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丝大白水好用吗:古人与今人道德修养的差别和后果(上)(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44:51

标题小释:这里的古人和今人仅指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同西方

还有种种的分野和差别。这是我们以后“东西方文字差别导

致的文化差别”一文所要讨论的。


我们先来讲一个古人道德修养的故事,然后再来讨论我们的

命题。


这是一件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的事情。

 

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稍有差别。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个比较官方一点的。

所谓官方一点版本是说,它介于正史和野史之间,见于半官方的文献

中,区别于另一个基本流向于民间文学的版本。

 

明代成化帝当政期间,有一年的科举考试。殿试结束后,各地举子中选

的前10名已经出炉,就等着第二天晋见皇上,由皇上钦定一甲状元、榜

眼、探花人选和二甲前七名的顺序。

 

就在这一天的夜里,成化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飘飘然驾祥云

来到天庭之上。在这里,他看到了一片热闹非凡的场面。

 

只见南天门外,瑞气缭绕之处,出现一处耸入云天的牌楼。牌楼下人山

人海,人头攒动,摩肩继踵,倒好象凡间的庙会一般。


成化帝心里好奇,也挤进人群中,好不容易凑到前面。定睛看时,只见

一队官府差役打扮的人,簇拥着一位骑着白马的英俊青年,一路鸣锣开

道而来。

 

那青年头带状元冠,身披锦缎氅,器宇轩昂,英气逼人。分明一付人间

状元郎打马游街的场面。


成化帝看得一头雾水,心里犯起了嘀咕:没听说过天庭上也有高考哇!


只见那状元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神采鹰扬地穿过高大的牌楼而去。这时,

成化帝才看清,原来那牌楼两侧悬着一幅巨大的对联,那对联好象从云

霄里铺卷下来似的,每边各书五个大字。

 

左边写的是“欲觅人间种”,

 

右边书的是“难欺天上神”。

 

成化帝这一下更迷糊了。这是什么意思啊!

 

“欲觅人间种”----这个状元跑到我们人间里去过?

“难欺天上神”----回来了之后要挨玉帝老儿的剋?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只听得一声响亮,忽喇喇祥云散尽,那牌楼和簇拥

的人群倏然不见,成化帝一脚踏空,嘀溜溜从云端里跌了下来。

 

睁开眼睛一看,却原来是南柯一梦。

 

次日上朝的时候,成化帝还在惦记着昨天晚上梦里的事呢,琢磨着那幅

对联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群臣两边肃立,10名举子鱼贯而入,山呼万岁之际,成化帝才从梦意中

清醒过来。


轮到皇上钦点状元和排各位举子的座次了。成化帝灵机一动,对众人说

道:“且慢,我还要出一个对子,考一考各位才子,见一见你们的真功

夫。”


说罢,宣人取来笔墨,当庭书下梦里见到的那幅对联的上联:

 

“欲觅人间种”。

 

吩咐左右传下去,让各位举子传阅。同时安排纸笔,让众举子来对下联。

 

要说这个对子其实也不难对,但是缺了前因后果,各位举子也只能望文

生意,凭想象发挥了。

 

不大一会儿功夫,10幅下联呈上来了。

 

成化帝一一看下去,忽然眼睛一亮,里边有一幅对的竟然就是他在梦中

看到过的下联---“难欺天上神”。

 

成化帝赶忙询问这幅下联是哪一位举子对的。

 

有人应声出列。


成化帝放眼看过去,只见那名举子相貌英俊,同梦里见到那位打马游街的

状元有几份相似。心里不由得暗暗诧异。


一旁主考官急忙禀报:这位考生乃是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氏。

名叫王华,字德辉。


成化帝便问王华:“你怎么会想起对这个下联呢,有什么典故吗?”

 

王华便向成化帝讲起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段故事。

 

原来,王华进京赶考的路上,有一天因为贪于赶路,一时错过了投宿的客栈,

结果天黑下来的时候,迷了路。过了午夜时分,才看见一处光亮,急忙摸

过去时,才看清这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庄院。

 

他上去打门,里边仆人问清楚情况后,通报了主人。不大一会功夫,仆人

打着灯笼引出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

 

老者在灯光下仔细打量了王华,看他一表不俗,点了点头,把他请了进去。

 

紧接着,仆人端茶送饭,款待王华。又安排洗漱之后,把王华安排到一间书房

里住下来。

 

王华心里着实感激这家主人的款待,叹息一番,收拾行李就要休息。就在这时,

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轻轻扣门声。

 

王华心里有些诧异:这么轻的扣门声应该不会是主人家,可是这么晚了,不是

主人家又会是谁呢?

 

他打开房门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只见一位非常美貌的年轻女子,衣着鲜丽,

淡妆素抹,提着一盏粉色的灯笼立在门外。

 

王华大惊失色,急忙要掩了门,那年轻女子却并不说话,紧跟着进了书房。

 

年轻女子示意王华不要声张,低低告诉他,她是这家主人的侍妾。

 

王华赶忙道:“男女授受不亲,这么晚了你来这里做什么?”

 

年轻女子含羞不语,张开了左手,只见掌心上写着五个字:欲觅人间种。

 

王华心里明白了,定是这家主人年迈无后,看到王华之后,一时动了念头,

想让王华与自己的侍妾行房合欢,为自己留下一脉香火。

 

王华正色道:“我乃是读书识礼之人,读圣贤之书,行君子之礼。这种不

守礼法、伤风败俗的事情万万做不得。夫人你快快请回,这件事就当做从

来没有发生。”

 

年轻女子面有难色,不肯离去。

 

王华知道她是担心回去不好向老庄主交待,就对她说:“我有办法让你回

去能向老主人交差。”

 

说罢,取出笔砚,在女子另一手掌心里写下了五个字:难欺天上神。

 

将年轻女子送出门外之后,王华不敢再在这里停留,急忙收拾了行李,出了

院子,跳墙逃了出去。

 

古人与今人道德修养的差别和后果(下)

(2010-01-14 16:56:08) 转载▼

“欲觅人间种”的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故事的主人公王华

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中状元。
 

有关古人的道德修养,我们可以深入讨论的层面很多,但我们

今天只讨论一点,那就是古人道德修养的底限。


底限是什么,是不可逾越的极限,过了这一点,事物的性质就会产

生质的变化。


道德修养做为人的一种精神内涵,她是可以接近无限高的。


但她做为衡量一个有智慧的生命同其它低级的生命尺度,她的底限

却是不可突破的。突破了这一点,做为人的概念其实就已经彻底改

变了。


比如我们痛斥那些没有人伦的坏人为衣冠禽兽,就是说他们已经不

再是人,而是穿着人类衣服的动物。他们所具有的只是动物的本能。


那么古人的道德底限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前面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头上三尺有神灵”。

 
这里的神灵,并不仅仅是指另外空间可能存在的超越人类智慧和能

力的生命。其实她指的是一种人们所应该共同遵守的心法----在人

内心所存在的应该遵守的,不可逾越的法则。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间,人制定出来的所有的法律,都是体现在外

在的对人的约束和限制。


就是说,它象一条警戒标志线一样,你如果没有越过它,它就不会

制约和阻拦你。只有当你触及到了它,它才产生作用。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法高于这些外在形式的法律条文的话,

这些法律其实就已经不起作用了。

 

而事实上人类的心法是应该远远超越人所制定出来的法律的。因为

法律所要求人们达到的只是做人的最低标准。

 

还有另外一层的道理,那就是所有外在形式的法律,它只能约束表

现出来的行为。而不能制止隐藏的、还没有暴露出的邪恶和罪恶。

 

在这个世界,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标准是什么呢?

 

一个人,并不是他做了坏事,我们才叫他坏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心法约束,没有道德修养的底限,内心里

充满了邪恶的欲念,那他其实就是坏人。地地道道的坏人。

虽然他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他还没有做任何的坏事,但

他就是坏人,他内心里所充斥的邪恶早早晚晚会表现出来。

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暴露出来。

 

可是,外在形式的法律对在这些罪恶还没有表露出来之前根本

不起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心法,也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

道德修养的底限,对一个生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又会间

接的对这个社会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法约束,为什么会有这样

一个道德的底限呢?

 

这就是,人们内心对超越人的意志和能力的神的敬畏。


古人们相信,头上三尺真的有神灵。他相信在这个世界

上,报,恶有恶报。这是古人们内心深处不能逾

越的底限。

 

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明白了古人为什么会在心灵深处有这

样一个道德修养的底限,明白了古人心灵深处的道德修养的

底限是什么,其实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今社会人类的行为和

世风日下的原因了。

 

原因就是这样简单,因为今天的人什么也不相信,什么

也不惧怕,他没有心法约束,他没有道德修养的底限。

 

我们还可以讨论的更详尽,更彻底,把造成现代人这种没有

心法约束,没有道德底限的深层社会原因剖析出来。不过这

些还是留给朋友们自己去做吧。

 

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我们还需要保留一

个能够交流的、相对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