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密度怎么提高:《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53:34
《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中)  

 

资本积累理论

林岗

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4月10日

资本积累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卷第七篇的资本积累过程,马克思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了资本积累;广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它应该是研究整个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现在,在国外某些学派中对这一问题有一些新的观点,但今天我的任务是原原本本讲《资本论》。学习《资本论》,也是一种学术上的训练,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非常有必要认真读《资本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讲资本积累问题之前,先论述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资等问题,然后才讲了资本积累问题。这主要是要解决剩余价值如何再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所以,“资本积累”这个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按马克思话说,就是“我们以前考察的是剩余价值怎样从资本产生,现在我们考察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成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在这里,马克思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的方法。如上所说,广义的“资本积累”,是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关系体系的内容。这必然要涉及资本的流通、循环和周转,要涉及分配。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马克思是从直接生产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他把资本的循环、周转以及资本的剩余价值在不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等问题都舍项掉了。同时,也把对银行资本家贷款的利息,地主出让土地所得的利息等,都舍项掉了。这样,可以使对问题本质的了解的脉络更简单、更清楚。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不要因那些更具体的现象的论述过程中,把主要关系模糊了。这是他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复杂的现象,从具体到抽象,把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这一篇的结构,除了引言以外,有五章。第21章,研究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着重论述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第22章,研究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着重论述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和占有规律,批判了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扩大再生产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第23章研究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着重论述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第24章研究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实际上研究资本主义形成的这些根本条件是怎么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历史过程中间形成的:第25章,批判了维克菲尔德的现代殖民理论,这里马克思不是要研究殖民地问题,而是要通过殖民地问题来印证他前面论述的有关资本积累的一些基本观点。我认为重点是在21、22、23章。

一、第21章: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从它出现之日起就没有一个纯粹的简单再生产,都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特征性的生产形式。那么,为什么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研究呢?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断地把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对立关系再生产出来。而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会把这种关系在扩大的规模上生产出来。所以,马克思在这里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进行了研究。

1.“再生产”的概念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就是说,从它的经常联系和不断的更新来看,生产过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如果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就是简单再生产;如果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就是扩大再生产。

2.“生产的条件同时也就是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的条件必须要有劳动力,必须有生产资料,而再生产也同样是这样。生产的一个过程结束以后,即便是简单再生产,规模不扩大,也必须要有新的劳动力补充耗费的劳动,有新的生产资料补充耗费掉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在例如一年里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即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只有在实物形式上为数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换,社会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生产或保持自己的财富,这些新物品要从年产品总量中分离出来,重新并入生产过程。”这就是说,简单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必须从当年生产的产品中得到补偿,否则就没有简单再生产。因此,“一定量的年产品属于生产的”,要把原产品中的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重新投入生产过程。可见,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3.“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的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

这是讲生产关系的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向认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肯定,既然要结成一定生产关系,而且在这种生产关系下进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那么这种生产活动必然要把这种生产关系再生产出来,这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思在讲到关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的问题时指出,简单再生产只是生产过程在原来规模上的重复。如果资本家把剥削到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他个人的消费,那么生产就仍在原有规模上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但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的形式,具有资本家跟工人相互关系的形式,所以就具有新的特征,即一方面是资本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的再生产。只有把这个生产关系对应的两极不断再生出来,生产关系才能够被再生产出来。在孤立地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看不出这些特征,只有在再生产过程中间才能看出来。

4.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些新特征

(1)可变资本的再生产

可变资本的再生产,就是资本之中用于雇佣工人的,作为工资付给工人的那部分的再生产。如果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一个孤立的过程来考察,似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由资本家预付的,资本家把工人生产的产品卖掉以后,才能把这部分预付的可变资本收回来。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假象。产生这种假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因为资本家用货币作为票据付给工人,让工人从自己生产而被资本家占有的产品中间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工人也不断的把这些票据交还给资本家,才能从资本家那里取得他所生产的产品的一部分,就是拿着资本家付给他的工资去买资本家的产品。所以,产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货币形式掩盖了这种交易的本质,就是资本家雇佣工人之间关系的本质。这就是说,由于资本家不是从工人生产的产品中直接拿出一部分来给工人,而是把货币作为票据付给工人,工人要用货币这种票据去购买商品,才能拿到他自己生产的那一部分产品,因而产生了资本家把工资预付给工人的假象。

如果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来考察的话,这种假象就会消失。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工人是在自己的劳动力发挥作用以后才得到工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了剩余价值,而且也生产了资本家付给他的报酬的可变资本即工资部分。作为工资的这部分产品,是在工人取得工资以前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并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只有在不断再生产这种基金的时候才会被雇佣。所以,工人把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化成产品的时候,他以前的一部分产品就已经转化成了货币。工人今天的劳动和下半年的劳动是由他上个星期的劳动和上半年的劳动来支付的。从这样的联系中来看,实际上是工人自己在支付自己。

不管在那种社会,劳动者都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才能够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这种劳动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基金和劳动基金都是由劳动者自己生产出来的。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在封建徭役地租的情况下,徭役农民在一个星期六天中的三天为领主干活,三天为自己干活,在领主的土地上干活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领主的,然后在自己的那个分地生产的产品,即后三天的产品是他自己的。这个是清清楚楚的,因为他没有刚才说的那个商品货币关系的交易形式的掩盖。而资本主义条件下,有个劳动力的买卖问题。好像资本家拿钱购买你的劳动力,预付了你的工资,好像是资本家在支付给工人。而从连续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不过是用自己的今天的劳动或下半年的劳动在支付他上个星期的或上半年的劳动。所以,从再生产的过程来说,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当然,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资本家一开始办工厂的时候,他的钱可能是自己辛苦积累得来的。但是一旦这个再生产继续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工人自己支付自己。

(2)全部资本的再生产

马克思举了个例子:某一个资本家有十万元的资本,每年可以得到二万元的剩余价值。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二万元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个人全部消费掉了,五年以后他所消费的剩余价值就是十万元,相当于他的十万元的投资,就是说和原来的总额相等了。这时资本家手中仍然保留着十万元,这是因为每年占有了二万元剩余价值。所以,从再生产的过程来看,全部资本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而且全部资本投资包括不变和可变资本,都由工人创造。对此,资本家可能会辩解,说他们的这些资本在数量上没有改变,形式上也没有改变,像厂房、机器都是原来用资本购买的,在开始经营的时候已经存在了,怎么能够说是工人创造出来的呢?马克思认为,问题在于资本的价值,而不在于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要把资本的价值关系和物质问题分开。如果某人有十万元的房屋,或者是机器等财产,又借了十万元的债,并且完全用掉了。那十万元的财产仅能够抵偿他的债务,说他没有财产倒是完全确切。这与资本家消费十万元的道理是一样的。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过程来考察,即使资本家最初的资本是从其他地方争夺的,或者是因为他勤劳积累得来的,不管怎么样,经过一个时期以后也会完全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成为别人无酬劳动的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这就是马克思的结论。

(3)雇佣工人的再生产

雇佣工人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在前面学习《资本论》第二篇的时候已经知道,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即拥有一定数量货币的资本家和有人身自由但一无所有的工人。他们在市场上相遇,进行劳动力的买和卖,这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资本才会产生。所以,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条件的分离,就是生产资料和工人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事实上的基础和起点。在后面谈到原始积累的时候,马克思讲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这是历史上和事实上的起点。而这种起初只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或者起点的事实,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就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结果而不断重新生产出来,并且永久化。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产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资本家占有,产品转化为资本,转化为资本家继续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另一方面,每一次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工人走出生产过程时,就与他进入这个过程之前一样,除他自由的人身之外一无所有,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继续出卖劳动力。工人在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就把劳动力卖给了资本家,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被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之中成为资本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工人的产品不断地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吸收剩余价值的价值,转化为购买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和使用生产者的生产资料的过程。可见,工人不断地把产品当作资本,当作剥削和统制工人自己的权利来生产。而资本家同样,不断把工人当作雇佣工人来生产,也就是把工人和劳动资料分离开来,使工人继续保持在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的状况中,以便源源不断地供应劳动力,保证自己继续再生产。工人的这种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工人自己个人的事情。但如果不是从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工人来考察,而是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来考察,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工人消费就不再是工人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资本家阶级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手段。劳动力的再生产对资本家来说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如果没有工人的个人消费,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家就会失去剥削的对象,由此就无法取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就会消失。当资本家把一部分资本变成劳动力的时候,他就由此增殖自己的总资本。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举两得,资本家不仅从他由工人那里取得的东西中,而且从他给工人的东西中获得了利益。也就是说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一方面取得工人劳动力的使用权,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又通过工人的个人消费,把劳动力再生产出来,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所以,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一个的要素。

从社会阶级关系的角度看,即使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工人也是从属于资本家。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工人的消费当中,只有维持工人生命的必要部分才是生产的。除此之外工人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消费的东西都不是生产消费。马克思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工人的个人消费对他自己来说是非生产的,它仅仅是再生产贫困的个人。而对资本家和资本家的国家来说是生产的,因为他生产了创造别人财富的力量。因此,从社会的角度和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也应该纳入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工人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的生命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产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地重新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从社会的角度看,工人和死的劳动工具一样,都是资本的附属物。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就不能生存。而从表面上看,工人出卖劳动力似乎是自由的,平等的。这种假象是由雇主的经常更换以及契约的法律虚构来保持的。就是说,工人有把劳动力卖给这个资本家或那个资本家的自由,而资本家有选择这个劳动力而不选择另外一个劳动力的自由,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平等的。但是工人并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没有不受剥削的自由。一无所有的工人要活下去,就必须出卖劳动力,要受资本家的剥削。工人不管是在哪个资本家的工厂里劳动,总是隶属于这个资产阶级。所以,在资本主义平等自由的市场交易的表层下面,隐含了资本主义基本的宪法秩序,就是资本家统制工人,工人从属于资本家。阐明这一点,在方法论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从以上的推论中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从而再生产出剥削工人的条件,使之永久化。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把工人生产的产品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剥削剩余价值的手段,不断地把工人作为劳动力的卖者投入商品市场,不断地迫使工人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不断使资本家能够为了发财致富而购买劳动力。工人在经济上永远隶属于资本,这种地位是由他的卖身行为的周期更新,雇主的更换和劳动市场价格的变动造成的,同时又被这些事实所掩盖。由此,马克思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是资本家,另一方是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这是马克思在第21章中得出的一个核心的结论。

二、第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在第21章分析的是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问题。而这一章要分析的是从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新资本的形成问题。重点是考察新资本形成的性质和决定资本量增长的各种因素。这一章有五节,其中有两个重点:一是第一节关于论证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问题。另外一个是第四节关于批判节欲论,论证影响积累规模的各种因素的问题。

第一节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扩大再生产是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进行。从一般的过程来考察,要把生产规模扩大就必须使年产品除去像简单再生产过程中补偿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部分节欲出来,再把它投入到生产,这样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要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条件

把剩余价值或者把其中的一部分不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而用于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是年生产基金的一部分,这些年生产基金已经存在于各个资本家资本的总额中,或者社会总资本在一年中转化成的各种物品的总额之中。而每个资本家只占有其中的一个相应部分。通过在市场上的交换,产品从一个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既不能增大年产品的总额,也不能改变产品自身的性质。但正是由于这种交换,使年产品中的一部分补偿上了该年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供给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这就是补充一年中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物质部分。年产品除去以上成本以后,留下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予以表现的剩余产品。如果这部分剩余产品全是满足资本家需要的消费品,他就只能为资产阶级所消费,而不能当作资本而积累起来。要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必须把这部分剩余产品在物质形式上能够作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马克思说:“如果不是出现了奇迹,能够转化为资本的,只是在劳动过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产资料,以及工人用以维持自身的物品,即生活的资料。”“总之,剩余价值所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显然,即使把剩余产品销售以后,取得货币,如果你买不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种追加的货币就无法真正转化为资本来进入生产过程,不能成为剥削别人的劳动手段来使用。所以,资本积累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追加资本的来源

马克思认为,从资本积累过程来看,能更加明确地看到资本家真正的来源。他举例说到,十万元资本取得二千元的剩余价值,二千元剩余价值又转化为资本取得四千元剩余价值,四千元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又取得八百元的剩余价值。如果说,原有的十万元资本有种种不同的来源,比如说是原始积累,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那么以后追加的二万元、四千元、八百元的资本的情况和原始的积累完全不同,他们都是剩余价值的化身,“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合并追加劳动力的生产资料以维持这种劳动力的生活资料,都不外是剩余产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资本家阶级每年从工人阶级那里夺取的贡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资本家以其中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以工资的形式付给工人,实质上是用从被征服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征服者的商品。如果说在简单再生产的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最初预付的资本不是依靠剥削得来的,但是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也会完全变成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任何一个追加的资本在一开始就已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这是马克思讲追加资本的来源的核心的观点。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从形式上看,作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只是原资本的一部分,也就是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结果。没有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就不可能剥削到剩余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用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形式,是以交换双方即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对自己所有物的价值有自由支配权作为前提。在交换的时候,一方是让渡了货币的所有权,另一方让渡了劳动力的所有权。这种交换都始终符合商品交换的规律。所以,从商品交易的形式上看,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同其他商品交换一样,特别是同没有资本主义关系存在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一样,都是以承认商品生产的所有权为前提的。但是,从交易的内容上看就不一样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购买,已不仅是简单商品生产的所有权的一般转移问题,而是资本家对无偿劳动的占有。因为,第一,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这种可变资本只是资本家为付给报酬而无偿占有剩余产品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用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购买劳动力。第二,这一可变资本部分虽然已经付给工人,但是必须由工人来补偿。我们知道,工人最后用自己过去的劳动的产品来补偿自己现在的工资,在补偿的时候还要加上新的剩余额,就是还要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才行。可见,在资本与劳动力交换的过程中,资本不仅利用工人过去的无酬劳动来购买劳动力,还从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使用中占有新的剩余价值。形式上所有权的这种转让,掩盖着内容上的资本对过去劳动和现在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所以马克思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仅仅是流通过程的一种表面现象,成为一种与内容本身无关的,并只能使他神秘化的形式。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转化后的资本),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权是建立在自己劳动的基础上(小私有制),劳动者都是个体户,没有雇佣关系。作为买卖对立者,在交易中他们都是商品的所有者,只有让渡自己的商品才能占有别人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所以,就不可能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和商品。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所有权规律却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的规律,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和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产品的权利。因为工人丧失生产资料,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占有产品了,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得到工资(生产关系的核心是所有制问题)。

同简单商品生产正好相反,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是对简单商品生产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的否定,或者是对占有方式的否定。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和简单商品生产有区别,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性质不同而引起的。一个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劳动者个人的私有制,另一个是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资本家的私有制。所以,这种性质的差别引起了这种结果。要注意,马克思的意思决不是说这种否定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有冲突的。恰恰相反,他认为它只是简单商品生产占有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特别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的所有权规律才得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没有简单商品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当然也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占有。因此,既要看到简单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区别,也要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后者正是由前者发展来的,而且从交易表面的形式上来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的劳动成果,并没有违背商品生产的以劳动为交换尺度的这种交易关系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从孤立的生产过程中看不出这一规律的转变,它是在再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管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如果仅仅从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不能发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到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变,看不出资本主义占有的实质。只有从再生产的过程中看,这个转变才表现出来。为什么在孤立的商品中看不出这一规律的转变呢?因为,在孤立的商品中互相对立的仅仅是彼此独立的买者和卖者,经过一次买卖他们的关系就会结束。如果同一买者和同一卖者再次碰到一起,那完全是偶然的事情。在这里当然看不出现在付给劳动力价值的工资是由上一次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转化而来。由于买卖在个别人之间进行,所以不可能在这里找到整个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果从再生产过程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关系。尽管每一个单独考察的行为仍然遵循等价交换规律,但占有方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革,而这丝毫不触犯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就是商品的等价原则没有被触犯。这就是说,虽然个别的交换行为按价值规律进行,但从不断再生产的过程来看,资本家会不断占有剩余价值,产生了比简单商品生产占有方式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占有方式上的一个根本的变革。

最后,马克思指出,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全部预付资本都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再生产情况下,资本家的预付资本经过一段时期以后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者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追加的资本完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的转化为资本,并且被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在生产的巨流中,全部预付资本,与直接积累资本即重新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比较起来,总是接近于消失的量(数学意义上的无限小的量)。这就是说,把原来预付的资本与剩余价值转化的资本相比较,原来的资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量,可见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有些资本家阶级的经济学家把资本说成是用来重新生产剩余价值的积累起来的财富,把资本家说成是剩余产品的占有者。虽然从现象上出发,把资本家说成是剩余产品的占有者,但它也接触到了这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他们也做了肯定。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这里,主要是批评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斯密认为,资本积累过程的特点是剩余产品最后被转化为资本和作为工资付给工人以后,全部被消费。就是说,从一个单位的角度看,资本积累既要买追加的劳动力,又要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最后全部可以分解为的收入,分解成工资。斯密认为,资本积累过程的特点是剩余产品由生产工人来消费,但他又认为虽然单个资本都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但社会资本只分解为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概念)。马克思认为,斯密的这个观点是荒唐的观点,事实上无论是什么资本,都不会只转化为可变资本,总有一部分转化为不变资本,也就是转化成生产资料。所以,马克思认为斯密的观点不能成立。

第三节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1.收入和资本

这里的“收入”的概念具有双重意义,马克思在第一卷649页的“注”里指出,从广义上说,剩余价值全部都是资本家的收入;从狭义上说,剩余价值中除去积累的部分后(即扣除转化为资本的部分),被资本家直接消费掉的部分才叫收入。这里讨论的收入,是后一种意义上的收入。既然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就是资本家用于积累的部分和自己消费的两部分,那么在一定的剩余价值中,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越大,另一部分必然就越小。这样就得出一个观点,就是剩余价值分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决定积累量的大小。但是,怎么决定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随资本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资本家他由于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影响,决不会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由于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右,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积累起来。这一客观规律,一方面指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即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的内在的欲望;另一方面是指外部环境的影响,即竞争的影响。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迫使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为了避免破产,就必须积累,必须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和资本家的享受并行不悖

马克思指出,古典的资本家和现代化的资本家在个人消费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有不同的看法。古典资本家谴责个人消费,认为个人消费是违背自己资本积累职能的一种罪恶。怎么样来解决这个享受欲和致富欲的矛盾呢?早期的资本家主张降低个人的享受来增加积累,因而把个人消费看成是一种违背积累的一种罪恶。而现代资本家却把积累看作是放弃自己的享受欲,认为积累是节欲,是抑制了自己享受的欲望。现代化的资本家认为,要同时解决这种享受欲和致富欲的矛盾,就要通过增加剩余价值量的剥削,扩大它的剥削规模来增加每次剥削的剩余价值量,这同时可以增加自己的积累,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消费。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不仅创立了一个享乐世界,而且随着投机和信用制的发展还开辟了千百个突然致富的源泉。比如在交易所里面可以买空卖空,转手间取得巨大的利润。这种投机活动与信任制度发展分不开,为了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必须表示自己的基金雄厚,表示自己的豪华与阔绰。所以,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用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需要。这样,奢侈不断使资本家满足享受欲的需要,而且成为使资本家取得信用进行投机,以便增大积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一个手段。

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家的积累和货币储藏者不同。货币储藏者那里财富的增加与个人劳动和个人的消费、节约成正比。而资本家不同,他们积累的资本的增加既不是属于自己的个人劳动,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消费的节约,而是取决于榨取别人劳动力的多少,即剥削了多少别人的剩余劳动。只要剩余价值量增加,虽然个人的收入部分也增加了,但积累的资本还是可以增加的。马克思指出,封建主的挥霍是直截了当的,纯粹为了享受;而资本家挥霍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最肮脏的贪欲和最小心的盘算,总是有生意上的考虑。马克思最后得出结论:资本积累和资本家的享受并行不悖,因为这种享受本身是资本营业上的一种需要,取得信誉的一种手段。

3.古典学派和马尔萨斯关于积累收入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马尔萨斯是当时已经没落的地主贵族的代言人。他提出第三者理论,认为资本阶级在资本家、地主和工人三个阶级中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上层阶级的地位引诱他,他也想上升到贵族,提高地位。另一方面无产者的地位对他有威胁,他又怕下降。这种上升的欲望和下降的恐惧,迫使资本家拼命的进行积累。这样为积累而积累,成了资本家的本性,挥霍浪费的任务由地主承担。地主越是挥霍浪费,资本家就越需要小心谨慎,需要积累。所以,马尔萨斯主张有一个第三者,即资本家来消费,把支出欲和积累欲分开,支出欲的任务由地主承担,积累欲的任务由资本家来承担。当然,李嘉图等都不同意他的看法。一个李嘉图学派的人认为,如果按照马尔萨斯的主张去做,积累欲的任务由资本家来承担,生产不但不会得到促进,反而受到阻碍,而且一部分人过游手好闲的生活只是为了去鞭策另一些人,这十分不公正。

4.西尼耳的“节欲论”

西尼耳在1836年提出了“节欲论”,马克思说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发现的一种不可超越的条文。现在正统的、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假设都没有超越它。西尼耳宣布,要用“节欲”一词来代替“资本”一词。他认为,生产工具就是资本,这种资本不是剩余价值转化的结果,而是资本家自己节欲的结果,是报酬转化为资本。所以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资本来源于节欲。马克思认为,西尼耳首先把资本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并不是资本家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积累转化而来的。其次,他在做名词概念的游戏,根本不能说明问题。第三,从实际生活当中看,资本家恰恰不爱好节欲,因为资本越大,剥削的剩余价值越多,积累的资本就越多,同时他们消费的剩余价值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所以,资本家和浪费是联系在一起的,根本不存在节欲。

第四节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

在资本的比例分配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的第一个因素是剩余价值量的大小。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在这里,马克思分析了关于劳动力剥削程度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工资压低在劳动力价值以下,即把工人的必要消费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另一种情况是增加劳动力的支出,延长劳动时间或者是提高劳动强度。这样,在没有相应增加不变资本支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剩余价值,就是增加积累的实体,从而使得进行更大规模积累成为可能性。第三个因素,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在劳动生产力(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首先,资本家不减少甚至增加个人消费,也能够使积累增加。因为,劳动生产力一旦提高,劳动力就会便宜,用同样的收入可以买到更多的消费品,增加自己的享受,甚至减少自己的收入同样可以得到享受。其次,在同样的条件下资本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因为工人的价值现在也下降了。最后,同样的不变资本体现为更多的生产资料,同一个价值可以代表更多的实物量(价值载体、使用价值)。同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会提高某个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的转移价值。转移价值增加,也可以使资本家的积累增加。第四个因素,是预付资本的大小。预付资本越大,攫取的剩余价值的量就越大,反之,则更小。

第五节所谓劳动基金

“劳动基金”是当时在西方的一种学说。马克思首先引用当时的学者福塞特的一句话,说明了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界限改写成劳动基金的社会的自然界限所造成的荒唐的同一反复。这句话是:“一个国家的流动资本就是它的劳动基金。因此,要想计算出每个工人所得到的平均货币工资,只要简单地用工人人口的数目去除这个资本就行了。”马克思指出,“一个国家的流动资本就是它的劳动基金”这是个错误概念,他用了斯密的概念。马克思在这里面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福塞特说的流动资本,就是马克思说的不变资本,按照这种说法好像劳动基金是个固定不变的量,不管有多少人他们都是共同分配这个不变的劳动基金,如果工人人数增加,工资就下降了。福塞特的这个学说,是延续了古典学派关于社会资本的错误看法。古典经济学家喜欢把社会资本看成一个有固定作用的固定量。既然可变资本是一个固定的量,那工人越多工资就越低。实际上社会资本不是固定的量。另外,福塞特把可变资本看成固定的量也是错误的。一定的生产资料需要工人来决定,但是所需的工人人数随着科学的发展是有大小变化的,因此不是固定的。再者,每一个工人所得的工资及劳动力价值也不是固定的,它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斗争而变化。

三、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说:“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这就是他在这一章中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1.资本构成

马克思引入“资本构成”的概念,把它分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认为真正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密切关系,即资本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价值构成的变化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是:一,两者的变化并不按同一比例进行,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表示出技术构成的变化;二,在技术构成变化的情况下,价值构成可以不发生变化;三,价值构成变化的情况下,技术构成可以不变。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这是马克思后来引出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很重要的技术性的概念,对后来说明利润率下降规律等等问题都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2.对古典学派适度工资理论的批判

亚当?斯密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流行的看法,就是把积累仅仅看成剩余产品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资本化仅仅看成是剩余价值转变为劳动力,积累的资本会全部转化为工资。古典学派从这一错误的命题出发,提出了所谓的“适度工资理论”,认为应当使工人免于挨饿,但不应当使他们拥有任何可供储蓄的东西,能使工人勤勉的唯一的手段是给适度的工资。工资过低,会使工人变得垂头丧气,或者变得悲观绝望;工资过高,就会使他们傲慢不逊,好逸恶劳。一方面不让工人有过多的工资,但是另一方面又主张必须保证工人所必须的工资,以便保证劳动力和资本源源不断地供应。这实际上就是说,不让工人摆脱被雇佣的剥削地位,永远隶属于资本,从而维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马克思认为,他们的错误是忽视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孤立地、片面地、表面地看待工资的高低问题。

马克思强调,工资是有可能提高的。如果资本积累增加,而有机构成不变,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在这种增加的情况下,工人的工资就有可能提高。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出现最后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张,导致了对劳动力需求的供不应求,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人的工资有可能提高。但是,他认为这也不会改变雇佣工人的地位,他不会消除雇佣工人对资本家的从属关系和资本家的剥削。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不是为了用他们的服务和创造的产品来满足资本家个人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劳动力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能够为资本家所购买:第一,他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存;第二,他会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的,即生产出可变资本,以便于资本家作为工资来支付;第三,他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即提供资本积累的来源(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与工资提高的关系

与当时一些学者的流行看法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由于资本积累引起的工资的提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工资的提高并不妨碍积累的进行。虽然工资提高可能会使剩余价值下降,但因为生产扩大,雇佣工人人数增加,剩余价值量仍然可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的提高决不会妨碍积累的进行;另一种情况是,工资的提高使积累减少。由于工资提高,使利润的刺激变得迟钝,因而积累就会减少。但是随着积累的减少,对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就会改变,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也就随之减少,资本和劳动力之间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减少就消失了。这时工资就会逐步降低,劳动力的价格就会重新降到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而不管这个水平现在是低于、高于还是等于工资提高的正常水平。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构,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从这两种情况看,工资和积累变动的基本原因,主动方面是积累方,而不是在工资提高方,工资提高只是一个结果。在工资的提高并不妨碍积累进行的情况下,是资本的增大和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的不足使工资提高的,而不是工人人口减少引起资本提升。在工资的提高使积累减少的情况下,资本的减少是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成为过剩,从而引起工资下降,而不是工人人口的增加引起工资的不足。所以,资本积累量变动是原因,工资的变动是结果,前者是自变量,后者是因变量。所以,马克思说“正是资本积累的这些绝对运动反映成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数量的相对运动,因而看起来好像是由后者自身的运动引起的。”这就是说资本积累多了,劳动力就感到少了,资本积累少了,劳动力就感到多了。这一现象,就好像是由于劳动力少了资本就多了,劳动力多了资本就少了。劳动力的多少好像是由劳动力自身运作所决定的,是由当时社会人口增加的情况决定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些学者从现象出发,不懂得它们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往往把原因当成结果,把结果当成原因。

4.工资提高的资本主义界限

从表面现象看劳动力少了资本就多,劳动力多了资本就少,资本主义生产好像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马尔萨斯就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人口理论。其实,资本主义生产并不是由自然人口造成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所支配的,是一种社会规律,不是自然规律。简单地说,就是资本、积累同工资率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资本的无酬劳动(资本积累)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工资)之间的关系。因此,这决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即资本量和工人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反地,归根到底这只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在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就必须达到增加可变资本,从而增加对工人的需要,产生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提高的现象。如果工资提高会影响积累的规模,那么工人提供的无酬劳动,资本所需要的追加劳动都会增加,这是很明显的。如果工资提高会削弱积累,那资本对劳动的需要会减弱,工资提高就会得到遏制。因此,工资提高就是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第二节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前一部分的假定都是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的一些状况,似乎工人阶级的命运还不错,资本积累的扩张带来工人工资的提高,至少是有提高的可能。现在改变假定,要讨论的问题是,随着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发展,资本可变部分变小,有机构成中不变份额增大的情况。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2.劳动生产率提高表现为劳动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表现为有机构成的变化。

为了考察这个问题,暂时不论自然条件和工人技术熟练程度。这样,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就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相对量。劳动生产力提高,用来进行劳动的生产的量也会随之增长。在这里,这些生产资料起着双重的作用:一个作用是一些生产资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力增长的结果,如原料;另一个作用是,另一些生产资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力增长的条件,如机器设备。马克思说,只要是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那就表示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因而劳动生产力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他的客观的因素的量相对减少。这样,这两种作用就引起了有机构成的提高。

在谈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价值构成的变动只是近似地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动,两者变动的比例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技术构成比价值构成提高的比例大的多。这是因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不仅劳动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量增大了,而且生产资料的价值比生产资料的量也相对减少了。这就是说生产资料的价值虽然是绝对增大,但是和生产资料的量相比却相对地减少了。因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差额的增大,比不变资本转化成的生产资料的量和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劳动力量之间的差额的增大相比要慢的多。二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虽然减少,但是它的决定量可以增大。

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互推动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一方面,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生产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生产的方法。而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形成要素,因此这些方法同时也是加速资本积累的方法。另一方面,剩余价值不断的转化为资本,就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中间的资本量不断的增大。这种增大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和基础。这就是说,由于剩余价值量的增加,资本积累量的增加,市场的规模扩大,就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剩余价值生产奠定了基础。可见,资本积累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劳动生产率提高又反过来成为加速资本积累的条件。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总额的增大又通过资本的积聚或者资本的集中来完成的。把剥削的剩余价值攒起来达到进行投资,或购买某种生产资料的程度,就是资本的积聚(单个资本)。它一般是由资本积累直接产生并和资本积累直接联系的。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的积聚就越多越快,从而个别资本的总额也就越大。资本积聚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因为,个别资本积累的增进要求这部分资本发挥作用,投入生产时所需要的生产量必须相应的增加,如果没有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没有生产出更多的生产资料,那么要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个资本家手中的积聚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是,社会资本是固定在各个特殊生产部门,分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他们互相独立又互相竞争。因此,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不仅分散在许多点上,而且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还受到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的分裂阻碍。正由于上述特点,资本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对劳动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资本积聚的这种局限性只有在资本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克服。

资本的集中(多个),就是把若干小资本合并成一个大资本。它可以不依托于积累,并不一定必须和积累直接相联系。资本集中主要是竞争和信用发生作用的结果。

资本的集中和积聚相互作用,有密切联系。资本积聚会导致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也会加速资本积聚。当然,积聚和集中也是有区别的。

4.马克思的归纳:在有机构成提高下的资本积累,一方面新形成的追加资本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吸引的工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旧资本由于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及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也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所以,结果都是资本对工人的需要相对减少,因而必然引起工人的相对过剩,使工人阶级遭受到失业和半失业的威胁,使他们的生活日益贫困化。这是在有机构成提高下的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1.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随着劳动力生产的发展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比资本要快的多。因为,第一,积累和集中同时并进,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资本的规模扩大,使资本主义能够采取更高技术构成的新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得整个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从而使得工人越来越多被排斥(机器吃人)。第二,追加资本的技术变革也伴随着原有资本的技术变革。因此,随着积累的进程,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就是不变资本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而是由总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所以,随着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相对减少,而且比总资本的增长速度还要更快,对工人的需要就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但是,表现出来的现象恰恰相反,好像是由于工人人口增加比可变资本的增加更快,才产生了过剩人口。其实,相对人口过剩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的结果,并不是工人人口增加的结果。所以人口论在这个问题上站不住脚。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己成为相应过剩的人口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即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条件之一。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变化中,如果没有准备一个劳动后备军的话,那么就满足不了繁荣过程中扩张阶段劳动力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满意于对在业工人的剥削,还需要有大批的产业后备军,以便随时满足资本价值增殖的需要,使资本主义生产得以周期性地进行。可见,剩余劳动人口的存在,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

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比资本积累的增进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更快。因为,第一,在可变资本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原有的工人因延长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供给了较多的劳动,工人人数可以不变甚至减少。在这种场合,可变资本的增加只表示劳动量的增加而已,而不表示这个雇佣工人的增加。工人虽然因提供较多劳动而得到较多的工资,但对资本家来说这还是很有利。第二,在可变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用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的方法,可以使同样数量的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第三,在可变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用不熟练的工人代替熟练的工人,用女工代替男工,用儿童代替成人的方法,就可以用同一资本的价值买到更多的劳动力。由于这三种情况,使得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和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与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与不变部分的减少更为迅速。这是相对过剩的人口迅速形成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产业后备军与在业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产业后备军越大,对在业工人的压力就越大,不得不拼命地劳动,不得不向资本家提出的条件妥协。结果,使资本家能够轻易地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却使工人也不敢反抗。这使失业的人更难找到工作。

决定工资一般变动不是人口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减。这主要是针对拉萨尔的“工资铁律”而讲。拉萨尔认为,由于资本的积累造成对劳动力的更多的需要,引起工资的提高,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人口的迅速增长。这种增长持续到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又下降,工资下降使得对工人的剥削相应提高。而低工资又会抑制工人阶级的增长,于是又会出现劳动力的供不应求,工资上涨,这样不断的反复。马克思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第一,资本对劳动力的急剧增长的需要,不是靠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来满足(一时间哪有功夫给你生这么多劳力?就是从海外拉人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第二,资本对劳动力的急剧增长的需要,实际上是由相对过剩人口来满足的。因为有后备军,资本家需要膨胀的时候轻易就可以找到劳动力。

3.工人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有: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停滞的形式,还有贫民,即需要救济的那一些人。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分析全部资本积累过程得出的结果,是对第一卷的总结。他说:“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程人口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实际上这个规律瞄准了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命运造成的影响。

第五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例证

在第一小节中,马克思用英格兰1846——1866年的资料说明了这个问题;第二小节中,讲了英国工人阶级中间报酬微薄的那些阶层低下的营养状况和恶劣的住宅情况;第三小节中,考察了流动人口和矿工的恶劣不堪的住宅情况;第四小节考察了危机对工人阶级中报酬最优厚的部分,就是对工人贵族的影响;第五小节考察农业工人的情况。

四、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的秘密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马克思主要是根据英国的情况,讲了劳动者在西方封建社会的晚期是怎么和生产资料分离的,最后怎么成为一无所有,而且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的过程。实际上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前史。

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的总的历史趋势做了分析,指出资本主义排挤以个人劳动力为基础的小私有制,转化成以公有劳动为基础的大的私有制,“一旦这一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劳动者转化成无产者,他们的劳动价值就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削,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夺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被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最后一个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劳动者的小私有制,而是要在资本主义时代的陈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显然,马克思的理论中,实行公有制是确定不疑的,不能把它解释成别的东西。

工资理论

杨秋宝

中共中央党校

2002年4月17日

今天讲第六个专题:《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今天讲课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工资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与基本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的系统的、概括的说明,使大家对《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以及对工资理论的研究有一个系统而基本的了解,为大家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理论和学术方面的基础。今天的授课内容包括四个大内容,为了方便,把四个大的内容细化为十个问题。

一、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工资理论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乃至整个经济理论中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一地位和意义,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剩余价值生产分析的继续。

如果没有工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就不完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分析的继续。这是说,从逻辑联系上讲,分析完剩余价值的生产,如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际上对剩余价值的全部解释和说明还没有结束,必须还要以工资理论来加以补充。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它的逻辑结构是:第一篇是商品和货币,研究的是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基础;第二篇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一个过渡;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分析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六篇是工资理论。所以,从这一逻辑结构、逻辑体系来看,马克思是把工资理论当作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安排的。这一安排的原因是,通过前面的分析,马克思虽然已经把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问题说明完了,但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现象来看,工人出卖劳动力,从而得到的工资,好像是工人付出了全部劳动以后得到的全部报酬。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如果不说明清楚,前面的理论分析就不彻底、不全面。只有把这一问题说明清楚,才能进一步论证和说明剩余价值理论。所以,从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结构来看,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分析的继续。

(二)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看,工资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仅仅可以从《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理论来看,而且还可以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来看,工资理论都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工资理论”主要指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的工资理论。但是,就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对工资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也不局限于第六篇。如,第二篇第四章中关于劳动力的买和卖问题,对劳动力价值的研究和分析,实际上是属于工资理论的内容;在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关于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和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动问题,这实际上是揭示了工资运动规律和工资变化的趋势;第七篇中,还揭示和说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工资的变化。这些内容和第六篇的工资理论,形成了马克思的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工资理论。同时,马克思不仅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研究过工资理论,而且在其他的有关著述当中也对工资理论作过分析。如,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工资、价格和利润》,还有在《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剩余价值理论中都涉及到有关工资问题的研究。所有这些对工资问题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内容,至少有九个方面:关于劳动和劳动力;关于劳动力的买卖和使用;关于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关于工资及其实质;关于工资的形式;关于工资的国民差异;关于工资和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量的变化;关于工资水平的变动;工资和工人运动及工会。至少这九个方面在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当中涉及到的,而且还可以继续挖掘。所以,工资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就不能不了解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最集中研究工资理论,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当中。

(三)工资理论是《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三个崭新因素之一。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论》中有三个新东西,其他的可以说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归纳或是综合。这个问题是在讨论杜林关于《资本论》第一卷述评时提出的。这三个崭新因素是:一、研究了剩余价值的一般的形式。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他们所研究的都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如地租、利润、利息等,而没研究一般形式。马克思认为他首先研究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二、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上的;三、对工资的实质和形式的分析。显然,马克思非常看中他的工资理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工资理论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除此之外,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我们今天有关市场经济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载体的。所以,研究工资理论,对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意义。另外,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二、工资理论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的工资理论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工资的实质,就是第17章。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本身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第二部分是工资的形式,就是第18、19章。这里讲了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第三部分是工资的国民差异,就是第20章。

三、工资的实质

这一部分,是马克思工资理论中最主要的内容。

理解工资的实质时,一定要理解和研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一表述。《资本论》第六篇一开始就讲到,“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如果实质也是这样,那么马克思前面对剩余价值生产问题的分析,就缺乏科学性,就不彻底。为了使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更具有科学性,理论上更彻底,就有必要研究和揭示工资的实质。所以,马克思在第六篇的第一章中分析和揭示了工资的实质。

马克思的分析,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马克思先讲了古典学派的理论。古典学派,如重农学派、亚当?斯密等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而这个劳动的价值表现为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者叫做劳动的自然价格。同时,在市场运行当中,工资还有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而上下波动。从表面上看,这一观点没有错。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有价值,也有价格,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那么这一观点的错误在那里呢?马克思认为,就在于它的对象、主体上。他讲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劳动是没有价值或价格的,劳动不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有价格、有价值的是劳动力,作为商品交换的也是劳动力。所以,工资的实质不在于市场价格是不是围绕价值、自然价格、必要价格而上下波动,而在于所说的主体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说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呢?为此,马克思从反面作了论证。马克思之所以从反面论证,而不是从正面论述的原因是,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价值问题时,已经从正面分析而得出了作为商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结论。所以,现在讲工资的实质时,马克思采取了反证的方法。这一论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劳动是商品”这一说法本身就没有道理。说“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这种说法是无谓的同一反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现在又说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说12个小时的劳动的价值就是12个小时的劳动,这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就是劳动。所以,这种说法是无谓的同一反复。

第二,劳动本身不能独立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东西就不能作为商品出售和消费。这里的劳动指的是活劳动。既然不能独立存在,怎么能作为商品出售和交换呢?活劳动的使用,是在交换和买卖结束以后,才出现和发挥作用的。在交换的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呢?怎么来确定它的交换价值和价值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而且也有价值,那么就产生两个结果:或者是消灭价值规律;或者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原因是,从后者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载体,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进行等价交换。按照这一要求,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那么劳动在交换当中就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如果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交换,12个小时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全部新价值如果是12元的话,必须把它全部付给工人,资本家就没有剩余价值可得。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但资本家没有获得剩余价值,所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就不存在了。反过来,假定资本家可以得到剩余价值,工人12小时的劳动值12元,其中6元付给工人,6元给资本家。这样资本主义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关系就可以存在了,但是它就不符合价值规律,也就是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而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存在、为转移的。那么,就无法解释这一点了。因此,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且有价值,就会产生两个可能或两个悖论,即或者消灭价值规律;或者消灭资本主义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但是,在现实当中既没有消灭价值规律,也没有消灭资本主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那么,显然就是把劳动当作商品和劳动有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能成立的。

第四,前面讲过,进行交换时劳动不能独立存在,而交换结束以后劳动就会独立存在。但是,马克思说当工人的活劳动存在的时候,已经不属于工人了,而是属于资本家了。工人不可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进行交换。

马克思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反证以后,得出结论: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具体说,马克思从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中,概括出了三个结论:首先,劳动不是商品。劳动是价值的实质和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其次,工人不可能出卖劳动,而只能是劳动力。劳动力存在于工人的身体内,它不同于它的职能,即与劳动是不一样的。最后,出卖劳动力以后所得到的工资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以前的)所称为劳动的价值的东西,实际上是劳动力。

(二)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通过某种中间环节,转化为一定的形式,这一形式就是工资。或者按马克思的逻辑思路来讲,工资的实质不是劳动的价值,也不是劳动的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如果论证到这里,就把最关键的内容讲完了,但就整个理论内容来说,还不能说是结束。因为,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劳动力价格,那么它本身又是什么呢?这需要说明。所以,马克思接着分析,得出“工资的本身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的结论。

那么,实质怎样转化为形式的呢?

首先,把劳动力的价值等同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个时候劳动力的价值就转化为工资,进一步就不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而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劳动力作为商品它有两重性,一是价值,另一个是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同一个劳动力商品的二重属性。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等同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另外,劳动力的价值比较生产资料的价值,有一个特殊性,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转移过来的,而劳动力的价值是再生产出来的,是在新创造的价值当中所占的一定的分额。既然是在新创造的价值中的一定分额,那么人们就很可能把这一定的分额完全等同于新创造的价值。如果这样,这个转化就完成了。

其次,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后,直接结后果是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转化后,工人的劳动似乎都成为有偿劳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专门把它与封建制度下的徭役劳动和奴隶制度下的奴隶劳动进行了对比。在封建徭役劳动制度下,服徭役者为自己的劳动和为地主的强制劳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明显地分开的。在奴隶劳动下,因为奴隶人身都是奴隶主的,所以表现为奴隶的全部劳动都是为奴隶主的,连奴隶只是用来补偿他本身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工作日部分,即他实际上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也表现为好像是为主人的劳动。而雇佣工人的劳动就不同。虽然它也分为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但由于他的报酬采取工资的形式,所以就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偿的。因此,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转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即掩盖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就是新创造的价值(除了劳动力价值)全部被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剥削的事实。

(三)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这是因为:一,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具有特殊性,但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首先表现出一般商品的交换。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就是资本家付出的是货币,购买了工人的劳动,而工人觉得他卖的是劳动,得到的是工资。正是这种形式,就很容易使人们认为工资就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二,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一般人的普通意识很难领会。没有抽象思维的运用,就很难理解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本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在市场交换当中是以交换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通的意识难以领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它与劳动的区分。所以,人们往往就把价值和使用价值混同,从而混同劳动和劳动力。还有,工人出卖劳动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提供了劳动以后才得到工资的,它是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按照本来的经济运动来讲,工人出卖劳动力是在提供了劳动以后才得到工资的。这容易使人认为,工资不是支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另外,工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资本家看中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劳动。但是,劳动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新的价值。对于劳动的二重性,一般人的意识更是难以把握。这样,人们就往往认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得到的工资是劳动的报酬。三,从工人的角度看,他要得到货币,以某种东西为购买手段从资本家那里买什么。所以,从工人的角度讲,劳动成为工资的购买手段。因为,工人只有在给资本家提供一定劳动以后,才能获得一定量的货币。四,从资本家的角度讲,资本家就根本不管他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或者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他最关心的是剩余价值。只要能拿到剩余价值,说它是劳动力的价值还是劳动的价值都无所谓。五,在工资的实际运动当中,从表面上又把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工资的实际运动,就是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一个是,工资的高低是随着劳动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另一个是,由于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技能的不同,而得到的工资就不一样。工资的实际运动中,工资高低水平的变化,表现出刚才所说的两种实际运动,使人认为劳动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工资就越多,技术越好劳动强度就越大,得到的工资就越高。这就表现为,工资就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就是劳动的报酬。所以,马克思说,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也把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四、计时工资

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来说,研究完工资的本质后,就要研究它的形式。但马克思指出,这里只能简单地说明工资的形式,因为,详细地研究工资的一些形式是属于专门研究雇佣劳动的学说的范围,而不是《资本论》的任务。《资本论》的任务是把分析工资的形式当作工资本质说明的继续来讲的,所以对工资的形式只能做简单的说明。

工资的两种占统治地位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直接转化形式。马克思先讲计时工资,是因为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是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直接的转化形式。所以,只有先说明这一直接转化形式,才能为说明其他工资形式提供基础。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时间单位来支付的工资,主要有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是按照一定的劳动时间来出卖的。而这个劳动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天,一周,或一个月。所以,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是劳动力的日价值、周价值、月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计时工资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直接转化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讲这一问题时,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这一区分,对后面分析工资的国民差异是很有用处的,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研究工资现象、工资比较、工资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里,马克思还分析了计时工资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是:如果日劳动、周劳动等等的量已定,那末日工资或周工资就决定于劳动价格,而劳动价格本身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值而变化,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格与其价值的偏离而变化。反之,如果劳动价格已定,那末日工资或周工资就决定于日劳动或周劳动的量。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的概念。另一个是,关于“劳动价格”的概念。“劳动价格”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用的语言,它表示一个劳动小时的价格,它类似于小时工资,但不能完全等同于小时工资。这一规律要揭示的问题是,劳动价格、日工资和工作日长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马克思最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劳动量(即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的下,日工资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价格。二是,劳动价格确定的情况下,日工资的大小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这两个结论对后面所做的一系列分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种手段,特别是榨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首先,在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工资是按小时来支付的。所以,资本家可以依据经济景气状况而自由地延长或缩短工作时间。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这种工资制度下,工人不仅遭受着延长劳动时间的剥削,而且有时还要遭受就业不足的痛苦。其次,资本家也可以按一天来支付工资。如,一天支付工人10元钱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可以延长劳动。这样,工人的劳动价格就必然要降低。第三,在劳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工人为了维持自己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工资额,不得不自愿延长劳动。第四,工人的劳动时间越长,就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劳动时间长意味着劳动供给的增加,这就会加剧就业之间的竞争。这对资本家有利,资本家可能利用工人之间的竞争来降低劳动价格。所以,马克思说,有些情况下,工资甚至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五、计件工资

在讲完计时工资后,马克思再讲计件工资,是因为理论的彻底性要求分析说明计件工资。资本主义的工资运动中不仅有计时工资,而且还有计件工资。而计件工资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它不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而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产品来付工资的。从劳动形态上看,按照劳动时间给劳动者提供的是活劳动,按照产品来付工资,就是表明活劳动已经物化到产品中,就是说按物化劳动来给工人付工资。既然是物化劳动,工资就更加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了。所以,计件工资是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因此,必须对计件工资进行分析研究。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而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所以,计件工资也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首先,在同一行业,甚至在同一工种中,可能同时存在着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这说明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其次,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第三,计件工资之所以能以计时工资为基础,是因为归根结底这两种工资形式都是以劳动时间为计量依据的。区别无非在于计时工资是以持续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计件工资则是以凝结在产品当中的一定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它们只是劳动形态不同而已,但都是以一定的劳动时间为计量的,所以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计件工资的特点是:第一,实行计件工资的时候,劳动的质量是由产品本身来控制的。正由于这一特点,资本家就可以用计件工资来克扣工人的工资,进行资本主义欺诈。所以,计件工资是克扣工资和进行资本主义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第二,计件工资为资本家提供了十分确定的计算劳动强度的尺度。第三,由于有了上述特点,对管理来讲,对资本家来讲,对于履行资本职能的监督来讲,实行计件工资可以减少劳动监督的大部分。这里,马克思还指出,由于前两个特点,计件工资成为现代家庭劳动和包工制的基础。第四,计件工资可以迫使工人自愿地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第五,实行计件工资,会使工人的收入产生差别,进而导致计件工资的平均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差别,一方面促进了工人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工人之间的竞争。结果导致,个别工人的个别工资被提高到平均工资水平以上。但是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效率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增强,劳动时间的延长,计件工资的平均水平就会下降。总之,计件工资是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六、工资的国民差异

分析完工资的实质、形式后,再来分析研究工资的国民差异,我认为,是因为由于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不同,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不一样。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的高低不一是不是影响工资的实质和工资的形式的分析呢?对此必须要进行解释。马克思指出,工资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工资的实质和形式的分析。所以,马克思接着展开了对工资的国民差异的分析。

怎样分析工资的国民差异呢?马克思指出要把握三个要求(这是我归纳的):

第一,必须考虑到决定劳动力价值量的各种因素。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所以工资水平的高低就和劳动力价值量的高低有关。决定劳动力价值量的各种因素,都与工资水平的高低有关。这些是: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用;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这是因为,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会引起工人家庭收入情况的变化,最后对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发生影响);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和内含量。

第二,进行具体比较时,要进行两个换算。一是,工作日长度的换算,另一个是工作形式的换算,就是工作日长度和工资形式的换算。在比较时,不能仅仅从工资额上进行比较,而必须充分考虑工作日长度和工作形式。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换算。

第三,必须正确把握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即国际价值规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中,不仅对工资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而且对劳动价值论也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可以引起注意。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思路,考察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在国家市场上的应用,或者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规律的思想。

提出以上三个要求后,马克思得出了两个结论:

一是,资本主义国家有发达程度比较高国家,也有发达程度比较低的国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名义工资高,但决不是说实际工资也高。对这段话的理解有一定分歧,而且这段话也很可以研究。马克思的原话是:“名义工资,即表现为货币的劳动力的等价物,在前一种国家会比在后一种国家高;但这决不是说,实际工资即供工人支配的生活资料也是这样。”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有三个可能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首先,名义工资高,实际工资低。其次,名义工资高,实际工资不高。“不高”与“低”是有区别的。说实际工资不高,可以理解为“低”,也可以理解为“一致”或“大体相同”。第三,名义工资高,实际工资不一定决对的高。“不一定决对的高”就是三种高:高;低;大体相同。

二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名义工资高,但相对的劳动价格就比较低。对这一结论的争论并不是很大,但有一个问题,即怎么理解相对的劳动价格。劳动价格,简单地讲,就是指劳动一小时的价格,工人劳动一小时所得到的工资。那么,相对劳动价格是什么呢?对此,马克思有一段话:“常常可以发现,日工资、周工资等等在前一种国家比在后一种国家高,而相对的劳动价格,即同剩余价值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劳动价格,在后一种国家却比在前一种国家高。”对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怎么样理解相对劳动价格。相对的劳动价格实际上是指在新创造的价值当中工人所得到的分额。商品的价值的公式是:C+V+M,其中新创造的价值是V+M,即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相对的劳动价格就是指在新创造的价值,即V+M的总量中V占的比重的大小。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在新创造的价值中,不管其绝对量是多是少,工人得到的相对量可能会低;而在不发达的国家中,新创造的价值可能要小,但工人得到的相对量可能会高。另一方面,同产品价值相比较,道理也一样。就是说在整个产品价值当中,即在C+V+M中工人得到的是多还是少。在发达国家整个产品价值中工人拿的分额比较低,而在不发达国家中则高。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马克思在这里讲劳动价格,是因为,只有从劳动价格的角度,只有从单位产品的劳动价格当中才能确切地考察和说明工资差异问题。

七、有关《资本论》第六篇工资理论的若干争论问题

这里要介绍的有关争论问题,是就《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中的工资理论本身的学习和研究而言的,是针对今天所讲的问题而言的,而不是引伸。

(一)工资问题是生产问题还是分配问题。这一争论,以前在苏东国外也有。在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很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对这一问题有争论是因为,从逻辑结构上看,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放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而《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生产问题的。从马克思的本意来讲,他是把工资理论放在剩余价值理论,放在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当中来讲的。但是,工资问题实际也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就是在新创造的价值当中,即国民收入当中工人应该拿多少的问题。所以,工资问题也应是个分配问题。那么,到底是生产问题还是分配问题,大体上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工资问题是生产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工资问题是分配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工资问题既是生产问题,又是分配问题。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有一段话:“工资总是先要以资本的形式同工人相对立,然后才取得收入的形式,即工人的收入的形式。”这一段话对我们理解工资到底是什么问题有很大帮助。我个人认为,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工资是作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转化形式的工资。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分析就是生产问题,不属于分配问题。因为,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生产问题还是分配问题?!劳动力价值、工资是再生产出来的,而不是从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来的。所以,大家可以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把工资问题独立出来,问题可能就不一样了。

(二)如何理解“货币的相对价值”问题。马克思在第20章中有一段话:“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所以,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里要小。”怎么理解这一结论,特别是怎么理解货币的相对价值?我国在60年代以来一直有争论。大概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的相对价值是指货币(黄金)本身的价值。这种观点认为,在发达国家里生产率水平比较高,所以在开采黄金时的耗费的劳动量就比较少。第二种观点认为,指货币的购买力,即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第三种观点认为,单位货币所购买到的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量。这是说,比如在市场上假定一美元买一件商品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在美国买的这件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小,而在中国买的同样一件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就多了。这是不是货币的相对价值,是否这样解释,可以讨论。那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有什么意义?大家也应考虑。

(三)如何理解实际工资的含义,以及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关系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实际工资是指工资的购买力,也就是名义工资所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的实物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实际工资是由工人同样劳动所得到的而支配的生活资料的量。第三种观点认为,实际工资不仅指实际工资的绝对量,而且还包括实际工资能补偿劳动力消耗的程度。第四种观点认为,实际工资是指用工资的货币额即名义工资所购买到的生活资料所包含的劳动量。

八、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研究和主要观点

在学习、研究《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时,也应该借鉴和研究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这对深化研究《资本论》很有必要。

这里给大家提供两个资料:

1.《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90年代初期出版。这本书的第五章中讲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利润和工资理论的研究。

2.《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胡代光等编。这本书虽然没有专门的篇章论述工资理论,但它涉及到了《资本论》中的很多重要问题,间接地与工资理论有关。

九、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意义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揭示了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手段加重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而且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为载体的,离不开商品交换关系。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工资理论也应该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一般意义。这一意义,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劳动力价值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普遍形式。只要搞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存在这一问题。

(二)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普遍性。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都是一样的,区别无非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体现的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有一点是不能否定的,这就是工资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市场经济中的两种基本的工资形式。

(四)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必然存在着工资的国民差异。

(五)比较工资的国民差异时,应从国际价值规律的应用来加以说明。

十、深化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若干方面

在新形势下,我们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这里提出五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所体现的经济关系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与按劳分配问题。

(三)工资与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问题。

(四)工资与剥削问题。

(五)工资的国民差异问题。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

孙开镛

中央财经大学

2002年4月24日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是《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二两篇的内容。《资本论》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从第二卷开始进入资本流通过程理论的研究。学习第二卷的方法,仍然是读原著。在第二卷需要读的章节有:第一篇一、二、三、四章,第二篇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第二篇中,七、八、九、十五、十六、十七章是必读的内容。

我要讲的专题的题目是“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我安排了四节:第一节,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对象。第二节,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三节,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核心问题。第四节,探索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资本论》一书的特殊性质在于它不直接解决人们的实际工作需要,而是提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循环和周转理论同样也属于基础理论范围,它不能立刻直截了当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这里安排了探索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问题。

第一节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运用的方法

一、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的形成过程

《资本论》第一卷是关于生产过程的理论,即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奠定了这一理论的基础。而循环和周转理论,或者说流通理论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1870年前后完成。

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写成了一部经济学手稿,叫《<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理论界一般地认为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一手稿的“资本”章中把流通过程列为第二篇,并在篇尾考察了有关循环和周转的问题。但这时的考察只是初步的,马克思还没有在科学上严密区分循环和周转问题,也就是说同时研究、同时叙述这两个问题,甚至是混同研究的。尽管如此,在这一草稿中有关循环和周转的一些基本的方面都已经涉及到了。首先,马克思确定了资本循环包括的两个要素,即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通过对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的研究,马克思说明了资本价值的增殖和增殖价值的实现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这是就流通理论提出来的一个基本矛盾。其次,马克思区别了资本运动的三个形式,也阐述了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再次,马克思还区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以及这种划分对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资本的平均周转。当然,从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来看,马克思对资本周转理论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弄懂。比如,在1858年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时,请教了资本周转和周转在不同企业中的差别以及周转对利润和价格的影响问题。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请教恩格斯关于机器设备更新的平均时间。到1859年,马克思把循环和周转理论列为“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大纲的研究内容。

进入60年代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完成了一部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这里,他也把资本流通过程列为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社会再生产问题,没有涉及到循环和周转。在1863—1865年,马克思又完成了一部新的手稿。这部手稿是继1861—1863年手稿之后,第一个系统地阐述资本流通理论的手稿,也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二卷写的第一部手稿。这部手稿的结构,大体上与《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一致。因此,可以说到1865年,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已经基本形成。到1866年,马克思集中精力准备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他用整整一年的时间修订、润色《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卷出版,与此同时,马克思积极准备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工作。从1865—1870年,马克思完成了第二卷的四部手稿。从1877年到病逝,马克思又写了四部手稿。也就是说,从6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一共写了八个第二卷的稿本。现在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第一部分的《资本论》第二卷的这个手稿,恩格斯说它是关于《资本论》第二卷唯一相当完整的修订稿。在这一部手稿里,详细地阐述了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问题。这一手稿的第一部分“资本循环理论”与我们现在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大体一致。手稿的第二部分“资本周转”经过恩格斯少量的文字修改后完全编入我们现在使用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所以,到1870年前后,马克思关于循环和周转理论已经完全形成。

讲述这一过程,是想让大家看出马克思对理论研究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按恩格斯的话说,马克思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无比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使他的那些伟大的发现达到最完美的程度。就是说,马克思做学问和做人,完全一致。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二、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对象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起源问题。剩余价值生产后,在理论上还包含在商品中,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为了把这一抽象的存在转化为现实,必须把这一商品出售,这样就超出了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就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是研究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目的是要揭示资本流通的规律,进一步揭示资本的阶级本质。这就是循环和周转理论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卷揭露了在生产过程内部隐藏的阶级关系,即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第二卷揭示的是在社会流通的形式上、表面上暴露出来的资本表示的阶级关系的新特点。从流通过程的现象看,剩余价值不仅是生产出来的,而且是通过流通而产生的。这是资本关系的新的表现,即掩盖了并且否定了作为阶级关系的存在。但在另一方面,流通理论又表示了在循环之外,在运动之外不存在阶级关系,也就是说,作为资本关系、阶级关系,它只能存在于资本流通的形式当中,离开资本流通的形式,就无法存在。

三、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方法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运用的是科学抽象法,是第一卷运用的科学抽象法的继续,或对科学抽象法的具体的应用。这表现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析到综合的科学抽象的过程中。

另外,马克思也突出地运用了数学方法,研究了资本周转的绝对的数量关系和相对的数量关系。而且在其他方面,马克思也没有离开过数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问题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单个资本运动。具体地说,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产业资本流通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马克思是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和运动的内容来分析关于产业资本的概念的。从形式上看,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经过了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资本采取的是货币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是生产资本形式。资本连续不断地通过同一些阶段的循环,就形成资本流通。就是说,资本流通是资本循环状态的理论概括。这一状态就是,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出卖阶段,经过采取货币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形成一个总循环,在总循环的过程中不停顿地、连续不断地运动,就是资本流通。

马克思认为,产业是一切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产业资本的实质,是唯一这样一种资本的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资本不仅仅是占有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而且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这是其它任何资本形式都不具备的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包含了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阶级对立关系的存在。这就是通过现象抽象出的产业资本的本质,也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具体的内在关系。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马克思研究产业资本运动,是从货币资本循环开始的。原因是,从方法论上讲,马克思既把货币资本循环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把货币资本循环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代表。也就是说,研究了货币资本循环,就可以了解其它资本形式的运动。

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即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阶段。这是在市场上,在流通领域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G—W

要分析这一购买行为,需要掌握三个要点:第一,购买到的物质在质的关系上的特殊性。劳动力的特殊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资料的特殊性是它在生产过程中吸收劳动量的物质,即生产过程中工人消耗的劳动量的吸收器。所以,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特殊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一般商品。因此,它具有了资本买卖的关系。

第二,购买行为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量上的关系。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是任意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是具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一比例关系怎么确定呢?就是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的量必须能够吸收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劳动量。也就是说,这一量的关系是由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量决定的。工人能够提供多少剩余劳动量,就必须多少生产资料。

第三,资本家的货币和劳动力为什么在流通过程中能够实现交换,而且为什么在交换之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领域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生产。马克思说,作为这一行为的基础的是分配。这里所谓的分配是作为行为基础的分配,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消费资料的分配,而是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就是说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一方面是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方面,工人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处在一个对立面。这就决定了二者的交换关系。所以,这一交换行为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作为这种行为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是雇佣工人作为一个出卖劳动力的阶级经常的、社会规模的存在。

这一购买行为结束后,货币形态转化为实物形态,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不能继续流通了。从而运动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生产阶段。

第二阶段,即生产阶段是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用公式表示就是:

G—W…P…W′

这一阶段是资本流通过程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上能够生产出剩余价值,能够给资本家创造利润。这一阶段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具体条件是:第一,资本家不但是货币所有者,而且也应是商品生产者。第二,工人必须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第三,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就是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都有高度的发展。生产过程结束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转化为一种新的产品。这种新的商品,从运动过程看,它与普通商品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作为资本运动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的商品,即它包含着剩余价值,所以它构成了商品资本。

这种商品资本必须出卖,这样资本循环就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出卖阶段,由商品资本再恢复到货币资本形态,而后重新循环。用公式表示就是:

W′—G′

分析完三个阶段后,马克思接着分析了货币资本运动的总循环。用公式表示就是:

G—W…P…W′—G′.G—W…P…W′—G′.G—W…P…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资本不但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代表,货币资本循环本身就指出了其它资本形式的循环。

二、产业资本循环三种形式各自的特点

三个资本循环在形式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所以首先从形式上就能看到他们的区别。用公式表示,货币资本的循环是G—G′;生产资本循环是P—P;商品资本循环是W′—W′。这种运动形式的不同,就反映了它们特点的不同。

货币资本循环的最大特点是它最明显地表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其它两个形式所没有反映的。同时,货币循环中没有消费。这一循环的片面性表现在生产过程是流通过程的媒介,好像剩余价值是由流通带来的,即货币带来了货币。这是货币资本循环本身最大的弱点。

其它两个循环的特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这里不在讲述。

三、资本循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资本循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论》第二卷第四章中,从三个循环因素的统一当中来考察资本的现实循环的。中心问题是要论证循环的连续性和实现连续性的条件。《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三章是分别研究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的。这里,假定为资本家的资本首先都投在货币资本上,而后货币资本又全部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而后全部生产资本又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全部商品资本又恢复到原来的货币资本形态。显然,这是以一种资本形式的一个阶段来进行研究的,这种研究的结果会出现资本循环的中断。因此,必须在理论上阐述连续性。所以,资本循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分析连续性。

分析研究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资本运动连续性的客观必然性。资本运动有客观必然的连续性,这是由三个规律决定的:一是社会化大生产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生产进入发达阶段后,必然都是社会化大生产。这是共性。二是社会化大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三是资本运动的规律,或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从这些规律来看,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表现为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周期循环,表现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不停的周期的循环。这就是连续性,把这些连续性集中在一起,就是资本的总循环。通过总循环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过程本身都表现为运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运动的结果。就是流通是生产过程的媒介,生产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货币资本是生产资本运动的前提,生产资本又是商品资本运动的前提,同时又是它们的结果。所以,连续性是必然的。

第二,资本运动连续性实现的条件。连续性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连续性的条件存在于资本运动的内部和外部。资本运动的内部就是企业,外部就是市场。连续性的第一个条件是,同一个资本必须按比例地分配在三种职能形式上。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要并列存在,就是同时同地按比例地分成三块。这一条件含盖了现代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资源的配置理论、市场理论等基础理论。第二个条件是,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进行,即必须在时间上有继起性。这一条件把刚才讲的现代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具体化了。企业自身是不能够具备这一条件,它存在于企业的外部。这一条件是企业运营资本的外部条件,即完善的市场环境、成熟的市场。从整体上看,这一条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是具备的。市场对企业的资本运行如此重要,是因为市场有以下三个重要性: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是生产过程的源和流;市场是生产过程运行的检验器和矫正器。就循环理论来说至少有这三条,当然概括整个《资本论》,市场理论就丰富了。可以说《资本论》是非常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包括西方经济学,还没有一本书超出《资本论》。第三个条件是,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统一,或连续性的内因和外因的结合。自主经营是根本,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前提。

从连续性的条件来看资本循环的总过程,可以看出资本在三种形式上的并列存在是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的前提。如果没有并列存在,就不能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而资本所以能够在空间上并列存在,也是在时间上相继运行的结果。空间上的并列和时间上的继续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

第三,资本循环连续性的重要性。连续性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对单个资本的重要性。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如果没有连续性就会破产,最终会毁灭。二,对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与个人资本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本的连续性比个人资本连续性更重要。如果社会资本中断,那就表明社会生产的全面危机。所以,即使在危机阶段,连续性也不能中断,不然社会就要灭亡。三,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说,连续性本身就是劳动生产力。

第三节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核心问题

资本周转理论的研究同资本循环理论一样,都是研究单个资本流通的。循环是处在抽象的基础上,周转是处于相对的具体形式上。关于资本周转理论的研究,整个第二篇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围绕着速度来展开的。所以,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速度问题。围绕着速度问题,第二篇的章节结构是从两个方面安排的:一是研究影响速度的因素。另一个是研究速度对资本生产的规模和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一、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联系与区别

这一内容是承上启下的部分。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共同点是:(1)都是单个资本的运动。(2)运动都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出卖阶段,都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

它们的区别是:(1)运用的公式有差别。循环理论运用的是货币资本运动的公式;周转理论在主要研究周转对价值增殖影响的时候用货币资本循环公式,在主要研究周转对产品形成影响的时候用生产资本运动的公式。(2)资本运动的状态不同。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一次性的状态;周转是把循环当作周期反复的过程来研究的。(3)运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量不同。循环是资本一次性的投放和一次性的回收;周转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量是周转循环往复多次运动的资本量。这是循环和周转理论研究的非常具体的区别。(4)理论思维的形式不同。循环是在抽象的形式下进行分析的;周转是在相对具体的形式下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个阶段。(5)理论研究的核心不一样。循环研究的核心是连续性;周转研究的核心是速度。

二、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针对这一部分读原著时,需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明确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是计算速度的两个指标。另一个是,研究资本周转速度本身对资本价值增殖影响的理论的和技术的前提。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及其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这里,需要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都是在生产资本范围内存在的。只有生产资本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形式的,而不是实质的。本质都是生产资本,其所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从价值流通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结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的因素。

四、劳动期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总起来看,劳动期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长,资本周转速度就慢;反之,则快。

五、资本周转速度与价值增殖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的:第一,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周转速度快,预付资本量就少;周转速度慢,预付资本就多。第二,对可变资本周转的影响。也就是对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马克思是从单个资本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和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的。单个资本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快,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多,反之,则少。把这一情况扩大到社会范围里,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考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把两类企业看作是全社会的两类,那么如果资本周转慢的企业在社会总资本构成中占的比例比较大的话,社会上就会出现对货币资本和生产要素资本需求量的大量的增加。从市场上就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会受到压力。社会有购买能力需求会增加,工资也会增加,物价也会提高,利息率也会上升,最严重的后果是比例的破坏。第三,对剩余价值流通的影响。

六、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速度问题。如果笼统地讲,速度快,年剩余价值率就高,利润率就大;速度慢,年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就小。具体说,可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一)比较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内容来看周转速度的重要性。

(二)从资本周转理论本身的结构体系来看周转速度的重要性。

(三)从挖掘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新的潜能以及它对生产规模的影响来看速度的重要性。

(四)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上来看速度的重要性。

第四节探索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

研究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实际上是研究《资本论》理论体系实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全面地研究了《资本论》的基础理论的实用性,才可能继承和发展《资本论》。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是针对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实践的实用性来讲的。这一理论仅对高级的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和高级的经济管理人员有用,普通人一般用不上。因此,它的实用性不是一般的、具体的琐碎的事情,而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决策性的应用。

一、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市场思想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的市场思想是研究其实用性的逻辑起点。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单个资本运行的市场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它是从微观的角度揭示了市场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顺利进行的重要性。

(一)资本循环连续性理论的市场思想

在讲第二个问题时,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资本循环连续性的理论在资本循环的全过程和资本运动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了市场的重要性和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特殊性。下面按循环的阶段来讲述这一问题。

在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上,资本家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购买行为和物质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重要性和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特殊性。从购买行为和购买的物质内容上看,在市场关系上表现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以及市场对小商品生产者和资本主义生产者的不同的重要性。由此看出它对不同生产者的重要性的差别。这样一种购买行为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样的经济关系也是根本没有的。这是一种资本交换的关系,它买到的物质是非常特殊的,二者结合起来生产剩余价值,这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也不存在。同时也可以看出市场对资本家的关系与小商品生产的关系的重要性是无法比较的。对一个小商品生产者来说,市场有无都无所谓。但对资本家来说就不同了,如果没有市场,如果买不到这些东西,他就会破产。更主要的是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关系的特殊性。这就是,从劳动力的总流通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商品和资本家的货币相交换,然后劳动者拿这些货币到消费品市场上购买消费品,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劳动者的消费是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从属于资本消费。这种生产关系在此之前从未有过。

在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上,生产依然不能离开市场。一方面,资本家要定期地给工人支付工资,而后工人又到市场上购买消费品。这是资本家间接地向市场投放货币,这是一种市场关系。另一方面,资本家要定期到市场购买生产资料,补充生产过程对生产要素的需要。这是资本家直接向市场投放货币。这两个方面的市场关系,说明商品生产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商品已经普遍化、市场化,不但消费资料商品化,生产资料也商品化。

在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上,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一个要点:总流通上升到循环过程的首位,体现出了流通对生产的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从商品资本循环才能看出生产和流通的关系。

(二)货币资本总循环理论的市场思想

应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首先,从整体上、全局上可以看出流通市场对生产的决定意义。其次,从循环看出市场的整体性。市场的整体性包括商品来源的全面性、国内市场的统一、世界市场的存在等三个要点。第三,从循环可以看出资本流通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是把社会上的一切生产都纳入商品生产轨道。它使用的主要手段是把一切商品生产都纳入资本的流通范围。资本流通的趋势就是统治,即资本的统治。资本有一种霸权的趋势,它首先在经济上取得霸权,而后在政治上取得霸权,实现资本统治的欲望。

(三)资本周转理论的市场思想

资本周转理论的市场思想,主要考察市场条件对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作用。包括流通时间、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和运输工具的好坏。

二、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

关于循环和周转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问题是探索的逻辑的自然发展。

资本循环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企业制度问题,但是资本循环连续性条件的理论和提高资本运动速度的理论从企业的内部的经营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体现出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它的特征。在循环和周转理论上,马克思是把资本家当作资本运动的主体,把资本作为运动的客体的,也就是说人的运动和物的运动或资本运动相结合而完成资本循环。资本家是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之前,要组建一个经济组织或经营组织,这一组织在理论上或概念上叫做企业。马克思的循环和周转理论就企业内部或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和外部的市场环境在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把循环连续性的两个条件结合到一起来看,为了实现资本必须按比例地分配在三种资本形态上,必须连续地进行循环。按比例分配的主体就是资本家、所有者。所有者首先要解决的是产权主体问题。在产权主体确定的前提下,有一个问题就是谁来配置资本,是所有者本人还是再雇佣一个经理。这就出现了现代企业的产权经营制度。企业是归资本家的,但是经营企业、分配资本的是经理们,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了。这正是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产生的根源。

管理是实现资本循环的连续性,提高周转的速度的必要因素。市场要求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说,科学管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条件是市场经济呼唤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关系孕育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主体明确、现代的经营机制、管理。一句话,市场经济关系是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而其成长成熟的环境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现代企业产生以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当中逐步地成长壮大,逐步地成熟,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西方世界的比较完善的、成熟的企业制度。因此,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有共性和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和个性。共性和一般性就是市场关系。特殊性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成长和成熟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关系孕育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成长和成熟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只有有了这两条才能过渡到第三个问题——探索运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

三、探索运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

研究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是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归宿。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没有提出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更不可能提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在贴理论标签,而是既在理论上有出发点有依据,而且现实上也有出发点和依据。一方面,从理论上看,循环周转理论含盖着市场经济思想以及由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思想。另一方面,从现实上看,我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际的出发点。

依据这一出发点,探索应包括两个方面: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是产权关系,一方面是经营管理。为此,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着手,通过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来论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经济组织形式,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因此,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经济学手稿》

顾海良

武汉大学

2002年5月6日

马克思的《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在国内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其原因之一,是在这此之前我们没有很多的条件,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知之甚少,到底马克思生前留下哪些《经济学手稿》,国内知道的并不多。到20世纪70年代初,原苏联学者开始大量出版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这样它才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理论。国内在80初以后才开始逐渐认识和了解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有很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生前留下的手稿很多,有的我们国内已经翻译成书,比如很著名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两册);1863年的经济学手稿(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26卷和48卷);还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从广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还包括他临终前5年所留下的两部著名的手稿,一个是《人类学笔记》,一个是《历史学笔记》。这些手稿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中心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高峰,比如,在70年代关于早期马克思的研究,或者是关于青年马克思的研究是一个重点,这主要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在80年代以后,又对晚年马克思进行研究。因为晚年马克思留下了很多值得人们关心的问题,比如,最近几年国内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或关于世界历史的问题,或者叫做东方社会问题。除了这个整部手稿的研究之外,最近几年对于马克思的一些重要的思想,人们也在寻求一些新的理论研究的视野,比如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问题。现在人们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斯大林给予一个比较明确的论述的,在马克思那里没有这五个阶段的社会进化的理论。马克思只有关于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类社会早期,因为那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地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以就形成一种以血缘、家庭、氏族为纽带的生产关系或者生产方式。而后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借助于物把它连接起来,这时候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有了独立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能力,因而人可以独立生活下去。但是,由于分工的原因,人只能生产一部分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以人的生存要借助于物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人得到全面发展要建立在高水平的生产基础上,它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这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很多人认为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思想的真谛所在。而这些思想就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来的,其中马克思对这个理论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论述。另外,我们在讨论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时候,非常关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而这个论断的主要思想也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提出来的。我们现在探讨的很多的理论问题,就是在马克思生前公开发表的著作中没有的思想,我们现在可以在他的经济学手稿中发现。所以,这也是人们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现在通俗的讲马克思为了创作《资本论》花费了40年的时间,即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学到1883年去世。可以说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在一般意义上,这种说法没有错误。但是要从学理上来讲,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马克思在1843年研究经济学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写出《资本论》,或者他写的书并不叫《资本论》。现在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常常犯这种学理上的错误,这一点需要注意。

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和第二版,我们现在读的是第四版,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整理出来的。《资本论》的第一卷在1866年完成。《资本论》的第二卷,马克思生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稿子,恩格斯根据马克思在1863、1865年写的手稿整理出版了第二卷。《资本论》的第三卷也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1863、1865年的手稿而整理出版的,而且据专家考证,第三卷的手稿比第二卷的手稿写的还要早。现在《资本论》的第四卷是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所以,按现在我们看到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到第四卷来讲,第四卷写的最早,写于1860到1863年,然后是第三卷,写于1863到1865年,然后是第二卷,也是写于1863到1865年,然后是第一卷,写于1866年。所以按马克思自己创作《资本论》的时间来说,现在的四卷本的时间是倒过来的,现在的顺序是违背了马克思本人当初写作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中恩格斯写了一个序言,提到他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除了非改动不可的文字外,一个字也没改动。但是,现在的研究者发现,恩格斯不仅不是一字没改,而且改了很多,不仅改了很多,甚至对马克思原来的问题还说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一问题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法国著名学者Ruble发现。他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叫做《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之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恩格斯创立。这篇文章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必读的一个文献,篇幅很短,是一个演讲稿,有九点内容。他在1974年的时候,就发现恩格斯并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的原稿整理《资本论》第二卷。为此,他自己编了一本《资本论》第二卷,有一定学术价值。最近,很多学者在辩论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时候,发现恩格斯整理第三卷的时候也并不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非改不可的时候才改动,不是非改不可的时候他也改了。到底现在读到的第二卷、第三卷和马克思的本意有多大差别?或者假如马克思本人来写《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会是什么样呢?这又成为一个问题。进一步的研究问题是,到底《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思想的著作,还是部分经济思想的著作?这又成为现在争论的热点问题。Rubel等一些学者在70年代也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是一个很小的一部分。现在形成一个共识,《资本论》至少是马克思没有完成的经济学著作,因为马克思生前给自己勾画了一个宏伟的,或者叫恢宏的经济学的写作计划。

按Rubel的说法,《资本论》只是马克思计划要写的经济学巨著的1/24。因为马克思生前提出了一个写作计划,这个计划我们通常称作六册写作制,第一册是关于资本;第二册是土地所有制;第三册是雇佣劳动;第四册是国家;第五册是对外贸易;第六册是世界市场。马克思又把第一册《资本》分成四篇,第一篇是资本一般,第二篇是竞争,第三篇是信用,第四篇是股份资本。所以,《资本论》只是六册写作计划中第一册第一篇“资本一般”的内容。所以,Rubel说《资本论》只是马克思经济巨著的1/24。这个说法很机械,但是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论》并不是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全貌,它只是马克思经济学整个体系的开头部分,就是《资本》册的“资本一般”。所以,我们现在读《资本论》时感到理解上有很多问题,比如《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始终没有提到竞争。这个竞争的问题按照马克思当时的说法就是关于许多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的六册结构计划中的关于国家问题、对外贸易问题、世界市场问题等等,使我们会有一个新的视角、新的视点来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从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学的研究者,特别是作为《资本论》的研究者,我觉得应该探讨这些问题。

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走过了哪些重要的阶段,叫做“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关于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与经济史领域其它研究一样,也要遵循基本方法。所以,关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这一大问题我想讲两点,第一是讲一下方法问题,第二是讲一下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主要阶段。

(一)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方法

关于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我想在方法上还是遵循马克思本人的一些思想方法。这里要关注两个词: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构。什么叫过程?对于经济思想的过程,人们有一个坏习惯,往往把一个人的经济思想人为地划成几个阶段,而划分这个阶段又往往与重大的历史事件为标志,往往把思想的历程与历史事件的历程看作是同步的,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误区。实际上,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经济史上重大事件发展同步的可能性很小,而异步是常规。一个人的经济思想形成可能超前于经济事件的发生,也可能滞后于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所以,经济思想的变化和重大经济事件变化的同步是偶然的,异步可以说是必然的。仅仅按照历史事件来划分一个人的思想变化,包括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变化,是不符合经济思想自身规律。所以,研究经济思想史,首先应该有一个过程的描述或者概括。假如没有对过程的理解、描述和概括,那就很难对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做出准确的判断。我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并不刻意的给它划分几个阶段,而通常是以年代自然顺序来描述他的经济思想的,即按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来描述他的经济思想的。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轨迹和脉络。

第二点是要把握结构层次。因为经济思想的发展,往往通过理论的发展、体系的形成和最终成果的完成来体现。人们思想的最终结果会反映在其著作上,而这个著作所包含的理念、概念、范畴又是他思想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要把握住这个结构。结构的概念,按马克思本人的理解有三个含义:

第一,对象的结构,就是怎么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对对象结构的理解程度,是经济思想发展程度的基础。大凡经济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都是对对象的结构有一个新的理解。对对象结构的理解是经济思想创新的一个前提。而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起点就是对对象结构有一个新的理解,即对资产阶级社会,或者讲的现代社会的新理解。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很少用“资本主义社会”一词,原因是“资本主义”这个词1854年才第一次收录到《牛津辞典》,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这个词还是新词。以“资本主义”这个词作为对那个社会的研究著作,是从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所以,马克思讲的对象的结构,主要是当时那个社会的客观存在的内部结构,用哲学的术语讲,就是对客体的认识。

第二,思想、思维的结构。对象的结构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看思维的结构对对象的结构反映到什么程度,就是说思维的结构是在对对象的结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对思维的结构,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思维的结构就是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也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思维结构的成熟程度,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的范畴和概念的产生;二是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形成;三是逻辑起点范畴的形成,这是反映一个思维结构成熟程度的标志。有一套新的概念和范畴,理解了概念和范畴之间的关系,最后就产生了一个起始范畴或起点范畴,就是找到了逻辑起点。思维的结构是理论创新的关键,用我们现在惯常的说法就是形成了新的范式。这是我们衡量马克思思维结构发展程度应该把握的三个基本的东西。

第三,外在形式。思维的结构要通过文字和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表现就是形式的结构,即著作的篇章结构。

(二)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我把它分为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

1.40年代。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有一个很特殊的过程,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在1843年以前对经济学一窍不通,也就是说1843年以前,马克思没有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30年代末,马克思首先进行的是对宗教的批判。他了解了费尔巴哈以后,以对宗教的批判作为自己思想发展的起点。显然,他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从宗教的批判进入到了哲学的批判,再由哲学的批判又进入到国家与法的批判,最后对黑格尔的批判是落实在法哲学的批判上。在对国家和法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认识到国家与法无非是维护当时私有制的,所以又进入到对私有制的批判。这个思想脉络和过程,正好是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进到对上层建筑的批判,从对上层建筑的批判,进入到对经济关系的批判。也就是说从对社会的观念形态的批判逐步深入到对那个社会本质社会关系的批判,即经济关系的批判。

循着这一思路,马克思从1843年起决定开始对他所不熟悉的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所以,1843年成为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起点年份。在此之前,他经过了一系列理论批判,做了重要准备,这就形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马克思试图写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但不是严格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是用哲学语言来探讨经济问题的著作。这是马克思在当时对经济理论的第一次探索。这一探索中,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的矛盾主要抓住了两个概念,一是私有制,一个是异化劳动。他认为就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大的弊端。但是,当时马克思是一个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他反对劳动价值论,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研究的一个新的问题。马克思反对劳动价值论,原因很简单,他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抽象了“竞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极其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认为,讨论劳动价值的时候抽象了竞争,而资本主义离开竞争就无法存在,居然把竞争可以抽象掉,那么所谈的这个概念就毫无疑义了。所以,马克思当时是一个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反对主要是从方法上来思考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即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这是最明显的资本主义不合理的表象。对那个社会现实的批判,我想这是他第一个著作的一个探索,一个思想的脉络。

当手稿完成以后,马克思没有进一步研究关于市民社会问题,就是他讲的经济关系问题。也就是经济关系这个黑箱马克思并没有打开。因为马克思缺少一个方法的基础,缺少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所以停留在这一点,没有继续对这个经济关系进行深入的解读,而是反过来把他原来批判的过程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形成一个基本的、新的方法。这样就产生了1844年下半年的《神圣家族》和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此来理解整个社会结构和理解这个经济关系的结构。这两部著作和手稿,奠定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一旦唯物史观的方法出现以后,马克思就有了打开经济关系黑箱的工具,形成了他的思想范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范畴和概念。所以,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以后,1845年到1846年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来讲,是提供了一个根本的思想方法的阶段,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正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他开始接受劳动价值论,由一个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转变为劳动价值论的赞成者。

1845、1846年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1846年以后,马克思在经济学上取得三个重大成果:第一,把唯物史观运用到经济学上,取得了一个方法上的成就,这就是他的《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解决的是一个经济学的方法问题,也就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开始接受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这时候马克思俨然是一位正统的李嘉图崇拜者。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只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理解劳动价值论问题,而劳动价值论本身并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东西。第二,由于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在经济学中把握了当时经济关系的本质,发表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这个演讲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轴心关系,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但这个演讲仍然是一个现实的批判,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而不是一个理论体系的批判。第三,把他的经济学思想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发表了著名的《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因为当时在英国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争论比较多,焦点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贸易问题,一个是货币问题。在1848、1849年的时候,货币学派和银行学派当时为货币问题争论的很激烈。所以,马克思把他的理论应用于当时现实问题的探讨,发表了《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这三个成果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以后再来研究经济问题所发生的重大的变化。

作为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总结,就是1848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述。但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或者在写作《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还没有创立。

2.5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是50年代初的1850、1851、1852、1853这四年。这个期间马克思开始重新研究被40年代末爆发的欧洲革命所中断经济学。所以,50年代初,叫做马克思重新研究经济学的时期,这一时期他写了著名的《伦敦笔记》。

中期是1853年到1856年。这段时间是马克思一生中生活最贫困的时期且家庭最不幸的时候,生活压力极其重大。所以1853年以后,马克思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断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开始靠写稿子为生。所以,有三年左右的时间,马克思为了维持贫困的生活,不得不中断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到1856年(称为50年代后期)的时候,马克思看到欧洲将出现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他当时有个观点,就是危机之后革命就将来临),所以他感到在革命来临之前要完成他的经济学著作。因此,1856、1857年以后,他决定回到经济学的写作上。当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恩格斯开始独立经商,有权利把部分赚到的钱给马克思以维持其生活,这使得马克思的生活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当然更重要的是马克思预计到新的危机将引起新的革命,他要在新的革命到来之前完成他的经济学写作。

后期是1857年以后。马克思所预言的经济危机是来临了,但是经济危机以后的革命并未出现。但是,马克思在这个过程中却发动了一场经济学革命,他的经济学的理论著作由原来对现实的批判转变为理论体系的批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结果,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真正的经济学著作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3.60年代。60年代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是1861年到1863年,是马克思继续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的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1860年舍项掉呢?因为马克思在1860年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一个叫福格特的德国人写了一本书,攻击马克思和他的共产主义同盟,用了很多诽谤性的材料。为了维护共产主义同盟的声誉和他本人的声誉,马克思暂且中断了经济学写作,开始写了一本很厚的著作叫《福格特先生》,来反驳福格特对共产主义同盟的诬蔑。在《福格特先生》中马克思把他的律师天才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福格特先生》作为一种辩护词,作为一种申辩,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在法律专业上的成就。到1862年年底,马克思决定把他的著作的名称由原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改为《资本论》,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资本论》的副标题。马克思有了这个主张以后,继续写1861、1863年手稿,到63年为止,马克思就不再打算继续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所以第二分册没有写完。

中期是从1863年到1867年,是写作《资本论》和《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的时期。从1863年开始马克思决定单独出版《资本论》,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到1865年三卷手稿基本完成,66年整理出版第一卷,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正式出版。这里,从严格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上面必须讲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因为德文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我们现在读的第四版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关于“价值形式”。德文第一版中“价值形式”作为附录放在最后的,而德文第二版中马克思决定把它移到正文中来,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形式。

后期是1867年以后。马克思继续修订《资本论》德文第二版和校订《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一直到1871年。

4.70年代到马克思去世。这个年代是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一个关键年份。以前人们总认为,70年代以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为了写作《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特别是第三卷,恩格斯似乎也有这样的观点。但是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可能不完全正确。70年代后马克思生命的最后12年,特别是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43年马克思对对象的结构有一种理解,这个对象的结构限定在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但是1871年以后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对象的结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研究世界历史。也就是说60年代末以前马克思主要是以西欧社会发展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而70年代初以后马克思试图把他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世界历史,即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演进的一种研究。所以,对象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对象结构的变化,显然会引起思维结构的变化,也可能产生后来的形式结构的变化。对象结构上升为世界历史,是因为当时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超越于西欧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马克思又把自己的视野转到对东方社会的研究,转到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研究。马克思在他生命的最后5年留下了两部手稿,第一部是《人类学笔记》,专门研究东方社会的社会过渡问题。第二部是《历史学笔记》,这是研究西欧社会怎样走向资本主义问题的。所以,在70年代以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视野,即对象的结构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化。认为70年代以后马克思仅仅在写《资本论》的第二卷、第三卷的说法,是传统的观点,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可能马克思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开始研究世界历史的问题,或者研究东方社会的问题,或者说研究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

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概貌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创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经济学手稿》创作的前期

这是从1843年到1856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基本上是以现实的批判为主,即都是对当时现成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同时,他留下的《经济学手稿》基本上以摘录和摘要为主的手稿。

这一时期马克思留下了五部手稿:第一部是《巴黎笔记》,是1843到1845年在巴黎期间写的。包括七个笔记本,是马克思最早的一部经济学手稿。我们叫它笔记,是因为大部分是摘录;第二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部是《布鲁塞尔笔记》。是在1845年1月移居到比利时时留下的一些经济学手稿;第四部是《曼彻斯特笔记》。1845年的7至8月写于英国的曼彻斯特;第五部是《伦敦笔记》,写于1850至1853年。这是马克思早期最重要的经济学手稿,有24个笔记本,总共是1250页。这里面几乎包括了当时在大英博物馆能够找到的所有经济学家重要的论述。

(二)《经济学手稿》创作的中期

这是从1857年到1871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理论体系的批判,就是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是一些论述性的手稿;内容上由《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转到《资本论》体系。

这一时期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创作阶段,从1857年到1863年。第二是《资本论》创作阶段,从1863年到1871年。

1.《政治经济学批判》创作阶段

按照马克思1857年的设想,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应该是六册:第一册是资本;第二册是土地所有制,又叫做地权;第三个就是雇佣劳动;第四册是国家;第五册就是对外贸易,或叫做国家对外、对外经济;第六册就是世界市场。这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构,我们称它六册,就是他想写六本书。马克思认为前三个研究的是当时经济关系中主要的三个方面,而后研究的国家,是经济关系意义上的国家。前三个因素的统一只能统一在国家上,就是从国家这个层次来研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马克思说国家是一个国家经济关系的整体,或者说是对一国经济关系的概括。马克思是在国家这个层次上对前面论述的三个部分进行概括,论述完国家后就要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这时候“国家”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独立单位,就是国家对外或者叫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所讲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是经济运行中的单独的单位和分子,叫做对外贸易或者国家对外。最后是研究世界市场,把这些国家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整体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这样就达到了它所讲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高层次。所以,马克思整个经济学体系应该是这样一个体系,即先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最主要的部分三大阶级、三大经济入手,然后统一在国家这个层次上,然后进入到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再然后就是统一于世界市场。这就是他所讲的著名的六册结构制。

而马克思认为他的论述要从资本开始,所以他就把“资本”分做四篇。第一篇就是资本一般;第二篇是竞争,竞争又叫许多资本;第三是信用;第四是股份资本,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的最高形态。从资本到竞争,到信用,再到股份资本,这是资本对自身的扬弃。马克思把资本一般又分为三章,对这三章马克思在很多场合用了黑格尔的一套范畴即一般、特殊、个别。一般就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特殊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个别就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即资本生产的总过程、资本的流通总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就形成了他所构想的六册结构计划。马克思把“资本”中的“资本一般”分作这样几个部分之后,在1863年就把“资本一般”作为单独的东西拿出来。也就是说马克思六册结构计划中的第一册第一篇中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后来讲的《资本论》。现在学术界争论是,原苏联学者认为马克思起先是六册计划,后来形成《资本论》以后把这些全部放弃了。现在通过研究《经济学手稿》以后发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以后并没有放弃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只是把《资本论》作为它整个六册计划的开头部分。

这个结构的合理性在于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了对国家的研究在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意义。这是在斯密的理论基础上的创新。斯密有对外贸易理论,但对外贸易的主体是什么,它并没有论述。所以,马克思的创新是在对三个纷争的基础上有一个国家经济关系统一的论述,然后又把国家作为分子,看作是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而把它分开,这个是讲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然后再来一个总和,从整体上理解世界市场。这个合理性在于马克思当时对于整个经济学结构的理解,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走向的。因为当时并没出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当时的对外贸易也是不完整的,只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而没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众多的对外贸易。当然马克思在国家之后,不仅讨论对外贸易,还要讨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总和的世界市场。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不是一种有形的贸易市场,而是世界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一种经济关系意义上的世界市场。

我们现在的研究认为,《资本论》并没有改变六册结构计划,或者按Rubel的说法,马克思只完成了六册写作计划中的1/4,所以《资本论》只是马克思经济著作的1/24的内容。另外一个具体的意义就是,马克思对最本质的关系已经做了论述。后来的马克思经济学应该在竞争问题上,应该在信用问题上,应该在股份资本的问题上,等等其他的问题上做一个更多的理论的研究、理论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马克思并没有终结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考虑现在《资本论》第三卷编的合理不合理。因为《资本论》第三卷把信用和股份资本作为总过程的内容编进去了,这样编进去实际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的本意是在资本一般的基础上首先加入竞争的因素,了解资本与资本的关系。由于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有集中和积聚的关系,所以必须有信用建立其中。信用是竞争的结果,又是股份资本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马克思认为,股份资本是对个别资本的扬弃,也是资本的扬弃。这样,整个“资本”章就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再论述土地所有制,再论述雇佣劳动,再然后是三者的统一,然后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后是世界市场。这就是我们讲的1857—1871年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创作中期所讲的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体系到《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变化。

《政治经济学批判》创作阶段,马克思留下了三部著作:

第一部就是最著名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是马克思留下的经济学手稿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手稿。我认为这是中年马克思理论观点的集大成。因为这一手稿不仅是经济学手稿,也是他对哲学、历史学,包括当时还没有的社会学的很多观点的综合。这个手稿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加上后面的索引是四部分内容:

第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是马克思留下的一部没有完成的手稿。马克思认为把要论述的问题预先说出来不大合适,所以手稿写了一半就没再写下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所有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人必读的一部书,也是马克思留下的一篇比较难懂得的文章。这是我们了解马克思的重要文献,对经济学的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因为正是在《导言》中马克思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辨证关系,同时在这个四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阐述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辨证关系,勾画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体关系,强调了总体中生产的统治地位的作用,以及生产同交换、分配、消费的辨证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另外,在《导言》中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严格的讲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是我们现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规范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现在对经济学的研究人们强调经济学的时政性,即现实批判问题。这是对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进行规范性的研究,必须进行体系性的研究。规范和时政研究之间有差距,但是不能因为规范研究不能解决时政问题,而否认规范研究的必要性,规范研究也应该为时政研究提供一些方法论和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的经济学假如说有不足,就是以前较少或者不重视时政研究,不重视对策研究。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什么缺陷和不足,因为马克思从1857、1858年写的《导言》开始,他就改变了原来现实的批判,转变为理论体系的批判,要从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畴开始研究起,逐渐增加具体的规定性,最后达到具体的思维中的反映,或者思维对具体的反映。所以,《导言》中有一个政治经济的方法,就是专门阐述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内涵。我认为马克思总体方法论中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方法,是《导言》给我们留下的第二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导言》留下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导言》中的最后一节。最后一节没写完,但是马克思在这一节的标题中勾画了他对社会总体的理解。这个社会总体是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包括文化观念等等。但是给人们留下的一个课题,马克思把社会总体的最高点列为家庭关系。我们就不知道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结构的最高点是家庭和价值关系,现在有些学者专门在研究这个问题。总之,在《导言》中,马克思留下了关于社会整体结构的一个思路,这个思路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没最终告诉人们,只留下了《导言》这样一个材料。

第二,关于巴师夏和凯里的短篇论文,是在1857年7月写的。这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著作逻辑起点的一个尝试。他当时认为对巴师夏和凯里的经济学的批判能作为他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当然很快马克思回过头来写《导言》。《导言》在方法论的构思上提出的最抽象的范畴有三个:劳动、交换价值和货币。马克思认为这是最抽象的范畴,就是逻辑起点问题。

第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全文。这一手稿的主体内容包括两章,即“货币章”和“资本章”。在写“货币章”时,马克思是从批判蒲鲁东派分子达里蒙的《论银行的改革》一书开始写起的。马克思在批判这本书时,谈到了货币理论,又从货币理论谈到了交换价值,再由交换价值找到了价值的本源,最后从价值又找到了商品这个范畴的逻辑起点。所以,在写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第三部分“货币章”的开头部分第二笔记本的时候,马克思就找到了他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即商品、价值。由此,马克思就完成了思维结构的创作和形成过程。后来马克思就把商品作为自己的起点范畴,作为逻辑起点。所以,写完“货币章”和“资本章”以后,马克思又写了一个“价值”,我们叫它“价值章”。“价值章”就两页,开头就是从商品开始的。然后马克思在“价值章”上面写了一个“一”,等于是第一章,回过头来给货币章写上“二”,给资本章写上“三”,这样就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价值章”、“货币章”、“资本章”三章。

所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主要是“货币章”和“资本章”。“货币章”是马克思对货币理论的进行的科学革命,对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是在“货币章”里面完成的。刚才提到的人发展的三种形态,也是在货币章里提到的。“货币章”里面对货币本身提出的三种规定,与我们现在所讲的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不一样的。在“资本章”里,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的总过程。也就在写“货币章”的时候,马克思形成了六册结构,在《导言》中有个五篇结构,把经济著作原来写成五篇,然后在五篇的基础上改为六册结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过六册结构“资本章”的三个方案,用黑格尔的资本的一般性、特殊性、个别性来勾画他对“资本章”的整体构想。

“资本章”的最后,马克思提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即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问题。我认为整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中年马克思思想的集大成,这是有根据的。就是在这一手稿中,除了经济学之外,还有有关哲学的很多内容,特别是现在研究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该说马克思在这一手稿中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做了一个最深刻的论述。还谈到了人的自由时间的问题,谈到了人的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谈到了人怎么处理自己闲暇时间的问题,等等。所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第三部分构成了这一手稿的主体部分。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马克思为这一篇的索引。这个提纲和索引,对我们现在了解这一手稿的结构有很大帮助。

第二部著作是《1858—1859年经济学手稿》。这一手稿很少,马克思为了按照六册计划写他的经济学著作,在1858年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就是资本册“资本一般”的开头部分。为了写这个不长的小册子,马克思写了一些手稿,留下了一些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的手稿。这一手稿构成了一些短篇的东西,有的收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里面,有的没收进去。马克思对这个分册有个序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就是马克思给六册计划写的序言。在这个序言里,马克思经典的表述了他的唯物史观,还指出他的著作分为六册。这是马克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可以叫做唯一的一次公开说明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分为六册。

第三部著作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出版,紧接着马克思要写第二册。因为第一分册只写了“商品”和“货币”两章,没有写“资本章”。所以,《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就是从“资本”开始写起的,这一手稿的封面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第三章资本”。马克思从资本、劳动力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写这一章的。写到第五个笔记本的时候,马克思停止写作,开始写一个专门思想史方面的书,就是现在我们读到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样,从第一到第五个笔记本构成《资本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开头,第六到十五个笔记本变成剩余价值理论史,第16个笔记本是回过头接着第5个笔记本写的。这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一共有23个笔记本,是马克思留下的篇幅最大的经济学手稿。考茨基和前苏联学者把中间的10个笔记本编成了《资本论》的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

在1862年年底,马克思决定把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改为《资本论》。1862年12.月24日马克思给库格曼的一封信里明确地提出了他要写作的书的正标题叫《资本论》,副标题叫《政治经济学批判》。但是马克斯并没有马上中断第二卷的写作,一直写到1863年的5月。《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自己的生产价值理论,也第一次创立了地租理论。当然,也对剩余价值理论史做了系统的论述。

2.《资本论》创造阶段

《资本论》创造阶段主要是两个手稿:一个是《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三卷完整的手稿。1866年马克思把开头的第一卷部分作为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的基础手稿而使用了。剩下的《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稿和第三卷的手稿,据专家考证,马克思是先写第三卷手稿的一半,大概在64年,然后续写《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稿,写完以后回过头来又写《资本论》第三卷的后半部分。所以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大概在64到65年就完成了,然后63年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66年开始用做正式出版的第一卷的底稿,剩下的那一章没放到《资本论》的第一卷,就是“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后来恩格斯编《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就是根据《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编写的。

除了这个手稿之外,1863到1871年马克思还出了一个《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和德文第二版,还有一个法文版。

(三)《经济学手稿》创作的后期

从1872年到1883年。这个时期马克思留下的最重要的文献就是《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这是属于广义经济学的含义。

三、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意义

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意义,我想用四句话概括:

第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科学实验的记录。马克思一辈子从事经济科学的研究,是一个不断科学实验的过程,而《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科学实验的记录。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原始资料,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怎样应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科学革命和理论创新的记录。

第二,《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宝贵的理论遗产。我们现在只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他的理论遗产,我们更应该知道马克思留下的他生前没有发表过的一些宝贵的经济学理论,这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是全面理解《资本论》的重要的理论档案。我认为,不了解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人是无法完整地、真正地理解《资本论》的。现在人们研究《资本论》时,总是从《资本论》到《资本论》,脱离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总体,脱离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总体,也脱离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总体。这样是无法读懂《资本论》的。所以,怎么样用更广阔的视野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我认为是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可以认为《经济学手稿》是全面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的理论档案。

第四,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是我们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的基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有很多他生前没有发表的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对理解马克思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启发,对我们理解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启发。比如,马克思的六册结构计划,他所构想的国家,所构想的对外贸易,所构想世界市场,等等,正是我们现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领域。通过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发觉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的想法,然后结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结合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国家经济的理论、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所以,我认为不学习、不研究《经济学手稿》,就会在很多场合出现误解马克思的这样一个结果。把马克思的理论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面或很窄的视野里面,是不能反应马克思思想的全貌的。当然,我讲这个话并不是让大家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一个万古不变的教条,只能循着马克思已经走过的路,已经说过的话走下去。对马克思的学习,应该理解马克思,了解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立足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理论,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