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王莽和他的理想国(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12:37
王莽和他的理想国(二) 

如果刘欣比较长寿,那么王莽也许就一直会安分地在京城照顾姨娘王政君,或许后来刘欣经不住天下人对王莽的歌功颂德,再给王莽一个高官做着,但应该也就到此为止,王莽的政治主张不被朝廷接受,以后就终老任上,死了以后,其墓碑上刻着“故新都侯王莽巨君之墓”(这墓碑的格式肯定有问题,恳请朋友们指正)而已。但是天意不如此,这刘欣年纪轻轻的就奇怪地死了,王莽重新出山的机会就来了。

王政君得知刘欣死讯后,那么多年的政治生涯锻炼还是比较知事,在第一时间赶到未央宫收取了皇帝的玉玺,然后先召大司马董贤,令他治丧。董贤除了出卖肉体也不会干其他事情,现在他的唯一靠山不在了,心中惶惶,只好谢罪说自己不会。王政君知道是这种情况,就说,王莽以前作大司马的时候料理过成帝的丧事,熟知礼仪,我看就让他来帮你办理吧。董贤除了点头也没其他招数了。王太后就立即派人飞报王莽,召之入宫,把宫中兵权都交给他。

有了兵权就会有政权,王莽做事心里就有底了。他先指使尚书弹劾董贤在皇帝刘欣生病的时候没有及时请医用药,非常不称职,以太后的名义禁止董贤离开皇宫中的司马府半步。然后又以太后的名义下诏说董贤没有安邦定国之能,撤了他大司马之位。董贤无奈,只好与妻子在家中自尽,家人惶恐连夜安葬。第二天王莽听说此事,不信董贤有魄力自杀,怀疑他假死,派人把他的尸体从棺材里拖进监狱检验,然后让孔光上奏进一步弹劾,免去了他所有的官爵,将其家人全部赶回老家。

董贤死后,大司马之位空缺,在大司徒孔光和大司空彭宣的举荐下,王太后拜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王莽顺利官复原职。

然后,为便于操纵朝政,王太后与王莽等商议,立原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九岁的刘衎为帝。七月,派车骑将军王舜(王音之子)和大鸿胪左咸持节到中山迎刘衎到长安为帝。王太后临朝称制,委政于王莽。

这样,王家重掌大权后,就开始正大光明地秋后算账,其中有私人恩怨,也有公事公办。

首先倒霉的是赵飞燕。赵飞燕之前因为册立哀帝刘欣为太子的事情中有功,刘欣尊其为太后。但是刘欣这座靠山倒了以后,她的末日马上就到了。赵飞燕因为和傅帝太太后搅在一起引起王太皇太后的不满,加上也被王莽参劾以前她与妹妹赵合德谋杀刘氏子孙的大罪,被废为庶人。赵飞燕不堪其辱而自杀。

接着就是傅家的余孽孝哀傅皇后。之前讲过,这傅皇后是傅帝太太后的堂弟的女儿,辈分比哀帝刘欣还要大一级。王太皇太后恨屋及屋,虽然傅老太婆已经死了,但还是要废除其封号,傅氏改称定陶共王母,丁氏改称丁姬。可叹傅老太太,生前费尽心机,拼尽全力搞了那些个绕口令似的头衔,死后没多久就被撤得一个不留。还连坐其族人,于是傅皇后被废为庶人。傅皇后也愤而自杀。

轮到朝中政见不合的大臣了。作为有着政治抱负的人来说,统一权力肯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王莽再次出任大司马后,施用铁的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换上自己的四梁八柱。大司徒孔光历仕三朝,政治上非常精明,是个不倒翁。王莽高看他一眼,树为样板,并提拔他女婿霍邯为侍中奉车都尉。通过翁婿二人,打击反对者。在荐举大司马的时候,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关系很铁,你推我,我推你,就是不提王莽。事到如今,王莽知道他们对自己当权很有意见,肯定会阻碍自己施政,参劾二人说二人相互勾结,相互拍马屁,免为庶人。丁、傅两家及董贤的亲属也都免去官爵,流放蛮荒之地。

红阳侯王立是太皇太后的弟弟,虽已离位,因是自己的亲叔叔,王莽怕他在太后面前进言,阻扰自己计划,又是通过孔光上奏太后,揭发以前和淳于长的阴谋。太后无奈,遣王立到封国。此事也许是因为王莽害怕天下人认为自己是在一心排除异己,安插王氏亲族势力,才又一次大义灭亲,以示无私。

于是,朝廷中弥漫着“顺我者昌,送我者亡”的气氛。王莽在排除异己的同时,肯定要安插自己的亲信,如以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鄄邯主击断,平晏掌机要,刘歆管文献,孙建为爪牙。甄丰子甄寻、刘向子刘歆、涿郡崔发、南阳陈崇,皆因有才干受到王莽的宠幸。王莽表面上装出非常原则,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暗地里他想干什么,只要稍露口风,他的党羽便秉承旨意上奏朝廷,准奏后,而王莽本人,则继续饰演已练得炉火纯青的谦逊恭让角色,对加给自己的封赏一律叩首流泪,坚决推辞,搞得王太皇太后十分感动,认为这个侄子真是个大公无私的高尚人物。

但是王莽也确实正在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增加官僚俸禄,优待元老故臣,照顾宗室贵戚。扩充太学,招揽天下通经之士。郡国受灾,献田出钱,救济灾民,自己则节衣缩食,不动荤腥。减轻刑罚,保护妇女。这些措施都进一步让王莽在全国士民心中的形象再次提高。

平帝元始元年正月,益州越裳部入献白雉一只,黑雉两只,王莽向王太后建议将“祥兽”供奉太庙。群臣上奏王太后说,以前周公时周朝也曾收到夷族送上的祥兽,现在汉王朝也有,正预示着我朝中也有周公一样的圣人,当世周公正是王大司马,大司马安定汉朝功勋非凡,应封为“安汉公”。

在加封安汉公的诏书下达时,王莽坚决推辞,他上书表示,现在国家昌盛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功劳,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大臣都是披肝沥胆,操劳国事,功勋卓著,所以朝廷应先对孔光等人予以封赏。于是太皇太后下诏封赏孔光等三名重臣,其余文武百官也各有赏赐,朝廷上下皆大欢喜,一致称赞王莽的无私。二是加大力度收拢老百姓的人心。王莽在再三推辞之后终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但他同时表示绝不能接收增加的食邑,而是将这些物质奖励转封给两万多臣民。全国上下又是一片感恩戴德的声音。

不知道王莽什么有了“代汉”“野心”,但是我们能够看出来的是他颁布政策措施的本意都是要“惠民”,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元始二年,天下发生蝗灾和旱灾,王莽献田30顷及钱100万赈济灾民。在疫区腾出房屋供人治病,赐予穷人家钱财来安葬死者。此外,王莽在长安城内辟出方园五里地,建屋两百间来安置贫民;还把皇家园林,改为安民县,让穷人迁移近来,送给他们田宅和农具。三是加紧收拢天下士子之心。王莽扩招太学,学生增至万人,地方学校也广招生徒。此外,又征集天下通古今文经、天文、历算,兵法、文字、医学、药学的高才数千人至京师,为博士。这些举措令天下大部分知识分子皆推崇王莽。四是积极争取收拢西汉宗室及朝廷老臣人心。王莽向朝廷提议加封宗室及功臣后裔100余人,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年老退休后,将获终身发给原俸三分之一的退休金。

这四大收拢人心的举措为王莽获得了空前的威望,曾有天下吏民48万人自发联名上书王太皇太后,歌颂王莽的功德,全国上下,人心皆归于王莽。

对于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对这位姑姑的想法很清楚。王政君一方面是王家的女儿,另一方面更是刘家的媳妇,所以她心中只是会让王家富贵,而决不会让王氏取代刘氏,毕竟她死了以后还会在九泉之下面对丈夫和儿子,所以姑姑肯定不会支持自己的野心,但是她毕竟只是个女人,只是一个没有吕后那样的魄力的女人,那么要架空姑姑的权力也不是那么费力的事儿。

王莽想要的效果是既接收王政君的权力又要保持她的招牌作用。于是他指示堂弟车骑将军太保王舜向王政君上书提出,太皇太后春秋已高,象那些官员考核、任命、任前谈话之类的事最为烦琐,不利于太皇太后的健康,可以把这些事交给太皇太后最信任的至亲——安汉公王莽去干。事实上王政君也的确不喜欢做这些琐碎的小事,她只想保持王家的富贵,而王莽作为家族的代表目前表现得很好,对刘家也是忠心耿耿(在她看来),完全可以放心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他,反正都是王家人,谁掌权都一样。于是王政君正式下发诏令表示,今后除了封受爵位这样的大事需要报她外,朝中的其他事项都由王莽负责裁决,省部级以上官员在上任前都要去晋见安汉公,由其负责任前谈话、考察后再定夺能否上任。

从此,王莽又获得了最具决定性的人事大权。

这样,王莽的权力已经俨然和皇帝差不多了,但他不放心,因为小皇帝刘衎虽年幼,但也有外戚体系,鉴于哀帝时傅氏专权王氏旁落的前车之鉴,王莽先下手为强,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命甄丰以玺绶拜孝平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哀帝的舅舅卫宝、卫云为关内侯,都把他们留在中山国,不能到京师来,以此压制排除在京的卫氏外戚势力。

但是因此事,王莽又失去了一个儿子——长子王宇。事情是这样的,王宇担心这样排斥卫家势力,恐怕刘衎长在成人后怨恨自家。就派人与刘衎的舅舅卫宝通信,让丁姬亲自上书要求到京师去。而王莽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当然不会允许。王宇就与老师吴章及妻兄吕宽商议怎么办。吴章说,进谏王莽肯定会碰钉子,不过他迷信鬼神,不如搞点怪变吓唬他一下,然后我再建议他归政于卫氏。王宇就让吕宽夜里拿着狗血洒在王莽门前。不过很不巧,门吏发现了此事报告了王莽。王莽不依不饶,让王宇服毒自尽。儿媳焉怀有小孩,就等到在监狱里生完孩子,也给杀掉了。王莽上奏王政君说:“王宇听信吕宽的鼓惑,散布流言,我不敢隐瞒,把他杀了。”结果太皇太后下诏,把王莽大义灭亲的行为大加褒奖了一番。

这件事情的结果,一是王莽借此机会,诛灭卫氏以及王氏家族中的异己者,把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起勾连治罪。二是王莽大义灭亲,自己孩子自杀,似乎内心十分愤懑,于是作文8篇,以告诫后世子孙,有人上奏让学官教授学生这些内容。经过朝庭商议,就把这些文章作为官方书籍,像《孝经》一样,凡是官吏只要能诵读的就要学习。

而刘衎以后还要长大的,要是娶了其他女子为皇后,那么又制造了一支外戚出来。当然,要是娶了自己的女儿的话,便是一箭双雕:既避免了新外戚的产生,又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于是在元始三年(3年)上奏太皇太后说,今上已经不小,可以立皇后了。太皇太后当然会同意。一时间,各达官显贵纷纷上报自己的女儿或是别人的女儿,其中包括王莽长女在内的王家女子。王莽以退为进,上奏:“我无功无德,我的女儿才貌平常,没法与其他女子比,请下令不要让我的女儿入选了。”太皇没有看出王莽的用心,为王莽的至诚所感动,答应了王莽的请求。

  王莽的谦逊行为在朝野引起反响和同情,人们纷纷上奏:“安汉公德高望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如今选立皇后,为什么单把安汉公之女排除在外?这难道是顺从天意吗?请立安汉公之女为皇后!”王莽请求不入选他的女儿,其实是为突出他的女儿。就连太后也觉得王莽之女很特别,再加上大家的执意要求,最后决定将王莽之女迎进皇宫,当上了皇后,自己的地位又升了一级,成了皇帝的岳丈。

后世凡要言王莽虚伪时皆说,这必定是王莽的阴谋,当时的刘衎那么小怎么能娶皇后呢?况且王莽的女儿辈分也比刘衎大一级。我认为,王莽在让自己女儿当上皇后的事情上玩弄了阴谋肯定毫无争议,但是刘衎当时虽然只有12岁,但是确实应该娶妻了,要知道,文帝刘恒生景帝刘启的时候也不过14岁。估计当时皇室子女终日锦衣玉食,营养丰富,比较早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