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kb拆分盘靠谱吗:岐山哨子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1:39

岐山哨子面

制作方法

1.原料

  面粉、黄花、木耳、鸡蛋、韭菜、豆腐、胡萝卜、豆角、五花肉、盐、鸡精、岐山醋。

2.做法

  2.1 做哨子   把肉切成小块,肥瘦分开。给锅里放上油,等油热后放入肥肉,等炸出油后放   

岐山哨子面做法

入瘦肉,大火5分钟后中火,等肉发白后把姜切成片放入,再放入几根干的红辣椒,翻搅,再放入少许盐,翻搅。中火5分钟后倒入醋,按一斤肉半斤醋的比例,然后小火炖10分钟左右,快好的时候给哨子里面放入辣椒面,可以多放一些,等辣椒面完全湿润后出锅。   2.2 准备新鲜面条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都是用手擀面,要擀得非常薄,再用大刀切细,面条煮出来半透明状,又劲道又光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劲,光”。时代前进了,机器面条代替手工面。不过,记得要用新鲜面条,干面条做出来的味道会大打折扣哦。   2.3.准备漂菜   黄花,木耳温水泡发,择去蒂,洗净。黄花切段,木耳撕小。鸡蛋摊饼,切菱形块。韭菜切碎(冬季就用蒜苗,比韭菜香)   2.4 准备底菜   豆腐,胡萝卜切薄丁,豆角切薄片(冬季用蒜苗)。炒好待用。   

岐山哨子面制作原料

2.5 炝汤   锅里多倒些油,油热后放姜末和五香粉,炒出香味,倒醋(多些),待锅中醋沸腾后加入开水。   2.6调汤。   汤里放入肉臊子,盐,鸡精调味,再放入底菜,漂菜(除过韭菜)。汤滚后撒入韭菜,调至小火,不要让汤再大滚。当然最好不要离火,岐山面吃的就是“煎”,汤温度太低就不好吃了。   2.7.煮面条   新鲜的细面条煮一滚就可以了,捞出过凉水。   2.8.浇汤   面条捞入小碗(面条一定要捞得少哦,多了没味),浇上一勺汤。几根面条,一大勺汤,这就体现出了岐山臊子面特色之一的“稀”。

传说一

  相传周文王时期,在岐山原下渭河畔,常有一条大蛟龙出没,伤害百姓。文王得知后,便下令除掉了祸害百姓的蛟龙。据传说,蛟龙的肉味道鲜美,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于是,文王叫人将蛟龙剁成许多小块,另给众人食之。吃了蛟龙肉,部落从此繁衍生息旺盛,人们体格健壮,使使部落逐渐壮大了起来。从此,人们沿用这一生活习惯,将肉食剁成小块,烧炒而食,以求得四季平   

岐山哨子面

安,兴旺发达。   后人通过长期的烹调实践总结,将这种肉丁做成的膳食品称作臊子。它不仅味道鲜美独特,不腥不腻,既可以独立膳用,而且还可同其他食品拌餐,且可以长期保存,逐渐成了地方的风味食品。岐山人将大肉做成的臊子和本地面食加以结合,创新出了风味独特的岐山臊子面,一举传遍方圆,香飘千里。原“岐山照壁背后面馆”的臊子面,以其经营有道,做工独特,味道俱佳而曾受到过皇朝的褒奖。   岐山臊子面即大肉浇汤面,在陕西以其经济实惠而深受顾客的青睐,在关中农村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待客主食。它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从汤的味道上讲是酸、辣、香;二是从加工的面条上讲是薄、筋光;三是从食用的整体上讲是煎、稀、旺。

传说二

  人们如此推崇臊子面,自然与美好的传说有关。岐山是西周王朝发祥之地,3000多年前,周族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一次,周文王被商纣王从监狱里放回,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去看他。吃饭时,他让家人做“和气面”吃。一个锅里下面,一个锅调汤,大家只吃面不喝汤。汤倒在一个锅里,轮番浇面。这种吃法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特殊感情,以后就传了下来。所以,岐山面又叫“和气面”。谁家兄弟不睦,邻里不和,村上年长人出面调停,几盅酒罢,热腾腾的臊子面往上一端,一席和解话,隔阂解除,红脸者顿生惭愧。在人们心目中,臊子面简直成了一种“圣物”,它增强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良好的希望和祝愿。

传说三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来历,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相传,岐山某地有一农家娶了一个   

岐山哨子面

媳妇,聪明伶利,贤惠能干,精于烹调。一日,她做了一顿面条,光滑细薄,调料多样,汤汁浓香,味美可口,全家食后无不称赞。年幼的弟弟,尤其喜食,常闹着要吃嫂子擀的面条。后来,这个弟弟做了地方官员。这年春节,邀请同僚到家里作客。当客人们饱餐其嫂子擀制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纷纷传扬开来,争相仿制。由于“嫂”、“臊”谐音,天长日久,“嫂子面”变成了“臊子面”,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

  岐山臊子面,以岐山县城照壁背后面馆为代表。该馆开业于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以前),历时400余年,先后入馆从业学艺者百余人。个个技术娴熟,多系本行名手。1900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期间,品尝了岐山县城照壁背后面馆臊子面,大加赞赏,赐赠“龙凤旗”一面。   改革开放以后,岐山臊子面为人们致富发挥了作用。宝鸡、西安和全省各个县城集镇,甚至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都开设有“岐山臊子面馆”。岐山臊子面正在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