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阅读训练营免费:外国名著《复活》导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4:00

外国名著《复活》导读

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和主张以及擅长心理描写的写作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1910年11月7日,托尔斯泰在旅途中因患肺炎病故,享年 82岁。


作品背景

80年代初的俄国社会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村由于连年大灾荒,使国家经济濒临绝境,农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革命党人推翻沙皇统治的斗争也日益白热化。托尔斯泰对其周围的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关注。恰逢此时,沙皇政府要搞一次人口调查,他主动要求到劳苦大众中去普查人口,他访问了贫民窟、监狱、法庭、教堂,与劳动人民广泛接触。所有这些,使不断在进行精神探索的托尔斯泰最终在思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说:“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极为紧张激烈的时期。”他的世界观从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逐渐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从此以后,他就不断地用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家庭生活,甚至参加体力劳动。最后,甚至放弃了“伯爵”这一贵族头衔。

《复活》的创作主要是在90年代,这时,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迅猛发展起来,广大农民纷纷破产,农民在农奴制改革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自己经济的机会,如今又增加了资本主义的奴役和剥削,因而加速他们走向了饥饿、贫困和死亡。所以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这部小说对地主、资产阶级进行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从而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地主占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深刻揭露,他以一位天才艺术家的魄力愤怒地谴责了专制主义统治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复活》内容提要】 年青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聂赫留朵夫以莫斯科地方法院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当他认出那个女犯人原来就是从前被他引诱并抛弃的玛丝洛娃,深受良心谴责。/其他法官、陪审员都心不在焉,空发议论,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聂赫留朵夫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律师告诉他应该上诉。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为了帮助她改善处境,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只好向皇帝请愿,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陪随玛丝洛娃流放去西伯利亚。//途中玛丝洛娃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为了他的幸福,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真正爱她的革命者西蒙松结为伉俪。聂赫留朵夫也从福音书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的启示。//

1.始乱终弃
    聂赫留朵夫去服兵役,因顺路经过姑母家,在姑母家住了四天。在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和玛丝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临别,他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此后,聂赫留朵夫连封信也没捎给过她。她已怀孕了。
2.车站绝望
    玛丝洛娃怀孕后,被涅赫留朵夫抛弃,但仍非常想见他,一次听说他会在晚上经过某火车站,就赶到那,在车窗外找到他所在那节车厢,这时火车开动了,玛丝洛娃边敲着窗子,边跟着火车跑,头巾吹掉了,她还是跑,火车无情地远去了,她倒在了地上,抱头痛哭。她当时想到了死,但想到孩子,于是慢慢地站了起来……从这天起,她不再相信人,认为一切都是欺骗。
                                                                      

3.人命案件
    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案发生后,茶房和使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栽在玛丝洛娃的身上。
4.法庭群丑
    法庭审判要玛丝洛娃。法庭的庭长早就到法院了,他要在六点前去会他的情妇,急切希望案子快点审完。书记官故意提出要先审玛丝洛娃一案,因为他知道副检察官喝了一整晚的酒,案子的卷宗还没有看。这里岂是庄严神圣的法庭?这是由骗子、酒鬼、淫棍来主持的审判,多腐败、虚伪的统治。
5.终审判决
    最后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思,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玛丝洛娃必须判罪了。本来,庭长不同意这意见,但他怕耽误和红头发姑娘的约会,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6.请求宽恕
    聂赫留朵夫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她气愤地说;“你去找你的公爵小姐们好了,我的价钱是一张十卢布的钞票……我是犯人,你是公爵,这儿没你什么事……你在这个世界里拿我玩乐还不算,又要用我来救你自己,好让你能上天堂!我讨厌你--你那眼镜,你那肮脏的胖脸!去,去!”聂赫留朵夫吃了闭门羹,但他想为了对得起良心,即使玛丝洛娃不愿和他结婚,他也要跟她一道去流放。
                                         

7.找回旧爱
    由于聂赫留朵夫的诚心,玛丝洛娃又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而且爱得那么深,不知不觉间她完全依照他希望她做的去做了: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情。但她又想到这种结合,对他是一种不幸。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她作出的牺牲。
                                          

8.爱的抉择
  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爱上了玛丝洛娃。这时,玛丝洛娃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作出选择。她感到:“聂赫留朵夫是出于慷慨,又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才向她求婚。可是西蒙松却在她现在的境遇里爱她,只因为爱她而爱她。”于是,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

                                                     
9.灵魂复活
    最后,玛丝洛娃和西蒙松走了。聂赫留朵夫被留了下来。他在福音书里找到了五条生活准则:对上帝要虔诚、不起誓、要忍辱、爱敌人、勿反抗。他认为人们如果遵循这五条法则,并不断悔过自新,便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地上的天国也会建立起来”。他开始过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他的灵魂复活了。


【故事简介】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未婚女农奴的私生女。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姊妹的牛奶场上工作。父亲是流浪的吉普赛人。玛丝洛娃三岁时母亲死了。女地主看她长得清秀,便把她收养下来。因此,她过着一半小姐,一半婢女的生活。她做女红、收拾房间,用白灰擦亮神像,烤肉、磨粉、煮咖啡,有时读书给女主人听。16岁时,她爱上女地主的侄儿、年轻的贵族聂赫留朵夫。那时,他是个大学生,到姑母家来度暑假。

      两年后,聂赫留朵夫去服兵役,因顺路经过姑母家,在姑母家住了四天。//如今他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那时,上帝创造的世界在他看来是个谜,他兴致勃勃地企图解开这个谜;现在呢,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简单明了,都是由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安排的。那时,接触大自然,接触前人——在他以前生活、思想和感觉过的哲学家、诗人——是重要的;现在呢,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和跟同事们的交际活动。那时,他觉得女人是神秘而迷人的,正因为神秘就更加迷人;现在呢,女人,除了亲人和朋友的妻子,她们的作用都很清楚:女人是他领略过的最好的玩乐用具。那时他不需要钱,母亲给他的钱连三分之一都花不掉,他可以放弃父亲名下的地产,分赠给他的佃户;现在呢,母亲按月给他1500卢布,他还不够用,为了钱他跟母亲拌过嘴。

     聂赫留朵夫自从担任军职,开始像同僚们那样生活之后,他就落入了疯狂的利己主义的泥沼中。///在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和玛丝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临别,他塞给玛丝洛娃100卢布,便到部队去了。此后,聂赫留朵夫连封信也没捎给过她。她已怀孕了。

      一次,玛丝洛娃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原先姑姑们邀请他下车来看望她们,而他却回电说,他不能来了,他要在指定的日期到达彼得堡。玛丝洛娃很伤心,但她决定亲自赶到车站去见他。由于天色漆黑,她看不清田野上的小路,迷失了方向。待她赶到车站时,火车就要开动了。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儿,火车已开动了。玛丝洛娃沿着月台追去,差点摔了一跤,但她还一个劲儿地跑着;即使火车已经开出车站,狂风吹掉了她的头巾,她也还一个劲儿地在跑。

      玛丝洛娃周身被雨水淋湿,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从这天起,她的思想起了很大变化,认识到自己和贵族少爷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想像着聂赫留朵夫“坐在丝绒的椅子上,在那个灯光明亮的车厢里说啊、喝酒啊找乐子;我呢,却在露天下,风吹雨打,站在黑地里哭”。她不再相信善,认为一切都是欺骗。从那时候起,她对一切都厌恶了。她不仅服侍两个老小姐又勉强又马虎,还对她们说了不少无礼的话,过后自己觉得懊悔,就要求辞退,老小姐也对她很不满意,就放她走了。离开后,她为了生活去给人家当女仆,但每次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十年后,玛丝洛娃因受一起人命案的牵连,受到法庭的审判。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司蔑尔科夫到妓院寻欢作乐,跟玛丝洛娃一起回到毛里塔尼亚旅馆后,茶房卡尔金庚和勃契诃娃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命案发生后,茶房和使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栽在玛丝洛娃的身上。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们只忙于自己的私事,对案件审理却心不在焉。一位法官因和妻子刚刚吵过架,心情不佳、 愁容满面。他担心当他审完案子回家后,妻子不给他饭吃。另一位法官叫玛特维,老是迟到。他关心的是自己的疾病。他想,从门边走到他座位那儿,如果走的步数能用三除尽,他患的胃粘膜炎就会好。这段距离走二十六步就可走完,于是他赶紧加了一小步,凑成二十七步。副检察官卜列维因给同事饯行,喝酒打牌玩女人,一夜没有睡觉,连玛丝洛娃案件的案卷都没来得及看。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

     聂赫留朵夫在陪审员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相信她在盗窃钱财和毒死人命两方面都没有罪,但他回想起勾引玛丝洛娃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他在诱奸玛丝洛娃后,一度曾受过良心的苛责。但当他想到上流社会的人都这么干时,他便心安理得了。服役期满后,他去过姑姑家一趟,才知道玛丝洛娃已经离开了。之后,聂赫留朵夫为了使自己忘掉犯下的过失,竭力不去想这件事。现在他和贵族柯尔查庚一家正打得火热,人们在议论他要娶柯尔查庚的小姐玛丽娅了。然而,他并不打算结婚,他正和某县的一个首席贵族的妻子私通。

      审判继续进行。法院要给玛丝洛娃定罪了。副检察官卜列维站起来发了一通谬论,他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然会犯罪,玛丝洛娃是妓女,是“最低级的退化的榜样”,犯罪是毫无疑义的。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思,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玛丝洛娃必须判罪了。本来,庭长不同意这意见,但他怕耽误和红头发姑娘的约会,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玛丝洛娃被押回监狱,犯人们对玛丝洛娃都给以同情的问候。当他们知道她已被判刑时,一个犯人说:“公理叫骟猪吃了。他们想怎样就怎样。”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作出了不公平的判决。他去找律师法纳律,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同时,他还去找检察官,承认自己曾勾引过玛丝洛娃,要求去探狱,并准备和玛丝洛娃结婚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宣称说,今后自己不再当陪审员了,因为法庭“所有的审判不但没有益处,而且不道德”。

     在狱中,聂赫留朵夫见到了玛丝洛娃。玛丝洛娃刚开始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来,不过从他的穿着上看出他是一个有钱人,就对他笑了一下。玛丝洛娃从聂赫留朵夫激动的表情想起了他。当聂赫留朵夫大声地说自己是来请求饶恕的时,玛丝洛娃不动声色。聂赫留朵夫跟她说起了以前的事情,并说自己是来赎罪的,玛丝洛娃想起了以前痛苦的遭遇,在心里作了一番思想斗争,想着该如何利用他,并向他要钱。聂赫留朵夫从她庸俗的神情和爱钱的举动中觉得她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女人,但他还是坚持请她饶恕。聂赫留朵夫在第二次探监时,提出要和她结婚的决定;但玛丝洛娃仍不能饶恕他的过错。聂赫留朵夫吃了闭门羹,但他想,为了对得起良心,即使玛丝洛娃不愿和他结婚,他也要跟她一道去流放,她走到那儿,他便跟到那儿。他开始批判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感到寄生生活的可耻,要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在狱中,聂赫留朵夫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她气愤地说;“你去找你的公爵小姐们好了,我的价钱是一张十卢布的钞票……我是犯人,你是公爵,这儿没你什么事……你在这个世界里拿我玩乐还不算,又要用我来救你自己,好让你能上天堂!我讨厌你--你那眼镜,你那肮脏的胖脸!去,去!”聂赫留朵夫吃了闭门羹,但他想为了对得起良心,即使玛丝洛娜不愿和他结婚,他也要跟她一道去流放。她走到那儿,他便跟到那儿。他开始批判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感到寄生生活的可耻,要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为了做好上西伯利亚的准备,聂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库兹明斯果耶村。他在田庄上实行改善农民生活的措施。他把田地用贱价(比同县农民在地主那里租到的土地要便宜三成)出租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然后,他又到巴诺佛(他从姑姑那里继承来的田庄)访问,亲自和农民交谈,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同情他们的贫困和处境。在这里,他同样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做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他召集农民代表商谈。起初,农民半信半疑,他们不敢相信地主的这份好心。经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最后他们接受了。聂赫留朵夫从农村返回省城时,他感到如释重负般的无穷快乐,有一种旅客发现新陆地的时候,一定会感到的那种新奇的感觉。

      聂赫留朵夫把在巴诺佛找到的一张上面有她和聂赫留朵夫的姑姑家的合家照片,带给了玛丝洛娃,并告诉她,他要上彼得堡走一趟,大理院将要对玛丝洛娃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了。同时,他还帮助玛丝洛娃从监狱转到监狱医院去工作。

      聂赫留朵夫到彼得堡后,住在姨妈家。姨夫伊凡·密海罗维奇伯爵是前任国务大臣。聂赫留朵夫通过他的介绍,去拜访了几个有势力的人物。其中有大法官渥尔夫上诉委员会的委员佛罗比奥夫男爵官办教会负责人托波罗夫。但这些上层官僚们,同样只顾自己的私利,不管犯人的死活。通过访问,聂赫留朵夫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官吏,从他姨妈的丈夫、大法官、托波罗夫算起,直到各部委的办公桌前面坐着的那些漂亮、干净、庄重、自以为了不起的大人先生们为止,虽然明明看见这种局面使得无辜的人受苦,却一点也不介意,所关心的只不过是镇压和祛除所有的危险分子罢了。

      玛丝洛娃上诉案,被大理院以理由不充分驳回。聂赫留朵夫离开彼得堡,把这坏消息告诉玛丝洛娃听。这时,玛丝洛娃已离开了监狱医院。她被人诬告与医务助理员勾搭,而被赶回狱中。聂赫留朵夫再次向她表示:自己决心跟她上西伯利亚去。

      玛丝洛娃又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而且爱得那么深,不知不觉间她完全依照他希望她做的去做了: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情。但她又想到这种结合,对他是一种不幸。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她做出的牺牲。

      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正是天气炎热的七月,街上差不多一片荒凉,少数几个过路人在路边阴影里走着。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照晒,当场中暑倒毙了。聂赫留朵夫一路为犯人恶劣的处境四处奔波说情,他几乎成了犯人的袒护者。从下诺夫戈罗德彼尔姆这段路上,聂赫留朵夫同玛丝洛娃只见过两次面:一次在下诺夫戈罗德,在犯人们坐上装有铁丝网的驳船以前;另一次是在彼尔姆的监狱办公室。这两次见面,他发现玛丝洛娃沉默寡言,态度冷淡。聂赫留朵夫问她身体怎样,需要不需要什么东西,她回答时支支吾吾,神色慌张,而且他觉得还带有一种责备的意思,那是以前也有过的。这种阴郁的情绪是由于她遭到了男人的纠缠才出现的,这使聂赫留朵夫感到很烦恼。他担心一路上处在艰苦的条件和淫猥的气氛下,她又会自暴自弃,对生活感到绝望,借烟酒麻醉自己,并对他产生恼恨。但他又无法帮助她,因为在旅途的最初阶段,他一直没有机会同她见面。直到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队伍后,他才相信自己的忧虑毫无根据。不仅如此,聂赫留朵夫每次看见她,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她内心的变化,而那正好是他所渴望的。在托木斯克第一次见面时,她又变得同出发前一样。她看见他,不皱眉头,也不窘迫,相反,还高高兴兴、神态自若地迎接他,感谢他为她出的力,特别是把她调到她目前所处的人们中间来。

      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她内心的变化在外表上也反映出来。她变得又瘦又黑,似乎见老了;两鬓和嘴角出现了皱纹,她包上一块头巾,不再让一绺头发飘落到额上。装束也罢,发型也罢,待人接物的态度也罢,再也没有原先那种卖弄风情的味道了。她这种已经发生和还在继续发生的变化使聂赫留朵夫感到特别高兴,现在他对她产生了另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不同于最初诗意洋溢的迷恋,更不同于后来肉体的魅惑,甚至也不同于法庭判决后他决心同她结婚,来履行责任和满足虚荣心的那种心情。他现在纯粹是怜悯和同情她,同时,在他努力下,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行列中。在这个队伍里既安静又和平,也不再受男人的纠缠。

玛丝洛娃感到政治犯都是些“可爱的好人”,并知道了他们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他们当中有些是属于贵族阶级的,却为平民牺牲了他们的特权和自由,这使得她特别看重他们,佩服他们。她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这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大学毕业后,加入民粹派,任过乡村教师,并“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捕了。不久,西蒙松爱上了玛丝洛娃。这时,玛丝洛娃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做出选择。她感到:聂赫留朵夫是出于慷慨,又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才向她求婚。可是西蒙松却在她现在的境遇里爱她,只因为爱她而爱她。于是,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

      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塞列宁的帮助,把玛丝洛娃的案件由服苦役改判为在西伯利亚近处流放。他把消息告诉给玛丝洛娃。这时,有一种需要家庭和孩子的想法涌上他心头。然而,玛丝洛娃已决定跟西蒙松走。她不愿意“毁了”聂赫留朵夫的生活。聂赫留朵夫再次遭到拒绝,他忽然觉得十分疲倦,他觉得整个人生太使他厌倦了。他靠在所坐的木榻背上,闭上眼睛,立刻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最后,玛丝洛娃和西蒙松走了,聂赫留朵夫被留了下来。他在福音书里找到了五条生活准则:勿动怒、勿淫乱、勿轻诺、要忍辱、爱敌人。他认为人们如果遵循这五条法则,并不断悔过自新,便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地上的天国也会建立起来”。他开始过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他的灵魂得救了。(温祖荫)  

选自《欧美文学名著介绍与欣赏·小说》(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从善良走向堕落的玛丝洛娃                              

简述《复活》中卡秋莎(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在草地玩“捉人”游戏情节。
【简述】一次女邻居到聂赫留朵夫姑姑家,喝完茶后到草地玩"捉人"游戏,也带了卡秋莎,玩了几回也轮到卡秋莎和聂赫留朵夫一起跑,他们拍了三下手,卡秋莎格格的笑,一直跑花坛后面。卡秋莎向他示意,聂赫留朵夫心领神会,聂赫留朵夫不小心摔进小沟,卡秋莎笑迎面上相互握紧手,两者贴近,聂赫留朵夫吻了好她,从此他们形成了纯洁的爱恋。(第几次?)

                                                        

从此以后,玛丝洛娃就经常违背上帝的诫命和人类道德,过起犯罪的生活来。千百万妇女过着这种生活,不仅获得关心公民福利的政府的许可,而且受到它的保护。最后,这类妇女十个倒有九个受着恶疾的折磨,未老先衰,过早夭折。//玛丝洛娃是如何堕落的?
【简述】玛丝洛娃十八岁时,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有一次,她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火车站赶去看他,结果迷路迟到,看到头等车厢里面的聂赫留朵夫,她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从此对一切都厌倦了,服侍两个老小姐又勉强又马虎,发脾气,最终被女主人赶出庄园。//为了生存,她只好去给人家当女仆。在一个警察局长家做了使女,局长一味地调戏她。//不久,她分娩了,孩子也死了;//在林务官家当佣人时遭到强奸;//在一个太太家做女仆也受到骚扰。//她的姨母让她到自家的小洗衣店当洗衣工,她又怕苦怕累。//她也曾爱过一个店员,可店员不辞而别了。//于是她借酒浇愁,不安于作苦工,并习惯于饮酒作乐的生活,最后她走投无路,交出公民证,住进了基塔耶娃妓院。

                                 

下面是《复活》的一段摘录:
    聂赫留朵夫小声说着,浑身发抖,“你再也想不出来我感到我对你犯下了多么大的罪……”
   “‘我感到我对你犯下了多么大的罪,’……”她气愤地讥诮道,“那时候你就没有感到这样,却塞给我一百卢布。那就是你出的价钱……”
    他们所争论的这件使聂赫留朵夫有犯罪感的事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简述】玛丝洛娃十六岁时,爱上了前来做客的女主人的侄儿、年轻的贵族聂赫留多夫,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和美好。//(两)年后,这个年轻人在从军时顺道来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在复活节之夜),玛丝洛娃被他“诱奸”。临别,聂赫留朵夫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后来玛丝洛娃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女主人嫌她败坏了自家的名声,便把她赶出了庄园(辞退了)。(人物称卡秋莎或玛丝洛娃均可。)

                                                                  

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简述】一个秋雨的深夜,玛丝洛娃赶到聂赫留多夫途经的车站去见他。火车就要开动了,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他没有看到她。她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她举起冻僵的手敲打车窗,沿着月台拼命追去。列车走了,她仍旧在跑。雨中哭泣的她本想卧轨自杀,想到腹中的孩子又平静了下来,只是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了。

                                                              

《复活》中有一句“自从那个可怕的夜晚起,她不再相信善了。”那个可怕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卡秋莎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简述】那个傍晚卡秋莎知道聂赫留朵夫不能来姑姑庄园后,于半夜赶到火车站见他。到车站时只停三分钟的火车响过第二遍铃了,她认出他后用冻僵的手敲窗,但聂赫留朵夫没有听到。火车猛地开动了,卡秋莎紧跟不舍。无望后想卧轨自杀,()肚里聂赫留朵夫的孩子让她打消了这念头。
但是现在,这种意料不到的巧遇使他想起了一切,逼着他承认自己没有心肝,承认自己残酷卑鄙,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十年。不过,要他真正承认这一点,还为时过早,目前他所考虑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本人或者她的辩护人不要把这事和盘托出,弄得他当众出丑。
    简述聂赫留朵夫认识到抛弃玛丝洛娃的过程。
【简述】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妈收为教女。聂赫留朵夫去姑妈家写论文的时候认识了她,并在一次捉人游戏中对玛丝洛娃产生爱意,吻了玛丝洛娃。//两年以后,聂赫留朵夫去服兵役,经过姑母家,在复活节后的一个晚上,半逼迫式的和玛丝洛娃发生肉体关系,临别,塞给玛丝洛娃100卢布,就到部队去了。//之后再也没给他写信,玛丝洛娃怀孕了。等到战后,听说玛丝洛娃已经堕落,心里既难过又高兴,没有费力气去寻找,并把对玛丝洛娃的罪过忘得干净。

                                           过失杀人案与错判                             

简述玛丝洛娃过失杀人的原委。
【简述】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贪心的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很想摆脱他,于是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

几个被告中,卡尔津金颊上的肌肉不断抖动。包奇科娃挺直腰板坐在那里,镇定自若,偶尔用一只手指伸到头巾里搔搔头皮。玛丝洛娃忽而一动不动地望着书记官,听他宣读,忽而全身抖动,似乎想进行反驳,脸涨得通红,然后又沉重地叹着气,双手换一种姿势,往四下里看了看,又盯住书记官。玛丝洛娃为什么会被审判?
【简述】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卡尔津金包奇科娃,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想法。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骗她说是安眠药,要她放到商人的茶杯里,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就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毒死了。(被诬陷)
简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
【简述】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的灵魂进行了强烈的斗争。//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他开始忏悔,反省自己过去的生活,并决心帮助玛丝洛娃。(122字)

简述玛丝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
【简述】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都心不在焉,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132字)

简述参加审判玛丝洛娃的法庭人员众生相。
【简述】法庭的庭长明知玛丝洛娃的案子有错,但为了提前去和情妇会见,根本无心纠正。一个法官跟妻子吵架,在整个审判过程一直担心回家后老婆不给饭吃。另一个法官是“机会论者”,他玩弄数字来决定受审者的命运。一个书记在法庭上偷看一篇秘密文章,完全没有注意审判案件。尤其是那个副检察官,他在妓院寻欢作乐一夜,匆忙赶到法庭连钮扣还没来得及扣上,以致开庭前还不知案情。聂赫留朵夫报了姓名,走进陪审员议事室。在不大的陪审员议事室里,有十来个不同行业的人。大家都刚刚到,有的坐着,有的走来走去,互相打量着,作着介绍。有一个退役军人身穿军服,其余的人都穿着礼服或便服,只有一个穿着农民的紧身长袍。尽管有不少人是放下本职工作来参加陪审的,嘴里还抱怨这事麻烦,但个个都得意扬扬,自认为是在做一项重大的社会工作。
     列出在这次审判中除聂赫留朵夫之外五个参审人员的心理状态。

【简述】(1)庭长收到一个在他家做过家庭教师的红头发的瑞士女人的信,急着要结束案件去赴约。(2)法官跟妻子吵架,担心妻子不给饭吃,心情很差。(3)法官尼基济奇担心自己的胃病靠玩数字来决定受审者的命运,玩忽职守。(4)书记官在法庭上偷看一篇查禁的文章,想跟别人交谈前再把文章好好看一下,眼红副检察官的职位。(5)副检察官布列维昨晚给一个同事饯行喝酒打牌玩女人还没看过案卷,一心想要让案子中的人被判罪。//(6)陪审员二等商人迷恋喀秋莎的美色,极力为她辩护。陪审员盖拉西莫维奇自负,容易气愤,只满意自己的胜利。首席陪审员固执己见的要跟众人的意见相左。陪审员上校一心想讲自己的内弟媳妇吸毒自尽的事情。
简述一个故事揭穿《复活》中沙皇专制统治的腐败、虚伪。
【简述】法庭审判要玛丝洛娃。法庭的庭长早就到法院了,他要在六点前去会他的情妇,急切希望案子快点审完。书记官故意提出要先审玛丝洛娃一案,因为他知道副检察官喝了一整晚的酒,案子的卷宗还没有看。这里岂是庄严神圣的法庭?这是由骗子、酒鬼、淫棍来主持的审判,多腐败、虚伪的统治。

                                探监                                            

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请简述一个关于揭露沙皇专制黑暗的片段。
【简述】监狱里人满为患,臭气熏天,阴森可怕。男女犯人混杂在一起大小便,拥挤不堪,走路无法下脚,竟有人睡在流淌臭水的粪桶旁。//监狱看守随意毒打犯人,稍有不满就将其打死。//流放犯的押解军官为所欲为,凶恶残忍;//临盆生产的妇女得不到照顾;//不准父亲抱着孩子走路;//一路上许多犯人被折磨死。

                    
“这天赫留朵夫探监始终没有成功,就回家了。想到明天将同丝洛娃见面,聂赫留朵夫心情十分激动。他此刻在街上走着,不去回想法庭上的情景,而回想着他同检察官和副典狱长的谈话。想到他怎样努力要同她见面,怎样把他的愿望告诉检察官,怎样到拘留所和解犯监狱去,准备见她,他内心好半天不能平静。”
     简述聂赫留多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卡秋莎)的情节。

【简述】一开始,玛丝洛娃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只把他当成一个有钱人,在看到聂赫留朵夫痛苦的表情后终于认出他。聂赫留多夫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聂赫留朵夫痛苦的哭出来,但是玛丝洛娃,只把他当成曾经玩弄过她的众多男人中的一个,只想要怎么利用他,并向他要了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她的行为让聂赫留朵夫产生了动摇和惊奇。

简述《复活》中聂赫留多夫第二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卡秋莎)的情节。
【简述】在狱中,聂赫留朵夫(第二次)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她气愤地说;“我是犯人,你是公爵,这儿没你什么事……我讨厌你--你那眼镜,你那肮脏的胖脸!”聂赫留朵夫吃了闭门羹,但他想为了对得起良心,他开始批判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感到寄生生活的可耻,要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一开始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坚定吗?作品中有哪些体现?
【简述】不坚定。出于忏悔,他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
“我要到监牢里去一次,把事情都告诉她,请求她的饶恕。如果有必要,对,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就同她结婚,”他想。不惜牺牲一切同她结婚,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个想法今天早晨他觉得特别亲切。
    在决定灵魂救赎前,聂赫留朵夫的生活状况如何?

【简述】过着奢华萎靡的生活,想放弃私有财产;又过惯阔绰生活,不能放弃。终日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参加舞会和一个县首席贵族的妻子维持不正常的关系;想离开她,却又没有办法。周旋于一个公爵小姐周围,不爱甚至厌恶她,又想随便和她结婚。

                            从监狱到医院                        

“您去过医院,那里的大人大概对您说过……”“那没什么,那是您的事。”聂赫留朵夫皱起眉头,冷冰冰的。这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彼得堡,回到莫斯科,见到了玛丝洛娃时候的表现,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复活》)
【简述】聂赫留朵夫回到莫斯科,到医院去准备把上诉被参议院驳回的消息告诉玛丝洛娃,当他赶到监狱医院时,被告知玛丝洛娃因与医务助理员勾搭,从监狱医院被赶回了狱中。(3分)聂赫留朵夫不知玛丝洛娃受了冤枉,以为真有其事,因而很生气。(2分)
                                                

“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拿去吧!”
玛丝洛娃从监狱里调到医院担任助理护士后,聂赫留朵夫去探望她,并且交给她一张老照片。请简述看到这张老照片后,玛丝洛娃的情感变化。
【简述】玛丝洛娃先是含情脉脉地看着照片,甚至迷迷糊糊地想象着她当年是多么幸福,(2分)但同伴关于这张老照片的话使她想起她自己种种的痛苦经历,(1分)于是玛丝洛娃的心头又涌上了对聂赫留朵夫的旧恨,她决心不受他欺骗,不让他在精神上利用她,也不让他借她来显示他的宽宏大量。

                                       上诉                

“玛丝洛娃的案子可能过两星期后由枢密院审理。这以前,聂赫留朵夫打算先上彼得堡,万一在枢密院败诉,那就听从写状子律师的主意,去告御状。那个律师认为,这次上诉可能毫无结果,必须有所准备,因为上诉理由不够充足。这样,玛丝洛娃就可能随同一批苦役犯在六月初旬出发。//聂赫留朵夫既已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在出发以前得做好准备,现在就需要先下乡一次,把那里的事情安排妥当。”   聂赫留朵夫回到田庄后做了什么事情?请简要概述聂赫留朵夫在乡下所做的主要事件。)
【简述】聂赫留朵夫先回到自己的田庄改革,他把田地用贱价租给农民,改变了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土地不能成为什么人的财产,不能买卖,凡是土地给人类的利益,所有的人都有同等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他的好心,经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最后接受了。)(2分)然后,他又到从姑姑那里继承来的田庄访问,召集农民代表商谈,(1分)在这里,他同样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回省城时,他感到如释重负般的快乐。(2分)
简述一个有关聂赫留朵夫反叛性格的故事
【简述】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这在当时的封建贵族中是相当叛逆的。

                                               流放                         

简述玛丝洛娃流放的过程
【简述】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是个天气炎热的七月,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暴晒,当场中暑倒毙了。在聂赫留朵夫活动下,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行列中。在这个队伍里既安静又和平,不再受男人的纠缠。玛丝洛娃感到政治犯都是些“可爱的好人”。在这里她认识了革命者西蒙松并与他相爱。(129字)

                                                              

由服苦役改判为在西伯利亚近处流放

法院给玛丝洛娃定完罪后,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聂赫留朵夫得知如此判决后,有何反应?采取哪些行动,使玛丝洛娃由服苦役改判为在西伯利亚近处流放?请简述。(《复活》)
【简述】此时,在聂赫留朵夫内心,一方面对玛丝洛娃的事感到内疚,另一方面又害怕玛丝洛娃认出自己,灵魂正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的判决不公平.(1分)他去找律师,准备上诉。(1分)同时,还去找检察官.承认自己曾勾引过玛丝洛姓,要求去探狱,并准备和她结婚来补过。(1分)上诉却以理由不充分被驳回,(1分)最后靠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得以改判。(1分)

                                      爱的选择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就在她迈着很快的步子,连眼皮也不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脑海里掠过这样一些想法。
“他”指的是谁?为什么“他”会产生这些想法?(《复活》)
【简述】“他”指的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将玛丝洛娃由原判服苦役改为一般移民流放,因此聂赫留朵夫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了,于是萌生了这些想法。

                                                                   

“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她在想些什么?她有什么感受?她是要考验我,还是真的不能原谅我?她是没法把她的思想和感受说出来,还是不愿说?她的心肠变软了,还是怀恨在心?”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她变了,她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使他同她联结起来,而且使他同促成这变化的上帝联结起来。
     玛丝洛娃有没有重新爱上聂赫留朵夫,从那些细节可以看出?
  
【简述】有。例如玛丝洛娃回到病房里,铺床单的时候差点儿跌跤。玛丝洛娃忍不住,在床边上一坐,发出响亮而富有感染性的笑声,逗得几个孩子都哈哈大笑。//玛丝洛娃几次从信封里取出照片,仔细察看着发黄的褪色照片,怎么也看不够;//并且戒掉了烟酒;不再卖弄风情;//为聂赫留朵夫考虑,觉得两个人的结合,对聂赫留朵夫是一种不幸,不愿接受所爱的人为她做出的牺牲。

                                                               

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简述】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  

【点拨】答题的关键是把聂赫留朵夫和西蒙松二人对她的爱情进行比较。最后一点很重要,不能遗漏。

简述玛丝洛娃从拒绝聂赫留朵夫到接受西蒙松爱情选择的经过
【简述】探监时,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让她认为他是为了赎罪才这样做,所以愤然拒绝。后来他为她奔走上诉,她又重新爱上他,但是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她作出的牺牲,不愿意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幸,依然没有答应他。在流放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他是个正直善良、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任过乡村教师,并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西蒙松纯粹是因为喜欢她才爱她的,而且认为她是个不平常的女人,所以她最终选择跟了西蒙松。
                                                               

西蒙松沉思起来,不作声。“好的,我就这样对她说。您别以为我迷上她了。”西蒙松继续说。
   “我爱她,因为她是个少见的好人,却受尽了折磨。我对她一无所求,但我真想帮助她,减轻她的苦难……”
     简述西蒙松和玛丝洛娃结合的过程。
【简述】在押赴西伯利亚的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在不断的接触中,她了解到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坚强的人,她也了解到这些政治犯人是为了平民,宁愿牺牲自己的特权和自由,她看重,佩服他们。//而西蒙松也爱上玛丝洛娃并向她求婚。玛丝洛娃认为西蒙松是单纯因为爱她而爱她,于是,接受了西蒙送的爱。并决定跟随西蒙松走。
               

自从玛丝洛娃被判罪,人生陷入低谷后。聂赫留朵夫多次帮助她改善处境。

请简要叙述其中最主要的三次。
【简述】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最主要的三次帮助有:1、通过他在军界的老同事副省长玛斯连尼科夫的帮助,把玛丝洛调到监狱医院做护士,她也因此改变了很多。//2、到了彼尔姆后,聂赫留朵夫才疏通成功,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当中去;这使她的处境得到很大的改善。//3、通过彼得堡的朋友谢列宁的帮助,聂赫留朵夫终于得到皇帝的批文:把玛丝洛娃由苦役改判为在西伯利亚近处流放。
                                         
        复活                               

《复活》所体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请简述是哪些事件促使玛丝洛娃由堕落走向新生(精神复活)。
【简述】虽然玛丝洛娃严拒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却也促发了她内心的苏醒。//一张旧照片唤起了她的回忆。//聂赫留朵夫为她和其他犯人奔走呼告也感动了她,//流放途中同行的政治犯们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了她,//西蒙松的爱也复活了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玛丝洛娃最终觉醒了。

                       

如何理解玛丝洛娃的“复活”?

【点拨】 关键点明她精神上的觉醒和抉择。

【简述】她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她美丽善良心地纯洁,乐于助人,富有青春魅力,少女时代她相信善与正义的存在。被玩弄和抛弃后,她坠入青楼,生活和精神陷入空虚,麻木的状态。和聂赫留朵夫的相遇,使她清醒地意识到富人和穷人的对立,看到宗教骗人的本质,重新回到清白生活的愿望。她受到聂赫留朵夫真诚忏悔的影响,精神上逐渐复活了。和政治犯的接触,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她的复活是真正的完全的复活,和政治犯的结合,预示着她走向新生。

                                    

分析聂赫留道夫的形象。

【简述】聂赫留道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起初,他是个纯洁高尚的青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曾把继承来的土地送给农民,但后来受到上族社会腐朽放荡生活的熏染,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干出了诱骗玛丝洛娃的勾当。在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强烈地震动了,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罪。在为玛丝洛娃的案件奔走上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逐渐树立了否定现存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的信念,但他最终没有找到铲除社会罪恶的途径,而是在宗教道德中找到了精神归宿,聂赫留道夫作为托尔斯泰探索型主人公的最后一个,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思想。聂赫留道夫的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性和解决社会问题时的软弱无力。

分析玛丝洛娃的形象

这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平民妇女的形象。作品集中描写她纯洁——堕落——纯洁的心灵转变过程。
    原来,喀秋莎 玛丝洛娃是个天真、纯洁、美丽的少女,但是无情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好幻想。聂赫留朵夫对她的玷污和遗弃是她悲剧命运的开端,苦难的生活使她的精神麻木。托尔斯泰也写出了她精神复活的过程。
    首先是开始苏醒阶段。这发生在同聂赫留朵夫的第二次会面。她为自己八年来生活的屈辱感到伤心与愤怒,她意识到站在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正是把她推到生活泥坑的敌人。于是,她表现了激烈的愤怒,并断然拒绝他的求婚。
聂赫留朵夫离开后,她的灵魂进行了痛苦的搏斗,结果是,她不再像原来那样地浑浑噩噩过日子了。同时,聂赫留朵夫的真挚善良也使她感动,久已枯萎的爱情重新萌芽了。苏醒的爱情促进了她的灵魂复活。她愿意听他的话到医院工作。表示“再也不喝酒了”。虽然这一次玛丝洛娃仍然拒绝了求婚,不过前一次拒绝是由于憎恶他,现在,却是由于悔恨自己的堕落。
    第二阶段是玛丝洛娃灵魂转变阶段。她到医院工作,戒绝烟酒。当玛丝洛娃与政治犯接触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生活,在西蒙松那里他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西蒙松的爱使玛丝洛娃恢复了早已失去了的自尊心、自信心,从中获得了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阶段,玛丝洛娃达到了精神的“新生”。她所接触的“革命者”差不多都具有“道德上自我完善”的特点。作品中的西蒙松简直就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化身。他是个素食主义者,“反对战争、死刑;不仅反对杀害人类,还反对杀害动物。”女革命者玛利亚巴甫洛芙娜 谢契宁娜替别人承认对宪兵开枪,因而被捕流放,实际上是个利他主义者。她的道德原则是“永远不拒绝别人请求自己做的事情”,这跟托尔斯泰主义完全相符。因而,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实际上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胜利。

                                                              

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形象

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笔下探索主人公的形象。

贵族出身的聂赫留朵夫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是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那时,他是“一个正直的、不自私的、愿意为任何美好的目标牺牲自己的人。”
    那时,他“照着心地纯洁的人”一样爱上了姑妈家半是婢女半是养女的喀秋莎,没有任何等级偏见,没有任何邪念。
    可是,当他进入彼得堡的沙皇军队,他很快就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习性,直至完全堕落。这段时期,他诱奸了喀秋莎,然后有抛弃了她。像别的贵族一样,在以后的十年间,他一步步陷入罪恶的泥潭,过着十分荒唐的生活。青春时代的信念、决断、自尊心以及做一番震惊世俗的事业的雄心壮志已经成为美妙的回忆。新养成的奢华习惯,迫使他放弃青年时代否定土地私有权的理论。他已决定接受母亲的巨大遗产了。
    在法庭上遇见玛丝洛娃,是聂赫留朵夫思想发展的分水岭。托氏认为从此精神的人在他身上开始觉醒、重新战胜兽性的人,使他的灵魂“复活”。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作品也就是根据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的。

首先,他的精神“突然”觉醒,开始思考自己和社会的问题。
当他在法庭上突然见到玛丝洛娃,他的刚刚苏醒的灵魂,像与梦魇搏斗一样,

异常艰苦。开始,他只是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罪恶,这种自私心一直不肯对忏悔“让步”。
     和玛丝洛娃结婚,是他精神复活的重要步骤,而这也是经过复杂的内心斗争的。初次和她会晤时,他对她的堕落感到的只是一种厌恶。只有在第二次会晤时,玛丝洛娃痛苦的表情和愤怒的斥责,才使他明白自己的罪“有多么大”,才进一步认识到求婚是自己的责任。
    灵魂的觉醒使聂赫留朵夫对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有了新的看法,从而逐渐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罪人”的犯罪根源是社会,如果不改变这种环境,就不可能消灭犯罪的现象,因此法庭是毫无意义的。他屡次来到监狱,看到了这里的黑暗,还认清了关在这里的人大半是无辜的,于是不仅改变了自己的阶级偏见,并且对发明和实行这种监狱制度的人感到了愤慨。他已开始感染上人民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在逐渐“复活”,他的宗法制农民的原则逐渐战胜贵族阶级的原则,他的社会探索也前进了一大步。这首先表现在土地的处理方法上,经过思想斗争,他毅然决定将土地交还给农民。
    从农村回来后,聂赫留朵夫开始站在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并对自己所属的阶级产生厌恶之情。他看到了贵族们的残酷、贪婪、伪善、卑鄙、自私、淫荡和无耻。他们奢侈的寄生生活与人民的贫困恰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为了保卫掠夺来的财富和权利,还灭绝人性地镇压人民。他已经不能忍受这种罪恶,断然在思想上同本阶级决裂。他指责贵族的虚伪,指出法院无非是维护有利于我们阶级的现行制度的工具,犯罪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刑罚是残酷、不合理的,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废除地主土地占有制。这表明,聂赫留朵夫已与本阶级彻底决裂。
    与统治阶级诀别的过程,就是他接近人民的过程。他为无辜的人民奔走,分尝他们的苦难,都表明了他与人民的接近。
    不过,这接近的过程也充满曲折,利己主义一再冲击他。第二部末尾,他还怀疑自己向玛丝洛娃求婚和把土地还给农民是否正确。作家写出他为犯人奔走的过程中怎样逐渐克服了利己主义。他不仅同情人民,而且把他们作为优良道德品质的代表而表示敬爱了。于是,他要学习他们,要到西伯利亚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附:《复活》第八章)
    第三,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是以最后在《圣经》中找到灵魂的归宿而告终。
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上,灵魂虽然觉醒,可找不到明确方向的聂赫留朵夫将往哪里去呢 ?和喀秋莎结婚并到西伯利亚去“改造自己”的设想成了泡影,他对人生感到十分厌倦,激进革命者克里尔佐夫的尸体更使他体验到人生的虚幻。他认为人世上除死以外,其他都不存在,他认为罪恶与残酷正在盛行,看不出克服它的可能,甚至不知道克服它的办法。他实际上把暴力革命也看作是“罪恶和残酷”的。最后,他在《圣经》上找到精神探索和社会探索的答案:人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上帝的奴隶,因此必须执行上帝的戒律,即互相亲爱,互相怜恤,宽恕一切人,甚至“爱仇敌,为仇敌效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建立起地上的天国。聂赫留朵夫就遵循这种“戒律”,开始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于是,他在修身和不抗恶中找到人生的归宿。

托氏在《复活》中完成了一系列探索人生意义的主人公所走过的道路。在《一个地主的早晨》里,聂赫留朵夫在这条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在《复活》中,他走完了全部人生历程——他在上帝面前“复活”了。他又重新获得了要“博爱”,“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修养”的“真理”。这个真诚忏悔、寻找人生出路、并且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式的理想人物,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化身。
    但聂赫留朵夫的形象对于整个沙皇俄国社会制度的无情否定和猛烈鞭挞,却有着更深刻的时代的战斗意义。高尔基说:“六十年来,聂赫留朵夫公爵驰骋于俄罗斯,到处去看看:到农村和乡村小学,到维亚兹马修道院,到外国,到监狱,到兵营,到内阁,到省长办公室,到农舍,到驿站,到贵族太太的客厅。六十年来,他严厉而正直的呼声在呐喊,在揭发一切;他告诉我们俄罗斯生活,几不下于全部俄国文学。”(《俄国文学史》P502-503)

简述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简述】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大学时代他是个善良有理想的青年受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把土地分给农民。后来他在军营中腐化堕落,思想发生了巨变。法庭上与玛丝洛娃的巧遇,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开始灵魂大扫除,对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进行反省,从而走向精神上复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托尔斯泰才华的特征在于他并不局限在揭示心理过程的结束,他感兴趣的是过程的本身。”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聂赫留朵夫思想转变的主要过程。

【简述】大学时代的他善良有理想,后来在军营里堕落了。之后与玛丝洛娃的巧遇,使他开始对自己堕落的生活进行反省,但内心的情感仍是复杂矛盾的。对监狱状况的了解以及田庄之行使他认识到贵族阶级的腐化,彼得堡之行更让他对整个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西伯利亚之行,与革命者的接触让他的思想进一步升华。

                               

简述《复活》中玛丝洛娃的故事。
【简述】农妇的女儿玛丝洛娃收养在聂赫留朵夫的姑妈家,十八岁时,她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最终被赶出沦落到妓院。十年后,她因受一起人命案的牵连受审判,被陪审员聂赫留朵夫认出,她在聂的奔走下被改为流放。面对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她拒绝了。在流放途中,她被政治犯西蒙松感动并决定与他结合。(133字)
简述聂赫留朵夫的经历。
【简述】青年贵族聂赫留朵夫到姑妈家渡假,爱上并诱奸了玛丝络娃,给她一百卢布就走了。八年后,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意外认出被控告为杀人犯的玛丝络娃。他认为判决不公为之奔走,并准备与她结婚来赎前罪。他追随被流放玛丝洛娃到西伯利亚。最后,他从《圣经》得到启示,精神得以复活。(134字)
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西蒙松这个人物。
【简述】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意志力极强又有着自由思想的人。他是军需官的儿子,认为父亲所挣的钱是不义之财,应该交还人民,为此跟家庭决裂;认为恶势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民没有受过教育;离开大学时加人民粹派,任过乡村教师,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为此他被捕了。
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聂赫留朵夫思想转变的主要过程。
【简述】大学时代的他善良有理想,后来在军营里堕落了。之后与玛丝洛娃的巧遇,使他开始对自己堕落的生活进行反省,但内心的情感仍是复杂矛盾的。对监狱状况的了解以及田庄之行使他认识到贵族阶级的腐化,彼得堡之行更让他对整个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西伯利亚之行,与革命者的接触让他的思想进一步升华。
简述《复活》的故事梗概。
【简述】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又将她遗弃,使之后来成为妓女并被人诬告谋财害命而判流放。成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因良心受谴责而帮她,并准备与她结婚来赎前罪。玛丝洛娃虽受感动,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而与爱她的政治犯西蒙松结婚,而聂赫留朵夫最后也抛弃了贵族生活,从而使两人的灵魂得以“复活”。

                                  

“复活”在小说中指的是什么?
【简述】复活指的是人的美好性格和品质的苏醒,也就是灵魂救赎。//在小说中表现为: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从帮助因自己原因而堕落的玛丝洛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牺牲来补偿自己的过失,最终在福音书中找到生活准则,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同时抛弃自己寄生生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从在对世界失望后的堕落生活中醒悟过来,重新树立生活目标,懂得真爱,选择自己的人生。
        

简述列夫•托尔斯《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简述】《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①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一方面是写地主、资产阶级的寄生、腐朽、罪恶。另一方面是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动人民。

②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从法庭活动开始。根据法官的面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颠倒是非的法庭。

③对官办教会的深刻披露。小说描绘了监狱里举行的宗教仪式是替沙皇反动政府的罪恶勾当作辩护的。

④《复活》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完全颠倒的俄国,讽刺了颠倒社会的法律和法庭。

《复活》是如何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的?

【简述】《复活》通过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道夫为她上诉请愿的过程,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反人民本质进行了有力而全面的揭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对法庭审判过程的描写,真实地反映出沙皇俄国司法制度和暴力镇压机构的罪恶本质,这包括对法庭上一群法官的揭露,对中高级官吏(副省长、典狱长,看守长,前国务大臣、将军、大法官)的揭露,对监狱的可怕和丑恶的揭露。作者指出,许多人遭到逮捕和判刑的原因是他们妨碍了官吏和富人们享有特权,而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

 (2)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官办教会给予了无情的揭露。

 (3〉《复活》中的贵族已经没有优秀人物,他们都是一些空虚、腐朽,伪善的寄生虫,托尔斯泰的同情完全在农民一边。在《复活》中,作家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的悲惨处境,并明确表示反对土地私有制。

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简述】

①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②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物事件串成一体。

③鲜明的讽刺色彩。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现人物心理。

                 

名家评点

(一)评整部作品:

1、罗曼·罗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

《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后的高峰,或许是最高峰,否则就是最巍然壮观的高峰,它那望不见的峰巅淹没在云雾之中。这部小说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之处在于情节紧凑,几乎没有离题的插曲。小说对人物的肖像刻画非常成功,观察深刻,“堪称毫不留情的现实主义” 。

2、乔治·卢卡契(匈牙利著名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家):

《复活》通过有血有肉的逼真的描写,真实得反应了在沙皇暴政下人们像浮萍一样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深刻揭露了专制制度的黑暗和惨无人道,描写是非常成功的。

(二)评人物:

1、迟子建(中国著名作家):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2、普鲁斯(波兰著名作家):

他非常推崇《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认为对监狱、法庭乃至整个上层社会的揭露非常深刻,入木三分。他认为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塑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一个个具有自身丰富性而不是类型化的形象。

(三)评艺术特色:

1、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无情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特点在《复活》中最具有力地表现出来了。他成功地使用了对照的手法,正是在广大农民的贫困生活与贵族地主阶级的奢华生活的对照中,托尔斯泰无情地揭露了沙皇政府各级官员的极端腐败,猛烈地谴责了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不合理。

(四)评艺术价值

1、卢那查尔斯基(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复活》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是托尔斯泰“最富于天才的小说” ,表现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上男子对女子、权势赫赫的男子对遭受凌辱的妇女的罪孽。

2、北村(日本著名作家)

这是一本很单纯的小说,像一个中篇小说的结构,却写了人类最重要的主题:忏悔。我认为最伟大的作家就是最单纯的作家,像托尔斯泰这样“最不具备文学家气质的文学家”,比较容易达到这种单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