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定增是什么意思:地勘单位改革更需内生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5:36:01
  国土资源网 (2010年6月18日  13:11)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长  邵 毅

  “大讨论”三个政策性文件成果的推出,再一次展现了国土资源系统对地勘队伍建设的全新认识,再一次释放了国土资源部决心加快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信号。在“大讨论”中,地勘单位也不断打开观念的闸门,让尘封已久的落后观念接受市场的洗礼,让不合时宜的理念接受新的挑战。“大讨论”形成的三个文件,就是解放思想全过程集思广益的结晶,赋予了地勘单位在后危机时代的新使命、新内容。
——邵 毅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持续了3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扫尾阶段。但地勘行业经营方式粗放、改革进程缓慢,与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不遗余力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相比,地勘单位改革的外推之力如此强劲、内生动力却明显不足形成极大反差。
  政策成果:
  为改革创造条件,尚存有待破解的难题
  “大讨论”产生的文件剑指地勘单位不温不火的改革,为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同时,也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创新了一批利好政策。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历经一年取得了政策性成果,密集出台了三个文件,与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形成战略与战术、宏观与微观的完整结合。“大讨论”把地质找矿作为国家战略的基础,把承担地质找矿的地勘单位作为基础中的基础。三个文件明显提升了地勘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也引申出地勘单位改革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联系。
  然而,“大讨论”进展到此,只能说有了一个阶段性成果,三个文件虽淋漓酣畅却意犹未尽:一是地勘单位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过去的改革需要重新总结和认识,重新推进的改革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而三个文件缺少系统指导改革的意见和规划。二是文件对与地勘单位改革休戚相关的地质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矿权市场和资本市场如何培育也没有着墨。尤其在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地勘单位做强做大缺少融资的手段和条件。对此,建议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探讨矿业权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破题之道。三是国企30多年来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和股权改造三个阶段。而三个文件没能提供与国企改革相对等的扶持政策,也没有在产权改造上动真格的。四是对如何借助资源的全球配置来形成固体找矿领域的航空母舰也根本没有提及。此外,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条块分离严重的情况下,文件能否贯彻到位还很难说。改革要实现突破,就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现状:
  外力推动强劲,内生动力不足
  从主管部门来讲,对于主动改革、主动创新的地勘单位,要集中政策、集中资源进行扶持。对不改革、不创新的地勘单位,要釜底抽薪断其后路,使地勘单位改革的原生动力迸发出来,这是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原地矿部提出了“地勘队伍社会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成果商品化”的改革目标,拉开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序幕。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使沉闷多年的地勘单位改革工作前景豁然开朗。从去年4月份持续至今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使地勘单位改革问题重新引起关注,并被有效推进。这些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历史上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象征着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决心,更是地勘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推力。在国家层面强力推动改革的同时,省级层面的推动力也在不断加强,地勘单位改革的“内蒙古模式”和“广东模式”便是很好的佐证。
  但是,与政府强力推动形成极大反差的,却是改革的主体——地勘单位改革的原生动力不足。徐绍史部长在作“大讨论”动员报告时讲到,地勘单位需要培育自生能力以增强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动力、活力和实力的关系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因果关系:没有改革的动力,再好的外力也没有用。不改革,地勘单位就不具有活力;而没有活力,则根本无法提升实力。因此,改革的原生动力是地勘单位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提升实力的基础。纵观地勘单位改革的历史,三次大的政府推动并没有使地勘单位的改革产生自我驱动的原生动力。政府助推大于自我变革,形式变化多于内涵改变。
  国家提出“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目的是对地勘单位的改革过程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其本质和落脚点是在“走企业化路子”上。这一含金量极高的扶持也让我们看到国企初试改革时国家“放权让利”所享有的优惠。“事业帽子”的本质是指政府在地勘单位企业化、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给予的政策扶持,“戴事业帽子”是为“走企业路子”服务的。如果地勘单位矢志改革,放手一搏,事业单位的政策就能起到雪中送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此时的外部推动力就会演变为改革的助力,催生出自我变革的巨大动力和能量。否则,会产生改革的阻力和负效应,永远也不会产生改革的原生动力,小富即安的思维可会淹没改革的动力萌芽。
  华东有色地勘局在进行改革时把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全部用到矿业开发、设备购买和研发能力提升方面。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对地勘单位来讲是釜底抽薪,让所有的同志树立“背水一战”的理念,从而产生改革的原生动力;另一方面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壮大和综合实力提升打下了物质技术基础。
  发展路径:
  突出专业优势,转换发展模式
  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我国地勘单位变革的重要途径。地质勘查是地勘单位的专业优势,优势专业的回归是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也是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的基础。
  地质勘查在地勘单位改革前一直被归类在技术服务的范畴,隶属第三产业。然而,源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改革路径,这导致地勘单位多产业出击、全方位发展。当前,一方面以贸易、酒店、房地产为主的服务业仍占有地勘单位的较大份额;另一方面以工勘岩土为主的建筑施工业成为地勘单位的主业。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勘岩土业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随着第二产业竞争的空前激烈,工勘岩土业市场份额低、科技含量低、准入门槛低、附加值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行业垄断、权力寻租的情况下,不少地勘单位用自己的资质让民营企业挂靠,产值虽然很高,但把大量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留给了自己,大量利润被掠走。脱离传统技术优势的多种经营使地勘单位在事业经费减少、生存困难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获得技术溢出效应。但“外源型增长模式”带来的负效应开始向大于正效应的方向转变。因此,地勘单位开始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商业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地勘单位脱胎换骨的战略任务。工勘岩土等多种经营业向探、采一体化转变,纯粹的技术服务向高级矿业公司转变正成为我国地勘单位由被动适应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内容。
  地勘单位能否实施多元化战略?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对地勘单位来讲,立足地质勘查的基础优势发展矿业,把第三产业的技术服务优势引升到第一产业的采掘业,发展与主产业关联度高的多元化战略,是地勘单位做强做大的基础。地质找矿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过程,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不具备地质勘查专业技术的企业投资矿业开发将面临极大的风险。而地勘单位通过自己的专业基础介入矿业开发则会明显降低风险。地勘单位介入矿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将使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与地勘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矿产资源的金融属性也使地勘单位自觉不自觉地进入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因此,地勘单位从所从事技术服务的第三产业,进入采掘业的第一产业,再从第一产业回归到资本业和金融业的第三产业,这个以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循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勘单位从产生改革的原生动力到具备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的科学轨迹。
  延伸思路:
  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地勘“航母”
  如果能将分散的地勘单位组合起来,组建金属矿勘查开发领域全国性的地质勘查开发集团,整装勘查的理念在科学的组织架构中更容易得到实现,将会大大提高地质找矿能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分散在各个行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许多地勘单位纷纷实行属地管理。现在的格局是,隶属中央部门的地勘单位仍因行业的不同而相互分隔;隶属于地方的地勘单位仍多足鼎立、各自为政。从层面上看,目前地勘单位的分布比过去更分散、集中程度更低。
  国际上大的矿业公司起步时一般都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地质勘查的专业技术力量,另一个是有前景较好的矿业项目。具备这两个条件后,就能够连接资本市场,逐步做强做大。而中国,除了在国家垄断的油气领域,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之类国家扶持、靠垄断做大的“巨无霸”外,央企中规模较大、涉足矿产资源领域的企业,基本都是贸易、冶炼出身,出于自身下游业务发展控制上游资源的需要才不断涉足资源领域。2009年,我国有资质的地勘单位共2002家,其中有甲级资质的单位867家,乙级等级的455家,从业人数61万多人,分布在地矿、冶金、有色、化工、煤炭、建材等行业。2009年全国地勘单位实现总收入1652亿元,其中地质勘查收入543亿元;平均每个地勘单位完成总收入8251.7万元,完成地质勘查收入 2712.29万元。这充分说明,我国虽然地勘单位很多,人数也不少,但产业集中程度不高、规模效率低下。未属地管理的地勘单位的行业分割与已属地管理地勘单位的地方保护主义交织在一起,使我国地勘单位跨行业、跨地区组合非常困难。而每一个地勘单位产业雷同、产业层次不高,既没有产业优势也没有竞争实力。当前资源的安全保障已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如能将分散的地勘单位组合起来,组建金属矿勘查开发领域全国性的地质勘查开发集团,无论是立足国内找矿还是“走出去”参与资源的全球配置,都会容易得多,整装勘查的理念在科学的组织架构中更容易得到实现。我国地勘单位总资产在2009年已达4312亿元,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地勘队伍,如果能组建类似能源系统的大型企业,将会大大提高地质找矿能力。
  趋势展望:
  “走出去”海阔天空,“走回去”死路一条
  地勘单位“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是地勘单位走出原有发展模式、摒弃原有落后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这个层面上讲,市场经济是地勘单位最好的课堂,也是地勘单位最好的战场。
  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使宏观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勘单位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复存在。然而,对计划经济心存幻想的地勘单位仍不在少数,公益性地质、事业性质对许多地勘单位仍有巨大的吸引力,其根本原因就是仍然希望生活在“项目靠下达,资金靠下拨,成果交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其中的潜台词就是希望“走回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勘单位既无积极改革、自主创新的动力,也没有经营机制的活力,更不需要市场竞争的实力,必将被社会历史所淘汰。重回计划经济体制,意味着地勘单位将无法在现有体制和空间中生存。
  地勘单位“走出去”参与资源的全球配置是走出发展怪圈、走向成熟的重要步骤。对此,建议首先改变当前政出多门,财力分散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应消除壁垒,形成合力真正推进“走出去”战略。其次要使地勘单位、央企和民企实现联动,发挥其各自优势。再其次要让地勘单位在制造业企业外移前占有资源,再与制造业企业联手合作。这样既可以降低境外收购项目的运作成本,又能为国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作出贡献。最后,境外并购与境外援助有机结合能大大增强收购的成功率。如果我们能用经援资金在境外进行公益性地质调查,为地勘单位明确靶区、拿到矿权创造条件,地质勘查完成后,根据资源项目开发的需要再确立建桥修路的援外项目,这样就能使境外资源类项目的开发提高成功率,降低成本。
  特殊的地质构造产生特殊的资源禀赋,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每个国家不可能依靠自己单独的力量实现资源平衡。立足国内找矿这一命题的提出,和“走出去”参与资源的全球配置两者并不冲突。实践证明,凡能“走出去”的地勘单位,都因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体制倒逼而大增动力与活力,都对体制机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对产业和战略实施了与时俱进的变革。“走出去”将活力无限,退回去将死路一条。
  地勘单位当自强自立。当前国土资源部再一次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改革的内生动力与外部推力结合在一起,解放思想,抓住时机,使地勘队伍真正成为国家资源保障中的基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