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规范化建设材料:中共首位坦克战斗英雄:1948年一辆坦克横扫锦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35:34

文章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12期 作者:陈辉 原题为《董来扶:解放军第一位坦克战斗英雄》

一脸慈祥的笑容,一身老式军装,在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有着让人刮目相看的传奇经历:

解放军第一辆坦克车,他是驾驶员;

锦州战役,他成为解放军第一位坦克功臣;

平津战役,他驾驶坦克荣立大功;

开国大典,他驾驶着坦克方队的领队坦克;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他是坦克英雄的代表;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他驾驶的“功臣号”坦克。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一师原副参谋长董来扶。在天津蓟县的一所干休所里,老人向笔者讲述了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坦克兵生涯。

从驾驶“小豆”坦克到驾驶“老头”坦克

董来扶,山东烟台人,1929年9月出生。1945年5月,董来扶当上了八路军。日本投降后,他随部队到了东北。这时东北民主联军正派人收集日军坦克,组建坦克部队。坦克大队副大队长高克到部队挑坦克兵,一眼就看上了聪明能干的董来扶。

董来扶成为坦克兵后,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当时坦克大队仅有4辆坦克,但坦克兵却有40多人。培训结束时,进行了技术大比武。在大比武中,董来扶驾驶坦克起步、停车、辨别声音、观察仪表都比战友们技高一筹。于是,他成为人民军队的首批坦克驾驶员之一。董来扶被分配驾驶一辆一吨半的日式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被大家称为“小豆”坦克。

当时,靠山屯战斗就要打响,但在做战前准备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董来扶驾驶的“小豆”坦克的化油器着火,坦克被烧得不成样,人也受了伤。指导员想让董来扶养伤休息。

董来扶不吭声,憋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让我押送马车吧,不论怎样也要叫我到前方去!”指导员没有答应,董来扶低着头走了。

一会儿,董来扶把手上的绷带解掉,用几块药布贴住伤处,又找指导员软磨:“指导员你看,伤不是好了吗?让我去吧,我立功赎罪!”指导员又生气又爱怜,最后答应他用马车给坦克押送弹药、器材。董来扶总算参加了战斗,并出色地完成了战勤保障任务。

战斗结束后,上级把董来扶调到另一辆“小豆”坦克当第二驾驶员。这时,坦克大队奉命转移战场。不巧,这辆“小豆”坦克的四个缸坏了一个,不能发动,大家不知所措。关键时刻,董来扶向车长建议:“能不能把那个坏缸卸下来,这样不能跑四速也可以跑三速,只要能开走不用别的坦克拖,就不会影响全大队行动。”董来扶的建议被车长采纳,大家一试,果然很灵。

在坦克大队长途转移中,许多坦克的继电瓶发生故障。董来扶他们的“小豆”坦克的继电瓶也发生了故障,每次发动时都要别的坦克拖着走一段。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董来扶开动脑筋,反复研究,根据继电器的原理,用纸卷掖在继电瓶的弹片上,使发动机能够很好地充电。这样,董来扶他们的“小豆”坦克每次都能自己发动了。

“小董,来帮个忙!”“小董,过来帮我们看看!”“小董,你有啥高招,给咱们传经送宝呀!”全大队“抛锚”坦克的驾驶员都请董来扶当师傅。在靠山屯战斗中,董来扶没能唱主角,但在战后转移中却挑了大梁,领导和战友们都夸:“小董,真有两下子!”

“靠山屯战斗后,我终于开上了‘老头’坦克。”事隔几十年后,董来扶谈起这件往事仍然激动不已。

“老头”坦克是解放军第一代坦克兵对第一辆中型坦克的称呼。如今,这辆日本97式中型坦克已静静地停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攻锦州,指导员差点枪毙董来扶

辽沈战役中的打锦州,是解放军坦克首次参加大规模城市攻坚战。1948年10月,由东北野战军战车团的15辆坦克配合步兵,强攻国民党范汉杰集团10万大军固守的锦州城。

“锦州战役,董来扶驾驶‘老头’坦克,从冲击铁桥、激烈巷战到老城攻坚,连续作战,几次‘负伤’,全车乘员英勇顽强,孤胆作战,机智果敢,边打边修,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掩护步兵全歼老城1万守敌。战后,董来扶立大功,‘老头’坦克被东北炮兵司令部授予‘功臣号’称号。”这是《东北装甲兵战史》的记载。

但董来扶却对笔者说:“打锦州,指导员陈明差点枪毙我!”战史的记载与老人的介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人看着笔者吃惊的样子,笑着对笔者讲起了当年的往事:

打完新城后,上级又命令我们4辆坦克配属四野七纵第一梯队打老城攻坚。没想到出师不利:3辆坦克或被击伤或掉进护城河,失去战斗力;领队坦克中的连长负了伤,驾驶员也牺牲了。敌人的枪弹、炮弹密集得连飞鸟都难以通过。冲锋的步兵一片片倒在血泊中,我心里像刀割一样。成败与否,就看我们这辆“老头”坦克了。谁知关键时刻,“老头”坦克也掉进沟里,车底被东西卡住了。坐在车里的指导员陈明急了:“董来扶你不把坦克开出来,我枪毙了你!”

其实,指导员不说枪毙我,我也会玩命开的。冒着敌人的炮火,我钻出了坦克,排除了车底障碍,驾着“老头”坦克冲了上去,炮手几下子就把敌人城墙上的母堡干掉了。

冒着敌人的炮火,董来扶驾驶“老头”坦克冲到了城墙跟。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子弹打在坦克钢板上吧吧作响;手榴弹不停地在坦克周围爆炸;榴弹炮打到护城河里,激起来的水顺着装甲缝灌进了坦克里。前面道路越来越难走,左有护城河,右有民房,只能勉强通过一辆坦克。董来扶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一路过关斩将,绕着城墙把敌人的暗堡一个个消灭了。

被“老头”坦克打红眼的敌人,把所有火力都集中用来对付“老头”坦克。几发榴弹炮弹击中了“老头”坦克,董来扶被震得两眼冒金星。清醒过来后,董来扶定睛一看,油压表上的指针急速下降,显然是冷却器被打坏了。

“是前进,还是后退?”

“能前进一步,能多打一炮,步兵战友就能减少一分损失,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想到这里,董来扶拼命加大油门,坦克又向前冲去。护城河一侧的守敌碉堡大都被摧毁,解放军步兵一拥而上。

在城内巷战中,“老头”坦克遭到敌人一门战防炮的暗算,被击中两炮,指导员陈明的手指被炸掉一个,炮塔钢板被打了几个小洞,机油箱也被打漏了。董来扶急了眼,将坦克原地转了180度,坦克内的炮手一炮就把敌战防炮送上了天。

董来扶抢修好坦克,继续前进。“老头”坦克整整在老城内打了一圈,最后打到了范汉杰的司令部。几炮过去,敌人就举出了白旗,范汉杰也当了俘虏。战后,团首长夸奖董来扶坦克开得好。董来扶看看陈明,笑着说:“开不好,指导员要枪毙我。”一听这话,大家都笑得合不上嘴了。

笑得最得意的是董来扶。此战,不仅他本人立了功,连他驾驶的“老头”坦克也改名为“功臣号”。

打天津,董来扶荣立大功

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战车团的30辆坦克、30辆装甲车,配属步兵攻打天津。具体部署是:以连为单位配属步兵,以火力摧毁敌前沿工事、火力点,支援步兵冲击突破,尔后以排或单车分散支援步兵进行巷战,全歼守敌。

14日10时,总攻开始。董来扶驾驶坦克像利剑一样刺向西营门突破口,坦克火炮将敌人的明碉暗堡逐个摧毁,步兵冲击成功,突破口被撕开,守敌狼狈逃窜。

进入突破口后,董来扶和战友们单车配合步兵进行巷战。他们从天津自来水公司方向往纵深发展,见火力点就轰,见碉堡就打,一路所向披靡。

海光寺是敌人的一个指挥所,守敌拼死抵抗,解放军步兵被敌人的强大火力网阻拦。当时已进入夜战,能见度差,指导员张云亭冒着危险将头伸出炮塔为炮手指示目标。但就在坦克摧毁敌火力点的同时,张云亭不幸中弹牺牲。

虽然敌火力点被摧毁,但敌指挥部仍未被占领,其他火力点还在顽抗。董来扶得知指导员张云亭牺牲的消息后,一心要冲进海光寺消灭顽敌,为指导员报仇,但却被连长阻止住。

“夜战视线不好,指导员牺牲了,我们要接受血的教训。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冲过去!”连长发火了。

董来扶强压怒火,等待时机。

东方刚蒙蒙亮,连长下达了命令。董来扶开着坦克冲了过去,坦克火炮把敌海光寺指挥所轰成一片废墟。董来扶和同车的战友们率先打到了金汤桥。

此时,金汤桥敌人的核心工事正疯狂地喷出一道道火舌,进攻的解放军步兵倒下了一片。董来扶眼疾手快,发现了敌人的两个地堡,并立刻把坦克开到最佳射击位置。炮手几炮过去,两个地堡就报销了。步兵正要冲锋,董来扶突然发现有敌人从地下钻出来。

“不好,敌人是双层工事,有暗堡!”在董来扶叫喊的同时,敌人的两个暗堡喷出了火舌。

在敌人暗堡喷出火舌的瞬间,董来扶已为炮手指示好目标。坦克火炮几个速射,敌人的暗堡就被消灭了。解放军步兵胜利会师金汤桥。董来扶荣立大功,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东北装甲兵战史》对战车团攻打天津作了这样的描述:“天津攻坚战,是解放战争期间使用坦克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坦克兵与步兵、炮兵和工兵协同作战组织最好的一次。坦克兵的参战,明显地增强了整体的突击威力,把解放军传统的攻坚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坦克战中,董来扶无疑是一颗明亮的战场“明星”。

马良山上与英军“王牌”较量

抗美援朝战争时,董来扶担任坦克二连连长,全连装备了苏式T34坦克。马良山战斗是解放军装甲兵史上的一个辉煌战例。董来扶为笔者介绍了这场与英军“王牌”的较量。

“马良山战斗前,我回国参加国庆观礼。战斗打响后,我才赶回连队。开始是副指导员柴景琛指挥,后来我参加了指挥。”

马良山位于朝鲜涟川西北,距临津江四公里。这座山有三个鼎立的高峰,形如马蹄,地势险要,是双方必争之地。谁控制了马良山,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1951年10月,“联合国军”在其“秋季攻势”中动用英军第一师和美军骑一师两支“王牌”部队,与志愿军围绕马良山进行了殊死争夺战。

马良山被志愿军先行占领。英、美两军每天以近两个团的兵力对马良山进行多梯队的轮番攻击,每天发射炮弹3万多发。马良山一度失守,后被志愿军夺回。英、美两军再次强攻,志愿军马良山阵地又一次失守。趁敌立足未稳,志愿军战旗第三次飘扬在马良山主峰。但经过四次拉锯战后,英、美两军利用坦克、重炮、飞机实施强攻,在付出2800多人的代价后,终于由英军皇家苏格兰团占领马良山,志愿军一时处于被动局面。

危急时刻,上级命令董来扶任连长的坦克二连和坦克四连配属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一个团反攻马良山。

在马良山主峰防守的是英军皇家苏格兰团一营,营长曾转战日本、法国、德国和非洲战场,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占领主峰后,该营长命令部属构筑了由明碉暗堡组成的多层地堡群,前沿设有10米宽的铁丝网,以及有手拉雷、脚踏雷、照明雷构成的混合雷场。

11月4日下午3时,总攻开始。志愿军两个坦克连掩护步兵冲向主峰。坦克兵把第一排炮弹送上敌阵地,敌人占领的216、280、317高地应声腾起浓烟,其工事和地堡被击中达90%以上。坦克火炮攻击15分钟后,由步兵轻武器射击。英军以为志愿军步兵已经接近他们阵地前沿,于是纷纷跑出工事,进行阻击。这时,坦克火炮进行第二次火力速射,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暴露的明碉暗堡又大都被志愿军坦克摧毁。

在第二次火力袭击15分钟之后,英军营长如梦初醒,集中4个炮群一齐开火,炮弹如狂风暴雨般飞向志愿军坦克。紧接着,13架敌机连续五次向志愿军进攻部队轮番轰炸、扫射,炸弹、汽油弹黑压压地从天而降,二连的两辆坦克被燃烧弹击中。此时,离步兵向主峰发起冲击还差两分钟。董来扶指挥战士们纷纷跳出坦克,拼命扑打大火,炮手始终没有停止射击。

坦克上的大火很快被扑灭,英军残存火力点也全部被摧毁。志愿军步兵按时发起冲击,顺利占领马良山主峰。英军皇家苏格兰团的500余名官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布满主峰,幸存的48名英军官兵则举手投降。事后,在被坦克打垮的碉堡中,发现了英军营长的尸体。

马良山战斗,坦克二连荣立集体二等功,董来扶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两次接受毛泽东检阅

董来扶接着向笔者讲起了开国大典时的经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下午3时,在阵阵礼炮声中,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由99辆坦克、50辆装甲车和107辆运输车组成了坦克方队和摩步方队,我驾驶的“功臣号”是领队坦克。当坦克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我发现毛主席被“功臣号”三个大字所吸引,频频地向我们的领队坦克挥手致意。

老人对笔者说,这已经是毛泽东第二次向“功臣号”挥手致意了。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到北平。为了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战车师喷涂一新的40辆坦克、100辆汽车与全副武装的中央警卫团一起,威武雄壮地排列在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等首长的检阅。

董来扶对笔者说,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是参加1950年8月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他被授予“坦克战斗英雄”称号。作为装甲兵的代表,董来扶在会议的宴会上向毛泽东敬了酒,毛泽东那慈祥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