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 2016 论文集:编辑出版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02:03

中国是个盛产论文的国度,编辑出版业也不例外。可供发表编辑出版论文的专业报刊较多,算上大学学报和其他非专业报刊,每年编辑出版相关论文发表量相当大。如何评价这些论文,发现论文写作的某些动向,并不容易。但如果跳出对论文内容的具体评述,将写法相近的论文作形态归纳,眼前渐渐变得条清缕晰起来。

 

一、编辑出版专业论文写作形态的几点检讨

 

我们知道,论文作者的思想表达与读者的阅读约束之间有距离,应然与实然之间、现实合理性与常识、规律之间有背离,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外延需要厘清,工具与方法的运用需要重新审视,话题总体之下选题分布的脉络走向等等,均须跳出论文本身去考察,这就有了检讨的必要和空间。

 

1.被架空的宏观策论形态

对宏观议题的论述,提出前瞻性的理论构架或解决方案的论文形态,是比较常见的。宏观当然是一个相对的范畴,针对全行业当然是宏观的,针对行业中诸如发行、大学出版之类的某个板块,涉及改制、创新、战略、重组、模式之类的话题,也是比较宏观的。总之,不以一个具体工作面的特殊情况和意义为研究议论对象,泛指所有同类工作面并由此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研判,或者提出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案,此类论文,可称为宏观策论形态的论文。

宏观策论型论文的内容之所以容易被架空,原因在于受到了较多约束条件的限制。一个相当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约束来自读者:恐怕不会有人愿意阅读太长的文章。这一状况,向上也会约束杂志编辑的择稿倾向。如果字数既定,对一个话题的论述,就只能在“宽”和“深”两个向度上二选一,选择了“宽”(宏观策论往往以宽见长),就很难做“深”,也难做得“实”。何况,大是由小构成的,小的东西包括资料、数据、事件、经验等,还包括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认知的推导过程,这在有限的篇幅里不容易做到。没有充分的小,就没有严谨的大,大就会变成一种意境,需要读者以自身体验去领悟。这或许是宏观策论型论文读起来总有架空感觉的原因之一。至于其他约束条件,诸如写作者的眼光功力局限,学问做不深,话不能说透等原因而致文章被架空,众所周知无须赘述。

 

2.被化约的问题对策形态

这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轻量化的策论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前半部分揭示问题,后半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很常见的论文写作样式,比较适用于探讨改革话题。问题与对策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是现状与常识的关系。对策提出之前,需要追索问题发生的原因,没有问题发生的原因,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些深层原因本身就带有禁忌,有禁忌的原因与有禁忌的对策一脉相承,这样的对策要么借助于理想或者常识,应该怎样,原则怎样;要么借助国外的经验,贝塔斯曼怎样,东贩日贩怎样等等。如果事态没按常识或者应该的逻辑去发展,国外的好经验又用不上,问题就无解。对于无解的问题,对策只能化约。于是,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词汇:“体制问题”、“大锅饭”、“心态浮躁”、“世风日下”、“过度竞争”、“恶性循环”……作为表象描述大概是没错的,作为对策研究却远远不够。

 

3.被公文化的教科书形态

教科书与论文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观点。以论著作教科书,在大学以上的教科书里也见得到,说明把教科书写得像论文,是可以接受的。反过来,把论文写得像教科书,就很别扭。这类文章一般分为三层:大题目之下,有三四个分标题,每个分标题之下有三四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之下,有两三个段落,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提纲挈领的,注重排版的作者,还会将这行字变体或加粗,这之后的一段文字,则是对变体字作解释说明。这类文章内容上是教科书式的,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凡事从概念说起。比如,说营销的,从营销释义开始;说选题策划的,从编辑分工开始;说作者队伍建设的,就从作者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说起,等等。以体系化的谋篇,说教式的口吻,去讲述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恐怕就是这类文章特征的集中体现了。

本文所检讨的虽是论文形态,但问题并不出在形态,而在内容。假设全行业所有话题是一个总体,出版业因其自身特殊性而将之分为“可以说的话”和“不方便说的话”两部分。可以说的话说多了就成了公共知识。回避了问题实质,无源之水、缘木求鱼之境况,在所难免。

 

二、值得推荐的三种论文形态

 

在言必称创新的现实语境之下,有必要扩大创新的外延,将信息整合、工具使用、行文方式等因素纳入创新的范畴,甚至可以作为论文评价的一种标准。这样,信息多样化带来了创新多样化。以下所推荐的三种论文形态,或许体现了信息多样化时代的阅读需求。

 

1.梳理综述型论文

这是一种以信息整理为基本手段实现内容创新的论文形态。这种形态的论文从题目上就能看出明显的归纳特征,有用数字归纳的,也有用语意归纳的。有两种样式较为常见:一是对现象的梳理,如:邓晶晶《未来新技术出版业的10个关键词》(2007.1)[1],周蔚华《当前我国出版生态十大失衡现象》(2007.2),张志强《2006年中国出版的八大热点解读》(2007.6)等;二是对观点的综述,如:张志强《海外中国出版史研究概述》(2007.4),邵益文《近几年编辑学研究中的主要论争》(2007.7),范凡《阅读倾向研究述略》(2007.9)等。

梳理和综述,是研究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一篇完整的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梳理与综述应该是整个逻辑架构中的前端构件,是论点的立论依据和逻辑支撑。如今,这一构件单独成文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或许可以理解为社会化大生产之下的专业分工。信息整理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工种,从论文生产流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体形态,为下游的论文写作者提供信息服务。一篇好的综述型论文,需要对某一现象或话题长时间的跟踪关注,浏览大量的相关文献和信息,熟练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很方便地使用各种数据库,包括外文数据库。若能通过对现象的归类分析,提炼出规律和趋势,则是此类文章的上品。梳理综述型文章较多的被进一步研究该问题的人引用,成为进入下一个论文生产环节的重要入口。

 

2.调研数表型

这是一种运用数据或者现场观察,对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的论文形态。这种形态论文的显著特征就是有较多的数据和图表。根据数据的来源途径,可将该形态论文分为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两种样式。前者如:柴玉舟、刘婷婷《关于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调查报告》(2007.1),叶松庆《对部分中学生阅读与购买书刊状况的调查》(2007.9)等;后者如:安民《变革中的思考——透视即将开始的行业大变局及其未来走向(上下)》(2007.1),殷晓蓉、方筱丽《都市期刊生态结构的比较研究——以纽约和上海为例》(2007.8)等。

从事研究的人特别重视实证研究的方法,用数据说话就具有了先天的话语优势,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无论这一结论是预设的还是推导而来的,都比纯粹的定性研究更有力度。但如果缺乏必要的样本代表性论证,或者缺乏数据与数据之间印证关系、数据与判断之间逻辑关系的必要阐述,得出一般的、普适的结论未必经得起推敲。尽管如此,用数据说话就其做事方法而言,是值得称道的。《出版工作》转载此类文章,也颇舍得给篇幅。可惜的是,调研数表型论文,整体数量相对较少,应当引起论文写作者的关注。若有更多的人投身调研,形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风气,让读者看到更接近于真相的现实和思想,功莫大焉。

 

3.借用工具型

借用出版学、编辑学以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解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现象,揭示问题、规律和趋势,是这一形态论文的主要特征。如:姚德权、赵文英《公益性新闻出版业财政性投融资:动因与改造》(2007.1),乔东亮等《首都出版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7.3),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2007.7),申睿《长尾理论模式下的图书分销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研究》(2007.8),耿乃凡《出版集团竞争力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7.9)等。

与调研数表型论文一样,此类论文在整体数量上相对较少,原因大概是此类论文比较难写。在图书生产一线埋头苦干的出版人,往往专注于工作之一隅,站在理论高度写出此类文章殊非易事;而因学界与业界的脱节,学界人士欲作此类文章,则多重理论轻应用,重宏观轻微观,不免游离于生生不息的图书生产与营销的具体情境。近年进入出版界从事图书产销的高学历新人,以其各自的专业背景,当可跳出编辑出版既有的理论与方法,表述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来,借用工具型论文应该越来越多才对。事实上,编辑出版学既有的理论架构,并不足以阐释日益丰富多元的现代出版实践,借用工具型论文的写作若能得到出版一线人士的重视,不但丰富图书出版实操层面的运作思路,对编辑出版自身的学科建设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此,论文形态的问题成了研究方法的问题。上文三种形态归类,其实是针对某一个具体论题,论文写作者可能采用的三种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因而,在同一个论题之下,可能导出的三种不同的研究成果。

 

三、论文写作的十大选题方向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论文的选题设计,与出版物产销流程紧密相关,向上可延伸到行业与产业的规划与规制,向下可触及需求及市场环境。据此,可以得出7个论文选题方向:一是需求研究,主要包括读者类型、需求类型的细分,阅读方式,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二是供给研究,亦即产品研究,主要包括产品形态,产品类型,产品策划,产品包装,产品内容,产品价值,产品适用性、产品链及产品群等方面的研究。三是生产研究,主要指生产管理(包括基于生产的编辑与校对等),成本控制,质量监督,营销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四是渠道研究,主要包括国有渠道与民营渠道关系,渠道开发与管理,渠道与供货商的矛盾与合作,渠道改革,渠道服务,渠道相互渗透与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五是市场环境研究,主要包括盗版行为,竞争环境,竞争手段,政策环境,道德环境,营商环境,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六是改革转制研究,主要包括宏观政策,并购与重组,集团化,融资上市,政企关系,产业集中度,产业竞争力等的研究。七是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内容集成商,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网络与数字出版,按需印刷,图书电子商务,数字化管理等的研究。八是期刊研究,即将上述七项内容:需求、供给、生产、渠道、市场环境、改革转制、新技术,置入期刊研究范畴所进行的研究。九是国外出版,即介绍、评析国外出版业在上述八项内容:需求、供给、生产、渠道、市场环境、改革转制(或产业运作)、新技术、期刊出版的情况。十是编辑出版学研究,主要包括编辑与出版学科的理论建设,国内外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国内外出版史,编辑与出版学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选题方向包含着诸多的类别,每个类别之下,又有诸多具体的话题细分,以此构成整个出版业的话题总体。这显然不是本文所能一一论及的,在此仅作概要性的分类,揭示论文写作者选题设计的基本取向。

 

四、论文写作的“新的综合”

 

将选题方向作分类,目的是在选题的各方向之间、选题方向与前文所述的论文形态之间,创制一种综合,谓之“新的综合”,以建言的方式,提出未来编辑出版专业论文写作的趋势预测。“新的综合”主要由两种基本的组配方式构成:论文形态与选题方向之间的组配,选题内各方向之间的组配。

论文形态与选题方向之间的组配,实质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组合:三种论文形态(梳理综述型、调研数表型和借用工具型)的任一个,与十大选题方向中的任一个选题组配。以需求研究这一选题方向为例,与梳理综述型组配,可以是一个时段内有关需求研究不同观点和成果的梳理和述评,也可以是对市场不同类型需求的梳理和述评;与调研数表型组合,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细分市场或阅读群体作调研,研究这个市场或群体需求与消费的特征和规律;与借用工具型组合,则可以借用传播学、营销学、阅读学、阐释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工具,从不同维度研究图书的阅读与消费现象。当然,三种研究方法之间也是可以相互搭配的,在调研的基础上综述,在借用其他学科原理工具的基础上作调研或梳理等,都是属“新的综合”范畴。

相比之下,选题方向之间的组配则更容易实现。前文已述,既然选题的设计,来源于出版物的生产流程,而流程上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生产关系、市场关系和价值关系,这就给选题之间的组合提供了基本的逻辑依据。事实上,各选题方向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出版产业得以滚动前行的内在动因。因此,选题方向之间的组配研究,实质就是对出版产业运行内在机理研究的深入与拓展,这样的研究比较容易逼近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得出较有价值的成果来。再以需求研究为例,无论是基于需求的产品研究,还是基于需求的生产研究,或是基于需求的渠道研究……直至基于需求的编辑出版学研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与需求研究组配,甚至可以形成多边组配的形态,比如:基于需求而设计的产品,如何通过量身定制的生产改进和渠道创新,让更多读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买到。

这些只是“新的综合”的两种基本形态,事实上,两种基本形态的诸元素之间,也是可以组配的。比如,用梳理综述的方法,去研究对基于需求的产品;用数表调研的方法,去研究基于需求的渠道;借用其他学科的工具,去研究基于需求的市场乃至基于需求的改革转制以及其他,都可以成立。在“新的综合”之下,各形态诸元素得以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灵活搭配,论文写作者为自己创造了开拓视野、深究论题的思维环境,言必称创新的意愿,才有可能得到真实的操作。再者,“新的综合”可以使出版业内有价值的话题,陡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话题的大幅增长无形中拓宽了言论空间,“可以说的话”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不方便说的话”当中,有一些话则在“新的综合”所彰显的义理之下,说得相对清晰起来,由此而出现的舆论环境的改善,因论文写作者的勤勉,让困顿中的中国出版业看到几缕曙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

参考文献:

[1]本文例举文章均来自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