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配置详解:也谈“三思而后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5:46:36
 

也谈“三思而后行” 

 

楚欣

2009年11月23日15:28   来源:《福建日报》

   过去,人们总说“三思而后行”。近日读报,发现有人批评此说,认为凡事再思就可以了,“三思”则会生出私心杂念,因而不值得称道。有的文章甚至说“三思干部”要不得。笔者拜读之后,先是感到新鲜,继而觉得这个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性。

  “三思”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臣,他在任33年,先后辅佐三代君主,对鲁国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人凡事谨慎小心,瞻前顾后,有时思虑过多,难免优柔寡断,孔夫子因此说“再,斯可矣”,可见这话有很强的针对性,并非一概而论,况且他老人家只说到这里,并没有得出多思则多出私心的结论。

  那么,“三思而后行”究竟对不对?我以为,回答之前有两点应辨析清楚。

  一是私心与多思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尽管一个人想多了有可能生出私心,但一个缺乏多思的人,也可能有私心存在。会不会生出私心,主要决定于人的品质,而不在于思的多少。主张应变“三思而后行”为二思而后行的作者不以为然,他认为,党政干部在工作中,“一思问题症结何在”,“二思怎样能改革好”,“足矣”。“如果有第三思”,则会多从个人角度考虑。“一句话,就是滋生私心杂念,‘多思转多私’。”这“一句话”是否说得太绝对了?难道没有第二种可能?依笔者所见,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工作中,“三思”往往是需要的。“第三思”不排除有人因此生出私心,但更多的人是在“二思”的基础上,思考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包括正反两方面,从而把问题想得周到些,想得超前些,并有防范的预案。这样,就不容易出现反复,不容易折腾。现实中大多数改革正是这样进行的,但也时有发现,某些事初衷不错,却只做到“二思”,没有“三思”,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有负面反应。再如最近北方雪灾损失严重,报上有文章针对此事,批评人们对去年南方雪灾“反思总结不够到位”。

  二是刚决与多思不是对立的关系。反对“三思而后行”的作者引用近代学者钱穆《论语新解》一书中对孔子那句话的注释:“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无足称。”说明凡事要坚决果断。钱穆的注释没有错,问题是,“刚决”不是胡来,它要建立在多思的基础上。古人曰,“行成于思,毁于随”,多谋才能善断。历史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就是这样做的。再说,当前党政干部队伍中,究竟是“三思”的人多,还是少思的人多?也应该搞清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近中央提出,要把我们的党建成学习型的政党。学习就需要多思,但也不能不看到,现实中那种不学习、少思考甚至懒于思考的干部并非少见,他们的借口多半是“工作忙,没时间”。然而正是少思考、懒于思考,这种人的决策“刚决”有余,谨慎不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实施后往往出现问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当前需要帮助的应该是那些少思考、懒于思考的干部,而不是“三思而后行”的干部。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辨析不难看到,“三思而后行”没有错,它的核心是要求人们凡事不可轻率,必须慎之又慎,尤其是身负重任的党政干部,更应该如此。至于防止私心杂念,则需要不断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二者不存在矛盾,可以而且应该并行。
(责任编辑:郑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