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原静 陈点点:中药功效总结表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04:55

中药功效总结表

  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

前人相传授,意在概括中。

生毛能消风,黏泥拔毒功;

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

茎方善发散,骨圆退火红;

叶缺能止痛,蔓藤关节通;

色红主攻瘀,色白清肺宫;

味苦能泻火,味甘可补中;

酸敛涩止血,辛散咸润融。

病魔相烦扰,药到遁无踪。

最是辨形色,妙用自无穷。

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

茎叶宜盛夏,花在含苞中;

果实熟未老,核熟方有功。

草药 形色主治

贴地沾泥退肿红,

方枝生毛能消风,

尖叶生刺除积痛,

枝红肉黄活血通。

中草药千年之经验总结

歌诀: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毒蛇咬伤就地医,内血面白必戒酒,忍气吞声验内伤.

歌诀解释:

1.草木中空善治风:凡是草木中间见空心的都可以治疗风湿骨痛,如治疗风寒腰腿痛可加一些酒行气活血.一般不认识的药尽量只外用勿内服.

2.叶枝相对治见红:凡是草木叶与枝都是同向对生的即可以外用止血.

3.叶边有刺皆消肿:凡是叶边有毛有刺的即可治疗肌肉红肿疼痛等.

4.叶中有浆可拔毒:凡是叶子经一搓既有粘滑浆液的即可治疗无名肿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5.毒蛇咬伤就地医:凡毒蛇咬伤切勿惊慌失措,拔足狂奔.应冷静地挤或吸出毒汁,然后在原地十米平方范围内即可找到解药(按上面第4点寻找).

6.内血面白必戒酒:凡内伤出血的病人必面白口渴,此时不论服用何药物切忌与酒同服.

以上虽简单几句,可能在危急之时可以自救救人,望同好熟记背好.

7.忍气吞声验内伤:跌打损伤,外伤为轻,内伤为重.一般四肢,肌肉损伤红肿为外伤,那么如何辨别内伤呢:

令伤者深吸一口气如吞东西一样吞落咽喉,然后闭住呼吸到确实憋不住时再呼出,在憋气过程中如自觉伤处犹如针扎样刺痛或刀割样痛,重者则不敢憋气此即为内伤之症.然后辩伤在何脏进行治疗.

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茎叶宜在夏;花采含苞中;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

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

有毛能止血(如紫珠草),有刺善驱风,肿节治跌打,粘潺拔毒功,藤茎祛风湿,中空消水肿,花叶能升散,子实专下行,麻辣治蛇咬,芳香功止痛,酸涩可收敛,甘味补气雄,苦寒泻心火,辛辣善温中,咸味软坚好,质重能镇静。

草药歌诀

毛大丁草一枝香,活血行气消腹胀。八仙拉拉猪殃殃,解毒消肿接骨良。

一枝黄花满山黄,感冒跌打蛇咬伤。连钱草即活血丹,利尿排石瘀肿散。

清肝明目千里光,清热解毒疖痈散。利尿排石过路黄,善治疔疮跌打伤,

白果止带还治喘,苎根止血把胎安,解毒消肿用马兰,痈疖扭挫蜂螫伤。

芳香化湿选佩兰,经闭腹痛效非常。胃溃疡用仙人掌,行气止痛青木香。

灯笼草治天泡疮,半边莲疗毒蛇伤。大蓟可治烫火伤,凉血止血有擅长。

小茴理气疗诸疝,散寒和胃止痛良。肝炎宜服田基黄,肝胆湿热用虎杖。

泻肝火须用龙胆,消疳积宜选爵床。半枝莲清热除疳,鹿茸草清肺平喘。

凉血降压臭牡丹,清热解暑西瓜霜。铃茵陈利湿退黄,朝天罐补肾益肝。

南五味和胃消胀,潮涨盐止咳定喘。红背羊蹄一点红,清热解毒亦消肿。

女菀野蒿一年蓬,清热助消治牙痛。土牛膝治经闭痛,引药下行小便通。

土荆芥杀钩蛔虫,苦温有毒量适中。鸟蔹莓叫五爪龙,散瘀解毒消痈肿。

大粪蛆名五谷虫,消积导滞治疔痈。蛇舌草治阑尾肿,清热解毒将癌攻。

半枝莲治肝硬化,活血化瘀利湿用。红藤败毒治肠痈,活血消肿经络通。

月季调经月月红,活血消肿花根用。关节炎用八角枫,散瘀止痛能祛风。

类风癫痫用地龙,清热镇痉熄肝风。止咳定喘千日红,疏风散热水蜈蚣。

鼻衄止血宜瓦松,排脓消肿用芙蓉。石苇排石疗尿红,麦冬润肺养阴功。

疔疮疽疖苍耳虫,祛风通络路路通。预防流感宜贯众,疏肝理气香附崇。

强筋壮骨杜仲用,利胆退黄茵陈功。南蛇藤乃过山龙,痧胀风湿筋骨痛。

黄毛耳草地蜈蚣,清热除湿解暑中。忍冬解毒脉络通,半夏止呕痰湿穷。

桔梗止咳亦宽胸,大黄泻下还退肿。荆芥防风风寒用,银花连翘风热宗.

 利湿退黄马蹄金,消食利胆鸡内金。消肿利水四叶苹,补中益气土人参。

牛筋草清暑养神,女贞子补养肝肾。祛风利湿觅白英,跌打损伤寻陆英。

蛇莓三叶疔疖平,蛇含五爪风湿灵。乌药行气疗诸淋,山药补肺益肾精。

小旋花名坭灯芯,泻火凉血治鼻衄。扶芳藤乃对叶肾,舒筋活络壮腰肾。

外科榔榆疗效灵,妇科益母不虚名。儿疳蝉蜕和灯芯,夜盲猪肝夜关门。

积雪草与满天星,行气利水疗石淋。蒲公英和紫地丁,清热解毒痈疽平。

荷叶莲房莲子心,解暑安胎心火平;竹茹竹沥竹卷心,止呕化痰暑热清。

鸭跖草高热可清,马齿苋泻痢立停。补肾益精鸡矢藤,肝肾双补菜头肾。

虚汗淋漓花麦肾,腰虚腿疼荔枝肾。劳倦红白对叶肾,补肾强身治根本。

寒者温之热宜清,虚则补益实泻应。

青草药歌诀

肉质性清凉,有毛便退黄.

乳汁多含毒,锯叶破血凉.

方骨主疏散,扁骨主胃肠.

空心驱风好,有刺排脓疮,

披针叶凉血,心形叶性刚.

竹形叶利水,黄花解毒强.

辛臭可杀虫,芳香能止痛.

此是一般法,临症要审量.

草药辩性歌

大地草木须辨别,各样性能皆不同.

有毛清风止痛痒,有刺凉血解毒功.

枝圆行血入内脏,茎方疏散淤滞通.

中空能通表里气.软藤横行筋骨中.

叶滑粘腻多有毒,奇花异草莫乱撞.

开花颜色要观察,蓝黄赤白紫与红.

黄花散气通积滞,赤花破淤活经络.

白花清肺能润燥,紫花祛淤血中通.

红花破积消血肿,蓝花味苦属寒药,

红黄酸涩性主温,赤花味辛性为热,

白花味平降火功.凉利之药生湿地,

        破积之药产高峰.
中药功效简表+中药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药物配对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中 药 功 效 简 表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第一章 解 表 药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李岩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3.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4.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6.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7.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8.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9.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0.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 细辛(有小毒):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12. 苍耳子(有小毒):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13.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14.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5. 胡荽: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16. 柽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7. 鹅不食草:祛风散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2. 牛蒡子: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3. 蝉蜕: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4. 桑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5. 菊花: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6. 蔓荆子: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7.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8.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9.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10. 淡豆豉:解表,除烦。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第二章 清 热 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1.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2.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 寒水石:清热泻火。
4.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5. 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6.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7.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8. 莲子心: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9. 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10.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
11.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2. 夏枯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3.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4.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5. 密蒙花: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16. 青葙子:清肝明目,退翳。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1.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4.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火。
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6. 白鲜皮: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7. 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1.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3.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4.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5. 清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泻肝火。
6. 贯众(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7. 三丫苦: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8.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
9.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10. 蚤休(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11. 木芙蓉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2. 野菊花:清热解毒。
13. 千里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14. 四季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15.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6. 金荞麦: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祛风湿。
17.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8.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9. 半支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20. 山慈菇(有小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21.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22.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23.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24.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25.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26. 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27.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2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29. 鸦胆子(有小毒):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30.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清肝明目。
31. 铁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2. 地锦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33.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34.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35.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36. 橄榄: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37. 余甘子: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
38. 金果榄: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39. 朱砂根: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40.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41. 土牛膝: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42. 胖大海: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43. 肿节风(有小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44.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2.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3.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4. 赤勺: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6.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第五节 清虚热药
1. 青蒿: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2. 白薇: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 地骨皮: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4.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5.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第三章 泻 下 药
第一节 攻下药
1.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2.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
3. 番泻叶:泻下导滞。
4.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第二节 润下药
1. 火麻仁:润肠通便。
2.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 松子仁:润燥滑肠,润肺止咳。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1. 甘遂(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2. 京大戟(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3. 芫花(有毒):泻下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4. 商陆(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5. 牵牛子(有毒):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6. 巴豆(有大毒):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7. 千金子(有毒):泻下逐饮,破血消癥。
第四章 祛 风 湿 药
1.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2.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3. 川乌(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4. 蚕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化湿和中。
5. 松节:祛风燥湿,止痛。
6. 丁公藤(有小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7. 独一味(有小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8. 闹羊花(有大毒):祛风除湿,散瘀定痛。
9. 马钱子(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10. 雷公藤(有大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
11. 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
12. 两面针(有小毒):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13. 寻骨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14. 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15. 八角枫(有小毒):祛风除湿,疏筋活络,散瘀止痛。
16.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7. 秦艽: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18. 落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19.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20. 蕲蛇(有毒):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21.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22. 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23. 臭梧桐: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降压。
24. 丝瓜络: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25. 桑枝: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26.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27. 老鹳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止痢。
28. 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29.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30.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31. 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32. 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33.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34. 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35. 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36. 雪莲花:祛风湿,强筋骨,温肾阳,活血通经。
第五章 化 湿 药
1. 广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2. 佩兰:化湿,解暑。
3.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4.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5.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6.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7.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8. 草果: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第五章 利 水 渗 湿 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1.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2. 猪苓:利水渗湿。
3.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4.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5.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6. 冬瓜皮:利水消肿。
7. 玉米须: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8. 葫芦:利水消肿。
9. 香加皮(有毒):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10. 泽漆(有毒):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11. 蝼蛄:利水消肿。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1.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2.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3. 关木通(?):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
4. 通草:利尿通淋,下乳。
5. 瞿麦:利尿通淋。
6.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7. 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
8. 海金沙:利尿通淋。
9. 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10. 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11.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2. 萆薢:利湿浊,祛风湿。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2. 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3. 虎杖: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4. 地耳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5. 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6. 积雪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7. 溪黄草:清热利湿,利湿退黄,凉血散瘀。
第六章 温 里 药
1. 附子(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2.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3.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4. 吴茱萸(有小毒):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5.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6.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7.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8.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9. 胡椒: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10. 荜茇:温中散寒。
11. 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12. 山奈:温中止痛,健胃消食。
第七章 理 气 药
1.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2.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3.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4. 木香:行气,调中,止痛。
5.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6.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7. 沉香: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
8. 檀香: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9. 川楝子(有小毒):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
10. 荔枝核:理气止痛,祛寒散结。
11.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2.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13. 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14.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15.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16. 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17. 柿蒂:降气止呃。
18. 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19.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20. 九香虫: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第八章 消 食 药
1. 山查: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2. 神曲:消食和胃。
3.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4. 谷芽:消食健胃。
5.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6. 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7. 鸡矢藤: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第十一章 止 血 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1.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2.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3.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4.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5.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6.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7.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8. 荠菜: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湿。
9. 景天三七: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1. 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2. 茜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
3. 蒲黄:化瘀,止血,利尿。
4. 五灵脂: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5. 降香: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降气避秽。
6. 花蕊石:收敛止血,化瘀。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1.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2.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
3. 紫珠: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4. 棕榈:收敛止血。
5. 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6. 藕节:收敛止血,散瘀。
7. 鸡冠花:收敛止血,清热凉血,止泻,止带。
8. 花生衣:收敛止血。
9. 檵木: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1.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
2.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温中止泻。
3. 灶心土:温中止血,温胃止呕,温脾止泻。
第十二章 活 血 化 瘀 药
1.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3.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4. 姜黄:破血行气,通络止痛。
5. 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6.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7.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8.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9. 桃仁(有小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10. 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11. 泽兰:活血化瘀,通经,利水消肿。
12.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
13. 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14.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水通淋。
15. 月季花:活血调经,解郁消肿。
16. 凌霄花:破血通经,凉血祛风。
17. 凤仙花:活血消肿止痛,祛风。
18. 土鳖虫(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19.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20.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消肿止痛。
21. 骨碎补:活血续筋,补肾强骨。
22. 血竭:活血化瘀止痛,止血敛疮生肌。
23. 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
24. 刘寄奴:破血,通经,止痛,止血,消食化积。
25.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26.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27. 水蛭(有小毒):破血逐瘀消癥。
28. 虻虫(有毒):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29. 斑蝥(有大毒):破血逐瘀消癥,攻毒蚀疮散结。
30. 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第十三章 化 痰 止 咳 平 喘 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 半夏(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散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2. 天南星(有毒):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3. 白附子(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
4. 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5. 皂荚(有小毒):祛顽痰,开窍通闭,祛风杀虫。
6. 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7. 白前:降气,消痰,止咳。
第二节 清热化痰药
1. 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2.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3.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4. 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5. 瓜蒌: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滑肠。
6. 竹茹:清化热痰,开郁除烦,清胃止呕。
7. 竹沥:清热滑痰,定惊利窍。
8.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9. 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0. 昆布:消痰散结,利水消肿。
11. 黄药子(有小毒):化痰软坚,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12. 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13. 海浮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14. 瓦楞子: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15. 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16. 蔊菜: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湿退黄。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 苦杏仁(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3.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4.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5.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6. 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7. 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8.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9. 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0. 白果(有毒):敛肺定喘,收涩止带,固精缩尿。
11. 矮地茶:止咳平喘,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12. 洋银花(有毒):止咳平喘,止痛,止痉。
13. 罗汉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滑肠通便。
第十四章 安 神 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 朱砂(有毒):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2.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3.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5. 珍珠:镇惊安神,明目祛翳,收敛生肌。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1. 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2.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3.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4. 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5. 首乌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6. 灵芝:安神补虚,祛痰止咳。
第十五章 平 肝 息 风 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1.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2.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3. 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4. 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5. 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6. 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7. 紫贝齿: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1. 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2. 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3.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4.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5. 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6. 全蝎(有毒):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7. 蜈蚣(有毒):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8.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第十六章 开 窍 药
1.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2.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3. 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4.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5. 蟾酥(有毒):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6. 安息香:开窍醒神,祛痰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第十七章 补 虚 药
第一节 补气药
1.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2.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4. 太子参:补气生津。
5.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6.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7.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8. 刺五加:健脾益气,补肾强腰,养心安神,化痰平喘。
9. 绞股蓝: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10. 红景天: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11.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解毒。
12. 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13.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4. 饴糖: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15. 蜂蜜: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第二节 补阳药
1.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2. 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
3. 淫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4. 仙茅: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温脾止泻。
5. 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6. 益智: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开胃摄唾。
7. 海狗肾:暖肾壮阳,益精补髓。
8. 雄蚕蛾:补肾助阳,固精止遗,止血生肌。
9. 海马:补肾壮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10.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11.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12. 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13.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14. 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15.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16. 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7.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8.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19. 韭菜子: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20. 阳起石:温肾壮阳。
21. 核桃仁:补肾益肺,纳气定喘,润肠通便。
22. 葫芦巴:温肾助阳,祛寒止痛。
第三节 补血药
1.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2.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3.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4. 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5.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6.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第四节 补阴药
1.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 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益气。
3.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4. 天冬: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5. 百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6. 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7.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 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9. 枸杞子:补肝肾,明目,润肺。
10. 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11.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12. 墨旱莲: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13. 女贞子: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14.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15.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16.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第十八章 收 涩 药
第一节 止汗药
1. 麻黄根:收敛止汗。
2. 浮小麦:止汗,益气,除热。
3. 糯稻根须: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1.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2.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3.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4. 罂粟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5. 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6. 石榴皮:涩肠止泻,杀虫。
7.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8. 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9. 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1.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 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肾养肝。
3.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4.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5. 莲子:补脾止泻,固涩止带,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6. 芡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
7.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中药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  、  细辛  、  辛夷  、  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  、  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  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  、  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  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  杜仲  、  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  黄芩  、  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  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  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  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楝子  、  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  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 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  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仁  、  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  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  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  肉苁蓉  、  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  麦冬

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  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  诃子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  蝉蜕  

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  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  吴茱萸  

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  补骨脂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  磁石

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  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续断

药物配对

1、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2、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5、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6、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7、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8、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9、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10、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11、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4、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9、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0、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1、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4、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5、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6、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7、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8、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

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

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

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

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

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紧跟着。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黄),大枫蓖麻紧跟着,

治疮必要用神灯,艾绒乳(乳香)没(没药)紧跟着。

治疔必要用蒜灸,乌金(乌金膏,巴豆炒黑研细,用水调涂患处,以膏药贴之。)

菊花(内服甘菊汤,方见卷四疔疮门)紧跟着。

治邪必要用铜(自然铜)砂(避阳砂),良姜葛根紧跟着。

补气必要用党参,炙芪白术紧跟着。

补血必要用芎归,生地酒芍紧跟着。

补阴必要用熟地,山药萸肉紧跟着。

补火必要用肉桂,干姜附子紧跟着。

滋阴必要用黄柏,知母丹皮紧跟着。

(以上一药为君)麻黄杏仁疗寒嗽,芥子半夏紧跟着。

款冬紫菀疗虚嗽,百合五味紧跟着。

川乌草乌疗风痹,桂枝灵仙紧跟着。

黑姜吴萸疗翻胃,丁香胡椒紧跟着。

苍术麻黄疗风寒,羌活独活紧跟着。

川贝蒌霜疗火痰,苏子菔子紧跟着。

乌梅五倍疗虚脱,龙骨牡蛎紧跟着。

乌贼诃子疗带下,阿胶肉果(肉豆寇)紧跟着。

条参云苓疗阴虚,骨皮枸杞紧跟着。

霍香杷叶疗逆气,赤石滑石紧跟着。

芫花大戟疗水肿,牵牛防已紧跟着。

瓜萎天冬疗结胸,川贝川朴紧跟着。

苦参赤苓疗湿痒,蛇床白芷紧跟着。

槐花地榆疗崩漏。荆芥秦艽紧跟着。

前胡元参疗头风,薄荷柴胡紧跟着。

白附天麻疗风痰,僵蚕郁金紧跟着。

桔梗豆根疗喉风,牛子射干紧跟着。

三七莲子疗诸血,黄芩童便紧跟着。

黄芪(用生)防风疗自汗,枣仁麦皮紧跟着。

芦荟胡连疗阴热,泽泻车前紧跟着。

小茴川椒疗肾气,宿砂故纸紧跟着。

菖蒲柏仁疗心疾,茯神远志紧跟着。

葶苈桑皮疗肺喘,礞石朱砂紧跟着。

石膏知母疗热渴,香薷糯米紧跟着。

川楝茴香疗疝气,芦巴巴戟紧跟着。

升麻柴胡疗气陷,干葛潞党紧跟着。

扁豆薏苡疗泄泻,猪苓木通紧跟着。

土硷红糖疗菸毒(洋烟),大黄芒硝紧跟着。

(以上两药为君)此皆治病之大略,小小蒙医有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