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abled html5:雷竹栽培覆盖技术校本教材(六)(奉化市溪口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9:49:14

雷竹栽培覆盖技术校本教材(六)

七、雷竹秋季出笋技术(二季出笋培育技术)

   雷竹秋笋生产就是把原来雷竹“冬孵(覆盖)冬出”提前至 “秋孵(覆盖)秋出”且能二次出笋。雷竹在丰产培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肥水管理,充分满足雷竹林生长的营养需要和水分需要。雷竹在秋季能第二次出笋,每亩产秋笋可达200公斤。秋笋出土时间一般为9月份至11月份,出笋期90天左右。秋笋市场价最高达每公斤20元。“物以稀为贵”,秋笋价格好,销路好,效益好。秋季二次出笋不仅在秋季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雷竹笋,丰富了市场,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雷竹林的经济效益。雷竹二季出笋培育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使人们对散生竹林笋芽分化的理论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竹林的生长规律,为食用竹笋栽培提供了新的理论论据。

〈一〉笋芽周年分化的理论

一般经营的材用竹林,具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大年出笋成竹,小年换叶长鞭,以2年为1个周期。在管理较差、养分不足的竹林中,小年出笋极少甚至不出笋。而在人工经营管理的笋用竹林中,大部分为花年竹林,大小年不分明,每年春大都出笋长竹。从以上可以看出竹林的出笋有21次和11次两种,引起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营养问题。在营养不足的竹林中,竹生长的节律缓慢,以2年为1个周期,在竹林中增施肥料,小年竹笋明显增加,通过小年竹笋的留养,进一步加强培育管理,增施肥料,可逐步改造成花年竹林。一般新造的竹林都表现为花年竹林,年年出笋,如任其自然,不进行培育管理,则花年竹林逐步变成大小年的竹林。在其变化过程中,人为的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培育管理,人为地挖1年,留1年,使其形成大小年的竹林。在2年出笋1次的竹林中,笋芽2年分化1次,在花年竹林中笋芽1年分化1次。在高度集约的笋用竹林中,1年则有2次笋芽分化。在施肥较多、养分充足的竹林中,每年89月笋芽开始分化,春季竹笋出土后,积极地挖去初期竹笋,控制调节了整个竹林生长和养分分配,促进了受抑制休眠芽的萌发,使竹笋进行第二次分化。

雷竹竹笋个体较小,一般1年出笋1次,其生长节律快,雷竹的出笋期早,一般89月笋芽开始分化,春季进行第二次分化。影响雷竹笋芽分化的主要因素有养分、水分、温度及顶端优势等,在早出高产集约经营的竹园中,由于采取了14次施肥,2次浇水,冬季进行覆盖保温,并进行积极挖笋,控制竹笋生长的顶端优势,调节竹林养分分配,使地下竹鞭同年生长,鞭上的笋芽逐渐成熟分化,二季笋芽分化的时间逐渐延长并衔接,笋芽分化周年进行.从而达到四季出笋。笋芽周年分化的内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 影响二季出笋的主要因子

影响雷竹二季出笋的主要因子是养分与水分。一般竹林 89月笋芽开始分化,1011月笋芽膨大生长,12月一翌年2月由于低温少雨,笋芽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34月出笋出土,5月新竹生长,67月竹鞭发鞭生长,1年形成了1个生长周期。加强肥水管理后,竹林生长对养分、水分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竹鞭的生长和笋芽的分化就能在各生长期中穿插进行。采取早出高产技术后,由于加强了肥水管理,提高了冬季土壤的温度,使竹林提早了出笋,提早了母竹留养,提早了竹林的恢复,提早了发鞭和笋芽的分化,在秋季如雨水充足或进行人工浇灌,就能第二次出笋。雷竹由1年出笋1次培育成1年出笋2次,关键是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满足竹林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缩短雷竹的生长周期。

我地有小气候,雨水多,空气温度大,日夜温差大,冬季冷得早,有利于养分积累,有利于提早覆盖。

〈三〉 二季出笋主要技术

二季出笋主要技术是在早出高产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早施重肥与适时浇水。

  1、早施重肥。 新竹成林后,应及时早施重肥,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进行,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可以利用覆盖物作为有机肥料,再施尿素50公斤。施肥后结合松土,将肥料翻人土中。9月初再进行施肥,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浅翻入土中,结合浇水进行。

2、适时浇水。 秋季89月多高温易干旱,为满足竹笋出土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应适时浇水。浇水量应根据降雨情况及土壤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每亩每次浇水15000公斤左右,以浇透为宜。天气继续干旱可每隔10天浇1次,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灌溉或喷灌。

3、提早进行覆盖。 根据笋芽分化情况,提早进行覆盖,一般在10月上、中旬进行。覆盖物采用砻糠、稻草、竹叶、鸭肥、鸡粪等。覆盖20厘米左右,温度控制在20℃一25℃左右。覆盖层以保湿作用为主。

4、增加覆盖物厚度。 待进入冬季再增加覆盖物厚度至30厘米,温度同样控制在20℃一25℃左右,促使雷竹二次出笋。

〈四〉 雷竹秋季出笋试验后的经验与教训

200712 3日上午,溪口镇成校、科协邀请5户雷竹秋季出笋示范户召开座谈会:谈谈秋季出笋试验后各自的经验与教训。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供广大竹农参考。

1、岩头村示范户毛华方 (雷竹试验地2亩)

7月上旬施复合肥3袋,每亩抽水2小时;8月份雨水充沛,又连续施复合肥两次,每次1袋,由于肥水充足,促使“八月小笋”旺发,2亩雷竹共掘鲜笋2800多元;117日砻糠覆盖前施复合肥3袋,鸭肥14000斤,结合浇水盖砻糠15公分厚,3天后出笋,到111日共掘雷笋5204斤,产值30113元。

经验:抓好雷竹前期培育管理,促使竹鞭快速健康生长。教训:秋季出笋覆盖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雷笋的质量、

产量及雷竹的正常生长。

2、许江岸村示范户张才义 (雷竹试验地1亩)

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各施复合肥2袋,其中6月中旬、8月上旬结合施肥各抽水2个多小时,由于前期肥水管理做很好,促使“八月小笋”个大、笋嫩、色泽好,附运购销户纷纷高价收购,1亩雷竹园共掘鲜笋1600多元。1 02 6日施鸭肥4拖拉车,共计32000斤,覆盖陈砻糠12公分厚,三、四天后出笋,每天只掘三、四斤,共掘800多元后发现大批竹鞭往上翘,就将8分地中的砻糠鸭肥全部搬光,剩下2分地保留原样,后一直没有出笋。

经验:雷竹园前期肥水管理十分重要。教训:鸭肥施得过多,导致竹鞭上翘,不但不会出笋,还影响竹林生长。

3、塔下村示范户唐茂宝 (雷竹试验田1.38亩)

5月上旬将15000斤鸭肥埋入竹园中,6月后经常结合浇水施少量化肥(每次施尿素3 04 0)8月份后陆续少量出笋。1 01 4日施有机肥3000斤,覆陈砻糠15公分,以后每天只掘笋10余斤,后发现竹鞭往上窜,到1 14日清除,1122搬掉大部分砻糠,1亩竹园竹鞭,1122日搬掉大部分砻糠,1亩竹园只掘雷笋439斤,产值4110元,而115日覆盖的0.38亩雷竹到1129日已掘笋3234元,一直到1月份还在出笋。

经验:加强雷竹前期管理十分重要,特别是夏秋季干旱时一定注意浇水:促使竹鞭健康生长。教训:覆盖不宜过早过厚,因为天气热时,气温本身已高,不必多此一举。

4、高岙村示范户张华忠 (雷竹试验地0.8亩)

5月初施复合肥一袋,6月份将10000余斤鸭肥埋入竹林土中,7月下旬、9月上旬各施复合肥一袋,“八月小笋”时节,小手指头大小的竹稍笋疯长,1113日结合浇水施复合肥3袋,盖砻糠20公分,20天后独株出笋,1 21 0日再加砻糠200(10公分),至今仍很少出笋。

经验:秋季覆盖的雷竹园,附近最好有一块没覆盖的自己雷竹园,这样秋笋覆盖用过的砻糠能就近搬到附远的。雷竹园作冬季雷竹覆盖物,省时、省钱、省力,一举多得。教训:6月份施鸭肥时挖断竹鞭太多,再加肥水充足,导致竹鞭受伤处竹稍疯长。

5、湖山村虞如坤 (雷竹试验地1亩)

4月、6月、9月分别施复合肥100斤,1020日结合浇水施氮肥100斤,磷肥50斤,磷肥30斤,112日覆盖前结合浇水施硼砂2斤,尿素35斤,混合有机肥136斤,15日覆盖砻糠16公分,后根据气温转寒,又分别加新砻糠300袋,100多袋,一星期后开始出笋,每天掘笋20余斤,除“八月小笋”掘1000余元外,秋季出笋已收入8000多元,连续不断。

经验:1、不施鸭肥,覆盖不过热,温度保持在20℃一24℃,使雷竹出笋“细水长流”。 2、随着天气转冷,要及时增加覆盖物。

八、雷竹病虫害防治

〈一〉 虫害

雷竹的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和竹螟。其防治方法如下。

  第一,蚜虫、介壳虫、竹螟都可用氧化乐果或乐果、氯辛硫磷,加12倍的水后注入竹腔,每株12毫升;或用上述药剂1000-1500倍的水溶液喷洒23次。

  第二,蚜虫,用5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杀。在笋期用尿洗合剂(0.5公斤尿素、1.25公斤洗衣粉,掺水 50升)喷杀。特点:无毒无药害,速效,肥地。

  第三,介壳虫,在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剂、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乳剂1000优液。

  第四;竹螟,可采用灯光诱杀,赤眼蜂生物防治。

〈二〉 病害

主要有由蚜虫、介壳虫引起的煤污病。该病的控制主要在于防治蚜虫、介壳虫,并对过密的林分进行疏伐。若发生丛枝病,应见一株挖一株,并搬到林外烧毁。

雷竹林经营水平越高,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越低,而一般经营的雷竹林常发生竹蚜虫、竹螟、竹丛枝病等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旦发现要“治早、治小、治了”,以免蔓延成灾。

九、雷笋的储藏与加工

〈一〉 鲜笋的储藏

雷笋采收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活体,在常温下其鲜度和品质下降很快,其进行生命活动方式是分解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简单分子并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中间产物和能量用于合成新的物质,另一部分则消耗于呼吸作用或累积在竹笋组织中,从而使竹笋营养价值、风味、质地等发生变化。此外,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竹笋对贮藏环境的不适应或自身组织衰老,微生物的侵害,产生生理或机能的病害,也会极大地降低竹笋的品质。

雷笋的贮藏要求创造温度较低而稳定,湿度适当,气体交换良好,不受阳光直射,病菌不易繁殖,管理方便的环境,使之符合于竹笋能维持缓慢而正常的生命活动,并保持竹笋自然的耐藏及抗病能力。

1、降温冷藏保鲜。

早期雷笋在自然常温下,可存放1周,而中期笋一般只能存放23天,晚期竹笋一般存放不超过1天,超过时竹笋发黄,变味、老化。因此降低温度,可以延长竹笋的保鲜期。

1)冷库贮藏保鲜

雷笋采收后,立即擦去泥、清洁,马上进行预冷处理,并用保鲜膜包装,进入保温库,控制温度2℃左右,保持空气湿度85%左右。可以贮藏保鲜20天左右,并用保温车运送,进入超市销售。

2)真空控温保湿保鲜

雷笋采收后,采用杀菌处理,放入保鲜库内,控制温度25℃,抽去空气,进行保湿喷雾。可保鲜2个月。但真空控温库成本较高。内部需用钢架支撑,容积也不宜过大,一般在4050立方米。

3)家庭冰箱冷藏保鲜

将鲜雷笋装入塑料袋后,以带壳较好,置于23℃冰箱冷藏室,相对湿度80%~90%,可冷藏12星期。

4)速冻贮藏

利用速冻机械设备,使笋体在-40-30℃的低温下,经3040分钟或更短时间形成非晶冻结,使笋体中心温度达到-18℃,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下贮藏。能贮藏较长时间。冻藏时要注意保持稳定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