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晶供应链:灵魂·骨架·血肉---浅谈新闻的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4:56
 

○乔  峰 史宇扬

 

  美感,恐怕是每种文字表现艺术都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文学如此,新闻亦当如此。新闻的美要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解释尽管相当纷纭,个人强调的也不尽相同,但文章必须要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与触动,使个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社会获得认知上的前进,这些恐怕都是大家所能认同的。

  什么是新闻的美感?新闻的美感当然不能像文学创作讲究的美感那样,任何新闻作为对事实的描述,都必须是客观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恪守着这个原则,才能打牢新闻发生作用的基础,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新闻的美就是用来表现出新闻的亮点,提高新闻报道的事实价值,能让人们在获得新闻的同时被生动、鲜活、形象的具体事实所感染,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最终实现新闻想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新闻能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美感来?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它既是对客观生活的展示,同时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因而成为新闻写作所要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反映在作品上就是应该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能"感染人、塑造人、引导人、鼓舞人",而这些仅靠描绘事实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要运用各种手法去写出新闻的美,让读者从中感受出美感,看着喜欢、读后能有所思、有所得,才可以说达到了新闻写作美的要求。把美感引入新闻,最终的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写出新闻作品的美感来也就不再是一个小问题了。

  怎样才能写出新闻的美?从一些好文章好作品来看,要写出美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写"时",也就是写出新闻的时代美,这是新闻作品的灵魂。

  美感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同其他社会意识相连,被它们所影响、所制约的,因而必然呈现出时代给它留下的深深烙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同时代的社会往往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要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虽然各人选择的事实不同、题材各异,但他们的报道目的却必须始终反映社会的需求与目的,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脉搏,否则就无法得到人们的承认与认同。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就非常注重对新闻时代美的提炼和把握: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9年又开始了3年自然灾然,天灾人祸压得一些干部群众悲观失望丧失信心,他找到了体现"困难面前逞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焦裕禄,成就了传世名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十年动乱造成了人们的苦闷迷惘、对党和国家失去信心,他却从一位普通农民身上感受到一种"谁也别想挡住俺"的信念,精心采写出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对潘从正3次造林3次失败的深思中,他又敏感地总结出"再也不能折腾了"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在这里,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篇新闻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所以说,要写出美的新闻就必须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拥有和保持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勇立潮头,敢于对一些对社会进步有利或有害的思想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或者为它们鸣锣开道、奋力鼓呼,或者大加鞭挞、批驳揭露,以促使人们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报道,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出时代美的特征。

  二、要写"实",也就是写出新闻的真实美,这是新闻作品的骨架。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所以能打动人、吸引那么多人去看,关键就是以真实取胜,靠的是真实的力量!惟其真,方能尽显其美。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感染人、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以产生美的感觉。新闻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最本质的美。

  真实美首先表现为事实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是由新闻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最终以那些最能生动体现人物、事件本质的细节来体现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这样一段话,描写的是吴吉昌在1970年春天时的一件事:吴吉昌看到地里的棉花不结桃,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但同时因为他还处于被打倒的地位,所以直到第三天,当社员们走出棉田,围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时,他才"终于鼓起勇气凑了过去",人们也因为同样的顾虑,起先也只是"用同情和关切的眼光看着他,沉默着",直到半晌,"吴吉昌好像自言自语似的说了声棉苗长得不错呵",队长才"立刻回答说就是挂桃少";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之后又噙着眼泪回答"老大哥,俺们心中有数"……这段文字仅用了150余字,没有一丝一毫的渲染,自然朴实,却把队长、吴吉昌和那位女社员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种强烈的真实美跃然纸上,使读者对老劳模的敬意油然而生,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如果只是用一些空洞的议论来代替,效果肯定就逊色多了!

  真实美其次还表现为动态的真实,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能用发展的眼光、运动的眼光,全方位地来观察事实,大背景地审视、思考事实。"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求每一篇具体报道的新闻要素必须真实、准确,而且要求从新闻宣传整体的把握上做到真实、客观、全面。"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个别形式,如果不是从总体、不是从全局上来把握,这样的"事实"就会显得苍白而无丝毫说服力了。

  三、要写"式",也就是写出新闻的形式美,这是新闻作品的血肉。

  新闻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情感上。新闻是记者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写新闻固然要告之以事、晓之以理,要想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还必须动之以情。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尽管有真实的事实和铺陈的词句也无法实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现实意义。"文以情取胜"、"真情出佳篇",也就是这个道理。对此,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也说过:在采写报道时,我不把自己当作毫无感情的录音机。我每次采访都留下了心血,并深入到环境中去,就好像关系到我自己的事情一样。"笔尖常带感情",这是文学写作的情感要求,也应该是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效果。新闻事实本身涉及到人,接受者也是人。"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作品不仅要写出真实的事实,还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新闻作品要想获得更多的读者、达到更好的效果,新闻记者就首先得感动自己,进而在忠于事实的前提下滋肆自己的情感来为文造势,以期获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营造出作品的情感美。

  新闻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对文字的处理上。前面已经说过,新闻是一种文字表现艺术,这就决定了它所有的美最终都必须通过具体的文字来表现。文字的美首先表现在简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不足150个字,却包含了众多的内容,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开头仅用24个字就完全涵盖了时间、地点、结果、人物这些新闻完备的要素;第二句话高度概括了战斗情景;第三句话又通报了我军下步进发的方向并发出号召。这篇消息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达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完美效果。其次表现在节奏。汉语是一种节奏很强的语言,节奏的和谐也因此成为衡量文字能否产生美的标准之一。一个记者如果能做到对文字的平仄押韵、音调的高低升降、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长短变化,合理运用和协调统一,就能使文章情意并茂,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

  新闻形式美还表现为对作品结构的要求。新闻作品的结构是指新闻作者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作品的总体组织、安排构造。它包括组织材料、安排人物、处理情节、布置场面、开头结尾、连接呼应等。在新闻写作的表达过程中能否很好地结构新闻作品,也是新闻作者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结构方式和手法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大不相同的。就拿新闻名篇《上海的严寒》来说吧,作品共分上下两段,首段只是客观介绍了上海最近春寒的具体情况,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第二段话锋一转,又回溯到臧克家1974年写的诗句,报道客观,没有丝毫评述和议论,纯以结构取胜。它只用天气、结果的对比,就自然揭露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社会主义好"的重大主题。在此,结构的运用着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美感,不能强加于人。记者要想写出美的新闻,也必须加强对自身的锻炼与要求。

  要想写出美的作品,就要主动加强自己对理论的学习。记者在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是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某些观点和方法。而实践早已告诉了我们,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有可能采写出具有美感的新闻作品。记者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擦亮自己的"眼睛",才能于细微处见精神;记者必须保证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保证自己的审美观坚持在正确轨道上,否则在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纷至沓来的信息的时候,就难以"登高望远",就会轻易地被淹没在事实的海洋中。

  要想写出美的作品,就要时刻注意加强自己的作风修养。有了过硬的作风,记者才能充分认识自己采访活动的社会意义,才能用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态度去努力发掘生活的美;有了过硬的作风,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写出新闻的美;有了过硬的作风,才能不畏艰险、不讲价钱、自觉而持久地投入新闻审美活动。

  要想写出美的作品,就要不断丰富自己对知识的储备。优秀的新闻记者之所以能写出一些典型的传世之作,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知识,并能在对知识的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个要求对于记者来说,首先应该做一个"博士"。记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决定了记者必须涉及各行各业,与各种不同身份的对象打交道,必须具备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新闻记者还应该当一个"专家",不同的新闻记者应该在自己的知识结构方面,根据工作特性确立一个或几个知识中心点,如文教战线的记者应该以教育知识为心,同时旁及心理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是一个"学生",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也空前加快,面对这一形势,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在知识上的不断更新。否则,以老化的知识、陈旧的知识,肯定难以反映出新近变动的事实,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稿件。

  要想写出美的作品,还要求新闻记者能有高屋建瓴的见识。语言是思想的表现,每一篇新闻作品都凝结着记者对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新闻单位或记者在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进行报道时,因为报道主体的不同而在立意、选材、结构、表现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也正因为如此,能否选用恰当的结构、精辟的事实、优美的语言来表现新闻的美,就是对记者见识水平的衡量与考验。当我们读到《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为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风采倾倒时,也不能不为该文作者的见识而惊叹。南巡讲话何止万言,而作者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几个精辟论述来展开纪实。在当时,这篇通讯犹如在思想理论的迷雾中掀起一股横扫阴霾的春风。没有高人一筹的见识,就不会有《东方风来满眼春》给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