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之路2017: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19:18
贺雄飞
我们在一开始……要与上帝在一起,
因为“在上帝的光中我们得以见光。”
——《圣经·诗篇》(36:9)
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从摩西到摩西,无人像摩西。”这里的第一个摩西,是指公元前1200多年的犹太民族领袖,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第二个摩西则指摩西·迈蒙尼德这位中世纪著名的犹太学者。这句话肯定了两个摩西的伟大,第一个摩西在犹太人心目中素来享有崇高的地位;把第二个摩西与第一个摩西相提并论,就是对迈蒙尼德的极度夸赞。摩西·迈蒙尼德是中世纪著名的律法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就是《迷途指津》。
犹太哲学家罗伯特·塞尔茨指出:“迈蒙尼德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均试图表明,宗教和哲学显示同样的真理……他的思想是由一种信念形成的,即犹太教在智性上和逻辑上是首尾一贯的统一体。”而著名的以色列史学家阿巴·埃班也说:“《迷途指津》是用阿拉伯文撰写的,后来译成欧洲许多种文字。他为以后的犹太哲学奠定了基础,并且对中世纪讲拉丁语的基督教界的哲学思想也有所启发。迈蒙尼德的影响在基督教方面表现在圣托马斯·阿奎那身上,在犹太人方面则表现在巴鲁赫·斯宾诺莎身上。在近代,斯宾诺莎大概是迈蒙尼德的最杰出的学生。”可见迈蒙尼德和《迷途指津》是多么的重要。
本书借用了《迷途指津》这一名字,内容的重点是阐释犹太笑话中蕴藏的成功法则。上篇是通过犹太人的历史揭示犹太人的不灭之谜和犹太文化精神,下篇是通过《塔木德》中的故事揭示犹太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智慧,目的是通过对犹太智慧的阐释,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在犹太文化中,最高的典籍是《托拉》,其次是《密释纳》,然后是《塔木德》,最后是《卡巴拉》。《托拉》的思想精髓是:创造、救赎和启示,意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并和人类(特别是与犹太人)立下了信仰之约。所谓的救赎,是指以色列民从埃及的奴役生活中被拯救出来,并领受上帝的启示。而启示则是指上帝赐下他的诫命,作为人类举止的蓝图和行为的规范,这些道德典章要透过礼仪的遵行来持守。正因为《托拉》是上帝自己的话,它也反映出上帝的旨意、言语、律法,以及对他人的诫命,它是所有犹太律法的根本。《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它上承《托拉》,是《圣经》犹太教向拉比犹太教过度的标志性经典,下启《革玛拉》,是拉比犹太教走向成熟的纲领性典籍,重点在于种子、节期和学习与阐释律法。而《塔木德》则是锻炼独特的犹太思维方式的智慧启示录,表面上是对律法的解释,其实是不允许人们对律法只有一种方法去阐释,一般是有四种方法:意指文本的简单字面意思(pay),文本背后的暗喻(resh),文本里的道德教训(dalet),和文本中隐藏的神秘寓意(samach)。而《卡巴拉》是犹太神秘主义的代称,字面含义是“接受”或“接受传统”,用超越经验主义的眼光来探索宇宙,是一套探寻宇宙奥秘的思想体系与感觉模式,所追求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卡巴拉主义询问生命的终极问题是:上帝是谁?宇宙的起源为何?人类存在的目的为何?人类如何跟上帝接触与交流?人类的终极命运为何?《托拉》最深层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意义对生命的终极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在过去的250年来,卡巴拉神秘主义无人问津,但是当代对灵性追寻的觉醒促使人们重新发掘卡巴拉的精神。许多人认为,寻找生命最深邃的意义不是只能透过理性,而可能是要更多地透过在探索灵性奥秘时所放射出的神圣之光。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在撒旦和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无限的放大自己的欲望,变得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和饕餮,把整个世界折腾的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于是,为了勒紧这匹快速驶向悬崖的马的缰绳,我们必须重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正如一位犹太拉比约瑟夫·卡罗在《备好的桌子》一书中所言:“如果上帝没有差派弥赛亚来,就表示这个世界还没有预备好迎接救赎。而这个世界能做好预备的唯一方法,就是全人类要努力让他变得更美好。如果全人类在犹太人的榜样带领下,一起认真踏实的履行上帝的律法,完美的世界将指日可待。”
因此,这部《迷途指津》提醒我们在笑话中感受智慧的光芒和道德的光芒,鞭策我们改变自己的思想与灵魂。提醒我们永远要与上帝在一起,因为“在上帝的光中我们得以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