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规律:陈明仁打败林彪,怎么就扯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05

陈明仁打败林彪,怎么就扯淡?


铁血网上出现陈明仁的粉丝不是两三天了,就我本人而言,也是很崇拜陈明仁的军事指挥,带兵用兵之法,当然,无论是“陈粉”抑或是“国粉”,都对陈明仁在东北的四平之战大加赞赏,我以前看到过关于四平之战的相关材料,觉得陈明仁很牛逼,四平之战打得漂亮,而那时候我就是个普通的军事爱好者,我没有深入军营,更没有经历战争,我实际上当时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而我现在经历过军旅生活,经历过很紧张的战斗岁月,再次翻看二战历史,对陈明仁更是由衷的佩服,关于四平之战,我更是感到陈明仁守城的近48天(加上准备时间)真的是很不容易。

关于陈明仁和林彪孰优孰劣,这个我觉得讨论起来没什么意义,但是既然有个什么闲人提出来了,那我也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吧。

论资历,陈明仁黄埔一期生,林彪黄埔四期生。

在军校里,陈明仁只知道好好学习军事知识,对党派政治不关注,林彪加入中共,上军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军校毕业后,陈明仁下部队第一年从少尉一路杀到中校营长,第二年干中校队长,第四年干上校团长,1930年干独立旅少将旅长,中将河南警备司令,1933年官至国军中将师长。后一蹶不振,到党军二师当中将参谋长,后到军政部当中将处长、副部长,知道抗战前夕才被启用,任党军预备第二师师长,后来其预备第二师背靠湖北有自己的地盘,大肆扩编,武器装备也是何应钦紧着供给,实力逐渐扩大,到云南整训期间实力甚至大于一个整编军。但由于军装事件得罪了委员长,降半级,干副军长,后扶正,就任71军军长,在党军各军军长中,他的资格最老,所以71军装备一直不错,兵员也算是比较充足,尤其是抗战后期陈明仁在柳州的时候惦记美军留下的重炮、装甲车、吉普车、卡车、卡宾枪等等吧一些个装备,整天到美军办事处和方面军司令部跑,通过个人关系,接收了很多装备物资,视71军为其私家军队,级别虽然停留在军长位置,其在党军,尤其是黄埔系中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自古无湘不成军,71军编制内,湖南人居多,庐山抗战、桂南会战、滇西反攻、血战昆仑关、远征军(第二批)出国抗战,他的71军一直充当主力使用。林彪在红军时期官至军团司令,八路军115师师长,这是林彪的本事,但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红军内部的实际背景,他的平步青云不单单是其军事建树达到了要求标准,抗战期间,他以一个旅的兵力平型关设伏,消灭第五师团21旅团辎重部队一部分,计消灭敌军千余人,而后林总就去苏联疗养去了。同样是第五师团,在昆仑关,21旅团被预备第二师包围,几乎整建制全歼,21旅团旅团长被击毙,第五师团军官阵亡85%以上,士兵阵亡5000人,伤者不计其数,当然了,还有其他兄弟部队帮助。

抗战胜利了,林总率部挺进东北,陈明仁先在南京干警备司令,后到苏州、上海当警备司令,后来得罪了中央的一个官僚,蒋介石一纸命令调71军前往东北,而陈明仁本人对战争已经极度厌倦了,在部队再怎么干也没什么意思了,最多年底部队整编给调整个兵团司令,或者到参谋本部当个参谋次长,国防部当个厅长,哪个行辕当个参谋长,或者哪个省干个保安司令,没什么意思了,他想到离开部队到地方当个省政府主席,反正不在部队干了,结果蒋介石告诉他,把东北搞定再说。没法,他只好向东北挺进,不过路上拖拖拉拉的,他的先头部队登陆东北一个营就被调走一个营,到一个团就调走一个团,结果陈明仁一到东北问人家,我部队呢?人家答曰:哦,71军啊,一个营在吉林、一个营在辽宁、一个营在四平、一个营在……搞得陈明仁很恼火,于是到了东北他首先是收拢部队,然后他一个人躲到沈阳整体打牌赌博,不管部队战事发展,直到战局紧张,他才返回部队,但也是出工不出力,糊弄了事,杜聿明也拿他没办法,连哄带劝的,直到71军遭受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严重打击后,陈明仁才缓过劲来,一支部队的好坏风格战斗力,主要是看军事主官是什么样的,向陈明仁对部队不管不问的71军当然没什么战斗力了,但是当四野大军兵临城下时,陈明仁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71军的前身就是国民政府警卫军教导1师,后改编为87师。1938年编入71军,下辖87师、88师、91师。1942年进入滇西地区参加远征军的对日作战。带着一股远征军的余威,陈明仁奉命率71军驻守四平的,充分视察城区建筑布局和地形地势,决心将四平建成一座要塞化堡垒城市。本部残缺不全的局面下,充分利用1个月的空余时间,整军备战,组织力量,重新部署守备兵力。将四平划分为5个守备区,储存大量粮食弹药,城区工事构造为纵深立体,有网有面。整座城市明堡暗碉比比皆是,地雷绊网处处皆有。以集团地堡和交通盖沟为主体的工事构造遍布街口要道,地堡之间通过房屋互相串通,交通盖沟则为开阔地带的彼此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工事的构筑以军部为核心阵地,以各部队驻地为支撑点,并环绕四平周围构筑城防工事,阵地内部并有发电照明的设备,必要时可以通电,指挥所、掩蔽部、梁丹器材储存等处所,应有尽有。路西以军部、火车站、天桥为防御重点,路东以天主教堂、油化工厂为中心,在火力配备上,采用网状配备、火力交叉,纵深配备、层层设置的方式,利用火器之间,火器与各类门炮之间互相配合。此外还设有总预备队、机动部队。在守军计划要图上明确标出“如某据点被侵入实则以机动部队实施逆袭,将匪包围而歼灭之”。各守备区指挥官有控制10部大卡车以供机动部队运输之用的权力。在仅有1.8万战斗人员的情况下,陈明仁果断地武装了近1.6万非战斗人员。亲临演武场,晚上训练营连军官,白天营连军官训练班排战士。

为了打好四平保卫战,

特下达十杀令:

一、贪赃枉法者杀!

二、行贿受贿者杀!

三、投敌卖国者杀!

四、鱼肉百姓者杀!

五、谎报政绩者杀!

六、渎职造成重大损失者杀!

七、制造谣言者杀!

八、战争时期临阵脱逃者杀!

九、包庇罪犯者杀!

十、制造冤、假、错案。打击报复者杀!

至于战斗的经过咱就不过多的聊了。咱就说说陈明仁的警卫团10个警卫连长死伤了9个,警卫团上下死伤达五分之四,而其他的部队还在拼命,纵观解放战场,仗打到这个地步的国军出了陈明仁再无他人,哦,还有张灵甫,也挺爷们的扛到了最后,就是不持久,再说林彪,17个师打援,7个师攻城,陈明仁把日本鬼子的守城术全用在四平了,为了更大的杀伤民主联军,在思想上陈明仁让部队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民主联军的政治攻势几乎就没起作用,20日的日夜厮杀,刚刚有一点进展,就看守城的将士们大冬天光着膀子扛着青天白日旗就杀出来了,一条街一条街的反复惨烈的争夺,一座楼一座楼的激烈对峙。晚上夜战夺取了许多据点,白天陈明仁指挥航空兵、重炮及坦克部队配合地面作战部队再夺回来,杜聿明把手头上几乎所有的机动部队都集中起来,向四平挺进,拼了命的要突破林彪的打援部队,空军方面也是部分昼夜的轰炸突击民主联军的阵地,不分昼夜的空投作战物资,武器弹药,各级指挥官和兵员,四平之战,实际上打成了国共在东北的一次小型决战了,国共投入兵力达到近50万。东北国军在如此被动的局势下超乎想象的达到了高度团结、各兵种协同作战,没有了出兵不出力的混子部队,24日,民主联军第18师54团对富盛泉烧锅发起强攻,以牵制天主教堂附近国军,并侧翼配合52团攻打天桥。由于立功心切,在没有任何侦察的情况下,54团就以连为单位对烧锅据点发起冲锋,守卫烧锅据点的是71军87师一个加强排,排长廖钧。在接受任务前,87师师长熊新民亲自接见了这一排人,他知道烧锅据点对守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明白那里也是一个死地,因此他交待的命令只有4个字:死守,守死。师部也极慷慨地为烧锅据点配备了2挺重机枪及大量弹药。对于长官的重托,凭借精良的装备,廖钧惟有恪守命令,方尽军人之职。这个加强排的官兵全是经验丰富的远征军老兵和各部队作战素质不错的官兵组成,针对民主联军的集团冲锋,实际上就是以接力赛跑方法接近守军,待守军机枪换装弹夹(带)间隙,一举突破阵地,以手榴弹及刺刀决定胜负的作战方式,廖钧除加强正面火力外,又以2人为1组,从侧翼配合牵制。同时,在阵地前洒满大豆。但战斗打响后,民主联军的集团冲锋仍然超出了廖钧的预料。黏稠的血液浸泡着大豆,尸体一层层覆盖在上面,后面的人踏着前面的尸体硬是冲进了守军的阵地,双方整整四进四出,杀到最后,1个加强排除了廖钧和他的勤务兵外,仅剩一个班长和一个战斗兵。而对面的54团也彻底的垮了。像这样的战斗在四平城内城外比比皆是。一向用兵如神的林总也无可奈何,为了避免更大伤亡,撤了,这次四平之战,客观的改变了国军部队在东北的被动局面,尤其是激发了党军官兵必胜的信念。陈明仁也一战成名。曜生兵团司令。

战争是残酷的,陈明仁死守四平,以时间和大量杀伤我军官兵牵制我军主力部队为代价,换取了东北战区国军的紧张局势,被动局面,应该说他是在被动应战中把仗打主动了,而正是因为陈明仁的死守严防,东北各部队才有主动出击的机会和杀伤我民主联军的机会,而当时杜聿明心理素质不是太好,蒋介石告诉他,就算是71军打没了,陈明仁也要给救出来,可是连飞机场都他妈没了他拿什么救,结果就得心脏病了,进医院疗养了,每天就念叨子良无事,子良无事。。

而今我们看四平之战,各抒己见,实属正常,但是我觉得,陈明仁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凭本事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