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团队建设:中国传世名画全集《人物》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9:05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人物》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中国] [人物] [名画] [帛画] [厘米] [陶盆] [半坡] [传世] [湖南] [彩绘]





微音网盘

 ghtkk (微音)
大区版主



UID 196502
精华 0
积分 66809
帖子 39196
金币 871214
威望 66809
阅读权限 70
注册 2007-1-3
状态 离线 52楼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5-28 17:57 ghtkk (微音) 回复: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人物》 156 《明妃出塞图》
宋 宫素然 纸本水墨 纵30.2厘米 横160.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取材于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图绘昭君出使匈奴,跋涉塞外的情景。画面没有任何背景,主要通过人物情态来表现出塞景象。画面塑造的人物也各具情态,王昭君神态自若,汉官员持重端肃,匈奴武士粗犷强悍。





157 《骑射图》
宋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4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出典型的宋代风貌。流畅劲挺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承继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




158 《采药图》

宋 佚名 纸本设色 纵54厘米 横34.6厘米 山西省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藏

    此画中对神农的刻画可谓匠心独运,线条流畅而具有轻重、缓急之别,很能传达人物的年龄特征。对于衣纹的处理很老到,简洁、明确而毫不拖泥带水,一撇一勾都交代得十分清楚。此图绘神农山中采药满载而归的情景。神农头梳高髻,长脸高鼻;肩披兽皮,腰围叶裳,右手擎紫芝,左手携药锄,背负药篓。




159 《维摩演教图》
金 马云卿 纸本墨笔 纵34.6厘米 横20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维摩诘,亦简作“维摩”,其演教故事见于《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时,是毗耶离城一位居士,信奉大乘教,学识渊博,德行高尚,长于辩才。一次他称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师利等弟子去看望他。当宾主坐定,维摩身边的天女即把花撒向空中,当花落到来客中舍利弗身上时,他慌忙用手去掸花,维摩即指出其心中有物,凡心来退,并乘机说法,使文殊诸人深为叹服,大乘佛教遂得以布扬。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场面壮观,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床榻、器皿刻画精细入微。然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元代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联系起来分析,此图作者极可能是金代马云卿。因为王氏一图的布局、情节和人物形象、线条画法均与《维摩演教图》一致,唯个别地方有出入。本幅王振鹏自题曰:“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本。” 此图可谓笔简意赅,情景交融。






160 《文姬归汉图》
金 张瑀 绢本设色 纵29厘米 横129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古代表现此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大多以蔡文姬所作《胡十八拍》的诗意为本,分段描绘这个故事,此图却将故事集中为一幅,大胆取舍,选取文姬归汉途中的情景来表现。重点突出归汉场面,不加配景,人骑疏密有致,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


157.jpg (104 KB)
2008-5-28 17:57 156.jpg (39.27 KB)
2008-5-28 17:57 158.jpg (172.02 KB)
2008-5-28 17:57 159.jpg (41.19 KB)
2008-5-28 17:57 160.jpg (49.59 KB)
2008-5-28 17:57




微音网盘
ghtkk (微音)
大区版主



UID 196502
精华 0
积分 66809
帖子 39196
金币 871214
威望 66809
阅读权限 70
注册 2007-1-3
状态 离线 53楼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5-28 17:59 ghtkk (微音) 回复: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人物》 161 《西夏王妃供养图》

金 佚名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

    此图画法脱胎于吴道子,将“莼菜条”变化为兰叶描与马蝗苗,线条飞动流利而细秀潇洒。而且勾、皴、点、染并用,浓、淡、干、湿相间,笔墨融和又多变化。西夏时,党项族统治者与回鹘人同信佛教,交往频繁。这副壁画中所绘的两个回鹘贵族妇女,体态丰韵,头顶高冠,手持瑞花,有唐朝风韵。




162 《回鹘王子供养像》

金 佚名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

    画上字迹模糊,很难断定其身份。但从服饰具有典型的回鹘风格来推断,此为回鹘王子供养像。画面线条虽多已退蚀剥落,其色彩仍清晰耀目。尤其白描衣纹线条流畅遒劲,飘举飞动,水平极高。




163 《归庄图》
元 何澄 纸本水墨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何澄(1223—?),燕(今河北省)人。元世祖时被召待诏内庭。后因献界图而被超擢为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是一官职品级很高的宫廷画家。善画人物、故实、界画、鞍马等。山水人物画有南宋院体遗规,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164 《消夏图》
元 刘贯道 绢本设色 纵30.5厘米 横71.7厘米 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画廊藏  
    刘贯道,字仲贤,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生卒不详,约活动于13世纪。至元十六年(1279),画真金太子像,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补御衣使,遂为宫廷画家。刘贯道善画人物、道释、山水、花竹、鸟兽,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刘贯道作画用笔凝练坚实,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传神,有宋院画遗规。《清夏图》一画写文人闲适生活,作品以重屏为背景,蕉荫竹影之下,一人独卧榻上,意态舒畅洒脱,笔法坚实流畅,人物造型准确,非常接近宋代院体人物画风貌,代表此一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水平。画上款小书“贯道”一字于芭蕉竹枝空隙处,前人从未看出。高江村《书画月》误称其为刘松年作。




165 《梦蝶图》
宋 刘贯道 绢本 水墨设色 纵30厘米 横65厘米  
    刘贯道,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为一时高手。《图绘宝鉴》称其画“一一师古,集诸家长,尤高出时辈”。此图取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将此场景置于炎夏树荫。童子抵树根而眠,庄周袒胸仰卧,鼾声醉人,其上一对蝴蝶翩然而乐,点明画题。



161.jpg (62.52 KB)
2008-5-28 17:59 162.jpg (248.37 KB)
2008-5-28 17:59 163.jpg (116.11 KB)
2008-5-28 17:59 164.jpg (101.39 KB)
2008-5-28 17:59 165.jpg (106.2 KB)
2008-5-28 17:59




微音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