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骗局:清蒸汉朝(18)-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49:15
36 长安连续发生十余起命案:嫌疑直指景帝爱弟
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农历癸巳,蛇年。
就在废太子刘荣自杀几个月后,在中尉郅都管理下治安情况良好的首都长安忽然几乎在同时发生十余起命案,更令人吃惊的是,遇害者都是朝廷大臣,其中一位,正是重臣袁盎。
凶手是谁?这十余起命案有何联系,是不是同一伙人干的?谁是幕后指使?
当皇帝责问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汗和尿都一块出来了。
汗是冷的,吓出来的。尿是热的,急出来的。
因为刺客已经逃去无踪,侦查全无头绪,难怪负责人又着急又害怕。

七国叛乱早已平息,吴王畜养的游侠剑客树倒猢狲散,难道是他们中残余分子所为?或者是废太子刘荣的同情者?
所有遇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得罪了某位亲王。

原来刘荣被废黜后,窦太后希望汉景帝百岁之后,传位给梁王刘武。
皇帝答应了。
梁王刘武听说此事,心头狂喜。谁料想皇帝都答应了的事情,却被一帮大臣否决。
袁盎等人以春秋大义为理由,强烈反对。
皇帝被袁盎说服,从此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梁王刘武又请求,准许他修建一条探亲专用通道,从梁都直线通达长安。
结果同样被袁盎等人否决。(如果这条通道修成,可以命名为梁京高速公路,梁王刘武去长安拜见母后,无疑方便很多。但是如果作为军事用途,也便于运输军团,对长安发起闪电式袭击,所以袁盎等人,坚决反对。)

所有怀疑,指向梁王刘武。
但梁王刘武是当今皇帝最亲爱的弟弟,皇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谁敢轻举妄动。
于是上报刑侦排查结果,锁定两个嫌疑犯:羊胜、公孙诡。
其中,公孙诡是梁国中尉,掌管本国治安。

朝廷派出两名办案专员,田叔、吕季主,前往梁国,会合梁国内史韩安国,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搜查羊胜、公孙诡。
但是一个月下来,这两个昔日在梁都大模大样、招摇过市的家伙居然全无踪影,好像被外星人绑架去了外太空。
梁国内史韩安国心里明白,羊胜、公孙诡一定是被梁王藏在了后宫地道里。

韩安国去找梁王。
韩安国一看到梁王,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
内史,何故哭泣?
韩安国带着哭腔说,大祸临头了大王,所谓主辱臣死,搞到这个地步,请大王赐臣一死!
梁王说不至于吧!
老韩哭得更厉害了,大王觉得自己与皇帝的关系,比起临江王与皇帝的关系,哪一个更亲密?
当然寡人不如临江王。
韩安国一把抹去泪水,口齿立刻清晰无比:“临江王当初贵为太子,皇帝一句话就废了,最后落得何等下场?大王不过一个诸侯王,却违背大汉法律,天子念在太后的面子上,不处罚大王。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洗心革面,改过自新,五讲四美,勤劳勇敢。可惜大王却执迷不悟,有朝一日,太后驾鹤西游,大王还能依靠谁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梁王再抗拒就拎不清了。
于是梁王逼迫羊胜、公孙诡自杀,再把二人的首级交给田叔、吕季主。
真相大白!

然而田叔、吕季主回到长安交差的时候,却是两手空空。
汉景帝问,梁王有罪吗?
有罪,而且是死罪。
既然如此,把报告和审案记录、证据什么的拿来看看。
田叔一摊双手,没有。
没有是什么意思?
本来是有的,在半道上给烧了,所以变成没有了。
谁这么大胆,烧了案卷?
是臣。
田叔说,这件事,还是请陛下不要过问了。
这又是为什么?
陛下如果过问此事,就一定要杀梁王,杀梁王,太后怎么办?但不杀梁王,又置大汉的法律于何地?
田叔一席话,点中皇帝的心事。原来窦太后听说此事后,已经好几顿不吃饭,整日整夜地痛哭流泪。但要皇帝就此放过,却又不甘心。
最后,朝廷以羊胜、公孙诡的死了结此案,刘武依旧做他的梁王,窦太后也恢复了食欲,心情转好。

年底,刘武入朝,到了函谷关,他换了布车,偷偷进来,藏身在姐姐长公主刘嫖的私人花园里。
迎宾车队接不到刘武,只好报告梁王失踪。
窦太后大哭:“皇帝终究还是杀了我的儿!”
汉景帝百口莫辩之际,刘武戏剧性地出现在未央宫的北门外负荆请罪,太后、皇帝都喜出望外。
至此,梁王刺客一案的尾声到此终结,但是心结已成,刘武从此与皇帝哥哥的关系日益疏远,当皇太弟的梦想,完全破灭。
刘武在公元前144年最后一次入朝时,要求延长探亲时间,被皇帝哥哥一口拒绝。
回国后的刘武,心情郁闷,到了夏天,去世。
刘武的退出,宣布了新立太子刘彻的最终胜出。
但是刘彻的地位巩固,还有一个障碍。
是谁?
开国元勋周勃之子、七国之乱平定者、帝国丞相周亚夫。
38 一顿饭决定了一代名将周亚夫的生死
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农历戊戌,狗年。
某日,皇帝刘启在皇宫召见前帝国丞相周亚夫。
讨论了近期的一些国事之后,皇帝留周亚夫共同进餐。

汉代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官宦人家则一天三顿,至于帝王,规定是一天四餐。与现代人不同,古人最丰盛的一餐是早饭,这大概与古人的工作以及气候光照有关。九卿中的少府负责皇帝的日常事务,其中就包括皇帝的吃饭问题。具体来说,有三个官吏负责此事,分别是所谓太官汤官和导官,分别负责“膳食”、“饼饵”和“择米”工作。
用餐也有礼仪讲究,《礼记》里有一段专讲吃饭的,大概内容是:
吃饭不要用手搓饭团啊不要把剩余的饭放回饭锅。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喝汤不要发出声音啊不要喝得满嘴都是汤汁。不要当众剔牙齿啊不要当着主人的面搅你的菜汤。
另外,汉代是实行分餐制的。用餐时席地而坐,每个人面前摆放一张案几,放着各自的饭菜以及餐具——“箸”就是筷子。

周亚夫正是在用餐时遇到了一点麻烦。
他的餐桌上,只有一块大肉,既没有按规矩切成碎肉,又没有放筷子。
周亚夫奇怪了,他以为是工作人员的失误,脸上立刻显露出不悦的神色,转头向管酒席的官员讨要筷子。
周亚夫毕竟是思想比较简单的武夫,他没注意到皇帝奇异的表情。
皇帝刘启冷笑着说:
“这让你觉得不满意么?”
据说刘彻当时也在场,这个小孩目不转睛地看着沙场上处变不惊的一代名将周亚夫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周亚夫确实不明白,他只是听出皇帝的语气有些讥讽不满之意,但是为什么呢?难道因为他讨要筷子?

周亚夫只好摘下帽子,告罪请退,得到皇帝许可,便快步退出去了。
皇帝刘启目送周亚夫离去,说了一句话。
“这个愤愤不平的人,将来能事奉少主吗?”
少主,指即将继承皇位的刘彻。

这顿饭显然是皇帝刘启的预先设计,如果周亚夫表现出恭顺姿态,皇帝也许会考虑让他做刘彻的辅政大臣。反之,这顿饭就成了周亚夫的夺命索。
所以这其实是一顿比鸿门宴更惊险的宴席,鸿门宴上,至少刘邦是有所防备的,而这一次,周亚夫完全懵懂无知,终于身陷死亡陷阱而不明就里。

(1)细柳扬名:周亚夫的崛起
时为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汉帝国边关燃起烽火。
为抵御匈奴,文帝动员了六路大军,其中有一路驻扎在细柳,指挥官就是周亚夫。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说,汉文帝亲自视察部队,先到霸上和棘门两军,皇家车队,长驱直入,毫无阻拦。将领们下马迎来送往,对皇帝无微不至的慰问感激涕零。然而到了细柳军营,士兵个个身披铠甲,磨利兵刃,把弓拉满,如临大敌。皇帝的开道使者到达,门都不让进。
开道使者说,皇帝就要到了。
军门都尉居然回答: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里是周亚夫的地盘,只有他说了算。
不久,文帝到了,也不能进。
文帝也不发怒,而是派使者拿着符节传旨给将军说:“我要进去慰劳部队。”
周亚夫这才传下命令打开营门。
然而对皇帝的冒犯并未到此为止,管营门的军官还对文帝随行的骑士说:“将军有规定,军营内不准骑马奔跑。”
到了中军帐,周亚夫手执武器,也不下跪,弯弯腰鞠了个躬对皇帝说:
“因为身穿甲胄,不能下跪,请求用军礼相见。”
皇帝点点头,俯身扶着车厢前面的横木行致敬礼,并派人示意说:
“皇帝敬劳将军。”
这就回去了,左右都以为周亚夫这下要穿小鞋了,谁知道皇帝感叹说:
“嗟乎!此真将军矣。”

这就是汉文帝的气度,换作他老爹刘邦或儿子刘启,周亚夫必死无疑。为什么?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不是造反么?
有一段野史说清代年羹尧为何被雍正猜忌,大致内容如下:
听得远远的军号响,知道年大将军到了。皇帝踱出帐去,骑在马背上,候着。只见前面旌旗对对,刀戟森森,在日光下一队一队的走着,静悄悄的鸦雀无声;那兵士们脸上的汗珠,和雨一般淌着,却没有人敢拿手抹一抹的。一队队前锋队走到皇帝跟前,行过军礼,向左右分开。中间又现出一面大纛旗来,上面绣着一个大“年”字。只见年大将军顶盔贯甲,立马在门旗下;这边皇帝两旁,文自尚书侍郎以下,武自九门提督以下,都按品级穿着蟒袍箭衣,列队相迎,却个个热得汗透重衣。
雍正皇帝一拾头见那班兵士,依然甲胄重重,直立在太阳光下面;那脸上被日光晒得油滑光亮,却不敢动一动。皇帝看了,心中有些不忍,便对内监说道:传谕下去,叫他们快卸了甲罢。那内监忙出去,高声叫道:皇上有旨,兵士们卸甲。谁知那太监连喊了三回,那班兵士们好似不曾听得一般,依旧站着不动。那太监没奈何,只得回来奏明皇帝。雍正皇帝知道自己的圣旨不中用,便对年羹尧说道:“天气太热,大将军可传令叫兵士们卸了甲罢。”那年羹尧听了,忙从袖里掏出一角小旗来,只一闪,只听得哗啦啦一阵响,那三万人马,一齐卸下甲来;一片平阳上,那盔甲顿时堆积如山。
雍正皇帝看了,不觉心中一跳;他想这还了得,他倘然一旦变起心来,朕的性命,岂不是在他手掌之中么?皇帝心中十分懊恼,年羹尧心中却十分得意。他奏说道:军中只知有军令,不知有皇命。还请陛下明鉴。皇帝听了这个话,心中越发不快,便也不做声。年羹尧看看皇上的脸色不对,心中已有几分明白,忙告辞回营。
——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
虽是野史,对照细柳营读来,不禁为周亚夫捏了一把汗。
39 功盛臻极后陷入政治漩涡
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刘启,关键时刻,唯有周亚夫可以放心使用。
公元前154年,七国叛乱爆发,刘启想起老爹的话,升周亚夫为太尉,主持平叛军事。
当时叛军正在猛攻梁国,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十分焦急。周亚夫却按兵不动,即便是景帝下诏,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
周亚夫在想什么?
昔日真将军,难道变成了胆怯无能的怕死鬼?

周亚夫有自己的想法。吴楚叛军一鼓作气,势头很猛,如果汉军此刻出战,正中叛军下怀,一旦有失,不但梁国不保,整个崤山以东都危险了。
所以,周亚夫的计划是避开叛军的锋锐,反正梁都城池坚固,一时也攻不下来。在叛军士气衰竭之时,周亚夫便可截断叛军粮道,逼其不败而退。
周亚夫的思路,与春秋时鲁国的曹刿近似,这是知己知彼的致胜之道。
果然,吴楚叛军求战不得,供给线又被切断,士气低落,迅速崩溃。不消三个月,叛乱就被周亚夫平定了,
然而周亚夫与梁王却从此结下心结。因母兄宠爱而骄纵的梁王刘武思维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并不考虑周亚夫有何奇谋良策,只记得此人在自己危难之时没有及时救援,从此记恨在心。

而皇帝打算废除太子刘荣时,周亚夫竭力劝阻,更成为刘武、刘彻两大谋夺继承权的实力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
周亚夫为什么力保刘荣?不得而知,似乎两人并无利益联系,或许以周亚夫耿直的性格而言,力保刘荣只是因为周亚夫认为:这个孩子并没有犯错,为什么要废黜他。
由此看来,沙场之上,周亚夫可以做到运筹干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到了官场上,耿直的老周就成了一个天真的孩子。又或者,官场斗争实在是比沙场厮杀更险恶更复杂的迷局,火线英雄周亚夫,陷入政治漩涡,不能自拔。

大肉之餐后不久,皇帝刘启便对周亚夫下手了。
突破口是在老周的儿子身上找到的。
老周的这个儿子确实不成器,老爹没死,他已经在准备老爹死后的陪葬品了,他寻思着老爹是一代名将,要找点符合身份的陪葬品。所以向有关部门购买了报废的盔甲、盾牌500个,找搬运工运到侯爵府。
老周的这个儿子也实在不是个东西,袖里揣着大块的金银,却克扣搬运工的工钱,可怜那些搬运工干得一身臭汗,气愤之下,向司法部门举报。
原来老周的这个儿子的这次购买行为完全是私下的非法交易。于是,东窗事发,并不知情的老周也一块牵连,下了大牢。
老周心想老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为这么点小事就和老子计较,愤怒至极,面对法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老周哪晓得皇帝刘启已经决心致他于死地,下令周亚夫到廷尉那里报到。
廷尉责问:
“你想造反么?”(君侯欲反邪?)
老周说:
“我买的是殉葬品,为什么说我造反?”(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
廷尉的话颇意味寻常:
“你就算活着不造反,死了也要在地下造反!”(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老周知道没道理好讲了,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作者絮语:
巴士底狱原是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它由8个巨大的塔楼组成,塔楼之间由高24米,宽3米的城墙相连,城墙上筑有枪眼,配置重炮;四周环绕一道宽26米,深8米的壕沟,只有吊桥与外面连接,被视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 。有人把巴士底狱比作史前巨兽,居高临下,狰狞地俯视着整个巴黎。
1789年,巴黎人涌向巴士底狱,高兴地将它夷为平地。此后,法国人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其中有一条说: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推定为无罪。”
这就是所谓无罪推定。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周亚夫,他们所面对都是“已经假设你有罪审问只是为了口供”的残酷现实,因此即便他们无罪,也无法解脱冤狱。
中国历史上也有无数个巴士底狱,司马也把它们比作史前巨兽,居高临下,狰狞地俯视着整个古代中国,并且吞噬着华夏民族中最优秀的分子和最无辜的人们。

周亚夫的死,宣告刘彻登基的最后一个障碍扫除,大汉帝国历史上一个崭新时代——武帝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被无数后人歌颂的时代,尽管生活在当时的百姓们,或许会认为,逝去的这几十年,特别是正在远离记忆的文帝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40 那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公务员考试
汉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农历年,
这是刘彻当皇帝的第一个年头。
新年十月(当时以十月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年仅十七岁的年轻天子签发了一道圣旨,那就是征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说白了,这就是一次选拔高级公务员的考试,考试的题目,就是《古今治国之道》。对象是全国境内所有的知识分子。(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诏书一下,全国振动,不论是儒家法家诸子百家,不论是想升官发财的,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论是朝中有人家财万贯除了学问什么不缺,还是一无所有寒酸得只剩下学问的,都打点行装,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怀着各自的目的,来到长安谋前程来了。
其实,真的说起来,汉朝的公务员考试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还得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资历,得有人推荐。好在汉初政治清明,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公务员考试的潜规则,这时候倒不是很严重。
所以最后到长安应试的也就百来号人,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

董仲舒这年四十岁左右,按当下的规定,怕是没有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不过汉朝人胸襟开阔,不搞年龄歧视,你有本事,50、60也行,没本事,再年富力强也不用你。《尉缭子》里说:太公望(姜子牙)年过七十“及遇文王”。甘罗十二岁便被封为“上卿”,所以汉朝及汉朝以前的中国人,对年龄歧视这玩意没概念。
俗话说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董仲舒却疑惑且郁闷得很。
董仲舒其实出名很早,从小研读《春秋》,到景帝时代出任博士,确切的时间,有(罗义俊《汉武帝评传》)说是前156年,这样看来,到参加这次公务员考试,老董已经做博士长达16年了。
说起博士这个官,他的学术地位,有点类似今天的院士,又兼有国事顾问的角色。秦始皇有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学识渊博。博士们学业各有专精,儒墨名法,方技术士,无所不有。汉朝沿用博士制度,皇帝处理政务,遇到有什么不明白的疑难杂症,就把博士召集起来议论议论,最后写份内参供皇帝参考。贾谊就做过博士,常写参考文章给文帝。

老董在十多年的博士任上,默默无闻,一无建树,当然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待价而沽。这不能全怪老董,因为汉初的主导思想是黄老政治,讲个清静无为,而儒家是最喜欢搞繁文缛节,最好大喜功的东西,难怪老董郁闷得很,也无奈得很。
但是老董也没闲着,他开班上课,教授《春秋》,为汉朝培养了一批儒学人才。他的得意门生中,有做到地方诸侯国相的,也有在中央任职的,如担任丞相长史的吕步舒(这个人后面还要提到)。司马迁年轻时也到董仲舒那学过一点《春秋》,不过他的思想并未因此儒家化,真不幸中的万幸也。

董仲舒讲课很有特点,班固在《汉书》中描述说:“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什么意思,大体上就是说董老师上课很认真,也很严肃,特别是很讲究礼法,老师的讲台面前,有帷幕把老师和学生拦开,有的学生甚至毕业了也不晓得董老师啥模样!隔壁有座园林,里面鸟语花香,董老师三年了也不瞧一眼,更别说去玩了。

汉武帝初年的这次公务员考试,对于老董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现升职机会,老董又怎能不把平生所学,全部施展出来?
老董琢磨了一下皇帝出的考题,唧唧歪歪一大通,无非是问一个问题:
“怎么才能把江山坐稳了?”
这个问题其实又可以这么问:
“怎么样才能让天下百姓老老实实地顺从皇帝的统治?”
再说得通透点,就是中央忽悠百姓,让他们一边被朝廷压榨,一边还要发自内心地感恩:
“皇恩浩荡啊!”
“万寿无疆啊!”

这件事,其实韩非干了一半。
韩非的主意是三个字:法、术、势(在第二章第一节韩非之死中有详细的论述),讲透了就是一个怕字,刑法严酷让你怕,阴术驭人让你怕,权势压人让你怕。
形象地比喻一下,法就是一根狼牙棒,术是抹了毒的暗器,势是一座五指山。
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韩非的信徒,他们完全遵照韩非的理论执行。所以秦朝就好比是一个明火执仗的强盗,明晃晃得举着火把打劫你,奴役你。
秦始皇和秦二世从来没想过忽悠百姓,也许正是一点,让某些读史不通则痛的大师小师赞叹起秦的暴政来。
问题是秦不忽悠人,他的办法是直接把你整成二傻子,他不给你美好许诺,他直接掏你钱包,抓你去感苦力。

这件事,就好像弹簧,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就越大。股市跌久了都会反弹,更何况老百姓,人也不反弹,直接来反转,一举就把老赢家的江山给掀翻了!
可见秦朝的办法太粗暴太直接,不行!
这就是教训。从刘邦到他的老婆、他的子孙后代,牢记这教训的,便有福。忘记这教训的,便有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