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新意识不足:温和灸法 治疗风湿病199例+带下病的疗法与取穴 +女性痛经 可选艾灸治疗 +月经不调 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53:49
温和灸法 治疗风湿病199例+带下病的疗法与取穴 +女性痛经 可选艾灸治疗 +月经不调 如何艾灸
用温和灸法治疗风湿病19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
199例中男105例,女9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3岁。病程最长20余年,最短半个多月。诊次最少一次,最多37次。
温灸方法:
(一)全身痛,麻木者,可用固定式艾条薰灸器,长时间薰灸大椎穴,每次两小时以上;待灸感到达命门穴以下,加薰灸命门穴;再等待灸感抵病痛关节以下,更加薰灸病痛关节处的经验穴或压痛点。灸后病痛感觉范围会逐渐缩小,再依下列二、三点办法施灸。
(二)在背部或有不适感处先找出痛点,再用点燃的艾条在痛区巡回薰灸(没有压痛点则在肤温降低区,或者功能障碍的关节处薰灸,灸时如有特殊感觉直往体内钻,钻得最快、最深的点就是该病区的反应点。长时间薰灸反应点,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三)如果病痛只在一条经络的某一节段,则这一节段上的任何一点,接近艾火马上就产生条状灸感,而灸其它任何经络的任何节段都不会出现此现象。如果条状灸感不趋向肢端方向,则改灸有感线的上端(近心端),灸感就会下行。循着这条有感线相距约3寸处各灸5分钟,灸至不再有灸感出现的地方,便算完成一次灸治。每天可灸两三次,逐日灸下去,有感线会自上端起逐渐缩短,病痛也跟着逐渐转好。
灸治效果:
(一)疗效标准:灸后临床症状完全消除者为痊愈。灸后所有症状改善一半以上者为显效。灸后症状有明显改善者为有效灸后与灸前症状没有区别者为无效。
(二)199例中痊愈69例,显著有效53例,有效7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
典型病例:娄××,女,52岁,干部。1985年6月灸治。
该患者原在沈阳工作,因二十多年来患严重风湿病,浑身痛和支气管炎(咳嗽时胸背剧痛)而病退。在她的背部右侧和右臂找到5个灸时有热感往体内钻的敏点,对这5个敏点先后施温和灸(每次两个多小时)共8次,临床症状便完全消失,随访5个月,疗效巩固。
带下病的疗法与取穴
概说 妇女阴道内流出无色、粘稠、无臭液体,行经期间、经前和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
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赤带量多须做妇科检查。
注意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
病因病机
多由冲任不固,带脉失约,以致水湿浊液下注而成。
有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聚下注,伤及任脉,而为带下;
有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亦可导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遂致带下。
黄带多者为脾经湿热,白带多者属虚寒。
亦有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致血与热相搏,湿热下注而致赤白带下。
辨证分型
脾虚: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粘稠,绵绵不绝,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肾虚:带下清冷,量多色白,质稀薄,淋漓不断,腰酸疼痛,小腹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湿毒:带下量多色如脓,或夹有血块,或混浊如米泔,臭秽,阴中瘙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 刺灸法 耳针法 穴位注射法
刺灸法
治则
健脾利湿,补益肾气,固摄带脉
处方
带脉 白环俞 气海 三阴交
方义
带脉固摄本经经气;白环俞助膀胱气化以化湿邪;气海通调任脉,补益肾气;三阴交健脾利湿,调理肝肾以止带。
随证
配穴
湿热—阴陵泉,寒湿—关元,肾虚—肾俞。
操作
毫针刺,补虚泻实。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可灸。
耳针法
选穴
内生殖器 内分泌 膀胱 三焦
方法
毫针刺,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强度,每日l次,每次留针15~2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参照刺灸法穴位。
方法
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ml,每日1次。
女性痛经 可选艾灸治疗
艾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外治疗法。其原理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以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减轻老化的作用。女性常见的痛经、月经失调等,也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防治目的。
采用艾条悬灸穴位处或者艾盒灸,足三里穴也可采用直接灸法,先右后左,用大蒜汁涂抹在穴位表面,将艾绒捻成麦粒样大小的艾炷,直接放置在穴位上,点燃线艾炷,当患者感到灼热疼痛难忍时即可移去艾炷。
痛经:穴取中极(脐上1寸)、关元穴,取仰卧位,采用厚3~5毫米,直径为2~3厘米的姜片置于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自觉烧灼感,则稍移动位置。于月经前3天开始,月经停止时结束。每次20分钟,两个月为1疗程。
月经失调:穴取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关元、气海(关元与脐之间取中即是)、足三里,采用艾条悬灸法
博主有话:不用拘泥形式,按照自己习惯可以艾盒灸 艾罐灸 艾箱灸 悬灸 直接灸。
月经不调 如何艾灸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贪凉(要风度不要温度)专家分析: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① 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② 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艾灸盒。 归来和八髎穴用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③ 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④ 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艾灸取穴: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
时间: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据专家介绍,月经量过多、过少都不正常,都是因为内分泌不太好。
把情况分了四个不同的症形,供参考。
最主要还要调整好心态,有正常的生活规律,解除精神压力。越急于求成,就越会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还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寒冷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保持情绪稳定和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慢慢调整,我想一定会随你所愿的。