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全职保镖175章:美国教育的可怕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6:54:59
美国教育的可怕之处                                         是因为前不久在天涯看到一个帖子讨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多么强大,发现到最后,大家的评价标准是混乱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强大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基础教育这么强大为什么高等教育这么差呢?在同一个国家,为什么是并存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教育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且听我慢慢扒。
首先问一个问题,用什么来衡量教育的好坏,且看一看网友举出的事例:中国学生计算能力超强,让美国学生吃惊不已。中国学生说5/4=1.25,美国老师想了半天,最后用了计算器算了,说中国学生说对了。还说中国孩子在国外上学感觉那里的初中教材相当于国内的小学教材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友都在用中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的教育,中国孩子擅长考试,长于计算,教材难度世界之首。也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标准来检验别国的教育,这样显然不合适。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让中国男子运动员参加世界女子项目的田径比赛,肯定能得金牌,那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中国男子田径项目得不了金牌呢?我们的衡量标准出现偏差。
  其实这从美国的大学录取就能看出来,美国学生也参加高考,但是他们不惟成绩论,高考成绩是一方面,他们还要看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的社会实践,还要看推荐信等,这些想必网友们都清楚。
  在看我们的大学录取,只看成绩。
  那我们为什么不学美国呢?试问一句,我们敢吗?在中国社会连吃什么才安全都是问题的社会大环境下,谁能保证学习美国的大学录取方法之后保证大家的公平。你能保证学生的平时成绩没有造假,你能保证学生的推荐信不是花钱买的?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美国教育有多强大:整个社会的环境是良性的,讲究诚信的,谁说这里没有教育的功劳。当然我们把这一方面全部归功于教育也不太合适,但是教育至少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手里没有具体的数据指标来应正我的结论。
  中国教育擅长考试,是因为我们的传统。中国人已经考了一千多年了,将来肯定还要考下去。我们引进西方教育之后,直接将传统的教育方法嫁接到现代教育上,显得不伦不类。中国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官员,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尤其是高端的科技人才。看清楚了,目的不同的教育却用同一种方法,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中国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强调记忆。即使前面提到的中国学生计算能力超强,那也是记忆的结果。可是记忆又是最简单的事情,我记不住查资料就行了。美国教育也看中记忆力,因为记忆力是人类智力的基础,美国有GRE考试(要考出好成绩,要记住几万英语单词)但是美国人更明白以下几个方面:对科学的兴趣、个人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动手能力、个人对社会贡献等等,这一点中国人远远落在后面,然而这是很重要的。试想一下,考了16年试的中国学生如何对科学保持兴趣,没有了兴趣别的方面更别提了。随便举一个例子:钱学森堂侄钱永健中学时身体不好,那段时间他就在家里做化学实验,试制炸药,那段经历给他的影响巨大,他获得诺贝尔奖时还提到那段经历。假设他出生在中国,如果身体没有什么大碍,肯定被送进课堂,放了学家长肯定会问今天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你说这样能获得诺贝尔奖吗?也许能吧,但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到现在还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是在国内也看到过一些资料,感觉上美国的教育强调对兴趣的培养,曾经读到一篇文章说,美国读生物系的学生,从小就制作生物标本,一直坚持到大学。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呀,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肯定被家长暴打一顿,最后被问考了多少分。
  在大学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说美国的一名中学生利用从核电站的废品堆里捡来的材料制成了简易的核反应堆,更是令人叫绝。这就是差距。
  以前从电视上看到过美国的小学教育,学生在教室里坐的乱七八糟,甚至可以坐在地上,和中国坐的整整齐齐的小学生形成鲜明对比。难怪美国的教育家看到中国坐得整整齐齐的小学生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电视片中,美国的孩子负担很轻,家庭作业很简单,就是留几道乘法计算题,计算是可以用计算器的,这在中国简直不可思议,小学生做计算题竟然可以用计算器。美国孩子每天放学很早,大概3点就可以放学,下午只有一两节课。这在中国简直会被家长骂死,你们是不是要把我的孩子废了。美国的孩子有大量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去溜冰,可以去学画画,可以去看自己喜欢的书,不用过早的背上书包,不用过早的戴上眼镜,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话又说回来,计算能力那么强有用吗?在中国当然有用,因为要考试,除了考试有用吗?答案是一点用也没有,就算是能力不行,也可以做科研,大不了用计算机。说到这里,提一下诺贝尔,就是设立诺贝尔奖研究炸药的化学家诺贝尔,他的数学也不好,但是人家还是能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
  要做科学研究是要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动手能力很重要,看看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几个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理论物理学家,他们为什么不做实验物理学家呢?因为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中国的学生只会考试。
  美国高中的学生就会做科研写论文,中国的大学生还不知道论文该怎么写,本人毕业于一所211大学,说起毕业设计,我只用丢人来形容。美国有一个西屋科学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专门奖给做科学研究的美国中学生们的——一群十七八岁的美国青年们,只能说美国教育太可怕了。
  前几年著名科学家丘桐唔,说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文章不如美国本科生的论文,在国内引起一场争论。丘说的很明白:论文在那里摆着,自己去看。
  美国的教育鼓励科研,鼓励动手,而不是考试,当然他们也有考试,也要上课,但是他们的考试远远没有国内如此畸形,唯考试论。
  前几年,上海有一位大学教师孩子在国内没法上学了,成了问题学生,该教师最后将孩子送到美国,这位教师的孩子在美国绘画比赛中屡屡得奖,被美国同学称为天才。如果在国内,这孩子早就废了。美国的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国内却做不到。
  前几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出小作家而不出小科学家。争论的乱七八糟,其实很简单,小作家可以在应试教育中生存,毕竟语文是鼓励写作的,虽然说中国的语文教育也不咋地。但是做科研,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无法生存的。做科研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写一两篇文章不要不了多少时间。如果一个中国的孩子花大量时间做科研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他直接被中国的教育扫地出门,我们可以在韩寒身上找到答案,若干门功课不及格。
  前面已经讲过,中国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强很多,但是这是表现在大众的层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计算能力强大在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多大的用处,对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对精英层来说,中国的学生未必比美国学生强。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说在美国顶尖大学中国学生杰出的不多,蠢的倒不少。我们在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中国学生的强大是表现在大众的层面,在精英层优势并不明显。这些精英才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未来诺贝尔奖,杰出科学家,超级CEO将从他们之中产生。
  为什么说动手能力重要呢?因为动手能力几乎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等等都要做大量的实验,当然个别特殊的学科除外,比如数学和理论物理。就算理论物理提出的理论也要通过实验来证明,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定理被吴健雄的实验所证实因而杨李获得诺贝尔奖(吴健雄没获奖有点说不过去)。
  美国的基础教育氛围宽松,鼓励学生发展个性,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动手能力,在经过严格的大学教育之后,一流的人才就这样产生了。
  中国的学生经历了严酷的12年中小学学习后,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到了大学就不在学习,大学就像一个大Party.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前几年中国中学生屡次获得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大赛金牌,在国际上引起惊叹,称未来是中国的世界。国外很多大师级的数学家都是从那项赛事中走出来的,可是看看中国的学生,获奖后鲜有从事数学,有人做过统计,得过金牌的中国学生没有一个成为数学家,有些人甚至直接放弃数学。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在中国参加数学竞赛有诸多经济利益,可以保送进入大学,而不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些学生没有几个天生喜欢数学,仅仅是将大赛看做敲门砖,用完就扔。中国会组织学生集训,但是美国却不是这样,全凭兴趣。所以美国学生的成绩差一些。
  你也许会说,美国凭着强大的经济,吸引着全世界的精英为他服务,他的科研能力当然强大。好,现在假设那些人到中国来发展会怎么样呢?答案不用我回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