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高楼万丈起后一句:明月湾古村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51:29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洞庭西山岛南隅,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石公行政村的大明湾自然村。明月湾古村,古称“明月一湾”,简称“明月湾”。后俗称“明湾”,如今又恢复称“明月湾”。
  明月湾,诗一样的名字,画一样的村子。她源于两千年前的吴越春秋时代———吴王与美女西施玩月的地方;她披着神秘的面纱,历经了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酷似一位隐士,深藏在湖山僻处,沉睡了千年而苏醒,滔滔不绝诉说千年奇遇; 她又似一位村姑,土生土长,娴静而典雅,淳朴而诚实,自然又清新,把我们寻常百姓人家的故事娓娓说来。
  一、明月湾古村村名的来历
  明月湾,最初称“明月一湾”,简称“明月湾”。据《苏州府志》载:“明月湾,吴王玩月于此。”据传说吴越之争时期,吴王夫差携越国美女西施,下灵岩山婠娃宫,沿“一箭河”泛舟游太湖,来到洞庭西山岛的南湾消夏避暑,湾里曾建有别宫,此时南湾,吴王说是“消夏避暑之胜地”,从此将“南湾”更名为“消夏湾”。众所周知,吴越之争,西山岛是吴国的前沿阵地,而西施的家乡越国却遥遥相对,由烟波浩渺的太湖相隔而可望不可及。她平日里陪伴着吴王游山玩水,来明月湾赏月画眉,内心却触景生情,日夜思念着对面的家乡越地,也不忘肩上报仇雪耻之重任。她有心画眉,却无心赏月。至今留下的西施画眉描红的“画眉池”遗址乃最好的佐证。那里以前还有一个“望月台”(谐音“望越”)。相传初五、初六的夏夜,吴王携西施赏月,她望着天空的一轮弯月,俯视着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之银镰,瞧着月光下深黛色的大地和小山村,也似一轮弯月,便询问大王夫差,“眼底下那村庄何名?若号为'明月又一弯'多诗意?!”夫差听后欣然答道:“好,好!明月一弯”。从此以后,“明月一弯”成了有山有水的“明月一湾”。随着时间的流逝,感觉和书写时候多“一”,且烦而又无诗意,就简称“明月湾”。“明月湾”与“消夏湾”就这样并存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这从历史传说道明了“明月湾”古村来历。
  二是据清代《明月湾修治街埠碑记》 载:“明月湾里居在潜龙岭下,而屹之形势雄峻东,南北依次就坦,环而独缺其西,临湖以望,山抱水湾,波光摇漾着明月,然此明月湾所由称也”。这是史料记载,由整体地形地貌酷似明月而命名。
  三是《林屋民风》载:“明月湾在石公山西有大明湾、小明湾。洞庭记,湖堤环抱,形如新月之弯因名”。这是由村的局部湖堤港湾形如一轮明月而命名。
  虽众说纷纭,但查证下来,自唐代始,宋、元、明、清历代均称“明月湾”。在唐代,明月湾村已闻名遐尔,众多大诗人,如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刘长卿等均到此一游,泛舟太湖,吟诗作画,并留下了许多赞美明月湾的诗作。最早来到明月湾的唐代诗人刘长卿(709~约780),他时任长洲尉,在《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载:“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时任苏州刺史,来太湖探古访幽,赞美明月湾溢于诗行:“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归云洞口云千叠,明月湾头月一轮”。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直抒胸臆,诗云:“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唐代文学家陆龟蒙任苏州从事时《明月湾》 诗曰:“今逢明月湾,不值之五时”。宋代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诗曰:“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遗憾的黄庭坚的老朋友元明的永思堂,几经沧桑变迁,早已不复存在,形迹难觅。而元代呢,文学家、词诗人吴存《木兰花慢》曰:“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好一派谧静的山村农家风光。至明代,诗人高启更是给予明月湾高度赞誉:“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相继还有书法家、文学家王世贤、望世懋等人生动地描述和赞美明月湾这边风景独好的诗篇。
  从清代文学家姚承绪的《明月湾》诗序中不难发现,自清代道光年间(至今约180多年),明月湾已有大明湾、小明湾之分了,而以大明湾著称。清代属吴县第三十五都(洞庭乡)六图。民国期间先后划归西山区的梧巷乡、汇里乡、消夏乡和大夏镇。
  1949年,解放初先后划归西山区的明汇乡和石公乡(小乡),人民公社化后划归石公公社明湾大队,自然村里有第四、第五生产队。直至1984年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制实施时又改称“明湾村”,1987年西山3乡合并建镇,明月湾属西山镇明月湾行政村,而至开发古村之时的2003年并村划归石公行政村,自然村里有第四、第五生产队又恢复称“明月湾古村”。明月湾古村面积约9公顷,现有常住村民100余户,近400人。
  如此看来,明月湾古村的历史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吴王玩月时的二千多年前。而从历代诗人游览明月湾诗句中不难发现确有1200多年的历史,村口的参天大树———古香樟,亦可佐证。但2004年修复黄家宗祠施工时,在地基下发现一个台面大的砖砌体,系六朝时的绳纹砖,说明古村形成历史又将向前推进二三百年历史。
  总之,千百年来,明月湾村名依旧,村址依旧,村落布局依旧,风光依旧,而千年古村文化绵延不绝,是村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明月湾古村的历史延续
  唐代时的明月湾毫无疑问是典型的江南小山村,隐居耕读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山民从事栽培、捕鱼等农耕渔家生活,而隐于湖山深处的村庄则宁静、朴实、野趣天成。
  南宋时,由于战火连年,政局动荡,大批北方移民随高宗南渡,一些达贵官人陆续来到洞庭西山岛,择为隐居之地。因为这里远离尘嚣,参天大树苍翠欲滴,环境幽雅、僻静、民风淳朴,对于在官场上历经尔虞我诈,生活上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南迁官员更具吸引力。而明月湾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天人合一,峰峦耸翠,溪流环碧,人烟鸡犬在花林之中,更是避乱隐居的上乘之地。至今古村里的五大姓氏均为南宋高官及当地社会名门望族之后裔,明月湾古村渐渐兴盛起来了。
  明代,虽子孙繁衍,但地狭民稠。明嘉靖年间,西山多次遭遇倭寇掳掠烧杀,曾有“十室九空”的说法。明月湾村也不例外,明代建筑所存无几,外加连年干旱,蝗虫肆虐,赋税重重,村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防御倭寇侵扰,明月湾村口也建起了报时与抵御盗掠的多功用的“更楼”(“寨门”),里人与族长为保一方平安,努力让村民安居乐业。
  但历史在发展,明末清初,这里的村民毅然作出外出经商的重要抉择。据民谣所述:“士人无田可耕,诗书之外,即以耕渔树艺为业,稍有资蓄则商贩荆襄,涉水不避险阻”。洞庭山人在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集团———洞庭商帮。明月湾商人也不例外,他们均以家族血缘关系组合,各自赢得一片市场,在长沙、湘潭等地均有同乡会,生意红红火火。但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明月湾人历来以家乡为重,只要在外生意兴隆,一站稳脚跟,稍有积蓄,便又回乡扩建宅第,翻建宗祠,整治村落。
  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乃是明月湾村的鼎盛时期。村里拥有“三百六十只烟灶”,按每户5人计,近两千人的大村庄,真如民谣所述:“花墙头,百子格,前门后门砂条街,洞庭西山第一家”。另有“一厅一庙四祠堂”(金家厅、明月寺、邓、秦、黄、吴四大祠堂)。更有“金叫花,邓强盗,秦捡粪,黄盘担,吴撑船;另外沈丫鬟,姚灶头”之说。
  清代同治年间,明月湾古村潜龙岭下的金家坞遭遇长毛军(太平军)洗劫一空,金家遭殃,金家大厅和所有老宅毁于一朝,变成一片废墟。最兴盛的金家大族从此在明月湾村销声匿迹,成了古村难解之谜团,其余四大姓氏却安然无恙,继续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至民国年间,明月湾古村大姓人家,从湖南湘潭长沙移至上海经商,“钻天洞庭商”驰名沪上。但他们不忘家乡,永志遗训,行善积德,修桥驳路,湖上“明月桥”乃民国十四年重建,至今仍有不少明月湾人及其后裔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举世繁华的大都市里。明月湾村有码头、有湖堤;有小桥、有流水;有村门、有更楼;有古街、有老宅;有店铺、有闹市;有宗祠、有寺庙;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凉风、湖羊,”“鸡犬、花林、炊烟”的江南“平远山水画”啊!
  解放初,明月湾村同样也搞土地改革,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家家户户有房住,有地种,有饭吃,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大跃进时,也大炼钢铁,吃“大食堂”。其中吴家老宅礼耕堂的壁画系原江苏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艾煊与其夫人潘凤娇下放到明月湾期间留下的诗画墨宝佐证。“文化大革命”期间,明月湾古村也难逃一劫,当时的“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轰轰烈烈,大量的历史文物书画古籍、家谱被付之一炬,众多的明清时代留下的砖雕门楼屡遭破坏,庙宇佛像被砸,宗祠被拆掉,而改成生产队仓库之用的倒得以幸存。改革开放后,明月湾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有人家老房子的人家却嫌弃潮湿、漏风、光照不好而纷纷搬迁出,另立门户,有的干脆拆除老房子,原地翻建新屋;更多的是原来众多住户的老房子无人居住被闲置起来,外界的风侵雨蚀,内因的年久失修,任其坍塌,破落不堪。但终因这里交通并不便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毁坏程度相对较低,古村风貌相对保存完好,更重要的是村里的有识之士,秦氏兄弟俩,一儒一商,一出主意,一出钱,经大队长同意后,在村口建一个环筒门,小板车推得进,拖拉机进不来,保护好了一条基本完整的砂条街,有了明月湾古村“五古”之一的石板街。
  至21世纪初,明月湾村委会全体成员集思广益,迈出了保护、利用、开发明月湾古村的第一步,2003年古村以最原始的淳朴风貌,最低廉的价格对外开放,扩大了影响,博得了中外游客和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高度重视,纳入了各级古村落保护控制规划。一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村落终于苏醒了,并迅速地成长而越来越兴旺,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我相信她将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吴中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