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经营户怎么写材料:鼓励“居家养老”:发达国家各有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9:59:14

鼓励“居家养老”:发达国家各有招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1-0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蒋林

  多重制度保障服务“空巢老人”

  1月5日,我国《新老年法》草案出炉,子女 “常回家看看”被写入草案。年关将至,在亲人团聚之时,“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再度得到社会关注。

  实际上,不单是中国,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独守一台电视机;他们需要饲养小动物来排解寂寞;他们会在节日来临时,认真地等待电话那头儿女的一声问候……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如何为老人“暖巢”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近年来,“空巢家庭”发生的悲剧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有“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才被发现的报道。这样的事件一次次警醒人们,“养老”已不光是家庭成员的独立责任,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多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也是国际跟踪研究发现最人道的养老方式。由于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普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相关配套体制,并在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方面想出了很多妙招。他们在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上的丰富经验,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专题文字:蒋林

  新闻背景

  全球空巢老人增多

  养老急需社会化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至30%,除了日本,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在美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部家庭户中65岁以上独居者占11%,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40%。而在中国,据民政部统计,目前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已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社会命题。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而随着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照顾父母的观念似乎正在变弱。过去,日本社会中90%的老人都和子女一起生活,而今天只有50%的日本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美国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二战前的52%,到上世纪80年代降到10%左右。

  在美国和西欧,许多父母在儿女离开自己后,都患上了“空巢综合征”,心情沮丧,整天无所事事。而更悲惨的是,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和日本,先后发生过老人失踪或去世很久才被人知晓的事件。对此,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广井良典说:“子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生是死,这令人震惊,这是当今日本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薄弱的典型例证。”

  经典案例

  瑞典前首相佩尔松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作为政府首脑,他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如何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而是怎样应对瑞典的老龄化。

  按照瑞典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该国目前男子的平均寿命为79岁,而女子寿命更是接近84岁,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此,瑞典大力推广“居家养老”、建立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鼓励老年人二次创业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成为世界的典范,瑞典堪称“老年人的王国”。

  老而快乐着,成为瑞典老年人的标志。

  瑞典:“老年人王国”

  居家养老率可达90%

  保障:

  全球最慷慨的养老金体系

  瑞典在上世纪60年代构建起世界上最慷慨也最发达的普享型养老金体系,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由于坚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设计理念,在上世纪90年代为应对养老金财务危机而出现的世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浪潮中,瑞典养老金制度的数次调整都取得了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低迷的双重压力下,瑞典开始改变过于慷慨的基金回报率。1998年进一步规定,雇员和雇主的合计缴费为工资的18.5%,其中16%进入名义账户制度,用于现收现付地支付当年养老金;2.5%进入个人积累制账户,用于个人风险投资,个人自负盈亏。这就使得养老金收入和缴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践表明,瑞典的养老金改革比较成功。改革后,政府财政状况好转,企业经营成本降低。

  目前,瑞典不仅仍然是世界上养老金制度最慷慨的国家之一,而且也恢复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增长速度,近年来其国家竞争力排名一直保持在世界前三名的水平。瑞典经验表明,公平的养老金制度通过促进社会稳定、解除后顾之忧让人们能够更加大胆地进行创新、创造,进而促进社会活力。

  方式:

  大力推广“居家养老”

  根据瑞典法律,子女和亲属没有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赡养和照料老人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瑞典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制度。

  瑞典目前实行的有三种养老形式,即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和老人公寓养老。

  瑞典政府眼下大力推行的是居家养老的形式,争取让所有的人在退休后尽可能地继续在自己原来的住宅里安度晚年,这主要是因为居家养老比较人性化,也很个性化,而且更能给人以安全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斯德哥尔摩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11.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2%,其中继续居住在自己家里颐养天年的大约为10.27万人;住在疗养院或养老院的有6400人;此外还有2900人居住在随时能得到服务的老人公寓。

  而为了使儿女照顾父母更方便,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住宅服务,在普通住宅区内建造老年公寓,或在一般住宅建筑中酌建便于老人居住的辅助住宅。凡领养老金的老人,都可以领到住宅津贴。

  服务:

  打造全方位家政服务网

  在斯德哥尔摩近郊的一个“富人岛”——利丁屿,老年人口比例高达18%,居家养老的比例高达90%。据该镇主管老人社会福利事务的部门介绍,实行居家养老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家政服务网。目前,地方政府在全岛设立了4个家政服务区,为当地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全天候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居家养老的人凡有需要,几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这一制度是瑞典“家庭扶助制度”的集中体现。早在2003年,瑞典议会就专门成立了“老人委员会”,并出台了文件《未来老人政策》。根据这一制度,老年人提出的申请只要核实批准,便会有专业人员定期到其家中进行医疗、家政服务,并为那些有特别需要的人配备了专门的警报器。

  瑞典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家政服务虽说是福利性质的,但还是要收取一定费用。收费标准根据接受家政服务的老人的实际收入确定。

  “居家养老” 一碗汤的距离

  日本

  让老人回归家庭

  因老龄化问题严重而有“银发之国”之称的日本,居家养老非常受欢迎,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服务周到细致,相对完善,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3000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

  德国

  鼓励大学生以劳换租

  德国的妙招之一是安排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大学生可以帮助老人做晚餐、清扫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外出采购等,这样,既照顾了老人,又省下了宿舍的租金。

  德国社会福利机构还安排一些独居老人和单亲家庭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同堂”的临时家庭。老人平时可以和“孙子孙女”一起过日子,体验“祖父母”照顾孙子的快乐,单身母亲或父亲也能省下请保姆的费用。

  新加坡

  与父母同住可获津贴

  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

  在此法令下,被控未遵守《赡养父母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一万新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如在每年的政府花红分配中,对老年人给予特殊的照顾。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二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美国

  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据调查,美国85%的老年人都希望能在家中养老,不愿被送到养老机构。但是,一旦独居老人突然发生意外,需要紧急帮助时,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救助措施?美国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如果家里一段时间没动静或房门传感器在异常时间关闭,系统就会向家人发出警报。通过电视界面,家人可以给老人发送短消息、天气预报。

  专家说法

  社区居家养老成大趋势

  政府也应常“回家”看看

  本报讯 (记者蒋林)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空巢”老人的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本报所采访到的专家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传统“居家养老”到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转变。家庭依然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此同时,社会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教授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机构养老的费用大,适合中产家庭,不适合一般老人养老。而利用社区服务资源,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内养老,是今后中国人95%养老的选择。但是这种养老模式实施的前提是社区各种配套服务发展的成熟和完善。目前来说,中国社区组织发育还不够完整,资源动员不足。相比较而言,广州在此方面走到了社区服务的前列。

  岳经纶认为,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社区福利机构,建立社区食堂和配备社区医院,为居家养老打造量身定做的服务。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和静钧进一步解释说,老龄人问题,本质是社会问题。他认为,我们的社会早已不是农耕时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老龄人的妥善解决已经不是家庭成员的单一和独立责任,这是一个社会巨系统下以政府为第一责任人的各方关照解决的问题,社会养老机制要跟上时代的变迁,职工工资提高与带薪休假的社会立法要跟上,社会要尽量解决两代人分居的客观障碍,老年人的话语权要与老年人人口要相适应。所以,“与其我们费神费力地针对个体私人制定‘常回家看看’条款,还不如鼓励和推动政府‘常回家看看’已经基本丧失有效劳动力的老龄国民。”和静钧说。

  对解决两代人分居的障碍问题,岳经纶建议说:“让外地父母享受本地老人优惠,让老年服务少一些本地化,多一些普适性。比如地铁和公交可对持非广州户口的老年人免费等。”

  岳经纶认为,与此同时,针对中国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相关部门也应在政策上对独生子女家庭“敬老”提供相应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