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善和创新的目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33:35

领导干部要学会演讲

卢仁江 

  在国外,我们经常看到政党领导人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以此激发民众的情绪,积极支持并参与到政党的行列中。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领导者也需要学会这门演讲艺术,用有感染力的话语来振奋人的精神,鼓励人的干劲。那么,领导者怎样使自己的讲话具有鼓动效应呢?笔者概括了几条方法。

  借题发挥

  领导者借题发挥的讲话,是领导者才智和素养的外化,是风采和力量的展示。它运用自己的睿智和幽默,通过轻松和艺术的语言,达到凝聚人心、鼓舞情绪、激励斗志的良好效果。尤其在鼓动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而拼搏的背景下,如果能较好地运用借题发挥的讲话方法,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7年大连星海湾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封顶冲刺”的动员大会。当时,身为大连市市长的薄熙来向与会人员发表讲话。这时,坐在主席台的星海湾副总指挥老宋的座椅突然塌下,宋指挥从座椅上摔倒在地,情境尴尬。薄熙来情急之中话锋一转,说:“今天的誓师大会开得非常好,大家的决心很大,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家看,你们的宋总指挥已经坐不住了……最后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大干50天,确保在11月底前封顶成功。”这段精彩的借题发挥讲话,立即博得了场下热烈的掌声。薄熙来让“坐不住了”跟“大干一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化解了尴尬的场面,更突出了讲话的主题,产生了极强的鼓励效应。

  借物喻事

  在许多时刻,人民群众最想听到领导者鼓励打气的话,使其成为自己精神的依托或支点。而领导者借物喻事的鼓励性讲话,就是鼓励人们努力奋斗的驱动力。它通常形象化地借助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来比喻所要求完成的目标或任务,因而具有很强的鼓动效应。

  东北某县在天门峰下建设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为长时间施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身心疲惫。然而,项目距离完工时限只剩30天,弄不好就会延误工期。主管这项工程建设的副县长很着急,为了激发建设者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如期拿下工程,副县长在誓师大会上说:“同志们,我们面对的工程好比攀登眼前的天门峰,而我们要登上天门峰,就要先翻过黄花岗和凤凰岭。那么,我们大家再加一把劲,争取在10天之内攀上黄花岗,20天爬上凤凰岭,30天登上天门峰,胜利完成全部工程,同志们有没有决心哪?”“有!”全场回声铿锵、声震山谷,讲话产生了很强的鼓动效应。

  这里,副县长把啃下水利工程总目标比喻为攀登前面的“天门峰”,而把完成各期的工程目标分解比喻为攀登“黄花岗”、“凤凰岭”和“天门峰”三个阶段。这一借物喻事的鼓动方法,使人们进有方向、干有目标、搏有斗志,形象贴切、效果极佳。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就是根据不同的场景,发表与场景对应的具有渲染力和感染力的讲话。这一情景交融的讲话方式,能够提升群众低落的情绪,进而振奋人们的精神,鼓动大家信心百倍地投入战斗。

  1998年,河南某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群众的经济损失很大,情绪消沉。为了稳定人们的情绪,振奋群众的精神,该县县长当众仰天大笑,人们都不解地看着县长。这时,县长才情绪激昂地说:“大家别难过,我们虽然被洪水毁了田地房舍,但我们全县60万父老乡亲的生命却毫发无损,这不是值得庆幸的大事吗?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悲观。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有人在,洪水就夺不走我们的斗志,我们就能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夺取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面对百废待兴的场景,县长“仰天大笑”,并以“人”作为切入点,整段讲话充满着对“人”的情感的渲染和对“人”的作用的强调与提升。他把“人”比作“青山”,只要有“青山”,就不怕没柴烧。在悲观中揭示了乐观,让人们在绝望中发现了希望,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拨动着群众的心弦,激发了群众的豪情,鼓动效应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