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寄语大全:《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第22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4:56:42

  资料一:《中国事变处理纲要》1940年)

  附件

  日本方面要求的基本条件:

  一、中国承认满洲国(具体实现本项的方式和时期可以另行考虑)。

  二、中国放弃抗日政策,建立日华睦邻友好关系,为适应世界新的形势,与日本共同承担保卫东亚的责任。

  三、从共同保卫东亚的观点出发,在认为必要的期间内,中国承认日本可在下述地点驻兵:
  (一)在蒙疆及华北三省驻扎军队。
  (二)在海南岛和华南沿海特定地点留驻舰艇部队。

  四、中国承认日本在上述地区开发和利用国防上的必要资源。

  五、中国承认日本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在一定期间内实行保护性驻兵(本条根据情况灵活取舍)。

  注:除上述条件外,必须在实质上努力贯彻我方下列要求:

  一、汪蒋两政权的合作,在尊重日本立场的同时,作为国内问题处理。

  二、实现日、华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于经济合作的方法,不坚持以前的方式,根据平等原则,形式上力求顾全中国方面的面子。

  三、关于经济现状的调整,应慎重处理,不要使日、华双方产生混乱。

  资料二:

  1937115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转告国民政府的日本停战条件:
  1、在内蒙组织自治政府。2、华北非武装地带扩大到平津铁路以南。华北行政权属南京政府,但须派一名亲日的首脑。3、上海停战区扩大,由国际警察管理。4、停止排日 5、共同防共 6、减低日货关税 7、尊重外国人在华权利。

  上海沦陷,布鲁塞尔会议无果而终后日本提出的停战条件。(以上资料来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作者:熊沛彪)

  从战略的角度看,《三国条约》的签订,是日本东亚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日本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选择。其对整个东亚甚至全球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影响远远高于珍珠港事件。可以说珍珠港事件不过是《三国条约》的必然结果而已。

  为什么《三国条约》的签订必然会招致日美战争爆发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当中的形势逻辑。

  日本在签订《三国条约》之前,通过国内的多次讨论,通过欧亚非大陆联盟的大构想,基本上确定了将主要敌人从苏联转变为美国的战略思维调整(苏联、美国当然都是日本的敌人,关键在于日本认为谁是主要敌人)。这种调整,不能说是日本对苏美两国进行评估,发现苏联强于美国,所以将矛头转向美国的结果。因为从单纯的三国关系来看,美国无疑比苏联更难以对付。特别是美国还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但美国这时已经成为日本结束中国战场的最大障碍,日本认为自己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在走,对于谋求大国地位的日本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要改变现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东南亚形成自给自足经济圈,摆脱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一是利用德意日苏四国同盟建立欧亚非大陆联盟,用欧亚非大陆的整体实力去和美洲大陆抗衡。而这两方面设想要得以实现,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日本建立东南亚自给自足经济圈的行为要具备可操作性。一是四国同盟能够牢固建立。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两个关键点恰恰都不能成立。

  尽管日本早就意识到《三国条约》签订后,美国会通过贸易禁运等措施制裁日本,所以日本必须向东南亚扩张以解决经济自给自足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日本已经作好了和美国的开战的心理准备。日本当时的认识是:向南扩张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和美国开战。直到美国对日本禁运石油后,日本国内才基本确定了对美开战的必然性(石油禁运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到这个时候才真正论证清楚对美开战的不可避免,这一点我们后文会谈到)。也就是说,日本并不具备在日美和平的前提下保证东南亚战略物资供给的条件。因此先建立自己自足经济圈,然后抗衡美国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另一方面,德意日苏四国同盟被随之而来的苏德战争彻底击碎了。德国和苏联关系破裂,使欧亚非大陆联盟的宏大构想成为了泡影。日本不但无法借力德意苏的力量来抗衡美国,反而在中国战场之外又背上了《三国条约》的政治包袱。这使得日本的外部环境更加恶化了。那么日本这时又有没有可能再次调整国策,重新对美友好,对苏交恶呢?这种可能理论上当然是存在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话虽如此,过于频繁的国策调整显然会使得一国的信誉大幅受损。由于美英和德国的关系并没有也不可能随着德苏战争的爆发而突然缓和甚至修复。因此还未卷入世界大战的日本要修复和美国的关系必须解除三国条约的实质性内容。而即使如此,也无法在短时期内消除三国条约签订所体现出的敌对态势对日美关系的影响。美国最多暂时缓和与日本的关系,一旦德国问题解决,美国就会反手过来重新掐住日本的脖子,甚至对日本痛下杀手。而由于日本违反三国条约,势必会遭到德国的唾弃。重新将苏联确定为主要敌人又势必大大加深苏联对日本的仇恨。再加上和中国的不同戴天,日本会彻底成为世界上所有的独立大国的敌人。这对日本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因此,尽管《三国条约》签订的大背景已不复存在,日本却不得不依然坚持对条约的国际信义。这至少不会使德国和苏联进一步成为自己的敌人。而这最终使日美关系走向破裂。

  1940年,在协商签订《三国条约》的同时,日本还进行了向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进驻。我们前面说过,援助中国抗战的国际通道有三条,而法属印度支那就是其中运输量最大的一条。日本一方面希望通过四国同盟改变自身对美国的弱势和依赖,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断绝中国的援助通道来彻底锁定中国的抵抗实力,排除美国对战局的干扰。只有日本和中国的实力不会随着美国的意愿而随意消长,日本才有可能使中国事变实现定局。由于法国的衰败,日本最终成功的实现法属印度支那的进驻。而这一事件却和三国条约签订一起,大大刺激了美国的神经。使美国对日本国家战略的向南调整有了清晰的认识。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国钢铁和废铁的禁运。以及重新开放缅甸运输线。

  然而这时日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美国越是制裁日本,日本越是必须向南,日本越是向南,美国越是要制裁日本。对日本来说钢铁已经禁运,石油还会远吗?这时候,日本已经不得不将目标瞄准南洋群岛,特别是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了。但日本还没有放弃和平获得东南亚资源的努力,和荷属东印度进行石油谈判就是其中之一。这时荷兰已经灭国,流亡政府逃到英国,使得荷属东印度间接成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在英美的影响下,日印谈判无果而终。1941年,美国执行对华武器租借法,英中军事协定签署。在日本看来,这标志着形成了美英中荷ABCD的四面包围圈。使得日本的危机感大大增加了。在这种压力下,为了执行《三国条约》签订时的既定国策,日本和苏联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初步实现了德意日苏在法律层面的和平态势,然而这时德国和苏联在东欧地区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依然希望最大限度避免战争的日本启动了和美国的谈判进程。然而日美双方对谈判都不报太大希望。美国提出的条件是日本从东南亚和中国全面撤军,并且事实上终止三国条约。而日本的收获仅仅是满洲国的法律地位有可能获得认可。对于日本来说,这只不过追认了既成事实。却要让自己4年的战争消耗颗粒无收,甚至还要面临和德国交恶。所以无论怎么算,都是一个巨亏的结果。这样的条件日本当然无法接受。这时,日本已经开始意识到对美战争的不可避免了。为了对付战争的爆发,日本开始筹划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根据日本飞机的续航能力,对英美作战,夺取东南亚资源,必须在法印南部的西贡建立机场和军事基地。然而日本进驻法印南部的行为无疑也给美国传达了日本即将南下并对美开战的明确信息。这最终点燃了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这根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同时原先来自东南亚的石油、橡胶、锡、盐、大米等关键战略物资进口也随之断绝。与此同时美国还向中国提供了500架飞机和飞行员。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对日本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日本这时已经面临着经济枯竭的严重态势了。

  就在日本进驻法印南部之前,苏德战争正式爆发,日本的战略取向再次面临考验。对日本来说,南进必须使北方安定,北进必须使南方安定。而这时南方已经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咄咄逼人的ABCD包围圈。并且除石油外的大量战略物资禁运已经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这种情况下进军北方很难说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再者,苏联并未因和德国开战,就将远东兵力悉数调到欧洲战场而是保持了在远东地区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日本不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兵力,根本无法图谋苏联。何况日本和苏联刚刚才签订了中立条约。反复权衡之后,日本认为目前的苏联属于“涩柿”,还不宜用兵,只有等苏联由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而将远东的兵力减少一半以上时才成为“熟柿”状态,这时再出兵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管如此,日本还是在东北进行了“关特演”来进行东北的军事准备,将关东军的兵力从35万增加到85万。随后日本依然将军事重心瞄准了南方,并继续实施了对法印南部的进驻。

  美国针对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局势,制定了军备扩充的“胜利计划”,将装备达215个师880万人的庞大军队。而另一项斯塔克方案则预备将使海军吨位增加到305万吨。应该说,日本对美国的国力还是相当忌惮的,因此,在南进问题上的英美可分与不可分论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由于美国和英国传统关系,美国在东南亚的广泛利益存在,援助中国的通道彻底断绝美国将丧失在中国问题上的发言权等原因,英美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日本在进攻英国及荷兰的属地时,美国断没有坐视的道理。但这并不必然等于美国会参战。只要日美没有事实上兵戎相见,一切就都还有回旋的余地。就象德国进攻英国,美国也没有立刻参战一样。日本最后的判断是: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用兵,英国必然开战,美国参战的可能虽没有百分之百,但也相当之大,并至少会采取军事威胁的强硬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居于日本南下通道侧翼的菲律宾将成为打在日本海军腰上的一枚钢钉。使南下军事行动无法建立牢固的战略态势。如果对荷属东印度用兵后再发现不得不对英美开战日本则会完全陷于被动。

  当时在日、美双方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就意味着日美战争爆发。但在决定对美作战之前,日本还要再研究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欧洲的局势。德国不敢冒险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转而进行潜艇封锁,而后又将军事重心转向了东线,这给了英国喘息之机。由于英国的背后还有美国的支撑,使得德国要彻底打败英国的可能性并不大。日本对英美开战最大的担心,是德国是否反而会和英国媾和。这种情况下,日本将单独面对英美的军事力量,这对日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不过日本最终判断,日本对英美开战后将刺激德国对英美强硬,这至少有可能在三国条约范围内实现共同对美宣战和不单独与英美媾和。只要德意日三国能够共同进退,日本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最后就是苏联问题了,南北两线作战是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但由于受到德国的重大打击,苏联已抽调了远东的大量兵力到欧洲,并且能否扛住德国的进攻仍是未知数。因此苏联主动向日本发动攻击的可能并不大。唯一的变数是德国对英、苏两国的攻击有可能促使英美苏同盟的建立。而这就意味着苏联和日本也事实上处于战争状态,再加上苏联急需美国援助来抵御德国,因此美国要求苏联对日本作战时,苏联很难拒绝。不过总体来说,苏联能够对日本构成的威胁有限,除非苏联在西线的紧张状况得到根本缓解。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变化和分析权衡之后,日本终于作出了决定其命运的对美国开战的决定。珍珠港的爆炸声,敲响了大日本帝国的丧钟。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日本的彻底失败。其原因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详细分析。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日本当时是否有更好的战略选择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