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照片过期怎么恢复: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07:06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简介开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p2011年,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测绘服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机遇,根据2011年国家测绘工作要点和要求,以持续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提升测绘科技保障、增强装备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承担更高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此内容文章属于《部门工作总结》栏目,以上内容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2011-6-7 0:32:22》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2011年,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测绘服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机遇,根据2011年国家测绘工作要点和要求,以持续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提升测绘科技保障、增强装备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承担更高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喜报连连,成果璀璨。
首次牵头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再创历史新记录;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首次同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获测绘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制定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首次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完成低空无人机航测系统8个产品等7项科技成果鉴定;出版学术专著3部;国家测绘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组建;创办《影像与数据融合国际期刊》;西部测图工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测绘卫星和927工程等重大测绘工程保障有力;数字太原、数字潜江、数字嘉兴建成验收;成功举办2项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型国际会议;成功举办建院50周年庆典;西藏二调项目部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张力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发表论文153篇,其中SCI 7篇,EI和国内一级期刊51篇;院公益部分迁入测绘创新基地等。
一、2011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创新思维,科学谋划,力促全院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促进全年工作再上新水平。会议从八个方面26个要点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对院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制定鼓励重大科技创新等政策思路。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为院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成果转化为目的,印发了《关于鼓励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若干办法的通知》。同时,制定印发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关于收入分配管理的规定》,修订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3项规章制度。
三是设立院科技专项,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了“测绘遥感数据快速获取与处理集成系统”、“国家级公共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两个科技专项的设置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我院贯彻和实施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方针。2个专项将于2011年年初启动实施。
(二)开展院庆系列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为庆祝我院建院50周年,我院于2011年9月4日和9月14日分别举办了“《测绘科研五十年》文集、《辉煌五十年》画册发行仪式暨文艺演出”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院50周年国际会议”。国家测绘局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来自1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以及我院职工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院庆系列活动。通过50周年院庆,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激发了斗志,扩大了影响,为我院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启动“十二五”规划,为院持续发展早作谋划
结合国家部委和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战略规划制定工作,组织开展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梳理我院发展方向,组织提出10余项863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十二五”建议纳入战略规划初稿,为院“十二五”科技发展早作谋划。积极加入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与服务技术创新联盟”等国家新兴产业战略联盟;组织提出8项“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议报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组织院专家参加国家测绘局信息化测绘、科技创新、设备装备和“走出去”等战略规划研究小组。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是《影像和数据融合国际期刊》创刊成功。作为我国遥感领域第二个中国主办的国际期刊,与国际著名三大出版机构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公司签署了主编协议,并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编委会议,首刊将于2011年3月发行。《影像和数据融合国际期刊》的创办是实现我院“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院多年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成功组织召开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50周年国际会议”(GSEM2011)等2项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地理空间信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了困难地区测图技术的发展。同时,与合作高校联合举办了“新一代、新技术”青年论坛,进一步拓宽了我院合作领域、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三是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2011年,分别与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芬兰开展了“高灵敏低成本GPS接收机实时高精度定位原型开发”等4项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并协助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成功申请了澳中环境发展项目“三江源环境遥感监测与跨坝模拟、预测系统”,开展了联合实验室的建设。
(五)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
一是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组建。在国家测绘局的领导下,经过多年努力,由我院组织申报的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科技部的批准组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将加强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大力支持和推进中心的组建,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中心对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二是积极配合国家测绘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按照国家测绘局整体部署,我院公益研究部分整体迁入测绘创新基地,办公环境和科研条件的改善有了新突破。在搬迁工作中,重点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保证涉密信息和资料的安全,同时,按照国家测绘局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国家测绘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并选派3名工作人员参与基地建设工作,为基地建设的顺利竣工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是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2011年11月,我院牵头研制的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在西安顺利完成飞行试验,标志着系统研制成功。该系统是国家财政部批准的首个国内定购的SAR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装备,是国家重大测绘科技专项。它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系统对我国的封锁,形成了我国的自主知识产品,开创了我国全天时全天候机载遥感数据获取的新局面。
四是国家科技项目申报成功率创历史新高。2011年,我院组织申报2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成功申报,总经费222万元,项目数比去年翻一倍,申报成功率32%,再创历史最好成绩;863重点项目、课题和863目标导向类项目成功立项6项,重点项目子课题和探索导向类项目成功立项5项,项目经费超过9000万元,其中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863重点项目“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的成功立项,实现了我院首次牵头负责863重点项目的重大突破。另外,基础测绘项目、我院承担的西部测图项目、927工程等立项21项,总经费6500万元。
五是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快。集中院优势科研力量,组织编制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方案,紧密围绕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成绩。
在数据获取方面。主要加强了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以及Leica ALS50II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建设,并加强无人机产业化装备建设,为国家测绘局提供固定翼轻型无人机航摄系统,建立无人机飞行操作与机务维护培训基地。
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加强了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集群关键技术、高精度极化干涉SAR数据处理与制图关键技术、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等的攻关,建成了相应的系统平台,开发研制了相应的功能模块。
在数据应用方面。主要加强了保密处理技术、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技术、时空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为国家测绘局网上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以及导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保障服务。
六是测绘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承担了《惯导与GPS定位技术(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等17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标准的编写工作,其中13项标准得到了颁布执行。“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首次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七是积极支持参与学会工作。分别获得中国测绘学会、北京测绘学会先进集体、测绘十大科技事件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周琪等6人分别获得中国测绘学会和北京测绘学会先进个人表彰。张继贤当选为中国测绘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程鹏飞当选为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辛少华当选为科技信息网分会主任,燕琴当选为副秘书长等。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京港澳测绘技术交流会,参加GIS协会年会并展览,组织召开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委会学术年会。
(六)抓好重大项目论证和实施,提高测绘保障能力
一是进一步为西部测图工程提供技术支撑。2011年,进一步加强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测图、雷达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物判绘解译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平台构建,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设计,完善了标准规范,全力保障西部测图工程在塔里木西部区域和横断山脉区域顺利开展作业。截止目前,西部测图工程的外业测图任务基本完成,内业测图任务完成量超过75%,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同时,西部测图工程被评为50年来对中国测绘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10大测绘科技事件”。
二是促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应用取得成效。重点做好三、四等网平差、解算,不同方案与不同地区试算,坐标转换方法研究、软件编制等方面的工作。为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民航等近10家部门和单位提供了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
三是进一步为927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完成了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技术设计、年度技术设计、2个单项工程初步设计以及一期工程任务及其预算等相关工作;完成了《海岛(礁)大地控制测量外业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的制定、评审工作。
四是为推进资源三号卫星工程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完成了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研制总要求、应用系统项目建议书以及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全面开展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有力推进卫星研制和应用系统建设。
另外,组织全院积极参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和863重点项目全球变化与深空探测等其他重大项目和国际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七)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构建数字中国
一是加强数字城市标准和软件研制。在国家测绘局指导下,组织制订了“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大纲”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规范”等3个国家标准以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等3项亟需的行业标准。研制了新一代大型服务数字城市建设的GIS软件,近期将完成科技成果鉴定。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在我院的总体技术支持下,全国50多个试点城市中,近30个城市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近20个城市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完成了40多项相关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数字太原”、“数字潜江”、“数字嘉兴”竣工验收。下一步,将争取在发改委设立“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专项。
(八)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测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国家测绘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完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示范系统概要设计”,自主研制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原型系统,直接服务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测绘专网。
二是继续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力与国办开展“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测绘保障示范”项目,开展了电子政务地理信息通用平台建设试点,为“全国空间信息系统”维护、国办防汛服务等重要工作提供地理信息保障。创建了“地图见证辉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地理信息对比网站和图集,以地图演变、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手段,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是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测绘保障。全面启用四拼数码航空摄影仪与航摄任务飞行管理系统,打造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测绘服务产业链,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多方位的测绘服务。利用无人机系统,为重庆武隆县山体垮塌灾害监测首次提供285幅高清晰航空影像,航摄面积6平方公里,并制作了武隆滑坡三维系统。
四是服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组织完成了西藏区域97万平方公里的外业调查和内业建库等相关工作;通过投标,承担完成了55%国土面积的底图生产质量监理工作,并承担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信息核查工作。同时,我院的西藏调查项目部获得2011年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五是为建国六十周年研制空中阅兵空中梯队三维模拟训练与推演系统。首次将地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庆阅兵,并为参阅部队装备了13套训练推演模拟器。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空中阅兵指挥员的指挥、调度能力,圆满实现了部队首长“队形准确、衔接紧密、米秒不差、安全无误”的要求。为遥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军方大型活动开辟了新领域。该系统已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另外,在其他公益性测绘保障服务方面。开展了1:25万公众版地图推出的相关工作;与民政部减灾中心合作开展灾情地理信息发布系统,在国家减灾网和国家测绘局网站发布灾情信息435期;与广电总局合作开展数字电视规划系统建设;与军事科学院合作开展多维军事信息平台建设;与新闻出版署合作开展“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
(九)期刊杂志编辑工作稳步推进
2011年,期刊杂志工作注重实效性,编校质量进一步提高。《测绘科学》杂志被最权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评为测绘类5种核心期刊之一;《遥感信息》完成了稿件管理平台的升级,实现了编辑部自主管理的全文上网;《测绘文摘》对重点期刊和国外期刊、会议文献的跟踪报道方面加强了力度。测绘期刊为测绘学科的知识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加强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无人机遥感系统研发和应用。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自主研制,相继开发出8个型号的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并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成果鉴定,列入产品发布目录。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国家测绘局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培训。同时,加强无人机遥感系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世界屋脊航空摄影和新农村建设无人机测绘航空摄影等任务,共计飞行80余架次,获取航片5200余张。同时,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三峡库区监测、黄河凌情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应用。
二是加强测绘仪器检测工作。2011年,检测各种型号和种类的测绘仪器近9000台,承担了日本索佳公司“高精度全站仪NET05(X)综合性能及稳定性测试”工作。在测绘仪器检测计量标准方面,启动了国家基础测绘“全国测绘基线场检定”项目,并进一步加强数码航摄仪和全站仪等计量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是加强产学研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浙江分院的建设工作,与浙江分院开展5个方面的19个工作项目的合作,促进我院先进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与重庆测绘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测绘科技项目实施、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四是加强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依托西部测图工程研制的PixelGrid、FeatureStation、集成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JX4、SWDC、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系统等产品并加强推广应用。2011年,JX4、SWDC、GeolordAT空三软件、超自然(三维)系统等销售超过120套,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十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了整改落实“回头看”自查工作,通过自查,整改措施总体落实80%以上。加强党自身建设,创新支部工作模式,重视新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预备党员和新党员12名。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理论学习计划,认真贯彻“两会”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院班子成员务虚会和碰头会制度,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和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增选了5名院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向国家测绘局推荐了3名百千万人才候选人和3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候选人。91名历史遗留的已聘任岗位人员通过了任职资格评审。
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按照相关要求,研究制定了我院加强测绘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重视安全维稳工作,在国庆60周年和其它重大节日期间,做好安全防范和24小时值班工作。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举办了2011年度职工消防演练、2011年度乒乓球团体赛和职工颂祖国卡拉OK大家唱活动。中测新图公司和刘纪平分别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五是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提升治安、环境、卫生、绿化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加强供电、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为全院职工的衣、食、住、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建设和谐文明院所。
六是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离退休干部工作做到位,切实做好离退休经费和离退休医疗费两个保障工作,2011年落实医疗保障经费近270万元。另外,及时发放慰问金、困难补助费等,组织北戴河休养等,努力做好老干部的福利工作。
七是加强测绘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专报、快报、重点工作进展通报等形式,加强工作交流,准确、及时、全面反映院的各项工作信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仅院庆期间,在《中国测绘报》、《科技日报》等报刊杂志上,登载专版稿件15篇,其他稿件3篇,其中头版头条1篇。对网站进行改版,网站访问量大幅度增长,全年对外发布信息超过160条。
(十二)加强资金统筹能力,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2011年,财务预计各项收入2.03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07亿元,事业收入8600万元,其他收入200万元,经营收入500万元,各项支出1.95亿元,收支结余500万元(上述数据不包括结转下年的财政资金,不包括代收代支款项)。贷款1.4亿元已由国家局统筹归还。
本年度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建设中,我院按国家测绘局的要求,积极配合,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组织申请测绘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改造项目,获得发改委9428万元建设资金,获得财政部2815万元改造经费。在院自有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争取项目以及内部调整等方式,保障了院各项工作和业务的正常开展,并满足了各项新增业务的经费需求。本年投入修购专项资金1305万元,用于对遥感楼、多普勒楼、激光楼、人卫站和集中供热设施进行改造修缮以及进口GPS三频信号测试仪器等。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激光器和航空检校设备基本完成了订购和进口工作。在整合相关研究实验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投资引领作用,构建我院跨领域、高水平的测绘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条件平台。此外,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工作,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审前调查,这些工作进一步推动了财务规范管理。在2011年度财务决算考核评比中,我院被评为二等奖,马宗新同志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先进会计工作者”。
研究生工作、安全保密、ISO 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2011年全院职工考核优秀40名。
二、经验体会
1、解放思想,明确思路
坚持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时刻把握形势、把握大局,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国家测绘局做出了一系列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大举措。我院认真分析、把握形势、明确思路,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并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完善,有效促进了我院2011年工作保持高水平发展。
2、项目推动,需求牵引
“十一五”以来,我院始终坚持项目推动战略,以申请承担重大测绘科技项目为依托,推动我院全面发展。2011年,我院在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再创历史最好成绩,有效增强了我院科技实力,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科技保障的需求为出发点,为测绘应急保障、数字中国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国家重大测绘工程、新农村建设等提供测绘科技保障,有力增强了我院测绘科技保障水平,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加强合作,增强本领
将“走出去”“引进来”思想与我院的发展相结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影响,提升实力。2011年,我院组织召开了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了高水平的国际项目合作,加强了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战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内强实力,外练本领,有力推动我院科学可持续发展。
4、狠抓落实,攻坚克难
根据院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加强半年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检查,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通过重点工作进展通报等方式加强督办,通过领导班子碰头会、民主生活会、职代会、创新文化建设等民主管理形式,推进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努力打造“和谐”、“创新”的科研环境,为院的科学发展注入活力。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科技创新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申报工作,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我院现有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院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
二是创新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从制度上、项目上、经费上进一步支持优秀的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形成从科技领军人才、高技术研发人才、高技能应用人才、产业化推广骨干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创新的格局。
三是装备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测绘对技术装备水平的需求,坚持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装备攻关,提升民族品牌装备的研发和建设水平。
四、2011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目标
2011年,我院要按照国家测绘局的总体要求,以破解难题、创新发展、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科技的需求为主题,以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我院科技实力,提升科技水平,多出成果出大成果,提高我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地位,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稳步迈进。
(二)主要任务
一是认真抓好“十一五”,积极谋划“十二五”。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要求,认真梳理院科研项目,狠抓项目落实,确保“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同时,以十二五测绘科技规划制定为契机,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凝练发展重点,切实谋划好未来510年内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任务和重大问题,引领测绘科技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继续组织国家测绘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做好国家测绘工程中心的组建,积极推进公益性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国家测绘科技工程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为基本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的形成。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以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为平台,优化学科建设方向和布局。进一步做好硕士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建设工作。
五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加快重大测绘科技专项的推进,增强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在国家973、863、自然基金等重大项目申报方面争取再上水平。
六是继续做好重大工程的测绘科技保障。进一步做好西部测图工程、927工程、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测绘卫星、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工作,确保国家重大测绘工程的顺利进行。
七是继续做好公益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做好数字城市建设、政府GIS建设、测绘应急管理、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公益保障工作。
八是加强测绘高新技术装备研制与配备。继续坚持走立足自主创新、实现持续发展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以科技专项为抓手,加快机载干涉雷达、激光雷达、国家应急遥感数据获取平台、低空遥感系统、测绘仪器国产化研究等项目的建设进度,提升测绘高新技术装备研制与配备。
(三)保障措施
一是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全年工作。开好2011年全院工作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国家测绘局2011年工作要点,精心制定全院工作计划,明确重点任务和目标,为全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完善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重点实验室、国家测绘工程中心等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主体,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改善人员需求与编制的矛盾,为促进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升我院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三是创新方法,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一是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二是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创新文化氛围。三是鼓励有助于学科创新,有助于跨学科交流的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是统筹兼顾,做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党政工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职工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为国家测绘局精神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二是通过学习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积极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推进以“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的延伸阅读——八年级地理从世界看中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B.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C.农业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
D.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2下列商品基地,主要生产春小麦的是(   )
A.成都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汉平原  D.江淮平原
3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是(   )
A.川、湘、豫 B.渝、鄂、贵C.晋、鲁、冀 D.陕、甘、宁
4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应为(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D丝纺织工业
5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基地是( )
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华北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6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
A 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 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7.既是长江中下游沿岸重要港口,又是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城市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成都 D.马鞍山
8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 )
A煤 B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