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类型的英文: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瓷器外销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04:32
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瓷器外销

她的胸中燃烧着怎样的狂喜?

为何她的眼中又充满惆怅的憔悴?

每当她令我欢喜的眼神从我身边扫过,

我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可是新的疑惑和恐惧在我内心挣扎,

难道有什么样的情敌在我旁边?一个中国瓷罐。

瓷器就是她心中的热情,

一尊杯,一只盘,一片碟,一个碗,

就能使她心中充满希望,

就能点燃她的欢欣,或着打碎她的宁静

John Gay, 1725年

导 言

为了光荣,为了梦想,为了财富,为了探险,扬帆起航,向着茫茫大海尽头的神秘东方,向着地球那边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大航海时代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从陆地走向了海洋,来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并带回了无数晶莹剔透的瓷器,中国精致的瓷器和其它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当它们展现在走出了中世纪的西方人面前,一种巨大的震撼扑面而来。从此,欧洲的中国世纪潮流就迅猛开始,势不可挡了。

中国的瓷器出口大概可以追溯到瓷器产生的同时代,目前已知的瓷器大宗出口是从唐代开始的。早期的中国瓷器 东销日本,西销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于非洲。历代以来,瓷器一直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商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中国瓷器真正划时代的大规模,长时间持续出口是从明代后期开始的。 明清时期,我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瓷器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制作周期缩短,分工加细,开始具备根据用户需要大规模的快速生产。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是对景德镇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瓷器品种极大的丰富,制瓷工艺日臻成熟,制瓷技法日益提高,制瓷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高峰。瓷器不仅供国内各阶层人士使用,而且远渡重洋,销往亚洲、非洲、欧洲等不少国家和地区。

大规模的瓷器出口欧洲和美洲贯穿了明代嘉靖年间直到清代末期,从现存资料估计,中国从明代后期到清代末期出口西方的瓷器,保守的说也有1.5亿件以上。大规模的瓷器出口,是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

第一篇 明清外销瓷器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在西方,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等同于中国看待,它的名字就叫 “中国 ”(china) 。在中国,在公元一世纪的汉代,就已经生产出了质地坚硬耐用的成熟青瓷。几乎就从那时起,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老木船把中国生产的瓷器带到了日本,东南雅,西亚和北非。到了 十六世纪,欧洲列强的海上风帆更 开始将数以亿计的明清瓷器运向西方。 这条中西之间的海上瓷器之路,走的既远又长,带着光荣与梦想,带着泪与汗,血与火。

一 .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商业革命

从十五世纪末开始,由于造船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加上货币经济和商业的扩张,造成了所谓的新航路开辟。西方航海殖民势力纷纷由大西洋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扩张。其中势力强、影响大的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而《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也使得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到东方去掠取财富就成了西方殖民势力的重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各国纷纷派航船到东南亚一带建立据点,成立公司,开展对东方的贸易,这些据点也就成为他们对中国贸易的大本营。

明正德六年( 1511 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 嘉靖三十六年( 1557 年)又 租占 了澳门, 从此掌握了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嘉庆四十四年( 1565 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吕宋(今菲律宾)。

万历三十年(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简称 VOC )成立,并且随后在爪哇的巴达维亚 ( 今印尼的雅加达 ) 建立了总部。天启五年( 1625 年),荷兰占领台湾,取代葡萄牙人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 崇祯十四年( 1641 年), 荷属东印度公司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了马六甲,并很快把葡萄牙的势力赶出了东南亚。

明代后期的西方航船开往东南亚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万历三十一年( 1603 年),印度莫卧儿皇帝准许英国在苏拉特居留。英国冲破了葡萄牙的阻挠,在苏拉特建立了永久性的商站。随后,英国人在亚格拉、艾哈迈达巴德、布罗奇布罗达建立商馆。顺治元年( 1644 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 康熙七年( 1668 年),英国又获得了孟买。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 , 英國在广州设立商馆, 从此开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全面掠夺。

顺治元年( 1644 年), 法国的东印度公司( 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 1644-1769 ) 成立并于 1674 年在印度南部建立了据点本地治里,此后又在孟加拉建立了昌德纳戈尔。雍正二年( 1728 年)法国在广州设立商馆。

雍正九年( 1731 年),瑞典成立东印度公司,开辟了亚洲航线,第二年便派遣商船航行到达中国广州。此后,瑞典东印度公司船队定期往返于瑞典哥德堡和远东之间。

到十八世纪,在广州设立商馆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西班牙、美国等。

二.西方的中国潮和对中国瓷器的需求

在中国瓷器大量进入西方的十七世纪以前,西方人日常使用的器皿以陶器,木器和金属器皿为主,尤其是陶器,成为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器皿。和瓷器相比,陶器粗糙,厚重,丑陋。

虽然中国瓷器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传到了欧洲,但是基本上都是通过西亚和北非商人间接传入的,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往往被当成最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国王和贵族,平常百姓是看不到的,也因此很多认都不知道瓷器是什么做的。就连 当时进口中国瓷器最多的葡萄牙,也尚不清楚中国瓷器的成分。 葡萄牙代理商 巴尔伯沙 (Duarte Barbosa) 在十六世纪前期时认为中国瓷器是以贝壳制作的。潘奇洛李 (Guido Panciroli, 1522-1599) 也在其著作中认为瓷器的成分包括破碎的贝壳、蛋壳以及石膏[1]。

不仅是在欧洲,就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埃及和阿拉伯,瓷器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根据 葡萄牙人达米澳欧 ˙ 德 ˙ 哥伊 (Damiao de Gois) 在 1541 年的記載 ,瓷器是以贝壳制成的,非常昂贵 , 其单件的价格就相当于数位奴隶的价格 。

因为瓷器对于十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那么稀少且昂贵,因此它们往往被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有关中国瓷器可以验毒的观念在整个十六世纪都很流行。 欧洲人普遍认为,如果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开裂。这个 “ 特性 “ 被当成瓷器的固有魔力,被当作是瓷器制作时候的设计 [2] 。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宗教绘画中,也可以看到中国瓷器的踪迹。著名意大利画家乔凡尼 ˙ 贝理尼( Giovanni Bellini)在 1514 年创作的名作 “ 诸神的盛宴 ” 中就画有明代中国瓷盘,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瓷器在当时欧洲的崇高地位。

乔凡尼 ˙ 贝理尼"诸神的盛宴(The Feast of the Gods)" 1514年作

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珍贵和魔力,即使是拥有少量中国瓷器的王公贵族,也没有人会真正拿瓷器来使用,而是作为贵重的物品加以珍藏,只在重要的宴会才会拿出来象征性的使用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最贵重的沙拉、水果及果酱 , 不用瓷器盛着就什么也不是了..... 教皇、国王、君主、公爵、侯爵......都遵循这个习惯” [3] 。

到了十六世纪中期,随着葡萄牙人大量从带回中国瓷器,收藏中国瓷器成为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在最早和中国贸易的葡萄牙, 王后、公主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也常常是中国瓷器,并且王后委托人在中国订烧自己肖像的餐具,赠送给有功的士兵。 在另一个最早和中国贸易的西方国家西班牙,十六世纪早中期在位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收藏品中,就有一套 中国订制的装饰有其徽章的瓷器。十六世纪后期在位的菲利二世更是收藏了多达3000 件的中国瓷器 [4] 。 其他国家的国王也不例外。十六世纪后期在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拥有一批中国瓷器,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也从阿拉伯和葡萄牙收集了不少瓷器,此外他的首相福洛理蒙 ˙ 德罗贝特 ( Florimond de Robertet) 也收藏有不少的中国瓷器,并且有不少是葡萄牙人抵达中国后首批转运到法国的瓷器。 奥地利大公费迪南二世也收藏了233 件中国瓷器 [5] 。

正因为中国瓷器的价值之高, 1522 年葡萄牙国王下令所有从东印度回来的商船所装载的货物中的三分之一必须是瓷器 [6] 。

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从东方带回的茶叶,丝绸,瓷器,工艺品以及神秘的东方文化,极大的触发了西方人的好奇心。而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引发的对传统的怀疑和批判,反过来更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景仰和崇拜。当时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对于享乐的追求在经济发展和商业财富急剧增加的现实中有了可能。加上当时欧洲的物质生活远不如同时期的中国,中国精美的物品自然成为上层社会追求的目标。 特别是荷兰人开始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大量把东方的物品转运到欧洲各国,使得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神秘国家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到西方人的视线,欧洲上层社会很快就以穿中国绸,喝中国茶,用中国瓷,谈中国事为荣。

西方商人在广东监督茶叶打包准备装船
摘自Christie's《Chinese Export Art》2005

在此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才可能拥有中国的瓷器,现在,富人们也可以拥有几件他们梦寐以求的中国瓷器和其他物品了。当然,它们仍然是高档的奢侈品。

十七世纪以后,中国事物风行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中国风格已经成为文化,地位,财富和荣耀的象征。启蒙时代的人对欧洲社会的一切都要求重新评价,但对中国社会却几乎全盘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651 年,荷兰联合省执政弗雷德莱克 · 亨利( Frederic Henry )的女儿嫁给德国勃兰登堡选帝侯,嫁妆就是一大批中国瓷器。而 1662 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也带来了瓷器作嫁妆。

英国女王亦不能免俗,十七世纪后期英国光荣革命后从荷兰迎来的玛丽王后也带来了时髦的中国癖好。十七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 · 笛福形容当时的中国热说: “ 女王本人喜欢穿中国服装出现。我们的屋里充满了中国的东西” [7] 。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 Macaulay )说女王 ” 在海牙就养成了对中国瓷器的喜好...收集了...奇形怪状的中国瓷瓶 “ 。

更为可笑的是,在当时的法国,王宫里的贵妇纷纷摇起了中国式的扇子,巴黎街头出现了中国轿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是于 1670 年忽发奇想,在凡尔赛建了一座 “ 中国宫 ” 。整个中国宫的装修是令人眼花缭乱的 “ 中国风格 ” 。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色彩模仿中国的青花瓷器,白底加蓝色的图案,摆上中国的瓷花瓶,绸帐与金流苏。 [8]

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随后纷纷效法这位伟大的国王,将自己平淡丑陋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 “ 游艺室 ” ,并不惜高价购买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帷幔装饰他们的客厅内室。

整个十七世纪,中国的瓷器在欧洲仍被视为珍玩,到十八世纪初仍然如此。只有在象西班牙马德里和法国凡尔赛这样的少数大宫廷里才有较多的瓷器陈列与收藏。贵族家庭和有钱人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风雅,炫耀地位。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国外玛丽二世收藏的瓷器多到了“奇怪的地步,瓷器摞到了柜子顶上......直到顶到天花板,他们要的就是这样的宫殿“ [9] 。 路易-塞巴斯蒂安 · 梅西埃则记叙十八世纪初中国瓷器的情况还说: “ 中国瓷器是多么可悲的奢侈品!一只猫用它的爪子一拨比好几百亩土地受了灾还糟 ” [10] 。

到十七世纪晚期,中国外销瓷的欧洲市场开始完全形成。十八世纪初,清政府允许欧洲国家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欧洲国家的船舶可以直航广州。这样,中国瓷器便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市场。 只有上层社会的有钱人才能拥有瓷器的这种情况一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改观,由于中国瓷器大量输入欧洲,瓷器开始成为欧洲人日常的生活用品,如作为餐具和茶具。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大量需求,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晚期欧洲开始大量生产瓷器为止。而这个时,一般的欧洲家庭也 喜欢用精美的中国瓷器镶嵌于墙壁、家具或屏风上来装饰房间了。

对于中国奢侈品的追究,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瓷器的出口,而美丽的中国瓷器,又反过来促进了欧洲世纪中国潮的发展。 中国潮的意义除了一种追求中国货的热情外还包括一种渐渐形成的中国化的艺术与生活风格。这是欧洲在走出黑暗的中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后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的世界,只有富裕而先进的中国能够满足他们这种爆炸般的欲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饮茶习俗在欧洲的流行

中国瓷器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的爆炸性出口,和中国出口的另一大宗商品茶叶也有很大的关系。

尽管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大航海时代最早同中国做生意的,但是把中国特产茶叶带到欧洲并使其风靡世界的却是荷兰人。 1610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第一批中国茶贩回欧洲,此后茶叶的进口数量一直稳定增加。

当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邦特库博士 (Dr. Cornelius Bontekoe ) 著文宣传 ,饮茶不仅有益个人健康,而且有利社会风化。他说喝白水是有害的,喝酒又太容易滋生是非。只有茶才是最理想的饮料,它可以暖胃、提神,加强记忆力,提高智慧与修养,使人气朗神清,轻松愉快,尤其是使学生不至于一学习就打瞌睡。他甚至建议,初学喝茶者,一天可以喝 12 杯,喝习惯了,每天的定量应该是 200 杯左右。当时普遍认为这种昂贵的饮料是治病的良药。

饮茶很快就在荷兰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甚至成了一种到今天都让人无法理解的偏执。

中国十九世纪初的茶叶行
摘自Nigel Pickford & Michael Hatcher《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到 163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斯文汀侯爵 (Lord Seventeen) 已经写信给巴达维亚总督,让他不仅采购茶,而且要采购喝茶的瓷杯、瓷壶。饮茶的盛行要求必须要有一种牢固的,不会破坏茶的风味的器皿,如贝壳般晶莹剔透的中国瓷茶具就格外显得必要了。茶具开始出口欧洲,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1662 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不仅带来了瓷器作嫁妆,还带来了茶叶与喝茶的癖好。公主的癖好很快就感染了周围的王公贵族。 1664 年,东印度公司伦敦总部指令他们在万丹的代理采办 “100 镑上好的茶叶 ” ,并开始在公司的董事会上提供茶饮与糖。 1687 年,英东印度公司规定,每艘从孟买到厦门的商船,都应该运载 “150 担茶 ” 。 1 镑茶的当时的售价可以高达 10 英镑。 而当时一个普通英国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 5 英镑。因此最初茶叶和瓷器一样,只能是上层贵族的奢侈品。

从十八世纪早期起,茶叶就成为西方商船上最大宗的货物,这种情况一直没有改变。茶具也伴随着茶叶成为瓷器出口中的大宗货物。而饮茶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了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时髦,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只要有能力的,大都要买中国的瓷茶具来饮茶。在当时的荷兰,茶,咖啡,巧克力, ” 都要用不同种类的中国青花瓷杯来喝。。。女人们开始举办饮茶派对并且这已经成为她们离家访友,社交和显示她们瓷器的好接口。因为瓷器是这么美丽,这么轻薄,它吸引眼睛的注意 ” [11] 。

一套雍正越南金殴沉船载的开光花鸟茶具,类似的茶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瓷器。

从保存的当时订货单和已经被发现打捞的这一时期的沉船所载瓷器看,茶具的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 1752 年的荷兰沉船 “ 盖尔德麻尔森 ” 所载的瓷器,据东印度公司保存的订单,大概有 22.5 万件,其中茶具 62623 件,巧克力饮具 19535 件,茶壶 578 件,大概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远远超出其它任何种类的瓷器 [12]。“在 1752 年之前的一些年,大多数到达欧洲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都至少会带来10万件的茶具” [13]。

此外,由于当时的西方商船桅杆很高,而当时的大宗货物是重量比较轻的茶叶,为了保证商船有一定的重量以抗衡海洋的惊涛骇浪,平衡船体,比重大的瓷器就成了最佳的压舱货。所以只要是运茶叶的商船,大概都会装载瓷器。

四. 明清时代中国对于海上贸易的政策

明初实行海禁,只允许进行由政府统制的以 “ 朝贡贸易 ” 为形式的对外商业交往,禁止民间私自往来交易。因此,在明朝开国以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中外贸易基本是限定在 “ 朝贡贸易 ” 的框架内进行的。但是这种贸易的规模很小,能够前来朝贡的国家也非常有限,大概只有日本和东南亚的少数几个国家,而且朝贡的次数和规模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明中期日益严重起来的东南沿海倭患促使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进一步向着内向和保守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嘉靖二年( 1523 年)开始的全面海禁。但是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开拓海外市场更加日益成为不可遏制的客观经济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不可能以正当形式得到满足,于是演化为大规模的走私贩海活动。嘉靖时期,浙、闽、广沿海一些府县人民及徽州商帮不顾政府禁令,造船出海,走洋成风, “ 富家以财,贫人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 ” [14] 。 福建晋江人李廷机曾谈到: “ 弟生长海陬,少时尝见海禁甚严,及倭讧后,始弛禁。民得明往,而稍收其税以饷兵,自是波恬,或言弛禁之便,盖以贫民籍以为生,冒禁阴通,为患滋大,而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贸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 ”

当时中国海商的足迹遍及日本、吕宋及南洋各地,许多人长期侨居国外,形成中国人的聚落。嘉靖初年,侨居日本的中国人 “ 不下数千,居成里邑,街名大唐 ” [15] 。福建前往吕宋贸易的华商 “ 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 ” [16] 。在今马来半岛有的地方华人流寓者 “ 踵相接 ” [17] 。

随着嘉靖末年沿海倭患基本肃清,明政府在隆庆二年( 1568 年)部分开放了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18 ]。 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开放了海禁。隆庆初开放海禁以后,民间私人海上贸易更如开闸之水不可遏止。当时,仅福建漳州府的月港(嘉靖时著名的海上走私贸易中心)一地,出海者每年所贸金钱即 “ 无虑数十万 ”[19 ] 。

十九世纪的中国商船,来往于广东和东南亚
摘自Christie's 《 The Diana Cargo 》, 1995

明后期开放海禁和对外贸易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 17 世纪中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继之而起便嘎然而止了。清初政府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需要,实行了比明代更为严厉的海禁,一度几乎完全断绝中外正常贸易往来。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到顺治十八年( 1661 年)开始 “ 迁海 ” ,从是年起到康熙初,在北起直隶、山东,南到广东的沿海各省实行了坚壁清野、制造无人区的迁海措施,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 “ 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20] 。此后二十余年间,清政府一直严令禁止人民出海,无论捕鱼还是经商都不允许。这一时期,中外商业交往几乎完全断绝,只在澳门仍有小规模的对外贸易活动,海禁之彻底远远超过明代。

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清政府出兵平定台湾,东南各省疆吏乘机请开海禁。次年,康熙帝以开海既 “ 于闽粤边海生民有益 ” ,又可 “ 充闽粤兵饷,以免腹地省分转输协济之劳 ” ,下令准许人民出海贸易 。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首先在福建厦门,继之在广东广州、浙江宁波、江南松江,分别设立了闽、粤、浙、江 4 海关与外国通商 。至此,海禁放开,中外正常贸易关系得到恢复。

清朝在开海以后,民间私人出洋贸易和口岸中外互市一度都有所发展。但从康熙末起,主要是从政治安全出发,海外政策又日趋保守,限制逐渐增多。尤其到乾隆朝以后,重新进入半闭关状态。乾隆二十年代以后更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口。

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直接影响着明清瓷器的出口,比如在 1661 年到 1883 年之间,对外瓷器出口基本停止,而这一时期的欧洲基本都从日本进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