖也根也,是为元始,玉清妙道。
夫此妙道,传于 元始, 元始下传,归本伭要,此伭要机,藏于玉清,清微宫中,紫霞锦囊,非真真人,夙器深重,道根清净,未可与闻。乃者至人,法号 灵宝,悯兹下土,未获闻此至伭妙道,累劫经生,无由脱解,至于终极,辗转轮回。爰现法身,在香林苑,阐演灵章,金科玉律,运化乾坤,拔度天人,利济群品,拯救幽魂,是诸妙法,广布阎浮,流传浊界,依法持修,超证妙果,遵律虔行,普周六道。然此法典,金格精严,持修之士,非清净体,非清净心,非清净行,莫究伭微。盖斯妙法,变化无端,极恒河沙,亦难比拟。上通于天,极天外天,至无极天,天伭之天,乃无所象,并无能容,无非是法。所周流处,下通于地,极诸扶桑,至虞渊谷,及于地所不载之处,无非是法。流通环转,放而行之,弥于六合,卷而藏之,退归于密。云有非有,以无非无,象则成像,空亦如空,匪可思议。究何言说,本之于心,应之无,来鲜端倪,去仍罔极,视之不见,听之无声,造化由我,天地为因,因应匪测,度数莫寻。微乎妙哉,无古无今,无等无伦,清虚伭密,罔所由明。惟此至人,以至伭道,演至伭法,流通宇内,虽至愚夫,获闻伭诀,咸得奉行,无有弗应,无有弗灵,无弗如意,无弗从心。故知妙法,无有不钦,无有不伏,无有不承。究厥由来,本于至真,真实无妄,万法归身,以身体法,以法卫生,生生不息,法法斯神,神明变化,极乎无因,在阎浮提,为法之师,鬼神敬礼,天人悉钦,宗风以震,役御雷霆,呼风唤雨,救济群伦,驱邪缚魅,宇宙澄清,人伦以正,道德昌明,入无出有,法法递承,至道法备,德行崇深,功业广被,神归上清。
若夫修士,苦参伭奥,养气炼形,则有魔王,统率眷属,来相侵扰,乃仗斯法,收复邪精,爰无所侮,克究伭冥,无所恐怖,无所碍滞,无所障蔽,乃克悉心,炼气镕神,故知斯法,保护诸道,无能外者。然此妙法,是 灵宝尊,在上清境,亲受 元始,伭理所撰,匪所易得, 灵宝尊居,上清之境,禹余宫中,手抟音团太极,分阴分阳,以奇变偶,以偶成三,以三化万,至亿万万,以及无算,还以无算,仍复一奇,归诸太极,无所亏缺,亦无罣漏,并无盈数,以斯之故,睇观伭微,知此至道,各寓妙法,乃以所见,即成是法,故知是法,皆道之髓,非体道者,是法不传。微乎妙哉!
我昔幸见,禹余圣境,居天之心,其色炳耀,其象昭明,其形空阔,其体清净,无物不有,无理不存,纷纭杂沓,万象森森。静无所有,而无不有;动无不形,而实无形。千真万宰,圣贤仙灵,佛菩提众,罔不在焉。下至凡夫,愚与不肖,莫不各各有一灵宝,至妙至伭,无极变化,至神明法。惟落后天,生种种障,障蔽灵台,致使一切,妙法神化,无由着见,久乃汨没,愈失本真,本真既失,万法湮沦。悲哉叹乎!一失均失,无有存者,堕落火坑,因仍流转,与蠢动同,讵不悲乎!
夫此上清,具神通界,境致昭严,其所具设,无不华美,而禹余宫,色相庄严,上悬华盖,有五色云,四面缭绕,放五色光,照烛一切大千世界,皆成五色,祥光莹彻,无有隐者。其中复出,微妙异香,化为氤氲,和霭之气,布诸天诸地之处,一切天人,餐是伭气,皆各满足,无有厌者。以斯胜概,集诸天人,咸至其下,俄见上清,圣境廓开,现诸楼阁,琪花珠宝,玉树琼枝,仙禽异兽,各各一名,罔可形状。又现一切殿阁楼台,金碧辉煌,霞彩灿烂,一切真圣,伭宰高士,星冠剑履,环佩 琚,往来出入,各显妙相。复有天真玉女之辈,霞髻云鬟,琼佩彩裳,各捧摩尼宝珠一粒,环绕道前,忽现天尊神人之像,狰狞奇状,各执利刃,弓矢戈戟,现三首眼,各能言视,化六手臂,各有捧持,环立拱护,变化无端,是诸天人,远观遐瞩音竹,莫能相即,赞叹希有,无有异者。夫此妙境,罕所觏闻,罕有能至,至伭至妙,几绝形容,岂知此中,更有伭奥,挹其伭奥,真为叵测,太极浑涵,万象具足。以一黍米,藏诸世界;以一芥子,纳诸须弥;以一毫端,建诸梵剎;以一微尘,现诸法像;以一窍声,化亿万声;以一孔气,变千万形。俄而日月,任其盘旋;俄而风雷,恣其怒号。以有为无,原无而有,非真非幻,造化无方。是诸灵宝,出大妙音,为诸真宰,启诸道藏,宣说灵妙无量之法,传以清静不二之仪,金符玉篆,科律森严,传授秘密,无上心印,金章玉质,丹黄妙色,无极伭文,转授天人,流布尘世,依科修奉,乃者天尊,慈悲度劫,各以所得,灵宝心印,妙法真传,金科玉律,下度人世,遇诸真人,道德崇高,可与授者。遂设玉局,亲相指示,广被遐裔,流诸后世,罔敢不遵,缘是慈肠,遂各苦行,以衍无疆,历千万劫,保固天地,燮理阴阳,调和元气,养育群品,利赖幽明,超证神仙,安奠五岳,建宰五方,化及草木,莫有异者。
是此妙法,天子得之,建太平治;诸候得之,立齐治本;士庶得之,厥身以正;鸟兽得之,厥性以灵;昆虫得之,而全其命;草木得之,而遂其生;山川得之,而钟灵异;湖海得之,而储其神;修道之士,得此至要,正位天真;儒流得之,而文明盛;释氏得之,而见性真;凡诸无情,无声无色,得此妙法,各悟原因;幽明罪众得之,而永脱乎轮回。故知妙法,无可思议,无可想象,无可言说,无可指示。以我观物,以物观理,以理观数,以数观天,以天观道,以道观法,因法成象,因象成形,因形成质,因质成名,因名成物,因物成人,因人成教。
爰有 太上,宗灵宝法,垂范后人,故知上清真境妙法,开道德教,无穷无极,岂不微乎?岂不微乎?是此 太上,原于 元始,传于 灵宝,降生尘世,示诸灵异,圣躬诞育,须 皓然,凡诸语言文字伭奥,无用师资,各体其要,各会其微。浩劫之前,一切因缘,各各明了;浩劫以后,一切道法,各各贯通。上极于天,上天之载,一切伭微,各各彻悟;下极于地,至于幽冥,一切秘密,各各了然;中极人事,伦常道德,礼乐国政,度数文章,至理渊微,至道伭要,一切宏纲,细目端委,各各通达,心心印证。至圣尼山,深相赞叹,古今希有,以斯绝伦,妙质殊才,帝观伭微,具大神通,无边法力,悯诸众生,罕闻大道,如聋如瞽,盲心昧志,爰阐灵章,极五千言,发扬道德,清静无为,至伭真要,奥理昌明,教法广备,罔有遗旨。
爰有至人,诞生其时,隐诸下吏,为关门尹,法讳曰喜。生而灵异,聪慧超群,一瞬息间,千行俱透,博极群书,广参伭奥,惜乎无传,一间未达。迩者 太上,放太毫光,烛照是处,产此异人,实为道器,可传斯旨,乃驾青牛,西度函关。惟时至人,默坐伭眄音勉,知有真人,自东而来,爰伸积愫,长跽道旁,丐求伭秘。是时 太上,知是传人,乃着《道德真经》授之。是此至人,言下大悟,豁然了了,遂得天地不传妙宝,永垂至教,被于无疆,因着《文始真经》九篇,阐扬道德。 太上以斯妙道有传,至教已立,后世永赖,乃复一气,归于太清,大赤宫中,为道宗师。是此天宫,在太清境,为诸天地,伭关至奥,一切天尊,帝释真宰,圣贤仙道,佛菩提祖,皆从此天,印证伭奥,得闻斯秘,乃可得入大罗仙班。是兹天宫,为伭之键,一切有为,无为至圣,至神真人,如欲得观灵宝妙相,乃欲更进,仰窥玉清,圣境庄严,必从是天,经历伭妙,或幸得睹。是此太清,为神仙都,凡诸境界,一切胜境,光景回异,是诸异卉奇葩音巴香艳,炫睛耀目,素所希见。复有山陵溪谷,怪石异木,灵岩绝壑,藏诸珍禽异兽,虎文豹采,墨麟白鹤,青鸟赤凤之物,种种不同,变现灵异,各有殊观,又复各现云台方文,绮阁雕楹,朱薨音萌画槛,白玉为街,黄金甃音绉砌,五色宝石,布诸地。其中复有上伭真宰,天尊大圣,羽士黄冠,金童玉女,各佩五色云霞之衣,从容雅步,出入逍遥,自然快乐。内复有诸天神云将,或御音求龙,或驾赤虎,各执宝械,环卫诸天。
是时 太上默坐睇膝,无所宣示,尔乃 五帝长跽音忌几前,乞法垂教,俯 恭恪,未敢遽起。 太上慈颜,忽尔开霁,乃为 五老指示精微,慨尔言曰:「 吾之至教,久着一经,名曰道德,授于尹喜,传流人世,依教持行,登证仙道。」是时 五帝,各白道前:「是此道德、清静真经,幽深伭远,下士修道,罕窥其密,伏愿圣慈,示以伭要。」尔乃 太上,为 五帝言:「此至真妙,道之伭微,匪可口授,要诸心参。若或求诸语言之间,人皆泛视,不由师承,妄为臆揣,多堕旁门,故第言其清静无为,收摄一切,客尘妄动,然后示以至道伭微之所端倪,俾其渐悟,默会真伭,今尔再四求指其要, 我为言之, 子宜静听。
盖此太清,居天之中,为天枢纽,名曰「伭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从此天,先地而生,有此一天,然后气通,无象之始,因无象中,一伭妙理,蕴酿元,乃获长保,先天后天,暨诸天地,山川人物,若非是天圜转生化,气机遂息。故诸仙佛圣贤真宰,非通是天,无由会见玉清圣境,此固修士道德具足之时,所宜急讲者也。 吾昔于世,以我观天,因见我身,亦由大清至伭之境,其中伭关,统摄诸气,先天后天,咸于此判,分阴阳界,立水火门,上不于上,必通于下,下不于下,必通于上,上下相通,必经是关;左而会右,右而会左,必通是关。然后归一,引阴交阳,必度是关;引阳济阴,必度是关。是诸真水,度关济火,是诸真火,度关济水。浑水火而共出一原,会阴阳而归于太极,判极为两,合两为一,总会此关,无有逾者。然此伭关,居脐之中,非上非下,非左非右,非前非后,非浅非深,盼音畔睐音赉二气,嘿音默会神精,始由下被,终图上升,匪虚匪实,非形非声,形声俱泯,象态难名。
凡诸修士,趺坐屏息,澄清万虑,调伏元神,内无物扰,外无尘撄,任彼一切,有情无情,魔障相寻,中有所言,亦各无心,极彼分掷,不见不闻,如是清静,无所缘因,乃得默运,真元之精,由于气海,上至太清,自太清境,历周身,一切法界,至于上清,禹余宫中,经乎气机,至出纳司,上会玉清,还乃下济。至于太清,大赤宫中,与诸一切三宝法物,融结成境,浑为太极,先天之妙,开基空阔,纳诸眷属,无有遗者,尔乃得以收摄元神,居处其中,各家眷属,环相围绕,如坐铁城,如入奥室,如登极顶,如入广渊,罔有见者,是诸天宫。更现光景,供其娱玩,复献妙饮,琼浆玉液,供其啖食,复有祥光,四面缭绕,照烛一切,无为法界,是诸真宰,群相引导,香花满,供具各足,乃获登于大罗仙班。是此至要,总极伭微,匪所易得。尔诸五老,各以其身,保护斯人,得正妙果。」
我昔闻此至伭要道,以为此身此心此理,本之三清,还乃以所始得之身,仍从太清,诣玉清境,是则此身,与天无异,三清妙道,取之于己,各各具足,无或阙焉。但此妙道,传于 太上,至精至微,至伭至奥,虽极显扬,初学之士,未获师承,无能致力。 我今于世,广施法乳,开方便门,示以快捷方式,为彼三教,各述良因,俾尔后学,按法习行,虽于至道,未悉伭微,然苟力行,亦或有得,是诸弟子,铲净异同,人我之见,详视审听,无生障碍,共证是因。
盖人一身,惟精气神,固精养气,心神安宁,藏其伭宰,无俾丧倾。然此功要,先净六根,六贼既伏,七情无因,既无情识,乃无苦恼,以无苦恼,因无情想,以无情想,因无妄心,乃得此心,清净无为,若太虚然,无所不有,而如无有,无无有故,始无所障,无所障碍,乃无不灵,惟灵斯神,惟神斯通,通无弗通,遂明伭奥。
我示修士,先须主静,欲静须诚,欲诚须敬,欲敬须慎:慎无妄言,慎无妄动,慎无妄意,慎无妄因,至无妄因,虽历烦杂嘈沓之处,罔有妄者。以无妄故,内斯宁谧,主一无适,以存其诚。如是存诚,乃与归静,静之之极,明自生焉。由其能明,是以能行:儒者敦行,一切伦常,罔有愧怍,则可入德,希圣希天;释者能行,观空得空,而非顽空,求佛于心,以心印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相彼如来,如是如是;道士志人,能敦厥行,始以其神,御诸元气,既以其气,收摄其精,精足则一切气皆足,气足则一切神皆足,神足其气,气足其精,精足其神,如是具足,大丹乃成。是诸三教,分门别户,究所由来,皆从一极,寻原究委,则彼归宿,仍会极中,匪惟始终,归本太极,无二无三,即其功行,由知而行,由敬而诚,由诚而静,由静而明,由明而神。其中次第,无所分更,惟彼儒者,多事格物,其教为实;惟彼释氏,从事静参,止明性体,不修命元,其教为空;若夫道流,性命双修,先固本根,后参伭要,虚不为空,实不徒实。故其为教,合天地人,无有外者,至哉道乎!立于无始,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运化古今,磅薄宇宙,入幽出显,拔度群伦,或儒或释,为圣为贤,为佛菩萨,皆于斯道,是二是一。以至王侯将相宰臣,修此妙道,福禄尔昌,治国宁民;圣明天子,修此妙道,运祚悠长,绵历无疆。叹哉斯道!推运劫会,敦固坤舆,迁流时序,升沉二象,运行阴阳,体统太极,保固天根,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因应变化,神乎其神。
修道之士,克会伭微,炼精气神,立其命原,固其本真,徐悟本来,亲见自然,然后积累三千八百,深宏功行,以证金仙,复由太清,清静无为,受法灵宝,阐扬玉清,元始真一至道,积种种功,行种种行,愿尽累劫,立无量无等之功德,于是殊勋懋绩完足,乃始亲受
玉皇诰命,为大罗天,无上无为,至真伭宰,号为 天尊,与天地俱。
微乎妙哉!尔诸弟子,谛听斯旨,各各明了至伭至道,微妙因缘,如法修持,生大智慧,无二无疑,乃有十方至真上宰,默为保护,一切魔王,咸为俯首,在世长年,或膺宠禄,位极人臣,或住名山,逍遥快乐,天爵尊荣,无与等者。为演此经,永垂后世。!至哉妙道,法无等亦无伦,一切有无情,咸蒙是经利。
广化真君赞
宝法同虚伭得未曾 元皇演化辟苍冥
灵应九天开赤  万法归宗复一元
道德玄微传象教  混沦浊界露天心
上清蓬噩希观相  郁勃婆罗转法轮
伭上升廓碧落  云篆凝虚现始青
玉符颁御吞浩劫  化化无端玉京
兰林香喷陵谷易  鸟篆章定玉衡
根盘结天根固  三十六宫尽含春
真师泄漏伭伭妙  一字因缘证上乘
柳真师三品真经后记
尝谓:
天经地纬   绚为璀璨之文章
海藏河沙   衍夫伭妙之义蕴
久矣玉局宏开 两间尽絪缊之气
聿哉贝书广译 三乘极梯筏之言
古今来圣贤心印,仙佛传灯,载诸金石,播诸行帛,虽五千四十八数而增益之,乌足计经典之旨归也哉!则是仙经伭范之昭垂于宇宙间者,朗朗然炳如日星,煌煌然光被上下,又乌可以烛照而数计也,尚何品之云乎!
我 孚佑帝师,誓无量度人之愿,现身说法,普济群迷,一片婆心,随时方便,悯兹下土凡愚,汨没日甚,丧日深,更兼左道狂澜,肆行妄诞,愈见浸炽,而于三教本原,不特渺焉莫究,且复彼此交讥,互相攻击,正道之榛芜,圣言之阏音遏塞,非我 孚佑帝师,振臂一呼,大开觉路,几几乎坠地斯文,糜烂人心矣。爰于壬午之岁,鹤驾临凡,降夫夏汭,集众弟子,结涵三坛,阐演灵章,恢宏正化,历十余载,至壬辰岁,始告竣天工,付厥镌印,其经典之透辟三教宗旨,理致渊深,分者合之,二者一之,晦者明之,疑者晰之,统发乾坤之秘,大彰今古之微,诚希有之真文,实至伭之宝箓,津梁末学,启迪后人,其功德力,岂棨之所能殚述哉!又岂棨之所敢仰赞也哉!第忆数十年来,凡经营典务,棨幸忝列侍从,得以稍伸赞勷,奔走后先,时亲优渥,含哺法乳,餐听妙音,见闻斯道之万一于圣侧,固属涵三诸弟子,因缘际遇,然皆我 孚佑帝师,惓惓不已,不厌不倦之训勉,而成斯懋续也。于是大典镌印之后,我 师即证无上玉清之果,而诸子亦被利赖无穷之休。独惜近念余年,沿习渐微,广布未几,甚有于斯典计虑者,乃得金陵孙子守恕,夙慕伭宗,久饴道位,获亲余泽,仰睹鸿文,欣然拜悦,矢力重梓,以广流通。复虑经轴庄严,奉持者未免凛科律之戒,不能朝夕玩索,以期体行,似于圣心博施之功,有所闭碍,遂请易为简帙,装订成函,而其矢诚缮录者,则上元恪诚解子也,工竣乞志始末于经后,棨思至人穷神而达化,固无等伦,则其敷演至言,博探而旁搜,应无涯涘。特是道之精湛,虽已泄于探幽隐之际,然而文之昭布,必有赖乎燮纲调纪之人,伭教藩篱,得斯诚信之子,可作东南半壁矣。
我 孚佑帝师,无量度人之愿,不几有所慰藉乎哉!将见是函之惠海隅,使众生咸闻道要,获睹真宗,则三品之一而二,二而三,三而穷之十百千万,俾人人心目中,皆有此三品一典,其功德力,真不可烛照而数计也。孙子流衍之功,与解子临摹之力,其福荫又不与斯典常存欤棨幸叨见闻之荣,敢肆笔道其始末,以志册尾,将以为天下后世闻知者,勉修厥德云尔,是为记。
时旃蒙单阏孟上浣方山道士宏教真人弟子柳棨稽首拜撰。
涵 三 语 录(卷二十八)
吕祖全书涵三语录小序
昔儒家有语类,释氏有语录,皆学者记录其师之答问,片言只字,不欲遗忘,以为学问之助,然而可存者绝少。《涵三语录》,不过日用之庸言,已尽精微之大道。盖体备不离于己,故亲切有味,其辞殆与洛闽语类同,而非他人之说法讲学者,所能及其万一。峨眉仙师,谓滴滴甘露沁人心脾,何经与录之分,信知言矣!
纪述者,黄君诚恕、吴君一恕、李君务恕;纂辑者,孙君守恕、余侄允诚;续录则余与黄君。辑近年以来,黔中就楚积经演典之训,合前录共为一卷。要之涵三此等语极多,皆散失藏匿,而不及全录,惜哉!
涵三语录续辑
涵三语录续辑
予每见世俗之所谓好道者,无非求神仙接引,或学其烧丹炼汞,或学其采阴补阳,以希长生,永保富贵。如所云:腰缠十万,跨鹤扬州,皆是也。
至于清虚寂灭,真常大道,鲜有好之慕之。如书所称如好好色之坚确不移者,而况素习儒业,释道两门,尤所弗齿!
今某等乃能幼习儒业,长列簪缨,现膺民社,而乃渴慕仙风,真龙沙一会,不可易视!
须知:道以诚入,若由一诚以至乎无不诚,道不远矣!故经云:「未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何谓修人道?盖大道本虚而实,充塞宇宙。人惟体道而行,使此心量,无乎不周,大则包罗天地,凡一切灵蠢,俱在吾心量中,即孔门「老安少怀」,佛门「度尽众生」,道门「方便接引」,咸此一心为之也。
然又要细细参究灵根慧性,时时返观内照,以心问心:
某事合道,某事不合道。出身加民,不使有一毫之未尽。此即儒门「参赞位育」,释门「性光透露」,道门「忘形合虚」之至理。
故昔 观音大士,亦曾现宰官身说法;
太上亦曾为柱下史。
非入官之人,便不可学清虚之道。
倘能由 予所言,事事秉一诚意,如:
诚以利民,民受其福;
诚以兴化,风俗淳美;
诚以自持,临政无苛;
诚以学道,惜精保神。
仙佛与儒,宁外一心以求之乎?
予于某等所厚望者,须体此 太上好生之心,佛法慈悲之念,与圣贤与聚勿施之言,不特为 予门增辉已也。
※   ※   ※   ※   ※   ※   ※
凡学道之士,贵在精专。
默运伭机,冥心内照,致虚守静,和光同尘,以游于世抱一以自修。
勿杂念,勿贪名利。
内忘其心,外忘其形,以心御气,以气合神,以神合虚,以至于忘无可忘,复还清净太虚无为之道。
能明乎此,是为「明」道;
勤修行之,是为「行」道。
若夫南宫之法,虽云正法,然亦非了脱生死度世无为之大道。故 太上云:「清净为天下正。」又曰「保神固气,长生之本。」
至笔箓虽非真一法门,而好之者多。
然亦有文士寿终,飞精附人,以发泄生平之学识者。
至外丹鼎炉汞铅,更属惑世诬民。
愚人受欺者,不可胜数。
未闻神仙以此度世。
昔 正阳授 予黄白之术, 予恐贻误后人,遂蒙鉴此一念,拔度升仙。
今某所请, 予深惜焉!
※   ※   ※   ※   ※   ※   ※
士生斯世,谁能株守方隅!故男子生以四方为志,然所谓四方之志者,为其访道从师:
业儒者,负笈千里;
学佛学仙者,芒鞋踏破。
学未成,道未悟,不肯住脚!
后世趋走名利,奔竞势要,或游宦,或游学,或远商,皆从名利起见。
又有一种贪嗜山水,不惮跋涉,虽有垂白双亲,亦置弗顾。不知此辈远游,均属方隅之内。
至于真人游神冥漠,一息而经千里万里,一时而六合三山。
去不知其所往,神游宇宙;
来不知其所从,还归虚寂。
知此游者,方为至游。
茫茫海宇,能通此者,百中罕一。
※   ※   ※   ※   ※   ※   ※
降务恕楼示众云:「 予自三十年前,飞鸾演化,遂降神鄂渚,留骖此地,兆《三品》之良因,结万缘之胜会,于斯楼基启大业,继复迁于宋氏楼头,肇以涵三之名,再移乔子之宅,演成上卷仙典。于今一回想,实同昨日事耳!
但 予之开化有成,惟莱尔等赞勷,亦得诸始事之子,竭尽心力。此时虽大功告竣,均受宏庥。然于数始事之子, 予心时为恻念,尚以为未足酬其劳者,故恋恋宫中,不即绝迹,盖此故也。」
※   ※   ※   ※   ※   ※   ※
予悯世慈肠,不惮烦剧。留连尘界,无非上体穹苍,好生之德,下怜众生沉沦之苦。是以发广大誓,历劫度人,普施法乳,愿尽恒河沙数,人人道岸诞登,幽域光明遍照。则老人一片婆心,不几可少慰乎?
非不知世事浇漓,人情淡薄,近来口食计穷,人不得不惟利是趋。然只一心谋利,所以奸盗诈伪,日见其甚;机巧丛生,诡心百出。害人欺世,利己损他,种种行为,即一技一能,亦用心良苦。究其由来,无非计利,较之前人,更善钻营。如此日偷,愈见其下。
时灾月厄,火盗官刑,旱蝗疾苦,因之频加。
第人于恶念初萌之际,尚觉自歉;雷霆震电,尚知畏惧。及渐染恶径,反如履坦,似就轻车,偶因报应参差,遽谓神灵聋瞽,遂逞放心,肆行无忌,虽雷霆在侧,斧钺当前,而其人若罔闻罔见也。曰「我惟利是恃,不闻谚云『钱可通神』之语。」
甚可悯恻,亦可发笑!如是等众,焉有不永堕轮回,萦缠孽报者乎? 予即欲解脱之,亦从何处下手也?
※   ※   ※   ※   ※   ※   ※
道之一字,为天地之秘机,为阴阳之精萃。立极宇宙,开化古今,至微至隐,无形无名。肇造化之象,祖物汇之根。
厥始鸿蒙  判于太钧  佛也此道  仙也此伦  儒之圣智
亦无所分  究溯由来  同原玉清  流支衍派  各别三乘
各开一教  各立一门  实者儒理  虚者禅心  虚虚实实
二五凝精  存无守有  若渺若冥  恍恍惚惚  含于脐轮
伭之又伭  窍妙难寻  上穷月窟  下踏天根  闲来闲往
常静常清  实者如斯  虚者常存  殊途一辙  归还浑沦
道无可道  人忘其人  我忘乎我  忘亦忘真  是曰真忘
莫可拟论
有识之子  先立乎诚 诚则有明 明则着形  着乎内外
大道可行
行道无有难易之分,而一贯之曰诚。
※   ※   ※   ※   ※   ※   ※
当今乩沙一事,开化者广,附和者多,其中不无真伪之别,又不无聚散之常。
然人每以谈凶说吉者为真,以诗词歌赋者可聚。若 予自飞鸾此坛,迄今数十年来,在 予不以吉凶之兆动人,而二三子亦不以祸福之机求应。虽无语言文字可观,颇有礼乐威仪可习。是以常处不变,历久愈新,较之倏聚倏散,骇俗惊人者,不相侔也。
※   ※   ※   ※   ※   ※   ※
人恐予门有异见异闻事,足以动人。今 予自观,觉无甚闻见可异!但不知人之闻见者,有异乎?无异乎?
盖无异则为庸常,而庸常二字,所含者广。
人生履地承天,祗不过衣而衣、食而食,日用起居,甚无异也!即庸常之说也。
人生五官四体,共有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司聪司明之处,人皆有之,此无异也!
人生幼而小学,长而明伦,凡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过遵先王之训,率圣人之行,以造夫为圣为贤之域,均不外中道而立,事极庸常,亦无异也!
更有此佛仙二途:
一则明性彻源,欲了生死;
一则炼性炼神,希得长生。
其似怪诞难凭,其人似渺茫难考。
然以庸常之说论之,佛与仙,
断不舍本性而言修炼,
亦未有去守中而说伭微,
忠孝仁义之本,未尝不时时在念;
辞让参敬之事,未尝不个个躬行。
故事亲孝,亦可称仙中之孝子;
事君忠,亦可作仙内之忠臣。
凡以类推,举能生物尽伦者,皆是仙根佛种!不冀仙佛,而仙佛自然有得。
其故实由于三教殊途,同归太极,无所分别门户也。
予《三品》典内,明究斯旨,极为精备。若世之小儒,全不知此中合一之理,妄加议论,窃为讥谤, 予亦不问其心思何似,而但哂之为腐为迂也!
凡人问道而来,其有所闻见,虽 予未尽知,但不作奇异观。
即是大识者,若论皈 予门,亦仅可作庸常事看,方是大家模样。
既心切予道, 予惟以大道教人,大者亦不过此「庸常」二字而已。
※   ※   ※   ※   ※   ※   ※
予门广大,溟漠中寓有慈惠,恍惚中放有光明。
凡所投诚,如果真信不二,再无不以神感通,只虑人之视我为可有可无, 予亦难应之以立求立应,神思之不可度,理信然也。
苟能事父母以爱敬、事兄长以和逊、待朋友以信实、处身世以公平,修己克私,敦伦务本,是即日对予面、日闻予言。 予默会之间,自首肯也。
※   ※   ※   ※   ※   ※   ※
欲知生者之死,曷不观死者之生。夫生者之死,人第知算尽则死。而死者之生,人或有云:「死即受生者。」又有云:「死既不测,焉定其生?」又有云:「无所为死后有生之据。」种种议訾不一,不知古云:「死生之义大矣!」其实不可得而易为之说也。
以正理论之,人禀阴阳之以受生,得清浊之以分形。
来则茫茫,如东轮晨拥。人第见夫日之升矣,又焉能亲其发于扶桑者,为真耶?为非真耶?
及其死也,冥冥住,百体槁然,如西乌之落,倏忽而下。人第见其日之夕矣,又焉能目击其没于崦嵫者,为真耶?为非真耶?
故执理之士,只究本来现有之躯,行真实不二之事,彼生彼死,惟须受其正而已矣!
命可知也,不可言也;
数有穷也,弗如守之。
此大儒:
明生死于未有我前,而会之以意;
顺生死于既有我后,而反实归空。
其伭之又伭,微之又微,俱非世人可得而道也。
※   ※   ※   ※   ※   ※   ※
世传斗仪七十二,内隐真谛三十六,其它不过以仪文垂教者也。不知礼斗一事,不特予门科教为多,即如来门,亦多此 天礼法。诸品亦自不同,然佛藏中心品,较道科为胜,皆具梵音,兼有成就法,甚为深妙。
禅那家,亦有以此见性明心,如彼慧灯一烛,觉照一切处,无不朗彻。夫此暗室,未有光焰,俱作黑漆人,彼此不相面,既而忽然一炬,便觉上下洞达,光明四照,得如斯乐胜。
譬彼礼 天者,虽愚柔无识,茍诚坚挚,遵依梵教,信礼如法,一旦开霁,俱能了悟。如我 如来,睹明星啸,拈花示众,亦复如是。是知梵音神妙,具六通力,无有胜者,其功德力,诚不可议。
即予伭科秘简,上仙真宰,尚有尊奉,每按天地同轮度数,依法瞻礼。倘根具有,间功行参差,亦不易得受上真灵宝太伭科教。故彼 天为众星主,居诸天尊,其愿深固,其慈广大,其法无边,凡九品果徒,尚莫能窥测。传经五斗,俱系科词,其中皆有隐秘,不传下士,非九天真器,亦不得闻斯语。然亦可习此条科,肫诚恳祷,依义修持,其神验亦各各异:或亲降紫宸,或静现臂面,或天华缤纷,或仙品陈设,咸如意启,均使如愿。
上士希仙,即可逭求;
中士祈愿,无不各遂。
祷让一切,尚小果报!于此中得大智慧大解脱者,不胜计!
更有亲受伭灵三五之真工,而超证修持,居第一义,俱得此力。
譬彼念「阿弥陀佛」接引者,遂得化生八功德池,作变体成莲华,亦如是微妙。如圣经所云:「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彼礼 天者,亦复如是。无第一义可解,是即第一义。无法象中,先有法象,而终归于无法象也。妙哉!
※   ※   ※   ※   ※   ※   ※
敲爻歌 沁园春 批注  (卷三十一)
吕祖全书敲爻歌泌园春批注小序
注敲爻歌序
敲爻歌注
沁园春注 (1)
沁园春注 (2)
吕祖全书敲爻歌泌园春批注小序
吕祖之道,「性命双修」者也,所著诗歌,无非阐发此旨。而《敲爻歌》、《沁园春》二章,尤其提挈纲维,简而明,约而该者也。特言「命」处多,言「性」处少,后多祖之,人遂谓「南宗」。
先命而后性,愚谓「养性延命」,是一是二。既了性,自当了命,如未了性,又何从了命也!《敲爻歌》末,既示人性命双修,而《沁园春》首揭炼己待时,意可知矣!
乃解《敲爻》者,详命而略性;解《沁园春》者,或以为了性,或以为了命,犹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篇内,原无所不包,不必扬而抑此,亦不可取一而废一也。
阅道书全集,注《敲爻歌》者一家,注《沁园春》者二家,因之为一卷。
义陵无我子刘体恕汇辑
男刘荫诚清惠、侄刘允诚清虚仝校
沙羡一行子黄诚恕参订
注敲爻歌序
夫敲爻者,乃阴阳交姤之大道也。道本无名,我祖师 老子强名曰道。道也者,「金液还丹」之道也。人禀天地精血而生,初为赤子之时,元精、元气、元神,混一纯全。及至长成,因眼耳鼻舌四门所诱,一灵真性,被色、声、香、味、触、法,习染深沉,日复日,岁复岁,元精化为交感之精,元气化为呼吸之气,元神化为思虑之神,元气分泄,难复天真。历代祖师,发慈悲之心,垂言立教,载诸丹经,示后人修补之法。精损则以精补,气损则以气补,神损则以神补,是以人衰人补,树衰土培,故用修补之法,返本还元,以复其命。复者何?以精不漏泄,则精全为深根,气全为固蒂,神全为妙合。若能全此三者,实为终身之药物也。
今世之人,昧道者多,知道者少。纵有知者,不能十全通晓,便欲自尊自大,自执己能,谈天说地,与人为师。此等之人,自坏自身。所以《悟真篇》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侯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又云:「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着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又云:「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是故 祖师,苦口丁宁,劝诸后学:不可?心大胆,不可虚度光阴。一息不来,悔之何及!不如及早回头,求明师口诀。更不疑心,直下承当,修行此事,基址坚牢,得药得丹,温养十月,脱胎神化,十种丹圆,缺一不可也。
如上所说,大概之言,苦劝高明,宜当警醒。仆因见祖师 吕纯阳《敲爻歌》,文义深奥,言句清切,金丹大道,三乘大法,十种还丹,悉备其中。孜孜不舍,叹之无穷。自虽未成道,不秘天宝,遂将我 祖师亲传金丹口诀,于《敲爻歌》内,逐首解注,以明本末终始。虽见浅文疏,其理无玷,非高明之可?,以末学而可观。序于卷首,戒之慎之。
时正统八年,岁次癸亥上元。姑苏玉峰无子钱道华序。
敲爻歌注         姑苏玉峰无瑕子钱道华着
汉终唐国飘蓬客  所以敲爻不可测
纵横逆顺没遮拦  静则无为动是色
师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 祖居西京河南府,蒲城县,永乐镇,招贤里。仕宦人氏,今曰蒲州蒲城县是也。 师生于有唐天宝,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降生。年长二十不娶,举进士第,后遇 钟离正阳帝君,授与大道,修炼已成,遂作此《敲爻歌》云,汉终唐国飘蓬客也。敲者推敲,言行不直,则可敲之。爻者卦爻,乃阴阳交炼,动静往来杀机之理。世人愚迷不知,难测度也。纵横逆顺者,谓或纵或横,逆修顺修,在吾之掌握,主张皆得自由。逆者,七返还丹,后起法也;顺者,得药之道,龙虎大丹,前收法也。没遮拦者,炼己纯熟,无所拘束,亦无或疏失也。静则无为者,乃入定时,内药内丹,凝神定意,万缘不罣,一心内守丹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只候身中一阳初动,心肾相交,身内夫妻,情性相合,如在太虚之中。是以「千圣觅他踪不见,全身隐在太虚中」也。及其出定,心肾各还本位,自觉心中两三点清泉,落入黄庭。古云:「阴阳交媾罢,一点落黄庭。」动是色者,乃阴阳逆顺之理,防危虑险,知进退,识浮沉,明主客,两无疏失也。动不纷扰,静不枯寂,修丹之要,此为首务,故先言之。
也饮酒 也食肉  守定胭花断淫欲
行禅唱胭粉词  持戒酒肉常充腹
真修行人,不贵斋口,却贵斋心!斋口者,断酒肉也;斋心者,断淫欲也。若乃心性性命上明白,断住淫欲,不犯禁戒,何用戒酒肉乎?故 祖师云:「也饮酒,也食肉」也。胭花为淫欲之所,况守定乎!惟修道之士,虽目?美丽在前,而此心不乱。况修炼还丹,自有婴夫妻配合之欢,岂复贪胭花浊垢!故 圣师一心内炼,于色尘永断,而清净心体,在欲而无欲,居尘而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也。行禅唱胭粉词者,禅为清静之行,胭粉淫秽之词,两不相侔,而行禅唱者。经云:「火中生莲华,是可为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故 仙师行禅唱,色相都忘,抑且要世人识知,自己主意拏得定,脚跟站得稳,不妨和光混俗也。潜行默运,严持命根,谨守戒性,无使疏失,何在戒酒肉乎!
色是药 酒是禄  酒色之中无拘束
只因花酒悟长生  饮酒戴花神鬼哭
色是药者,乃二八兑中,有真金之宝,魂魄之药物。酒乃食禄,前缘分定,亦助道之兴。「饮酒终日不醉,簪花无走失。」是故酒色之中无拘束也。 师言 我今得道成仙,皆因花酒而得长生久视,即因饮酒戴花,炼己持心,并无疏失,除彼六贼,三尸之鬼,自然消灭,不得猖狂,故云神鬼哭也。
不破戒 不犯淫  破戒真如性即沉
犯淫坏失长生宝  得者须由道力人
不破戒,不犯淫,即前「守定胭花断淫欲」意也。世人愚痴,不知修炼自身,而破戒犯淫,如油尽灯灭,髓竭人亡,伤身失命者多矣。皆因只知戒杀生,戒偷盗,此外杀外偷,不知自己身中盗却元阳真,杀却自己性命,是乃真盗真杀,反不知戒谨,一味沉溺爱河,昏迷真性,耽淫滞欲,坏失长生之宝,何得成仙乎?若要知修炼之法,须凭明师口诀,炼己持心,得药得丹,长生久视,道力坚强,故云「得者,须由道力人」也。
道力人 真散汉  酒是良朋花是伴
花街柳巷觅真人  真人只是花街翫
道力人者,谓炼丹数足,得道有力量,大德之人也。酒是良朋者,指同类坤地,西南得朋,可饮无米之仙酒也。花是伴者,乃七六两七九两九六之同类,可为伴也。是故大修行人,不问淫房酒肆,花街柳房,无不入翫,行炼己功法,故云花街柳巷之内,可觅真人。真人即在花街翫也。
摘花戴饮长生酒  景里无为道自昌
一任群迷多笑怪  仙花仙酒是仙乡
摘花戴饮长生酒,为学道之人,得师口诀,下手工夫,临炉方定铢两,不可差失。须依次序而行,先初三日,月出庚;次初八日,月至丁;后用十五,月至甲。用工之际,先将雄剑折其花蒂,后以雌剑饮取长生之酒。又要知月圆之际,水源清浊,金水及时,真人正当在位,探入黄房土釜之内,平常景里,万缘不罣,始入无为,真道自然昌盛也。世间迷流,见说用鼎器修炼大丹,人人笑谤,不足为之道也。故仙师云「一任迷流多笑怪,仙花仙酒是我之仙乡」也,学者思之。
到此乡 非常客  女婴儿生喜乐
洞中常采四时花  花花结就长生药
学道之人,采得丹药入于中宫,到此真境界中,非是平常俗客,真是神仙种子矣。黄房之内,婴儿女,两相交合,而生喜乐。又要温养火功十月,更要一月总炼,一月出神,故有一年四时工夫,「洞中常采四时花」也。亦要内外火工气候,无差无失,以得结胎神化,名曰「花花结就长生药」也。
长生药 采花心  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理  一诀天机值万金
仙师惟恐后学不明,重丁宁曰:长生药,须是采取上弦三般宝鼎玉炉之内,玉蕊金华,故有次序层层艳丽之春。世间多有盲修瞎炼,不达花中之理,难得成道。若宿有善缘,得遇真师,将天机妙用,逐一诀破,如贫得宝,如病得药,如囚遇赦,如死再生,胜于万两黄金,纵有万金易尽,得此真法,妙用无穷也。
谢天地 感虚空  得遇仙师是祖宗
附耳低言玄妙旨  提作蓬莱第一峰
仙师得道之后,自叹感谢阴阳天地虚空庇佑,得遇 正阳帝君,事如祖宗,得 帝君附耳低言,口传心授,金液还丹之旨,提上蓬莱第一峰。此乃是上弦鼎器,故喻之为第一峰。学者详焉。
第一峰 是仙物  惟产金华生恍惚
口口相传不记文  须得灵根坚髓骨
第一峰,谓同类兑宫白虎。此物之中,惟产出金华玉蕊,能生恍惚。 祖师不敢着于竹帛明言,须是口口相传。若要成道,亦要灵根坚髓之骨,金丹大药,方可成也。
坚髓骨 炼灵根  片片桃花洞里春
七七白虎双双养  八八青龙总一斤
坚髓骨二句,谓龙虎大丹,金丹大药,可以炼我之灵根,乃青龙也。第三句,谓行炼己火功,须要换鼎烹炼,可谓片片桃花洞里之春风津液也。七七白虎等者,乃两七之鼎,可炼大丹也。人若得彼上弦白虎真金八两,又要得青龙真汞半斤,二八合成一斤大药也。八八青龙之药物,亦可以助阴道也。
真父母 送元宫  木母金公性本温
十二宫中蟾魄现  时时地魄降天魂
真父母,指金丹大药言也,得此至宝到我元宫。木母金公,乃木汞金铅,其情性和合。守此中宫土釜,十二时中,运火退符,喻如蟾魄月光之发现。时时坚志,守其日魂月魄,伏在丹田之内,如夫妇之交会,不可须臾离,方能凝结圣胎,道可成矣。
铅初就 汞初生  玉炉金鼎未经烹
一夫一妇同天地  一男一女合乾坤
铅初就者,采得上弦三般真精月魄,到我丹田,谓之初就。以制我真汞,则汞如初生之始也。又要玉炉金鼎烹炼,二气氤氲,如一夫一妇之交媾,同天地阴阳一理,男女媾精,顺凡逆圣,合乾坤合辟之道。知此火功不失,方得凝结丹头也。
庚要生 甲要生  生甲生庚道始萌
拔取天根并地髓  白雪黄芽自长成
庚要生者,乃西方白虎庚金真铅之气,而生东方青龙木汞也;甲要生者,乃东方甲木之汞火,而生西方白虎之金水也。生甲生庚者,乃龙吞虎血,虎吸龙精,二气发生,始萌其芽。日逐日长,日新又日新也。采取乃斗柄斡音晼入声运之机。天根者,我之一物,取彼一物之中地髓也。若得此前收后起,升降温养,火功无差无失,白雪黄芽,自然而得长成,丹田之内凝结,男子怀胎也。
铅亦生 汞亦生  生汞生铅一处烹
烹炼不是精和液  天地乾坤日月精
铅亦生者,上弦真金之气,入我丹田,而生真汞。铅汞相生,在于土釜一处烹炼。百骸俱理,万神悉皆听命,此等烹炼,不是淫欲交感之情,乃天地乾坤,自然而然,日月之真精,有气无质之宝物也。
黄婆匹配得团圆  时刻无差口付传
八卦三元全藉汞  五行四象岂离铅
黄婆者,乃戊己真土脾神也,即两人之意也。若二气相投,金木相隔,须臾便能匹配而得团圆,合成一处,凝结不解。若要采取丹药,全在真师口诀,细微之妙,时刻无差,方能成就,若不得真诀,反成大害。八卦者,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也;三元乃三乘三奇之道;全藉汞者,谓炼己火功,须是真汞无疏失之患,全凭汞之坚固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东木甲龙,南火丙雀,西金庚虎,北水壬伭,中意土黄婆。此四象五行,是彼我之身,龙虎二气,阴阳水火,乃能求真一之铅,方可成就大事也。
铅生汞 汞生铅  夺得乾坤造化权
杳杳冥冥生恍惚  恍恍惚惚结成团
铅生汞者,以铅制汞;汞生铅者,汞铅相投,故云「夺得乾坤」阴阳二气,铅汞造化之权。杳杳冥冥者,阴阳二物;生恍惚者,真铅真汞,日魂月魄也。恍恍惚惚,结成团者,阴阳二物,交炼凝结不可解。此乃互相食?,火候之理,中宫神丹,方可结成团也。
性须空 意要专  莫遣猿猴取次攀
花露初开切忌触  锁居土釜勿抽添
性须空者,虚心也。意要专者,万缘放下,纤毫不挂,紧守中间黄房,志念专一也。莫遣猿猴取次攀者,要学道之人,锁心猿,拴意马,勿令纵放也。花露初开切忌触者,得丹入腹,制伏真汞,如花露之初开,易聚而易散,切忌触犯。务要下功之人,降心裂念,不可纤毫疏失,用心守护性命,抱守丹田,直候神丹凝结,故云「锁居土釜勿抽添」也。
玉炉中 文火烁  十二时中惟守一
此时黄道会阴阳  三性元宫无漏泄
玉炉中,文火烁者,谓玉液炼形之道,温养文火,地天泰卦,沐浴之候也。学道之人,十二时中,专心守一,意在丹田。自子至巳,六时起火;自午至亥,六时退符。阴阳交媾,水上火下。金水火三性,一家存守,聚入元宫,无有漏泄,方得男子怀胎,丈夫有孕也。
气若行 真火炼  莫使伭珠离宝殿
加添火候切防危  初九潜龙不可炼
气若行,真火炼者,闭息内行真气,胎息火功,无令纵放伭珠铅汞,致使凝结而复疏失。盖内丹入腹,如云似雾。真气周流,内用真火,心肾交姤,不可须臾离也。外炉火功,抽添运用,最要防危虑险,勿得疏失,自取其害。本欲炼丹而求长生,到此走失,反成促寿,不可不戒。当此之时,大要内外火功,知其前后,屯蒙二卦,无令差误,子巳六时起阳火,午亥六时退阴符,故云「初九潜龙不可炼」,温养火功也。
消息火 刀圭变  大地黄芽都长遍
五行数内一阳生  二十四气排珠宴
学人但知消息内外火功,无差毫发,始得刀圭之丹,变成黄芽,结成丹珠。乃是五行数内,太乙含真一之气,种子作为丹头,后用十月火功,一月总炼,一月出神。一年二十四气功法,添助神药之功,故云「二十四气,排珠宴」也。
火足数 药方成  便有龙吟虎啸声
三铅只得一铅就  金果仙芽未现形
炼丹若得内外火功数足,结就神丹,身内夫妻,自有龙吟虎啸。但凡采取三品大药丹头,只得一铅真寔受用,犹如得金果仙桃之味,及其变化现形,有不可思议神通。温养火功无失,现出婴儿,乃男子生儿不等闲也。
再安炉 重立鼎  跨虎乘龙离凡境
日精纔现月华凝  二八相交在壬丙
炼丹之法,若是有大根器,大力量人,修炼大丹成就,移丹入于上丹田,再置妙炉,龙虎交姤,精华凝结,重整二弦之气,相交壬水丙火。水火既济,再造神丹之妙,四百字云:「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也。
龙汞结 虎铅成  咫尺蓬莱祗一程
坤铅干汞金丹祖  龙铅虎汞最通灵
初修金液还丹,须要龙汞虎铅,为结丹之祖宗。温养火功,亦要龙铅虎汞,此乃前收后起之法,最为紧要通灵之火候也。学者宜问真师,不可虚度一生。
 
1 契云:
金计十有五
水数亦如之
临炉定铢两
五分水有余
二者以为真
金重如本初
其二遂不入
火二与之俱
三物相含受
变化状若神。
达此理 道方成 三万神龙护水晶
守时定日明符刻 专心惟在意虔诚
若是大修行人,达此金液大还丹之理,仙又生仙之法,其道可能大彻大悟。重立丹鼎,以金为堤防,故云「三万神龙护水晶」。也亦要明其时刻,专心守等,此金生水一十五两,金生多少之理。《参同契》十四章甚明,知此「饮刀圭」详细之道也。1
黑铅过 采清真  一阵交锋定太平
三车搬运珍珠宝  送归宝藏自通灵
若知此十五两金,生多少水,必要明真道理。待其黑铅已过,水源至清,内有真金生二分水,乃真可用。以法取之,固济橐钥。交锋须要定其太平,亦必用三乘三品大丹,为之三车,搬运入于中宫宝藏,万神听命,不神而神自然应也。
天神佑 地祇迎  混合乾坤日月精
虎啸一声龙出窟  鸾飞凤舞出金城
天神佑,谓我之真汞求真铅也。地祇迎,谓彼之真铅求我之真汞。二意和同,方可混合交媾阴阳。但要知彼虎啸真铅将至之时,速令青龙出窟,用飞灵剑以取之。鸾凤之气,入我土釜金城之内而成丹。
朱砂配 水银停  一派红霞列太清
沿池迸出金光现  汞火流朱入帝京
朱砂配者,乃人身中积精成汞,汞久坚固,以成朱砂,匹配真铅,以成丹头也。水银停者,以下弦水银之,八两停匀,凑成一斤大药也。自此之后,身中造化,似红霞之四起,列布于太清之中。便得炉火真铅,逆流运上泥丸,如金光罩体,汞火流珠,下降金室黄房,为入帝京也。
龙虎媾 外持盈  走圣飞灵在宝瓶
一时辰内金丹就  上朝金阙紫云生
彼虎我龙,二弦之气,交媾水火二气,争战持盈,造化神通,走圣飞灵,在乎我身之中,宝瓶之内,一时半霎,结就丹头上,朝于泥丸金阙紫府,重生真气,周流一身,无滞无碍也。
仙桃熟 摘取饵  万化来朝天地喜
斋戒等候一阳生  便进周天参同理
仙桃熟者,九六伭关数足,金生水清之候,为仙桃已熟。宜下手入室,用工采取,入于土釜之内,万化来朝,身中造化,自然交媾,如夫妇欢喜也。若求此宝,必先立坛婵,格物存诚,斋戒等候,一阳将生,金生丽水,待其水源至清,便向此时下手,进参同之理,一时辰内,管取金丹成,一得永得。
参同理 炼金丹  水火熏蒸透百关
养胎十月神丹结  男子怀胎岂等闲
参者,参天地造化之体,只彼我二物,铅汞二气相感之机也;同者,同类相成之用,合阴阳造化之功。深知此理,方知炼金丹之作用。升降屯蒙二卦,水火熏蒸,百骸俱理,百关通透,温养内外火功,十月胎完气足,乃得男子生儿,丈夫有孕,岂是等闲之事。
内丹成 外丹就  内外相接和谐偶
结成一块紫金丸  变化飞腾天地久
内丹成者,中宫土釜,养就神丹。外丹就者,又得外来金丹,两相结成,方始合成一丸紫金赫赤金丹。又得火功相接,和谐配偶,结成圣胎,婴儿显相,变化飞腾,天长地久,得为真人。
丹入腹 非寻常  阴形剥尽化纯阳
飞升羽化三清客  名遂功成达上苍
修炼功深,得丹入腹,内外相结,与庶俗不同。日复日新,阴形剥尽,变化纯阳之体,飞升羽化,为三清之客。但得功成道备,名达上苍。
三清客 驾璚音琼轝同舆 跨凤腾霄入太虚
似此消遥多快乐  遨游三界最清奇
太虚之上修真士  朗朗圆成一物无
三清客,指丹成道备之人而言,为修炼金液大还丹成道之后,驾腾琼辇鸾鹤,而入太虚霄汉,遨游三界,清闲自在,是为修真之士,朗朗圆成大道,并无一物牵罣也。
一物无 惟显道  五方透出真人貌
仙童仙女彩云迎  五明宫内传真诰
一物无,谓得道之人,万缘俱空。境相不着,惟有真常之道,显然明白,身中五脏真气,各见本色,五方透出真人之貌。到此一步,功成道就,婴儿出见,身外有身,自有仙童仙女,迎至蓬莱三岛,五明宫内,传真正官诰,方始仙籍书名。
 
2 「声闻」是有学从师闻法得悟,「缘觉」又云「独觉」,悟十二因缘得道谓之二乘。
传真诰 话幽情  只是真铅炼汞精
声闻缘觉消散  外道修罗缩项惊2
成道之后,既得真诰,上传平日所行功法。真一之道,话烹铅炼汞之幽情。若是声闻缘觉,闻之如之消散;外道修罗,得闻男女同修之法,缩项而失惊。故云难信之法也。
点枯骨 立成形  信道天梯似掌平
九祖先灵得超脱  谁羡繁华富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