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团队swot分析: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8:13:36

  冷战是人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地球上大部分力量第一次被整合进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全面对抗,同时也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暴力美学。不管是中欧平原上对阵双方千万辆坦克装甲车的滚滚洪流,还是直上云霄的“土星”5火箭;不管是上千架战略轰炸机隆隆飞过的轰鸣,还是新地岛超级核弹的石破天惊,人类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热情用于构筑前所未有的战争机器。如果说二战给人类留下了最丰富的战争行为影像的话,冷战则给人类准备了军事技术史的大宝库和暴力与机械美的无尽画廊。现在人类所使用和发展的各种高科技技术装备,都可以在那个巨人碰撞的年代找到源流。这个军事技术造山的时代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以至于即使是不喜欢的人,也无法不震惊于其巨大的力量与气魄。
  同时,冷战还是一个敌我分明、有着完整游戏规则的时代,也是一个掺杂了很多理想主义的时代。敌我阵营各自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完整的政治纲领,从政治斗争到军事对抗再到经济竞争,都是清晰而有力的。不管是苏联人坚信共产主义将改造世界,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相信民主与自由才可以解救铁幕后的人民,又或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相信赶走了殖民者、施行了自主的发展道路就将逐步实现先进与富裕。人们都相信斗争的胜利将迎来一个美好的世界。这和冷战后时代的混沌与迷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的世界反恐战争与文明冲突、民族矛盾与贫富差距……无数从人类文明的底层浮现出来的矛盾盘根错节,敌友不明、善恶难辨,没有了昂扬的激情而平添了更多的困惑与焦虑。事实上人们往往更喜欢明白的斗争也不喜欢混沌的挣扎。
  当然,笔者现在不是要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喜欢这个世界再分成两个阵营,狂造核弹,时刻准备着置对方于死地。笔者只是打算寻找几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下冷战的历史,剖析一下那巨人角力的时代,展开宏大的卷轴,和读者一起体验一下久违的壮丽和惊心动魄。
  
  序幕篇 1945年钢铁洪流的会师与对峙
  
  一切还是从二战说起

  冷战直接承接于二战结束时遗留的世界格局。作为展现这一波澜壮阔史诗的铺垫,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是幅什么图景。如果不了解这个比赛场的全貌,不认识即将出场的各个选手,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看清这场比赛。
  所有关心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二战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洗牌,6年时间的战争就像是一次10级强震,原有的大厦倒塌了,曾经高傲的街道和花园成为废墟,整个世界的格局顷刻之间就都不一样了。
  首先,最醒目的一点就是,世界围之旋转的中心变了。在二战之前,世界中心是无限荣光、集这个星球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富裕、最强大的溢美之词于一身的欧洲。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在二战以前的几百年里,作为一名欧洲人是多么的骄傲与狂妄。在20世纪初,欧洲的几个小国统治着世界上除了美洲和俄国之外的大部分陆地以及海洋,它们拥有哥廷根、牛津、剑桥等最好的大学,拥有引领世界学术风范的皇家地理学会、包豪斯等学术或艺术组织。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纪律严明无往不胜的德意志陆军,是任何一个殖民地或新独立的落后国家无法企及的强大存在。英镑和法郎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货币,伦敦是这个星球上决定性的金融枢纽,没有“之一”。在南亚、非洲,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欧洲白人高高在上,有色人种的奴仆环侍左右。在法国电影《情人》中,20世纪20年代初的越南,一个控制了当地大部分产业的华人富豪的儿子,想追求一名没落的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的法国穷困移民家庭的少女,却是那么的战战兢兢,让人不由得感叹当时人种之间地位的悬殊。
  而当二战的硝烟散去,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整个欧洲一片废墟,经济活动,乃至人的信念都崩溃了。在残砖断瓦上,当年衣食无忧的欧洲孩子现在最渴望得到的是美国大兵塞给的一块口香糖。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道并非由欧洲人打造的铁幕已经垂下。在这道铁幕以东,一切都被踩在俄国人的皮靴之下,而在这个铁幕以西,到处都是来自美国的大兵、物资和美元,世界各殖民地的人民被深深鼓舞了,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欧洲也可以被打得跟猪头似的,他们是可以被赶走的。从这时起,他们看待这些欧洲征服者的后裔们的眼神不再那么恭顺,他们开始收集枪支弹药,准备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把这些白人从一个又一个地区赶走。
  那么新的世界权力中心呢,就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军事与工业的巨人。这个中心的转变是全方位和深刻的,不只是政治和军事,世界的经济和科技中心也变了。二战之前,美国已经成为第一工业大国,而且比第二名遥遥领先,但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秩序、世界资源体系、世界货币等决定性的要素还是掌握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手中,美国的工业能力与国家财富主要还是圈在自己的土地上,缺乏世界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主导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架构为核心的金融与贸易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从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至高无上的货币。整个世界的经济再也不是围绕着欧洲旋转了,美国是当之无愧的轴心。苏联也正在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重工业巨人,浙渐地在综合国力上与欧洲国家拉开距离。
  经济领域的世道变了,科技也一样。战前美国虽然已经是世界工业霸主,但在以理论物理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领域,欧洲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圣地,诺贝尔科学奖大部分都授予了欧洲的科学家。但是,二战前后大批优秀人才逃到了美国,他们将最顶尖的科学知识和理念带到美国,而美国本身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很高,学术风气又非常自由且财力雄厚。这几个要素使得美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综合素质迅速超越欧洲,成为世界科学家的圣地。

  与美国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实用技术全面繁荣不同,苏联最突出的成就来自于其军事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大规模搜刮以德国为主的科研人员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苏联进行大规模投入,在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技术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重技术轻科学、重应用轻理论、重军事轻经济。因此,其发展模式后继乏力,到了80年代,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与西方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导致其国家的竞争战略都极其被动并最终崩溃。
  
  仍是三强而非两极
  
  二战结束后,除了美、苏两个新兴霸主,有一个国家也是重要角色,那就是英国。如果说冷战是一个新世界的篇章的话,大英帝国就是几百年来欧洲旧世界延续下来的最强者。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二战结束后并不是简单的美、苏两强争霸,而其他国家全都成了无足轻重的小卒子。事实上,大英帝国从国力到战略思想都对战后初期的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就在战争结束前几个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巨头在规划着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格局——尽管这个时候的大英帝国已经显得有些虚弱——这反映出在二战期间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里,不管是战争贡献、军事力量、国际威望,还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英国都举足轻重。二战之前的1937年,苏联生产资料的产值占世界的14%,而英国占10.2%,差距不算太大。二战中英国损失惨重,但苏联也受到重创,在1945年底,苏联的煤产量只有战前水平的90%,石油是69%、铁59%、钢67%、纺织品40%,而农业产值则下降了40%;可以说,此时苏联的重工业生产能力虽然超过英国,但超出的并非很多。但是,除了本土英伦三岛蕴藏的国力,此时的大英帝国还有相当广阔的殖民地和自治领,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在二战中听从英国的调遣,出兵出钱组成英联邦军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二战后仍然名义上以英国女王为元首。英国在中东还有石油公司,开采着未受美国控制的石油。1945年,美国控制着中东石油的55%,而英国控制了41%。虽然美元石油来势凶猛正在接管地盘,但至少到那时为止中东出产的石油有三分之二仍是由英镑结算,也就是说还是“英镑石油”。在军事上,英国皇家海军拥有包括12艘舰队航母的庞大舰队,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强海军,同时还拥有世界第二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在这方面苏联也暂时无法与之比肩。在中欧战场最后,和苏联红军会师的西方地面作战力量除了美国的几百万大军外,还有大英帝国的近百万大军。因此,在二战后初期,从综合实力来看,英国仍然可以说是世界第三,与第二的苏联相距不远,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战略角色。苏联优势比较大的地方就在于其有能力在中欧囤积庞大的陆军威胁西方,而英国就陆军实力而言已经无法与之抗衡。
  当然,这也是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辉,坍塌之势已经开始并且不可阻挡,英国本土的狭小和人口的不足决定了在战后的民族觉醒和普遍发展中不可能保持以前的优势。但是,这个坍塌的过程仍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是西方世界第二号强国,直到70年代,这个被普遍认为衰败不堪的英国在东、西方军事对抗中所起的作用仍然大于法、德等国。
  英国所起的作用不只是硬实力方面的贡献。事实上,英国为了在自身衰弱的情况下保护其全球利益,充分利用了其在国际战略中的娴熟技巧,极力培育英、美特殊关系并引导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于美国霸权代替英国霸权这样一个大趋势在无法阻止时,就将自己的影响和利益融入进去,使得最终形成虽然霸权体系的决定权在美国手里、但仍然大致符台英国利益这样一个局面。当然,这个局面毕竟不是那么令人愉快,大英帝国也曾极力挣扎过,比如在经济和金融上,英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金融霸权也曾使出浑身解数,但终因实力悬殊而不得不承认美元霸权时代的来临。
  战后,英国人在帮助塑造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上,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丘吉尔于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在这个演说中,丘吉尔旗帜鲜明地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他认为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他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很多人把这当作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但其实这不过是二号种子选手在鼓励头号种子选手尽早进入状态的一次呼吁。此时的美国正忙着大裁军并从世界各地收缩,真正的冷战对抗还未开始。在海洋上,很多英帝国当年选中的地理要点被交给了美国,比如迪戈加西亚岛,位处印度洋中央,西去东非,北上南亚和中东,东到澳洲,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英国人二战后以一纸99年的合同将它送到了美国人手上,现在这里是美军在印度洋最重要的海空军基地,袭击伊拉克、阿富汗的轰炸机一次次从这里起飞,充当帝国的大棒。再如比基尼,原是英国控制,战后也充作了美国最重要的核试验基地之一。
  在这里笔者想补充一点,从英国到美国的这次世界霸权在和平甚至合作状态下的权力交接是一个历史的特例,不要把它上升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某些人鼓吹的那样世界新兴霸主只要不做直接的老二挑战者,而是闷声发大财就可以自然接管老帝国的霸业,那是过于理想化了。美、英是同文同种、政体相似、理念相近,在方方面面都有着源自历史经验的信任,甚至于一战、二战美国两次拯救过英国。即使这样,两国的权利更迭还如此勾心斗角、反复艰难。这样的情况只会发生一次,不要再奢望历史还会有第二次。
  
  欧洲大陆的衰弱诸强
  
  接下来,我们看看欧洲已经没落的诸强。二战后与其说他们是棋手,不如说是棋子,操纵他们命运的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
  德、意、日三个曾经气势汹汹的法西斯军事强国(当然,意大利是有些名不符实的,它能和德、日所并肩的只是同为战败国),作为战败国,那么毫无疑问地彻底退出了强国竞争的行列。但是和一般人所理解的不同,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并不是经济的破产或军事力量地被消灭。事实上除了美国,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都已经破败不堪。但即使破坏严重如苏联这样的国家,也迅速将重工业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可见硬实力的恢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假如没有别的决定性因素的话,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德国、日本可以就此取消了强国竞争的资格。而且,这两个国家在战后很快就超越英、法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真正决定了它们无法再作为世界级独立强国的,是其软实力的彻底丧失。
  先看德国,德国不仅是被彻底击败和肢解了,更致命的是其威信扫地。因为当初视国际法如儿戏,肆意践踏比利时、荷兰等中立国家的主权:因为把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当做制胜法宝;因为所施行的纳粹暴政以及以集中营为代表的种族灭绝政策……一件件罪行让德国被全世界所敌视和鄙视,以至于德国战犯在纽伦堡国际法庭上哀叹,“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可以说,在政治上二战后的德国是输得连一条遮羞布都不剩。它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去玩政治策略或阴谋。它只有一个出路: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在欧洲联合中找一个位置,发挥自己的正面作用,谋求周边国家的谅解。而这一政治地位又使得德国失去了发展完整国力的资格:战后的德国,其在国防产业和军事力量的发展是被严格限制的,不仅不能发展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连独立发展主力战机、航空动力、核潜艇等等关键性装备也是不行的。因此,德国从此只能做一只没有利齿的老虎,在二战后一直作为一只战术性力量为盟国的集体防务做贡献。
  从战略资源上看,二战使德国失去了奥德河以东的一切领土,工业区西里西亚乃至德国起家的容克军事贵族的传统基业东普鲁士都被划给了波兰。同时,战前吞并的奥地利重新独立并中立化,而捷克与斯洛伐克统一后被揽入东方阵营,就连德国自己也被一分为二。较大的西德,其面积不过22万平方公里,不到战前魏玛共和国的一半,人口也只是略多于法国,整个国家从东到西不过300多公里,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可以两个多小时飚出国门去,完全没有战略纵深。比它更惨的是东德,只有10万平方公里左右,和韩国一样大。所以,不管经济和科技如何发展,德国都已经失去了对外发动战争的资本,这是不可克服的缺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德国永远不再是世界军事大国了,其安全取决于外部势力。而更可悲的是,德国自身就是冷战对峙双方预设的战场,冷战时期东、西方最精锐的部队作为矛尖就部署在西德与东德和捷克的边界线两侧。一旦开打,即使双方不使用核武器,东、西德被打成废墟也是不用怀疑的。因此在我们将要详述的冷战史中,曾经无比强大的军事强国德国只能充当低调的配角。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身上。在道义上不用多说,亚洲人对于日本带来的伤害不是那么容易忘记的。而在战略资源上,日本在1937年入侵中国之前占有包括日本本土、中国东北、朝鲜在内的广阔大陆,以及台湾、加洛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等在内的广阔的太平洋上的战略纵深。这些地区还有丰富的煤、铁、粮食、木材等资源,可以说要空间有空间、要资源有资源,唯一的致命弱点就是石油。战后,日本失去了海外的几乎一切战略空间资源,只剩下本土的四岛,再没有任何屏障和依托,这种战略态势是无法再与盘踞太平洋两端的大陆强国美、苏等国叫板的。和德国一样,即使日本GDP再多,科技实力再强,也没有资本和这几个强国站在一个台面上。
  至于意大利,则不必太多关注。其资源、工业、金融实力,其战败国的地位以及它的民族性格,都决定了战后初期意大利还只是欧洲南翼的一个虽然属于西方但并不稳定的屏障而已。它甚至都不如以上两个裸奔的战败国更能影响各方阵营的力量对比。
  最后来谈谈法国。二战中法国率先被剥下了纸老虎的外壳。战前法国的工业其实只相当于德国三分之一,就国力而言在欧洲只能算二流,比英、德、苏三国大大不如。到了1940年开战后,法国被德国在三个星期内征服,而随后的被占领时期又是欧洲反抗最微弱的国家之一。如果说战场失利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战场失利后整个民族先是卑躬屈膝,继而助纣为虐就完全不可能得到尊重了。从查理曼到黎塞留,从拿破仑到福煦的世界第一层次强国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法国比较有利的地方在于,其领土和人口没有损失。英、美出于政治考虑还把其变成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使得法国可以自由自主地发展任何需要的技术和武器,比如战略核力量。这就奠定了法国战后力量的基石。不过,法国在战后的力量恢复和地位重塑是有过程的,直到60年代后期法国的国力在东、西方对垒的天平上所占的分量才像回事。在二战刚结束的1945年,法国能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两大阵营及其实力对比
  
  在简要分析了战后的形势以及战前几个主要强国的状态后,我们会发现战后初期有力量的国家并不多,强弱对比悬殊,而冷战是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我们先来分析两大集团的阵容,然后分析一下这两个集团的实力,先看西方阵营。
  战后初期的西方阵营并不像后来那么丰满。德国还是一个被战胜国分区占领的区域,连国家都不是。西班牙处于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之下,被国际社会所鄙视。而且当时的西班牙是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实力还比不上欧洲二流强国。当时的西方阵营主要就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其中,比、荷、卢、丹、冰、葡、挪七个国家就国力而言都很弱小,对于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的价值主要在于地理位置与政治影响。从本质而言,西方阵营主要依靠的是美、英两强,其余都是陪衬。大英帝国此时仍领导着一个殖民地体系,从中可以得到相当庞大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的。那么综合来看,西方在未来可能的热战或冷战对抗中可以依靠的国力资源,主要是这样几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以及这几个国家的殖民体系,还有意大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法国和意大利国内左派共产党的力量很强,印度则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都是其内部的变数。
  我们知道,国力的基础规模、质量是一回事,而国力的动员效率则是另一回事。因此,只有能迅速动员起来的现代化工业化力量才是现代大国进行军事对抗的有效力量,那些缺乏工业而国内动员机制薄弱、人口素质较低的农业社会,如当时的印度、埃及这样的殖民地所能装备并支持的现代化作战师的数量很少,其对于现代战争所能提供的力量远不如其人口和面积显示的那么多。
  如果将问题集中到1945年在以中欧为主要战场的东、西方军事对抗,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些面积大、人口和资源多的工业化国家。就西方阵营而言,美、英、法、加、澳这五国当时的总人口是大约2.8亿(如果加上荷、比、丹、意、挪诸国后,总人口将接近3.5亿),也就是拥有近3亿的工业化人口。其中,美国人口接近1.5亿,由于生育率较高且移民涌八迅速,人口结构也较为年轻,20岁至34岁之间的兵役人口在战前的1939年为1620万,战争期间美国战死人数大约为40万人,考虑到人口的自然增长及移民,适龄人口已经接近2000万。
  东方阵营无疑是以苏联为主体。1945年的苏联统帅着其刚刚利用二战后期军事推进所控制的东欧诸国,包括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国家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都是几年前还派遣军队和德军入侵苏联的敌国,它们和历史上的沙皇俄国都有不同的纠葛。在二战之前,罗马尼亚刚被苏联割走了黑海岸边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至于波兰就不必说,历史上三次被俄国瓜分,在1920年与俄国大打一场,1939年德国入侵时又被苏联从背后捅了一刀,与俄国之间用深仇大恨形容毫不为过。从经济角度看,东欧国家里除了捷克这样不多的例外,普遍就工业化而言大大逊色于西欧。而且经过二战的摧残破败,这几国的总人口大约为7000来万,比西欧少得多。基本可以说,此时如果和外部强敌开战,苏联是指望不上东欧这几个国家能出多大力,反而得小心这些国家随时可能借助外力反抗自己的统治。因此,苏联更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的仆从国(历史中,在40年代后半期苏联确实忙于在东欧灌输其意识形态,建立和加强自己的统治)。
  苏联自身毫无疑问是个动员性非常高的工业化国家,其总人口在二战之前大约为1,9亿,其中20岁至34岁男性为2160万,二战中苏联死亡人数达到约2700万,其中兵役年龄的男性死亡比例相当大,苏联在苏德战争中不可恢复的军人损失(死亡和永久性伤残)为1600万左右。到1945年苏联人口已经降为167亿,因此在人口方面其形势不容乐观。事实上在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已经开始感受到兵员枯竭的痛苦,大批从中亚和远东征召的少数民族填充进部队以维持军队必须的规模。
  除了两大阵营外,还有一些保持中立或者暂时自顾不暇的国家,主要是芬兰、瑞典、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等。这些基本都是亲西方国家,一旦开战要么会选择中-立以求自保,要么会加入到西方阵营,加入苏联阵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不过,它们的意义也主要在于地理空间和位置,在分析国力时基本不涉及它们。至于世界其他地区,此时中国正开始国、共两党内部纷争,日本则刚刚被占领,朝鲜刚刚独立但也陷于分裂,欧亚大陆各个角落到处都是一片乱哄哄的景象,这些都暂时算不上战斗力。

  简要地分析了双方人口对此后,我们接着看经济实力。


  从表1和表2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时美、苏、英三大强国的力量对比。英国和苏联之间差别不大,但它们与美国之间则差距悬殊。二战时期,美国向盟国提供的石油、钢铁、机床等物资对于战争胜利至关重要。但这只是基础工业,对于直接决定军事力量对比的军工产业,我们取二战交战双方在1944年的产量作为分析依据。美国1944年生产了约10万架飞机,同年苏联产量3.2万架,而且美国的产品中四发重型轰炸机(B-17/24/29等)、双发运输机(C-47等)和攻击机占很大比例,而苏联生产的大都是单发的轻型战术飞机,如伊尔-2,拉系列和雅克系列战斗机。在生产成本和工时上,四发重型轰炸机5到10倍于单发战斗机,因此可以大致估算1945年美国航空工业的生产能力大约5~6倍于苏联。海军装备就不必多说,美国战时生产了26艘大型航空母舰、9艘轻型航空母舰、115艘护航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49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203艘潜艇,几万艘各种登陆舰艇,以及几千万吨民用船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对于中欧军事对抗中最为关键的陆军装备生产,苏联则很有实力。以二战主要陆军装备的产量为例,坦克及自行火炮,苏联是10.8万辆,美国约9万辆:火炮及迫击炮,苏联83.4万门(其中34.8万门是迫击炮,而其它国家迫击炮在火炮中的比例远没有苏联高):枪械,美国是1426万支,苏联是121.3万支,在数量上美国占一定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陆军的核心装备——坦克上,苏联产品要比美国的好,以“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和T-34/85中型坦克为主的坦克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组合。但是在苏联方面陆军装备有个不小的短板,那就是汽车工业。1945年苏联汽车年产量仅有7.47万辆,其中载重汽车6.86万辆,拖拉机0.77万辆,大大低于1940年的产量,直到40年代末期,苏联的汽车产量才赶上战前1940年,1950年才达到30多万辆的年产量。这将使苏联无法充分补充前线的损失,陆军机动能力下降必然带来诸多致命后果。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二战时期美、英对苏联的援助。二战时期苏联所消耗的铝、航空燃料、爆炸物、铜、装甲钢、汽车轮胎等关键性战略物资,其中约一半是来自美国的援助。如果没有这些物资,苏联当时在西部国土沦陷的情况下是生产不出来那么多军火的。考虑到美、英援助苏联的大批坦克、飞机、火炮、军用卡车等物资所起的重要作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曾举杯祝酒:“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就会失败”。这话显然也并非只是客套,二战后期随着苏军向西推进,重新收复了大量自然产地和生产中心,情况得到好转。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破坏严重,恢复生产也需要时间和投入,因此在战后初期苏联的军工生产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休养生息是最佳的选择。
  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战刚结束的1945年年中,苏联的势力体系还未建立,基本是要靠一国之力来对抗美国带领的包括英、法、加、澳等西方国家的阵营。此外,美国和英国控制着全球的海权和金融及贸易秩序,因此可以不受约束地利用和整合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可以说此时美国及其领导下的西方阵营能够调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资源。而伴随工业实力膨胀的,是美国的金融势力。二战结束时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4.5%,美元正在全球范围加速取代英镑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就经济力而言,美、苏两强此时还是极大的不对称,只考虑国力的话它们的对抗毫无悬念可言。

  但是此时的苏联仍然让西方世界产生畏惧,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苏联红军是历经数年残酷战争锤炼出的战争机器。之前美国为了全球打击德、日、意法西斯并支援英国、苏联等盟国,发展的是一支均衡全面的作战力量。而战争结束后在中欧面对苏联红军时,需要的却是一支加强地面部队的军事力量。因此在中欧战场,美、苏双方的力量对比并非正比于其各自国力,苏军甚至占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苏军力量已经深入中欧,兵锋已经越过柏林,战略态势十分有利。这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只有在尼古拉二世的俄国可以以波兰为基地前出攻击东普鲁士。因此,这给西方留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的余地小了很多,一旦被苏军推进到大西洋岸边,那么再想挽回就难了。不管你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力量也很难再搞一次诺曼底反攻欧洲大陆,这是一个西方世界不得不审慎对待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冷战时期,西方都是在整体实力的优越感和在中欧战场上的焦虑之间徘徊。
  第三,此时苏联通过二战聚集了很高的威望,其所坚持的政治信仰也具有了更高的吸引力。世界各国的左派此时都兴奋非常,到处都有红旗招展,不仅是一些落后地区,很多西方主要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也都具有了很大的势力。此时,意识形态领域的两条道路之争已经很明显,而在中欧陈兵数百万的苏联红军无疑是推广这一意识形态的最强有力工具,在苏军刚刚经过的东欧,各国的共产党政权都已经被扶植起来并确立其对社会的统治,这也让西方毫不怀疑这就是苏联要继续推进的目的。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苏联就实力基础而言还处于很大的劣势,但其对西方世界而言已经是一个另立门户的强劲竞争对手。它既有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还有推进其意识形态扩张的物质力量。不要小看了意识形态的力量,当40年后苏联的发展陷于停滞、自身理想破灭,其发展路线被证明失败时,尽管那时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就硬实力与西方的对比而言要比1945年好得多,但在西方眼里这个威胁已经濒于崩溃了。因此,1945年在斯大林带领下的苏联尽管是千疮百孔但却是不怒自威,没人敢于小看其行动的决断力、威力和潜力。
  
  假如1945年直接开打?

  我们在讨论冷战,也许不少读者都会有这个念头,与其在之后几十年被军备竞赛搞得精疲力竭,为什么不直接在1945年迎头相撞拼个输赢?当然,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整个欧洲都已经筋疲力尽,所有参战国家几乎是咬着牙在苦苦支撑。这种状态下,让刚刚经过几年浴血奋战看到了胜利曙光的百姓和军队立即投入到一场新的血战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样造成内部叛乱的可能性恐怕比击败敌人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苏联与西方联盟的实力对比是很悬殊。虽然苏联手握一支多年打拼出来的精兵悍将,但对手也不是鱼腩,一次军事冒险有可能把老本都赔上,斯大林是不会如此盲目和冲动的。
  但既然本文是关于冷战的军事对抗史,那么我们在分析冷战的开始时,也确实要探讨一下为什么一切不是从一场热战开始,我们接下来就从实力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大体分析了美、苏两个阵营的雏形以及其所具有的实力,可以看出当时就经济实力基础而言其实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局面,美国在绝对国力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如果此时开战,一旦陷入持久战,苏联是无法撑过对手的,因此其最大的希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美军后续增援部队来到欧洲大陆之前就将西方盟军赶出英吉利海峡。那么,苏联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么?我们先盘点一下军力对比:
  1945年,美国和苏联都是拥有大约1200万军队的军事强国,总人数看上去接近,不过就军力构成而言则差别甚大。美国的特点是陆、海、空全面强大,战争结束时美国陆军兵力接近600万,约1.3万辆坦克和5.2万门火炮及迫击炮;陆军航空队(空军的前身)有230万人,7.2万架飞机,这其中有近万架重型远程轰炸机可以实施战略轰炸;海军则拥有340万人,90000艘各型舰艇(包括26艘战列舰及大型巡洋舰,29艘舰队航母、73艘护航航母、轻重巡洋舰68艘及其他各种大小舰船和登陆舰艇)以及4.1万架飞机,飞机总数11.3万架,其中作战飞机67700架(其中陆航4.2万,海航2.57万),美国海军陆战队则拥有48万兵力。此外,美军在战争结束前已经掌握了实战的核武器技术,不过此时核弹还很少,1945年全年也只造了6颗,在此时开战的话,核武器对于战场的前线作战是没有什么用的。因此,美军是一个全能巨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陆、海、空多维度的进攻作战,从战略空袭到两栖登陆,从陆地决战到远洋海空战,无不强大,而其经济实力以及运输能力也足以支持这样的大规模远征作战。
  英国此时实力虽然远不如美国,但也颇为可观,总兵力452万,拥有31600门火炮和追击炮、5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400架作战飞机。和美国类似,英国也拥有以“兰开斯特”轰炸机为代表的远程轰炸机部队,以及远洋海军。其海军实力包括14艘战列舰、12艘舰队航母、53艘巡洋舰和230艘驱逐舰等。可以说,英国武装力量更像是一个缩小版的美军,能力很全面,但全面弱于美国,并在陆军方面大大逊色于苏联。
  苏军则是一个十足的陆上巨人,其在战争结束时总兵力接近1200万,拥有14.4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5.7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空军大约有15万架飞机,主要是战术性空军力量,以前线战斗机和攻击机为主,基本没有战略轰炸机部队,不具有纵深大规模打击能力;而红海军则基本没有什么主力舰只,是一支以海岸防卫为主的辅助性力量。另外,苏联此时尚未掌握核技术,其第一颗原子弹要在4年后的1949年爆炸。
  可以看出,此时的美国是一个全球性强国,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就总力量而言,双方并不均衡。但当我们把对抗的范围局限到欧洲地区时,双方力量对比就很不一样了:1945年初,苏联红军在欧洲的部队大约是670万;而美军在欧洲的部队是370万,加上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的部队等,西方盟军总共是大约500万。苏军占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在德国战区双方的地面作战兵力大约对西方有3:2的数量优势。
  炮兵实力上。苏军拥有超过10万门火炮和迫击炮,而当时在欧美军拥有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不过这里要注意,苏军火炮中的追击炮比例很高,这是战争初期苏联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弥补火力数量的不足而形成的传统。迫击炮是一种加工成本低廉、弹道弯曲,射程较近、精度很差的火炮,决定炮兵实力的仍然是以榴弹炮和加农炮为主的身管火炮。当时美军由于信息化、机械化的优势,已经可以实现TOT(同时弹着射击)战术,在火力的组织效能方面优势很大。苏军则主要依赖战役级别的集中使用火炮,通过提高火力密度来达成需要的火力效果,其保持大量的迫击炮,就是出于这种现实下的考虑。因此,并不能认为苏军在火力方面的优势有纸面那么大。
  而装甲部队实力上。不算大本营预备队,在乌拉尔和中亚以西地区的苏军共拥有1.4-1.5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同期西方盟军则拥有中型和重型坦克约1.4万辆,再加上轻型坦克和各型坦克歼击车,总计有大约2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其中在西欧和意大利战场的美军有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从数量上看西方还略占优势,但在装甲兵力的质量上则是苏军占优,最为明显的是重型坦克方面的差距。由于陆军上层的迟钝,到二战结束时,美军最强的M26重型坦克数量仍然很少,只有布莱德利集团军群装备了107辆M26,尚有187辆还在仓库或运输途中。而苏军呢,当时已经成熟的“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数量接近2000辆,一旦开战必将成为西方盟军装甲兵的噩梦。而且,苏军坦克部队的主力T-34/85中型坦克则是火力、机动性、装甲以及易生产-生的完美结合,就综合战斗力而言也比美军的M4改进型要好一些,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在二战结束时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兵总共大约有11.3万架飞机,但由于美军的特点,其中辅助性飞机的比例非常高,比如运输机、巡逻机、教练机等等,苏军则主要是以战斗机和强击机为主的战术性作战飞机。具体到欧洲战区,美、英有作战飞机4.2万架,苏军在欧洲前线作战飞机大约为15万架。数量差距明显,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个是双方的飞机构成和特点很不一样,美、英为了对德国实施战略打击,历经多年建设了一只庞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包括B-29、B-17、B-24和“兰开斯特”等,数量上万架。这些轰炸机的发动机都有涡轮增压装置,飞翔在高空,要对其进行护航或拦截。也同样需要战斗机能战斗在高空,因此美国的战斗机基本都是航程远、升限高,带有完善通信等设备和涡轮增压引擎的P-51“野马”、P-47“雷电”、P-38“闪电”等。苏联和德国都缺乏战略轰炸机,他们实施空中打击的力量主要是“斯图卡”、“伊尔”2之类的俯冲轰炸机、强击机等战术飞机,而对其进行护航或拦截的也是以低空活动为主的“梅塞施密特”或雅克等战术战斗机。因此,苏军战机往往都没有涡轮增压装置,这样它们在高空都会变得迟缓笨拙、毫无战力。双方一旦开战,苏联空军将在中低空与美、英进行激烈拼杀,但在高空,美、英的轰炸机在对苏军纵深和城市进行战略空袭时将会遇到较小的威胁,尤其是苏联在东欧和其西部领土还远没有建立像二战德国那样的由雷达、观察哨、探照灯、高射炮、机场及防空战斗机组成的严密防空系统,因此西方盟国的轰炸将是个非常强力的打击。第二个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美、苏、英的千万大军,中欧战场的空间实在太狭小了,战场的机场、指挥调度能力等都不足以支持美、英的数万架飞机在同一时间都投入到战场。因此在短时期内就战术空中力量而言,美、英的数量优势不会很突出,双方谁都无法剥夺对方的战术行动的自由。但是,由于空勤人员素质较高,飞机设备完善带来的一定优势,后备飞机及飞行员补充能力更强等等因素,如果战争陷入僵持的话,西方盟军的空中优势会越来越大并最终统治天空,就如同他们刚刚使德国空军失血而亡一样。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速战速决都是苏联的希望,但根据上述军事力量的对比分析,这个可能性很小。600万兵员装备了1.5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6-7万门身管火炮和1.5万架飞机的苏军,面对500万兵员装备了2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4-5万门身管火炮和4.5万架飞机的西方盟军,很难实施像二战后期对德军那样的大规模纵深突破和分割包围歼灭。因为从1944年开始,苏军对德军往往占有巨大的兵力优势,人员及装备往往是3倍甚至更多,可以自由地选择突破地段并集中巨大的数量优势,并且在实施突破后由于德军缺乏战略预备队实施反突击以弥补缺口,从而可以大规模地歼灭德军有生力量。如果不能大规模地歼灭盟军,那么必然会使战局陷入迎头相撞的长期高强度消耗之中。当然,对干西方盟军而言,此时与苏军作战也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要将中欧地区常规军力的相对劣势扳回来并最终赢得对苏战争的最后胜利,所要花费的代价是很难想象的。

  我们经过分析,很容易就发现历史的进程确实是当时人们最理性的选择,美、苏、英将其战时的友谊继续向后延伸了一段时间。在1945年,大家所想的仍然是安排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清算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行,医治战争创伤等。所有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复员工作,当然美、英等西方国家裁减得更彻底一些,毕竟国内选民可以对他们的政府施加更为直接的压力,战争的阴影一时间似乎离这个世界十分遥远。但中欧的军事对峙状态却保留了下来,当战争结束后的混乱状态告利益段落,东、西方阵营的军事对抗和竞争的大戏就要拉开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