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台健康之路:点准“好新闻”的“穴位”——读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随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1:24:15
点准“好新闻”的“穴位”——读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随记2006-10-20
伊人

相当于新闻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而又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其经久不衰的秘诀何在? 

这让我们想到一个老问题: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这似乎是一个心知肚明可一下子又难以说清楚的事情。待我们仔细欣赏了普利策新闻奖一些叩人心弦,读罢不忍放弃,咀嚼再三仍有嚼头的新闻作品之后,掩卷深思,原来,好新闻的精准、敏感、独到的特质是可以揣摩出来的。可以说,真正“扎”准了好新闻的“穴位”,才可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作品来。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新闻作品奖,它总是真实地折射美国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深刻影响美国近百年政治与社会生活。

透过这些好新闻,我们来探寻好新闻的“穴位”。

 

“穴位”一:国家命运

 

约瑟夫·普利策认为“国家与新闻同兴衰”,他坚信记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普利策奖是美国第一个重要的新闻奖,从一开始水准就很高,并一直保持水准和诚信,它强调新闻学应服务公众、监管社会,而最重要的是“关注国家命运”。

普利策的“国家命运说”,成为普利策奖的重要使命的推动力:奖励好的作品,鼓励更多的好作品涌现。

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主题和对美国乃至国际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或解释具有恒久的意义。难怪政治家、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社会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赏玩味这些令人激奋的作品之价值。可以说,普利策奖对美国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一些获奖作品的深层剖析可以发现,作者不是仅仅靠简单的说教与演绎,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巧妙地、隐匿地表达着“国家命运”的价值取向;他们不是一味的吹捧与“帮忙”,更多地是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与抨击,甚至借助嘲笑、挖苦等方法,以达到消除毒瘤和缺陷的目的,使美国社会不断走向健康和兴旺。

难怪有专家说,从普利策奖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20世纪社会政治发展史、美国现代新闻史。

 

“穴位”二:受众角度

 

普利策奖的作品都是从受众需要出发采编的。

受众关注的大事关心的话题,常常在普利策奖作品里“一翻一大堆”。既有伊拉克战争、“9·11”事件、“×××政变”这样的世界大事,也有城市、社区、乡村的平常小事。社会众生百态和公众人物、普通市民生命历程的苦难与喜悦……都在它们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凡是受众关注的,记者就以满足受众需求为荣,给予极大关注和投入精力去采编、评判。

普利策评委主席基斯勒说过这样的话:“普利策奖强调新闻为公众服务。”

正由于此,战争、灾难,挖掘社会问题,揭露贪污政府问题等的新闻作品一直受到评委和大众的喜爱,他们在用新闻为社会“针灸”。比如,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授予了《洛杉矶时报》。因为该报揭露了一家大医院的医学问题以及种族歧视现象。而2004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则是《纽约时报》——该报对美国不法雇主违反工作安全条令,从而造成工人死伤事故的黑幕进行了披露报道。

 

“穴位”三: 深度引导

 

在美国新闻界,从1930年代起,以透视新闻事件和社会潮流的来龙去脉、化繁复为简明的解释性报道开始兴起。这种深度报道注意事物规律性关联,将重大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各种事物的互动中加以报道,探究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背后原因及潜在问题。深度报道不仅揭露丑闻、追踪疑点,更注重系统调查研究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这类报道往往没有突出的显要性和激烈的冲突,但通过客观、准确的多角度分析,以全面、深刻的事实和观点引起社会的注意,影响社会决策。

在这样的趋势下,新闻报道已从“时效”转向了“深度”的竞争。

这种报道的战略转移在普利策奖评选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以第88届普利策奖为例,虽然一些题材较大的新闻事件如森林火灾、伊战报道、航天飞机失事等在评奖中得胜,但属于非事件性的报道明显高于事件性的。因为一般意义上说,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更具有深度——非事件性新闻在时效性上已不占优势,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报道才能提高其新闻价值。

普利策奖从1985年特别开始设立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两个专项奖,这些奖项的设立体现了美国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实际上,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在普利策的其他奖项中也有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评委对获奖作品或提名作品的评语都是“深入”、“富有洞察力”等等。

透过普利策奖,我们可以看到深度报道在当今美国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是相当突出的。而这正是今天高质量新闻对社会舆论引导的生命力所在。

 

 “穴位”四:触动灵魂

 

普利策奖是美国近300个新闻奖中最知名的一个,并为全世界所关注。它凭借美国的综合国力和新闻媒介的辐射力而名声远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都震撼受众的思想,触动受众的灵魂。

好新闻总是能给人以启发的。文章是供读者阅读的,要别人喜爱,那就一定要对别人有用,而能给人以启发,是有用的一种境界。普利策奖的新闻佳作,几乎篇篇都震撼人心,有的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有的是具有反映时代潮流趋向特点的人和事,即使是娱乐类的作品,其关注的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注目的事件及其效应。

普利策奖触动灵魂还表现在,几乎每篇文章,都能作为受众的谈资而引发议论,它们规避了人云亦云以及“完全正确的废话”,因此注定了其生命力的旺盛。

获得2006普利策奖的《洛杉矶时报》记者卡罗林·科尔和布赖恩·范登·布拉格,他们报道的以色列从加沙撤军的历史性场面;美联社记者埃立克·盖伊,报道的卡特里娜号飓风给新奥尔良造成洪水灾害后,人们痛苦不堪的情形……在震撼的同时,触动的是人们对于战争、灾难的思考和自我反省。

 

 “穴位”五:“揭丑”监督

 

美国新闻界向来有“揭丑”的传统,以“揭丑”为主的负面报道在美国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市场,普利策奖也不例外。普利策倡导报纸进行揭露性报道,他说,罪恶、卑鄙、腐败最怕的就是新闻,因为任何法律、伦理、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新闻相比。普利策“新闻揭丑”思想逐渐成为了美国新闻思想的主流话语。

普利策奖的作品中,揭露性报道占有绝对优势。据资料显示,从1917年~1990年的580个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近年,一些获奖作品中负面报道涉及了职场安全、森林火灾、入学黑幕、越战丑闻、伊战报道、政府腐败等问题。第84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来自《华盛顿邮报》的公众服务报道奖得主凯瑟琳·布揭露了智障者之家虐待其成员丑闻。在第85届获奖作品中,《纽约时报》的大卫·约翰逊以其揭露美国税务制度漏洞的报道获得独家新闻报道奖。而86届获奖作品中,虽然“9·11”和反恐战争的报道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仍然有揭丑题材的报道获奖,《华盛顿邮报》就因为揭露了哥伦比亚特区忽视儿童保护,导致229名儿童死亡的事件,并促成了当地的儿童福利系统改革而获得了调查报道奖。

揭丑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这是新闻的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良知和社会责任。

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新闻屡获大奖,并不表明普利策奖对现实社会完全持否定态度,相反,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显示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即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信用、监督权、社会正义与同情心等。

我们看到,一方面,负面报道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与抨击,来促使和推进社会变革;另一方面,这些报道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

 

“穴位”六:小细节,大思想

 

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小细节,大思想。

一些获奖作品,通过周密的调查形成精致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深刻的现象和事实。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刻意造作,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手法挖掘事实真相。

普利策奖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报道了一次失败的手术。这看似很普通的医院几乎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作品表达具有了更高的新闻价值。而他所采用的写作手法特点是毫发之微也不放过地写细节,而这些细节所具的大思想的张力却让人无法忽视。

新闻的人物交代极其简约:与妖怪作战的医生是某大学附属医院的资深脑外科专家,而他要与困扰凯利太太57年的妖怪——脑神经的病变进行一次较量。他的武器是手术刀。

通讯背景的简单并没有影响文字的可信度,因为有小细节,有细节背后的思想。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手术,达克尔医生放弃了饮用早咖啡,因为那样会使他手指发抖。一个细节,显示出达克尔的谨慎。而新闻两次提到凯利太太的话:我怕死,但我更怕痛。加深了受众对这个脑手术的好奇。

手术过程,细致到极点的描述让人们对手术产生兴趣。串接手术过程的一条暗线是,先后17次提到凯利太太心跳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好使手术出现了17个悬念,使读者的心跳也变成了凯利太太的心跳,这种切身感正是把一个枯燥的手术激活的重要元素。最精彩的还有医生同“妖怪”作战的过程,凯利太太的大脑成了“一座被妖怪占领的迷宫”,而医生的武器便是手术用具。

手术失败了,作者用了另一种手法——医生一边吃着便当,一边想着凯利太太的话:我怕死,但我更怕痛,因为这个痛持续了57年。

医生尽力了,凯利太太还是被妖怪夺走了生命,但这对凯利太太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这是源于细节的思想,这让人们更加喜爱这位仁慈的医生,细节的张力,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穴位”七:意蕴深刻

 

普利策奖作品告诉我们,好新闻是意蕴深刻,能引起社会思潮流动的。

现实社会每天发生的事实数不胜数,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事实被记者抛弃了,而重要的事实从大海捞针般筛选而来,原因何在?在于事实本身具有意蕴,因此被记者看重。

新闻既不是政治宣言,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品。新闻把客观世界的真相告诉受众,再现事实的微妙和评价事实的机敏,构成新闻作品意蕴的两个因素。无论观察新闻内容还是记者的言行,它们都处于一种报道体制的发展中,把新闻永久性的价值和现实的追求统一起来,就变为人们头脑中的永存的记忆。好新闻,总是具有这种深刻的意蕴。

1940年代末起,电视夺走了纸质媒体的时效优势,在这样的情势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要获取市场,只得通过深刻的意蕴感染人,让公众在电视上得消息,在报纸上得解释,有关专家将这称为“从抢第一落点转向打第二落点”。此间,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的“思想新闻”诞生了。

普利策奖从1985年开始设立意蕴深刻的报道奖项,要求获奖作品必须是“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等等。

实践证明,这正是高质量报纸新闻的生命力所在。

意蕴深刻的报道,改变了新闻“一次性快餐”的观点,使新闻在历史进程中依然彰显着生命力。

 

 “穴位”八:文学性和创造性

 

用眼光捕捉感动,用心灵体会感动,用文字准确表达感动。这就是普利策奖的作品。

新闻学者戴维·加洛克说,一篇杰出的新闻首先应具备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普利策奖的一些作品都是“真正的故事”,他们让戏剧效果和情节自然展开,懂得冲突和解决叙事中的角色,甚至,他们会在叙事中注入他们的强烈情感。

记者们合理调动了全部感官,用精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都是围绕故事展开的。纸质媒体因为深度和广度而使与电视、网络的抗衡成为可能。

这和我们一些新闻的高、大、全,主题思想的统一,简单的思想联系等大相径庭,我们似乎是“为主题而作文”,而普利策是因为新闻而产生主题,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新闻在“点滴感觉”中,用空洞的话去弥补选题的浅薄。

 往往,好新闻给人以震惊或愉悦,这种震惊或愉悦是特定时代、特定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历史的折光。现实事件不会直接进入作品,而是经过记者思维的过滤、催化和创造的过程,新闻特定的立场或情趣,通过巧妙的形式悄悄流进或撞击受众的心田,才可能有力地影响受众的深层心理。

文学性和创造性,给受众以热切的精神象征,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激活事象的鲜明性,超出司空见惯的模式而使受众进入深思的过程。受众在事实和想象的观照中,发挥心智探求,得到一种隽永回味、寻思领悟的认识。

 

 “穴位”九:把标题做“实”

 

《惊恐的灾民排队准备乘车回家》、《妇女和儿子失去联系》、《护士在给病人扇扇子》、《越战丑闻》、《被忽略的医学问题》、《入学黑幕》。这是普利策奖的几篇作品的标题。没有“对仗式”、“格言式”、“古典诗词式”等我们已“公认”并习以为常的标题结构表达,也没有想方设法地“打磨”费劲心机地“精编”,“事实是什么,标题就是什么”,就这么“出来”了,而且获了奖。

而翻阅普利策奖的作品,大多概莫能外。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好新闻都可以做出“实”的标题,而凡是做不出“实”标题的新闻,最起码,难以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

有人说:“新闻作品应以一行实题牵动眼球,能做一行标题的,绝不做两行。”但翻阅我们的媒体,几乎像样的新闻的标题都是两行甚至有了肩题和主题还不够,有的还要加上副题。

国人极其讲究“做标题”这件事,常常,这成为衡量编辑学问高低的基本条件。一做标题,首先想到的是“升华”,要升华文章的主题思想,把能否升华到某个高度当成标题好坏的准则。

当我入行的时候,有朋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多看看古典诗词佳句,一般做“七字句”标题比较流行。这是经验之谈。但看看普利策奖作品的标题,我怎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纽约时报》报道“9·11”这一悲惨事件时,用了《国家面临挑战》这样实的标题。实实在在的标题,不也有品味、升华了主题、体现了憎恶吗。有专家认为,这是更高层次上“讲政治”的体现,我同意。 

 

参考资料:

1.陆晔.《简论好新闻》,《今日中国》/人民网>传媒>学术研究,2004年03月04日

2.《刘建明教授论好新闻》,《新闻写作》/http://www.syrg.com.cn/bbs/index.asp

3.佚名.《细节的张力——读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凯利太太的妖怪>,《北门外论坛》

4. 展江.《普利策新闻奖:“乌鸦嘴”的荣耀与误读》.新浪传媒

5. 李萌.《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新闻记者》/www.MediaUndo.com

来源:传播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