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李泽厚先生谈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7:31:54
李泽厚先生谈读书点击:392  回复:13 作者:好点小色  发表日期:2011-12-4 22:58:00
回复 
         这几十年来,我受到的挫折也是很多的。但是要自己掌握人生的价值,树立自己内在的人格价值观念,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可以不计。
   ——李泽厚
   在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我自认为是遇到了阅读危机的。文学方面的书籍读起来轻松自如,只是读罢总觉收获不多,阅读的性价比并不高。社科方面的著作颇有尝试,却常常不了了之,总体上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细微处亦不得要领。近来,阅读李泽厚先生的《杂著集》,其中的几篇文章李先生谈到了他读书和治学的经历、经验,令人获益良多。在此,想对李先生的读书之道进行一定的总结归纳,聊被后用。至于依据,是《杂著集》上的《走我自己的路》、《读书和写文章》、《我的选择》。三篇文章均是李先生七八十年代的旧作,确乎陈旧了不少,然而谁又能说其中的经验和方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作用愈加衰减呢?
    在涉及读书的方法论之前,我们不如先来回顾一下李先生的阅读生涯。李先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供养上学。正是由于家境和母爱的关联,李先生少时受鲁迅先生和冰心先生影响犹大。“鲁迅叫我冷静地、批判地、愤怒地对待世界;冰心以纯真的爱和童心的美给我以慰藉和温暖。”1945年秋,李先生初中毕业,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彼时,时局日趋动荡,然则学校保守不堪,学生们在阅读、思想方面的禁区尤多。李先生只得趁着周末休息到各家书店遍览诸种杂志、报纸和书籍,其中的主要读物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新书。在校期间,李先生也在偷偷阅读多种马列方面的“禁书”。这些并非被动灌输而是通过主动汲取得来的知识,极大程度上扩充了他的知识,更培养和增强了他判断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之后的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李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了四年的寒窗苦读。四年中,他极少听课,大部分时光是在自己独居的一间“阁楼”中度过,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李先生依照自己的读书计划,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进行广博深入的探求,记有大量的读书笔记,并依傍北大图书馆,翻阅、抄录了许多原始文献。这些读书笔记和原始文献在其之后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等著作中的许多论据皆源于此。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先生着手进行自己关于谭嗣同、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进而步入学界。大学毕业后,李先生继续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然而国内局势风云突变,让他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作为“白专”的典型,下放劳动和工作于他已是家常便饭。在干校的岁月里,在只准读《毛选》的威逼之下,他再一次开始偷偷地读书。这一回的研究对象是康德哲学,那本英文版“人人丛书”本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晓得他研读了多少遍。《批判哲学的批判》正是源自那个时候他在干校的耕耘。
    李先生正是用勤和苦来叩开书山和学海的门径,以博学和笃思在研究领域进行开拓的。谈到读书的方法,他也异常重视这些。他充分强调大量读书在文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性。首先,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知识,掌握尽可能多的材料,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判断的能力,一本书、一篇文章乃至一个观点,进行深入的考量,判断其正确与否,衡量其价值所在,得以进行取舍。另一方面是选择的能力,书海泛舟,尤其要注重选择取舍。有些书大致翻阅即可,在阅读中应力求尽快抓住主题,获取总体印象。有些书则应细细咀嚼,即便没有兴趣,也要硬着头皮研读。其次,要以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为依托。个人买书毕竟有限,而图书馆的资源则要丰饶许多,更何况图书馆中拥有原始文献尤多,对于研究便利非常。李先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是借了任继愈先生的图书证,查阅了许多书目,其中包括许多原始材料。最后,要讲究方法。“要善于读书,善于吸收融化知识,善于主动地选择、建构、运用和支配知识,使合规律性的知识趋向于、接近于、符合于你的合目的性的意愿和创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知识组织纳入自己的体系之内,在总结中不断改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尽早尽快培养自己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在当代边缘学科方兴未艾、各科知识日益沟通溶合的形势下,李先生更加强调研究人员学识的渊博与知识领域的宽泛。只是在单一领域下苦功出大力,未尝不能取得成果,然而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在研究中确乎常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领域覆盖文史哲,则正可以弥补单治三方面的“浅”、“狭”、“空”。历史是文科的基础,要尤其注重历史书的阅读。在研究问题和社会现象中,有一种历史眼光,可以帮助人分析其前因后果,从更多的角度涉入问题,进而产生更深入细致的认知,从而揭示规律性的东西。正如李先生所说,“学习上不要搞狭隘的功利主义。学习,要从提高整个知识结构、整个文化素养去考虑。如果自己的知识面太狭窄,分析、综合、选择、判断各种能力必然受影响受限制”。
    以上关于读书的方法论,皆是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前述三篇文章中有更为详尽、周密的论述与解说。我们在从中汲取教益的同时,也能够见出李先生孜孜以求、博采众长的治学精神,以及他“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坚守自身信念和价值的治学态度。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被愈来愈多的人不断假意吹嘘标榜之际,许多学者已然在自己的道路上踏实笃行。系统读书,做点学问,想来不只是我个人的希冀与志向,更多优秀的青年想必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步前行。我想将这篇笔记献给他们,即便在少有人走的道路上,我们也不会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