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旁加个其念什么:拍案惊奇黄克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05:08

          共和国高级将领--黄克诚

          开国将领中黄克诚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一生多次唱反调,丢了无数次的乌纱帽,既支持过林彪,也反对过林彪;既支持过毛泽东,也反对过毛泽东。因为反教条得罪了刘伯承,因为反跃进得罪了毛泽东,是非功过,直到他病逝的那一天也没有争论结束,黄克诚不会锦上添花,只会雪中送炭,他支持林彪的时候,林彪连个连长都指挥不动,全东北除了土匪就是国民党,黄克诚说只要林彪在东北,东北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天下。他反对林彪时,林彪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吴法宪对黄克诚说:“黄老,林总希望你认真考虑你的言行。”黄克诚说,我考虑的是以后后代怎么评价我们。         黄克诚支持毛泽东的农村中心论,贺昌找他谈话,他说你贺昌是个好同志,但是你不明白老毛的战略思想是非常优秀的。        庐山毛泽东说你和彭德怀是父子关系,黄克诚说我当总长是你点名的,怎么成了彭德怀的政治参谋长,同志之间关系好一点意见统一一点就是集团了?说什么父子关系是对我的侮辱!那时候全党都在批判彭德怀。         黄克诚不喜欢刘少奇,他说过一些反对刘少奇的话,一九七九年中央给刘少奇平反,黄克诚亲自找汪东兴核实情况,汪东兴胡言乱语,黄克诚激动的哭了:少奇同志死的冤枉啊,我们就不是领导干部也还是共产党员吧?不是共产党员也是个人吧?怎么就不能实事求是呢?

         死者已矣,当我们回顾这位一生直言不讳的老将军时,不由得想起中央在纪念黄克诚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上的评语:“黄克诚同志勋劳卓著,德高望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崇高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诚哉斯言!  
一九六六年,山西的造反派揪斗黄克诚,让他交待反对林副主席的罪行,“黄瞎子”慢吞吞的说:“我支持林副主席的时候还没有你们呢。”
一九四五年,黄克诚身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他看到曾克林给中央的电报后才知道中央的一些意图,他针对当时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大胆的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著名的导致后来我党十万大军下关东的电报,电报内容包括这样几层含义,:1.蒋介石对和谈毫无诚意,我们不能对和谈抱有幻想,应当立足于打,在与蒋谈判的同时,应集中主力准备决战。2.我们根据地虽然多,但是没有联系成一片的,分散。取得联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为此在军事部署上建议应尽量多派部队去东北,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建东北总根据地,支援关内作战。3.关内以晋、绥、察三地区为第一线战略根据地,以山东地区为第二战略根据地,集中主力,消灭敌人。4.为执行上述方针,建议从山东调3至5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至6万人去东北,只留下一个师在江南活动。河南与华北的部队应调到山西策应。5.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干预,集中兵力搞决战。
         这封电报日期是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三日,这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日子,因为正是这封电报,让毛泽东成全了林彪在东北的一世英名,而同样是这个日子,若干年之后林彪又变成了鬼。黄克诚的电报到了之后,毛泽东问左右,这个黄克诚就是黄老吧?有人说对,他就是黄老。毛泽东说,他多大年纪?回答道:四十三岁了。毛泽东问为什么叫黄老,回答说,他老提意见,老唱反调,所以,就叫他黄老。毛泽东乐了,老唱反调我看很好,黄老,我看是老谋深算。黄老一词自此在中央叫开了。
          9月19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明确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有计划地陆续向东北派遣部队,不能说黄克诚导致中央派遣部队去东北,不过提出动用几乎全部的精锐主力达到十万人的标准确实是黄克诚第一个提出来的,晚年黄克诚在他的《自述》中也提到这件事的始末。
         部队到达东北期间,黄克诚在四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连续发了两封份量很重的电报,体现了他卓尔不群的风格,一个是哭穷,指出部队的装备很差,要立刻补充弹药、枪械。另一个就是著名的大保林彪的电报,也是黑土地上第一个呼吁林彪出山的高级将领给中央的电文。黄克诚指出:林彪现在是孤掌难鸣,给东北局发信从不回应,东北现在没有根据地,既没有持久的打算,也没有救急的办法,有西路军的危险!十一月才到的江家屯的黄克诚居然说东北部队要成为西路军,胆子实在挺大。而林彪那时候尽管有一定名声可还不是东北战局的最高首长,黄克诚没有因为彭真、高岗等人是老资格就忌惮他们,同样指出了他们的错误所在。那时,东北我党的战略要点和口号是三个:第一:独霸东北;第二,拒敌人于国门之外;第三:最后一战。黄克诚说这是左倾胡闹主义(这是黄克诚起的新名词),连续用了七无给毛泽东发电,毛泽东首肯黄老的意见,毛泽东在黄老电报的十一天后发给东北局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电文就是根据黄克诚的意见起草的,这个最终确立中共在东北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文件包含了黄克诚的一份努力。
         十二月二十九日,他又指出,东北现在大城市是国民党军,农村是土匪,我党没有立足之地,要先肃清土匪再说。这样,东北部分地区的肃匪工作开始在黄克诚的“催促”下轰轰烈烈的铺开了。一九四六年,林彪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担子很重,官也很大,就是没有兵马带,林彪自己说:“比指挥联合国还难。”各路人马、各色系统,林彪不是政治局委员,也不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手下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个连和一个警卫排。这时候,黄克诚来了。锦西城东八里的红螺山,黄克诚和林彪见面了,黄克诚这时可比林彪牛气,他的主力三师三万五千人,一个整编军的建制。林彪和黄克诚谈了一夜,究竟谈了什么至今外人已经很难知晓全部过程,不过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个,黄克诚说:林彪来了就好了有林彪在东北就是我们党的了,东北就能打胜仗;第二个是黄克诚表示三师交给林彪带,作为基干部队用。后来宋维拭说:是黄克诚的第三师造就了东野。这句话并不夸张,由黄克诚的第三师练就了东北野战军如下几大主力:三师的第八旅、第十旅、独立旅混编为民主联军二纵,吴法宪、刘震带队。三师的第七旅和东北第七师混编成第六纵队,司令员陈光、政委杨国夫。三师的三个特务团加地方武装混编成第七纵队,司令员邓华、政委陶铸。其中六纵、七纵就是后来纵横天下的整编四十三军、四十四军的前身。而陈光、刘震、邓华三位东野数一数二的虎将也由此名扬天下。(以上部分资料来自吴东峰采访笔录)
        黄克诚说:“'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后方,站稳脚跟,逐渐发展壮大自己,以期将来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林彪说:“我完全同意克诚同志的意见。”那时候林彪和黄克诚的看法是天然的统一,所以,一些老将军们回忆起来东北的往事都要说上一句:“那时的将,那时的帅,了不起啊。”
          【四平保卫战与黄克诚的直言】
解放战争初期,刚入东北的我民主联军曾以全部主力十万之众在东北的四平地区顽强地抗击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主力30万之众达一个多月。对于这场重要战役,党史中大多未做评论。在最新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记中也未作任何评论,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毛泽东曾评价这一战役:四平我军坚持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然而,在王晓明主编的“中国十大将”的回忆录中报露,当时的重要将领,建国后我军的十大将之一的黄克诚一直对此持不同意见。
四平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是个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战略要地。1946年苏军撤走后,我军立即攻占了四平。而蒋介石要抢占东北,也不能不占四平。于是,46年4月,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遣30万主力杀向四平。由于我军刚入东北,尚未站稳脚跟,没有根据地支持,缺少后勤供应,加之天气寒冷,装备不足,战斗力受到很大限制,但在毛泽东的多次电令下,不惜流血牺牲,顽强抗击了一个多月。
         对于这场背离毛泽东一贯战略思想的消耗战 ,早在4月 10日,黄克诚就给林彪发电报,建议适可而止,不要与敌硬拼。他的看法是,敌人一开始进攻的时候,打它一下,以挫敌锐气,是可以的,现在敌军倾巢而出,而我军尚不具备决战的条件。因此应当让出四平及其他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乡村去建立根据地。等到敌人肩上的包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回过去消灭他们。
         但令黄克诚不解的是,他连续给林彪发去好几封电报,建议他从四平撤退。但林彪既不回电,也不撤兵。前方激烈的战斗,我军的重大伤亡,使黄克诚忧心如焚。 12日,黄克诚直接致电中央,就四平保卫战和东北局势提出了自己意见,认为: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部队人员消耗已达一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新兵,但战斗力已减弱;敌九十三军到达,如搬上大量炮兵及部分坦克用上来,四平坚持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 ,如停战短期可以实现,则消耗主力保持四平、长春亦绝对必要。如长期打下去,则四平、长春固会丧失,主力亦将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继续战斗。故如停战不能在现状下取得,让出长春可以达到停战时,我意即让出长春,以求得一时期的停战也是好的。以求争取时间,休整主力,肃清土匪。巩固北满根据地,来应付将来决战;东北已不可能停战,应在全国打起来,以牵制国民党军向东北调动。东北则需逐步消灭国民党兵力,来达到控制全东北的目的;我对整个情况不了解。但目前关内不打,关外单独坚持消耗的局势感觉绝(对)不利。故提上面意见,请考虑。
          黄克诚发出这封电报后,也是始终未见回音。一直到13年后,黄克诚才解开这个疑团。那是在庐山会议开始不久,毛泽东请黄克诚吃饭,两人谈起四平之战,黄克诚说:“当时不该硬顶下来。”毛泽东反问道:“难道说四年保卫战打错了?”黄克诚答道:“开始敌人向四平推进时,我们打他一下子,阻击他前进,这是需要的。但是后来在敌人集结重兵与我们决战时,我们就不该死守四平了。”毛泽东沉吟一会儿,说道:“固守四平是我的决定。”黄克诚这才明白当年的林彪为何既不回电也不撤兵的原因。他沉默了一会儿,对毛泽东说:“是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毛泽东一时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像是对黄克诚,也像是自言自语道:“那就让后人来评说吧。”             毛泽东一生很少打龙王比宝的战役,四平街算是一个。这次黄克诚又站到了林彪的这一边,黄克诚说:“谁对我就支持谁。天王老子也不在眼里。”从4月6日到5月19日,毛泽东先后给林彪发去十多份电报,中心内容是坚守四平、死守四平。电文中充斥着诸如“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等内容。5月1日,毛泽东在电报中又强调说:“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消耗敌兵力,挫其锐气,以求得于我有利之和平。”最为明显的毛泽东和林彪的交锋是,林彪四月十一日就去电报反对死守四平,毛泽东针对林彪提出的“束缚军队行动”要点在二十七日复电说:建议增加一部分守军化四平为马德里。林彪真的是没辙了。黄克诚这时呢?他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兼西满军分区司令员,四平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再说这是中央主席和东北战区一把手之间的交手,和你一个西满分局有什么关系?瓦罐要离大锅远一点的道理黄克诚不懂。林彪四月十一日给中央发报不同意毛泽东,次日黄克诚就给林彪发电,林彪没有任何答复,黄克诚不罢休五月十二日直接给毛泽东发电。当天,黄老气势汹汹的几点意见也到了毛泽东的手里,黄克诚的电报内容如下:
(一)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部队人员消耗已达一多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新兵,但战斗力已削弱。
(二)顽93军到达,如搬上大量炮兵及部分坦克用上来,四平坚持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
(三)如停战短期内可以实现,则消耗主力保持四平、长春并绝对必要。如长期打下去,则四平、长春固会丧失,主力亦将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继续战斗。故如停战不能在现状下取得,让出长春可以达到停战时,我意即可让出长春,以求得一时期的停战也是好的。以求争取时间,休整主力,肃清土匪,巩固北满根据地,来应付将来决战。
(四)东北已不可能停战,应在全国打起来,以牵制国民党向东北调动,东北则需逐步消灭国民党兵力,来达到控制全东北的目的。
(五)我对整个情况不了解。但目前关内不打,关外单独坚持消耗的局势感觉绝对不利,故提上述意见,请考虑。
毛泽东没有立刻回复他,据说毛泽东看了黄克诚的电报以后就说了一句话:又是这个黄老。5月14日给林彪和彭真的电报中指出:“请你们考虑军事全局再打下去是否有利,应否考虑有条件地让出长春,换得其他地区的合法,并取得时间整补军队,以便将来之用。”5月19日,毛泽东以军委名义给林彪的电报中指出:“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至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胜利有时并不总在领袖的一边,这个黄老的电报可是还没有结束呢,五月二十四日,黄克诚又给中央发了一个电报,他觉得毛泽东五月十九日的不太完整,电报的结尾,黄克诚说:“我这个人往往是报忧不报喜,看的都是坏的一面,也许有片面的地方,但是都是事实。”黄克诚顶牛和管闲事的作风这时闻名全军上下,一九五九年庐山的那场风波注定要有黄克诚的参与可能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四平防御战最激烈的时候,黄克诚眼看着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一个个倒入血泊中,排一级的干部在短短几天内换了几批,战前的排以下干部几乎全部阵亡。不能再这样打了,他急匆匆地又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四平丢了,可以再夺取;可我们的骨干力量倒下了,却再也起不来了。我们一定要拼光我们的所有主力吗?然林彪依然没有给黄克诚回电。        四平最终失守,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四平保卫战虽使国民党军伤亡超过10000人,迟滞了蒋军占领东北的步伐,也使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民主联军伤亡总数高达8,000人以上,部队元气大伤。其中包括数千名当初从井冈山走下来的红军老战士,他们历经万里长征、八年抗战,最终却过早地捐躯于东北这块黑土地上。         四平失守后,毛泽东仍然要东北民主联军在公主岭、长春一线坚持抵抗,发来电报:望坚守公主岭,如公主岭不能守,则应坚守长春,以利谈判。但此刻的东北局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自己的
独立判断。在几个主要领导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下,罗荣桓发表了意见,长春、吉林都有是大城市,不利于防守,防线又宽,现在部队打得很疲劳,如果守长春,敌人从梅河口插到吉林,就会把我们的后方打得稀烂,不但长春守不住,非退到西满蒙古大沙漠不可,我赞成撤出长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东北局通过了罗荣桓的意见。他们罕见的没有采纳中央和毛泽东的意见,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历史证明,东北局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以上部分资料选取来自《黄克诚自述》、《回忆黄克诚大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