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逆序输出整数: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07:50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时间:2009-06-16 17:02来源:孔雀之乡网责任编辑:孔雀之乡核心阅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教授:我今天讲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理论的东西我不想讲得太多,我还是想讲得通俗化一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可以从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或者说零距离的接触。 ... ...  

 

——岭南大讲坛·艺术论坛

  时 间:2007年11月24日 地点:越秀区图书馆

  主讲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教授

  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广东省人文学会、羊城晚报

  【蒋述卓】首先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以及《羊城晚报》提供了这么一个论坛,给我和大家一个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听众,这么热心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今天的演讲基于我这两年在《羊城晚报》开的《诗词小札》专栏,这个栏目一共写了120篇诗词鉴赏短文,最近已结集准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估计年底可以与读者见面。我在本书的序言里说到我写《诗词小札》的初衷,就是想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和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我的《诗词小札》的写作方法与前辈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的写作方法稍微有些不同,刘逸生先生对古典诗词本身的美学韵味揭示得非常深刻,而我则更偏重于以现代视角去领悟和解读古典诗词的内涵,着重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生命精神和它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并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诗词,同时也对诗词当中的中国文学意象有所揭示。当年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我读大学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饭,与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背唐诗,手上拿的就是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前年《羊城晚报》找到我,希望我能在该报开一个类似刘先生那样的诗词鉴赏专栏,开始我还有一点犹豫,因为想到本人承担的教学和党政工作繁重,开专栏每个星期都要写一篇,压力比较大,后来尝试着写了几篇,竟写出了乐趣,也就一直写下来了。但是要在一千来字的有限篇幅里把一首诗词讲透,就好比是戴着镣铐跳舞,想跳好的确要动很多脑筋 ,要查看很多资料,还要选择恰当的角度切入 ,还真是不容易,但是在《羊晚》编辑部和热心读者的支持下总算坚持下来了。今天在这里我把写作的心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将来把它进一步修改好。

  我今天讲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理论的东西我不想讲得太多,我还是想讲得通俗化一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可以从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或者说零距离的接触。

  中国古典诗词所表现出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是最充实的,它们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映衬。生命精神中透露出哲学智慧,而哲学智慧反过来又充实了生命精神,从而构成了中国的诗性智慧,也就是说诗歌的思和哲学的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诗思里贯穿着生命意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等等。古典诗词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了古人的生命感,并且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如今,让我们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激情,似乎觉得唐人、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是文化血脉上的一脉相承,是在生命感受上的相通。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 生命悲情、生命激情和生命抗争。

  诗起源于哪里?《礼记》的《乐记》和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诗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歌发于中而形于外,内心有感受,有冲动,就有了诗。生命的悲情很重要,古人感觉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可贵,就要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就要寄托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很多诗都是从古人的生命悲情开始的,具体来说是从对时间的思考开始的。

  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在于人有理性的思考。动物也会感受到时间,植物也有时间,但它们不会思考。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故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人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尤其是想有所作为的人思考时间,更会感觉到事业未成而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曹操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样的感叹。为什么啊?日子过得太快,人就象早上的露珠一样,太阳一晒就没有了。时间飞快,人生也把握不住,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大业未成,故而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另外就是悲秋。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时间的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到人生短暂的悲剧。我们的哲学大师孔子,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面对流水哗哗而去,他感叹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饱含了生命的悲情。人们对时间的无法把握,于是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在这个时候也就要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了。

  对于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替,古人往往从一种悲的角度去体会,从而充满了一种时间的焦虑感,像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里面就有悲伤感。个体对于时间的伤感,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觉醒,并由此进入到对于历史的思考。所以对于时间的感伤和人生的感悟,往往是跟历史结合在一起的。

  唐代有许多诗是这样写的,比如说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大家可能很熟悉,它首先是从花写起,因为春天的花开花落引起对于时间的思考,到最后进入到历史层面的思考。“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后来《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吟”也有这种感叹,“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也就是从此袭用而来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为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看,这就有了哲学的思考了,从生命的思考开始进入到哲学。年年岁岁花是一样的,但是岁岁年年人却不同,这就是有了物是人非之感,有了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讲得更有悲情,“但看古人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是一种凄凉之景,就有了历史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