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亮剑移动硬盘驱动:为大连居士开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34:17
切換到繁體中文 11348    更新时间:2007-8-9
  • 【字体:小 大
  •  

     (本文的视频文件位于: 法宝视听 >> 溯源法宝视频 >> 为大连居士开示     

       MP3音频文件位于:为大连居士开示 )

    目录

    问题一、到家中有仙堂,如何处理?

    问题二、怎样才能有出离心,如何修持?

    问题三、梦见了佛祖,有人说这是反梦,练到什么程度可成为佛祖?

    问题四、对于初学佛的人应该注意哪些?

    问题五、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题六、如何处理有字的纸张、书籍、报纸、广告纸等?

    问题七、关于五戒,听师父开示说唯有酒戒破后可忏悔,那要破了其他戒如何补救呢?

    问题八、接受三皈后,法名是随机取还可以改吗?

    问题九、散乱心可念佛吗?

    问题十、我与爱人结婚前和婚后,头两年感情非常好,不知什么原因,以后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吵不停,有时躲都躲不过去。

    问题十一、结婚十七年,我一直在吵架和身体病中生活,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烦恼重重。

    问题十二、觉得身体很难支撑住觉,到医院看还没有什么大毛病。多干一点家务活就觉得力不从心,谁多干一点都觉得很难,就为这些也搞得两人之间不愉快。

    问题十三、眼一闭上,面前有个幻影,有时是人,有时是狐狸脸。

    问题十四、在家应该上几支香?晚上几点前不可以上香,应该念诵哪些咒,哪部经,还是就念佛?

    问题十五、我还经常有闹心病,无名火多,自己无法控制。

    问题十六、怎样真正具有慈悲心?

    问题十七、怎样守住口业?

    问题十八、怎样为病人念大悲咒水?

    问题十九、一个人在家时,总感觉到屋里还有其他人在走动或休息。

    问题二十、我在生活中多做善事,少念点经能成佛吗?

    问题二十一、母亲临终时要地藏王像,因在医院我们做子女的没有做到。

    问题二十二、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

    问题二十三、说我一个朋友走路像(以前富人家的)小姐一样(姿态扭捏。指女人态严重),这样合适吗?

    问题二十四、大悲咒能灭罪吗?或者是菩萨方便说,既然灭罪怎么在好了几个月又犯病了呢?

    问题二十五、患病持咒能否彻底治愈?不会复发吗?

    问题二十六、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是什么,怎样差别?

    问题二十七、弟子持《大悲咒》时,有时心里散乱。

    问题二十八、弟子相信能持咒满愿,但这五年来没有实现,可能是不精进。是不是应该持戒再持咒。

    问题二十九、弟子想今生得到福报,且这生了生死、脱轮回。

    问题三十、请师父对当今佛教的现状、人心趋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对社会异常的迷茫,请师父赐教。

    问题三十一、相信念佛法门,想一心持咒,待到四十岁专心念佛,不知这么修行对不对。

    问题三十二、持咒以后几年以来不做梦,是否与持咒有关,或有什么征兆?

    问题三十三、受过五戒之后,造下堕胎罪业应如何忏悔?燃香有什么规定?

    问题三十四、受五戒一定穿礼忏衣吗?关于穿的规矩?

    问题三十五、我妈妈是妇科医生,造很多的杀婴业,如何忏悔?

    问题三十六、没受戒,但平时以戒要求自己行吗?

    问题三十七、对患忧郁症的病人应该怎样帮助?经常有自杀倾向。

    问题三十八、《山西小院》光碟的内容是不是如法?如果不真实,是哪方面的?

    问题三十九、发心吃素持戒,希望这样诵的经更有效,回向给别人。

    问题四十、我是一名医生,总有朋友、熟人找我免费检查,有的人可以拒绝,但于我有恩的人,没法拒绝。

    问题四十一、平时如何摄心,如何对治自己的妄想?

    问题四十二、不皈依一样能学佛吗?

    问题四十三、我没皈依,自称居士可以吗?

    问题四十四、居士在一起做佛事,并且收钱,这可以吗?

    问题四十五、我经常去大连寺院护持或做义工,他们的行持,比如:三顿饭、僧人摸钱、去酒店开会并给服务员小费,这如法吗?

    问题四十六、僧人做佛事,我帮着收钱并做账这可以吗?而且我们居士也能分到钱。

    问题四十七、关于大悲寺评论有说好的,有说坏的,对我们刚学佛人来说实在分不清。

    问题四十八、寺院有功德箱,古今寺院都这样,而且也出了很多高僧大德,照样度众生,你能解释一下吗?

    问题四十九、佛法有方便之说,在度众生必须讲究方便,是这样的吗?

    问题五十、别人和我说,大悲寺归来不看僧,五岳归来不看山,师父你理解吗?

    问题五十一、大悲寺能否在大连开设下院?

     

                      为大连居士开示

     

                                                                  祥法师

      时间:二〇〇七年五月十八  

    地点:海城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大连地区居士约二十余人

    大家大部分都是大连的吧,有的是头一次来,面孔很陌生。今天来大悲寺,我代表大悲寺常住,对大家来到表示欢迎。大家准备的挺好,问题都写成纸条,我就按照这个纸条,来给大家回答问题。

    问题一、第一个问题,这个有居士提到家中有仙堂,如何处理?

    这个仙堂,我们说的供狐、蟒、蛇仙这是一种仙堂(编者注:在东北地区,有的人认为狐、蟒、蛇等已成仙,能附体到人的身上,对此加以供奉,是一种迷信、不正信的行为),还有一种道教仙堂,还有一种就是民间的信仰,供玉皇大帝等等的一种仙堂。为什么我们信佛了以后不应该供仙堂?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学,是跟圣人学。谁是圣人呢?什么是圣人呢,证到果位的人才是圣人。

    比如说罗汉,是圣人。像狐蟒蛇仙这些都不能称为圣人,它是畜生道。有的时候,它的位置,修行的层次还不如人。还有一些,像道教(修行)的位置,只不过是升天,还没超出三界轮回。所以说,只是一种世间的修行,还不属于圣人。真正的圣人,能脱离三界,能够成佛。证罗汉果,才能称为圣人。

    我们学,是跟圣人学,我们要有一个好的老师,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我们才会得圣果。如果跟狐蟒蛇仙学,我们就会得到畜生的果报。所以说这个我们不能供养。

    不是我们对众生有分别心,我们选择老师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所以说家中有仙堂,我们不应该供养,这种供养会使我们远离了正见。

    比如说一个皈依的佛弟子,如果供了仙堂,他认为仙堂能给他福报,能让他远离痛苦,超出三界,也就是超出轮回,了脱生死。如果他这么认为,而去礼拜的话,他的三皈依戒体马上就失去了,(编者注:人如法受戒后,会得到“戒体”, “戒体”能够生起防非止恶,修善的作用。三皈依虽不属于戒,但也有能起到此种作用的“戒体”。)不能再称为佛的弟子。皈依就已经是没有用了,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在三皈依中讲:不皈依天魔外道。你想,天魔外道就是大自在天魔,连这我们都不能皈依,何况这些狐蟒蛇仙更不能作为我们皈依处。

    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把这个仙堂去掉。去掉,不是我们起分别心,而是我们要保持正念。如何处理呢,这有几种方法。有的人认为,就把它烧掉。我们为了尊重众生,不烧。把那个写有众生(狐蟒蛇仙)字的牌位,不管它真有或者没有,我们摘下来,放在一个塑料袋里,诵三遍《三皈依》,三遍《大悲咒》,三遍《心经》,三遍《往生咒》,就可以放在塑料袋里,放到一个山洞里就可以了。

    这样做避免了几个问题。第一个,我们烧了以后,我们对众生有了嗔恨,避免这个问题。另外避免我们心里,有了疑惑心。另外,我们不供,不等于我们对这个众生不尊重。这样做就可以了。

    通过这几年这么样处理,效果都比较好,没有什么额外的反应。有的人认为,做完又回来了,那都是自己的想法了。

    第二个,如继续供会得到何种果报?

    这果报第一个是远离佛道,因为你的知见已经不正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有一团面,这一团面如果你包饺子,它得饺子;你做成饼得饼;你做成面条得面条,这块面就看你怎么用。如果你供仙堂,你得这个狐蟒蛇仙,得狐蟒蛇仙的果报。如果你去供佛就得佛的果报。就这一团面,也就是你的本心,你应该怎么使用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人,不断地供仙堂,他把仙看成像佛一样去供养,恭敬、恐惧、顺从……最后,临终的时候,因为他这种知见不正,佛就不会来接引。什么来接引呢?狐蟒蛇仙来接引。在临终的时候,他就会随着狐蟒蛇仙这种形象去走了。而堕落到畜生道,做畜生的儿女了。所以,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佛是清净的,不来不去的。而我们往往把这些,不正确的知见,作为佛来供养,就会导致我们未来的方向,我们的因果,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做这种事情,这种事情是很可怕的。特别是我们得到人身不容易,我们学佛也不容易,我们不能失去了正知正见。

    问题二、请问师父,怎样才能有出离心,如何修持?阿弥陀佛。

    这个居士问,如何才能有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实际上就是清净心。人的心清净了,才会有出离心,它俩是一个,不是两个。有的说,我心里清净,但不想出离。实际上那个心并不是清净。

    比如说,当我们一个凡夫证到了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必然要出离。一个是出家,一个是涅槃。像佛的父亲,在临终时候证到四果阿罗汉,他只好涅槃了。因为他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叫什么呢,叫“义僧”。在(法的)意义上来讲他就是僧,(但不能完全行持出家僧众的一些事情)。他的心已经清净,和僧是一致的,所以说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有了出离心,也就是清净心。这个出离心不光是说,我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我到西方极乐叫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应该放下我们的五欲贪著。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家居士,贪恋家庭,这都是不能获得出离心。因为出离心和这都是不相应的。怎样才能有出离心?我们这个清净心要来源于持戒,只有大家严持戒律,丝毫不犯,这时候由戒生定,生出的心必然清净。只有严持戒律,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定力,它就是符合出离心。

    为什么说持戒能获得出离心呢?因为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一切善根皆由戒生起。所以说没有戒,一切善不得生。只有戒律才会生出真正的出离心。这点很重要,有的人认为我读经,我读法,或是我修持,我能获得这个出离心,实际上你获得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感觉,并不是出离心。因为出离心首先要离相,出离心是离相的心。如果一个人戒律不清净,他怎么能离相呢。既然不能离相,他又怎么有出离心呢?所以说,这个就不正确了。出离心也就是离相心,也就是清净心。只有在戒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努力修持,才会有出离心。因为有了戒律,这个清静的基础,再加上我们的不分别。比如在家,有各种岗位上的,我们一个是严持戒律,另外,对好坏不进行分别。

    比如吃饭,好坏我不挑食,而且次第吃。工作中我集中精力,不去打妄想,我一心把工作做好。比如有的当服务员,在卖货的时候,我能够虚心的跟顾客讲清,而且不看对方的脸色,不观察对方的身份高低,我只看我应该做的事情,一心一意把这个事情做好,这样我们的出离心就会得到了。

    时间久了就会在戒律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不分别,出离心就会出现。这个出离心的出现,它是无相的。不是说像我们平时发愿,说我要往生西方极乐,就叫出离心,这不是。因为这个出离心,它没有什么要发,要发出我要往西方极乐,或是到哪去,没有这种心,而是一种无相。把自己,这个我相、人相都已经舍掉了,虽然还没有证得这个心,但已经趋向这个无相的心,这个阶段叫出离心。

    这个出离心得到以后,我们就会不退转,不管遇到多大的外境的压力,好和坏,他这个心都不会变。平时我们在佛前,有的时候发愿,或是……等等,说:我要出离,如何如何。实际上这个心和我们所说的出离心,它是不相应的。那只是你的分别意识在作怪。因为,这是根据你的思维好坏来决定,并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所以说这个出离心,对我们修行很重要。为什么有的人修一修道,就退道了。什么原因,就是他没有发出出离心。而且他往往认为我已经发了出离心。实际上他那个发的(所谓)出离心,只是在佛前发了个愿,但也不是真愿,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持久性,也不可能持久。因为,他后面的基础来源于分别,是分别心所产生的。

    我们这个出离心,应该是远离分别所得来的。远离分别他就趋向于菩提,趋向于菩提心,所以说,这个出离心应该是这么发,也应该这么修持。按照这个出离心去走,出离心发出来以后,我想大家如果真发出离心,没有几个人说不想出家。

    发了出离心,第一个目的就是想出家,第二个目的就想普度众生。这个普度众生不是有相的,而是无相的。他想把正气留给人间,完成他的一生,哪怕就马上牺牲自己,他也愿意。这个出离心,也可以说为悲心,慈和悲,这个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够严持戒律,来得到这个菩提心,这个出离心。

    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三、有一次去我姐家拜佛,当晚梦见了佛祖,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反梦,练到什么程度可成为佛祖?

    这个问题,如果晚上梦见佛这是好事儿,并不是坏事儿。为什么我们能梦见佛,佛的形象也就是我们觉悟的形象,只有人觉悟了,才可以梦到佛。梦见佛可以消灾。因为必然是善根增长,才会梦见佛。但是,我们所说的“佛”,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佛。什么是佛,觉悟是佛。

    你可能因为拜佛也好,或者其它修行,这一段时间可能对佛法很努力,而且不断地诵经诵咒。有的属“悟道”,有时候并不是说我们的思维明白什么了才叫悟,并不是这叫悟。而是我们心里清净了。虽然没有在理论上,得到什么理论,但是心里清净,这个就叫悟。所以说,有时候,当人心里清净的时候,他就会梦到佛。梦到佛,也说明是过去的善根,是很好的。

    “练到什么程度可以成佛”,也就是说没有妄想了,不再打妄想了。众生皆因妄想、迷恋着五欲,所以就不能成佛。如果去掉妄想,我们就是现成的佛。所以说,佛并不是(修)成的。去掉我们自己的习气和毛病,就是现成的佛。

    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四、对于初学佛的人应该注意哪些?

    对于初学佛的人应该注意,要先学习戒律,这是学佛最关键的一步。这步如果走错了,将来就会步步错。如果这步做对了,将来修行上就会很顺利。我们知道,佛法,是依法不依人的。我们怎样去依法不依人?只有能够从戒律开始,只有按戒律的标准去要求一切事物,我们才有了标准,我们才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哪条路不是正确的。这个就很重要了。所以,学佛最主要的应该注意戒律。

    再一个要注意的,我们学佛以后,刚开始学佛时,因为还没有选择法门,一定要注意,头一条就要五宗平等弘扬。不要有分别心,说我是净土,我是禅宗,我是密宗,我是学教的,我是学律的,如果有了这种分别,就远离了佛法。

    首先要注意这个。刚开始,我们可能有些不习惯。有时对某个法门,我产生热情。不管怎么产生热情,好和坏,一定注意自己的心态,一定要五宗平等弘扬,这样我们才摆正位置。不受我们的激情,不受我们单方面的知见而左右。因为我们的知见,往往都产生于我们喜欢和不喜欢来决定。佛法是远离知见的。我们应该五宗平等弘扬,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得到佛法。

    有的人为什么进入一种法门以后,就不能自拔了呢?就因为刚开始学佛时,他没有五宗平等弘扬。没有五宗平等弘扬,而且认为修行佛法必须进入一个法门。进入法门后,他执着这一个法门,是唯一的一个法门。所以说,他就远离了整个的佛法。这个法门他也站不住。佛法法门,是法法平等,都是让人成佛的。如果我们执着了哪个法门好,我们就会产生自己的知见,以少为足,最后远离了佛法。

    这也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特别注意的事情。特别在末法时期,这点就特别可怕。昨天还来位居士,他想发心,要投资两个亿建立一个念佛堂,要建十几层楼,纯粹念佛,有现代的管理等等。但是一听,发现他这个说法和想法,都是一种错误的知见。我说,你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一个你办不到,另外天时地利,对你来讲都不合适。另外知见也不正。我说,你要想念佛,应该踏踏实实,有一个人我一个人念,有两人两个人念,不管人多少,不管环境好和坏。而决定我要从当下念佛开始,这就对了。至于将来、明天怎么样,那是明天的事情,不要管明天的事情,就管今天我能不能把这句佛号念出来,这是主要的。后来他也许接受,也许不接受。

    第二个问题。

    问题五、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这个呢,虽然根基不一样,年龄不同,但是我想,还是从戒律先开始,从三皈五戒开始,这个是最主要的。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为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我们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我们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我们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我们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所以,我认为从戒律开始,再选择适当的书。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有的先从《地藏经》学,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理解,我们的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

    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我们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像学密,它有个要求,学密先学显,所以这个很主要。

    下面一个纸条。

    问题六、如何处理有字的纸张、书籍、报纸、广告纸等?

    这个问题,就是每一张纸的印出,实际上都是我们的福报因缘所决定。既然是我们的福报因缘所决定的,那就应该珍惜。这里,有字的纸张要分成几种,比如说,有的是淫色,不好的这些报纸之类的书刊,应该坚决烧毁,一点儿不留后患,把它烧掉。

    如果是世间的纸张,比如说劝人为善的书,等等,还有一些数学上的课,和一些文章,这样的纸,我们应该给它保管起来。如果有用的,送到合适用的地方;如果没有用的,我们放在一个山洞里,就比较好。

    特别是有“佛”字的书,就不能乱扔,不能烧毁。如果烧毁有佛字的书,我们会得到因果。什么样的因果,将来就没有经书可读了。不能因为我们今生书多,我们就可以放逸,就不珍惜,这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把书籍,有“佛”字的剪下来,装在一个小坛里,或装塑料袋里,放在高山上、山洞里去寄存。也可以把那个有“佛”字的形象在一个本里贴上,结缘给其他人。因为我们现在书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当没有佛法的时候,那就像一盏明灯一样,非常可贵。所以这个是很重要,我们不要光想到我们自己对它需要不需要,我们应该想到以后的众生,他们如何能得到它。所以说,人活着不能自私。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规定:烧佛像、烧佛字得无量罪,所以这个不应该烧。有的说应该把它沉到大海里,这种做法也是不对。沉到大海去腐烂,和烧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虽然这种处理好像是恭敬了,人不踩了,但是终归失去了他的作用。因为有佛经是我们的福报,我们经过多劫的修行和努力,今天才有佛经出现,也是和佛的因缘所致。我们应该珍惜,应该它他保管好,处理好,留给后世。

    我们可能将佛经留在一个山上,留他一千年。过一千年后,也可能是我们,也可能另外一个人,又把这个洞打开了,又看到这些字,我们从迷中一下又觉悟过来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千万千万要处理好,不能以想象为是去处理。  

    第二个问题。

    问题七、关于五戒,听师父开示说唯有酒戒破后可忏悔,其它戒破了就是破了,那要破了其它戒如何补救呢?

    这个五戒,犯戒的缘一共有三种方便: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比如说一个盗戒,有个人就想盗这个杯,想盗杯这是个远方便。他光有想法,没有采取行为,这是通忏悔的,可以忏悔。既然想盗这个杯,我这个手已经接近这个杯(近方便),或我人走到这块儿地方了,(才接近这个杯,次方便)。已经采取了方便,就是(要偷盗的)行为,已经要拿这个杯了,这叫次方便,次方便也通忏悔,因为他终归没形成事实。当我们的手把这个杯端起来的时候,离开这个位置,离开这个地方,不管你离多高,这就犯盗了,盗戒已经成立。

    有的说这个包(别人的包),在我这个右肩挂着。我想把它盗走,我放在左肩上,你采取了这个行为,以盗心挪到右边肩膀,就犯盗了,这个盗戒已经成立。没盗之前的远方便和次方便都可以通忏悔,马上忏就可以掉了,因为他没有形成事实。如果已经拿起来了,它就不通忏悔了,为什么不通忏悔,它已经形成事实了。

    当然了,形成事实我们如何忏悔?也是可以忏悔的。但忏悔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终归已经种在种子识里了,已经形成果了。说怎么办,我们应该通过取相忏的方式忏悔。取相忏,(比如说)刚才有一个居士(提到)做梦,梦见佛了。他忏悔,不断忏悔,如果梦见佛,恭敬佛菩萨,这都是忏悔得清净的一种表现。梦中梦见光,这都是忏悔的一种表现。

    通过取相忏,还可以通过作法忏,作法忏通过这个僧人,集体进行作法,(或一个僧人,几个僧人也可以作法,根据所犯罪轻重不同,而确定需要的人数),来忏悔,(指方便罪)就可以忏悔清净了。不是说不能忏悔,可以忏悔。

    而五逆之罪不通过忏悔,五逆: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不通忏悔,这是五逆罪。所以说,破戒以后我们通过忏悔,都是通过取相忏,见到好相了,这就是忏悔清净。(但若犯到根本罪,此生受戒的“戒体”失去后,虽通过取相忏见到好相,也不属于恢复,只是将破戒的罪止住,得以继续修道而已,若不能取相忏达到最高的层次,将来还要偿还果报。)

    第三个问题。

    问题八、接受三皈后,法名是随机取还可以改吗?

    在大悲寺受三皈依后,都是取决于你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和师父给一个字,这就可以了。如果你最后那个字,和师父给的那个字,它俩合为一起不能说明一个法的意义,这个可以找师父再改一下,这可以。比如说,我们大部分起的是“亲”字,你名字后面这个字,不太理想,正好加这个“亲”字,是一种反义词,自己听了不高兴,别人听了也不高兴,就没有教育意义,这个可以改,如果没有啥大的问题就不用改了。

    问题九、散乱心可念佛吗?

    实际上我们念佛的心,都是从散乱心去念,念到最后达到那个就是不散乱。所以说这个散乱心,他不是佛,但通过散乱心我们去念佛,可以成佛,这么个关系。可能有的人,他执着这个散乱心是不是念佛心?散乱心不是念佛心,但是可以通过散乱心去念佛。这里有它的原则性。有的人说,你散乱心不能念佛。是,散乱心不能(真)念佛,他不是佛,但是散乱心可以通过念佛而成佛。这样理解才正确。如果我们心不散乱,你就不念佛,它也是念佛心。

    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十、一、我与爱人结婚前和婚后,头两年感情非常好,不知什么原因,以后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吵不停,有时躲都躲不过去。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一样。因为一个人结婚,从世间上来讲,他需要一种幸福,美满和谐,因为他是一种追求,有所求就已经形成了生灭法。就是有好必有坏,有成必有失,所以说它是一个生灭的问题。我们不断地追求好,必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痛苦。

    因为他要求的,俩人在要求中,他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不知道事物本质,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好就有坏,都是对立而组成的。他希望永远好下去,是不可能的,必然要导致了矛盾的纷纷而出,它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有的人把这种规律推给谁了呢,推给了某种事物,这是不正确的。一个从规律来讲是这样。

    第二个因果,有的人会说,啊,我要不遇着他,我很幸福,遇他以后我很痛苦。实际上这个“道理”,也没有多大道理。幸福和不幸福不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存在某个事物上,存在哪呢?是你心里所留下的种子识是什么。比如说一个人,上街突然被车碰了,不是车要碰他,而是他自己有那种业力,必然要被车撞,要相撞。而他埋怨什么呢,埋怨车,司机开的不好,而来撞我。那只是一个外因。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有这种业力,他必然要有这种结果。

    因为我们有时候不细心观察,(而不能发现这种因果)。就是说,我们如果散乱心,我们走路上摔跟头的时候,这个跟头并不是土地平不平,来决定我们摔和不摔,是由于我们种子识所决定的,他必然到这个地方,这个脚步就会乱了。本来是一步接一步地这么走,最后两个脚步突然并在一块儿去了,你想能不摔吗?他说我脚怎么突然不好使了,不是突然不好使,他的种子识就像电脑似的,必然做这种程序出来,必然顺着这种程序去做,所以就必然要摔。我们通过这个事情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事情。

    所以说,特别是我们追求了一种好,这种好建立在这个痛苦之上,以为这种好可以远离痛苦。实际上他不知道,这种好的后面就是痛苦,痛苦后面呢,有好。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可避免的,娑婆世界就是个矛盾的世界。所以遇到事情经常吵个不停,因为两个人都想把事情办得和原先一样美满。他不知道这个生灭,他可能看着对方,一看你现在老了,不像以前了。那个也看说你不像以前了。这本来就是正常的规律,没有啥可追究的,可嫌弃的,是不是?所以他必然要吵个不停,啊,因为他的要求,不正确。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从生灭法这上去理解,从因果去理解。你想,结婚本身就是火坑。所以说,这个火坑里要想没有事情,那就不成为火坑。

    第二个问题。

    问题十一、结婚十七年,我一直在吵架和身体病中生活,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烦恼重重,这些年如果没有佛法的支撑,我就不知道还有我的存在否?

    刚才吵架我说了,为什么说家庭是火宅,就不管你吵架不吵架,这个烦恼它必然要产生,它就是一种烦恼的结局。所以说,结婚是烦恼的一种必然结果,有了烦恼他才想结婚,没有烦恼他不会结婚。烦恼越重的人反而越愿意结婚,烦恼轻的人反而不愿意结婚。他想通过结婚远离烦恼,他不知道,这种药是越吃越重,它不是解决烦恼的药。

    另外大病没有小病不断,人的病主要在心态。因为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它是生灭的,有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人人都有病,有的是身体病,有的是其它方面的毛病,等等,都不断,这都是根据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力所决定的。

    “烦恼重重”,这个烦恼重重啊,主要是自己的认为。今天呐,有一个师父问我,他说,师父,我这一个事情就是挺烦恼的,不知道怎么处理。我说,你应该做一下思维就好了。我给他讲个例子。我说,我在没出家之前,有一天,那是在盖县茅蓬,那天正好下雪。我出门儿,刚一出门儿,就摔到地下了,这个摔得很重很重。因为当时可能是得意忘形,走得一点也没在乎,所以摔得很重,摔得眼睛冒金花。当时我马上做了一种思维,我说我怎么没开悟啊!摔这么重怎么没开悟呢!开没开悟?

    当时这一想的时候,觉得摔得不重了,啊,应该再重点摔好了,得摔开悟才好呢!最后躺在地下不爱起来了,觉得失去这个机会了。我给讲这个什么例子呢,就是说人在事物上有两种处理方式,就在于你如何去把握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往往用烦恼处理烦恼,它只能是痛苦加痛苦。如果你转换一下,用另外一个方式,也就是符合真理的方式去处理,反而不但没有烦恼,会变成一种乐趣儿,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以前还有一个人问我,师父,我打坐的时候正坐得好好的。门突然响了,进来一个朋友也好,或家人也好,一脚就把门踹开了,最后弄得我非常烦恼,这个家我呆不了了。师父你看我怎么处理?后来我跟他讲,至于你呆了,呆不了,我先不管。我说这个处理方式啊,如果有人突然把门打开,突然吓一跳的时候。你可以做这种思维:哎?我怎么没开悟?啊,怎么没开悟。

    你要这么想,马上心一下就平了。因为我们第一个念头并没有想法。你比如说,我们正做打坐的时候,外面推门进来人,或是门敲进来,我们并没有想法。第一念没有,什么想法都没有。第二念马上就产生了一种烦恼:你看这人,我正打坐好好的,你为什么踢门进来。它是第二念产生的,是由于我们的心分别在起作用,而产生的。我们原始中它没有这种烦恼。都是我们平时,这个烦恼养成习性所起来的,是分别心起来的。所以说,事物本来是空相,是由于我们知见不正,所带来的烦恼,不是原来就有烦恼。

    如果要这么去做,我们就不会烦恼重重了。烦恼重重都是我们后加入进去的,这个烦恼重重是因为我们平时持戒不严谨,做事情不符合真理,不能离相。以为没有什么,等到事情来了,它就随着我们的习性、因果去走了,必然要得到这个烦恼重重的效果。如果平时我们能够不断地诵《金刚经》和《心经》,能远离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就会烦恼很轻很轻,甚至认为这个烦恼可以帮助我们修道。

    过去听说有个老和尚,可能是清朝或者是民国时期的。这个老和尚,他觉得自己修行挺好。但是,老容易发火、起烦恼。起烦恼的时候没法对治,自己也忘了自己是在起烦恼,也不知道马上回观反照。所以说,他就采取一个办法,雇个人,说我要起烦恼的时候,也就是发脾气的时候,如果谁打我一个嘴巴子,我就给他一块大洋。他花钱雇人。后来他就选了这么个人,因为老和尚很有修行,平时他也不起烦恼,那人就等待机会,怎么等也等不来。

    后来,在秋收的时候,有个大施主送了一马车粮食。老和尚一看送这么多粮食,应该好好款待一下。告诉这个人,你上街去买点菜招待一下,这人就上街去了。左等右等也不回来,最后都快过中午了,这个菜还没买来。老和尚就着急呀,最后没办法,那施主一看这饭也吃不成了,就走了。老和尚气得就站在门口,说,平时去了,你一会儿就买来,就在街面上不远,怎么今天去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站在门口就望,心里想:你等着,你回来的……

    最后,这个施主刚走,他就回来了。我估计他可能是在旁边躲着呢。回来,老和尚气得:“你这人怎么去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他发脾气了。这个人一看,啊!当时马上就给他一个嘴巴,因为他等着挣这块大洋,这个机会来了。老和尚说:“你还敢打我!你办错事还敢打我!”他又给一个嘴巴子。这个嘴巴子打完事后,老和尚就念阿弥陀佛,这两手就要合掌。据说这两个掌合了好半天都没合到一起去,就念“阿弥……”,“阿弥陀佛”都念不下去了。念了好半天好半天,最后才合上掌,念句“阿弥陀佛”。当然这个老和尚得(告诉别人给他)付钱,两块大洋他肯定挣定了。

    但是老和尚通过这一个事情,也就把烦恼的根给拔出去了,这么给拔出去的。事后有人问老和尚:“当时你念佛,怎么念的那么慢呢?你就像我们平时念阿弥陀佛不就完事了吗?你干吗半天才念出来?”他说:“你不知道,这两手就如两座大山一样,太沉了,合不一起去,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念句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把他的烦恼才断了。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事物都在于我们处理方式。如果我们都像老和尚这样雇个人,这么样主动的去对治烦恼——恐怕你不用花大洋,也能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就不会感觉到烦恼重重了。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心,不想去掉烦恼,而且我们喜欢烦恼。如果一天不生烦恼,我们觉得没有意思,生活没有味道。起了烦恼又有味道,同时又产生了痛苦,所以这个不正确。我们如果真想去掉烦恼,应该和老和尚一样,努力采取各种方式来对治,这样我们的烦恼必然会有清除的一天。

    所以烦恼并不是重重,是我们不去努力去做,这是我们的弊病。佛法能去掉烦恼,但是我们应该把佛法利用的更好、更广大,不是说佛说的法,听过以后就完事了,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才可以。

    第三个问题。

    问题十二、最近我和我爱人,都觉得身体很难支撑住的那种感觉,到医院看还没有什么大毛病,就感到全身无力。多干一点家务活就觉得力不从心,就为这些,谁多干一点都觉得很难,就为这些也搞得两人之间不愉快。

    我想两人身体都不太好,但是都没有去发出“你别干活,我去干”,都是“你多干一点,我身体不好,”他也是“你多干一点,我身体不好”。互相都要求对方多干一点,所以谁去干,都觉得不好。我觉得你这种方法很难解决。最后的办法,你们分开,分开过,各找一个地方。因为这个活你不干,你就吃不上饭,你就没有怨言了,什么怨言也没有了。如果在一起互相老是推诿,互相都不去帮助对方,必然导致这种结果。

    身体也可能有病,也可能根本就不是病,因为为了避免自己干活,都强调自己身体不好,所以最后没病,就会变成有病。我的想法,你还是分开一段,最后自己都感觉到过去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正确了,都觉得这些活自己都能干,都应该干,这个问题就没有了。

    另外俩人之间的不愉快,这也不要怨在干活上。因为结婚本身要求就是一个和谐美满,它不愉快是它的另一个方面。就像一个苹果,有红的就有绿的,它必然要产生的一方面。所以你不要把这些东西,说这个不愉快我不要了,我光要愉快,那不可能的。有阴就有阳,有光明就有黑暗,它本来就是一种生灭法。你想离开生灭,不可能的。应该正确理解。如果觉得这方面都很难处理,就读读《心经》,读读《金刚经》。再有一个,自己不要依靠别人,要依靠自己,要振作起来,这个事情就会不发生了。

    第四个。

    问题十三、我从今年开始,就在后腰上半尺左右,只要坐姿不对,一下就停住了,也不敢动,得需别人帮助才能起来。而眼一闭上,面前有个幻影,有时是人,有时是狐狸脸。晚上睡觉做梦多,全是乱梦,离谱,有时候还梦见把着电线飞,有时不用把着手一动就飞了,还必须念大悲咒才飞得高,不飞高就有人在底下抓住我。

    这就是自己思虑过多。这个坐姿不对就停住,要需要帮助,可能是腰间盘突出,还有哪块儿有岔气的地方,这个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

    另外眼前有幻影,既然是幻影,就不要执着。为什么有狐狸脸,是我们平时老往上追求,和这有关系。这个狐狸脸,一般狐狸都是比较狡猾的一种象征。有时候我们常出现狐狸脸,就是说我们做事情有不实在的地方,我们应该检查自己。因为众生的脸,就是我们的心性,就是我们所作所为的一种表现。有的人过狠了,就会出现蛇的形象,有的人出狐狸形象,这是狡猾,等等。它并不是有个狐狸在那块儿,而这是我们的心性,和它有近似的地方。所以如果梦见这些东西,或见到这种景象,应该检查自己的修行是不是做的不好。

    另外有时做梦在电线上飞,这是好事。飞是说明我们持戒还有清净的地方,如果持戒不清净,就会在地上,或泥坑里,或在屎尿里。所以飞起来必然是心清净,才能飞。梦只是一种表法,并不是真有一个狐狸,或真这有个电线飞,是由我们心的清净,和不清净,来决定这些梦的形象。
        第五个。

    问题十四、皈依三宝的弟子在家应该上几支香?晚上几点前不可以上香,应该念诵哪些咒,哪部经,还是就念佛?

    皈依三宝的弟子,在家应该上几支香,应该上三支香,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支香能提起我们的三皈依,应该常常上。有时候家里怕烟味儿大,也可以上一支香,一支香的目的就是“一真法界”。但是上四支香,那就不对了,我们只能皈依三宝,不能在外面再有皈依了。

    “晚上几点前不可以上香”,没有说晚上几点前不可以上香,就半夜时都上香最好。为什么我们要上香?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比如说,我们这有佛菩萨形象,我们上香前必然在佛菩萨面前要穿戴整齐、洗手,又有恭敬心,我们才上香。上一次香,我们就会提起一个正念,如果你在半夜时起来,能去上上香,必然你在半夜时有提起正念,用佛像来印你的心,也是去掉我们的恶念。这样我们就会获得益处,就不可思量了。有的人睡觉,从晚上睡一直到天亮,这就失去了机会。如果晚上,半夜能起来上几回香,这非常好。而且这个修行上路也快,所以晚上上香更好。

    “应该念诵哪部经、哪些咒”,都可以,只要是佛经佛咒都可以。像《楞严咒》、《大悲咒》这都可以。《楞严经》、《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这都可以,念佛也可以,主要根据你自己需要。

    六。

    问题十五、我还经常有闹心病,无名火多,自己无法控制。

    这个就要多读经、多放生。有时候这个无名火多,主要是自己对外面要求太多。应该有一种无所求,这就好了。你比如说,夫妻之间,老要求男方如何为自己服务,这就有所求。如果达到了,认为是对方应该做的。如果达不到,就该说你又骗我了,当初不跟你,我哪能遭这个罪。是不是?她会说这些话,实际上都是一种有所求的心。

    如果你要能够抱着一种无所求,我不求人,不管好坏我都要自己做。我有病,宁可爬起来我也自己做。你有这种心去做,对人就没有想法了,这个无名火就没地方发了,慢慢就把这个无名火下去。很多的心病都是由嗔恨来的,嗔恨和忧郁。如果我们心情放开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同时我们能把心情打开,不再有所求,这个心病很快就会好的。

    下面一个纸条。

    问题十六、怎样真正具有慈悲心?

    真正的慈悲心,来源于戒律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是把戒律清净了,它会生起一种真正的慈和悲。因为必须离相,离相才会有慈悲。不是说我们对谁好这就叫慈悲心,这不是的。应该离相,众生都是平等的。

    所以说什么叫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攀缘心,跟谁也不攀缘。不是说我今天和他好,明天和他好,后天我依靠他,或后天不依靠他,没有这个。只有不再依靠了,不再攀缘了,我们就会有了慈悲。所以说同体大悲,什么叫同体大悲,就是离相,无人相、无我相。只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同体。这些功夫必须得平时做,在持戒的基础上才会做到。一个戒如果都受不住,这个慈悲不可能生起来。再同时还要苦修。

    下一个问题。

    问题十七、怎样守住口业?

    前几天有人来问我,说,别人一讲话我就要跟他讲理,最后自己讲得身子都歪了,就是止不住。批评他的时候,他知道我讲得不对,但是到时候非讲不可,得一个“常有理”,你什么时候都说不倒他。所以,你给讲道理、看经,他也制服不了。后来我告诉他一个方法,我说你止语,如果你能止一段语,这个口业必然要清。为什么呢?他这不是不想好,想好,但这个嘴已经说惯了,他不用思维张口就来,说惯的嘴,走惯的腿,就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能止语三年二年的,我想他话都不会说了,也没地方讲理去了。止语了,别人骂他一句,他也不敢回口,因为一回口不就说话了吗。所以只好忍着,忍来忍去,最后就觉悟到,不说话才是对的,才是最有理的人。他现在认为,只有讲,别人说话我马上去说,才显示我的存在,这才不吃亏,他就犯这个毛病。

    我们的口业如果守不住,我看你还是止语好。

    第三个问题。

    问题十八、怎样为病人念大悲咒水?

    这个得看你自己的虔诚心。佛的咒语既然有一定加持力,主要还看我们的发心清净不清净。如果我们能够很清净,很诚诚恳恳地去念,必然这个咒水有一定力量。所以说,你把病人当作自己的父母,甚至(愿意)割身上的肉都给他,你去念大悲咒,必然有它的效果。

    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十九、一个人在家时,总感觉到屋里还有其他人在走动或休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在家,有时候供仙堂的一个毛病,老认为这里还有外人,应该怎么办?应该诵《金刚经》,不断地诵。诵《金刚经》,无人相。睡觉时候把门打开,谁愿意进谁进。你要是这么做,要有个三年二年的,我估计什么感觉也没有了。你老把门封得严严实实的,又怕别人进来,怕别人捣乱,想的很多。虽然外面没进来,但是你总感觉到屋里疑神疑鬼的,有人在走动,等等的事,实际上这是心里的毛病。

    有时候很多的动静,是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自己摩擦的声音。比如说打七,有的人打七的时候,就感觉这外面有人走。是谁在走他都能听出来,最后推开门一看,一个人没有。这个声音从哪来的?原来就从他脚底下,那个鞋和地面的摩擦声音所变化过来的。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借着这个动静,就想象出了外面有人在走,实际上不知道是自己的摩擦声音所来的。所以说,我们往往就把时间的、空间的一种变化动静,就认为是在有,或是人在走动,这就是我们错误的认识,所以说,应该多读《金刚经》。

    问题二十、师父,我在生活中多做善事,少念点经能成佛吗?

    成佛的标准,并不是你念经就能成佛,也不是你做善事就能成佛,要觉悟人生,是觉悟能成佛。这里有一个问题就在这,有的人是把世间的善,比如修桥、补路、布施、扶贫等等,认为这就是成佛了,成佛就是做善事。实际上那只是做人的一个标准,并不是成佛。

    现在有些人把成佛,看成是在世间做好人,就是成佛,那不是的。因为人是众生的一部分,你做好人顶多升天、有福报,还是在因果中轮回。佛是什么呢?是觉悟。觉悟什么呢?觉悟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觉悟宇宙是空的,一切都是幻相,这才能成佛。

    做善事必然有善报,但它不是成佛的报。比如说一个人没有皈依,做了很多的善事,但只能是世间福报。有的人皈依以后,我的心就放在了三宝上了,我成为了佛的弟子,虽然有的时候做的善事并不如他人多,但肯定能成佛。为什么?佛讲:受戒破戒能成佛。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破戒以后他的(善)种子不断。而且即使下到地狱,他来生,从地狱出来的时候,他还接着修,这个因果不断,所以说受戒破戒能成佛。

    少念点经能成佛吗?你想以善事代经那就更不对了,善事只是世间的善法。你看人哪,做世间的善事很愿意做,但是一读佛经他不愿意做。虽然这是很轻快,用不着那么样费力气,但是他不愿意在心地上,来把自己的毛病和习气改变了,不肯放下自己的那种知见。你自己的知见不放下能成佛吗,这不能成佛。所以说必须读经来放下知见。不是说读点经就能成佛,而是通过读经,让我们不断觉悟,才能成佛。

    问题二十一、请问师父,我母亲今年五月初去世,生前是一名在家居士,因常年重病佛事做的不好,临终时要地藏王像,因在医院我们做子女的没有做到。这次求师父为我母亲做超拔,请问师父我们子女应该怎么做好?

    就是说你母亲过世了,因在医院,有时候这个没有做到,这可以补偿的。你多诵《地藏经》,多诵《金刚经》为你母亲去做。你母亲要地藏像,也可能是为自己,更主要的是为了儿女,教育儿女来继承她这种信仰。所以如果你能把这种信仰继承下去,我想你母亲就会很高兴,就会得到你所没有办到的那种利益。

    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二十二、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应该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在家居士。应该看成什么呢,我如何去持戒去成佛,如何去成佛。不要考虑第一个概念:我是在家居士,你把自己就限制住了。所以说我持戒修行,不要考虑在家。应该考虑应该做的,我要去做,我做不到,我应该努力。今天在家不等于我永远在家。虽然在家有很多的障碍,我想法要克服它。

    在家居士修行持戒,主要是克服在家的毛病、困难,这是“在家居士”,不是“在家人”怎样持戒修行。在家居士就应该在家,利用家庭这种环境来修持自己。什么叫利用呢?不随世间走,不随家庭走,这叫“在家居士”。不是家里今天吃肉,我别让他们起烦恼,我就吃吧,不行我吃点肉边菜,认为这就是在家居士应该做的,这都是不正确的。在家居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是僧人的后备力量,出家人这面少了,你要马上应该补上去,这是在家居士。就像所提的全民皆兵一样,应该做好出家的准备。

    在家居士首先要克服在家种种的障碍。比如说很多世间人都认可的事情,(但不符合佛法的要求),那我们不能做。我们在家应该按照出家人的(要求)方式去做,这才能成就。有的人把自己“标准”了,用“在家”两字就把自己标准降得很低很低。实际上虽然你降低了,你觉得做的很顺利,但和成佛没有关系,只是个世间善法而已。你想成佛,在家居士必须克服在家的一切毛病和习气的阻碍,这才能成佛。这个我希望大家能够回去认真考虑,这也是个很重要的,不要失去机会。

    有的人出家以后,还不知道怎么修行,为什么?他就是在家这一段时,他没有利用好在家这一段的修持。如果知道在家应该怎么样摄住眼、耳、鼻、舌、身、意,怎样去掉色、声、香、味、触、法,去掉贪、嗔、痴。在家怎样和违反佛法的这种行为去做斗争,这样的话你不管是出家、在家,他都能修持。

    很多人(讲法)把在家居士这个标准降得很低,虽然满足大伙的心愿,大伙听了很高兴。但是,我说那是害你们,因为人身很快就过去了,不容易,信佛也不容易。我知道,我信佛就很晚,未学佛天天走在庙的跟前,不知道上庙里看一眼,不知道,一点都不清楚。等到因缘来了,才知道庙里原来就是自己的家,这时候都很后悔很后悔。

    我们大家今生信佛了,千万千万把握住人生。虽然这个因缘有的没太成熟,应该想法让它成熟。不管在哪,我都要按照佛法去修行,都要摄住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去掉贪、嗔、痴,这么去修行,这就对了。不要分别在家和出家,在家我要像出家人修行,这才行。

    所以说,那种降低标准的做法,虽然是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宽慰。有的认为我在家已经很修行了,虽然给你个名声,那终归是“化城”,(不是二乘的“化城”,而是完全虚妄的“化城”)啥作用也不起。想真正了脱生死的时候,那就是一场骗局,只是一种欺骗,一种欺骗而已。我想,我不想做那种人,所以我只能这么告诉你们。

    问题二十三、请问师父:下院妙融师父说我一个去下院的朋友走路像(以前富人家的)小姐一样(姿态扭捏。指女人态严重),这样合适吗?

    师父如果说一个人,批评一个人,她必然有这种毛病,要没有这毛病她不会说的。世上的一切批评,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业力。就是妙融师父不认识你,或是另外一个人说你,都是你业力的表现,都是一种帮助。

    比如说,原先我在本溪,去行脚。走路时候就遇到一个人,他骂我,他说:“那个和尚你过来一下”,我不过去,因为我不认识他。他骑个摩托在道那边,说你过来。我就不过去,我继续往前走。后来他骂我“你是不是骗子?”我一听他骂我骗子我就站住了,为什么站住?我要诚心诚意地听,他要骂我是骗子,必然有道理。等我坐下来听,他就不骂我了。

    后来我就为这个事思维了一个多小时,我说我骗子,我骗谁了呢?我也没骗谁呀?最后一个多小时,坐一个沙滩上,突然想起来,我下山时候,另一个师父问我:“师父你什么时候回来?”我用手势比划:三天。而今天正好是三天。我本来不想今天就赶回到山上,我寻思在半道再睡一宿,因为还有很长的路程。如果明天赶上去,那就过了三天,那就犯了妄语。犯妄语不就是骗子吗?

    当时一想起来,就挺感谢他,要没他这句话,我不就成骗子了吗。但感谢的同时,也恨他,为什么?因为他骂我,这个心里也不痛快。(有人笑)但是虽不痛快,感谢的占多数,知道这个真理。

    你看,骂人有时候是帮助,说过火一点,那都是一种帮助。何况说(像以前富人家的)小姐那就不错了。小姐最起码还挺清净的,还挺好的。要叫我,我都不会说你(像以前富人家的)小姐,可能说的更狠一些。所以说外面的一切语言,都是帮助我们成就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有人骂我们的时候,我们认为他是在骂我,实际你错了。你要认为是帮助你,你肯定能找出你被帮助的因缘。你想一想,我想得最后脑袋都疼了,想不出来我在什么地方骗人。最后硬想,坐了一个小时沙滩,突然想起来了。这么大个事,我如果没做到,就第二天去忏悔,也不如当时不妄语。是不是?

    人这一生,一步都不能走错的。所以你想一步都不走错,你要接受挨骂。骂你越多,说明你的朋友越多,你的善知识越多,说明你这个人可救。如果谁都不骂你,谁都不说你,我看你是无药可救了,所以那很危险。

    问题二十四、弟子几年前持《大悲咒》治好自己的鼻炎。大概三个月后,炎症又犯病了,自己知道持咒不专心。请问师父,大悲咒能灭罪吗?或者是菩萨方便说,既然灭罪怎么在好了几个月又犯病了呢?

    就是说,因为鼻炎用《大悲咒》治好了。大悲咒治好,它不会再犯的。为什么说,治好了不能再犯呢?好了,它就没有犯。犯了,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是另外的病。三个月以后又犯了,你怎么知道,犯这个病还是以前那个病呢?它病名是一样的,我们就往往用联想,把这个病名认为是以前那个病,所以说我们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第一个,否认了《大悲咒》的力量。另外这种想法就是一种疑心,不真实。就像吃饭似的,你今天吃饭吃饱了,明天你再饿了,说昨天没吃饭?那饭不顶饿,能这么说吗,不是这么回事。所以说《大悲咒》治好你的病是一点不假。三个月以后又犯,是你的另外的业力又起来了,所以应该继续诵《大悲咒》就对了。而且为什么这回诵了不好使呢?就因为你对佛的《大悲咒》有了疑心,佛法就怕疑,你动一个念都不好使。生起欢喜心也不好使。

    过去有一次我的牙疼,没有药,就是拿那个“去痛片”往牙上塞一塞,就止止疼。后来这个药片也没了,最后疼得特别厉害,而且在山上也没法治疗。突然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就念两句牙就不疼了,这一宿也没疼,非常好非常清净。自己想,我可得到这个宝贝了,以后再牙疼我就不怕了。等下回牙疼就不好使了,怎么念也不好使。因为他有什么——他以为下回我就不怕了,我已经得到了。所以说这就犯了个妄语,另外生起了慢心,认为我诵《大悲咒》,我能诵《大悲咒》, 我诵《大悲咒》我能把牙痛止住,这都是慢心。

    为什么我们诵经、诵咒以后要回向,就是怕你起慢心。说“我们回向给所有众生,你看我那个功德全都回向给他们了。”有的还抱屈。实际上你不知道,只有通过回向,去掉你的慢心,下回才能继续修行。你要不回向,自己就在那结了一个结,这是很大一个弊病。

    所以说灭罪不是没灭,你三个月都灭了,这挺好了。你想彻底灭,那继续还有个虔诚心,再去努力就可以了,主要别生疑。

    问题二十五、患病持咒能否彻底治愈?不会复发吗?

    这个问题,一切的病根都在于我们种子识里面是否清净来决定。种子识就像电脑里的程序,有一个病,它必然要表现一个病的现状。如果你持咒,能把种子识里(病)的种子因素给抠出去,它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不是不能治愈,而是我们有时候诵咒和修行不彻底,才会逐渐地出现。

    当然了,有无始的业障也要偿还,还要不昧因果。有时候有病不是坏事,有病最起码他就不想吃肉,是不是?有很多有病不想吃肉,什么事也不想做了,心里很老实。所以有病并不是坏事,再说人生在这个世上不可能没有病。

    有的人说有病就是没好好修行,这种说法不正确。释迦牟尼佛临涅槃时候也有病,那你说释迦牟尼佛没好好修行,这就不对。虽然我们和圣人不一样,圣人他不会有病的,但是为了示现也好,还是为了偿还以前的业,不昧因果也好,他必然要示现这一个问题。所以,有病并不是说明你修行好和坏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说法,有病就是没好好修行,我想(如果这样说)那些祖师大德就都没好好修行了,那就错误了,那就诽谤了佛法,诽谤了因果。

    问题二十六、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请师父开示,无为法是什么,怎样差别?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我们说所谓的圣贤,比如说佛教和道教,他的差别就在于无为法。虽都在修行,你说道教也修行,老子、天尊都在修行,也都在努力,都想了脱生死。但是就因为他所走的路,是为了升天、长寿,所以他不是真正的无为法。佛教是真正的无为法,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因为有了这四个无相,就选出了高低,关键就在这上。

    头些日子有一个道教的人来出家,当了十八年道士,要来出家。后来谈了几句他又改变主意了,说以后再说。后来他说那么一句“佛道是一家 ”。我说怎么能佛道是一家呢?所以说这就涉及到一个原则问题。

    有的人认为佛道是一家。虽然都叫修行,都在努力,但是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我们稀里糊涂,什么“儒释道”一家,这本身就否定了无为法。佛法是出三界的,不是为世间法来服务的,是要出三界的,他有大目标,而且证到那地方。

    道教是证到天那一步。虽然是能升天,但未必都能升天。想是升天,但是能不能升天那是又一回事,未必升天。佛教不是,只要是按照佛法去做,去努力,我们人人都能成佛。佛法首先肯定了每个人都有自性,自性本身就是现成的佛,只要去掉我们的毛病和习气,我们就能成佛。而且非常真实,它是一个究竟的真理。

    因为他们修的只是相对的真理。虽然有些神通本领,那只是相对的。所以说他和无为法没法相比。无为法就是没有一法可得。没有一法可得,说哪个法可得?没有一法可得,就因为无法可得,无处不是法。其他的就是都认为有法可得,我这有多少法,我有这个法有那个法,有这个法可以得,有那个法可以得。虽然是可得,你修确实也有感应,但是都建立在你的分别心基础上,不究竟,而且都在生灭上下功夫。就是你修成八万大劫(不坏),最后还得堕落。

    无为法是什么呢,就是不生不灭,即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还有什么可以生灭的呢?它不存在生灭,而找到了我们的本体。这并不是一种理论的知识,也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事实,所以这就有严格的差别。

    所以说今天跟大家讲,千万这种(不正确的)理论不能让它混淆到佛教里。有的是信着大仙,他认为这都是无为法,这是严重错误的。前几天谁来,(名字)忘了,讲过,有的甚至把世间的《了凡四训》也当作佛法,这是不对的。虽然《了凡四训》是一种善法,确实教人去掌握命运,确实在世间做个好人,确实不错,但绝不是无为法。当作佛法就混淆了佛法,就会灭掉佛法。佛法不允许任何的世间法所代替,如果不睁起眼睛,我们修行就会迷失道路。

    问题二十七、弟子持《大悲咒》时,有时心里散乱,可不可以集中精神观眉中心一处而持,或有其它方法?

    不应该去观,你若观时间久了,也会产生新的执着,眼睛肿胀。因为修行佛法持《大悲咒》,是让我们心里不再散乱。当然了要集中精力,有时候集中眉头皱得很紧,会在脑子上形成了一种气血不通畅,就像气功似的,意念力所造成气血不通畅,这就不合适了。应该持《大悲咒》,用耳朵听,这个比较好,副作用小,就是持《大悲咒》耳朵听一听,只要心神不跑就可以了,如果不跑你听都不用听。

    持咒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大悲咒》能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是念佛能达到什么目的,而是通过《大悲咒》和念佛达到我们心里不再起妄想了,那就起到一切咒的秘密作用。所以说一切咒语和念佛都是一个拐棍,它并不是目的,而往往我们把这些当作目的,这是错误的。

    也就是像佛经讲:以指为月。佛说这个指头,指的是月亮。我们不看月亮,就看指头:噢,佛的这个指头就是月亮,这就不对了。所以说佛讲的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指头,告诉你所指的,是让你看上面的月亮,怎么样看到月亮。这些咒都是让我们放下自己的知见,不要有你的想法、你的比喻。说我想出佛法,讲多少条那都没有用。放下你所有的知见不再打妄想了,那就是真正的《大悲咒》的力量,《大悲咒》是无相的。所以说一个人,心里清净了就具备了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这个我想,最好是认真听,这个就可以了。但是不要使劲着到耳朵里听:唉,我使劲用耳朵,抻老长去听,最后也会造成这里的气血流通不通畅。这耳朵能听清就可以了,只要不散乱就可以。

    问题二十八、弟子持咒满愿,也相信能满愿,但这五年来没有实现,可能是不精进。弟子是不是应该持戒再持咒。

    持咒满愿,我不知道你这个愿力是什么。虽然是五年了,没有实现。但这个实现不实现,不在于我们的感觉来决定它的实现。有的人读经、持咒,持了几年,说我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突然遇到一天,大风刮起来了,你看很多人都刮跑了,他站着没动,那就是效果。它不在于你看着,那叫效果,而在于你的内心。真正的效果不是有相的现出来的。这个我想,你念一句必然得一句,只不过你对自己产生了疑。

    问题二十九、弟子想今生得到福报,且这生了生死、脱轮回,请师父开示方法。

    今生想得福报,还想了脱生死,这是两回事啊!你是什么都要兼顾,脚踏两只船,这不行。先想得福报,还想了脱生死,这就不可能了。所以说,想了脱生死,我们就得吃苦、受累、遭罪,而且承受一切,这才能了脱生死。如果还想得到福报,那就只能得到福报,和了脱生死没有关系。了脱生死,首先一切福报给都不要啊!一切都回向给了脱生死这块。

    有一回在盖县,那时候也是没出家的时候,往盖县茅蓬走很累,晚上,非常累非常累。后来前面有个骑自行车对面过来了,过来了呢我就想,遇着他要是载我一段那就太好了。但一想,要想载一段,那我不就有所求了吗。这不对,还得摄心,摄心才行,不摄心怎么能够成佛,了脱生死。自己又开始做功摄心。

    这个骑自行车的人到我跟前了,就像没看着我一样,就过去了,就像我不存在似的。他走了很远以后,他碰见另外一个人,他跟那人说话,他跟我也不说话。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想了脱生死,你就要断一切缘。如果你心放松了,有可能这个人就好心,说我载你一段吧。当他载你一段时,实际上你的心已经散乱了,已经变成(功德转换到)福报那块了。如果你想了脱生死的话,这些东西必须得回避,发生都不让它发生。

    走到跟前,他也没有缘。走到跟前,他就像看不见你似的。他还觉得挺奇怪,过去这个人——这个人怎么这么怪呢?好像说了这么一句,这人真怪。意思是我这人挺爱说话,怎么到他跟前,连句话也不说了。什么原因呢?他不知道。实际上就是你的心是否摄住的问题。你摄住了,和一切缘,它都不会发生关系。你想得到福报,就不会了脱生死,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你想得到福报,还想了脱生死,正好是两条路。想了脱生死,首先放下一切的福报,全都不要了,全都舍掉。能舍就舍,把它都舍掉了,最后才能往了脱生死去走。因为生死,就因为我们贪恋了这些东西,这些福报,才有了生死。不断地追求,不断地痛苦,不断地轮回。又不断地追求,所以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又形成了色、声、香、味、触、法,最后形成了贪嗔痴,最后是生死苦海,不断地轮回。

    所以说这个问题,你自己好好考虑,你是要福报,还是要了脱生死吧!这是两个问题。

    问题三十、请师父对当今佛教的现状、人心趋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对社会异常的迷茫,请师父赐教。

    现在的佛教是一个很好的时期,确实是个很好时期。虽然还存在着种种的毛病,要和有一段灭佛(事件)来讲,我们现在万幸,还有争取(佛法兴盛)的可能性。

    所以说,我对当今的佛教充满了信心,因为人人出家都想成佛,都想了脱生死,都想走这条路。就包括有些个不信佛的人,也想得到幸福和自在,他们想法都是正确的,都是想好。包括一些坏人,他也想好,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取得这个好。就像我刚才讲的,有的又想福报又想成佛,它不可能的事情,道和利不可兼得。

    现在的佛教确实也存在了一些弊病。但是虽然存在弊病,同时也说明人在觉悟,人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弊病,说明人现在在觉悟,都知道这个东西不正确了。包括我们的居士,今天提问的居士,他已经看到这个问题,那就是今天的佛教(现状),就是今天佛教的希望。看到问题就说明,已经在开始改了,已经引起了重视,所以这就是佛教走向好的开始。

    我们对社会上的这个异常,社会上虽然出现了一些种种的事情,这很正常。就佛在世时,还有提婆达多(破坏佛教),那是佛在世。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佛在世,我们多几个提婆达多,那很正常的事情,是不是?但是同时,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一个希望,就是说,佛把这些修行的环境,和机会留给了我们。要是佛在世哪有我们的份儿,是不是?留给我们,就看我们自己怎么来利用这个机会,怎么努力的问题了。

    如果人人,你像这些祖师大德都没有往生,没有涅槃,都在这个世界上,那你说哪有我们(用努力)的份儿,是不是?我们怎么去努力,我们想努力都用不着了,我们都是被动的听,(跟着修行就可以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感觉到是个机会。我想,我们大家,应该是马上振作起来,该出家的出家,该好好修行的修行,这才行。振作,而且不管外面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努力。

    有那一句话:一灯能除千年暗。只要有一灯起来,千年暗就能除去。那我们也可能有十灯、八灯、千灯、百灯,那这个世界就会慢慢走向光明。当然了,这个灯在什么时候长出来呢,不是无缘无故生出来的。就像这个莲花生在污泥中一样,必然出在污泥而不染,才能成就莲花。所以说,大家应该取决于在污泥而不染,成为一盏明灯,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的佛教逐渐走向好转,而且有很多迷茫的事情,逐渐得以清正。而且从国家也好,社会也好,对佛教逐渐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认为佛教是个迷信了,而且佛教符合了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又符合了道德。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好,是走向共产主义也好,是一个顶梁支柱,所以佛教必然为社会要做出很大的贡献。

    另外我们佛教徒就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很好努力。现在既没有战争,和平世界。又给我们这么多因缘,我们自己再不奋作,光去慷慨、悲伤,那是没有用的,啥用也没有。就是振作,我努力一天是一天,我今天努力了,我今天就对得起佛。我今天不努力,我就连众生我都对不起,所以说我们努力在当下。

    应该有那么一个决心:天下就剩一个人,也要去走。为什么天下剩一个人也要走呢,这什么原因?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希望成佛,成佛是他的本份,所以说剩一个人也敢走,是这么个道理,并不是说就真正剩一个人了。(编者注:天下所有的人都希望成佛,成佛是他的本份。意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问题三十一、弟子相信念佛法门,现在弟子想一心持咒,待到四十岁专心念佛,不知这么修行对不对,请师父开示。

    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你对。至于该什么时候持咒,什么时候念佛,念佛或者持咒没有什么关系,它都是一种方法,只要适合你都可以。也不要管四十岁专心念佛,这个事情,做这个打算都没有意义。因为我们都要请教的不是我,应该请教的是师父,什么是师父?戒是师父,末法时期是以戒为师。所以你好好持戒,持戒修行,自然就告诉你这条路应该怎么走了。以戒为师,这样的话既有基础,又得到今后怎么修行,它就正确了。

    问题三十二、持咒以后几年以来不做梦,或一年偶尔清梦,是否与持咒有关,或有什么征兆?

    不做梦是好事,不颠倒梦想吗!我曾经看到一个硕士,在秦皇岛看到的。那年他六十多岁。他说,我从来不做梦。他的走路,进到屋里见我的时候,走路非常快,像刮风似的。说完就走,就又刮风,这一阵风又刮没了。就是说他的脑子,就是非常单纯,没有其它的,所以这样人他不做梦。在别人看来就是说不文明、不谨慎,实际上是一种修行。所以说他这么做(走路快),我当时很认可他,虽然他来去像刮风似的,但他说的话我相信,确实他不做梦。因为不做梦的人心里特别直,说完就走了,就没有什么啰嗦事。我想跟你慢慢唠啊,谈点啊!那些事都没有,就直来直去,后来我再没看到他。

    所以说不做梦是好,和持咒有没有关系?我想应该有关系,如果持咒必然心里清净,远离颠倒梦想,妄想少。

    问题三十三、顶礼祥和尚,请问祥和尚,受过五戒之后,造下堕胎罪业应如何忏悔?燃香有什么规定?

    这个堕胎确实罪很重。有时候堕胎不光是我们一个人的原因,有的来于社会。一个是家庭、社会的压力,还有一个国家政策的要求,所以说造成堕胎。同时堕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结婚了,你要不结婚不存在这个问题,是不是?这都是造罪业的一个必然原因。

    说我们如何忏悔,首先就不要劝别人结婚,这是一种忏悔的方式。因为你结过婚,必然不可能说是一次不堕胎,就很可能要犯这个堕胎罪。所以我们既然知道堕胎有罪,我们就不让第二个人再走我们这条路,这样就是一种忏悔的方式,应该是赞成(不结婚)。

    佛教的戒律上也有规定,(比丘)不允许给人做媒,给人证婚,这都是不允许的。有的给人证婚、做媒,都是违反佛的戒律,是不允许的,特别是出家人更不允许这样。

    堕胎如何忏悔,可以做取相忏。因为它属于杀生罪。得取好相,礼佛,最后见到好相。好相就是见佛、见光、见华,佛来摸顶,罪业才能轻。可以多放生,这样来忏悔。

    “燃香有什么规定”,我不知道他燃香指什么说的,他是臂上燃香,估计是指这个说的。胳膊上燃香,这没有什么规定。就是,点着香以后,有的是弄一些香头直接就放在胳膊上,有的沾一点东西(如少许的牙膏),沾胳膊上,香烧到根儿的时候,把它烧着了。再有的燃香,就拿那个香火头,着的这么长的香火头(手势),直接就(按在胳膊上)燃上了。

    这个燃香功德是很大的。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比丘尼)师父,因为天旱不下雨,她就燃香。这么燃着香,外面就打着雷,这雷就轰轰开始响了,就开始下雨了,这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还有一个人有病,坐在隔壁的屋里。她在隔壁这屋燃香。他(在里面)并不知道这屋有人燃香。等燃完香了,到那屋一看,他说:“哎呀,刚才我病好多了。” 这个燃香的功德非常殊胜,它可以生长着大定力。

    能抗住这个火的痛苦,能为众生去想,必然产生定力,定力能转一切事物。所以说燃香是好事。但不要燃的太大面积,有的燃这么些(很大),干脆都不好。有的就燃那么大块,燃太多了,(幸亏)没烂,感染就不好了。一柱香、两柱香就可以,燃太多就不好了,影响了工作了,是不是?不能贪功,说燃一支香有多大功德,那我燃十柱香功德就更大。你要贪功,这个功德就小了,别贪功。

    第三个。

    问题三十四、受五戒一定穿礼忏衣吗?关于穿的规矩?

    这个礼忏衣是不允许常穿的。(在家人)只是忏悔、诵戒、上殿的时候才可以穿,其它时间是不允许穿的,这个是这么规定。

    第四个。

    问题三十五、我妈妈是妇科医生,造很多的杀婴业,如何忏悔?

    刚才我讲过,就是说多放生,这个很好。另外就是应该多忏悔,多礼佛忏悔,总有一天会忏悔掉的。不管多大的罪业,只要是虔诚的忏悔都会忏掉的,这应该有信心。

    五。

    问题三十六、顶礼祥和尚,请问妙下祥和尚,没受戒,但平时以戒要求自己行吗?

    可以的。但是受戒和不受戒就不一样了。受了戒再用戒要求,它就在(内)心里行。如果没受戒以戒要求,还在表面上。

    第六。

    问题三十七、对患忧郁症的病人应该怎样帮助?经常有自杀倾向。

    忧郁病人怎样帮助,首先得打开他忧郁的结。现在的忧郁结在哪块儿呢?就是说他并不缺吃缺穿,就在于没有道德,没有方向,苦闷。因为人都是以金钱为标准。以金钱为标准,就是好的人,时间长了也都会得忧郁症,或有自杀倾向,没法活了。也不是自己吃不上,也不是自己挨冻了,总觉得世上没有意义。人生活没有感情,没有真情,没有道德,除了钱就是钱。父母跟儿女也是钱,儿女跟父母还是钱。那朋友就不用说了,吃喝是朋友,不吃喝就不是朋友,所以说众生都为了这个钱。

    这个钱本身就是个毒药。不管你有和没有,只要你追求了钱,他的痛苦必然要生出来,所以说这个痛苦是很重的。我们对这样的病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开示。一个不要贪恋,我经常跟有的人讲,我说放下你的财产和企业。他说我那怎么活呀?我说你捡着吃呗!垃圾箱有,捡点吃。虽然他听着是一种笑话,但他的心结一下打开了。他从来没想到我这一生,可以捡着吃,还可以活着,他以为只要吃不上,我就得死了。我说,你看我们都要着吃(乞食)都能活。所以说,一句话,人都是钻不开这个劲儿。只要放下我们的贪心和执着,就能够得到解脱。

    所以忧郁,人往往是道德不充足的一种表现。过去的人没有这么多忧郁症。六〇年(自然灾害,生活条件不好)也没这么多忧郁症。为什么现在有忧郁症?条件又这么好,电视也多了,你说电视什么节目都有,书也多,娱乐也多,吃的千奇百怪。为什么还生起这么多忧郁呢?就是人这个追求心不断,人们的幸福,不建立在物质需要上,而建立在什么上呢,互相比上。

    比如说,有个居士吃个馒头,你们俩吃饭,你吃着馒头,他喝着粥,吃馒头的人,你会感觉什么呢,很幸福。他喝的粥,我吃的馒头,很光荣。吃馒头能不能带来光荣呢,不能。是因为把他比下去了,你的光荣才起来。要是大家都发馒头,你那种光荣又没有了。要是别人发油条,给你是馒头,你又感觉你很低落,很忧郁。

    所以说人的这个忧郁症,大部分都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别人痛苦了他就感到满足了,这就是我们心胸狭窄的一部分,不愉快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多帮助人,应该处处地去帮助,去布施,去舍,这样的话才能脱离这种分别。

    另外对钱应该看开,对这个社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崇拜金钱,崇拜物质,我们应该远离看开。经常和一些善知识在一起,经常读佛经,这样的话,慢慢就转过来了。

    为什么咱们僧团一定要生存在这个海城这一带,也就是为这个原因。就看到了众生因为金钱的关系而活不下去,没法活了。如果他们都认为没钱什么事都不行了,人就像进了一个大黑锅底,没有出路了,一片黑暗。

    如果知道还有个僧团不要钱,还能活着。对人来讲就是一种希望,一种解脱之路。能给人有一个生存的一点希望,所以咱这僧团一直没有进入山里修行,和这有关系。要不早就进大山里修去了,既然不要钱,又一顿饭,什么都不需要,我们在这里何苦来呢,是不是?那干脆进大山里不也挺好吗?而且咱这里的僧人都喜欢进山,但是为了众生的苦难,也是为了叫众生有一个希望,所以我们没有进山就是这个目的。

    也就是说,患忧郁症的病人太多了。不光是他们,连我们普通人都有忧郁症,愁三愁四,都有,只是没他重而已。因为学佛了,所以不能自杀了,如果不学佛,如果再没有这个金钱戒的话,我想人自杀的可能更多。

    七。

    问题三十八、请师父开示,《山西小院》光碟的内容是不是如法?如果不真实,是哪方面的?

    这个《山西小院》我看了一下,这个净空法师很提倡。讲了一些山西人通过诵《地藏经》得到了一些感应,治好了很多病。这也不是说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佛经读了以后,必然要治一些病。就现在练气功的,他也治病啊,也不是说气功就什么病不治了,它也治病。但是我想,这都和了脱生死没什么关系。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治病,应该是为了了脱生死。

    怎样去做?怎样去按照地藏王那种大愿,孝敬父母,而且拔地狱的苦。让我们大家更加的知道,什么是佛法,应该怎样做人,应该从这方面去入手就好了。如果单纯表现一些病好了,这会给人造成一种误导,好像佛法就是治病的方法。要佛法只治病,那就变成了世间法。

    所以说佛经里,从来不提佛法怎么如何如何治病,因为这给人产生一种误导。实际上佛经很多的地方,只要有佛经的地方,治病都是个小事,必然要治病。所以说不应该提倡这个,应该提倡怎么了脱生死,怎么样去修行,这是主要的。其它的我倒没怎么(详细)看。主要应该从这方面。来鼓励人们去诵经诵咒,你搞这些小的利益,去开示以后,会造成很多人的误解。

    第八。

    问题三十九、我发心吃素持戒,希望这样诵的经更有效,回向给别人,主要一些有病的人,有亲人或陌生人,这想法对吧?诵经念佛总有妄想,是不是因为有这个发心才这样?

    这也对。因为你总想到回向给别人,你不知道那个别人就是你自己。所谓的回向,回向什么?就是回向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把我忘掉。回向给别人,不给自己,就是忘掉我。 你呢,总是别人好坏,都是我给回向的。你老有功德感,所以就妄想纷飞,这就不对了。所以说有时候有了希望,就有了妄想。应该把这个妄想去掉就好了。回向就完事了。所谓的(我)回向,连我都不存在,这就好了。

    问题四十、顶礼师父:师父你好,我是一名医生,目前在放射科工作。今年浴佛节在大悲寺受了五戒。但目前困扰,想请师父您开示。工作缘故,总有朋友、熟人找我免费检查,有的人我可以拒绝,但于我有恩的人,没法拒绝。如果我自己为他们花钱,给人家感觉并不好,而且数额很大,经常这样我也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检查成本直接给科里,有的医院是这样规定,给熟人检查要交成本费给科里,不许完全免费。这算不算犯盗戒?请师父开示到底如何做?

    这个居士,提的很好。我认为给成本费,它也是一种盗。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盗,但这利益你给盗走了,大家要获利的,你给盗走了,这个不应该。你像那有些个人,有朋友来检查,特别有恩的人,以前经常找过人家,求过人家,人家来求你,你不给人照,就面子上说不过去,怎么办?你以后别求别人就完事了,别求人家。

    第一个别求,然后他来看病了,你该怎么看就怎么看,这是主要的;第二个,实在拖不过去了,你就给他交费,你当他面去交费。你说“你这(款)单你给我”。你别充好汉,说:“行了,我给你照了,不用交钱了。”他还不知道你背后交钱,应该叫他知道。你给照了的,他又不想拿钱,你与他还有交情怎么办?完了你去交费,你说你等一等,我去给你交费去,就完事了。别怕这个面子下来,另外,(怕)自己心里(犯戒),没有感觉盗窃的这个因,和盗窃的这个感觉,它会避免以后的灾难。他如果有一种感觉,在盗窃医院的财富的时候,将来会感受盗窃的最后的因果,因果成熟他要遭罪的。

    另外还有个好办法,写个牌子,牌子可以挂在你工作室里,“不管熟人一律交费检查,我不开后门”。“我不开后门”写上,完了,你觉得怕别人看不着,看着哪个朋友来了,你现挂在脖子上(众人开心笑)。牌拿上了,你不交费,好好,你不交费,挂脖子上,我去交费去,一次两次他就不做了。这个是供你参考,倒不一定是真这样。但写个牌子很必要,挂在工作室,因为啥?避免了很多说话,我不是为你做的,我为所有人做的。

    另外学佛别怕得罪人。过去我也在医院工作,有的跟我要药,医院的人跟我要药,我说不给。不给的时候,实际上(别人)就是和当面骂差不多少了。我这一转身,他就骂,“这人精神病”,他说我精神病,说的声音很大,就说给我听的。而且还是很年轻的人。当时无可奈何,我还心里话:我要告诉你的主任,都可能把你工作给开除了。但是没那么做。因为这是平时造的因果,在没学佛之前经常给人家,所以说人家这回来找你了,也是考验你。同时也增加你的定力,也是好事。

    后来有一次,一个院长,派个人来取药,说“要点药”。我说“不给,这都得开条”。他说,我借点行不行。我说,借也不行。他就跺脚,说,你这人咋这样,我借点还不行,院长在等着我呢!你说借点药还不行。我说,就是不行,若不是院长,我还有可能借你,(然后)我可以补上,院长我就不借了。后来他走了,生气走了,一摔走了。走了可能是花钱开了?忘了。后来听说那个院长,在别的会上表扬我,我们医院都像他这样,我们医院早就好了。

    所以说,这个事,刚才不讲了吗?要发一定要发大愿,发出离心。如果一个人要发了出离心,这些事都不在乎了。想发出离心,首先你得这么做,才能发出离心。你自己的情,你都断不了,人情关系都断不了,如何能发出离心?出离心是清净心,所以只有你敢断,出离心才会出来的。它是一体的东西。有的人光吵吵,我发出离心。但做的这事,全是与出离心相违背的,你可能吗?是不是?只有你的行为与出离心相应了,再加上你的正思维,才能发出出离心,所以这个也很重要。

    另外这个大夫讲了,说数额很大。你别怕数额,你怕数额大钱就不补了。就是多大数额,我也去补去。原先我也是那么补,实际上我没补那么多,交了几回,这收款处的人就知道了,收款处知道以后,谁跟我要药,他在旁边盯着:“你别跟他要药,要药跟我要,我给你,你跟他要药,他一会儿花钱都给补上了,他那工资全搭上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就有人就护持你了。只要你敢做,就有人护持你,是这么个原因。

    所以说,我们大家就是在这一种情况不要害怕,工资给了,我们培养了福报因缘,也为出离心打下一个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这机会很难得。

    所以说在医院哪,在哪都一样,在机关也好,就是衙门好做事。什么叫衙门好做事?就是在官方里,你实际上更好培养福报因缘,功德更好。别随着世间的(不如法的事)走就可以。

    所以说 “成本费”这个事,虽然是科里开的一种方便。我们不要占这个便宜,你占一分便宜,必然有一分因果在那块儿。所以一分便宜我也不占,我和你,和谁都没有联系。这就容易形成什么呢?无缘大慈。不要攀缘,一点缘不攀,我就是不攀缘,大不了我就不在这工作,是不是?顶多你骂一下,骂我一句精神病,是不是,就完事了。下回我再找你,你不给办事就完事了,我也不找你了。你告诉他,我下回再不找你了,你也别生气。我这回叫你交费,我下回也不找你。实际上你越这么做,而效果反而更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未出家前,俗家)妹妹的一个孩子突然摔倒了,摔的脸全是血,胸部全是摔的伤,小孩啊!当时,我首先就是怀疑脾破裂。因为脸是苍白,又摔的这么重。因为在医院(工作的人)他有一个恐惧症,想得也多,这是不是脾破裂了?马上就抱着到医院去了,坐车到医院后,你是先挂号,还先找大夫、找熟人、找主任,那马上就找着了,都能给你看。

    但(这样做)和你学佛就两回事,后来我不管他病怎么样,如果是死了,我要担这个责任,我豁出命我也要守这个戒。虽然不是自己的命,实际比自己命还重要。我正常挂号,挂号了,然后到急诊室,急诊室都是新来的大夫,都小年轻的。在我们这些(医院的)老人看来他们没有水平,看病根本就不找他,连理都不理他们。但是这学佛以后,就得按部就班,在那排着,等着叫人家给看病。人家就给看了,看完了检查、照相、化验,都是交费。人家还告诉,你怎么还花钱呢?不用花钱。他告诉不用花钱,我也不作声,就把钱花了,最后检查结果,没病。

    所以,通过这件事,我倒不敢说摔的时候就有病。但是我觉得这个没病的结果,是因为这个严持戒律的结果,不攀缘的结果。这个心里既又达到了不攀缘,又把病给治了,我觉得它俩是一体的。如果严持戒律,实际上就是个医王,就是治病。不是药物能治病,都在于你。如果你要是能够持戒,实际上很多的问题都在转。所以说我们不要怕,应该敢豁出去,虽然心里有不割舍的,也应该努力走这条道。

    第十个。

    问题四十一、还有,平时如何摄心,如何对治自己的妄想?

    这个刚才我讲了。如何摄心,就是看住眼睛、耳朵。首先看住眼睛、耳朵、舌头,眼睛别看。走路呢,看卧牛之地,就瞅眼前,你眼前一段。上市场啊,经过市场,别人家卖西红柿,你瞅一眼;卖西瓜,瞅一眼;那边商店又瞅一眼;那个广告瞅一眼。这眼睛左看右看,这心就跑了,什么都不看。

    鼻子别嗅,那面煮什么东西,好吃,那味儿呀,跑到鼻子里,赶紧的走过去,别往鼻子里闻:啊,这是煮花生味儿。这不能分别,你要分别出来,心就跑了。

    耳朵别听,你越不听,这个喊的声音越大,就好像专门往你耳朵去。但时间久了,就会在你走路的时间中,就会入定。入定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就是说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鼻子闻不着,没有任何想法。当你走过市场的时候,你想听见的时候,耳朵一下就(又)听见了,你想看见的时候它就一下(又)看见了,分别心又起来了。所以说那时候,分别心都断了,这非常好。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修行不得利。就是这边打坐一个小时,想不分别。然后,等出去了,是什么都看,什么都听,什么都闻,所以你的功夫不相应,没有连贯性,就不成片。所以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才能够不断地摄心,对治自己的妄想。

    第十一个。

    问题四十二、不皈依一样能学佛吗?

    不皈依本身就不能学佛。皈依是学佛的第一个标准,不皈依你怎么学?说不皈依,我(实际上心里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可能的事。因为你对皈依都排斥,本身就有个逆反心理。另外皈依是师师相授,由师父给你授的三皈,实际上是替佛在传授。皈依以后有个戒体。有戒体了,你才能够心和学佛保持一致性。所以说这个皈依很重要。

    第十二个。

    问题四十三、我没皈依,自称居士可以吗?

    这不可以的。虽然是过去,居士名称很多,包括善人也有称为“居士”的。但现在“居士”,已经成为佛教的专用名词,我们就不要再多事了,应该是没皈依不能称为“居士”。有的人就不这样,有的说和尚是“亲教师”的意思,只要他教戒我,那就可以称他为和尚。有时候这个专用名词,都是根据我们大家叫习惯了来决定的,它就变成一种专利,就不能再乱叫了。所以有人别出心裁,而搞了一些自我标榜啊!觉得自己文化多,这就没有啥意义了。我们还是根据大家自然的规矩怎么叫,我们就怎么叫,没皈依不可以称为“居士”,居士得具备五德的。

    十三。

    问题四十四、在大连地区,很多居士在一起做佛事,并且收钱,这可以吗?

    这是不可以的,别说居士在一起作佛事不许收钱,就是出家人(做佛事)也不允许收钱的。这是不可以的。

    第十四。

    问题四十五、我经常去大连寺院护持或做义工,他们的行持,比如:三顿饭、僧人摸钱、去酒店开会并给服务员小费,这如法吗?

    这不如法,确实不如法。所以说我们对这样的寺院,我们应该远离。他们如果能改过来更好,改不过来我们远离。或介绍(送给他们)一些书,僧人的戒律书,来改变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不断地护持,最后他们也不知道对和错了。以为:你看,我这么做大伙都欢迎。所以说,有时候居士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不好了。

    十五。

    问题四十六、僧人做佛事,我帮着收钱并做账这可以吗?而且我们居士也能分到钱。

    这在佛教的戒律是不允许的,(做佛事收钱)就是做生意了。佛制出家人就是布施。

    问题四十七、师父您好,关于大悲寺评论有说好的,有说坏的,对我们刚学佛人来说实在分不清,导致不敢来大悲寺了。我想问问师父,您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对待?

    好的是帮助我们,好上加好;说坏的实际是叫我们把坏的去掉,更加好的。我觉得他们都在帮助我们。有的人是,你要说大悲寺坏,他就非来看看不可,你要说大悲寺好,他可能不来了。所以说坏,他总得说出坏的理由:这个和尚可坏了,一天就吃一顿饭!(众人开心笑)你说这是好这是坏?这和尚可坏了,也不要钱,给我们弄得钱都收不着,你说是好是坏?所以这个坏和好,实际上没有意义。

    所以说,来不来大悲寺都不成问题。关键是大家把佛的戒律能够清楚了,这是主要的。而且让佛法兴盛是主要的,应该这么对待。因为不是这些师父不持戒、不修行,他有时候可能把这个重要的任务留给我们了,让我们去好好发展。这个机会给我们,所以我们感谢他们。

    十七。

    问题四十八、师父您好,寺院有功德箱,古今寺院都这样,而且也出了很多高僧大德,照样度众生,你能解释一下吗?

    功德箱是这几年才有,以前没有功德箱,以前可能有的和尚收钱,可能揣兜里吧!也没有功德箱,也没有几个人给。这几年,人发明了一种功德箱,这样呢就名正言顺的弄个箱子装钱了。过去都偷偷摸摸的给师父了,还怕别人看着,那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就公开的了,变成了公开收钱了。

    不是古今寺院都这样,佛在世就不允许。像佛教第二次结集的时候,对这个托钵乞钱,七百罗汉做出一致的定义,就是出家人摸钱是非法,不是佛法。已经定出来了。佛在世时这么定的,而且佛(涅槃)一百年以后,七百罗汉又这么定的,所以这个不用怀疑。(编者注:“第二次结集”详见后附录一)

    虽然是现在寺院都有功德箱,我想,如果我们不再搞旅游了,不再搞这些乱七八糟(收钱的所谓)的佛事,佛法一点点清晰起来。都抓起戒律,我想功德箱早晚一天都会去掉的。这样的话,佛教就像佛教了,这佛法就兴盛了。

    当然了,(以前)也出现了很多的高僧大德,虽然那寺院有功德箱,也有很多的高僧大德。因为有一些高僧大德,他不是一生修持,有时候是多生的修持。你像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都是多生修持来的,所以说,他成就并不是在今生成就的,只不过是今生借这个因缘来成就自己。如果他们那时候寺院,如果再没有功德箱,我想成就的层次可能更高一些。因为虽然当时是兵荒马乱,人们确实需要一种经济上的努力,和经济的保证。但是如果能够严持戒律,宁死不弯,而且不再给自己开缘,我想佛教可能更兴旺。主要这些大德慈悲心太大,一看到大家的软弱无力,就没有加以制止,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弊病。

    但是今天的弊病,也是大德的努力,把这机会留给了我们。如果都不摸钱,都已经没功德箱了,你们大家就不知道大悲寺不摸金钱了。

    所以说,今天能知道大悲寺不摸金钱,还是大德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我们。要不然你叫我讲什么,我也讲不出来。要讲不摸金钱,我还能多说两句。

    有很多的高僧大德都是清净来的。“高”就高在不贪,“德”就是没有金钱污垢的污染才能称为德。所以说德能造人。有了金钱物质的污染,他就不能称为“德”,也不能成为“僧”,他就不能做为福田了。所以宣化上人讲“不摸金钱,才是清净福田僧”。宣化上人讲的很明确,戒律讲的也很明确。

    所以说,很多的高僧大德都是远离金钱。这个问题我也在思索,你说他们那些大德为什么他那时候,就不像我这时候就敢这么做呢?还是我有德还是人家有德?我一想,还是人家照顾的全面,兵荒马乱的,那时候如果不摸金钱,大家(可能)都不听他的,不听他的可能带来的弊病很多,可能是一时权宜的方便。

    所以这个事情,大家不用怀疑。虽然出现高僧大德(有的也摸钱),但他们的心里还是远离金钱的。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心里远离?因为我们是小德,甚至没德,所以说我们不能摸钱。我们要设功德箱,一天就完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我们德行不够,必须要老老实实的修行,不能和大德相比。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看佛怎么说,佛不让摸钱,哪个大德也不能超过佛吧,是不是?所以说佛不让摸,罗汉不摸,那我们为什么要摸呢?是不是?我们为什么不这么比喻呢:佛和罗汉都不摸,为什么那些大德要摸。所以说应该这么比。别拿那些大德和我比,和我们比。和我们比,我们就比不过人家,说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只是一个,按照佛戒律去学,去照葫芦画瓢吧!去学,终归有一天心里会清净的。

    金钱这个东西,因为世人都喜欢。特别这个时期,就显得金钱的作用更大了,说它大就是毒害更大,毒性越来越大。现在人离开金钱,就没有标准。金钱是唯一的标准,道德反而叫人笑话,这就是当前的弊病。可能那些大德都是为了今天,来衬托这个不摸金钱的主要性,也可能是这样。

    比如说,我在五台山时候有个小孩儿,是小沙弥,十一呀,可能是十一岁。那时候我在斋堂,头一天我看见,一个女居士领个小孩儿——一个小沙弥就进来了,当时我没注意。第二天过完斋了,正好摘菜,这小孩儿也去了,这女居士没去,他自己去了,上斋堂摘菜。我们分两拨,我自己一拨,他们几个人坐在一起围着唠。那小孩儿就说“不要钱的才是真和尚”,突然说那么一句“不要钱才是真和尚”。

    那时候我对金钱戒也有疑惑。我说我这不摸钱、不要钱,那时候主要是不要钱,这是对是不对啊?也有它的疑惑。是不是和大家不一样,人家都拿钱,为什么我不拿呀?我见了就反感呢?一看拿钱心里有一种痛苦,非常非常大的一种痛苦。那时候也挺犹豫,没想到这个小沙弥在那边,就说“不摸钱才是真和尚”,这心这才稳当起来,这个以后再坚定,知道这条戒律是对的。后来就听宣化上人讲“不摸钱才是清净和尚”,这会儿这才放心,这条戒律也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有福报,我们有福报,虽然那时候(有的)大德(摸钱),他们有他们的福报。我们有我们的福报。我们今生能有一个不摸钱的榜样,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也正是对症下药。所以说大家应该遵守佛这条戒律,应该好好思维,应该更多人不去摸金钱。

    这个“照样度众生”,度众生就不一样了,有深有浅。人家有的可能有哪方面特长,可能度众生比较好。但在戒律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知道,戒律会使佛法久住。

    过去七佛住世的时候,有的持戒严谨(为诸弟子结戒),有的持戒不严谨(不为诸弟子结戒)。不严谨的佛法住世的时间很短,严谨的佛法住世就时间长。(编者注:详见后附录二)

    我们想要佛法住世时间长,必须严持戒律。所以说度有深有浅,这也不是说拿钱就不可以度众生了,还有别的方面(给众生做榜样),但是终归是功亏一篑。虽然我们不拿钱,但我们其它方面不如大德,我们还得努力。

    第十八。

    问题四十九、佛法有方便之说,在度众生必须讲究方便,是这样的吗?师父。

    方便,什么叫“方便”?方便就是方法,不是随便叫方便。有的把这个方便变成随便、随意叫方便。方便是方法,什么是方法呢?就是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方法。如果你变了,你那就是下流了,不是方便了,也不是方法了。所以说,只有在不变的前提下,才有方法。

    刚才我跟大家讲过,有病人,我抱着病人去看,(没求人)没有采取任何方便,反而就没有病。既没违反佛的戒律,又没有攀缘,而且事情的结果又没有病,你心里得生起多大的欢喜。如果你找人(求人)去看了,也可能是没病,但是你违反了佛的戒律,那个痛苦是长久的。所以说五阴之苦啊,就是世上的八苦,这八苦不算苦,什么是苦,没有佛法、没有佛的戒律是最苦的。这个是最苦的,比死还难受。

    所以说应该看这个。只有不给自己开方便,便是真方便,不开方便就是方便。有的人认为开了方便,人为的开方便,会导致因果的转换。如果你不开方便,因果反而不昧,同时,(真)方便会生起来了。方便是什么呢?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智慧,叫方便。

    所以说“度众生必须讲方便”,这对。讲什么方便?就是宁折不弯,严持戒律。也就是说持五戒,杀、盗、淫、妄、酒,坚决不犯,那便是度众生。心外无众生可度。什么是众生?贪、嗔、痴是众生。你认为哪个人是众生,那就错了。我度哪个人,那不是众生,那只是个形象,是个影像。什么是众生,贪、嗔、痴是众生,你既然叫度众生,你就得去掉贪、嗔、痴。去掉贪、嗔、痴就是度众生。所以说你既然去度众生,去掉贪、嗔、痴,那你就是善巧方便。什么叫方便,只有严持戒律才是方便。

    所以,我这个看法,可能和别人想法不一样。但是大家可以思维,是否有道理。

    十九。

    问题五十、师父,别人和我说,大悲寺归来不看僧,五岳归来不看山,师父你理解吗?

    这还真不理解。“大悲寺归来不看僧”,所以说,我不太理解这句话。但是我想,“大悲寺归来”,什么叫“归来”呢?就是回归。回归不要往外找,你找什么都没有用,你看僧、看山都没有用。刚才讲了,一切都是自心所变,只有看住你内心,不往外求,这就叫归来。所以说,我们不要着相,心外无众生可度。

    第二十个。

    问题五十一、师父,大悲寺能否在大连开设下院?

    这个,原先还真想过。原先孙居士也提过,说大连那个地方挺好,咱们能不能建个小寺院呐。不管是女众还是男众,在大连开个寺院。我去了大连几次,一看那个风景确实挺好,临着海,确实很好。但是,什么时候有机会,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不可能。因为咱们人少,还得维持这一段的修行。另外呢,大连那边也有很多寺院,再有我们这些居士在不断地努力。我想,就不开下院,它会成为佛的下院,这样就更好了。别成为大悲寺下院,大悲寺不是标准,佛的戒律是标准。

    我也感谢大家这种希望。原先还真想在瓦房店(大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那时候想建立个寺院了,那有个林场,说能看到海,或什么的。后来找到宗教局,办的事情还算顺利吧,但后来就是不了了之了,这也是因缘。你看不(想)在哪块,哪块可能就生出一个很好的寺院出来。

    原先这个海城,也没有这个大悲寺的人(指僧团)在这块儿,你看我们就突然就落这块儿了。我都没想到,我那时候还说,上哪去也不上海城去。(众人开心笑)海城它怎么呢,他这地方有钱,有钱我不去,哪穷地方我上哪去。自己的想法做不了主。有时候不想来这地方,就落在这块地方。别的地方还真的不让你去,到哪个寺院,给你寺院也成不了,借寺院也成不了,最后就得到海城。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海城这个地方,就是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便于弘法。另外这块呢,就是对佛教的要求,不是那么特别苛刻。虽然(前段时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但相对来讲不是那么苛刻,还是不错的,给一定空间。

    另外,来到这里这也是因缘,什么因缘?原先我母亲在六〇年时候,经常上这唐王山这一带,(编者注:唐王山,海城大悲寺的原址所在地。因历史原因,又由于被开矿等破坏,于一九九四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大悲寺整体搬迁至现址海城毛祁镇曹家堡村,距唐王山约二十多里)去换点什么白菜帮啦,什么萝卜啦,回家去吃。可能也是欠人家帐,就过来了,是吧!这都是个因缘。

    不管什么因缘,我想既然大连很多居士能到这来,我想大连必然有佛的下院,真有佛的下院,就是咱们的愿力。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根据录音整理·

    附录一:

    【第二次结集】《四分律》卷五十四云:世尊般涅槃后百岁,毗舍离跋阇子比丘行十事非法,说这是佛所听许的,是清净法。其中有别众羯磨,可食用共宿食盐等,第十事为于布萨日,接受檀越布施金银金钱而共分之。

    有一耶舍长老闻说此事,即往劝化他们舍离非法,并对居士言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并为他们讲了佛所说的四威神:佛告诸比丘,有四事故,令日月不明,何等为四,阿修罗、烟、云、雾尘,是为四事,令日月不明,如是沙门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外道)亦有四事,污染尘秽,令沙门婆罗门无有光显。何等四,或有沙门婆罗门饮酒不能除断,此是第一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行爱欲法不能舍离,此是第二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受取金银不舍饰好,此是第三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以邪命自活,此是第四尘秽。以此四事故,令沙门婆罗门污秽不明,无有光显。以此因缘故,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

    毗舍离跋阇子非法众见耶舍长老说受蓄金银等为非法,因此要报复他,作非法羯磨让他忏悔。耶舍长老乃邀请离婆多,三浮那,一切去等贤圣比丘七百人,集会于毗舍离城,断除十事非法,恪遵佛制,重新扶持戒律,这就是佛教史上所称的第二次结集,因有七百大阿罗汉参加,又可称为七百结集。

    附录二:

    【七佛佛法住世时间长短的原因】《四分律》卷一:舍利弗白佛言:以何因缘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修梵行法得久住?以何因缘故随叶佛、拘那含牟尼佛,修梵行法不得久住耶?

    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不广为诸弟子说法,契经、祇夜经、授记经、偈经、句经、因缘经、本生经、善道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波提舍经,不为人广说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不结戒亦不说戒,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尔时彼世尊知诸弟子疲厌心故,但作如是教:是事应念,是(事)不应念;是应思惟,是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

    舍利弗,乃往昔时,随叶佛依恐畏林中住,与大比丘千人俱。舍利弗,若有人未离欲,入彼林中身毛皆竖,故名恐畏林。又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如来至真等正觉,观千比丘心中疲厌为说法,是事应念,是(事)不应念;是事应思惟,是事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舍利弗当知,尔时彼佛及诸声闻在世(时),佛法广流布。若彼佛及诸声闻灭度,后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以是故疾灭,佛法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法摄故。

    舍利弗,譬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以无线贯穿故如是。舍利弗,彼佛及声闻众在世者,佛法流布。若彼佛及诸声闻众灭后,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者,(意即人的根基各有不同,没有佛法,佛戒的指导,不知如何修行)令法疾灭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法摄取故。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为诸弟子广说经法,从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亦结戒亦说戒。弟子众心疲厌,时佛知彼心疲厌,作如是教:是应念是不应念,是应思惟是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如是舍利弗,彼诸佛及声闻众在世(时)佛法流布。若彼诸佛及声闻众灭度后,诸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不令佛法疾灭。何以故?以经法善摄故。舍利弗,譬如种种华置于案上以线贯,虽为风吹而不分散。何以故?以线善贯摄故。如是舍利弗,彼佛及声闻众在世者,佛法广说如上。

    舍利弗以此因缘故,毗婆尸佛乃至迦叶佛佛法得久住。以此因缘故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佛法不得久住。

    [七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过去七佛。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式佛)、毗舍浮佛(随叶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各经所翻译的名称不全相同)。前三尊佛在庄严劫末,后四尊佛在贤劫初,次第出世。在经中处处引七佛者有二义,一者此七佛在百劫以内,过去时间不久,净居天人曾见过。二者本师释迦世尊修相好业,从毗婆尸佛时开始。所以七佛即代表着过去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