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b站:林贤治散文集《旷代的忧伤》授奖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44:36

林贤治散文集《旷代的忧伤》授奖辞

(2010-11-13 16:43:43)

  

11月8日,中国散文民间第一大奖——在场主义散文奖首届颁奖盛典,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著名作家林贤治拔得大奖头筹,获得30万元奖金。

在场主义散文奖,由在场主义流派创始人、散文家周闻道和新生代企业家李玉祥联手发起,旨在振兴散文创作,重构文学价值,捍卫文学尊严,2010年5月5日在北京宣告设立。该奖项年度大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以其高达30万元的奖额,创下了迄今为止中国文学界单项奖的最高纪录。 

 获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的林贤治先生,是近年来在散文界和学术界都产生影响的作家。除本次获奖的散文随笔集《旷代的忧伤》外,其主要著作还有: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守夜者札记》;思想史论著《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自制的海图》、《娜拉:出走或归来》、《五四之魂》、《时代与文学的肖像》、《午夜的幽光》、《沉思与反抗》;以及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一个人的爱与死》等。许多人都是通过他的这些著述认识他的,其中一些读者由此成为了他的精神上的朋友。他的作品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较高端的读者群。
  
  在这个庄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问:散文何为?写作何为?
  
  在许多人眼里,总是把散文和闲适、优雅、散淡联系在一起,似乎散文天生就是一种不堪重负的、轻飘飘的文学体式,如果谁用“严肃”、“介入”、“深度”、“疼痛”来要求散文,谁就是粗暴了散文的轻盈,破坏了散文的文调。继而用这样的观点来解读中国散文的审美精神,认为中国散文的精神血脉就是闲适、优雅、散淡——甚至逃避!故而我们现在读到的大多数散文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逃避现实的倾向。林贤治与那些逃避现实的闲适写作者不同的是,他的写作是介入的,灼热的,充满痛感的;而自由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在《旷代的忧伤》中,林贤治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众多思想者的画像,勾勒了一幅人类自由精神的价值谱系。其中有“在火中殉道”的布鲁诺,有“象一道幽光穿过黑暗的”西蒙娜;薇依,有左拉、葛兰西、珂勒惠支、奥威尔、茨维塔耶娃、索尔仁尼琴、米沃什;还有“但开风气不为先”的龚自珍,在绝望中反抗绝望的鲁迅,以及当代思想先驱张中晓、遇罗克、顾准、李慎之等等。林贤治的书写源于阅读,他习惯于在阅读中与那些因思想而受难的伟大灵魂对话。作品始终贯穿对人性尊严的召唤,对自由精神的追寻与捍卫,并在对人类精神苦难史的书写体验中,完成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批判。这样的写作是在场的。也因此得到了绝大多数评委的肯定。
  
  那么什么是“在场”?一个作家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写作真正在场呢?
  
  “作为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散文写作的“在场”包含“当下性”、“介入性”、“精神性”、“自由性”和“发现性”。那种把“在场”等同于“即时性”、“现场感”或“现场特写”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缺乏精神性的“当下”或“现场”不是在场,而是真正的缺席!因为任何“在场”都必须是精神主体的在场,缺少了精神性就是缺少了“在场”的主体。正是这种“精神性”赋予写作以价值和意义,“价值性”和“意义性”是一切文本得以存在和流传的根据。并且,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和意义,从其根本上审视,都与终极存在有着某种关联——任何严肃的写作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指向终极存在;我们在散文写作中对“在场性”的寻求,便是向终极价值的趋近。这样,散文的在场写作便对作品的精神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它要求我们的散文作家确立起自觉的介入意识。
  毫无疑问,对人类,包括作家自己生存处境的介入或逃避,是衡量一个散文作家是否真正“在场”的试金石之一。介入就是去除遮蔽。一个严肃的作家,总是在对个人生存处境的真实揭示中,揭示出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处境的。他在介入中“去蔽”,在“去蔽”中介入——他的体验和写作从来都不是个人的。所以,必须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现实及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介入——然后在场。只有通过作家主体的介入,价值才会排列,意义才会彰显。同时,介入也会使作家树立起这样的价值感:散文写作不是与社会、与公众无关的自娱自乐,不是与人类整体命运无关的无病呻吟;而是可以通过“去蔽”,通过在与黑暗的主动接触和冲突中无遮蔽的本真言说,揭示出人类生活的“真实”、“真相”和“真理”,进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意义的精神劳作。而那些逃避当下现实的写作,那些缺少精神向度的写作,那些自娱自乐的闲情写作,都是缺席的,不在场的。
  
  尊敬的林贤治先生:
  我们今天在这里郑重地把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发给你,不仅是要表彰你对中国当代散文写作作出的贡献,更希望通过你,通过“介入——然后在场”这一写作尺度的彰显,找回和重建散文的自由精神,使中国当代散文脱去它“闲适”与“逃避”的原罪,承担起它能够承担和应该承担的,以使它无愧于汉语言的苦难历史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明与黑暗!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作家林贤治授奖词由在场主义散文奖评委周伦佑撰写。
 附:第一届(2009年)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名单
一、在场主义散文奖 
  林贤治《旷代的忧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二、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 
  龙应台《目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9月)
  周晓枫《雕花马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旷代的忧伤 序    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顿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荡的美丽。列维坦站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一部分

      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唯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的站立着。多年以来,我默默注视东方的一具大灵魂,呐喊着且彷徨着的大灵魂,以致几乎忘却外面的世界和自身的存有??那是何等奇异的灵魂呵!

  •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1)
  •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2)
  • 看灵魂(1)
  • 看灵魂(2)
  • 看灵魂(3)
  • 火,一个殉道者(1)
  • 火,一个殉道者(2)
  • 左拉和左拉们
  • 囚鹰(1)
  • 囚鹰(2)
  • 囚鹰(3)
  • 囚鹰(4)
  • 囚鹰(5)
  • 囚鹰(6)
  • 向晚的玫瑰云(1)
  • 向晚的玫瑰云(2)
  • 向晚的玫瑰云(3)
  • 向晚的玫瑰云(4)
  • 向晚的玫瑰云(5)
  • 向晚的玫瑰云(6)
  • 向晚的玫瑰云(7)
  • 向晚的玫瑰云(8)
  • 向晚的玫瑰云(9)
  • 向晚的玫瑰云(10)
  • 向晚的玫瑰云(11)
  • 向晚的玫瑰云(12)
  • 向晚的玫瑰云(13)
  • 向晚的玫瑰云(14)
  • 向晚的玫瑰云(15)
  • 向晚的玫瑰云(16)

    第二部分

    世界上没有哪一位画家,乍读之下,会使我立刻想起年迈的母亲,行将荒芜的田园,和久别的胼手胝足的兄弟,除了珂勒惠支。珂勒惠支,以锋利无比的雕刀,侵入石板、铜、坚韧的木质,而直抵内心。雕刀之下没有风景。蝴蝶、春天、蔷薇园,都斑斓在别一世界。这里则是黑暗的中午,是展开在哑默中的广大的底层:种植饥饿的耕夫,褴褛的织工,失血的妇女,早夭的儿童……

  • 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1)
  • 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2)
  • 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3)
  • 旷代的忧伤(1)
  • 旷代的忧伤(2)
  • 旷代的忧伤(3)
  • 孤独的旅客(1)
  • 孤独的旅客(2)
  • 孤独的旅客(3)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1)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2)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3)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4)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5)
  •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6)
  • 穿粗布衫的和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1)
  • 穿粗布衫的和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2)
  • 穿粗布衫的和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3)
  • 平民的信使(1)
  • 平民的信使(2)
  • 平民的信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